写思乡的诗句【最新3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本文是敬业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写思乡的诗句【最新3篇】。

写思乡的诗句 篇1

有这样几首小诗,它们的题材相同,抒发的情感也相似。一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另一是苏轼的两首诗:

逍遥堂别子由

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

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

纵笔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第一,《回乡偶书》(其一)所反映的思乡之情既真实又带有普遍性。

人总是爱自己的故乡的,就像一位诗人所形容的那样:尽管他乡的水更甜、山更青,他乡的少女更多情,都改变不了他对故乡的思念。而且离乡的时间愈久,这种思乡之情就愈强烈、愈深沉,一旦能够返乡,自然欣喜异常,感慨良多。《回乡偶书》(其一)所反映的正是人们对故乡的这种极普遍又极纯真的感情:客居异乡的寂寞,对故乡的深沉思念,踏上故乡土地时那一刹那的强烈冲动,全都从这四句小诗中表现了出来。贺知章贵为太子宾客,一生仕途都较为顺利,告老还乡时,玄宗将镜湖剡川一带赐给他养老,临行时,“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真可说是衣锦荣归。难得的是诗中既看不到诗人富贵骄人的志满意得之状,也没有睢景臣《高祖还乡》中乡人恭候的庸俗场面,洋溢于字里行间的只是一个普通游子返家时的真实感受,正是这种真实感受,引起了有类似遭遇的读者的共鸣。

当然,我们强调这首诗反映的感情带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这首诗只是一般地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情感和普遍的特征,作为一首优秀的抒情小诗,它还典型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独有的一些情感特征,这从诗的一、二两句中就可见其一斑。一是离家时间之久――“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之前就-§ 离开了家乡,当天宝三年告老还乡时,已八十六岁了。所以诗人在首句就用“少小”与“老大”对举,以示离家时间之久,这就意味着诗人这次回乡的不同寻常,是少小离家,老大才回,其间足足相隔了五十余年,从而为这次回乡涂上了一层不平常的色彩,也为下面的“儿童相见不相识”埋下了伏笔。二是思乡感情之笃。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个人会从青年渐渐走向老年,而久居在外的客子,则因思乡的缘故,这一变化可能会更快一些,所谓客愁催人老。《回乡偶书》(其一)第二句中的“鬓毛衰”三字正反映了岁月加客愁给诗人容颜带来的巨大变化:当年两鬓青青的小伙子已经成了两鬓衰颓的老人。这个“衰”,不仅是头发稀疏,而且也包含着颜色上的变化――白发苍苍了。但大变之中也有不变,这就是“乡音无改”。诗人离家多年而乡音未改,这不能不说是诗人对故乡执着思恋的结果。因此,如果说“鬓毛衰”是反映了那些久客积愁的游子共同特征的话,那么,“乡音无改”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和个人特征。通过这一句之中的“乡音无改”和“鬓毛衰”相对举,形象地抒发了诗人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

更值得指出的是,诗人这种强烈的个人感受是用一种含蓄的方式抒发出来的。在这首诗中,无论是离乡的别绪,还是思乡的苦情,或是人事的变化,都不是公开地说出,直接地抒发,而是含蓄地加以表现的:诗人用“少小离家老大回”来暗示离家时间之久,用“鬓毛衰”来暗示人生变化之大,用“乡音无改”来表现自己对故乡的感情始终不变。

比较起来,《回乡偶书》(其二)就不及前诗了:首句“离别家乡岁月多”是直道离家之久,次句“近来人事半消磨”则直抒人生变化之剧,因而显得平泛,也过于直露,况且也没有把诗人的独特感受表现出来。

苏轼的《逍遥堂别子由》也有同样之弊端,兄弟间的伤别之情由第一句“别期渐近不堪闻”直接道出,第二句“风雨萧萧已断魂”则是对此的环境渲染和气氛烘托,不但缺少含蓄和机趣,也未很好地写出这对极富才华又饱经忧患的兄弟独特的人生感慨,因而显得平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平泛和直露,正是这两首诗不及前者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回乡偶书》(其一)选择一件富有情趣的生活小镜头来表达诗人踏上故土时的激动心情。

唐朝的另一位诗人王维在一首《杂诗》中,为了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安排了一个特定的场面,询问来人故乡的寒梅是否开花:“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显得既亲切又集中。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想象,诗人一踏上故乡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故乡的一切都让他目不暇接,使他百感交集,但诗人并没有对这些全面铺写、一一表达,而是选择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小镜头: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嬉笑着问他从何而来。全诗也就在这有问无答的“笑问”中结束。这样的写法,至少有以下两个好处:

一是使回乡的场景更生动感人,情感的表达更为含蓄。诗人不是客,故乡的孩子却把他当成了客;诗人执着地不改乡音,儿童却仍是“相见不相识”。这真叫他既吃惊又伤心,但如细细一想,这又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是“少小离家老大回”,而且又是“鬓毛衰”,这就难怪“儿童相见不相识”了。这两句诗既从形象上强化和补充了前两句诗,又隐藏着情感上微妙的起伏和变化,那种久客伤老、世事沧桑的人生感慨,也就从中暗暗地流露出来。

二是在结构上,使全诗显得更加活泼生动,余味无穷。诗的一二句写诗人回到阔别已久而又日夜思念的故乡,读者以为诗人将要对此时此地的心情大书特书,哪知他却笔锋一转,有意避开正面描绘,而从故乡孩子的眼中来写自己的形象。这不但使全诗内容显得回旋曲折、活泼生动,而且当全诗在这有问无答的发问中结束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穷余味。

苏轼的两首诗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富有生活情趣的小镜头。在《逍遥堂别子由》中,虽然直接套用了贺诗的表达方式――“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但仍是作者直接道出的主观议论,而不是生动的描述;再说表现的角度也没有变换,缺少贺诗生动活泼的场面和富有情趣的问话。《纵笔》虽然写了个小镜头,却是个误会:儿童误以为诗人青春依旧,哪知却是醉中的酡颜。写得很幽默,也较生动,但儿童那种天真稚气、憨直可爱的语言却不见了,并且仍是从诗人口中道出的,章法上也缺少回旋。

写思乡的诗句 篇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富有想象力的诗作。从整个诗歌来看,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

诗歌首句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君问归期”,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回答是“未有期”。也就是说,我回家的时间没准儿。妻子盼望着丈夫回家,可丈夫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家。这对妻子来说,是多么的失望;对丈夫来说,又是多么的辛酸。而诗人又采用了反向的写法,明明是自己对妻子的思念,而反说是妻子思念自己。这样写,不但说明诗人时时刻刻思念着自己的亲人,而且比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表现得更为凄凉与辛酸。接着第二句写眼前的景象:“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诗中,“巴山夜雨”写的是自然之景,是眼前的状况,但其中的“秋”字却表现出诗人心中的悲凉与忧愁。这“悲凉与忧愁”就如同淅淅沥沥的夜雨下个不停,装满着整个心房,与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中所表现出的举目无亲的孤独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羁旅他乡的诗人并没有接着描写内心的忧愁如何深重,他转而写道“何当共剪西窗烛”,什么时候能够“共剪西窗烛”?诗人盼望着团聚的那一天。这时,诗人的思维发生了变化,对团聚充满了憧憬,并想象着团聚的那一天,“却话巴山夜雨时”。也就是说,要尽情地说说今晚的“巴山夜雨”,说说此时思念家乡亲人的心里话。诗歌的最后一句回应了第二句,但要注意的是,前一个“巴山夜雨”侧重于自然环境描写,突出表现了秋日的夜晚下着淅淅沥沥的夜雨,也可以说是诗人为表现自己的情感设置的环境;而后一句的“巴山夜雨”,却蕴含着诗人在“巴山夜雨涨秋池”的那个晚上的思念之情、羁旅他乡的忧愁,以及仕途坎坷的辛酸。“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想象使诗歌由写惆怅又突破惆怅,写希望的幻灭和希望的重燃,情感在时空中交错发展,最终得以升华。特别是诗人在充满着美好的想象中,给读者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白”。这一“空白”不但吸引读者,引发读者的想象,激发读者的情感,而且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羁旅他乡时凄凉的心境,以及内心的至情之美。

写思乡的诗句 篇3

错误一: 理解偏离,令人费解

例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拦: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学生答案:“隔”字,一是写自己望乡的视线被烟树所隔;二是写自己思乡的情感被烟树所隔。一个“隔”字,生动形象,意蕴丰富。

解析:得2分。学生的回答看似流畅,但对第二点分析有误。因为“思乡的情感被烟树所隔”,意思难懂,从字面看好像是说自己浓郁的思乡情被树隔离了,难以表达了,这种说法显然与诗境不吻合。实际上,视线被树所隔,是实写,而深层意思是自己难以回家,身体与家乡隔离,是虚写。

参考答案:一是写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以望见江东;二是写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表达了对江东的留恋之情。

例2:2012年高考四川卷第12题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学生答案:一个“空”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贪夫居他乡时生活的困窘,也暗喻自己外出贪杯或贪财时的失意,增加了怅惘若失的思乡之情。

解析:本诗的标题是“子规”,可见是怀乡思亲诗。“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这两句意思为:不管是厌倦了杜鹃的啼鸣,还是初闻子规的哀怨,客居他乡的游子无不低眉惆怅,伤心欲绝。由此可知,诗句不是写生活的困顿与落魄,而是写思乡的无奈与归意的浓烈。

参考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且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小结:理解出现偏离,关键是没有读懂诗歌,而没有读懂诗歌,就是因为不会三结合:一是结合标题,二是结合背景,三是结合前后语境。只是摘出个别词语,无视语境而想当然地思考,自是会偏离诗句原意,令人费解。

错误二:忽视位置,就句品析

例3: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2分)

湖州歌九十八(其六)

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注]此诗是南宋灭亡后,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学生答案:写望“燕云”,不知自己命运如何。一个“望”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无奈与忧虑。

解析:分析字在句中的作用,应从字面意义,以及表情达意的层面上去分析,有的还要考虑字在开头或结尾的领起、收束之作用。此“望”字,实际上领起了以下几句话:望“燕云”,望“大江东去”,望“夕阳”“寒鸦”,望“四百州”。

参考答案:“望”字统领全诗,四句都紧紧围绕着“望”字来写。北望“燕云”,不知自己命运如何;望“大江东去”,无力挽回南宋灭亡之势;望“东南四百州”,充满无限依恋之情。

例4:首句中的“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南陵道中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学生答案:“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与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从容,也暗透出一丝羁旅的孤独。

解析:得1分。开头句子的作用,往往有三点:1.奠定情感基调,为后文的抒情进行铺垫;2.点出诗作的时间、地点等背景;3.领起全诗的内容,起提领中心的作用。我们品味具体字词的意义或作用,也要考虑其位置,观照全文。“悠悠”一词放置开头,不仅言景状情,还有为下文进行铺垫的作用。

参考答案: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进行了铺垫,奠定了基础。

小结:对字进行品味赏析,不仅要考虑字之意义及承载的情感,还要考虑所居的特定位置。分析开头的字,往往需考虑是否照应结尾,是否引出下文,是否有奠定情感基调或统领全诗的作用。分析中间的字,往往要考虑是否具有起承转合的作用。分析结尾的字,还要考虑是否具有开阔的意境,是否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错误三:缺乏分析,答不到位

例5: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学生答案:江楼醉别,橘柚飘香,可江风引雨,满眼凄凉,想到行将告别,情何以堪。

解析:得0分。因为没有告诉读者如何表达了惜别之情。只有对句子的理解,而没有分析,无法让读者有清晰的感受。

参考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例6:“青苔满阶砌”中的“满”字用得精妙,你如何理解?(2分)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学生答案:一个“满”字,形象鲜明地写出青苔之多,让人想象砌阶的浓绿湿滑之状,不免心生几分感慨。

解析:得1分。一个“满”字,是形象鲜明地写出了青苔之多,但答案没有分析作者写青苔之多目的何在。如此理解,缺乏对深层意义的分析,显然是赏析不到位。其实诗中写青苔之满,是为写寺的幽静服务的。

参考答案:一是形象鲜明地写出青苔之多;二是写人迹罕至,借此映衬禅寺之幽静。

小结:对字进行赏析时,我们不仅要思考该字的字面意义,还要进一步分析该字的表情达意等功能。如果使用了修辞,我们还要分析出采用了什么修辞,还要写出修辞的作用。

错误四:语言模糊,读者疑惑

例7:2012年高考辽宁卷第9题

“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3分)

初见嵩山

张 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学生答案:“清瘦”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诗意情怀。

解析:得1分。答“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诗意情怀”,不是一点都不对,只是太模糊,没有扣住其形容了山峰的特点。揣摩诗句,是说高峻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中凸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所以,精神内涵必须与高峻挺拔相关,如此才能清晰地表达而不让人有“被忽悠”之感。

参考答案:“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坚守人格的精神气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