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是小编飞白帮助大家找到的10篇赞颂老师的诗句锦集,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薏苡》,光看这名字,就知道是写薏苡仁的。但诗人并没有只停留在对薏苡仁的歌颂上,当诗人发现自己家乡吴地人不认识薏苡仁时,十分不解,不禁大发感慨:“呜呼!奇材从古弃草菅,君试求之篱落间。”
如果说《薏苡》是诗人借题发挥,抒发自己不甘寂寞,积极进取的爱国抱负,那《饭罢戏作》和《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就是对美食的直接赞美了。
“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轮犀浦芋,磊落新都菜。”这就是《饭罢戏作》中的诗句。短短30个字,不但说明了排骨(彘骨)、蒸鸡、鱼蟹是用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来烹制或蘸食的,还把犀浦的芋头和新都的蔬菜也写得一清二楚,真可谓是荤素搭配,主副食都有啦。
说到主食和蔬菜,不能不说陆游的《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了。“唐安薏米白如玉,汗嘉脯美胜肉。大巢初生蚕正浴,小巢渐老麦米熟。龙鹤作羹香出釜,木鱼瀹菹子盈腹。未论索饼与饭,最爱红糟并粥。”诗中极尽对蔬菜、面点和粥品的赞颂。
如果这些诗只停留在对美食的赞美上,那下面的诗句就是介绍食品的制作方法了。
“以菘菜、山药、芋、莱菔杂为之,不施醯酱,山庖珍烹也”,不用读诗,只看这《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就已经把这道“甜羹”的制作方法了解得一清二楚了,读了诗,更是对这道“甜羹”的一种享受。“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一杯齑,手自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这葱花煮的面片,让头天喝醉酒吐空腹的人垂涎三尺。陆游对素菜的吃法,也是炉火纯青,匠心独运,练就了自己一手的绝活。他认为吃素菜要趁新鲜,吃本味,无须放调料,绿色又环保。“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生:(齐答)农民。
师:现在我们将全诗通读一遍,边读边思考:穆旦在诗中赞美了农民的哪些方面。
(生齐读)
师:(稍等,给学生时间思考)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具体赞美了农民哪些方面?
生:赞美农民的牺牲精神吧?
师:还有别的方面吗?
生:好像看不出来了。
师:有没有人补充?
(生默然)
师:这个问题先寄存在这里。考虑另一个问题,本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师:“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什么含义?请注意这首诗的写作年代。
生:是指中国的农民开始起而抗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最顽强最持久的一次,而且是全民族起来抗战。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穆旦很兴奋地说“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师:那么,“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和主题有什么关系?
生:赞美农民在抗日中的作用。
师:考虑一下“民族”和“农民”这两个概念是不是完全一致?“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不是指中华的农民已经起来?
生:不一致。农民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应该是赞美农民在中华民族已经起来中所起的作用吧。
师:看来,我们对(赞美)这首诗的主题指向有了基本的了解。请同学们把第一段默读一遍,分析第一段的思路层次及主要内容。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师:第一段可以分为几层?
(生有说两层,有说三层,还有说四层的)
师(微笑):我看我不如问有几个句号。
生(恍然):有三个问号。是三层。
师:那我们现在先看第一句。注意诗歌是用意象来表达的,这里是一个意象群,这群意象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抗战时的中国农村的景况。广阔,美丽,人口很多,然而荒凉、沉重、忧郁。这像一个远镜头,是抗战时期中田广大农村的全景图。
师:很好。不过,注意这个全景图有一个时间维――‘“无数埋藏的年代”,这是一个四维的全景图。现在大家齐声诵读第二句。请大家考虑清楚什么在拥抱什么。注意一个“它们”和两个“拥抱”,注意这个句子中的那个分号。
(学生齐声诵读)
师:“它们”是指代中国广大农村的全景图,指发生在广大农村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内的,那么,这一切怎么能够和我拥抱?两个“拥抱”有什么意味?
生:亲切,紧密。“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是说广大农村里发生的一切将作者紧紧地包围着;分号前边是农民的生活全景在拥抱我,分号后边的内容在讲“我”拥抱农民。
生:老师,“当不移的灰色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是什么意思?还有“沉默的/是爱情,是天空飞翔的鹰群,/是干枯的眼睛期待泉涌的热泪”也看不懂。
师:“灰色行列”指的是什么?
生:农民吧。因为主要是说农民的,“行列”说明有很多人,应该是农民。
师:为什么是灰色的?换成红色的行不行?
生:因为穿着灰色的衣服呗。
师:难道农民都穿灰色的衣服?想一想“灰色的”给人什么感觉,有什么抽象的意味。灰色给人暗淡无光彩的意味,和农民低微的地位有没有关系?还有“不移”和“遥远”有什么关系?“遥远”的爬行的行列会不会给人“不移’的感觉?所以整个句子是穆旦将农民放到了一个遥远的视界:当我们以远望的姿态看地位低微的农民时,“不移”即没有进步,只是错觉;“爬行”即艰难地前行,才是事实。注意这个“当”――当此之时,我们看到的农民是“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是爱情,是天空飞翔的鹰群,/是干枯的眼睛期待泉涌的热泪”。爱情沉默,应该是在爱情方面沉默,也就是说在农民那里爱情是不被说起的,即农民的生活中没有爱情。同样沉默的还有“天空中飞翔的鹰群”,“天空中飞翔的鹰群”象征自由。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这是一个感动的场面,应该是说大家从来不曾对农民说一声谢谢,如果说一声,农民的干枯的眼睛也许就会被这泉涌的热泪润湿。所以,分号前的几句是说农民的生活多的是苦难,少的是爱情和自由。也没有人对他们说一句感激的话语。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怎么能够不满怀激情?现在,请同学齐声诵读第一、二段,体会诗人的感情。读第二段时,考虑它和第一段的关系。
(学生诵读)
师:第二段和第一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应该是说正是农夫的牺牲才有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因为有这样的句子“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了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问,第二段的主要陈述对象是什么?
生:是一个农夫。
师:这真的只是一个农夫吗?
生:不是。这个农夫应该是整个中国农夫的一个缩影。这是一种典型化的手法,“一个”代表“所有”。
师:这一段有几个句号?
生:两个。
师:第一句写了什么?
生:写了一个农夫的劳作,表现了农夫的勤劳和负责。
师:是啊!农夫的身躯粗糙是因为风吹日晒的劳作。“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是许多孩子的父亲”则意味着他要负起孝敬母亲和抚养孩子的责任。现在分析第二句。注意这中间有一个分号。为什么作者要用一个分号,分号前的两句是什么意思?注意那个“多少次”有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指什么?为什么歌声过后是“临到他的忧患”?
生:“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过去了”这个镜头让我想到起义队伍的歌唱“多少次”说明应该是许多次,是不是说历史上的历次农民战争?如果是“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应该是起义之后造成的破坏还要农民来承担。
生:分号前说历史上的战争,分号后是抗日战争。诗人说农夫投入到战争中去了,而且“融进死亡”,接着说“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就说明这个“再一次”应该和抗日战争有关。
师:很好。那么现在来考虑两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古代的锄头”和“名词”。
生:“古代的锄头”是说农夫的劳动工具没有改进,使用的锄头也是沿袭古代的。“名词”应该是指宣传抗日的口号。这些口号,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农夫听着可能也不大明白,他们也不一定想去弄明白。对于他们,这些口号也只是些“名词”罢了。这一方面说明他们文化不够,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的质朴,因为他们虽然听不懂,可是他们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战场。
师:总结一下。第二段中,作者将整个中国农民浓缩为“一个农夫”,先写了农夫对家的责任和付出,后表现了农夫为国家命运的付出与牺牲,表现了农夫的勤劳、勇敢和爱国精神。
那么现在同学们齐声诵读第二段和第三段。
(学生诵读)
师: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这一段两个句号。第一句写农夫走后家庭面临的困难。后一句写诗人对农夫的感激。
师:“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为什么“老妇期待着’后有明确的宾语“孩子”,而孩子期待着的后边什么也没有?它应该是什么,猜一猜作者为什么让它空着。
生:既然老妇期待着的是孩子,那孩子期待着的后边就应该是父亲。诗人让它空着是不是表明孩子的期待不像老妇的期待那么明确?是不是孩子期待的还有别的东西,或者孩子们期待什么自己也不明确?是不是孩子们还会期待着远行的父亲给自己捎点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回来,一般的小孩子都是这样的。
师:推己知人。不简单。
师:好的。现在总结第三段内容,诗人写了农夫走后家庭所承受的灾难性后果。表现了农夫为了大家舍弃小家的伟大情怀。请同学总结一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
生: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诗人认为虽然中国的农村大地依然荒凉破败,充满着耻辱和悲怆的痛苦,然而,民族的觉醒已经成为事实。我想,1941年12月穆旦的这一声“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和1949年10月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应该是遥相呼应的。
师:总结得很好。我们现在明白了诗人在赞美农夫的什么了吧?
学生:赞美农夫的牺牲精神。正是无数农民的牺牲才使得我们这个民族站了起来。
[关键词]古典诗词 阅读鉴赏能力 培养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分量。对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一方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作了相关规定和要求。因此,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赋予每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每位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那么怎样培养、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从容应对中考古诗词阅读鉴赏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立足于形象,把握住意境
诗歌的形象,就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虚构所创造出来的负载着一定的思想情感、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图画。鉴赏诗歌中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和判断其隐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诗歌的意境,意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真实、可感可信,情景交融、形神兼备。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与“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合理统一。捕捉感情,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来完成。如元代马致远的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浓缩了作者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首游子怀乡思家的伤感之作,它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我们由此仿佛看到古老的驿道上徐徐走来一匹瘦马,和那风尘仆仆、一身的疲惫和困顿的马上“断肠人”─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他正望着不远处黯然神伤,一株苍老的树上静静缠绕着枯藤,归巢的乌鸦在暮色中呀呀的叫着,一条小河逶迤流过,河上小桥那边,炊烟袅袅,这时,西边的天幕上,残阳如血。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飘泊异乡的游子黯淡的心绪协调一致。这就是诗的意境。
二、抓关键词句,解读文本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解读文本,含英咀华,揣摩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而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怀。如北宋苏轼的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 “老夫”一词折射出他坎坷的人生经历,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出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苏轼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一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虽遭受打击仍不失一颗爱国心,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三、 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所谓诗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诗,工在一个字,谓之诗眼。后来也指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句。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就境界全出,如果去了“闹”字则平淡无奇。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全诗顿然改观,如果去掉则无甚稀奇之处。因为它的表现力最强,在诗中传情达意最为活跃。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中,题目里的“喜”字,它烛照全诗,使全诗呈现出一片亮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名句中的“绿”字,色彩鲜明,储满诗意,让人自然联想到江南的明丽春色和盎然生机。孟浩然《临洞庭送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诗人想找到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无船渡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想出来做一番事业,出仕求官。这首诗委婉地表达想入朝为官的愿望,希望张丞相引荐。因此诗眼应该是颈联“欲济”二句,与诗的主旨吻合。
一。知人论世法
朱光潜先生曾这样论诗:“要懂得诗词,一定要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一首诗词,有时就很难把它懂透。”这里所说的“知人”就是指体味诗情时要联系诗人的个人境遇,“论世”即指体味诗情时还要联系诗人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
例如,辛弃疾的《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体会这首词的情感时,如果单从前三句及“青旗沽酒”句来,情调好象是很愉快的。但如果懂得“知人论世”,就能深入感受词情:原来辛弃疾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南宋被金兵节节进逼的情势下,他想图恢复,而朝中大半是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许多词的基调。这首词实际上也还是他的愁苦之音,可以从词的末两句看出。
二。捕捉“诗眼”法
这里所说的“诗眼”,即一首诗(词)的主旨句或关键词句。读诗时若能迅速捕捉到“诗眼”,也就能准确体会诗情。还是以上面的《鹧鸪天》为例,该词的“词眼”为“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画龙点睛”句不但赞美农村比城市有生气,而且还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在朝廷做官犹如城中的桃李要忧风愁雨,倒不如在农村闲居,就像荠菜花那样不怕风吹雨打,生机盎然。由“愁风雨”不难体味到作者因“风雨”而引发的愁苦之情。
再如,梅尧臣的《东溪》,这首诗最能体现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这一作诗主张的诗句为:“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这联诗句则为此诗“诗眼”:表现了作者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三。景物分析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景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上例《鹧鸪天》的作者辛弃疾就是借助主旨句的写景来含蓄地写意:“城中桃李愁风雨”不仅寓含词人在朝中像桃李那样为“风雨”而愁,还借此慨叹南宋受金兵的欺侮。辛词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我们读诗就要像这样读出“景”中情意。
再如,王维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其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描写“山中流泉低吟、日色阴冷”的景色,含蓄抒写诗人“晚年惟好静”的情趣。
上面说的是“以哀景写哀情”。当然,也有“以乐景写哀情”的。比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作者极言春光绚丽,这是“以乐写哀”,反衬思归的感伤。
所以,在鉴赏写景诗、咏物诗时要把握这类诗“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法,领会诗人写景状物中传达出的思想感情。
四。多元解读法
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我们在读诗时要“披文以入情”,理清诗人的感情脉络,进而把握感情基调。我们可以从诗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事件、对自然、对人生、对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等多角度解读诗歌的情感。
例如,陈陶的《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对这首诗可进行这样的多元解读:有对戍边将士奋不顾身“誓扫匈奴”的英勇精神的赞颂,有对五千将士“丧胡尘”的痛惜,有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还有对边塞战争的反对和厌恶等。如此多层面体味,方能领悟此诗“用意”之“工妙”。当然,此诗情感的“重心”在三四两句,侧重表达的是后两种情感。
我爱老师,是因为老师有一颗金子般闪闪发光的心。有次,我考试没考好,十分不理想,语文老师教我应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英语老师鼓励我给我说真心话,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我爱老师,是因为她是我们的清醒剂,既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在下课或有空闲的时候 ,我们和语文老师谈心,和他玩,和英语老师讲讲过去办事,真令人开心。
人们常用“如诗如画”来比喻世间美不可言,令人憧憬的境界,没有当过老师的人,大概想不到“如诗如画”的境界,可以与老师的工作相联系,那是因为老师太累,生活又清苦,于是就有了“教师如烛颂”《烛光》等歌颂教师的篇章。
案例一
把赞美送给学生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热情、向上的中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
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是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
我班的李卓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己。那是一个中午,我站在班级门口,看着走廊里来回走动的学生,无意中发现走廊里撒了一些饭菜,许多同学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好象没有注意到地上所撒的饭菜。这时,李卓同学走了过来,告诉大家不要踩了,然后急忙跑回教室拿来清扫工具,将饭菜扫净,又用拖布拖了一遍。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李卓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
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李卓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尤其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被同学们选为班级卫生委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
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案例二
对“失恋”后一首诗的处理
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写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在五班找,本来数量就不多,况且质量也不高。”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本学期初的一个下午,同学们都在静静地认真自学,只有刘××同学将头抬得很高,注视着另一个同学,我轻轻地走到那个同学的身边,发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首诗,我轻声地说了句,可以给老师看看吗?这位同学很不情愿地将那首诗给了我,而后两位同学对视了一下,刘××同学趴到桌子上。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下可完了,老师一定会在班级公开批评的。”我走到讲桌前,看了一下诗的内容,沉思了片刻,便将它放到了衣兜里,继续观察同学们的自学情况。可刘××同学却坐不住了,他时而抬起头偷偷地看着我,好像在等待着老师的批评。看了几次后,发现我无动于衷,他便开始写作业了。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把刘××请到了无人的德育室,他耷拉着脑袋,用余光看着我,我让他坐下,他却哭了,边哭边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写这首诗,不该在自习课上传纸条,求老师不要在班级批评我。”我说:“老师要想在同学中批评你,就不会把你请到这里来。”他会心地点了点头。我说你能不能实话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想了想后,详细地叙述了他与我班一名女同学友好相处到产生矛盾的经过,原来这首诗是他“失恋”后为了发泄内心的痛苦而写的。我因势利导,以诚相待,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
单元教学总览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三首安排了《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三首古诗,描写了祖国山水的美景,表现了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海滨小城》主要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本单元课文旨在引领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饱含着对祖国无限的赞美与深厚的感情,配合表现祖国壮美景色的插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2.单元重点:
(1)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的泡泡语“我发现这段话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提示学生关注关键语句,了解总分的构段形式。《海滨小城》的课后题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启发学生根据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重点讨论、梳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鼓励学生在习作的时候也学着这样写;“词句段运用”安排了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练习,引导学生在运用中了解关键语句的位置和作用。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运用关键语句。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习作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形成了“由读到写”的语文教学中的大循环。
【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绝不仅仅是教材中的课文,而应该指向未来生活,注重学生阅读情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他们需要掌握的是喜欢阅读的态度和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阅读方法比知道阅读答案更加的重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使阅读更有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教法建议】
1.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本单元课本中,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有一幅或几幅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形式不同,风格各异,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更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辅助材料。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地阅读,
引导学生适时借助文中的插图,鼓励学生对照插图理解段落的意思,效果相当明显。
2.
阅读与习作相结合。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与本单元课文的阅读教学关联非常紧密,因此,要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领悟围绕关键语句把一段话写具体的表达方法,在课堂上相机指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或小练笔,并在习作教学时,以课文的典型段落作为范例进行引路,使学生有章可循、有例可依,降低习作难度,提高习作质量。
3.
培养修改习作的习惯。教材中对习作的修改和交流提出了具体建议,在改正错别字时引导学生继续使用学会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提高学生运用修改符号和发现、改正错别字的能力。把习作读给同学们听,分享各自描写的美景,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习作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课文
17.古诗三首
2-3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2
19.海滨小城
2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2
习作
这儿真美
2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2
合计
12-13
17古诗三首(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五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诗句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关键能力力格
必备品格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望天门山》。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会认字和会写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背诵古诗。(重点)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了解背景,导入诗题。
教师口述:同学们,请欣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图片展示的是张家界永定区的一座海拔最高的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北距城区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素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誉,千百年来,“天门洞开、天门翻水、天门转向、野拂藏宝、鬼谷显影、天门瑞兽”六个难解之谜的相继涌现,更为这里增添了灵异的奇趣。
展示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天门山)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图上的景色?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过渡:这么美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
写作背景:李白是中国唐代一位非常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25岁的时候就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离开了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顺江东下,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望天门山》。(板书:望天门山)学生齐读课题。
理解题目:“望”,看。“天门山”,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因天门洞而蜚声世界,被誉为“湘西第一神山”、“武陵之魂”和“张家界之魂”。
【设计意图:课件播放图片,让学生观看天门山美景,给学生带来直观形象的感受,使学生进入文本所描写的情景中,从而初步感受意境。】
(2)
(3)
(4)
二、介绍作者,了解天门山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天门山: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因天门洞而蜚声世界,被誉为“湘西第一神山”、“武陵之魂”和“张家界之魂”。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中断】
指江水流向在这里有一个转折。
【开】
相互对峙,出,突出。
【至此会】
从中间被断开。
【相对出】
孤独的一叶小舟。
【孤帆】
冲开。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断
楚
至
孤
帆
1.学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孤—瓜”“帆—凡”“至—到”。
加一加:“子+瓜=孤
巾+凡=帆”。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孤”:“子”作偏旁时,中间的横画变成提。“孤”字的右边是“瓜”,不要写成“爪”。“孤、帆”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断”是左右结构,左右基本同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楚、至”和左右结构的字“孤、帆”,学生练写。
断:左边的竖折,竖长折短;“米”稍小。
楚:上边“林”要扁,两个捺都变为点;下边的横带钩,“人”撇短捺要长。
(5)
(6)
(7)
(8)
(9)
(10)
(11-15)
至:第二笔撇折转折时下笔要重,然后渐轻,第三笔是点;“土”下横要长。
孤:“子”要窄,横变为提;“瓜”中间是竖提,
竖长提短,
提末端有一点。
帆:左右要匀称。“巾”要窄,横折要带钩;“凡”上窄下宽,里面不要忘了一点。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效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能力。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3.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来。
六、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初解诗意。
1.大家喜欢这首诗吗?那就赶快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待会儿老师检查,看谁读得好。(指名多个学生读,师生评议。)
2.同学们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师范读古诗。)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3.指名读,大家注意听他字音读准了没有?指名点评。教师评议,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停顿。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男生来读读。女生来读读。全班一起读。
5.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6.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二)探究前两句诗。
1.指名读一读前两句。
2.引导想象: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流经古代楚国的这一段叫楚江,终点在天门山,天门山以东是吴国,流经吴国的长江段,叫吴江。天门山高、俊秀、险,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
(16)
3.探究“碧水东流至此回”。
(1)“碧水东流——至此回”,教师一边读一边用动作演示。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3)从这两句我们可以体会出江水怎么样?(江水碧绿、水势湍急、激荡回旋)(板书:楚江
碧绿)
4.你觉得诗人在这两句诗里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1)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3)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诗的前两句中“断、开、流、回”用的很好,“开”展现了楚江不可阻挡的气势;“回”既映衬出山势的险峻,又展示了江流的雄姿。由“开”到“回”,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把长江流经天门时的壮观景象生动逼真、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作者站在船上看到了碧绿的江水、青色的大山、红色的太阳。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5.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1)指名读,学生点评优点或缺点。
(2)教师范读,学生听老师读,注意哪里有停顿,哪些词是重读的。
(3)学生练习,再指名读。
(4)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让学生在品味词句和想象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三)探究后两句诗。
1.谈话过渡: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诗人是在船上看到的:两岸青山------相对出)(板书:青山
青色)
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感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畅谈感受。(指示学生看顺流而下的小船,站在船头的诗人。)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首诗的后两句,“孤帆一片日边来”点出“望”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而是站在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上望的。“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板书:孤帆
白色
太阳
红色)
5.这青山仿佛是要出来迎接自己一样,诗人的心情怎样呢?(高兴、激动、自豪)
6.指导朗读:李白在高大的天门山面前,丝毫没有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己虽从遥远的天边来,却有这青山专程相迎,这又是多么豪迈呀!让我们齐读后两句。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2.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3.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17)
(18)
4.教师再次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5.自由读,练习背诵。
(五)再读悟情。
1.《望天门山》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望的?(《望天门山》描写了:楚江、青山、碧水、白帆和红日,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描写的。)(板书:近看
远看)
2.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你们看,青的山、绿的水、白白的帆、红红的太阳,构成了一幅多么精美的图画呀!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作者在诗中还用了六个动词,使得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同学们再读读古诗,看作者用了哪六个动词?(课件出示)(断、开、流、回、出、来)
4.同学们,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板书:喜爱天门山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5.请同学们带着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满腔热爱一起朗诵。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系列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领会意境与情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并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六)诗句积累。
1.谁还了解诗人李白的哪些诗句,说给大家听听。
2.李白写山水的诗句还有哪些?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七、课文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八、课堂小结
《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九、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相关习题。
(19)
(20)
(22)
(23)
(24-25)
板书设计
望
近看:楚江
碧绿
天
青山:青色
喜爱天门山
门
远看
孤帆:白色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山
太阳:红色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由欣赏天门山图片和了解天门山引出今天要学的诗,然后,安排自学,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自由发挥的空间,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查阅工具书、查阅资料理解诗意。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读永远都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自由读,再分节奏读,再试着用气势雄伟的语气读前两句,用高兴的心情读后两句,接着让学生比赛读,齐读,背诵。学生很自然地掌握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熟读成诵。
不足之处:课件的运用较少。在这首诗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去悟,效果会更好。例如,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诗句的意思时,课件出示长江动感的视频及配乐的解说,这样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了解长江水的特点。当学生理解第二句时,继续播放长江水击打天门山的声音的音频,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了解天门山的高,陡峭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背诵古诗。
(重点)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入类型:了解作者,激发兴趣。
教师口述: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苏轼的诗,谁能把自己读过的苏轼的诗句朗诵给大家听?(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导入课题: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所以从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描写西湖的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齐读课题。
苏轼特别喜欢西湖,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就觉得这里特别熟悉,几乎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在杭州两次做官,像爱自己的家一样治理杭州,西湖在当时也会遇到污染的问题,他在西湖兴修水利,建起了“苏堤”和“三潭映月”两道独特的景观。
二、了解作者,介绍西湖。
1.了解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2.介绍西湖: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设计意图:通过对西湖的介绍,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初步的感受,拉近了学生与西湖的空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
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检查交流情况。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雨亦奇
淡妆浓抹
相宜
②你认为诗中哪些字词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饮】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2)
(4)
(5)
(6)
(7)
(8—9)
【潋滟】
饮酒。饮湖上的意思是在湖上饮酒。
【方好】
显得很美。
【空濛】
总是很合适。
【亦】
想。
【欲】
云雾迷茫的样子。
【总相宜】
也。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学习字词,明确节奏。
①大诗人苏轼笔下的西湖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把朗诵诗句,借助拼音学会诗中的生字,把生字读正确。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③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④指导对准生字:
潋滟(liàn
yàn):指名读,教师领读,提示读音——这两个生字都是前鼻音。指导识记——说说这两个字跟水有关,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
宜(yí):指名读,教师领读,提示读音——整体认读音节。指导识记——上下结构,部首是宝盖。
⑤再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根据学习古诗的经验在课本上标出这首诗的节奏。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指名读,提示要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4)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饮
初
1.学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1)熟字加偏旁:“饣+欠”是“饮”,“衤+刀”是“初”。
(2)换一换:“吹”把“口”换成“饣”,变成“饮”。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2)老师范写,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饮:右边横钩比左边的稍长,左边的竖提要在撇的上边止笔。
初:衤上点靠右,横撇起笔稍向上拉、撇要长,右边中间有短撇和点并相连。
(10)
(11)
(12-13)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3.鼓励交流,理解诗题。
(1)学生齐读诗题。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通过读题目,你读懂了什么呢?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①通过读题目,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初晴后雨”)
②通过读题目,知道了地点:西湖的小舟上。(“湖”)
③通过读题目,知道了诗人在做什么:饮酒聊天,欣赏美景。(“饮”)
4.谈话激趣:诗人苏轼曾经在杭州做过地方官员,他非常喜欢西湖,经常到西湖来观赏美景,有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刚开始的时候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了雨。看到这奇妙的景象,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饮湖上初晴后雨》。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解题并与了解诗人、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巧妙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句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5.品读诗句,理解大意。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积累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看课本注释、看课本插图、读古诗题目、读古诗诗句、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料……
(3)引导理解:
①诗人在这首诗中写了西湖怎样的美景?
②在这首诗中,晴、雨时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
③欣赏晴雨时的西湖美景,诗人有怎样不同的感受?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理解古诗,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7.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设计意图:在探究交流中调动学生了已有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学习本诗有法可循,化难为易,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六、品读欣赏,整体感知。
(一)赏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1.学生齐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2.小组交流:“潋滟”是什么意思?(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课本中的注释知道的。)
(14)
3.理解了“潋滟”的意思,你想到了哪些有关的词语?(微波粼粼、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湖水耀金……)(板书:波光)
4.是什么让西湖水面出现“潋滟”的景象?(是阳光和微风让西湖水面出现“潋滟”的景象。)这也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天气是怎样的?(板书:晴天)
5.面对“水光潋滟晴方好”这样美丽的西湖美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抒发自己对西湖美景的赞叹吗?(美好、美妙、奇妙……)诗人苏轼是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好。)
6.“方”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正当,恰好。)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课本中的注释知道的。)“晴方好”又是什么意思?(方好:正好,正显得美。)
7.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水光潋滟晴方好”这个句子的意思?(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美。)
8.鼓励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赏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
1.正当诗人和朋友陶醉在这阳光明媚鲜艳中水光山色的西湖美景中时,忽然天气发生了变化,用诗句中的一个词语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雨天)
2.谁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说说,雨中的景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山色空蒙。)(板书:山色)
3.“空蒙”是什么意思?(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课本中的注释知道的。)
4.理解了“空蒙”的意思,你想到了哪些有关的词语?(朦朦胧胧、云雾迷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
5.面对这样美丽的西湖美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抒发自己心中的赞叹吗?(奇特、奇妙、奇异……)诗人苏轼是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亦奇。)
6.“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也。)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课文注释。)“亦奇”又是什么意思?(亦奇:也显得非常奇妙。)
7.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个句子的意思?(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8.鼓励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整理出难以理解的词语,这些词语如何理解?学生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理解到了诗意,突破了难点,真正地体验到了古诗的意境。】
(三)个性赏读——晴雨西湖。
1.晴天时西湖很美,雨天时西湖也美。我们怎样才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晴雨时西湖不同的美呢?(注意停顿、重音、有感情……)
2.学生自由练习感情朗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1)为了表现不同情况下的美把“水光潋滟”和“山色空蒙”读重音。
(2)因为是晴天和雨天两种不同的天气造成了西湖两种不同的美,所以把“晴”和“雨”读重一点。
(3)把“方好”和“亦奇”读得重,读出作者的感受。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学生齐读。
5.诗句赏析。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自己有什么感受?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作者选择了晴天和雨天两处特色,将“西湖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四)赏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1.谈话过渡:晴天的西湖,阳光照耀下,水波粼粼,波光艳丽;雨天的西湖,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面对这么奇妙的景色,你要用什么词语来比喻它呢?(美丽的画卷、人间仙境等。)
2.诗人苏轼是用什么来比喻西湖的?(西子)你从怎么知道的?(欲把西湖比西子。)
3.了解西子:西子指西施,它是春秋时期越过的美女。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四大美人。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
4.诗人苏轼是怎样赞美西施的?(淡妆浓抹总相宜)
5.“淡妆”是什么意思?(素淡的妆容。)“浓抹”是什么意思?(浓重华丽的打扮。)“相宜”什么意思?(合适)“总相宜”是什么意思?(都非常合适。)
6.作者写这句诗只是为了赞美西施吗?(不是,是在借西施来赞美西湖。意思是说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的西湖景色都很美。)
7.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若把西湖当作是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合适,美妙多娇。)
8.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西湖的赞叹和喜爱之情。(板书:热爱西湖)
9.诗句赏析。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读了这首诗的后两句自己有什么感受?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一个比喻句,作者把西湖比作西施。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五)熟读成诵。
1.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西湖上的几处画面,各是什么样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时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雨天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
4.全班同学齐读。
5.指名背诵。
6.多元吟诵,古诗新唱。
欣赏“新学堂歌——古诗新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5)
(20)
(16)
(17)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古诗语言的优美,同时还引入古诗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创意地教古诗,快乐地学古诗”。】
七、课文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抓住了夏季西湖时晴时雨的风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惟妙惟肖地勾画了西湖的美景。
八、课堂小结
《饮湖上初晴后雨》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让我们在诵读过程中激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板书:喜爱祖国山山水水)
九、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相关习题。
(19)
(20)
(21-22)
板书设计
晴天:水面
波光
饮湖上初晴后雨
喜爱西湖喜爱祖国山山水水
雨天:山色
雨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课堂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哟欧关系户的资料对西湖的美有了一定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学中,从诗的题目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交流理解题意,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引导学生交流读懂诗的内容。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时,主要抓住“潋滟”、“空蒙”、“方好”这几个重点词,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晴天时阳光照耀下的西湖色彩明丽、波光粼粼;而雨中西湖隐隐约约,朦胧、神秘。想象画面,用语言描绘,感受这首古诗蕴含的美妙的意境。这不仅为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很好地把诗歌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在这一堂课中,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有范读、个别读、齐读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朗读活动的开展,学生渐渐体悟到了诗人的情感。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教师引导过多,没有大胆放手学生去独力地想象、探究、交流,有的环节时间过于仓促,效果较差。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背诵古诗。
(重点)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营造诗境。
教师口述:同学们已经读过很多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学生自愿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师生评议。
总结导题:刚才同学们背诵了很多古诗。同学们背诵的古诗中有写人的,有写事的,有写物的,我发现大多数同学喜欢写景的古诗。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板书:望洞庭)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强烈的特点,让学生背诵古诗导入课题,借助诗文营造意境,创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为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诗奠定了基础。】
二、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
洛阳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检查交流情况。
指名读生字词语:洞庭
镜未磨
白银盘(重点指导:“庭”是后鼻音;“盘”是前鼻音。)
3.检查初读情况
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2)
(4)
(5)
(6)
(7)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和】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
【镜未磨】
指君山岛。
【遥望】
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青螺】
远远地望去。
4.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镜
未
磨
遥
银
盘
1.学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镜—境”“未—末”
加一加:“钅+竟=镜”“舟+皿=盘”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镜、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磨”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学生练写。
镜:两边都要写窄,竟字三部分都要扁,中间是日不是口。
未:两横位置靠上、下横要长,中竖贯穿两横,撇和捺要舒展。
磨:整体要写紧凑,广字要宽,下边的林和石要写扁。
遥:右上边四笔要小、写紧凑,下边的午和山中间一竖是一笔。
银:右上边横框要窄、里面有一短横,竖提的竖要长,捺上边有一短撇。
盘:舟字首撇要短,第二笔是竖撇要长,中间一横稍长,上下各有一点。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3.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1)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洞庭
镜未磨
白银盘
(2)学习多音字。
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磨(mó
mò)
mó
1>摩擦,如磨刀、磨墨、磨练、磨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磨合、研磨、磨漆画;阻碍,困难,如磨难(nàn)、好事多磨;2>消耗,消灭,如磨损、磨耗、磨灭;3>拖延,耗时间,如磨缠、磨功夫。
mò
1>粉碎粮食的工具,如石磨、电磨、磨盘、磨坊(亦作“磨房”)、推磨;2>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如磨面、磨米、磨豆腐;3>掉转,如这个胡同太窄,磨不过车来。
(8)
(9)
(10-15)
②读一读:小马历经磨(mó)难,终于来到磨(mò)坊,帮助妈妈磨好了面粉。
(3)你认为诗中哪些字词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4)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五、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3.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洞庭湖的水色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的像一面未经磨平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月光下,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湖显得更加清澈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六、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探究交流:湖光秋月两相和。
1.学生齐读“湖光秋月两相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你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1)从这句诗中读出时间:秋天的夜晚。
(2)从这句诗中读出了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板书:湖光
秋月)
(3)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两相和”中的“两”是指:湖光和秋月。“和”是指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的美。第一句中的“和”字用的非常巧妙,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色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合画面。
2.全班同学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3.指导朗读,读出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难点,设计时紧扣“和”字展开教学,从“色调”方面来引导学生想象秋夜中洞庭湖水色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合画面。】
(二)探究交流:潭面无风镜未磨。
1.学生齐读“潭面无风镜未磨”,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1)从这句诗中读出湖面的样子:风平浪静。
(2)从这句诗中读出了月光下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板书:潭面)
(3)从这句诗中读出了精确的比喻:把“潭面”比作“铜镜”。
(16)
(17)
2.全班同学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3.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探究交流: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学生自由朗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1)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2)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3)最后一句是比喻句,作者把洞庭湖比作银盘,把君山岛比作青螺。(板书:洞庭湖
君山岛)
3.自由朗读,想象诗人描绘的景象。
作者从“望”字入手,近望到“水月交融”、“湖平如镜”;远望到“洞庭山水”、“犹如青螺”。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望的?
《望洞庭》作者站在远处看到了:湖光、秋月、洞庭湖、君山岛,是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看的。(板书:近处
远处)
2.我们一起学习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七绝《望洞庭》。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喜爱洞庭湖)
(四)指导全文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指名读,师生评议,学生齐读。
3.配乐读。
4.指导背诵古诗。
5.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设计意图: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七、课文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皎洁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八、交流技巧
1.借助资料理解古诗。
(18)
(18)
(20)
概念:借景抒情(诗人写景物是为了把自己的想法、感情表达出来)是古诗的主要写法,由于古诗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遥远了,要想准确把握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借助作者写诗时的背景资料,会容易很多。
运用:比如《望洞庭》这首诗的情感把握,就要读一读洞庭湖的有关资料,才会把握得准确。
2.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想象是我们写好作文的一种必备能力,读词语想画面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2)举例:比如读古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看到“湖光秋月”脑海中就出现这样的画面: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
再如读古诗《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脑海中就出现这样的画面: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3)练一练: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
九、课堂小结
《望洞庭》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洞庭湖的美。在体会古诗感情的同时,我还学习了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的方法。
十、拓展延伸
《望天门山》《望洞庭》都是作者从不同视角描写天门山和洞庭湖的,查阅资料,了解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
两首诗都是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的,《望天门山》格调高绝,气象阔大,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表现了李白对祖国山川无限热爱的情感。《望洞庭》诗人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板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十一、推荐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思考: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思考: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写的?
(21)
(22)
(23-24)
(25-27)
十二、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三、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湖光
近看
望洞庭
望洞庭
秋月
潭面
喜爱洞庭湖
洞庭湖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远看
君山岛
课后反思
写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总想多说一句,青年朋友们,在你们热捧当红艺人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忘记老一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是中国艺术界的瑰宝,给过现在的当红明星太多的传承,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和影响,才有中国艺术界的多姿多彩。
小时候,我常常会把胡松华和郭颂弄混,一是因为这两个人岁数很接近,二来,两个人的名字里的“松”字和“颂”字读音很相似。对于这两个人的评价,我几乎是和对于师胜杰和牛群的相声一样,难分伯仲,师胜杰和牛群都属于体形敦厚、年龄相仿的人,水平又十分接近。后来,才知道这两个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胡松华比郭颂要年轻一岁,郭颂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那几分钟出世的,加上郭颂的家就在事变发生的地方,所以,郭颂后来常常说他真是“九一八事变”给震出来的,教导后人莫忘国耻。胡松华则是北京人。
胡松华有一个十分自豪的大家庭,他的弟弟胡宝善也是著名的歌唱家,他的侄子胡军则是当红的影视明星。
最早听到的胡松华的歌曲是妇孺皆知的《赞歌》,可以说,在七、八十年代乃至于九十年代的中国,不知道《赞歌》是谁唱的人是有的,但是,没有听过《赞歌》的人是没有的。而胡松华另一首歌曲《马铃儿响来玉鸟唱》,则成了胡松华的保留节目,就像何纪光的《洞庭鱼米香》,就像吕文科的《克拉玛依之歌》,就像刘秉义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给多少中国人带来美的享受。这个歌除了胡松华唱,任何人唱都不行,不管你是李双江、李光曦,还是杨洪基,所以,这支为《阿诗玛》配的歌就姓了胡了。
就像唐国强能演电影也擅长书法一样,就像赵本山能演小品也精于二胡一样,歌唱家胡松华的书法和绘画都十分了不起。这是因为胡松华从小生活在一个艺术氛围很浓的世家,他的父亲就是一个酷爱书画的中医。迟浩田将军书法题赠胡松华:“书画歌并茂,德才艺同辉”。作曲家瞿希贤题赠胡松华:“赞歌一曲留史册,长歌万里壮山河”。
胡松华的歌曲融汇了中国和西方的多种元素,所以作曲家时乐蒙评说他是“中国式的美声唱法”,并书幅题词“纳江河溪流百千,酿中华美声甘泉”。共和国三代领导人都亲听、赞赏过他的歌声。
胡松华演唱的歌曲很多,除了为大型音乐剧《东方红》唱的《赞歌》和为《阿诗玛》配的《马铃儿响来玉鸟唱》久负盛名以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也是广为人知的名曲。
《繁星·春水》这部让我们怀念和感动的书,是伟大的作家冰心老人写的。在她这些闪动着灵光和真情的小诗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歌颂自然、母爱、和童心了。自然是完美的,母爱是伟大的,而童心是,是纯洁的,是她将这些赞颂集于笔尖从而酝酿成了文字。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繁星春水的读后感,请您阅读。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1从作者这些平时随便记下的“零零星星”的感想和回忆中,我看到了她对家庭生活小范围的爱以及对社会生活这大范围的恨,也许这是时代带给她的影响,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曾经触动过当代青年的短小诗篇,看看我们从中能得到些什么。
“童年啊!是梦中的夏,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是最美好的,因而也最短暂,梦是虚幻的,而真实却赖以它而得以体现,一个人长大了就不可能再回到童年,而现实的残酷与黑暗却又不得不使他想起纯真的童年,思绪游离在现实与回忆之间,只有在梦境中再次拥有那一份已逝去的童真,这不正是我们此刻的悲哀?
那么究竟能不能把这种美的崇仰升华呢?一百一千个人会有一百一千种回答,作者告诉我们:只要你愿意,对真、善、美的追求就有了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
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这世界了!这是歌咏自然的诗篇,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不施浓墨童彩,没有人为夸张与渲染,只是用清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和娴静温柔的性情也溢于言表了。
若再深入些,我发现这些小诗往往将中国古典诗词和外国文学的两种韵味调融在一起,有时还碰撞出哲理的火花。
诗篇表现出来的瞬间的情感,无不含蓄蕴藉,如作者一样清莹隽永,字里行间流淌着温婉的情韵、淡淡的哀愁,纯洁的思想,它们和冰心一起,形成了一片晶莹而又遥远的繁星,一条温暖绵长而又鲜活力气的春水,永远萦绕在你我的心头。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2《繁星·春水》是一本非常朴实的诗集,并没有普通诗歌华丽的辞藻,却处处流露着冰心细腻的心思和情感。情感仿佛与文字糅合在了一起,仿佛本该就是如此。每一句都浑然天成,朦胧的诗意化作涓涓细流,流淌在我的心中,仿佛能感受到冰心写下每一个字时的心情。
翻开书,看到那一排排诗句,仔细的品味每一句话语中的诗意,我读到了许多的感悟。时而婉转细腻,时而又激情高昂的诗句,无处不在透露着冰心的别有用心。她在歌颂世上的爱,她歌颂母亲的伟大无私,为了孩子的不顾一切,歌颂小孩子纯洁无暇又天真无邪的心灵。
一句句朴实的诗句中,透露着深刻的意义,就像是美玉包裹在石中一般。冰心用不带任何修饰的亲切语句,娓娓道来对生活中的热爱,对世界上美好的爱的歌颂。那一句句诗,深入人心的最深处,将每一处污秽都清洗干净,用朴实的爱意来让每个人变得纯洁无暇,心湖透澈。读到冰心的诗歌的人,想必都会安静下来,看她用文字演绎的纯真哲理吧?心中宁静下来,慢慢的感悟着这世界中的美好,感受着美好的童心母爱吧?
还有一首叫《诗的女神》的诗。在最后一段中间冰心老人发自肺腑地说道:“量我怎配迎接你,诗的女神呵还求你这般的,经过无数深思的人的窗外。”冰心将诗拟为女神,展现了她对诗歌的尊重,她认为诗是一种很美的东西,冰心老人自嘘自己不配迎接她,充分写出了冰心老人的虚心,和暗示自己还须继续努力,才有可能达到巅峰。这一点,我并没有能做到。
我读到了冰心的爱母之情。那一句句诗,不含任何的虚假伪造,出自内心的感受,让我在今天都能够感受到她对母亲的爱。...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3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神往,于是,带着一份少年特有的懵懂与痴狂,随风读起了这“零碎的思想”。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亲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亲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思念,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亲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亲。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一颗澄澈的冰心,正如繁星点点,春水东流。《繁星春水》这篇作品给我的启迪很大,她告诉我人类对爱的追求,告诉我母爱的伟大,告诉我要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些使我冰心奶奶这种伟大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所折服。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4如果问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那莫过于纯洁的母爱!对此,我国着名女作家冰心也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繁星春水》。
在灵魂的深处,有一种快乐在冥冥中跳跃。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在一次次静谧中的夜里滋润我干涸的新。感动,洗涤着我雀跃的灵魂,我安静的聆听。哦。我听到了童年银铃般的欢笑与父母慈爱的教诲。于是,我悄悄的将其谱写成童年与母爱的五线谱。在繁星闪烁下一遍又一遍的弹奏。
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来,让我们去享受别人的爱护;妈妈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辛苦地把我们抚养x;妈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总是支持着我们,鼓励着我们,当我们摔倒了流血,最痛的不是我们,是妈妈的心;当我们不听话,妈妈动手打我们,最痛的同样是妈妈,正所谓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可是,当妈妈帮我们补衣服刺到手指,妈妈仍然会觉得开心,因为如果她的痛能够换来我们的快乐,就算是痛不欲生,对于妈妈来说也是值得的。这使我想起一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妈妈对我们所付出的实在太多了,而这是我们做子女的一生也没办法报答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妈妈真的真的是世界上最最最最伟大的人,而这怎么可以用三言两语表达出来呢?在这个地球里,每个人只有一个亲妈妈,我们必须争取在有限的时间中为妈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妈妈生日的时候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唱出《世上只有妈妈好》,就这么简单,妈妈也会觉的心满意足!
在《春水》中有一段诗:自然的微笑里,融化了人类的埋怨。我读懂了自然用它的微笑化解了人类的怨怒。还有它博大的胸怀容纳我们,让我们洗尽铅化,重获新生。这是对自然多么崇高的礼赞!人类的枯燥与冷漠和大自然的新鲜与热情,如此鲜明的对比!在广博、崇高的大自然面前,人类该是多么渺小啊!去爱自然吧!与自然融为一体。那该是何等美妙的境界啊!
书中这样写着:别了,春水。感谢你一春潺潺的细流,你带去我许多思绪。向你挥手了。缓缓地流到人间去吧,我要坐在泉边,静听回响。这让我浮想联翩:春天的山涧里,清凉潺潺的溪流。涓涓的流向田野、树庄,流向人间。它带来的信息向山泉天穹无尽的流响,其中既有春水的温柔和清冷,也有诗人冷暖不定的心情意绪诗人天意。流水有情,一幅交相融合的春溪图跃然纸上。
书中的诗歌情至深,语至美。以含蓄、温婉、典雅、美丽着称。还有淡淡的忧愁。每一首诗都如天空中的星星,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有着特具的美术感。在岁月的轮回中,时间的枯叶永远无法将我的童年与母爱埋没。我在生命道途中采拮童年的朝花,拾起一片片童真的梦想与慈爱的教诲。朋友,我又拾起了多少甜蜜呵!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5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纤柔、清新秀丽的语言写成了《繁星》、《春水》两本诗集,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通畅而又情韵悠长,并构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诗集《繁星》《春水》,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为主要资料,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明白,被著名作家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
哲理性强是《繁星》和《春水》的一大艺术特点。《繁星》和《春水》中,有许多诗都是蕴涵着深刻思想的哲理诗。这些深刻的思想往往都是和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以及诗人深沉的思绪揉合在一齐的,因而仍然具备着诗的情绪,有着诗的美感。
其次,纤柔是冰心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特色。冰心的诗,无处不表现出一种女性的纤柔。以她“满蕴着温柔,带着忧愁”的抒情风格,感情深沉浓烈地歌吟着纯真的爱,描绘着大自然的美;同时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某些社会丑恶现象的谴责。
最后,文字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丽。《繁星》和《春水》中词句的运用,仿佛是信手拈来,处处透露着轻柔雅丽的风格。
《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来说,它们大致包括三方面的资料。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冰心,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在《繁星》和《春水》中,她把母爱视为最重改最完美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寒假期间我有幸阅读了现代诗——《繁星》、《春水》。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繁星》、《春水》是冰心奶奶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母爱,童真,冰心接受着母爱,同时她赞誉母爱,她爱大自然的一切。她以细腻而不失优雅的语句,将诗句以浓浓的爱意包裹着,使人倍感温馨。
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是含泪的微笑。”不难看出冰心奶奶充满着奇幻的梦,童真的心永远保留。或许,我读不懂冰心奶奶的心,但她的世界,一定充满着爱与美。在冰心看来,母爱是大爱无疆的,是伟大圣洁的。”《繁星》《春水》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写母爱的,如”母亲呵!我只要归依你,心外的湖山,容我抛弃罢!”没有华丽的词饰,单是这满含真挚情感的诗句,就打动人心扉。在她眼里母爱的伟大无穷,甚至于可以为了母亲抛弃一切的身外之物。同时,冰冰心的许多作品都流露出对深沉的母爱的赞颂。冰心在一个雨天见到一张大荷叶为红莲遮风避雨而触景生情,在《荷叶·母亲》中赞颂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当我们烦恼、痛苦、伤心、悲哀的时候,除了能投入妈妈的怀抱中哭,我们还能做什么呢?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来,让我们去感受爱的伟大;妈妈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辛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妈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总是支持着,鼓励着我们……母爱是琐碎的,细腻的,琐碎到一句问候,一声唠叨,一丝关怀,这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浓浓的爱意。正处于青春期的我,竟不懂得珍惜这种爱,甚至厌烦,殊不知者唠叨背后的大爱,又何曾珍惜,感激过这种爱。但冰心奶奶对母爱有着难以言表的感激,并热衷的赞美,使我深省。爱是寂静的,或者正如冰心奶奶所说的——一春潺潺的细流。我们在爱中生活着,一直被爱簇拥着,但有多少人真真正正的感悟过爱?合上这本书,我的心潮澎湃。从书中,我更多地读出了诗人对爱的感悟,我的心,被这份爱,这份美,感动了,融化了……
宝鸡电力设备厂子校初一:王紫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