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精选5篇】

大秦保理企业文化中,摆在经营宗旨首位的就是——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企业为什么要以人为本?又要以什么人为本?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以人为本”。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大家找到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精选5篇】,欢迎参考阅读。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怎么营造 篇1

一、树立“人才与公司共同成长”的人才观

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树立“人才就在公司里,人才与公司一起成长”的观念。这是构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关键。管理学对人的假定提出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经济人”阶段,人要穿衣吃饭,所以要干活挣钱,此阶段是强调**;第二阶段为“自然人”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强调归宿感,此阶段是强调激励;第三阶段为“决策人”阶段,要体现自我价值,追求自我设计,自己当自己的主人,此阶段是赋予人的是**。

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各级管理人员要对员工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就必须满足上述的三个阶段的需求,使员工能够满意高效的工作,进而实现每个人能力、兴趣与工作三位一体的****,最终达到范总提出的“人尽其才,竭尽所能,奉献不已”。

二、强调以人为本,重视沟通和协调工作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的员工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积极性。威海博通热电厂的厂房上有一句非常醒目的标语让人记忆深刻:“人之所向,虽弱必强;人之所去,虽大必亡”。告诉我们,人就是一切。因此要求我们各级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本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和“人高于一切”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他们值得信赖,应当收到尊重,能参与与工作有关的决策,会因为鼓励而不断成长,以及希望实现他们自己最大的潜力。

因此,我们的管理人员在决策的科学性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求得员工对决策的理解,定期与员工进行工作的评价与探讨,吸收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要建立上下通畅的言路,员工们有各种方便的渠道来表达他们对某件事情或工作的关注与看法,并能很顺利的得到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一些问题的答案。

三、促进个性化与团队精神的结合

企业要在严酷、激烈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有一批勇于拼搏、敢于迎接挑战的优秀人才。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内部要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即“鲶鱼效应”,用优秀的人才带动员工的竞争意识,激发员工的竞争力。同时应在“公*、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展开竞赛,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发挥人才的作用、知识的力量既要有竞争机制,又要有团队协作精神,以发挥知识的协同效应。这实际上是一个如何将个人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同一起来的问题。

首先,要让员工了解自己在整个大背景中的地位和意义;然后发挥自我优化、自我创造、自我**的**,但这些都必须受到公司《管理规章》等**的制约;他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整体的需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相互支撑、相互配合以便能够使其自身和整体**以最优的方式来运转。

在这种工作环境与方式中,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又要学会充分发挥他人的能力和创造性,并使两者互补,形成更强的创造力。没有协作精神很难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这种协作精神是竞争机制下形成的,这是一种竞争合作,也可以说是个性的团结协作。

四、体现对员工人格的真正尊重

员工总希望管理者把他们当作个体来管理,承认并尊重他们的个人价值和尊严,使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阳光大家庭中或者说在**心目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希望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尤其是基层管理者能够关注他们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关心他们的个人处境和困难。这样每个员工都能体会到管理者浓浓的人情味,每个员工能力甚至是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阳光会充满生机。

说到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目的是锻造一批优秀的`员工队伍,企业的竞争是人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企业发展靠人。人是企业的主体,依靠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才能发展,希望我公司借“企业文化塑造工程”的东风,把“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引向深入,使我们阳光人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阳光大家庭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篇2

以人为本,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它可以分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行为文化和企业形象物质文化三大层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文化,即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最本质的东西之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而没有文化的企业,则是一台失控的机器。给予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企业文化,比死板的规章制度更能实现对员工的成功管理。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

鉴于此,企业文化日益受到管理者们的关注。大部分企业设立了专门负责企业文化的部门,许多企业还创办了内部刊物,如海尔的《海尔人》,华为的《华为报》等。一方面,这些内部刊物起到了对内宣传企业文化,促进内部员工对公司政策、宗旨、公司使命的认同;另一方面,通过向外传播,也起到了向外宣传企业文化、推广公司形象的作用。但是,如何真正建立企业文化,尤其是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还是一个难解之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体系,但是,企业要真正做到本企业的文化能集中体现员工的价值观,并能使其深入人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发挥指导精神的作用,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应该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结合,使企业文化的渗

透过程贯穿人力资源管理的始终。因此,企业文化不能是空中楼阁,要有可操作的东西,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文化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强势推动,起到引导企业向前发展的作用。

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做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从招聘阶段就开始企业文化的考虑,尤其是企业价值观念的导向。企业相关管理者要通过有目的的公关活动和宣传,让潜在的员工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基本原则和宗旨。接下来要用合理的测试手段分析判定应聘者的价值倾向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是否一致。

二、对招聘来的新职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即定向(上岗)培训。通常的做法有,一是进行规章制度奖惩纪律方面的教育;二是进行企业发展史的教育,接受本企业的好的传统;三是进行师傅带徒弟式的实际试用实践考察。这种上岗前的培训、定向教育对于新员工的价值观念的导向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会使新的员工加快对企业已有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而且也会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因素,保持企业组织具有不断变革的动力。

三、在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即企业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信念的体现。它要求有奉献、团结协作,以人为本、创新、追求卓越等精神。比如它要求尊重企业员工权利,公平对待每一个员工,包括犯错误的员工,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和合法权益,加强管

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员工的工资福利等等。

总之,在企业人力资源调配、考核等方面,应着力于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自我实现相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体。

四、善于利用企业文化作用的媒介形式。

任何文化发挥作用都必须通过感官媒介,企业文化也是这样。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媒介形式主要有:一是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作用,这要求企业管理者外树良好的企业形象,内创优美的生产工作环境等;二是企业开展象征性的欢庆仪式、礼仪、纪念等活动;三是宣传企业特有的语言、口号、标语。特有的标语口号简明冼炼,好懂易记,易于传播;四是企业要树立本企业的英雄人物。因为榜样的力量是直观的感性的,他明确地告诉人们企业在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员工也就知道自已应该怎么做。这也就是树典型的方法,实事求是的人物典型就会发挥鲜明生动的感召力。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竟争。应该认识到,追求卓越的企业就是追求卓越的文化,而成功的企业也必然得力于成功的文化。怎样建立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值得每一位管理者乃至职工去思索、去探求。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篇3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135-03

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在对人的管理中既重视制度和纪律的规范作用,又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精神因素和能动作用,把“硬”管理与“软”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软”管理促使管理内部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核心与精髓,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企业文化、提升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选择。

一、“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的概念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企业文化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认识,本文对企业文化的表述是: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具有自身特征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综合。

什么是“以人为本”,企业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企业中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要将企业中的人看做一种生产要素或资源,还要将企业中的人视为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以人为本”是以满足人的各种不同的需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内涵是在总结了企业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内涵的基础上得出的,综观国内外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再加上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现状,“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内涵应该是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具有自身特征的经营方式、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把人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核心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论证了,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创造力的源泉。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益高低。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哪个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素质,哪个企业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以人为本”要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思想,要提倡尊重人、激励人、造福人,使人能动地发挥其无限的创造力。

广大员工是企业利益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维护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满足员工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其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企业要保障员工的各方面权益,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否有活力是维持企业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其实质就在于引导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以人为核心,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人与企业密切配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所以,要提升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

三、建设“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发生偏离。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看,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致使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偏离甚至失去了核心地位。企业经营者对制度层与物质层的文化较为重视,对精神层的文化关注程度则相对较低。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着一切从企业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的思想误区,要求员工要围绕着企业的目标来工作,一味地让员工为企业的利益而努力,为企业的效益作贡献。没有意识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通过员工来实现的,没有把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企业员工需求上,大大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要战胜各种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企业内部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发挥每一位员工的能动性,发挥每一位员工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许多企业面临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无法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企业文化缺乏中国特色,忽视了创新与发展。企业文化的形成只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不是绝对的稳定性。因为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同样需要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目前,很多企业在建设自身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看不到这些问题。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模仿、轻创新的问题,致使许多企业的文化缺乏个性。优良的企业文化具有独特的精神理念和行为风范,不仅反映时代特征与企业特色,也体现地域特点与企业个性,不能简单照搬。许多企业不是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而是奉行“拿来主义”,机械地模仿其他企业的做法。不少企业甚至连别人的口号也要模仿或照搬,例如团结、务实、科学等通用词汇来表述企业精神。其结果必然是不仅无法体现企业自身的特色,也难以实现企业文化应有的系统性,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的虚化,并最终流于形式。企业文化如果没有创新并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企业则无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养不足。许多企业存在着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养不够重视的问题。如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不足,只重视企业的生产和效益,过于优先强调厂房设备,忽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没有把人的塑造和培养作为重要任务;对企业文化的培养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只注重企业外在的协调和笼统的形式等表面现象,忽视对企业员工的深层培养和教育,致使企业文化表象化、僵硬化;有些企业领导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知识了解的还不够,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使企业发展受阻。

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生产力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承担者,把握中国现在的发展机遇,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培养优秀的员工队伍是国家发展和企业振兴的关键。要营造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爱岗敬业的企业文化氛围,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员工教育和培养活动。

四、“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企业的较量就是企业文化的较量,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不竭资源,只有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才会生生不息。抓住了人就抓住了企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把重视人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建设企业文化,努力服务于社会。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仍是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要合理利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探讨行之有效的建设措施。

1.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以人为本”的根本所在。研究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就是要研究如何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研究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研究如何开发企业员工的智能去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实现为社会作贡献的目标。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是一种力图在企业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员工为实现企业一切目标的动力源泉,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树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经营理念。

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一方面管理者要把管理的权威建立在群体凝集力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员工应对自己的上级信任并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中国特色企业大发展,社会大融合。“以人为本”建设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就是要建立这种环境,使企业中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海尔的“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给每一个人都提供一种实现个人价值的氛围”等企业管理理念融入于每位员工的血液,重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真正做到了知人善用、用人所长。在人才激励方面首先应该从用人准则、就业保障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促进企业人才对工作保持积极的态度。另外,还表现在完善的奖励制度上,奖励是衡量人才贡献大小的一种标志,使受奖励者感受到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而精神上受到极大的鼓舞。其次,应该创造适当的人才工作环境,如和谐轻松的人际关系、适当的挑战性工作、公平的竞争环境等,使人才能够热爱自己的工作并自觉为企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汲取民族传统文化,勇于创新,注重企业文化的品牌塑造。“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神核心。在中国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他在《管子》一书中说道:“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为霸王事业的良好开端,是以人民为根本的;有了人民这一根本,国家才能巩固,不以人民为本国家势必灭亡。可见,以人为本在中国早已根深蒂固。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经过创造性转换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核心内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要实现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力量塑造“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文化的构建要求以人为中心。人人都能感受到“以人文本”的文化氛围,使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最大体现。这样的文化氛围能吸引人才,也能留住人才。这样,企业所有员工形成同一向心力,将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关键手段。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的源动力在于企业文化的创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充满个性、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应更加重视人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鼓励推动企业的全面创新,动员企业员工主动创新,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宝钢肯定员工是企业的主人,鼓励员工自主创新,人人创新是其科技创新活动最鲜明的特色和最具活力的源泉。2004年,宝钢获得专利260多项,其中70%是一线员工的发明。2005年宝钢分公司人均实施合理化建议数为2.53条,超过了2004年全年人均2.27条的水平,合理化建议经济效益达到了6.02亿元,人均效益为3.9万元。

在当今形势下,企业若要谋发展,增后劲,就必须重视企业品牌的塑造,丰富企业品牌的内涵,增加企业品牌的价值。把塑造品牌寓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是实现企业文化发展的快捷途径。真正做到把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有机融合,既是实施企业品牌战略的步骤,也是弘扬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企业文化理念的深化要以品牌为依托,促使企业文化的发展。一个长盛不衰的企业品牌传达的是先进的企业文化,为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打下了坚实基础。注重品牌的价值,使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使品牌日益创造出巨大的价值。比如海尔、长虹等公司,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将自己的企业文化展示于公众,参与着国际竞争。

3.注重企业人的素质教育和培养。企业人包括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员工。其中领导者及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是企业兴衰的决定因素,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是企业技术力量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员工整体素质是企业赖以发展的动力。因而企业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人的塑造和培养,抓住了人就抓住了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领导要帮助员工坚定信念,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加强对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地位认识,在共同价值的认可下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吸引和打造一支优秀的队伍。

建立一整套适合企业发展的中国特色企业培训体系来进行保障。企业实施员工技能培训教育,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重视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及素质的提高。但不是单纯注重对员工技能素质的培训,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员工的思想和观念的培训教育。企业文化的培训目的是为了使企业全体员工形成对企业发展远景、企业核心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理念的统一理解和认同。要让员工理解、接受企业的理念和文化,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发展动力。通过培训制度体系的认真贯彻执行,提高员工的思想观念、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加大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于企业的发展。加强思想教育宣传,把思想教育宣传工作作为加快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深入开展爱祖国、爱企业、爱岗位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加强对企业形势分析的教育,要把企业改革与建设的压力传递给每个员工,引导员工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意识,把个人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树立共同发展的价值观。苏宁电器树立了“做百年苏宁,国家、企业、员工,利益共享;树家庭氛围,沟通、指导、协助,责任共当”的价值观,倡导员工与企业共创价值,共享成长。

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一方面,在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尽管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但在企业文化的继续开发与创新上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在具体的一些企业中太多的成文、不成文的规矩束缚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使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快企业文化发展步伐,使中国的企业文化走出中国的特色。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诚信、宽容与和谐纳入企业文化理念之中,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形成和谐融洽的企业环境,保证企业文化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81-182.

[2]易之标,文尚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J].企业研究,2005,(6):101-102.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篇4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很多企业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标准的说法是:“客户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首先要有满意的员工,这些满意的员工才能服务好客户,才能有满意的客户,满意的客户给企业带来长久而丰厚的收益。企业的发展才是长久的。”这样服务客户的企业,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有些企业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诺基亚的广告上说:“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但往往企业在宣讲企业文化时,不能讲解透彻,很多员工对“以人为本”这个理念的认识产生偏差,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是公司的老员工了,已经做了两年,干工作也是尽心尽力,销售业绩还可以。为什么其他销售代表,待遇比我高?为什么新进入公司的,提升机会比我多?为什么一有了问题,出了状况,承担责任的总是我,这哪里是什么“以人为本”,我怎么没觉得?纯粹是骗人!”这些抱怨放下不提,其中有很多个人的情绪,下面的一个真实故事可能更说明问题。不久前一次内部培训是在深圳郊区的一个酒店里举行。两天以后,培训结束,返回深圳的时候。一个学员找到培训助理,说:“我刚刚发现自己的边防证过期了,您看怎么办,帮帮忙,下午我就要回湖南了,六点的火车。”培训助理说:“这个我帮不了,我在培训通知上已经说了,要带齐自己的证件,尤其是身份证和边防证,现在出了状况,来找我,我也没有办法。”学员说:“哦,是这样。您看,能不能让公司送一张边防证过来呢?以前客户大会时就送过很多次。”培训助理说:“来接我们的车已经出发了,我不可能让公司另外出车,为你送边防证。这超出了我的权限,即便车队肯送,送到这里最少也要40分钟,你是要这30个人等你40分钟?”学员:“我可以自己走,跟另外一辆车走,我到总部还有事情要办。”助理说:“我还是没有办法,你自己想办法吧。”于是,这个学员走开了,我听到他在嘟囔:“企业文化讲要以人为本,我的边防证出了问题,没人管。真是说得一套,做得一套,哪里有什么企业文化!”当时我在旁边听了这话很有感慨,也不怪这个员工对“以人为本”产生抱怨,是企业没有把这个理念讲解清楚。下面是从侧面来看“以人为本”的理念。

1、我是员工,员工不是我:员工和我个人是一个宏观和微观的概念区别,你是员工,但员工不是你。企业讲究“以人为本”,是以全体员工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或是以“核心层和骨干层”为企业的根本,并没有说要以你这个具体的员工为根本。所以企业在宏观上强调“以人为本”和你个人觉得没有受到满意的照顾,这两者并不矛盾。就单单说员工这个概念,不同企业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的企业认为是全体的员工,有的企业认为是企业中的某些员工。其实“以人为本”中的员工是个标准员工的概念,标准员工是老板心目中希望找到的员工,或企业中老板赏识的员工,这些员工才是企业的根本。公司制定的政策、策略是以这些标准员工为根本,满足他们的需求是公司的愿望。实际上公司制定了一个政策,就会发现,有些员工的需求超过了标准员工的需求,公司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就想:“这是个什么公司,我的付出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我的需求没有满足。”有的员工的需求比标准员工少,他们就想:“这个公司真笨,我不努力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得到了奖励。”因此企业里面,只有少数的标准员工是满意的。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总监不满意、经理不满意、基层员工也不满意,而正是这些不满意,才使得所有的人努力,向老板要求的标准员工看齐,才能促使企业发展。因此在企业里,要有这样的心态。我们都是员工,但可能不是标准员工,所以你可能不是公司的本,更不要以为是“以你为本”。安心工作,并努力成为标准员工,不要抱怨“以人为本”,因为对于标准员工来说它是对的。

2、标准员工是不断变化的:标准员工是老板心目中的理想员工和现实管理中的骨干员工,但是这个概念是在不断变化的。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老板必然一方面引进更加专业的员工,另一方面希望老员工不断成长。所以企业中,标准员工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今天你是企业的标准员工,明天就可能不是了。所以你可能有时候感觉企业很温暖,确实是“以人为本”;有时候感到企业很冷酷,但所有的时候,老板都在宣传“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范文网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篇5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宝贵的、潜在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兴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现代企业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大力气建设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一、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

1.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实举措。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充分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员工的理念,强调与员工进行双向的沟通,这就产生了一种同化力量,可以更好地发挥组织内部“黏合剂”、“剂”的功能,削弱、改造一些消极的“亚理念”,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使人们在文化氛围中达成共识、减少摩擦,建立一种企业内部的和谐关系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3.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人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竞争的第一要素。无论是生产要素的组织,还是经济活动的开展,无论是现代化工具的使用,还是现代化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我国企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依靠文化来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

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基本框架

1.既引导人、又尊重人的精神文化、精神统帅行为。

没有精神文化,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信念。精神文化,集中地表现在企业的价值观。应该说,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个企业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凝聚力、感召力以及创造力、生命力的体现。

2.既规范人、又依靠人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制度文化主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责任制度、民主制度等,使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规范化、制度化,使成员的行为更趋合理化、科学化。

3 .既影响人、又激发人的行为文化。

企业的行为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中,更集中体现在管理者的行为中,管理者应采用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为员工设置明确而稳定的工作目标,给予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员工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同时,提供员工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员工在解决问题方面所拥有的自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使他们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并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既服务人、又发展人的物质文化。

没有物质文化,就没有生存的保障、发展的后劲。物质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厂容厂貌、工作设施和环境、办公环境等,还表现在企业标识体、文化设施等方面,这些硬件也集中反映出企业的文化追求,使员工处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中。

三、如何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1.尊重员工,加强沟通,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要尊重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大力推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实行企务公开,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使广大员工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增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自豪感和归属感。其次,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建立并完善领导与员工定期沟通制度、定期接访制度,积极征求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真正建立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2.健全机制,挖掘潜能,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要通过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内部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3.科学规划,强化培训,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

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要求,因此,企业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增强人才竞争优势。应通过建设以人为本的先进企业文化,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它提高了管理运作效率,统一了员工的价值观,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商业竞争中正发挥着日益强大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是时代的要求、历史进步的结论,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标尺,是企业工作成败好坏的重要依据。只要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我们的努力就会更加符合广大职工的要求,更快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新跨越。

参考文献:

[1]项文明:浅谈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人。科学与教育探索,2007(4)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