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细致的小编午夜给大伙儿找到的思想品德【通用11篇】,欢迎借鉴。
关键词:体育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相结合 原则 基本途径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着许多有利的条件,由于青少年活泼好动,而体育课正是在不断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等品德在体育活动中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为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提供了条件。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极其丰富的。
下面本人就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浅谈几点看法。
一、体育思想品德教育的结构与内容
体育思想品德教育的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习惯。这四个基本心理特征是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认识水平逐步提高,品德结构也就容易发生较大变化,必须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就体育思想品德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培养学生责任感、义务感、光荣感思想品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一个认识――情感――行为的反复无穷的过程。
二、合理的步骤与严密的组织教学相结合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以正面教育表扬为主,典型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结合实际讲优秀运动员以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事迹,不但能使学生心中有学习的榜样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国争光的信心。教学中善于发现先进,培养典型及时表扬。表扬和批评都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表扬中要防止偏爱,批评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从帮助爱护出发,根据不同对象及不同问题的性质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同,帮助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办法,学生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体育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接受、内化才能奏效。在教学中要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2.整体性原则,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其次必须将德育所包含的各项内容有机的联合起来,使学生德育索质全面和谐发展。
3.科学性原则,教育的内容必须有科学的思想性,用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分析,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把趣味性、思想性、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的一切教育措施都要有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有序性原则,教师要有长远计划,将思想品德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从课的开始到结束,不失时机地进行品德教育,课与课之间要注意紧密联系,使学生掌握的更牢固、深刻。
5.差异性原则,因为学生间存在着年龄、性别、生活环境、思想认识、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得个性。
四、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1.体育教学中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等,在这些情况下需要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痛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2.学校体育教学从内容和形式上,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因此,无论参加哪一项体育活动的评比和竞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提倡相互尊重,互教互学、互相配合、团结协作,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3.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技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与同伴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的竞争。
五、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体育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关于爱国主义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对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关于爱国主义的教育中,可以开展关于强壮体魄、建设祖国等领域的品德教育。进而促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教育之中,树立起伟大的人生价值观。同时,教师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为学生的在学习和生活中,创造良好的精神和精力基础。关于集体主义教育体育教育是互动式的集体教育,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关于集体主义教育最为突出。学生在体育教育中,遵循教师的课堂纪律,进行体育活动的竞技或协同合作,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性。并且,在体育活动中,学生间相互竞技和协同运动,可以增加学生间的交流,学生的合作意义、集体荣誉观念更加强,学生良好品性得到有效的培养。关于艰苦奋斗、诚实守信教育体育教育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需要进行体育活动,来完成教师的教学要求。在这过程中,学生需要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因而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同时,竞技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循规则,不能损害同学利益,诸如在跑步中,不能恶意影响别人。这样,学生在体育竞技等活动中,培养了诚实守信、踏实做事的良好品性。
体育教育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美术 教学 欣赏
一、引言
美术鉴赏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人生价值观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了学生的自由和谐发展,更进一步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欣赏课改为美术鉴赏课,一字之差,课程所包含的要旨却有了质的变化,因为,“欣赏”与“鉴赏”是不同的,一般欣赏是读者在态度上对作品的肯定与赞赏,而鉴赏则需要读者通过对作品进行认真的感受,分析研究鉴别后,才能作出赞赏肯定还是批判否定的评价。所以,高中美术鉴赏课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知识素养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笔者认为,美术鉴赏课
教学不能靠教师在高高的讲堂上“传经布道”去完成,而应该通过师生心灵碰撞 通过师生的平等的交流对话,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的目标。
二、高中美术课程的作用
(一)以经典美学触动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价值观念
人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任何一位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术鉴赏课是美术教育工作在学校的一种延续,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是通过鉴赏美术作品的意境、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空间及作者创作背景等完成的,它可以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直观的、生动的感性形式,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受教育者在提高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从而培养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广泛知识传播美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一种视觉思维和审美创造的过程,其实也是鉴赏者身心历练的过程。鉴赏者往往通过对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的感受、体验、理解和想象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从而影响人性积极向上的一面,使身心健康得到发展,甚至形成习惯。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自然、人性和社会的理解,是创作者心灵的表露,所以在美术鉴赏中,广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媒介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和人生态度得到和谐发展。中学生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课程紧、压力大,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升华情感;促进交流,学会沟通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三)缓解学生压力
高中的学生正面临着升学的压力,通过美术课堂欣赏这一学科,可以让他们紧绷的神经得到缓解放松,只有做到劳逸结合学生才能健康的成长。
三、高中美术课程欣赏教学现状
走入大各个高中的课堂,各个学校也逐渐加大了对高中课堂的欣赏的重视,然而,这一学科的普及程度还是不够。有不少学校甚至将这门课改成自习课,剥夺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权利。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单调乏味机械式的给学生放幻灯片,只注重美术手法的讲解而忽视了美术欣赏的实质。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出现了美术课上“趴到一片”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举不胜举,实在是令人担忧。由于许多美术课堂欣赏的教师非科班出身,专业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学生的求学需求,这也是导致高中美术课堂欣赏这门学科在众多学科中黯然失色的重要原因。改变这种现象,需要迫切要求进行教学改革。
四、新课标下的教学改革尝试
(一)美术欣赏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始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不一定必须是成定论的知识,也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接触一些尚在争论的内容。因此,新课程为寻找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供了相对广泛的空间。现实生活中的话题往往具有亲近感。如在“什么是美术作品”的教学中,笔者出示了现在明星穿着的“破”牛仔裤和学生平时穿的校服问:“这些是美术作品吗?你平时会喜欢穿哪样的服装?”从而引出美的多样性、美的时代性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条件,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到生活的实际中,使学生感觉到美就在身边,并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美术欣赏不仅是一门艺术性学科,同时还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再则,要学习美术技法和内容有机结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述与提问、讨论与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始终参与到教学中来,讲述中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把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中,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样能使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美术教育引导学生从文化、社会等视角认识美术,了解它与生活、文化、社会、自然、民族等的联系,并于其中理解美术的价值,传承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使美术鉴赏课中各个环节真正关联着素质教育,关联着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由于高中美术课堂欣赏这门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同时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更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
参考文献:
[1]邓子平。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导刊,2011(4);
[2]马济天。高中美术教学课堂欣赏教学探讨,教育理论研究;
[3]尹少淳。走进美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1998;
[4]王祺。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教育改革;
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开展的基础内容,其课程目标重在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社会公德心,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养成优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当前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分析,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存在着懒散、攀比、团结意识不强、实践性弱等现象,都属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由于处于该阶段的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若不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选择一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来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人性化与科学性的体现,体育教学无疑成为最好的选择。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轻松的体育活动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将积极的观点逐渐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之中,充分体现体育教学除健身之外的价值意义,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积累宝贵的财富。
2中职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2.1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团队合作,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体育项目,强调团队之间的协作性和默契程度,是取得体育项目胜利的关键,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排球比赛等。我们以篮球教学为例,在向学生们讲述篮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之后,重点教授学生们团队性篮球要领,篮球五人组包括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大前锋、中锋、小前锋,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职责和技术规范,但是互相之间的默契度非常重要,传球、进攻、防守、扣篮等都需要队友的辅助。通过篮球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轻松的篮球学习中就能吸收积极的观点,有利于美化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为,是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一个重要方面。
2.2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职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与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完善自己,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怕苦、勤奋的精神境界,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探究能力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不再是纸上谈兵,在实践的过程中吸收积极的观点,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体育的教育特点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体育课程重在实践,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强健体魄、锻炼身体。因此,可借助体育实践性的特点,通过体育实践可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目的,要勇于挑战、敢于创新,以体会实践的乐趣,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2.3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频繁,相较于课堂式的教学模式,户外教学模式更受到学生的欢迎,在体育教学中展现真实的自己,敞开心扉,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辅助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礼貌谦让,可营造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的环境。通过体育教学环境的感染,学生的思想水平又上升了一个台阶,拉近了学生彼此之间的感情,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能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当其步入社会能够迅速地融入到社会中,是思想品德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
2.4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是一门具有竞争性的科目,属于竞技类项目。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学任务的设定大都以竞技类的形式开展,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培养学生的毅力、心理素质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当学生遭遇困难时不会退缩,勇往直前。竞争意识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竞争的同时,要保证端正、刚正不阿的态度,在竞争的同时不失理智和理性,正确地看待成败问题,关键是在竞争的过程中赢得了思想上的成功,是学生思想日渐成熟、品格日益完善的表现。
2.5挖掘学生的表现潜力
体育教学重在实践与展示,要具备足够的表现力,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通过对某中职学校体育课学生表现情况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力欠佳,这样不利于教师挖掘学生的优势和潜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打开学生那扇封闭的思想之门,锻炼学生的胆量,这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3结束语
这是高中的第一年,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我每天都认真学习积极地生活,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更强的人。
这一年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矗热心帮助有需要同学,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我热爱我们的*,热爱****祖国,思想觉悟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努力要求进步。在校,我模范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尊敬师长,**纪律性强。学**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希望未来的日子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要坚强和宽容。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专业学**主动性强,已经自学完成了多门高年级课程,进步显著。与同学们相处融洽,适应能力强。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自己的能,健康成长。篮球是典型团队合作体育运动,要打好蓝球就必须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的精神:要发挥自己、要**自己,要激发队友、要容忍队友,你能做到!这样的精神迁移到工作中,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一个大家都愿意与你做同事,做朋友的人。自己喜欢的课程会花很多的时间去学习、练习,自己不喜欢的课程也能踏实的按要求完成。一个很认真,很努力的人。
和同学相处很融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看到,这一年半高中学习中,你的进步是很明显的。乖巧灵活,善良真诚,很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学习成绩较好。经常能通过自己思考提出创新的想。能合理支配课余时间,自我管理能力强,与同学们关系融洽。做事认真,做人诚实,一步一个脚印,每天都有进步,每堂课都会仔细的听,认真的记,每次作业都会细致思考后完成。
一、在教学目标上,要贯彻从认知到行为,从行为到性格的思想体系
1.由“认知”迈向“行为”
思想品德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一种行为品德的发生,总以一定的品德认识为基础,受品德情感的推动,受品德意志的维持和调节。教师要尽力挖掘教材中健康、愉快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教育对象,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动机与需要。因此课堂教学中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榜样示范,通过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把教育延伸到课外,使其由“知”迈向“行”。这方面的成功例子是很多的。如:伟大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他生长在大城市,一生却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而他最初的梦就是诞生于儿时那片美丽的园艺场。那是学校组织学生去武汉郊区参观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正是那里美丽的景象引起了孩提时的袁隆平的兴趣,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2.由“行为”养成“性格”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你是听来的,你很快会忘掉;你是看到的,你就难以忘掉;你是做了的,你就不会忘记。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自己成名成家之后,为什么会建一个助学基金呢?她说自己小时候因为一个勘探队的叔叔借给她几块钱,才使她免于辍学,否则自己也可能是一个普通的村姑、村妇。可见,一次道德行为不仅能给人刻骨铭心的记忆,还能激励人去从事更伟大的事业。所以我们要重视一个人的行为,要注重行为品德的培养。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时,那些原来随地吐痰,随手丢垃圾的同学肯定不舒服,但通过老师的教育,同学的帮助以及他们自身的努力,逐步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之。好的习惯可以成就好的性格,好的性格有可能成就好的命运。
二、用环境熏陶人,用措施激励人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非常看重环境对人的影响,他说:“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学校可以通过校训、标语、温馨提示等语言方式教导、督促、规范学生的言行;通过树立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的塑像来引领学生追求崇高的理想;通过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来丰富生活、开阔视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层次。
我们不仅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还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要调动学生参与双边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破师生间的隔阂,拉近师生情感的距离,由“传道型”改为“商讨型”,由“权威型”改为“民主型”,营造“茶馆式”的轻松氛围,要建立民主平等、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同学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要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中学会学习,学会协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我们知道,一个人在社会上基本的道德关系,就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五个层面:理想层面――舍己为人;最佳层面――利己利人;良好层面――利人不损己;基本层面――利己不损人;非道德层面――损人利己。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好的言行适时评价,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动作、表情,或肯定、或认同,即使只是一抹盈满笑意的眼光,或者只是一个表示赞赏的动作,也足以让学生得到满足和鼓励,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修养过程中继续保持上进的激情和冲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层面。
三、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一般来说,思想品德课内容的严肃性和表述方式的抽象性特点,难以引发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善用语言,妙用事例,使严肃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在编排上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先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识,然后扩大到对亲人和同学朋友的认识,再逐步提高到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的认识。教材中尽量化抽象为具体,把教学内容情境化,并且插入了大量的图片和名言警句,深受学生喜爱。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上的主渠道作用,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崇高的品德的良师益友。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又是协同合作的世纪,竞争与合作是每个人都面临的课题。竞争是基于一定规则进行的,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一个学生仅仅学习成绩好,并不能说明他将来就是一个人才。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将来走上社会,我们靠的是做人。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艺术;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64-02
人非草木,更何况是初中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所以我们不能够将自己的价值观强行加之他们。学习成绩好,已经不能够成为评价一个学生好与坏的唯一标准。而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是值得政治教学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
读过初中的人都知道,思想品德是非常麻烦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对于那些讨厌记忆的学生来讲,思想品德简直就是他们的克星。男孩子大部分喜欢理工科,不喜欢思想品德,因为思想品德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就是:每天背诵,背不过,不让回家吃饭。这是“80后”对思想品德的评价,那么“90后”对思想品德的评价又如何呢?相信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如果十年后,学生们对思想品德教学依然如此看待,那就是我们的失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目前的状况不是非常好,很多学生对思想品德都会头疼。归其主要原因就是老师总是让他们背诵,如果完不成背诵任务,往往就会被罚,或者是其他方面受到影响。近些年由于教育的改革,已经没有体罚现象出现了,但相信八零后肯定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思想品德背诵不好,往往还要被教师拳打脚踢,更有甚者在全体同学面前罚站。所以,有这些经历的人,每每提起思想品德,都会让他们心惊胆战。这是初中思想品德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到了高中后,思想品德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讲,已经成为了一种应付,所以教师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最多教师也只是威胁学生说:“思想品德虽然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讲,不算是高考成绩,但是会考如果通不过,也不能够参加高考”。理工科的学生们也都明白,其实通不过统考的人几乎不存在,这个小概率事件更不会落到他们身上,所以他们对待思想品德课的态度更加猖狂,甚至是在思想品德课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而一些追求升学率的学校,会把思想品德完全忽略掉,每周只上一节课,甚至是没有课程安排。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思想品德教学秩序的混乱。高中理工科学生或许可以避免每天背诵思想品德,但是初中的学生就没办法幸免了。对于中学生来讲,每天硬着头皮去背诵英语、语文、历史,以及思想品德,还要抽时间去学习其他科目,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即使现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是最强的,也不能够这样超负荷学习,这样必然会带来很严重的恶果。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睡觉和玩乐的人数是最多的,但是很多学生对于同样的文科知识——历史,却很感兴趣。这就能够说明,思想品德课缺失了学生们所感兴趣的内容。其实思想品德课是可以有声有色的,只不过因教师的水平有限,导致了思想品德教学要求学生必须逐字背诵。这也是因为受我国几千年以来传统教育的影响,现代的很多教育者都是思想非常传统的,他们认为无论哪个朝代,学习就必须这样每天摇头摆尾的去背书。但是时生了变化,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教学任务了,而且新课标中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而如今的实际情况也说明了这一要求的重要性。每年有很多大学生都面临毕业失业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归其主要因素,就是教育把他们教育傻了。他们的思维是完全由自己的教师决定的,而教师的思维也由教师曾经的教师决定的。由于这样一个历史传承,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古人的思维模式。在这样的思维教育下,学生除了学习模仿别人便没有别的本事,而且又不能够完全学会别人所掌握的内容,这也就导致了在知识传承过程中的丢失。这样的学生,又怎能被用人单位录用?
二、兴趣教学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兴趣教学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兴趣教学就是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通过这些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导到教材中,让他们自愿去接受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兴趣教学。在兴趣教学中,教师素质是非常重要,如果一个教师经常把情绪带到课堂中,必然会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如,一些年轻的教师,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很多琐事,压力大,导致他们的心情受到影响,然后当他们走入教室的时候,没有完全调整好自己的姿态,而是把这些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了课堂中。这样一来,学生们必然会受到影响,也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兴趣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安心学习。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一个性格外向和一个性格内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成果会完全不同。性格外向的教师,可以很好地和学生们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们对这样的老师也非常感兴趣,所以他们很期待和这位教师见面,教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那位性格内向的教师的教学情况,连学生们的心情都会受到他的影响,又如何去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呢?所以学校也应该将对教师的资格和能力的培养视为教学重点。学校还可以开设开放性课堂,让学生们一起参与进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兴趣教学方法。开放性的课堂可以由教师来设定,也可以由学生代表来设定。只要是能够引起学生们共鸣的话题,就都可以被提到教学中来,引导兴趣教学。
兴趣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教学主流方式,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和健全这种教学方式,才能够真正做到让学生们对思想品德产生兴趣,切实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品德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王莹。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J].成功,2012,(09).
2、教学能力:
国家现行两种教师资格证制度,自主考试地区考生需通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门笔试学科和面试获取幼儿教师资格证,国家统考地区考生需通过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两门笔试科目和面试,才能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
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并取得相应等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关键词: 情境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 实践应用
情境教学模式与其他类型教学模式存在较大不同,情境教学模关注的是教学实践,通过教师根据实际教材内容,联系实际,创设不同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融入情境进行学习。该种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能够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提升自我素质与修养,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点方式。本文对情境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含义
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中,首先需要明确情境教学法的特殊性,将情境教学法理论、教学规律及教学特征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互融合,然后联系思想品德的教学实践,进而实施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其次,要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本身的性质进行了解,明确思想品德教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德育性。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第二,思想性。初中思想品德课能够面向社会中的现象,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第三,情感性,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需要具有一定的情感性,才能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激发学生对于社会的责任感[1]。
二、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因素
(一)教师观念方面
教师观念是制约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关键因素,在很多偏远地区,学校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够重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模式单一,使得学生错失信息。良好的思想品德课教学,首先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而由于很多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比较落后,把思想品德课中的重点内容定义为背诵部分,使得思想品德教学流于形式。此外,思想品德教学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角,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二)情境教学实质把握不准
目前,在很多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都应用过情境教学模式,但是大部分的情境教学模式只是简单实例问题的堆砌,而非真正的情境教学。真正的情境教学模式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并通过真实的体验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此缺乏一定的认识,使得实际的教学效果较差。
三、情境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践应用策略
(一)情境教学课前导入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中的重点,良好的教学导入,能够在课堂上提纲挈领,以新奇的角度吸引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思想品德课堂导入可以从趣味性角度出发,通过对媒体视频的形式,将学生带入真实画面中,进而激发学生求知欲。
例如在进行《善于调节情绪》的课前导入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学校运动会全程录像视频片段,进行情境设置:“同学们,运动会是速率、力量与运动美的角逐,同时是人与人之间心理素质上的较量。从我们学校运行会视频中可以观察到,当遇到困难时,我们看到有些运动员表现得很焦虑、恐慌,而有的运动员则表现得很沉稳、冷静。不同的比赛情绪对比赛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同样的道理,在学习与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挫折,你将怎么样控制你的情绪,来战胜困难呢?”
在这样的课堂导入中,教师以由远及近的方式,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的运动会视频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针对视频中的实例进行与教学主题相关内容分析。以边看视频边解说的方式,增强情境的现场感,不仅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达到良好的课堂情境导入[2]。
(二)情境创设贴近生活实际
教学目标:通过对校园中学生行为的剖析,引出《做一个道德的人》的主题,以校园视频为根基,引发学生思考。
教学导入:首先教师在多媒体上向学生播放三个情境:情境一,清晨学生进入校园,教学楼下的花都开了,操场上干净整洁。情境二,课间时间,学生在操场上玩耍,有的学生随地扔垃圾、随地吐口香糖等。情境三,将放学后的操场与早上的操场环境进行对比。
课堂思考:在课堂上,很多学生羞愧地低下头,然后此时教师向学生讲述维护校园环境的重要意义。深化到如何做一个道德的人方面,对学生在学校中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说出怎样从个人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多学生踊跃发言,提出保护校园环境的方法。例如有些学生提出举办“环保小卫士”活动,在课间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校园环境进行监督,建立校园垃圾回收处,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努力维护教学校园的班集体进行表扬。
(三)课堂结尾总结情境创设
每一堂课都是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如果在课前进行生动的课堂导入,而在课程结束之前忽视了情境的总结,则将会造成虎头蛇尾的现象。由于学生在学习时的神经中枢兴奋是一种波浪的起伏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深化教学内容,需要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情境的创设,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一首诗的录音,在播放《有的人》时,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1)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2)怎么样建设我们的国家?此刻你的感想如何?在这样几个简单的问题下,一方面点明本节课的主题,另一方面升华思想政治教学。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具有积极意义。情境教学法能够以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并以特殊的形式深化主题。初中思想品德课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点科目,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思想品德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本文对思想品德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情境教学法在其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对策。
参考文献:
1.1家庭结构类型。在新的“全面二孩”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出台之前,核心家庭是最主要的家庭模式。在这种“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中,独生子女备受宠爱。家长包办代劳一切,使家长们对孩子过分呵护而忽视了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中学阶段正是孩子独立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的过分溺爱使他们养成了贪图享受、意志薄弱等不良的品质,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除此以外,还有一种现象的出现更加令人感到忧心。在农村中,许多父母要外出打工,因为自己没有时间照料孩子,就把孩子留在亲戚家,或由祖辈监护,这样孩子就成为了“留守”儿童。中学阶段正是孩子良好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孩子的中学阶段如果缺失了家庭教育成为“留守”儿童,那么这样的孩子大多会性格孤僻冷漠缺乏爱心,心理过度敏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更不利于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1.2家庭经济社会地位。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家庭经济地位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当一个孩子一出生他的发展起点就被决定了,如果他想突破这个起点,他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超越所有的局限,这是非常不易的一件事情。但是也有很多的研究者认为,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不能直接作用于中学生的成长发展,更不能直接作用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它是通过家庭中父母的教育风格、家庭的危险因素以及家庭互动中的教育影响的学习环境为媒介,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及社会性发展。1.3家长的自身素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子女思想品德的因素之一。首先,文化素养较高者,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能够占有一定的优势。第二,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能够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他们在教育的孩子时候,大多采用民主的方式,运用心平气和的态度与孩子交谈。但是相对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则采用专制和放任的教育方式,他们没有能力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及时的指导帮助,只是表现出单纯的焦虑和急躁。最后,自身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不仅仅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给予孩子以表扬、鼓励,还培养了孩子自强自立和负责任的良好品质,使孩子产生学习的动力,自觉地热爱和享受学习,这对于孩子今后的身心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2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养成的影响
2.1家庭教育观念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养成的影响。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家长的教育观也在发生着变化。主要包括重智轻德,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以及忽略子女成长中的心理变化等等。在当今这样一个看重分数、成绩、文凭、学历作为第一敲门砖的社会中,父母只注重孩子成绩的高低,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不管。他们认为只有分数才是衡量“好孩子”和“坏孩子”唯一的标准。在这种家庭德育误区中,最终将会导致中学生形成不健全的人格。2.2家庭教育方式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养成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大体总结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所谓民主型,是指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可以提出建议,并让孩子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来做出决定,最终不管结果如何,家长都会给予赞扬。所谓专制型,是指孩子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父母不管孩子有任何想法,都必须去按照父母的看法去办。这种“虎妈”、“狼爸”式的教育方式确实让孩子会吃不消,压制了孩子的天性,不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特别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所谓放任型,是指家长对孩子采取“放养”的教育方式,他们任由孩子自由发展,无为而治。这种教育方式也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2.3言传身教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养成的影响。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举止言谈、行为方式等等都会对孩子心灵成长,品德培养以及习惯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教育不当的事例。例如:家长带孩子去排队购物,或者是做其他一些活动娱乐,由于排队的人过多或环境比较混乱,很容易造成你挤我我碰你的情况。这时候有的家长就会互不相让在言语声中极力地指责对方,甚至发生激烈争吵,甚至有些家长还会当着孩子的面动起手来,这会对孩子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还有的家长在家里会对孩子进行各种良好的品德教育,可是如果带孩子出门时自己就会违背自己所说的。所以,家长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就会对孩子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3构建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措施
3.1强化父亲的角色作用。现如今,大多数的孩子都成长在一个缺失男性教育的社会环境中,在初高中的校园里,就存在着许多男生缺乏“阳刚之气”的现象,反而女生要比男生的性格要坚强勇敢些。这是由于,在基础教育中,男性教师大大少于女性教师;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来的大多是母亲,父亲很少来给孩子开家长会,这说明在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而这无疑是最大的原因。许多中学生仅仅停留在“母系氏族”的阶段,这非常不利于孩子完整人格的培养。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角色扮演是不同,母亲在许多方面不能代替父亲的作用。初中孩子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阶段,叛逆心理严重,常常会做出很多不可思议违背大人意愿的事情来,在这个年龄的孩子是很难管教的,而母亲的本性又是疼爱孩子的,对孩子的表现显得手足无措,或者为了孩子筋疲力尽失去耐心,由于女性的容易急躁的感性心理,对孩子做出过激的行为。因此,当孩子的青春期遇上母亲的更年期时,父亲更是责无旁贷,万不可“隔岸观火”。强化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作用,对于优化家庭教育提升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3.2营造健康舒适的家庭氛围。营造健康舒适的家庭氛围对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最近,哈佛大学的入学委员发表了一篇《让下一代喘息还是累垮》的研究报告,这篇报告给我的感触颇多,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营造健康舒适的家庭环境对其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由小学阶段进入初中阶段之后,他们的学习环境改变了,学习负担加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所面对的人际交往范围也扩大了,所以在此期间,父母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孩子,尽量为孩子去创造健康舒适的家庭环境。当孩子在家的时候,不管是在假期,还是周末,父母都应该降低家庭里的紧张度,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采用温和的方法化解家庭矛盾。总之,父母们要在有限的家庭生活中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为孩子营造健康舒适的家庭氛围,这对于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3.3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其中占最大比重的当属进城打工的务工人员,许多打工者一年才能回家一次,他们只能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这样的孩子就被人们称之为“留守儿童”。这样的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健康的家庭教育,非常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近年来,国家和社会都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议来改善这一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点方式来解决此问题,首先,政府可以组织和培训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去农村关爱照顾留守儿童,政府可以规定一定的服务年限并给予这些大学生优惠政策和福利,当他们服务期届满之后对其选择再就业有一定优惠支持,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顾的问题,还解决了一大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次,政府要不断建立健全城市公立学校的义务教育对打工者的孩子的吸收接纳政策,使进城打工的父母可以带上孩子就近上学,使打工子弟的孩子可以接受城市的学校教育,并且不受地域歧视,不被区别对待。最后,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解决“三农”问题更加被国家提上日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市关系,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壮大农村的新产业,推动展业的融合发展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如今,越来越多的项目建设在农村展开,所以新农村的建设可以使广大村民就近工作,再不用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而这就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之策。
4结束语
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民族品德素质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教育位于最基础的地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德育体系。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源于家庭,最终的成长和成熟也需要家庭的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成长和成熟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只有家庭和学校、社会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最大程度地发挥三者的基本功能,才能使中学生的品德素质迈入健康发展的正轨,才能完成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崇高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开展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1.1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促进小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的树立。小学生是初步建立人生理想的最适年龄,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无法光靠自己来制定人生理想,需要教师的一步一步引导,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理想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从小就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德育的发展,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
1.2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凝聚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凝聚力就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共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团体的凝聚力得以增强,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摆脱每个家庭“小皇帝”“小公主”宠爱的阴影。发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凝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种价值观被学生群体共同认可后,这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青少年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如何加强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2.1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基本上都是以一些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和处理事情道理方面出发,是一个宏大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学生是主体。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条件,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弱,兴趣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最显著驱动力。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其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面对变化多端的社会现象,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适当地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生活在各种信息的社会里,这样也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2.2抓住机会,及时教育。由于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小孩,全家都将爱集中在这个小孩身上,每个人宠着,从不敢“怠慢”,过分溺爱。家长们只重视教学科知识,而根本就不重视教他们如何做人,从而导致小孩从小就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应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及时教育,以期收到好的效果。
2.3加强情感教学。积极愉快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加强情感教学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教师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语言、体态作为切入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将情感融入到教学中,通过教师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为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②营造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情感要想处于一种积极状态需要民主课堂氛围的支持,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进取心。③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在看问题时容易绝对化,对此情况,教师在讲解时不要片面,更不能对学生的这种理解有讽刺挖苦的意思。
2.4时事阅读,课外延伸。小学生虽然客观地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弱,但是也需要进一步进行培养,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可以让学生平时多听一些新闻或者多看看报纸之类的期刊,对国内外的事情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可以每节课都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汇报下自己了解的最新信息,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如在讲《维护祖国荣誉》时,主要从尊敬和爱护国旗、国徽这种小事情做起。针对我校每周一升国旗仪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赛,主题就是“国旗在我心中”,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断增强。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关心国家事情的习惯,认清形势,由知国到爱国方面发展,进而促进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虽然我国目前教育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完全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比较少。对于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更需要彻底消除应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为它是一种内在的学科,影响学生思想和观念的学科,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实现的。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懈努力,摒弃不好的教学方式和习惯,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思想品德的相关知识,还能够提高觉悟。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必要手段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读有意书刊,演爱国主义歌曲。相对应的展开“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故事演讲会,“画画我们的家乡”书画展,歌唱“祖国明天会更好”演唱会,“我为家乡做贡献”征文赛,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等活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敢于竞争、不怕挫折、勇于探索的新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