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是编辑为家人们找到的动画电影行业现状【通用8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知道一个产业是否具有生命力只有在市场中循环流动得到检验才知道他是否具有生命力,正如生物学中某动物能否生存有能力生存下来在于跟其他的动植物等能否形成一个食物链。有食物可以活命,有天敌,可以让品种更优化,一连串的连环反应促成了物种的循环发展并且进化。产业也是一样,动画产业的需求人群是有很多热爱动画的青年人,他们同时也是动画产业创作人的土壤,他们有热情有活力。相对而言,中国动画产业的天敌却很多,除了电影等同类相关产业竞争外,动画产业很成熟的欧美日韩及其他国家、国内同类动画公司的竞争也是很激烈。
动画产业的食物链首先是有众多动漫爱好者的广大市场,在此基础上动画公司生产产品推到市场流通检验,优胜劣汰,有生命力的留下,没的消失。胜出的产生影响和效益,附带的周边产品也进入市场也产生价值。
一、动画产业存在的问题
1.热爱动画的人很多,可是他们创作美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现今社会交流日益方便快速,最新的动画表现技术和手法及效果人们都可以欣赏到,大众人群的欣赏能力还是很高的,但是他们作为大众人群和大陆的动画公司创造符合人们口味的美学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加之动画产业本身就是个高科技产业,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能力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水平还是很需要提高的。
2.产品的问题。作为动画专业的产品其适用范围很受限制,电影动画片、视剧动画片、影视特效、片头剪辑、游戏、手机游戏等,动画涉及到计算机、美术造型能力、剧作、剪辑、电影语言、文学、美学等众多学科,工作量大往往需要多人多组的团队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自己只能制作短篇或者试验性的研究,一部电影级动画片或者电视动画连续剧都需要一个分工合作的制作团队已成为不可争议的事实。
3.产品的流通问题及衍生的周边经济效益。因为中国大陆的媒体娱乐还不是很发达,电影电视剧本身的产量也是有限,而动画产业的相关产业范围更是有限,他的应用需求少而且难度高,作为产品应用还不广泛,也可以说利益和危险并存,大陆的动画电影或者动画电视剧没有很多的作品出现很明显也就是一旦产出不被大众认可不仅没有利润还可能赔得一塌糊涂。相对来说动画产业衍生的周边经济效益也是近几年才得到重视,但是由于衍生价值首要是本身的影响范围广被大众普遍接受,但因为大陆本身少有有名被广泛关注认可的动画电影或者动画电视剧,他的衍生价值也没法得到体现。而迪斯尼的米老鼠唐老鸭等的成功运作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是个很好的例证。
4.动画专业的培养问题。拿高校来说,2005年前全国高校有动画专业的不过三五家,而2007年一年新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有一百多家,虽然是市场需要大势所趋,但是一下子从哪里来那末多专业合适的教师。社会上各种动画公司也纷纷开办各种补习班,也无非是培训有很大的利润效益,打个比方,在上海,一个MAYA的长期班时长共11个月,包括2个月实践,2个月美术培训,学费是3万元人民币,除去教师工资,场地电脑用电等消耗,一个班大约是30人左右,一个班一般学费共约100万左右,利润还是很可观的。问题的关键倒不是学费的高低值不值,是能不能真正学到真才实学,以及学完之后工作能不能顺利找到。好多公司自身的能力有限只为了挣钱,骗取很多动画爱好者入班,不能很好的教授知识,或者教完也就结束,不能让学生完成连续的继续过程,从而形成断层。
二、其他国家的状况
欧美国家的动画产业起步早发展很完善,对于艺术美的感受和创造很普及,市场也很稳固,需求和创造之间的关联有一套秩序和规则。日本的特点是先从漫画开始普及,剧情和角色一旦得到广泛的市场认可,马上开始生产相应的动画电视剧或者电影版的动画影片版,同时角色的模型相关产品或者出让角色的挂名权等衍生经济产品出产,这样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不被市场大众认可的最危险因素,从而对动画产业的流通和发展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是很有利的。韩国的动画产业和游戏很普遍发达,动画公司很多并且形成了很集中的产业园,国家也出台了支持的相关政策,动画公司形成了很好的良好竞争,动画公司的比赛经常进行,公益宣传的动画片在电视里竞相播放,并且有专门的动画频道不断地播出高校学生的作品和外国优秀动画片的欣赏,由于和美日等国家联系较多,在专业上由起初的模仿到现今的个性模式的发展,在专业水平上的广泛推广度上还是不错的,社会上的动画培训班也是林林总总,因为动画公司较多,各种比赛也很繁多,只要有时间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而且人们可以在多个方式来进行学习,高校、职专、个人或者动画公司的培训班、电视、书籍、网络等等,多种渠道的熏染,专业知识的普及和高度来说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中国动画的电视传播始于上世纪中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动画受到了来自美国、日本等动漫大国的影响,电视传播平台上的动画内容有很大变化。1、70、80年代以前的中国动画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1941年,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1961年的《大闹天宫》更是被称为我国动画片的巅峰之作。《神笔》、《骆驼献舞》、《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等都广为人知。从这些早期的国产的动画片看来,其题材、内容主要有这些特点:第一,大多取材、改编自中国的神话故事;第二,主要是以动物为主人公,讲述中国特色的故事。这样的特点就是中国早期的动画片幼教、早教的,服务于低龄儿童。2、70、80年代以后的中国电视动画随着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工具在中国开始普及,我国的动画片也搭上这个平台,开始了在电视传播之旅。90年代是一个大开放的时代,美国、日本等国的改自漫画的电视动画在我国电视屏幕上与中国动画争奇斗艳。在这个时期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国产动画片。例如,我国第一部长篇系列动画片《西游记》,中国第一部运用电脑技术制作的系列动画片《封神榜传奇》,第一部3D系列动画片《老箱子与小电脑》等。与早期的动画片相比在内容上有了很多创新。3、21世纪初到现在的主要内容到了21世纪初,在国产动画打不开市场、受众群不广的现状下,我国颁布条令,大力推动我国动漫发展。这一时期,电视台上播放的外国动漫大幅减少,国内的动漫虽有发展,但是通过电视传播的动画片依然是那些更适合低龄儿童的国产动画片。
二、动画艺术的传播变革
1、传播平台的扩展动画艺术要想获得传播,必须依靠传播载体。新媒体的出现更是为动画传播插上了翅膀,给动画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便利性。新媒体传播平台主要包括移动数字电视、网络、手机、移动播放器等,目前依托网络和手机为平台的动画传播最受关注。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动画,集成原有媒介的特性,将文字、图画、图象、声音等多种元素有机合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同时作用于听众的感官,更加方便、快捷的给受众带来愉悦的视听体验。2、传播范围的扩大从电影、电视、网络,到现在的移动媒体时代,动漫的传播平台在不断地扩展,传播载体的增多带来的是传播范围的扩大。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尽管出现了许多的动画影片,但只能在单独的影院中独立播放,无法实现信息的同时共享。互联网的出现使这一状况大大改观了,任何人只要具备一定的网络使用知识和技能,就可以通过网络浏览、,下载动漫作品。3、传播的交互性、分众化、精确化传统的动画传播是一个大众化、信息单向流动的过程,但基于新媒体平台,特别是互联网的动画传播具有充分的分众化、交互化的功能。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动画受众的收视行为,实现了从被动单向的接受向主动选择的方式转变,受众对于动画节目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还可以对节目的看法,上传作品,此时的受众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接受者,而是扮演了传播者的角色。实现精确化传播的基础就在于细分受众,而对受众进行细准确的分类。在网络上,网站可以根据用户的登陆信息掌握用户的访问习惯,将这些信息储存在网站的数据库中。当用户再次访问该网站,就可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并在在数据库中查找其对应的属性。
三、新媒体时代下动画艺术的发展前景
以前,中国一些起步较早、初具规模的动画网站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说内容雷同、原创性弱、人机互动性缺乏、采用的技术偏落后等,然而原创动画作品是其中的核心和基础。现在,动漫产业已经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获得的经费和技术支持等也更多,网络漫画凭借着自身技术产品优、传播能力强、和覆盖范围广的特点,赢得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与投资。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共同推动了网络漫画的快速发展,为动漫产业的崛起带来一股全新的强大的力量。新媒体给动画内容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它的崛起,使得动画产业发展有了新型的动画产业链模式,动画与新媒体的结合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
四、结语
李扬:动画制作上我的思想很明确,要跟世界顶级的制作公司合作,日本的、美国的、法国的、挪威的……做什么呢?专门做中国题材的东西,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但是功夫熊猫就不是中国的了。那么我们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就是我们在制作理念、策划理念上跟人家有太大的差距。我们的按部就班,或者是我们的习惯,从领导到老百姓一提动画都是认为是教育孩子的,这跟国外大相径庭。国外首先是给成人看的,包括《功夫熊猫》《花木兰》《阿凡达》等,都是给成人做的,不是给小孩子做的。小孩子跟着看热闹就行的,小孩子无所谓,小孩子你放什么他都爱看。
李南:为什么动画在电视台播出了,却吸引不了广告投资商的青睐呢?
李扬:不是动画的问题,主要是我们国家动画产业链没有形成,像电视剧和电影都是一种市场行为,投资了电视剧,是靠电视台播出,买它的版权,或者是加播广告,拉广告来赚取利润。电影是靠电影院的票房价值,比如《泰囧》12亿元,投资才3000万元。但是动漫这块跟他们不同,动漫的电影也是靠票房,但是电视动画现在没有人愿意投广告。在国外先进国家,动画片是靠什么来赢取利润的?电视动画和动画电影主要靠衍生品获取利润的。比如《玩具总动员》投资1739万美元,但是上映一年它的衍生品在全世界卖了50亿美元,50亿和1700万美元这个比例是多少倍?没法想吧。所以现在中国很多人投动画片,98%以上的人全都赔钱。因为他按照传统的电影和电视剧模式去搞动画片是不行的。不会有人说,一部动画片在中央一套播出,我给投多少广告赞助。
李南:动画模式为什么不能这样呢?我问成都电视台少儿部的人,他讲我们少儿频道在收节目的时候就按儿童这个概念来做的,现在动画的销路是往少儿频道送,这个机制就引起这个概念,动画就是给儿童做的,其他渠道很难消化。电视台对动画起的作用,就是少儿这个方向。
李扬:不是电视台的问题,是国家政府政策的问题,动画在中国没有形成产业链。
李南:目前国内有些动画片水准相对好一点,但票房还是不行,这种扭转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就像汽车合资这么多年,大家肯定还是喜欢买合资车,买国产车心里感觉水平还是低,需要扭转这种印象,今年相关领导反复提及动画要向精品、品牌化发展。而现在中国电视动画存在着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一系列矛盾,青少年认为中国动漫没有智商,所以家长当然就不买这个票。如果中外合资动画,会不会就好一些。
李扬:外国的团队来制作我们的国内的精品,为什么《功夫熊猫》那么火,中国每年生产26万分钟,有多少在国际上放?白送给人都不要,质量不行,无论是思想、构思,还是制作,差半个世纪,不是一点两点。
李南:上海美影厂我去了多次,有一些朋友,我认为把这块放弃了很可惜,央视动画的团队我认为是好的。
李扬:美影厂快发不出工资了,国家那么一块招牌,现在国家有钱了,要是我批给上海200亿,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楼重新建一下,加上最现代化的设备,招募一批高尖人才,有宿舍在上海,一下就能站起来了。
李南:现在连工资都没有,一级导演每月2400元,说15年没有涨工资,还真是这么一种情况?
李扬:对,确实有这种情况,这样怎么能发展中国的动漫产业呢?
李南:动画应有主播平台,电视台与网络平台的自主经营,就是由国家来主导组建,如央视的动画,它的质量是好的,包括辉煌动画,是提升电视台的整体品牌的。
李扬:动画本质有几点:动画是比电影和电视剧投资都要大的产业,《阿凡达》投资5亿美元,请问哪部电影投5亿美元,没有吧,不用说中国,就拿好莱坞的电影来说也没有。《功夫熊猫》1.7亿美元,但产生的效应的长久性是电影没法比的。泰勒、白兰度这些美国巨星,怎么样呢?现在的80、90后已经不知道他们了,没有看过他们的电影,对他们来讲,甚至比梅兰芳还久远,但是动画不会,相信90后照样看《米老鼠与唐老鸭》,不会觉得过时,老东西还喜欢看,这是动漫区别影视作品的根本的属性。
李南:长久性、重复性,为什么我们每次开动画年会都会说《变形金刚》模式,我感觉中国动画被日本产业模式在牵着走?
李扬:这些东西都是取决于我们的政府,高层官员还不太了解动漫,还没有真正掌握动漫的实质,没有看到动漫对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对青少年的教育,以及对整个社会和代表这个国家形象的巨大社会效应,有些人没有看到,认为生产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说白了,开公司没有懂行的人,能不赔钱吗?能把公司做大吗?不可能。
李南:中国唯一个美影厂在自消自灭很可惜,您认为加快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李扬:2006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十一部委《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首次明确“建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际联席会议由文化部牵头,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办公室设在文化部”。
《意见》出台后,各部委和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对中国的动漫产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中国动漫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中国动漫产业链仍然处于断层状态。为加大对动漫产业的整合管理和推进力度,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成立由国务院直接管辖、向十部委联席会议汇报的中国动漫管理协会。
从动漫产业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的范围看,中国4亿多青少年和青年都是动漫消费人群,其覆盖率和长期影响力远超过任何一个表现形式和体系。
所以,大力加快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动漫产品,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加强中国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南:您认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必须认清现状,明白到底哪些环节存在缺失以致于动漫产业蹒跚发展。
李扬:说到缺失、说到问题,最主要体现在制约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些体制性问题和产业性问题方面。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趋同;文化杂糅;中国动画电影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以及现代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不断“密集化”,这就是安东尼•吉登斯所说的全球化,即“发生在某一地方的事情很可能是因为距离遥远的某一地方所发生的事情的影响所致”[1]。在文化上,则主要表现为某一文化现象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学界存在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杂糅等不同的观点。前者认为,在资本的运作下,世界逐渐趋同化,主要表现为世界文化向强势文化的趋同;而后者则以相对乐观的态度看待全球化中的文化实践,认为不同地域对外来文化的接受是带有选择性的,是与本地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文化的混杂,即文化杂糅。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全球化就在这一过程中产生[1]。所以,文化的发展既不是一个简单的趋同或异化的问题,而是既存在混杂化,同时也伴有趋同化的复杂状态。本文将以我国的两部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的生产制作为例,分析这种文化的趋同与杂糅共生的状态。虽然这两部国产动画电影都有不足之处,但是在目前的国产动画电影中已经是较高水平,尤其是2015年的《大圣归来》,得到了业界和观众的认可,有人还将2015年称为中国国产动画电影元年[2]。
一、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杂糅
1.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该理论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其经济、军事和信息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霸权地位,亚非拉等地区的新兴民族国家尽管获得了政治独立,但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仍然严重依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领域仍旧存在着权力的控制[3]。在全球化的媒介市场中,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人员、资金等因素,本地制作商很难制作出具有竞争力的节目,因此不得不去购买发达国家生产的低价而优质的文化产品。这就导致发展中国家在节目供应链上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同时也带来另外一个后果,那就是观众逐渐依据在发达国家流行的标准来判断节目的质量。另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商业传播模式也就此推广到国际领域[4]。2.文化杂糅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一些传播研究也指出,即便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单向输出的文化产品,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经过改良以适应地方受众的文化、消费以及社会习惯,而且不同的受众群体对同一文化产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地区性的文化混杂现象,如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的文化产品在区域内流行,进而出现了在全球化传播背景下的文化杂糅。霍米•巴巴认为,在殖民话语与被殖民文化接触的过程中,殖民话语并不能形成单向的流动,并非完全按照本来面目灌输给被殖民者,而是双向的渗透与彼此互相影响。他推崇文化的流动性,认为世界上所有文化都是流动的、混杂的[5]。然而,这并不代表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无可取之处。“媒体产品在全球的流通是被少数富裕国家主宰的”,“这种贸易严重地限制了世界上穷人表达自身经验的能力”[6]。这就出现了美国社会学家罗兰•罗伯森所指出的“全球资本主义既促进文化同质性,又促进文化异质性;既受到文化同质性制约,又受到文化异质性制约”[7]。
二、国产动画电影生产中的文化杂糅与趋同
就整体而言,我国动画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很多动画的内容比较单薄,品牌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是内容同质,缺乏吸引力,一些动画形象模仿欧美、日本动画形象的痕迹过重,缺乏辨识度[2]。即便是较高水平的《大圣归来》,也有人认为其模仿痕迹过重,而《大鱼海棠》的评价更是毁誉参半。由此可知,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动画电影发展呈现出复杂的状态。1.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内容的杂糅与趋同(1)故事梗概《大圣归来》讲述在五行山下寂寞沉潜了五百年的孙悟空,被儿时的唐僧误打误撞地解除了封印,在相互陪伴的冒险之旅中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大鱼海棠》的创意则来自庄子名篇《逍遥游》,讲述一个居住在“神之围楼”里的女孩椿,在成人礼的巡游中出现意外,被人类男孩鲲所救,而鲲却因此丧命。为了报恩,椿拿自己的所有换回鲲的性命,并和自己的伙伴湫在他们的世界展开了一场冒险。这两部动画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确实与以往的国产动画不同,其改变了过去动画作品低幼化的状态,并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总体质量较高。但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设计、动画技术等都受到好莱坞、迪士尼以及日本动画的影响,包括对资本市场的妥协也类似于国际商业传播模式。(2)动画创作中的杂糅与趋同首先,从《大圣归来》的故事选取来看,它与好莱坞、迪士尼改编其他国家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传说所运用的手法一致,以大家熟悉的传统故事《西游记》为脚本,借用原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不需要另外构筑人物角色。《大圣归来》的主题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成长、爱的普适性话题,结局是孙悟空拯救了被混沌捉去炼丹的小孩,并最终得到了心灵上的重生。采用普适性的内容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同,这是好莱坞惯常采用的电影主题。其次,在形象的塑造上,创作者一改往常《西游记》中猴子的形象,有意将猴子的脸部夸张成马脸;土地公却似土拨鼠,也更像西方作品中的精灵;而山妖的形象被设计成青面獠牙,体形夸张,看起来更像西方的怪兽,而非中国神话中的妖怪。然而,对此设计观众并未表现出不适应,因为中国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群已经非常适应美国动画电影的惯常风格。这种形象上的混搭在《大鱼海棠》中也有明显的体现,虽然《大鱼海棠》更多地运用中国的文化元素,比如,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传统服饰、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等的运用,但仍有观众质疑动画中的一些造型与日本动画《千与千寻》中的画面极其相似。所以,这两部动画其实都存在好莱坞、迪士尼以及日本动画中吉卜力风格的影子。在听觉创作上,《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都融入了多元的现代音乐元素。虽然这两部动画电影都声称是真正的国产动画,但其实都杂糅了不同的文化。如在《大圣归来》中,混沌出场时的音乐就使用了日本的太鼓,而《大鱼海棠》的音乐则使用了日本音乐人吉田洁的创作。这种杂糅也适应了观众求新奇而不拘一格的文化娱乐需求。国产动画通过使用现代技术来适应本土观众对现代性的需求,并在内容上结合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达到现代性与民族性的混杂。但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仍是困难重重。2.消费市场促使动画生产趋同化(1)技术因素导致的趋同美国动画利用先进的动画技术主导了全球动画的秩序,成为当下最具吸引力的动画形态。全球观众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格式化”“同质化”的重塑,对视听奇观和新感性的观影期待已经成为观众的第一期待[8]。而在这个以盈利为目的,消费引导的时代,观众对新奇观影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世界各国的动画创作也都在纷纷追随美国3D动画的脚步。这一过程导致中国传统动画如木偶动画、剪纸动画、水墨动画等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使得许多动画制作受到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压力和制约。在媒体对《大圣归来》制作人的访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艰难与无奈,“江流儿在山间的一大段追逐戏……难度很大,团队当时做这场戏时,有四五个动画师做到崩溃,先后离职,最后这个长达1分多钟,1500多帧的片段足足做了半年”[9]。在技术上,《大圣归来》采用了三维动画效果,而《大鱼海棠》则使用三维加二维的技术进行创作,这是当下观众最喜爱的电影形式。然而,我国动画产业在技术、人员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无法与好莱坞、迪士尼以及日本等较为发达国家的动画产业相比。(2)经济因素导致的趋同虽然《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但是批评的声音也不少,尤其是《大鱼海棠》。许多因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如动画制作技术、人员以及经验的欠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本。这两部动画的制作过程相当艰难,因资金匮乏,两者在无奈之下都选择众筹来获得经费,而资本市场对国产动画电影缺乏信心,不愿意进入这一领域。这就导致我国动画成本低,无法达到观众期望的高品质要求。2015年,《大圣归来》的好评以及可观的票房收入刺激了资本的介入,《大圣归来》的总投资为1000万美元,仅国内票房就有9.56亿元人民币[2],而《大鱼海棠》的投入只有3000万元,国内票房就获得了5.5亿元[10]。然而,以很低的投入获得过高的收益,其实是一种畸形的发展,这只能说明我国动画的发展仍处在低层次的市场资源匮乏和资本盲目趋利的不健康状态之中,这一点突出地反映在《大鱼海棠》的营销策划上。《大鱼海棠》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在前期的宣传上,发行公司打出了“情怀牌”,发出“国漫的希望”等令观众期望过高的宣传,而实际上,这部低投资且缺乏经验的动画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比如,观众不认同女主人公椿为了救鲲而牺牲全村人安危的行为,其在叙事和价值观上与观众存在抵牾。商业的运营逻辑是获利,并不会考虑是否会给动画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这势必会加剧国外高品质动画产品占据我国动画市场主导地位的趋势。一些宏观数据显示,我国动画贸易市场份额中的60%和29%分别被日本与欧美分割,其余的11%才是大陆和港台地区原创动画所占的市场份额。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画形象,除了孙悟空,其余的19个均来自海外[11]。一方面,在我国动画产业缺少资金、人员和技术的情况下,引进国外动画仍是满足观众需要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商业资本趋利的行为对我国动画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中国观众的品位紧跟全球化的步伐,在消费需求上早已适应了发达国家推出的文化产品的风格模式。这就使得我国动画创作生产不得不向国际靠拢,出现被美国、日本等国家动画产品所主导的现象。
三、结语
[关键词] 动画片;电影;瓶颈;美术角度
我国的动画片电影行业作为我国的一个后起之秀,正在全球动画电影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国应该抓紧机会,大力发展中国的动画电影产业。尽管如此,我国的动画片电影面临的瓶颈问题依然是无法改变的。只有找到和探索出新的突破口,我国动画片电影才可能突破瓶颈,才可以创造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动画电影传奇。在我国,动画片电影发展的历史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从20世纪开始我国的动画片电影迅速发展起来。动画片电影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动画片的种类很多,而且动画片电影中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动画片的艺术性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动画片电影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动画片发展。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片电影发展得越来越缓慢,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近年来,中国动画片电影的创作相对比较滞后,就美术角度而言,我国必须尽快突破瓶颈期。突破瓶颈期的关键就在于必须要发现新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艺术中的精髓挖掘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我国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从而促进我国动画片电影的发展。
一、我国动画片电影发展的现状
动画电影顾名思义是现代的影视三维动画,即将一些原本不会活动的物体,经过一些特效技术的合成使其活动,然后再根据一段段动画制作成影像。现代影视动画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影视特效创意、前期的拍摄、影视3D动画的制作、特效后期合成、影视剧特效动画等。现代影视动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门类,而且也是工业社会中人类为了寻求精神解脱的一种产物,它的艺术表现形式非常丰富。随着计算机的产生并迅速发展,已经逐步渗透到现代影视动画领域,加上一些制作软件的增加,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现代影视动画的制作技术和影视拍摄的局限性。现代影视动画能够将很简单的影视动画特效转换到复杂的影视动画的场景设置,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影视动画想要表现的效果。
动画片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声音、画面、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直观的形象,反映生活、塑造人物以及表达情感的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动画片电影的审美特征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科技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综合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创作性与制作性的有机结合。动画片电影的创作与制作是密不可分的,也可以说这两者是一体化的。一部好的电影,不仅需要拍摄,而且还要进行细致的制作,而其中涉及的面也非常广。要想完成一部动画片电影,必须要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电影制作流程。只有将动画片电影的创作性和电影的制作性相结合,才能够制作出经典的动画片电影。
现如今,我国不断与世界接轨,经济、文化等与世界联系得越来越紧密,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影响了中国人对于动画片电影的审美要求。现如今,强势文化越来越倾向于向弱势文化逐渐渗透,比如美国动画片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泛滥以及中国动画片电影行业对美国动画影片的大量模仿。最近20年,我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很多,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世界有目共睹。但是,我国的动画片电影却处于十分不利的瓶颈期。其实早在20世纪,我国便创作了大量的国产经典动画片电影,如《宝莲灯》等。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动画片电影的制作水平以及中国动画片电影的一种发展状态,但是整部电影缺乏创意,借鉴和模仿的成分很高。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动画创作团队对美术设计没有追求,设计团队也非常想创作出具有新意和能够体现本民族特色的动画片电影。但由于传统的保守思想,我国的动画片电影创作团队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创作中缺少本民族的创新意识。在很多动画片电影的创作中,忽略了民族的精髓及实质,也没有真正挖掘出本民族的特质及特色。
现如今,中国的动画片电影市场已经被外来的美、日等国的动画电影所充斥。最明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身边处处可以看到外国卡通形象。其实原因十分简单,就是中国的动画片电影创作没有体现出我们的生活内涵与民族情感,从美术角度来看,没有体现出艺术创作的特色。只有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才能真正地打动观众,盲目地跟从,只会停滞不前。从美术创作方面来看,对动画片电影创作所持有的创作理念、精神及态度是动画片电影成败的关键。
二、我国动画片电影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我国动画片电影在创作中重画面、轻故事。2008年《功夫熊猫》打入中国市场,其导演奥斯波恩曾说:“中国应该学习好莱坞讲故事的方式。”这可以充分说明中国动画片电影故事性不强,而这一点也已经成为中国动画片电影制作人的共识。动画片电影的脚本,即故事,才是中国动画片电影原创力的根源,即脚本创作是整个动画片电影产业的源头,故事情节直接决定了动画影片的整体质量。
第二,我国动画片电影最大的瓶颈便是文化缺失。在国外的优秀动画电影作品《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汽车总动员》等拍了很多的情况下,中国再拍《快乐奔跑》,这种盲目跟从的现象让观众很是失望。再如《精灵女孩小卓玛》,原本选择的是这一完全本土的题材,但是却处处都有《狮子王》的影子。尽管如此,中国的动画片电影也曾经影响着世界动画电影的发展,创作的一些国产作品也曾广为称道。但是,现如今,在这样的瓶颈期,我国的动画片电影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让家长孩子记住的动画片电影很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现在的动画片电影缺少创意。所以,可以这样认为,我国的动画片电影难以发展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就是创意缺失。其实,我国学动画专业的学生非常多,而且在动画片电影方面的投资也很多,出品的动画片电影也是不计其数。但是,很多动画片电影选用的故事内容和题材均缺乏创意,不能吸引观众。中国的动画片也因为缺少足够的悬念而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
三、我国动画片电影发展难以突破瓶颈的原因
第一,中国的动画片电影不能够体现出我国的民族特色。中国动画片电影发展的历史很久远,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所以在整个动画电影史上,中国动画片电影的发展都不算太晚。我国曾经创作了一些非常经典的动画片电影,大多是通过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改编的,比较能够体现中国的特色。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动画片电影曾经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但是,随着外国动画片电影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动画片电影仍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要想在动画片电影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要不断创作出创新的作品;不仅要创新,还要体现出中国的传统特色。绘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故有人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见,画画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而且是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在动画片电影中运用到传统绘画的艺术,更能让人将视、听完美地结合起来。
但是,在中国的动画片电影面临瓶颈的时期,却没能充分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一味地模仿。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博大精深,主要包括绘画、戏曲等。在动画片电影中运用中国的传统艺术,不仅能够体现出创新,而且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传统艺术文化形式可以成为动画片电影中的创作素材,这样创作的电影便具有独特的风格,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
第二,中国的动画片电影创作理念不够多元化。中国的动画片电影善于在民间传说中取材,以民间故事或历史故事为背景,延伸出一整部电影。在以前这种方法是非常管用的,但是,随着动画片电影的发展,一味地选择民间故事题材未免显得过于单一,不够多元化。在观众看来,也失去了新意。
中国的动画片电影一直难以走出瓶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走出历史的阴影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所以,中国的动画片电影不仅没有取得较大的发展,反而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况。另外,中国的动画片电影一直以来喜欢“说教”,很容易激起群众的逆反心理。过分强调“教化”意义,动画片电影主题使整部电影的创作受到阻碍,思想僵化,呈模式化发展,严重缺乏新意,丧失动画片应有的娱乐性。在我国的动画片电影史上,动画片电影创作日益单一化。例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片电影的观众群很明显是儿童,这便给中国的动画片电影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中国的动画片电影很容易给人“幼稚”的感觉,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没有好转,所以这也是动画片电影发展遇到瓶颈的关键原因。
在中国,“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这种观念普遍存在于我国动画片电影创作者的意识里。这种固定的思维首先就限制了动画片电影的题材范围,将自己的创作思维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从而无法创作出适合更多人观看的动画影片。有业内专家曾指出:“不要把现在的孩子看得过于幼稚,他们接受的信息量是我们小时候的数倍。”人们常常把中国动画的不景气归咎于技术和资金,但其实是因为“中国动画片产出和投入的不成比例,根本原因就在于制作题材和理念上的‘低龄化’,并由此造成想象力不足,题材局限”。
第三,动画影片的发展过于产业化。随着各个行业的不断融合,动画片电影创作的各个环节也形成了一条非常明显的产业链。动画片电影行业过于产业化是阻碍动画电影行业进行美术创作、艺术创作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国家将动画创作和商业进行细分,在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发挥各自的优势。世界动画大国的成功为我国动画片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中国动画片电影要想真正地实现文化发展的丰富与繁荣,必须要在加大改革力度的同时,注重在创新中得到发展。动画影片的发展过于产业化使得国产动画片电影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大,也导致电影行业过于注重寓教于乐,缺乏幽默和童趣。
四、结 语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艺术更是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中国的特色。很显然,中国的动画片电影要想发展,必须将传统艺术与动画电影相融合,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民族特色。从文化产业来看,中国是优秀文化的生产基地和优秀文化的产出国,然而由于我们经济实力、创作观念落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动画片电影发展的瓶颈。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开创出一条具有文化理念和文化内涵的发展之路,而且能够让动画电影行业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能够在经济大潮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丁海祥,姚桂萍。动画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
[3] 陈新生。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中国动画;发展阶段;分析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85-2
一、动画的定义
“动画”一词源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日本人将以线条描绘的漫画式影片称之为“动画”或“漫画动画”。而“animation”这个英文字,则源于拉丁文的“anima”即“灵魂”。英文的“animate”有“赋予生命”的意义,“animate”因此被用来表示“使……活起来”的意思。因此,将英文的“animation”对应源于日文的“动画”,仅表达了一小部分的意义。动画的内涵其实是更广义的把原本不具有生命的,或者说不会活动的东西变成有生命的,即动态的事物。这种“动态”的事物,是人类观察外界事物之后,先于脑中形成画面,再加以动态的捕捉之后制造的“动态的幻觉”(illusionof life)。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1901―1966)曾说过“动画能解释人类于脑中呈现及产生印象的任何事物。”可以说,动画的精神并不在于单纯地表现物质世界里事物外在的样貌,而是在于表现当物质世界里的事物进入到人们脑中之后所产生的冲击与印象,因此在动画中时常呈现物质世界里观察不到的离奇情节和夸张、变形的角色造型,这是动画创作者们所认为的,更趋近于现实的“真实”。
二、中国动画的发展阶段分析
中国美术电影从1926年第一部动画电影《大闹画室》诞生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当我们在时间中探寻每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节点时,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动画的独特之处。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动画撷英中国文化的精华,以水墨意蕴的动画形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当时的中国动画人不断将传统艺术进行动画形体的创新,将戏曲、剪纸、皮影戏等古老艺术与动画相结合,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弘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而这种变革也对中国动画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更新的当代下,中国动画人又开始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并将曲艺、相声等民间艺术形态与网络动画相融合,不断推陈出新,成为动画产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中国动画的复兴(1978-1988)
改革开放初期的动画。1976年,经历了十年的“”终于结束,中国社会开始进入重要的转折和变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长期的思想禁锢开始得到解放,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从1978年至1980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中国动画片创作人员迅速调整创作思路,创作出一批题材丰富、风格各异的优秀作品。除了在“”期间被封存的《神笔》、《牧笛》、《金色的海螺》、《大闹天宫》等得到公映,新的一批动画片开始制作和杀青。随着在“”中被打击迫害的动画艺术家的,中国动画创作人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创作热情,中国动画开始复苏。期间有教育孩子要勤学本领的《好猫》;有对美好未来憧憬向往的《母鸡搬家》,有充满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风格的优秀影院动画片《哪吁闹海》、动画短片《雪孩子》、有宣扬科学的科幻片《丁丁战猴王》,以及剪纸片《狐狸打猎人》、《张飞审瓜》等。
这三年中,我国动画片连续在国际上获奖:1978年,在南斯拉夫第三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上,水墨动画片《小州蚌找妈妈》获一等奖;在英国第二十届伦敦国际电影节上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获最佳影片奖。1979年,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来自中国的动画片《人参娃娃》获得埃及最佳儿童片奖。1980年,南斯拉夫第四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国产剪纸动画片《狐狸打猎人》获得美术奖。这些作品为中国动画艺术风格奠定了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动画的黄金时期。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中国的动画片生产和其它电影产品一样,是由国家下达生产指标、国家拨款,生产完成后由国家收购,最后由国家的电影公司发行。整个中国动画产业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这种模式对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创作土壤。尤其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背景下,涌现了一大批动画艺术家,他们可以吃着“皇粮”安心地追求自己的动画艺术梦想。这一批艺术家本身就是美术工作者或画家,因而在作品的形式上更多展示的是其对中国传统美术形式的理解和追求,个性化和唯美化是这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动画艺术形式被不断尝试,出现了中国动画事业的空前繁荣,从原来只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唱“独角戏”的状况发展成全国几十个创作基地。
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的繁荣主要表现在:1.产量稳定,其间共生产了100多部作品,4000多分钟,是以往40年的产量的全部。2.涌现了十几个成熟的制作基地和较大的创作队伍,动画艺术家人才辈出,为当代动画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人才储备。像特伟、徐景达、王树忱、严定宪、钱运达、常光希等等,都是这段时期在动画事业上达到辉煌的导演。3.在国际上获奖的数目也是历史之最,各种奖项30多个,确立了“中国学派”在国际上的影响力。4.对动画艺术形式的探索是中国历史上最丰富的时期。
从1978年到1988年这十年间,中国动画经历了从衰落到繁荣的重要变化。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这个时期的主旋律,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开放的心态、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推动了中国动画在这一时期的繁荣。
(二)中国动画的转型和发展(1988-1998)
从1981年口本系列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在中央电视台的连续播出以来,口本、美国的动画产品开始大规模登陆中国,由于其廉价的播映版权费用和新鲜、幽默、娱乐性极强的内容,使其在中国获得了极大的推广和收视率。到了80年代末,整个动画市场几乎被口、美占领,大量的外国动画制作公司也随之而来,中国动画面临着新的困境和转折。
从1995年起,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片不再进行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生产和经营方式,逐步开放将动画推向市场。中国动画产业面临着从制度到市场,从技术到媒介,从人才到文化全方位的压力和变革。首先从制度上,这段时期结束了中国长达四十多年的由国家统购统销的现状,打破了创作团队吃“皇粮”的状况,这些被猛然抛到市场上的动画人一时间,对市场的需要无所适从。其二,外国动画的进入,《花仙子》、《米老鼠和唐老鸭》、《蓝精灵》、《忍者神龟》、《变形金刚》等等一大批优秀的进口电视动画系列剧充斥中国动画市场,而国内却没有好的迎合市场需要的动画片与之抗衡。其三,新技术、新传媒的不断更新。这个时期,电脑数字技术逐步代替原来的胶片手工技术,原来的一批老的动画艺术家无法面对这一新的数字技术革命,出现了人才断层。同时,电视作为新的大众传媒工具,一改以往电影动画的概念,在国产电视动画系列片的制作上也出现了断层。其四,外来动画产品高度娱乐化的风格冲击着过去动画说教式、唯美式的创作理念。面对外来动画的强烈冲击,国内动画人才与技术的断层,中国动画的优势逐渐消失。
90年代中国的动画是中国动画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暴露中国动画弱点最明显的时期。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但是这一时期的动画片产量却迅速增长,代表性电视系列动画片:《自古英雄出少年》、《鲁西西奇遇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哈哈镜花缘》、《蓝皮鼠与大脸猫》、《太阳王子》、《海尔兄弟》等。这一时期动画制作人才出现了断层,缺少优秀的导演和编剧,缺乏对电影概念上的研究,对动画角色、镜头、音效等缺乏一定的表现力。80年代十年间中国动画的总产量接近4000分钟,而1996年一年就达到2000分钟,1999年达到6200分钟,如此大幅度的增长的同时,质量严重滑坡。这是导致动画制作质量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也是和口、美动画存在差距的根本所在。
(三)中国动画的快速成长(1998-2008)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开始把计算机技术运动到动画片的制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电子世界争霸战》,主要还是在模型技术上进行探索,在以后的《星空战士》、《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等影片的完成,标志着计算机动画技术的进一步成熟。2002年,二维动画大片《花木兰》、《人猿泰山》、三维动画片《小鸡快跑》、《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商业大片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动画的技术性革命。
90年代后期,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宝莲灯》,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联合制作的《猫咪小贝》,2000年《气球上的星期五》、《可可的魔伞》又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杀青。其中《宝莲灯》是中国首部按国际先进的电影市场运作程序进行操作的影院动画片,1999年8月公映后取得了巨大商业成功,盈利2000万元。2005年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播出后,其大胆的想象,无限的夸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喜羊羊与灰太狼》创下了高达17.3%的收视率,红遍大江南北。同名漫画发行量己经超过了500万册,经过授权的“喜羊羊”衍生产品己经超过了100种,其带来的效益更是无可估量的。
【关键词】厦门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06年以来,福建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福建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从政策层面推动了福建动漫产业的发展。厦门作为福建动漫产业的发展重地,也相继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为动漫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拓展市场、人才培训等项目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适应市场需求,发挥厦门区位优势,拓展厦门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闽南文化中心城市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带动力强、充满生机活力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厦门风格和国内外影响的动漫品牌形象,成为当前厦门动漫产业迫在眉睫首要任务。为全面了解厦门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本课题组成员本着选取典型代表,反映一般现状的原则,走访了厦门各大动漫企业和公司,并集中发放了调查问卷,试图从中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寻求对策。
1 厦门市动漫产业发展的状况
1.1 动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重点企业逐年增多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动漫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全市动漫游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2008年为23亿元,2009年为27.5亿元,年均增长25.3%。目前,全市动漫企业有近百家,从业人员超过5千人。动漫产品主要涉及2D/3D动画、Flash、漫画出版和网络游戏、手机动漫(游戏)等。目前,全市已具备较强实力的动漫重点企业有20多家,部分企业已在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如厦门青鸟动画有限公司、厦门大拇哥动漫股份有限公司等。在政府政策和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下,一批新批准的影视动画制作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能,商业化运作,市场化发展的理念逐步为投资者接受,如2005年以来,台湾CG、华幼网、大宇动画制作公司投资厦门,在软件园建成大陆制作公司,这批影视制作企业大大加强了厦门本土影视动画产业的制作能力,助推厦门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
1.2 新产品不断推出,动漫精品不断涌现
2009年,全市策划制作了30多部动漫作品,总时长1.90万分钟,完成制作1.39万分钟。其中通过广电部门审核允许发行的动画片16部6299分钟,位列全国动画片生产数量第8位;被国家广电总局推荐为优先播出的优秀国产动画片5部,居全国第3位。一批企业的产品在国内评比中频频获奖。其中,厦门青鸟动画有限公司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优秀国产动画片”精品奖,厦门风云动画、厦门青鸟、福建天狼星、厦门冰讯等公司的作品还分别获得了金翎奖、金海豚奖、金龙原创漫画动画艺术大赛入围奖、金熊猫国际动画评选动画短片入围奖等奖项。2009年,全市新开发游戏产品近30款,新增上线运行10余款。厦门吉比特公司的网络游戏《问鼎》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四批“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该游戏最高在线人数超过90万人,占国内网游5%的市场份额,位居全国2D回合制网络游戏三甲之列。
1.3 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基地群聚效应明显
近几年,福建除了重点加强福州、厦门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建设外,还大力支持泉州、漳州、南平、平潭综合实验区等有条件的区域发展动漫游戏产业和动漫游戏产业园区建设。其中厦门市的园区建设已规模初显,基地群聚效应明显。2006年以来,厦门以“基地+品牌”作为推动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通过打造动漫游戏基地、动漫屋、动漫创意一条街等形式,来实现基地群聚效应。如厦门市动漫游戏产业基地被省文化厅确定为“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后,引入国内外知名动漫企业与台湾企业30多家加盟,吸引动漫相关人才2000多人,并配套以摄影棚、动漫影视后期制作中心、展示与交易中心等相关软硬件设施进入基地。
1.4 产业链条逐渐完善,闽台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宽
2009年,厦门市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动漫分会场设置了107个动漫展位。2009年5月,福建动漫企业组团参展杭州第五届国际动漫节,选送16家企业的22部动画片参加了动画片宣介活动,约占本届片源四分之一,是唯一集体组团参展单位。
2006年以来,福建省抓住国务院支持海西先行先试机遇,不断加强闽台动漫产业合作,有效提升了福建省动漫产品的制作水平和竞争能力。2009年,福建省近20家动漫企业和院校与台湾动漫界在动漫创意制作、剧本改编、品牌授权、产品销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据厦门软件园统计,2009年,园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1亿元,税收3.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35%和45.25%,其资软件企业已占软件园企业近六成。
2 厦门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厦门面临更多的挑战。从大环境而言,厦门发展动漫产业中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2.1 与动漫产业发达地区比差距较大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将动漫产业确定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九大重点领域。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开始谋划将动漫产业打造为城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并力争取得领先全国的地位。这些地区产业发展起步早,优秀人才向其靠拢和聚集,其策划创作、市场运作、市场培育已领先一步。据国家广电总局2006年统计数据,全国广播影视持证机构2081家,福建省42家,厦门市仅9家。厦门广播影视持证机构数量仅占全国0.004%,占福建省21.4%。而2006年全国共生产电视剧13847部(集),影视动画片8万分钟。厦门共生产电视剧l24部(集),片长572分钟,分别占0.0089%和0.0072%。与动漫发达地区相比,厦门的动漫专业教育也较为滞后,产业发展人才缺乏。在厦门现有的影视动画人才中,“中间大,两头小”的现象较为突出,目前动漫从业人员大多是中期制作的技术型人才,而前期策划、原创以及后期经营运作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2.2 全国市场开拓能力和本地市场培育乏力
原创动画投人的成本高,而价格却很低廉,动漫产品缺乏内在市场需求,商业回报率低。在影视动画盈利的三个阶段中,电视播出不仅仅是动画制作投入的第一笔回收,周期最短的获利方式,也是作品的广告宣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衍生产品的销量,其影响和作用最为突出。电视播出被业界称为动画产业发展的瓶颈。尽管全国电视播放平台广大,国家出台各种扶持政策,但就电视播出机构而言,由于可供选择的各类影视节目众多,媒体对动画片依赖性降低,而原创动画片如果不能在当地唯一的电视播出机构播出,其投入将难有回报;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国外动画片对我国实行无偿提供的播出政策,以及广告商对动画片投放量有限,以致动画片的购片费用一般在8~10元/分钟,相对于电视剧的购片费有着天壤之别。
2.3 厦门市动漫产业发展中面临多方面的困难
首先,具有影视制作资质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企业生产资金不足、发展观念亟待更新等问题比较突出。企业投入影视动画制作的资√★√金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厦门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在调研中我们普遍感到,受到企业规模和资金的制约,不论国有资本还是民营资本投资的企业,在影视作品投入和市场开拓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导致了企业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级动漫人才,尤其是拍摄大型电视剧、电视动画片的项目带头人,以及熟悉电视专业又懂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
其次,政府在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管理中责权不清、体制不顺,对企业缺乏及时有效的扶持和高效的服务。主要表现在政府管理体制不顺,扶持重点不明确和扶持手段乏力等方面。厦门市委市政府未能建立有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难以形成整体合力。个别部门对扶持动漫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对“动漫产业”内涵的理解,以及产业扶持导向和扶持对象,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有较大的偏差,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业务专项扶持和项目发展经费,无法与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扶持政策相配套,对产业发展所需的银行信贷支持和担保缺乏有效的服务,优惠政策难于体现,客观上削弱了对影视动画产业的扶持和政策倾斜。
另外,对闽南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和创新缺乏系统性。闽南文化虽有丰富的遗产和资源,但对其挖掘、整理和创新却需要整体协调合理分工和务实推进。目前,各个部门和单位各自为战,对闽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创新却缺乏系统性,闽南文化研究机构,影视剧本创作人员以及制作单位尚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因此,对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缺乏有效的规划与安排。
3 厦门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
我们认为,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创新与发展中要把握五个要点:要义是发展;重点是发展内容产业;关键在于文学脚本和文化创意方案;核心要素是原创,突出鲜明的区域特色;目标是要培育世界品牌,引领经济的发展,促进厦门经济特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根据国家、省、市发展影视动画产业的导向和政策,借鉴我国先进地区和日韩动漫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厦门的实际和各地发展动漫产业的经验,为推动厦门动漫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
3.1 确定产业发展目标,明确动画扶持任务
厦门动漫产业应明确发展的目标,以创作、播映原创动画片为龙头,积极开发厦门原创动画片和衍生产品,形成多渠道制作、多媒体播映、多产品开发的影视动画产业发展新模式,扶持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原创动画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厦门地方特色的影视动画品牌,逐步形成良好的创作生产体系、影视播映体系、市场运行体系、利润增值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重点实施原创动画精品工程,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为原创作品提供更加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加强引导产业发展导向,推动生产更多表现厦门选题,表现主旋律的精品力作,重点扶持一批包括闽台和厦门本地题材在内的影视动画原创项目,力争在5~10年内,厦门市影视动画创作生产数量大幅增加,艺术质量明显提高,题材风格更加多样,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使影视动画产业在厦门市文化产业全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政府也应该明确动画扶持任务,建立影视文学剧本创作和原创精品扶持奖励制度,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实施精品战略,始终把“原创”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与核心,加强对影视动画产业前期剧本创作的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政府可推出一些鼓励原创的政策,如设立原创基金,重奖原创优秀作品,吸引全国优秀剧作家围绕厦门题材进行文学剧本创作,为影视动画产业奠定基础,形成自己的产业发展个性与特色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扶持措施。借鉴国内先进地区以及日韩动漫发展的成功经验,发挥政府调控、引导、管理、扶持、推动的作用,参照国家广电总局“实施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办法,设立“国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等扶持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为酿造一个良好的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环境,并努力生产出一批精品之作。
3.2 理顺影视动画产业管理体制,完善依法行政机制,强化政府对产业的指导、协调和管理的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动漫产业是一个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的大产业,涉及制作、播出、发行、中介、研发和教育机构。同时,影视动画产业又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涉及国家文化安全,为此,国家已出台一系列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动漫产业各业界遵章依法、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整合资源,才能实现整个产业的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
从推动产业发展的角度上看,影视动漫产业从创作、生产到销售,一般分为动画、漫画和网络游戏三大相对独立的产业。三大产业分属不同的行业,归属不同行政部门管理,但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广播电视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在确保导向正确,确保播出安全等方面,有着严格的宣传纪律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广电总局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形成以影视动画制作机构资质认定、项目报备公示、节目内容审查和播出许可证发放,推荐优秀国产动画片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违反任何一个行政管理的规定,都将对动画产业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也正是由于动漫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和价值观,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影响极大,放松对这些行业的管理,不仅仅是行政管理部门的失职,也会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当前亟须建立以厦门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按照影视动画、网络游戏、出版发行和产业发展公共平台建设及服务等工作范畴,总体协调,明确分工,达到理顺管理,发挥优势,资源整合,权责分明,协调发展之目的。
3.3 鼓励多元投资,扩大对台合作,坚持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运营,繁荣动画生产
首先,拓展招商引资渠道,灵活引资办法,充分吸纳各类社会资源,鼓励多种资本发展影视动画产业。实行动画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建立以完善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支撑、民营资本投入为重点的动画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进入厦门市动画产业领域,积极引导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动画企业。
其次,积极引导影视动画产业的对台合作。给予台资动画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咨询和引导,鼓励通过合作的方式,创作更多具有“中国形象、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品;要为台湾动漫企业提供条件,积极引进和吸收台湾动漫资金、技术、人才,发展外包业务,为台湾动画企业提供更多创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最后,完善动画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影视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制定鼓励动漫产业发展政策,完善动画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促进厦门市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包括银行对项目发展资金信贷倾斜,对原创动画片制作发行机构取得的制作收入、发行收入、出口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从事国产动画片研发、生产机构予以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财政为促进影视动画产业专项贴息补助等,并一一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动画产业;动画教育
[中图分类号]J954-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73-03
动画这种艺术形式发展到今天,不过近百年的历史,相对于其他艺术,时间并不久远。但发展速度却极为迅猛。从上世纪初的使用胶片、赛璐璐片等技术拍摄到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兴起应用的全电脑制作的CG动画,这期间不仅仅是在技术上,甚至在动画的概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早期的动画多指单纯的动画影片,其功能性也相对局限。而现代动画发展到如今,应用面愈发宽泛,如影视、,游戏,广告、模拟、虚拟、展示、网络、通讯,科技,教育,企业形象等各个领域。现代动画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更多更大的社会需求量,也意味着该行业领域需要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人才储备。从技术角度来讲,现代动画技术种类繁多,如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游戏动画,手机动画等,每种技术制作流程也不尽相同,如二维动画侧重手绘线造型能力,三维动画侧重电脑软件技术应用,定格动画则偏重各种材质的应用和动作节奏的把握。总之,对于动画从业者而言,分工愈来愈细致。
我国动画在五六十年代社会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并未形成产业,动画事业发展属于国家行为,动画艺术家们凭着较为单纯的对动画事业的热情和扎实的艺术功底,在极其艰苦的创作环境下,创作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代表着中国动画巅峰水平的影视动画作品。题材多为传统神话、童话故事和民间故事等题材。当时创作动画作品并无任何商业目的,响应着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号召,动画艺术家单纯的动机和执着的精神将我国的动画事业推向一个个新的高峰。当时的动画除了影视作品外,最多应用于广告片中,应用范围相对较为狭窄。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开展,经济体制也由计划经济逐渐转变成为市场经济,动画也不再是艺术家们单纯的艺术创作行为,将推向市场,成为成产业化的商品,需要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回报。而市场需求直接导向动画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全新的也是必然的形式格局,对于投资方,创作团队和观众来讲,新格局的形成,都意味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时期的动画作品,艺术性已经不再是首要的追求,首要考虑的是市场需求,各个方面的客观条件决定着两者之间多少存在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局面。当时动画作品的定位主要针对儿童观看,属于娱乐产业,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的经济状况相对匮乏,不大可能为此投入过多,相对匮乏的市场需求也影响着投资人和创作者的热情,这时期的动画发展极为缓慢,几乎成为无人问津的冷门行业。这个时期,人们的意识还局限在动画只是给小孩子看的,大人看动画则是种“幼稚”的表现,这种意识也影响了动画行业的发展。但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化,逐渐开放起来――动画和电影一样,是大众所欣赏的艺术形式,并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而此时国外的许多优秀动画作品也大量的涌入国内,开阔了大众的眼界,占据了庞大的中国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回报。而观众此时的欣赏水平已经被高水平的国外动画不知不觉的培养的居高不下。巨大的商机迅速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于是国产动画也开始宠宠欲动的开始了迎接新的挑战和发展,但动画行业飞速的变化和发展已经并非短期内能够追赶上。国内出品的作品水平已经远不能满足已经被外来动画“惯坏了”的观众的需求,开始被打上“幼稚,低水平”等标签,没有市场,发展就无从谈起。随着欧美日等国动画不断快速大战,其中很多更是选用中国的题材进行创作,其中具有代表性有迪士尼的《花木兰》和梦工厂的《功夫熊猫》,更像在中国动画这个伤口撒盐。民众对于中国本土动画崛起的强烈呼声,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等各方面终于让政府坐不住了,为何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事物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都可以跻身世界前列,唯独动画产业不行呢?于是,各种各样的看似极其有利动画行业发展的政策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台:政府大量的投资,在全国各地开办了许多动画产业基地,大搞动画教育,减免税收等优厚的政策,为搞好动画产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客观环境,甚至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节目时段限制播放国外进口动画片……势头何其的迅猛。看起来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国产动画的发展极其有利,但诸多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实却使这个愿望实施的并非想象中的那般顺利和美好。例如,由政府出资兴办动画产业,达到其要求资质的团队或者个人可申请资金做动画的项目。我们必须承认的确有一部分热爱动画事业怀着单纯的动机的从业者,他们尽可能把有限的资金都用于动画的生产,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团队不占多数。据我多年在全国各地兴建的各个动画基地考察来看,往往是社会舆论效应造的很大,名声响亮,但实地的状况却令人失望,如08年我考察了江苏省某动画产业基地,可以容纳上千名从业者的动画产业基地,看似许多的硬件设备,但真正的动画创作区域不过两间房子,动画创作人员不过十余人而已,如此大的反差令人惊叹。很多的投机商人趁着政府优越政策的机会,通过各种不正当渠道获取资质,申请下大量的资金,再招来极少量的创作人员完成与资金数量极其不相符的质量和产量的动画作品,表面上是在大搞动画事业,实际钻着许多空子,牟取暴力。这种做法既浪费了政府投资,又对动画产业发展没有任何帮助,也严重挫伤了动画从业者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些看似美好但在实际运作中频频受阻的政策,违背了市场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遵循其发展规律,动画产业的发展也同样如此,揠苗助长式的缺乏理性的扶持,只会走更多的弯路。政府行为的受挫,使很多的投资人对于该产业也谨慎起来,作为市场经济下最为简单的道理,投资不是为了艺术,而需要实实在在的回报,大于投资的回报,但各种各样不利的因素使得投资人投资动画的阻力重重。
中国动画发展滞后除了上叙的历史原因影响和困难的现状外,动画教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动画教育事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吉林等地的专业院校和电影美术制片厂等,因动画专业性较高需求人才较少,培养数量并不大。动画专业学习本身需要结合大量的实践,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言传身教,带领学生边教学边实践,丰富的实践和师生数量的合理搭配,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动画人才。但当国家的“振兴中国动画产业”的口号喊出后,迅速间一呼百应,全国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院校纷纷开始筹备创办动画专业,这其中除了几个老牌的动画院校外,有传统的美术学院,有综合类型的高校,还有一些和动画专业学科毫无关系的院校也纷纷试水,一些社会上的机构或者个人也打着动画的旗号开办了很多短期动画培训班。一时间,被冷落了许久的动画行业看似变得热闹非凡,动画在中国的发展看似振兴在即,但各个院校的动画教育情况究竟如何呢,到底是出于何种目的使全国各种类型的院校都纷纷开设动画专业呢,动画产业的发展究竟需要何种类型的人才呢?首先分析全国各院校动画专业教育状况,对于一些老牌的动画专业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动画学院等,优势依旧较大,他们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拥有全国最优秀的动画人才,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大量的动画实践机会,全国层层选拔的优秀生源等各方面有利因素,成为国内培养优秀动画人才的摇篮。美术类院校也相继开设动画专业,众所周知,美术学院传统优势在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工艺美术,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传统学科,而动画学科其实更接近于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形式,包含了文学、戏剧、绘画、音乐、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把动画这样理解,用美术的形式和动画特有的特点来制作电影,美术学院的师生拥有良好的美术基础和熟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但对电影专业知识相对匮乏,例如视听语言的运用,分镜头设计,动画电脑技术,视频音频等电影专业知识。而美术学院的动画教师大多是由别的专业转过来从事动画教学,掌握此类专业知识较少,在教学中难免有些勉强和力不从心,学校的软硬件更新也较为滞后,学生对此也颇有微词。好在如今社会信息异常发达,课堂学习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书籍、网络、电视、杂志、讲座等都可以成为动画学习的途径。美术学院随着专业教师队伍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学生艺术功底较好,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和受校园良好的艺术氛围的熏陶,在摸索中不断进步和成熟,近几年在全国各种动画活动中已取得明显进步和优异的成绩,也培养出一些优秀的动画人才。综合性大学开办动画并无什么明显的优势,一般情况下在综合性大学里,艺术类专业和学科往往不会受到大多的重视,往往扮演着“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校方开设该类专业也主要出于经济目的,艺术类学生的学费远高于普通专业。综合类院校的动画教师多出自动画电影学院和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但对学历有着较高要求,动画学科本身在国内具备硕士博士等高学历培养资格的院校极其有限,属稀缺人才。对于全国兴起的各大院校的教师需求显然无法满足,但相对死板的制度限制了人才的进入,于是与动画无关或者略有关系的专业毕业生,也纷纷进入动画教育领域,但匮乏的专业知识显然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培养出的学生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和学习期间缺乏系统良好的培养,毕业后多数成为空有学位证书,却无法胜任动画行业工作。社会性质兴办的动画培训机构状况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他们招生几乎不设任何门槛,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这类培训机构以动画电脑软件培训为主要教学内容,力争在短期内让学员熟练掌握应用电脑软件,结业后可以适应动画创作中的电脑软件部分的工作。但这类学员往往文化程度不高,根本不具备任何的动画或美术基础,自身发展较为局限,部分只能胜任动画流程中电脑软件操作的工作。
动画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会变得愈来愈细分化,对于为动画行业培养输出人才的院校而言,未来如何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成为首要问题。据调查目前国内院校的课程设置多为覆盖性较为全面的动画学科知识,普遍缺乏自身特色培养,缺乏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培养。对于学生群体,扩招后庞大的学生数量和学校相对局限的软硬件水平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相对较少的教师因数量庞大而无法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对其进行特色培养,批量式的知识灌输造成学生特点单一,就业面相对狭窄等等问题,这种现状长期持续下去将会对国内动画产业链造成断层式的影响。国内动画产业的发展和动画教育教育息息相关,都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遵循其市场发展规律,经历重重困难的漫长发展过程。不论政府、教育界、社会舆论和大众,都应该怀着良好的心态正确认识动画事业的发展,切勿急功近利,少些虚假和盲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寻求良性的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