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学生(6篇)

贫困生档案是确定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和社会资助对象,以及评定各类清寒奖学金的重要依据。贫困学生的自我总结,我们来看看下文。这里是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困难学生(6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困难学生 篇1

一、我校学有困难学生的现状分析

从我校学有困难学生反映的情况,绝大多数的“差生”不是由于智力上的原因,而是由于:

1、学习基础较差

有的学有困难学生由于过去学习的知识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导致继续学习中遇到各种障碍,形成暂时落后的局面。如:拼音知识没有掌握影响了今后的识字;乘法口诀没有记牢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等。

2、学习方法欠缺

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知识的加深,要求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而且各课学习的特点不同,也要求有相应不同的学习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也会导致学习上的暂时落后。

3、学习习惯欠佳

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不能较好地听、说、读、写,不能积极动脑,学习上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遇到困难喜欢依赖别人,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学习上的暂时落后。

4、非智力因素影响

(1)、家庭环境因素影响

我校的学有困难学生大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父母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教育的帮助和监督,而所处的社区环境也较复杂,难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2)、兴趣、情趣、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的内驱力,虽然它不能直接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但却决定着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否能得到充分挖掘并得以充分发挥,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智力因素还要大。我校的学有困难学生,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二、我校对学有困难学生辅导的内容:

1、对学有困难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有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课内外对学有困难学生和因故缺课的学生进行具体帮助,必要时给他们补课。

4、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他们做好课内外作业。

三、我校加强学有困难学生辅导的主要措施。

1、关爱每个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学生。这是辅导工作成败的关键。

爱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源泉,“尊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让学有困难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能切实提高辅导工作的实效。

2、全面观察每个学生,特别是经常调查了解每个学有困难学生的状况。

了解情况是做好辅导工作的前提。教师应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考试测验以及与学生的谈话、谈心与相关教师的交流,对家长的访问等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对症下药”。

3、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辅导计划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辅导工作应制定周密的计划。

我校学有困难学生辅导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辅导的目的、内容,辅导对象,辅导的重点,辅导时间、地点、方式等方面。计划制定得好,辅导就容易见效。

4、主动提出问题

学有困难学生往往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低,学习方法也不好。因而不知道怎样深入学习,不能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地、明白地提出来。因此,在辅导时,教师要主动提出问题,不要光等学生来问自己;要主动深入学生,不能光等学生来找自己,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有计划地启发诱导学生,解决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

5、采用灵活多样的辅导方式

实践证明,灵活多样的辅导方式可以增强辅导工作的实效。

⑴、集体辅导

①、组成辅导(或补课、结对子)小组。

②、根据存在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评。

⑵、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应该是主要形式,因为通过个别的交谈,最容易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其特点进行指导。

①、利用课堂练习时间,教师在学生中进行巡回指导,个别指点。

②、差生的作业面批、面改,以便及时针对情况进行辅导。

⑶、组织几名各科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协助同学解答疑难。

6、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解读课标,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效率。把课堂作为辅导学有困难学生的主阵地。

困难学生 篇2

一、充分认识实施非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重大意义

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近年来对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相应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制度,通过预算安排、爱心捐助、结对帮扶等多种渠道,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部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实行免费教育;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救助;对****籍职业学生实行了补助等政策,有效保障了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目前我区资助非义务教育段贫困家庭学生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办法和完整的资助政策体系。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等学生资助面偏窄、标准偏低等问题愈发突出,资助非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实施非义务教育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有利于减轻农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经济负担,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有利于建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各有关部门和各学校要统一思想,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这项惠民政策顺利实施。

二、主要内容及要求

按照“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原则,实施以政府助学金为主体,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积极参与的非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一)完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1、奖学金。中央和省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国家奖学金为每生每年8000元,省政府奖学金为每生每年6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央和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平均为高校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为在校生的14%,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分为1档1000元,2档2000元,3档3000元。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按照公安部门户籍改革和“村改居”以前实际农业户口为准)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政府资助2年,第3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4、政府助学金。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元,具体分为1档500元,2档1000元,3档1500元。政府助学金资助面平均为普通高中在校生的8%。

5、经费来源。非义务教育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从2007年秋季开学起开始实施,其经费来源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负担,省政府奖学金由省财政负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40%由中央、省、市财政负担,60%由区财政负担;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所需资金,40%由省、市负担,60%由区财政负担;

(二)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继续开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总结经验、完善相关政策,保证我区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开展。

(三)落实学费减免等政策。非义务教育段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学费减免、校内奖助学金、勤工俭学等救助政策。

(四)争取社会捐资助学。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等面向各级各类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资助政策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教体局、财政局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制订相关的管理办法,指导、检查、督促各学校开展工作。教体局成立“资助管理中心”,切实抓好落实,并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情况纳入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各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充实、配备专职人员,制订具体管理办法,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要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工作重点,实行校长负责制。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要按《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6〕71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鲁教财字〔2007〕19号)的要求,设立专门学生资助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二)确保资金落实。区财政要足额安排、及时拨付区级应负担的资金,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于挤占挪用资金、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困难学生 篇3

一、资助对象

(一)资助扩面工程。受资助对象为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体包括:1.持有低保证和特困证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以及残疾学生;2.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线20%以内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具体标准由县、区根据资助目标结合当地实际制订;3.少数民族学生;4.因受灾、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二)爱心营养餐工程。持有低保证和特困证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以及符合低收入家庭条件的残疾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

二、资助标准

(一)资助扩面工程。对上述(1)类学生按现行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课本作业本费、住宿费、代管费;在高中阶段免收学费和代管费。(2)类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课本作业本费、代管费和住宿费和高中阶段的学费、代管费是否减免由各县区根据财力状况自行确定。(3)类学生免收杂费。(4)类学生可以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有关费用。在各类民办学校和按民办机制运行的公办学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免费额度按当地公办学校的收费标准确定。跨县区行政区域就学的贫困学生,由生源所在地负责资助。

(二)爱心营养餐工程。由学校每周免费提供不少于2至3餐荤素搭配、营养合理的营养餐,补助标准每周不少于5元,具体标准由县、区自行确定。

三、资助形式。进一步完善扶贫助学"教育券"和"营养餐券"制度。"教育券"和"营养餐券"由省财政部门印制,"教育券"上载明政府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金额和使用时限,面额与当地小学、初中、高中段学校减免费标准相等。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由县级民政等部门负责确认,并通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券"和"营养餐券"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发给经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家庭)。学生凭"教育券"充抵应交学校的相关费用,凭"营养餐券"免费用餐。学校按收到的"教育券"和"营养餐券"总额和资助学生的名册,经教育局审核汇总后与同级财政部门结算,取得拨款。

四、经费筹措。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资助入学后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筹措和落实。各县区应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根据资助学生人数和应资助金额足额安排。鼓励各地开展献爱心活动,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扩大经费来源。

困难学生 篇4

一、投入(20分)

(一)组织保障(10分)

1.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将学生资助工作列入了教育局年度工作要点,此项得1分;每年制定学生资助年度工作计划,此项得1分;每年定期召开会议部署学生资助工作,此项得1分。此大项分值3分,自评得3分。

2.队伍建设

为做好的学生资助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成立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批复》,专门从事全县的学生资助工作,为提高资助队伍业务水平,加强资助队伍建设,局党委文件明确了1人负责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现有工作人员4人,此项自评得1分;并进行了相关的业务培训,建立了资助人员AB岗制度,此项自评得2分。此大项分值3分,自评得3分。

3.政策宣传

中职和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千家万户。为让学生资助政策深入人心,学生资助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困难,我们通过报纸、网络、电视、政务之窗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制订了年度资助政策宣传方案,做好资助宣传工作,此项的1分;开设资助宣传专栏,此项得1分;在本级以及上级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学校在宣传栏张贴并向学生宣传适用的资助政策,此项的2分。通过“国家资助助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及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励着受助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自立、自强,做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此大项分值4分,自评得分4分。

(二)资金落实(10分)

1.财政投入

各级财政均按照相关比例配套,资助项目正常开展,此大项分值5分,自评得分5分。

2.校内资助

各校内资助均按照相应比例,足额提取,足额发放。此大项分值5分,自评得分5分。

二、过程(36分)

(一)项目管理(18分)

1.指标分配

严格按照在籍在校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并向农村高中予以倾斜,此项得1分。

2.评审程序

各学校进一步优化流程,严格遵循“三级评审,两级公示”的评审程序,此大项分值4分,自评得分4分

3.信息管理

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均实行电子注册,学生信息及时录入学籍信息系统。为此,县教育局就学生学籍注册管理工作下发通知,召开专门会议,提出要求,规范操作。此项分值7分,自评得分7分。

4.监督检查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管机制,建立了学生资助工作月巡视制度,开展巡查工作。还公布了学生资助工作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学生监督,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时答复学生资助政策平台的各种资助政策询问,此项分值5分,自评得分5分。

5.资料报送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置了专门的信息员,负责资料报送工作,均能及时、准备的报送各种信息。此项分值1分,自评得分1分。

(二)财务管理(18分)

1.制度完善

加强制度建设,为学生资助工作做好制度保障,制定了普高和中职学生资助实施办法,具体规定了中职免学费、中职助学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免学费实施办法,确保资助工作顺利进行。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资助,制定了普高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进行精准识别,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精准认定,此项分值2分,自评得2分。

2.资金管理

学生资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资金封闭运行,运行路径为财政--银行--学生;县财政制定有专门的资助资金财务管理制度,资助资金专户设在县财政局公共支出股,收入、支出、结余核算清楚;相关会计凭证、账册、报表等资料真实完整。制定了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安全。此项分值10分,自评得分10分。

3.审核审批

此项各校均能完成,此项分值6分,此项得6分。

三、产出(22分)

项目产出(22分)

1.校内资助支出

此项各校均能完成,此项分值6分,此项得6分。

2.资助水平

各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享受了国家资助。资助金额有所增长,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享受到了最高标准,实现了建档立卡全覆盖,最高档。此项分值10分,自评得10分。

3.资助质量

此项资助提升质量较高,此项分值2分,自评得2分。

4.能力建设

通过“国家资助助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及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励着受助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自立、自强,做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开展诚信、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此项分值3分,自评得分3分。

四、效果(22分)

项目效益

1.社会效益

各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能顺利入学。为进一步扩大学生资助范围,连续五年从中国信出口保险公司争取资金:2015年为60万元,2016年为200万元,2017年443.35万元,2018年770万元,2020年883.65万元。2018年县教育局筹集资金4万元,2020年县教育局筹集资金4万元。用于资助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此项分值4分,自评得4分。

2.可持续影响

年初将资助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安排。在现有的资助政策之外,设立中信保奖学金,并建立相关惩戒制度,此项分值8分,此项得8分。

3.社会满意率

经抽查,各校学生、家长对政策满意率较高,此项分值10分,自评得10分。

困难学生 篇5

一、主要内容

按照“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原则,实施以政府助学金为主体,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一)完善政府助学金制度。自2007年秋季开学起,设立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资助范围。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

2.资助标准。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元,具体分为1档500元,2档1000元,3档1500元。

3.资助比例。政府助学金资助面平均为普通高中在校生的8%,以后年度视情况逐步加大资助比例。鼓励各市区、开发区加大资助力度,尤其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的农村高中,要予以重点资助。

4.经费来源。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所需资金,在省确定省与我市按4:6比例分担的基础上,对我市分担的资金采取“分级负担”原则,即市属学校由市级财政负担;各市区、开发区属学校由各市区、开发区财政负担。民办学校由所在市区、开发区财政负担。

(二)落实学费减免等政策。高中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实施学费减免、校内奖助学金等救助政策。

(三)争取社会捐资助学。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教育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等面向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二、加强资金和收费管理

(一)确保资金落实。各级财政部门要足额安排、及时拨付应负担的资金。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于挤占挪用资金、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二)规范收费管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乱收费。要加大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监督力度,杜绝一边加大助学力度,一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擅自设立收费项目的行为,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负担。对教育收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规范支出管理。

困难学生 篇6

关键词:高校;困难学生;感恩教育;途径

教育是立国之本,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出台了很多的资助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党的报告中提出“要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要求,高校也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失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了国家的资助与关怀。随着资助项目增加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虽然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他们在心理上的满足感在不断下降,感恩的意识缺失。下文是对受资助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分析。

一、高校困难学生在感恩意识方面的现状

高校学生在思想道德和人文方面不断提高,对于感恩的认知也在不断地加强。但是依旧有少部分的学生对于感恩的意识比较淡漠。一些困难学生在收到资助与帮助后认为理所当然,不懂得感恩与回报,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意识参与公益性的志愿活动帮助他人;有一些学生在收到资助后,与同学之间攀比,购买奢饰品,昂贵的电子产品、鞋包等,甚至超前消费丝毫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也没有意识到这些给与他资助的意义。所以高校对于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高校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思想和心理上的贫困。对于国家和学校的资助也产生极大的依赖性,思想上产生懒惰,不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如用学习成绩,勤工助学,兼职等方式来改善自己现状和锻炼自己,只是等着国家和学校来补助,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怨天尤人,不愿靠自己努力去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甚至有一些学生因为攀比的心理,只顾着享受物质上的快乐,却从未思考过这些资助金的真正意义。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在心理上表现出极度自卑,不愿将自己家庭情况公开,甚至拒绝别人的同情与帮助。不愿与他人交流,性格和自尊心极度敏感。(二)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了不知感恩的意识。现在很多家庭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所有人围着孩子,为了让孩子考上好的大学,只注重学习成绩和物质方面的提供,不关注他们在思想上的教育。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享受精神,甚至一些学生衣服不会洗还要寄回家的现象,总认为自己是全世界中心,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家庭过分的保护,尤其在面对困难时,不敢面对只是一味的逃避。(三)学校教育。学校在教授学生思想道德上只是以理论形式灌输,缺少实践。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传授,提升了学生就业的几率,却忽略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提高。而忽视了对感恩等德育教育的培养。一些感恩诚信的活动较为单一,这也加大了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三、高校困难学生感恩教育培养途径策略

(一)注重受助学生积极心理的调节。经济困难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在与人交往中缺乏主动性缺少交往的技巧,总是表现的较为沉默害怕与人交流,甚至有的认为自己与集体格格不入,在性格上内向敏感等,这些羞涩,害怕,怯懦的表现长期累积导致学生不自信,在与人交流中经常感觉到不好意思,难以走出人际交往第一步。因此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教育尤为重要。要强化正向引导,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品格的培养。对于经济困难学生在进行心理辅导时保护他们个人隐私并要引导学生的积极心理,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设计教育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他们自信,乐观,自强的精神。在学习中注重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多与学生沟通,多观察,发现并反馈学生的闪光点,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长处,帮助学生走出自卑,树立自信心。(二)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能力培养、实践锻炼、宣传教育、志愿服务等四大类育人活动,创建受助学生爱心传播平台和能力提升平台。还可以通过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的感人事迹,引导更多的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与人全过程,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激和感恩之心,提高受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他们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三)要让贫困生从自身做起,将感恩意识付诸于行动。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塑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优良品格,可以适当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一定的目标,比如在受资助期间,要完成一定的义务劳动公益活动,社会实习或者学习成绩必须有一定进步之后,才可以收到后续的资助,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此来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韧劲,也让学生在参与义务劳动公益活动中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更好的实现自我发展。

四、结语

切实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坚持资助只是基础,育人才是根本,更多的关注这些困难学生群体,积极引导学生自强、自立、诚信的意识,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懂得感恩,促进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还要不断探索适合受助学生成长成才的新途径、新方法,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力量,是一个大学生所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于构建富强和谐的国家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璐,仲会。高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21-22.

[2]石云。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个性化资助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智库时代,2019(39):18-19.

[3]赵奕,潘球武。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诚信感恩教育研究——以××学院为例[J].知识经济,2018(21):178+180.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