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为您整理了梁天 “教子无方”,数星星的儿子上北大通用2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作为20世纪80年代极具影响力的喜剧明星,梁天曾主演《二子开店》《顽主》等一系列经典影片,荣膺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在外人眼里,梁天事业成功,志得意满,其实,他一直有些自卑――因出身书香门第,家里人个个都是高知,唯独他高中都没毕业。因此,他一直对儿子梁晓天寄予厚望,希望借助儿子打个“翻身仗”。为此,他在儿子的教育方面倾尽心力,也实现了与儿子的共同成长―― 盼儿子成才,自卑明星展现慈父智慧
梁天1959年出生于北京一个高知家庭,父亲范荣康――新中国成立前从事地下工作时化名,原名梁达――是《人民日报》副总编,母亲谌容是享誉海内外的作家,代表作《人到中年》被誉为当代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哥哥梁左和妹妹梁欢,均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著名编剧,创作的《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临时家庭》等影视剧本开启了中国情景喜剧的先河。
然而梁天从小学习成绩不佳,高中未毕业就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填炮手。1982年,梁天从部队转业,进入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工作,每天负责收发报纸、打开水。梁天虽不会读书,但多才多艺,酷爱表演。一张娃娃脸,两只笑眯眯的小眼睛,天生一副喜剧面孔。在哥哥梁左的帮助下,梁天走上了演艺道路。
20世纪80年代中期,梁天主演的《二子开店》《顽主》等影片引起轰动,荣膺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等殊荣。1989年,梁天与北京全总文工团演员孙凤英结婚,3年后儿子梁晓天降生。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但梁天总觉得矮家人一头。逢年过节家人团聚,父母、哥哥、妹妹围坐一起高谈阔论,他总是躲得远远的,默默承担杀鸡剖鱼、搬煤气罐、擦自行车等粗活。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梁天内心的自卑越发强烈。
2000年春节,梁天一家去父母家过年。吃过团圆饭,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央视春晚。只有梁天默默在厨房洗碗、擦地、清理垃圾。此时梁晓天已年满8岁,他记忆中如此场景出现过很多次。爸爸上过《大众电影》《电影画报》的封面,每次去学校开家长会,老师和同学都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他索要签名,跟他合影。在爷爷奶奶家,爸爸为什么很少说话呢?梁晓天不解,问爸爸:“你怎么不让姑姑、伯伯帮你洗碗?”梁天不好意思地说:“他们都是文化人,是做大事的。”梁晓天嘟着嘴巴说:“他们怎么那么聪明,你为什么不会读书?”梁天尴尬地挠挠头:“其实爸爸也有长处,只是咱家精英太多,跟他们一比爸爸就没自信了。”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梁天格外渴望儿子成才,为他“挣面子”。梁晓天就读的小学“星二代”云集。这些孩子,因为父母忙于拍戏无暇管束,加之家境优越,有不少染上了贪图享受、专横跋扈等恶习,小小年纪就抽烟喝酒,热衷网游,与老师斗气。这种不良风气也波及梁晓天,导致他学习成绩急剧下滑。
为不让儿子再与那些“星二代”搅在一起,梁天果断给儿子转了学。新学校离家十多公里,梁天向哥哥和妹妹借钱买了一台桑塔纳轿车,每天早晨7点准时开车送儿子去学校,中午也赶过去跟儿子打个照面,傍晚再接他回家,儿子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为了给儿子做榜样,梁天还陪儿子一起读书。只要在北京,晚上儿子做作业时他都端坐在书桌前,认真翻阅哥哥和妹妹的大学教材,各种深奥枯燥的术语和名词让他头昏脑涨,但他还是装出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这对好动的梁天来说简直是折磨,有时实在太疲惫,他就去洗手间用凉水冲把脸提神。夜深了,直到儿子上床睡觉,梁天才合上书本……
梁天的良苦用心感动了母亲。一次家庭聚会,谌容当着全家人的面说:“老二虽没学历,但并不缺智慧。梁左和梁欢很优秀,其实梁天也不错。”从小到大,父母和外人赞美的都是聪慧的哥哥和妹妹,很少有人提起他,父母更是没当众表扬过他,听了母亲如此高的评价,梁天搂着儿子落泪了…… 家庭突遭变故,父子双双努力进取
2002年春,范荣康因心脏病不幸辞世。一个月后,梁左也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连失两位亲人,梁天与母亲、妹妹悲痛欲绝。送别父亲和哥哥,梁天告诉儿子:“晓天,咱家两个最聪明、最优秀的男人走了,意味着两根顶梁柱塌了。现在梁家就剩你我两个男人,咱爷儿俩要把梁家顶起来,不能让外人小瞧。”
梁晓天轻抚爷爷、伯父的遗照,含泪点头。在梁晓天的成长岁月里,爷爷和伯父曾给过他阳光般的温暖。范荣康经常一笔一画教梁晓天练毛笔字,梁左一有时间就陪他下棋。两位长辈的爱,点点滴滴沉淀在梁晓天心里。父亲说得对,缅怀爷爷和伯父的最好方式,就是刻苦学习考上名牌大学,做一个有出息的梁家子弟。
此前,梁家大小事情都是范荣康和梁左挡在前面,现在他们走了,梁天决定承担起这份责任,为家人遮风挡雨,给儿子树立榜样。当时,梁天因多年没有推出叫得响的作品,成了过气明星。自己没学历,如果事业再低迷,不仅外人会轻视,连儿子也会小瞧自己。沉寂多年的梁天决意在事业上实现二度辉煌。
其实早在1995年,梁天就与好哥们儿葛优、谢园注册了北京好来西影视文化公司,他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但他只花了一小部分精力打理公司,大部分精力用于拍戏,公司经营始终不见起色。此时梁天已43岁,体重比几年前飙升了20公斤,已不再适合演他最擅长的“城市后进青年”,他决定尝试做导演,开拓事业新天地。
为积累人脉,2003年,梁天在公司楼下开了一家“梁家菜”餐厅,圈内朋友来餐厅吃饭,他一律签单免费,曾创下一个月免单5.3万元的纪录。为拉到影视投资,梁天经常与葛优、谢园一起陪人喝酒,3个大明星常被灌醉……
2004年9月,12岁的梁晓天以优异成绩升入北京二中。梁晓天有一帮“星二代”朋友,他们大多准备去国外上初中。梁晓天央求父亲:“爸,我也想去英国读书。”梁天担心儿子年纪小自制力差,身边再没有父母管束,容易走上歧途,不敢让儿子走这步险棋!
可在梁晓天的想象里,留学生活就是天堂,他天天与父亲吵,甚至以绝食向父亲施压。梁天讲不出太多大道理,便从书店买回一套《少年留学生活实录》光碟,让儿子在电脑上观看。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让梁晓天震惊了:因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加上远离亲人的孤寂,许多小留学生过得很痛苦,有的早恋、打胎,有的飙车,有的甚至染上吸毒、等恶习……
娱乐圈的明星子女,有不少依仗父母,不管自身条件怎么样,都争先恐后地往娱乐圈挤。梁天的儿子梁晓天却是个例外。他一心专注于学业,是各科全才,曾多次在市、区比赛中获奖;高二时,他还作为中国亿万青少年的四名代表2--,参加了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举办的“青少年八国峰会”。2010年,梁晓天以617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学外语系。如今读大三的他已作为优秀生前往英国交换留学。
一说起儿子,梁天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可是,当有人问起他的教子之道时,梁天总是眨巴着小眼睛,貌似深沉地说:‘教育孩子这个事嘛,没有固定的方法。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教而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样的总结让很多取经的^大失所望,认为梁天有所保留,而事实上,梁天说的全都是这二十年来他教育儿子的真心所得。那么,‘教子无方”的梁天又是怎么把儿子送进中国最高学府的呢?
爹“没文化”暗发愁,唯有带儿数星星
梁天出演的角色多是一些不求上进、一事无成的小人物。成名前,他也确实是家里最“没出息”的那个孩子。梁天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梁达是《人民日报》副主编,母亲谌容是著名作家,哥哥梁左、妹妹梁欢都是北大的才子才女。唯独梁天,从小不爱学习,思想和行为都与这个家庭脱节。
1992年,梁天的儿子出生了。文化水平有限的他想破了头,也没能给儿子取出一个像样的名字,最后干脆一赌气说:“就叫梁小天吧。”妻子孙凤英坚决反对,但梁天已经想得不耐烦了,最后两人各让一步,把“小”字改成了“晓”字。就这样,33岁的梁天成了一个名叫梁晓天的男孩儿他爹。
梁天从小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对神秘的宇宙充满了向往和好奇,工作以后,为了看星星,他买了各种各样的天文望远镜。有了儿子,梁天再看星星时,就多了一个小伙伴。对此孙凤英很是不满:“你看人家当爹的,都教儿子点儿正经学问,体可倒好,天天带着儿子看星星。”一向好脾气的梁天笑呵呵地说:“我这不也是在教他吗?晓天,告诉妈妈,太阳系都有几大行星呀?”晓天马上就用稚嫩的童音准确地说出了答案。梁天得意洋洋地看()着妻子,孙凤英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粱天依旧我行我素,整天给儿子讲和星星有关的故事,眼看儿子就要上小学了,晓天还没有接受过任何语文、算术基础知识训练,孙凤英不免为儿子提着一颗心。可是,让她喜出望外的是,上了小学的儿子居然适应能力特强,不仅接受知识快,而且也没有遗传父亲的“厌学基因”,就连枯燥的数学也学得兴致盎然。孙凤英大为惊奇,认为儿子可能是隔代遗传了爷爷奶奶的优良基因。梁天对此却大不以为然,一口咬定是自已从小培养儿子天好的结果。
两人为此争执不下,官司打到谌容那里,谌容也说不准,她特意找了几个从事天文工作的朋友进行咨询。没想到,几个人都赞同梁天的说法。他们说,天文学需要潜心观测,要耐得住寂寞,所以可以造就沉稳内敛的性格;而观测时要锁定坐标、天空范围、寻找参照星系等等,又可大幅提升辨识能力;要记住那么多星象,对记忆力又是+特别的锻炼……是以从小喜欢天文的孩子,不管是智商、情商,还是心理素质都会比普通的小孩高出一截。
没想到歪打正着给儿子打下了如此良好的学习基础,梁天非常得意。
拔苗助长儿造反,无可奈何父撒手
本没指望儿子能有多大出息,但自发现儿子考试回回都能名列前茅,梁天大受鼓舞,觉得应该在儿子身上多下些功夫了。所以,当晓天升入初中后,梁天就一改以往对儿子漫不经心的教育态度,全力抓起儿子的学习来。
他给晓天报了英语补习班,又请了3个家教,自己还主动调整了工作时间,晚上尽可能陪着儿子一起学习。家教走后,他还要求儿子复述一遍老师讲的课。但他的良苦用心并没有换来儿子的理解和感动。一天,梁天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在电话里告诉他说晓天没有去学校,担心他会出什么意外。
梁天也很着急,连忙给平时和儿子关系不错的同学打电话,同学都说晓天可能在网吧。梁天开着车在学校附近的网吧挨家寻找,终于在一家网吧中将玩游戏正酣的晓天揪了出来。回家后,梁天又从儿子的书包中,翻出了一叠刚发下来的试卷,每一科的分数都不超过80分,一直在补习的英语居然只考了个58分。梁天再也控制不住愤怒了,一巴掌扇了过去。第二天梁天联系了晓天的补习老师,了解儿子近来的情况。老师告诉他,晓天近来总是点个名就溜掉了,根本不用心学习。梁天暴跳如雷,开始采取高压政策:给儿子配了手机,要求他每天除上课外,都要开机,保证家长随时能掌握他的动向;每天5点必须准时回家,先写作业。
可是,梁天的做法让晓天产生了逆反心理。学期末,他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更下降了不少。梁天除加强监管力度,一时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就这样,在父亲的高压管制下,晓天以的分数勉强考入了北京二中。但父子之间的关系却变得火药味十足。
此时,梁天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买了很多教育书籍认真研究。蔡元培的一句话让他触动很大: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梁天对此疑虑重重,顺其自然真的可行吗?他决定尝试一下。
2007年国庆,一家人欢聚时,母亲伤感地回忆起了去世的大儿子梁左小时候那些优秀“事迹”,梁欢也说起小时候自己诗歌怎么得奖,作文怎么上报纸的事。晓天听了,突然揶揄地看着爸爸问:“这些光荣都和你无关吧?”梁天的脸红了,承认自己小时候不爱学习。晓天不满地咕哝道:“那你还管我,自己都做不好。”梁天诡异地一笑:“我已经决定不管你了,让你自然成长。”
晓天并没将爸爸的话放在心上,可没想到,从那天起,梁天真的不再管儿子了。本来晓天应该感到轻松和解放,可不知为什么,没有了爸爸的管束,晓天突然觉得有些无所适从了,总担心自己会被同学落下,竟然不用别人督促,就开始主动用功起来。
梁天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为了儿子的那句“你连自己都管不好还管我”,平时很少摸书本的他竟也变得发奋起来。他买了很多书,每天一有空闲就埋头苦读。晓天对父亲的转变颇感惊奇。梁天语重心长地说:“我小时候只知道玩,如今书到用时方恨少啊!以前有你大伯,什么事儿都不用心,现在,公司要靠我打理,戏要靠我导,最难的是编剧,我现在不缺演员,可缺好本子!如果我能像你大伯、姑姑那样能写,那我还怕什么?”
看见父亲每天都在用功苦读,晓天也不好意思自己总将时间花在玩上了,虽然没有人管了,但他却再也没选过课,也很少玩电子游戏。高二的时候,他还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选中,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举办的“青少年八国峰会”。梁天乐坏了,他给儿子的奖励是带他去了一趟澳大利亚,不是为了看袋鼠,而是奔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帕克斯天文台的那台64米直径的射电望远镜去的。
晓天终于如愿以偿,亲眼看到了伊师塔地、金星最高的麦克斯韦山脉、阿芙罗狄蒂地、艾塔兰塔平原低地……甚至无意中观测到了金星大气中一次持续了8分钟的猛烈雷电现象,这让他兴奋不已。此后,只要晓天有出色表现,梁天都会用天文观测之旅来奖励他。父子俩携手游历了威尔逊山天文台、帕罗玛山天文台、玛纳基亚山天文台、卡拉阿托天文台……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重拾了父子之间久违的亲密情谊。
办报纸打冰球,“放任自流”上北大
梁天一直觉得一个人如果想将来有所成就,就应该放眼世界,所以学好英语很关键。但晓天对此却不认同,他还有自己的一套说辞:“我是一个中国人,学好汉语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学好英语!”儿子不说这话还好,一提起学习汉语,梁天更气愤――家里出了几个文学才子,但晓天的写作水平却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梁天遗憾之余,却也秉承着“自然法则”,从没有督促过儿子一句。有一天,梁天忽然提议办个家庭报纸,大家业余时间写点东西,丰富一下家庭文化生括。他的提议得到全家人的一致赞同。
他们给小报取名为《梁家物语》,每周一期。谌容当仁不让地当了主编,其他人则既是作者也是编辑,上交的稿子先由谌容初审,终审则由全体编辑开会讨论决定。
第一期,梁天上了两篇稿子,谌容上了3篇,孙凤英也上了一篇,晓天满怀信心地交了一篇议论文,却在初审时就被毙了,谌容主编他这篇文章的评语是“缺乏逻辑,不知所云”。这让晓天备受打击。
《梁家物语》一连办了3期,晓天都没能上成稿。见儿子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找书看,然后写个不停,却始终不得要领,梁天也没有当面纠正他。而是在一次聊天时,貌似无意地说道:“我写文章,是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主攻,想写评论了,我就集中一段时间学评论,写好了这个再去弄下一个。”晓天听了,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先从议论文入手,因为高考作文一般都是议论或记叙文,自己正好可以一举两得。
通过写文章,晓天发现,要想讲清一个论点,必须有很多论据来证明它,而在找论据的过程时,又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历史、地理,甚至数理化无所不包。连梁天都没想到,自己本意只是想培养儿子的写作兴趣,却连带着让他对很多学科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到了写文章的规律和窍门,晓天连续在家庭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这让他的自信心大增,再也不畏惧写作文了。
渐渐的,晓天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轻松地就把各科成绩追了上来,由当初入校时的勉强达标一跃成了优等生。不过,他的英语还不行,梁天也不着急,依旧顺其自然,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梁欢的儿子英巴彦从小被送到美国学冰球,英语非常好。2008年初,英巴彦从美国回来,梁天邀请他给《梁家物语》写文章。英巴彦用英语记录了他回国前刚参加过的一次冰球比赛的情况,还描述了他在美国的许多见闻。梁天十分感慨,他没有像某些父母那样,用莫巴彦做榜样来“刺激”儿子。而是只要有机会,就让儿子陪英巴彦到冰球俱乐部打球。每次打完球,英巴彦都会用很流利的英语和俱乐部里的老外交流,晓天只能傻呆呆地站在一旁,一句话也插不上。晓天发现,学英语还是有好处的,最起码能听懂别人聊天。
转变了思想以后,晓天学英语的热情大涨,成绩也很快就赶了上来。2010年,晓天参加了高考,并以617分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外语系录取。让梁天颇感自豪的是,儿子的好成绩并不是靠读死书获得的,他对各个学科都充满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十分善于总结学习方法。教过他的老师们都夸他聪明,可他却一本正经地说,他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都应该归功于父亲的“教子无方”。
一天,晓天真诚地对梁天说:“爸,我知道了,你说你不管我,不说我,其实是要为我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我在没有任何压力下学习。你这可是道家的思想――无为而治,不教而教。”
梁天得意地笑了,同时也欣慰地感叹,儿子真的长大了,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