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优秀10篇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优秀10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生态农业发展前景】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生态农业市场发展前景 篇1

关键词:体验经济;生态农业旅游;山地产品开发;秦皇岛

基金项目:2016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课题:“体验经济视野中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构建――以秦皇岛为例”(项目编号:201601B041),主持人:王楚鑫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9日

引言

近年来,在体验经济环境影响下,生态农业旅游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备受推崇,并日渐成为推动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双向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在此过程中,产品作为经济的载体,其有效开发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至关重要,而这又是一个循序渐进、追求创新的过程,受市场需求、物质基础、文化环境等诸多元素的影响。

一、体验经济窥探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经济发展形态,并逐步波及到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餐饮业以及旅游业等各个领域,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纵观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自己做、买来做、请人做、外包做等几个过程,其分别对应着上述几个经济时代。因而,体验经济具有很强的非生产性、不可复制性、短周期性以及互动性等基本特征。体验是体力、精神以及情绪等多元素重合,并上升到一定程度――人作为主体产生的美好感觉。严格意义上讲,体验并非经济产出,它也不像其他物品那样可以以清点的方式量化。而且这种主观感觉是不可复制的,世上没有哪一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体验是同质的。一般情况下,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的生产周期依次缩短,体验经济甚至可以以小时、分钟来论,例如互联网。此外,体验经济的核心是互动,由于个人体验是心智状态与筹划事件互动作用的结果,所以消费者会全程参与整个过程。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欧洲发达国家,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大规模开展体验经济,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二、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背景

产业融合背景下,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未来要走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目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农业旅游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产物,是服务升级的又一力作,更是两种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经路途,满足了当代大众多元化消费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时值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虽然尚未对生态农业旅游形成清晰的概念,但是北京、成都等部分大城市的周边乡村已然出现了最早形式的农业旅游,如农家乐、民俗接待等。历经20多年的发展,由于农业旅游产品及相关配套设施过于城市化、单一化、重复化,难以吸引大批游客或回头客,农村居民参与兴致不高,导致我国生态农业旅游仍处于“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如此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宝贵土地资源,还遏制了当地经济发展。尽快转变农业旅游生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刺激新的增长点,成为了各地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三、体验经济视野下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讲求一个循序渐进、持续创新、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夯实每一步,才能在体验经济时代有所建树,并由此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而言,体验经济视角下,秦皇岛应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扩大文化影响,积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笔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实践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找准优势定位。良好的资源支撑,是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根基。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域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存在较大的差异,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能够依赖的资源基础有所不同。因此,秦皇岛应针对现有的生态农业资源和山地旅游资源做实地调研分析,充分了解当前的发展现状,明确可利用物质基础,进而确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表达方式,以为后期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和借鉴基础。秦皇岛濒临渤海湾,境内大小河流汇聚,有南戴河、北戴河等水域旅游资源,身处燕山东段,山体、丘陵、盆地等遍布,有都山、祖山等山地旅游资源。随着时间的绵延,历史在秦皇岛留下的刻度至今依稀可见,是我国政府批准的第一个中外共享的避暑胜地。此外,秦皇岛还是我国唯一一个同时协办过北京亚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的地级市。这些都为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同时,秦皇岛作为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产出的葡萄、苹果、樱桃等盛誉全国,其农业经济发展也是有目共睹。基于此,秦皇岛应致力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出台一系列鼓励和引导政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丰富服务产品,从而为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体验。

(二)凸显地域文化。如上文所述,体验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互动性,它强调的是一种主观感受。文化本身是情感、精神、思想以及意识的交融,其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中的渗入,能够带给体验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反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含蓄的表达方式,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地域特色文化的领悟。秦皇岛应理性地研究与分析本地文化类型,包括原生态文化、移民文化、创新文化或其他文化,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以探寻山地生态农业旅游文化与旅游产品间的最佳融合契机。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同时还体现在社会公益层面,通过地域特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等注入,让人们体验世间美好,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因此,在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中,应注重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消费大众营造富有参与性、体验性的文化氛围,增强其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扩展价值。

(三)加大技术支持。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还需要先进技术支持,只有这样畅想才能变为现实。在充分论证了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设计的可行性与实现程度之后,就现有的技术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匹配符合需求的硬件技术及软件技术。其中,硬件技术包括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产工艺、制作周期、包装以及运输途径等,从各个环节保证产品质量过硬,以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而赢取消费、抢占市场。而软件技术则是指市场需求,这也是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集中价值体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秦皇岛相关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加强对体验经济市场需求的分析,并整理成文字、图形,以作进一步的归纳总结,确保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体验价值。在此过程中,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公司可以在网络上发起共享宣传活动,即将自己成熟的想法及产品设计在网络公众平台上,邀请广大生态农业旅游爱好者参与评论,并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借此做下一步的修整完善工作,保证最后的开发产品与客户需求相符,为市场攻坚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体验经济视野下,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条件优越,前景广阔。未来随着体验经济、生态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演化,生态农业旅游将受到新一轮的追捧,其产品开发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对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做出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希望业界更多学者关注体验经济发展,结合秦皇岛独有的山地、农业、旅游等资源优势,有机地把这些构成元素整合在一起,进而从体验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更多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晓红。体验经济视角下农业旅游产品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2]乔洁,乐腾。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6.2.

[3]定琦。国外农业生态体验旅游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0.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篇2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田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景观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环节。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1]。现代城市园林绿地已经走过了游憩观赏阶段,进入了营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满足景观效应双重目的阶段,原有的城市绿地系统已不适应新的城市发展需求[2]。景观生态学的兴起为构建生态型田园城市绿地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杨凌示范区为例,通过分析挖掘中小城市特有的构建生态型田园城市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此探讨生态型田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研究概况

1.1规划背景

杨凌是我国唯一的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中国农业的发祥地,现代农业的示范区,是现代农科教育、农业观光的新兴现代城市。杨凌作为“生态型田园式”的中国农科城、2009年中共中央关于继续办好部级农业示范区、天水-关中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陕西关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关中乃至陕西省其他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为生态型田园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2研究地区现状概况

杨凌位于东经108°,北纬34.2°,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西安—宝鸡中间位置,总面积135.08平方公里,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相望,西、北与扶风县毗邻,南以渭河为界与周至县相邻。其中由国务院批准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于杨凌行政区东部,总面积22.12平方公里。

杨凌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热凉爽而多连阴雨、冬寒干燥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635.1毫米,著名的新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铁路和西宝高速公路均从该区域内东西向穿过,杨凌位居全国宏观经济布局的一级发展轴线上,系属陕西传统的关中经济区。

1.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现状

1.3.1构成绿地系统的各种类型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

根据现状调查,2009年杨凌示范区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已达到217.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9.4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9平方米。从人均占有绿地面积来看,虽然大于全国园林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平均水平,但杨凌示范区许多绿地都属于机关附属绿地及防护绿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绿地。

表1现状用地平衡表

注:杨凌2009年现状总人口19.98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0.21万人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中心城区绿地面积偏低,人均公共绿地指标远远低于国家园林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平均水平。

杨凌示范区目前各种类型绿地面积差异较大的原因,主要因为杨凌示范区正在由城镇向城市转化,杨凌示范区园林绿化现状主要是城区边缘苗圃、花圃和果园等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面积和附属绿地面积较大,而满足公众需求的公共绿地面积相对较小。

1.3.2城市绿地缺少特色

杨凌示范区地形独特,邻水望山,又有悠久的农业基础,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却未充分利用,未能把现代城市与田园风光相结合。

1.3.3城市布局限制

受本身布局限制,城市内部被西宝高速、陇海铁路等人造屏障分割,城市东侧与北侧又被漆水河与韦河谷底阻挡,绿地系统缺乏一定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新老城区受空间格局影响绿地发展不均衡,新城区发展迅速,绿地相对较好,老城区对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视不够,许多居住小区及道路绿地匮乏,形式单调,色彩单一。

1.3.4道路及防护绿地数量少且形式单一

杨凌示范区道路绿地面积较少,形式上行道树单一,缺乏特色;结构上缺乏多层次的立体绿化;布局上缺少带状公园及街旁绿地。城市内部防护绿地面积较少,宽度偏低,工业园区与科教园区及生活区之间卫生防护林带缺乏。

2规划理论依据

2.1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在1939 年由德国地理学家C. 特洛尔提出的,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的空间结构,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3]。

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研究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并在坚持景观生态学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可以使城市生态建设和发展更加符合生态学意义,同时有助于解决生态环境、城市资源问题[4]。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仅要重视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人工生态系统建设,更应重视整个市域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完善,规划应把范围扩大到市域,既要加强大地绿化子系统规划,同时又要解决好城市边缘地区绿地建设与城市扩展之间的关系。

2.2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是由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E.Howard)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的构想,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5]。

3规划研究

绿地系统规划以“绿网化—林网化—水网化”的理念为指导,从注重景观效应为主向景观与生态功能兼顾观念的转变;从注重提高景观绿化建设用地面积,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转变;从集中在建成区的内部绿化,向建立城乡一体绿化的城市绿地系统整体规划的转变。从而在城市环境和景观的塑造上形成独特的城市个性,规划形成符合生态型田园城市的有机绿地系统。

3.1规划原则

根据北方城市的特点,结合杨凌示范区产业结构及绿地分布确定各类园林绿地内容及分布,强调园林绿地、农业用地与城市景观及历史文化的结合。注重绿地系统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创造城乡一体绿化的特色生态型田园城市风貌;对城市绿地、展示农业、林带、果园、花圃、苗圃等统一进行建设和景观规划;绿地建设与经济作物、农业作物、花卉种植相结合,突出农业特色;突出结合“后稷文化、农耕文化”,为生态田园城市注入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3.2规划目标

杨凌作为全国唯一的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也是关中地区最适宜居住的生态城市,应努力营造田园城市环境氛围,使现代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高效农业向观光农业转变,最终实现田园城市向森林城市转变[6]。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园林杨凌”,达到“春有花海、夏有绿荫、秋有美景、冬有阳光”的特色景观效果。“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形成“城在林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独特的生态型田园城市风貌。

本次绿地系统的总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3.2.1创造城市的绿化大背景,城市周边和内部主干道两侧各80米的展示农业既丰富了城市的绿色,又符合杨凌田园城市的特征,也让杨凌的绿色空间独具国家农业示范基地自己的特色。

3.2.2结合城市布局,通过建设城市公园、街道、广场及滨水绿地,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大绿化基调,建立网状的城市绿地系统——主干道两侧80米农业展示观光带,既作为城市组团的有效分割,又是城市的脉络,使城市的喧嚣、杂乱在绿地的导引下被梳理、消融。

3.2.3与渭河“一河两岸”景观规划相衔接,沿渭河建立湿地公园。改善现状渭河生态,建立杨凌沿河生态度假休闲长廊。

3.2.4结合杨凌南北阶梯状地形、国境交通防护林和水渠河流湿地防护林带的特点,形成漆水河沿岸和城市东部工业区之间的湿地森林防护区公园;城市北部泰陵周边的台地森林公园和西宝高速和高速铁路之间的城市中心森林公园。

3.3功能性景观格局分析

以满足多种功能需求为前提确定规划布局:形成“大地环形生态、景观绿廊渗透、地域文化融合”的布局结构。

3.3.1大地环形生态

以杨凌示范区农、林业为基础,通过农田、坡地、林地,渭河--韦河--漆水河河道林带等,形成环形生态圈,构筑城市大环境绿化背景。

以农林水为主题特色的杨凌示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大环境绿地。城市周边和城市郊区的试验田既丰富城市绿色,又符合杨凌田园城市特色,位于城市新区的农田,继续保留利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沿四周栽种林木,建立农林间作,混合经济林系统,既满足农业需要,又改善城市绿地大背景,形成具有高效能的新网络结构。使城市大环境绿地子系统与城市内部各绿地子系统相联系,使之与城市绿化网络贯通,缩短人与自然的距离,从而为创建生态型田园城市做好铺垫[6]。

3.3.2景观绿廊渗透

以规划区域道路、水系为依托,通过道路、水系景观绿化,形成多条生态渗透廊道,加强景观绿廊连通。规划区外环林带建设以点、线、面相结合的形式,丰富形态变化。加强杨凌示范区中心城区与地带的绿地衔接,发展展示林带、农业、果园、花圃、苗圃等绿地。

重视规划区域中适宜绿化生长的优势条件,扩展景观绿廊的厚度及丰富绿廊的结构层次,创造生态田园城市景观。景观绿廊网络结构合理,景观特征明显,城景关系协调并形成独具杨凌示范区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努力创造“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让市民享受绿色”的理想绿化环境。

3.3.3地域文化融合

以示范区现有绿化条件为基本骨架,突出结合“后稷文化、农耕文化”为生态型田园城市注入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景观建设结合自然地势、历史文化及水体创造杨凌特色,构筑“科技、文化、田园、绿水”系统的城市景观体系。景观主轴要体现杨凌传统文脉,强化城市入口和城市节点的景观形象建设,塑造园林化、田园化、生态化的城市风貌特色,加强保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号教学楼地段、隋泰陵、古邰国遗址和标志性自然人文特色风貌区。

3.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根据杨凌绿地规划布局依据杨凌城市的特点,打破城乡界限,把自然引入城中,将绿地系统规划为“八面环青屏,处处皆绿景,双水绕城廊,绿网织“田”城”的网状布局模式。形成“一区两廊、三轴四带、一心两环”的系统结构[6] (图1)。

图1 杨凌示范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3.4.1一区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示范区西北侧,即城市规划区以外的五泉镇、揉谷乡、大寨乡和杨村乡的一部分,土地利用现状以耕地和村镇建设用地为主。规划总面积约55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4100公顷,道路及村镇城市占地面积约1400公顷。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地势、地貌和产业现状,通过园林化设计,把现代农业的种植、加工、展示、管理和服务等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布局, 采用现代都市高科技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重点发展以优质无公害蔬菜、名优水果、各类花卉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从而促进科研、生产、旅游多方位收入增长,建成对全国有示范意义的集现代农业科研、生产、观光旅游和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物资源开发基地,带动西部和北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农耕绿色大背景,把“绿”作为城市底色植入杨凌,对于杨凌绿地系统建设和彰显城市特色都具有重要意义。

3.4.2两廊

渭河滨水景观通廊,借助渭河水体环境,结合水上运动公园和奥林匹克运动公园,沿渭河新建城郊湿地公园、城区湿地公园、芦苇荡、荷花苑等特色生态公园。构筑良好的南侧城市滨水景观,形成具有农耕特色的城市 “绿肾”景观通廊。对渭河进行区域性统一整治,禁止向渭河排放污水、倾倒固体废弃物;两岸协调300—500米范围内种植防护林地;500—1000米范围内发展观光农田或建设休闲娱乐用地,禁止进行有污染的工业建设项目,协调整治渭河及两岸生态环境。

韦河-漆水河景观通廊,结合防护绿地、花卉基地、苗圃、果园等一系列景观产业构筑良好的北侧城市滨水景观,形成城市北侧“绿肾”景观通廊。对漆水河两岸进行协调治理,100—300米范围内种植防护林地,300—500米范围内开发经济农田,禁止建设有污染的工业项目,综合对漆水河进行区域性治理,创造良好的漆水河生态环境;对其他支流两岸50—200米范围进行控制,控制范围内开发经济农业,禁止建设工业项目。

3.4.3三轴

杨凌示范区以杨凌大道城市中心轴、城西西环路交通轴、城东新桥路产业轴,来控制规划区的南北向景观轴线,同时穿插沿西农路和邰城路形成的文教轴;从泰陵沿扬青路到规划滨河度假区的景观轴,这些绿色景观轴能有效地将生态环境引入城中,连接城市内部绿化分布,提升城市品质。道路两侧规划一定宽度的示范性景观树木,局部路段形成“背景林带—田地或经济林带—行道树”的种植格局,从而提升示范区田间道路景观,体现示范作用。

轴线绿带规划合理搭配乔木与灌木、速生树与慢长树、常绿树与落叶树、观赏树与抗污染树种以及林带与田地或经济林带的比例,形成特色的农耕道路景观。

3.4.4四带

南侧渭河:芦苇荡—荷花苑—农田—生态防护林景观带;

中间:西宝高速公路及西安至宝鸡高速客运专线生态景观带和陇海铁路生态景观防护林带;

北侧韦河—漆水河:湿地森林景观带(目前现状不具备营造湿地景观的条件,前期以生态林带为主)

四带以营造城市东西方向生态景观带为主构架,成为“风廊、绿廊”,是重要的生态林带,起到“绿肺”作用,同时兼具防护绿地的功能。

3.4.5一心两环

一心即以城市规划行政中心为基点,向外辐射的城市绿地核心。

两环:围绕城市行政区规划范围构建城区生态绿色屏障,构建集农科示范林区、田间道路景观林带、都市森林公园为一体的城市内部环形绿廊,打造森林之都,提升城市魅力;围绕城市总体规划在示范区的,南面的渭河景观带,北面的漆水河景观带、韦河景观带结合东西两侧的生态林地及城市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苹果园、葡萄园、猕猴桃园、农田林地等特色农业景观,形成一个封闭式的绿色屏障,是整个城市的天然绿色背景。

4结语

文章以杨凌示范区生态型田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学习和总结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理论,在规划设计中没有仅局限于城市内部的园林式绿地系统规划,而是创新性的提出将其延伸到区域生态系统规划内,并高度重视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和建设,将林地、田地、园地、水域等土地类型作为生态改善的积极因素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传承山水农林生态格局,展现城市田园特色;保护自然环境,传承城市现有水、洲、田、城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以的农田为背景,以绿洲点为生态核心,以农业观光示范带、河流水渠为生态网络骨架,营造特色宜居的田园城市空间,最终形成“城市一绿地一田园风光”特色格局,和富有生命韵律变化的景观的设计方法。望今后能为生态型田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敏.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的与时俱进[J].中国园林,2002(5):17-19.

[2] 徐雁南,王浩.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潮流初探[J].规划师,2003(10):22-23.

[3] R.福尔曼.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 唐东芹,傅德亮.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化关系的探讨[J].中国园林,1999,15(3):40—43.

生态农业市场发展前景 篇3

关键词:都市生态农业;林下经济;农业发展方式

一、现代农业“三个导向”与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一)“三个导向”

农业现代化道路体现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生态环境恶化、温室气体增加,生态危机已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发展实力和发展层次,是现代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的转型势在必行。十八大后,国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在对我国农业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密集调研的基础上,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三个导向”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即以解决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都市生态农业撑起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一片蓝天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充分体现“三个导向”的发展战略,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践行了“三个导向”,实质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从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看,未来环境修复与治理成本极高,都市将会为今天快速挤压式的增长付出巨大代价。只有都市生态农业才是都市农业的未来发展道路。我国各地生态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为现代都市及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从发展实践看,都市生态农业以进一步开拓农业的多功能性以及高效、绿色、可持续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生态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提高农业发展可持续能力。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中,注重将农业生态建设贯穿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以生态系统循环持续发展机理安排农业发展道路、调整农业结构,以此来缓解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控制农药化肥等的投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注重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充分体现了“三个导向”现代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性。

二、林下经济助力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一)林下经济是都市生态农业的重要形式

本世纪初林下经济在我国开始逐步兴起,林下经济目前已成为我国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林业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观光旅游、农林牧产品综合开发等,获得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中,近郊区和都市生态区发挥林业产业生态的优势,逐步将林下经济开发作为都市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而加快发展。在国内外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中,林下经济得到重视。德国是发展都市生态农业较早的国家,在都市农业发展中特别注重生态发展,高度重视林业的生态效益,将林业作为都市农业的重要形式。德国往往在一些大城市加大林业经济发展,将许多发达工业城市打造成“森林城市”。在国内都市农业发展中,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大城市也非常关注林下经济的开发,加快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如北京市近年来在首都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发展了林药、林菌、林桑等十种经营模式,林下经济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已成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林业的主流形式之一。林下经济服务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农民增收,并为首都发展提供生态屏障。

(二)林下经济关注生态等多重效益,助力都市生态农业

1、林下经济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多重效益。近年来,为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林下经济的多重效益,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出台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2013年10月,国家林业局公布了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名单,以典型带动林下经济发展。从我国各地林下经济发展的目标看,林下经济有助于发挥多重功能,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等多重效益。如北京市在林下经济发展中,注重发挥其生产、生活、生态多种功能;上海市林下经济最终目标是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天津市在林下经济发展中,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题,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2、林下经济多重功能开发,有助持续发展。林下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林业生态环境,将林、草、农、牧有机结合,采用林菌、林药、林禽、林畜、林游等模式,进行多功能农业开发,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发展,既有利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又有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力。以林禽发展模式为例,我们可以从图1看出,在林下空间养殖鸡鸭,缓解了土地压力,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利用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提质增效,又很好地避免了环境污染,在林——禽产业互动中“生态”和“利益”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3、特殊的空间,拓展都市林下经济的特殊功能。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中,近郊和都市区林下经济处于特殊的空间,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势,而社会对其也会有特殊的需求,特殊的需求就要求发展特殊的功能农业。以生态为首要目标的都市林下经济,有很好的生态维护功能,一方面为现代都市发展提供强大的生态屏障,帮助现代都市污染防治。另一方面实现资源多级循环利用,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唤起居民回归自然、绿色消费等意念。都市区林下经济所处的这一特殊的空间,要求满足都市区发展的这些特殊社会需求。

三、都市林下经济模式选择与发展对策

与山区、丘陵林业经济发展和其他区域林下经济的发展不同,都市林下经济处在现代都市发展这一特殊的发展空间,还有特殊的社会功能,这是都市林下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因此,对于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林下经济,在进行模式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特殊性,首先必须服从城市需要,服务现代都市发展,凸显都市林业的特殊空间地位,农、林、工、服多产业联动,开拓都市林下经济的都市服务功能。林下经济为现代都市发展提供强大的生态屏障,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先的技术和服务功能,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城市污染的防治等多重功能。在具体模式选择上,要发挥都市旅游休息市场优势,重点发展林下休闲体验、林下旅游等林下经济。做好都市林下经济科学规划,因为科学发展,规划必须先行。

1、加快都市林下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技术突破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林下经济是典型的林业生态环境依赖性产业经济,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基础。都市林下经济实现持续高产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都市生态屏障功能、充分发挥林木和其他生物的综合效益,急需科技创新。都市林下经济发展要求加快农林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重效益。目前,受技术水平限制,我国都市林业经济持续发展技术成果不多,储备不足,限制了都市林下经济的发展能力。

2、加大投资力度,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都市林下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改造,这就要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实践已证明,林下经济是一项投入、产出较高的产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很难产生相应的规模和效益,单靠农民自己和市场机制是难以解决的。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林下经济的资金投入,支持鼓励农民发展林下经济,提高生产水平,同时引导农民、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调动农民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发展林禽、林畜、林菌等多种林下经济模式,林业与其他产业多产业联动,打造林下经济产业集群。

3、注重特色培育,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依据本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创建特色是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都市林下经济特殊的地理空间和特殊的社会功能,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充分体现并依此形成特色。在我国未来都市林下经济发展中,我们要按照“林木发展,生态第一”的原则,着力打造林下经济产业化集群,积极培育都市林下休闲体验、都市林下旅游、都市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产业化集群。围绕集群培育,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使每个集群都有一批叫响全省、全国的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孔祥智,周振。“三个导向”与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J].江汉论坛,2014(7):42-49.

[2]和美丽,王军强,左停。基于后现代思维反思都市农业发展[J].生态农业2014(4):165-168.

[3]张连成,程耀民,王亮等。天津市滨海新区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展望[J].绿色科技,2013(11):92-94.

生态农业市场发展前景 篇4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消费心理;发展意见;前景预测

近年来,北京市生态农业旅游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更好的促进生态农业旅游在北京的发展,本调查市针对北京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本调查通过查找原始资料,对北京生态农业旅游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组对北京近郊生态农业旅游园进行实地走访,并对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基础上咨询了相关行业专家,分析了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发展建议。

一、消费者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回收的100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如下:

1.性别分布

如图1被调查者的性别构成在本次调查中,选取的样本男女比例较均衡,属于合理的男女调查比例。合理的性别调查比例将使本组的调查结果从理性和感性两个角度进行合理分析。

图1 被调查者性别构成

2.年龄分布

如图2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在本次调查中,所选取的对象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分布,他们对生态农业旅游都能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力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本组调查问卷结果合理性的一个基础。本组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所属的不同消费心理,发掘他们独特的消费需求,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见解。

图2 被调查者年龄分布

3.职业分布

如图3被调查者职业构成图在本此调查中,被访者的职业分布为:个体户,工人及服务人员,职工,学生,其他。为了迎合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本组需要针对不同的消费阶层需求提出相应的建议。北京作为一个压力大的城市,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合理的职业构成合理的消费需求也为本组的调查结果提供另一种合理的基础。

图3 被调查者职业分布图

4.了解生态农业旅游的方式

如图4了解生态农业旅游的方式在本次调查中,消费者了解生态旅游的方式有电视、互联网、亲朋好友介绍、旅行社。面对形形色色的宣传方式,消费者总是眼花缭乱,为了全面的打开市场,生态农业旅游的宣传要找到以前宣传不足的地方。这项调查结果将统计出不同群体了解到生态农业旅游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比例可以对以往的宣传方式进行调整已达到全面宣传的效果。

5.年平均去生态农业旅游度假的次数

如图5被访者出游次数分布图在本次调查中,消费者的年消费次数有一下几种:频繁(4次以上)、一般(2-4次)很少(1次)。北京生态农业旅游正在初步发展,消费者对生态农业旅游的需求程度不同,不同的消费者去享受生态农业旅游的原因不同,我们将针对消费者不同的享受消费次数,找出相应的原因,以让生态农业旅游园改进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服务。

图4 了解生态农业旅游的方式

图5 被访者出游次数分布图

6.在生态农业旅游度假村中人均消费

如图6人均消费状况图在本次调查中,人均消费有200元以下,200-400元,400-600元,600元以上。调查结果显示一般消费群体是中高产阶级,他们有足够的剩余资金进行享受型消费。人均消费一般在200-400元之间,也有部分超过600元属于高层次的消费。这为生态农业旅游园的发展也提出意见。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定价,以更好地为全市人民服务。

图6 人均消费状况图

7.消费者看中生态农业旅游的方面

如图7生态农业旅游的吸引力表现吸引消费者的消费方面不同,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每个产业发展的前提。只有发现大众的消费需求,才能更好地指导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同时有也要满足特殊消费者的特殊需求,来满足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

图7 生态农业旅游的吸引力表现

8.生态农业旅游的优势

通过调查了解到,消费者看好生态农业旅游能够带来的益处主要包括:1)回归田园式生活,陶冶情操;2)食用绿色农产品,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3)缓解平时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压力。

9.消费者认为吸引他们的生态农业旅游的特点

通过调查,被访者普遍认为:1)幽静清雅的自然环境;2)无污染的农产品;3)农业观光和农业劳作是生态农业旅游最大的特点。

二、北京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通过对被调查者的问卷分析,结合本次调查的实地走访,总结出北京市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特点

1.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初具规模

北京生态农业旅游具有良好的基础,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生态农业旅游有初步了解,消费者偏向原生态、历史遗迹或自(下转第78页)(上接第76页)然风格的生态业旅游地。消费者多为中高产阶级,生态农业旅游宣传方式多样化。

2.生态农业旅游吸引力强

消费者在农业生态旅游中更多的是享受生活,缓解生活的压力,还有部分的消费者是针对农场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绿色食品。生态农业旅游给了人们接近大自然的机会,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城市已经成为主角,但是生态农业旅游的兴起给人们一种回归田园生活的感觉。现在北京生活压力大,上班族需要在忙碌之余放松身心,这样生态农业旅游就为上班族提供了良好的旅游选择。

3.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

生态农业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在此次调查中消费者更注重生态农业旅游的“农”味特色,合理的一体化消费服务体系,也吸引力更多的消费者。需求的增加将会增加社会供给,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将会走向辉煌。

(二)现阶段北京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单一、功能雷同、没有形成农业旅游的品牌

目前北京市的农业生态旅游主要以观光、采摘、垂钓等活动为主,仅停留在观光层面上,产品类型单一。能够让游客参与的项目很少,参与性不高,内容不充实,这都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2.宣传推介力度不够,缺乏精品旅游项目

生态农业旅游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做好景点的推介工作。目前北京的一些生态农业旅游分布较散,缺乏精品旅游项目,对于游客的吸引力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

3.农业旅游项目受季节影响

受自然气候条件、农事季节的影响,许多农业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很多地方旅游旺季客流量大大超出旅游地承载力,造成旅游资源破坏、价格上涨、旅游服务设施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但是一旦过了节令,大多经营非常惨淡,旅游设施闲置浪费。

三、推进北京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建议

结合消费者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咨询行业专家,给出如下发展建议:

1.提高政府对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重视

在北京市农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全面贯彻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关于加快推进京郊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地区,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开发模式,破除发展瓶颈,推进规范性建设,以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为目标,以实现集群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方向,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北京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经济效益

政府应大力扶持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为其增加宣传。北京各生态农业旅游园也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进行传播,提高本生态农业园知名度。

3.提高创新力度,发展特色产业

观光农业园发展类型按照功能类型分为:观赏型、品尝型、购物型、参与型、娱乐型、疗养型、度假型、科普型等,每一类型都应有其配套设施,可根据其功能类型开发创新产品。也可根据当地特色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旅游园,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加强现有生态农业旅游园的建设和管理,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品牌,做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园。

四、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展望

生态农业旅游将休闲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新兴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生态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超过4亿人次。

当然,北京以它强有力的交通路线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具备了农业旅游开发的客源保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可支配更多的收入与闲暇时间。享受型消费需求的增加为生态农业旅游创造了丰厚的社会基础。同时,生态农业旅游将休闲农业旅游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既符合农业发展的要求,也响应了当今生态化的时代主题。国家及地方对发展农业旅游的高度重视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北京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一片大好,这预示着生态农业旅游在北京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组的调查结显示消费者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很看好。近年来,国内外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旅游业和农业的一个新亮点。通过对北京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发现问题,并且积极思考,寻找解决方案,为生态农业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研究北京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充分发挥它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综合效益,对加快北京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维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效益与繁荣农村经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促进北京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翔宇,张龙。中国观光农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6(117-119).

[2]方志权。都市农业的特征、生产背景与功能[J].中共农业资源与规划,2000(05).

[3]臧胜男。农业旅游者动机、满意度对忠诚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篇5

关键词:农村;政策;景观设计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曾指出:“不解决农民问题,中国很难有效地发展市场经济”。中国是世界上有着古老文明的传统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地方政府一号文件的重点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措施,但新农村建设的广度和深度相较于城市发展明显滞后。

一、新农村景观设计的问题与机遇

普遍的问题有:1. “千村一面”现象的日趋严重,许多农村景观盲目照抄城市景观设计模式,奉行“拿来”主义,造成了景观特色缺乏。2.设计存在局限性。景观设计过于强调设计美感,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没有长远考虑到农村景观文化传承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3.植物的引入大众化,缺乏本土生活气息,地方特色不明显。

历史机遇:1.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和推进;2.中国有九亿农村人口,研究探索具有地域性和农村文化特征的景观设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前途。3.有研究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能够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城乡二元结构进入到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历史新阶段和新机遇。

二、永州的农业农村政策与农村环境现状

从《永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其它相关农村政策中可以看出,稳定粮食生产是永州市也是全国放在第一位的重要农村政策,有安天下、稳民心的部级战略意义,烤烟、蔬菜、柑桔、香柚、黑美人西瓜为主要发展方向。林业方面,现今主要向现代林业、经济林业、生态林业发展;、美丽乡村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大部分乡村培育1-2个特色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等专业村发展模式得到应用和推广。公共事业继续完善,建设农村书屋,发展乡村小作坊、农家院、庭院经济、野生采集、休闲农业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永州农村现状:1.永州地处山区,大部分的村庄都依山傍水而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暗合了传统的风水学知识,和我国美学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这里更是理学文化的发源地,有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植历史和古代人类生存的遗迹,有蛾皇女英的动人传说。2.农村缺乏整体的、长远的建设规划。房屋原地翻建、占用耕地建房、住房层高、朝向、通风采光、排水排污等问题异常突出。景观表现上主要是:村庄道路、功能布局、建筑造型、景观节点基本都是无序发展状态,村庄发展各自为政。3.集体经济、规模经济、景观意识不强。永州农村经济大多是自给自足的模式,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为主,发展非常缓慢。其实,关于集体经济和规模经济、景观发展成功的案例有很多。例如:我国许多地方都种植有樱花,但大多是零星种植,缺乏品种的丰富性和规模性,只有武汉大学大量种植,品种丰富,形成规模效应,每年吸引几百万游客前来观光,不但美化了环境,更增加了学校知名度。安徽黄山的黟县种植有号称10万亩的竹林基地,有“竹海”之美誉,不但绿化好,还形成了的独有的特色;其实永州本地也有这样成功的案例:永州桐子坳村“天下第一银杏村”的口号提出来以后,慕名而来的旅客络译不绝。由此可见,农村规模经济的成功发展案例将为我们在这片广阔土地进行有效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三、永州新农村建设景观设计分析

根据相关政策规划及发展需要,结合永州新农村现有实际情况特点。农村景观规划的整体设计思想应以“唤起儿时回忆”、“加强村落凝聚力”、“增加家乡归属感”精神内核,以美化环境、保护生态,促进新农村建设大发展、快发展为目标。

1.设计元素:景观设计元素的提取,要从当地自然特征、生活习惯、地域人文、民俗风情当中提炼获取。

2.乡村景观设计原则: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的制定,需要在整体上对农村的环境景观资源有很好的把握,如:村居的布置形式、土地的利用现状、地形、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等等,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特色挖掘和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六项原则。

3.主要景观内容及其设计思路:设计内容按其功能分区,应该分为生产、生活、自然三大块。

生产性景观。按照永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及其它发展要求,水稻作为湖南省最具代表性身份名片,永州地区种植广泛,它不但是非常重要景观素材,更应成为设计思考的重要节点。永州水稻为二季生,近200天的种植时间,可以让观赏期保持很久。播种、插秧、生长、成熟等多种成长形态,不同时期呈现出来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其它如烤烟、道县的脐橙、江永的香柚、香芋、香姜等。对于这样的主景观内容,应该突出其规模效应、绿色环保、统一管理的视觉效果,向休闲农业、野生采集农业景观设计靠拢。

生活区景观。许多道路都是在原村庄主干道扩宽而来,基本按原村貌进行,但许多新建建筑都是往主路上靠拢了,还有部分占用了耕地建房。因此,对于住宅,应该进行规划,按照土地节约的政策进行合理布局。建筑造型应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统一风格。其它景观要围绕当地特色及层次丰富两个要求做文章。

自然区景观。永州最常见的便是临山滨河之景,必须突出生态理念,应该结合村庄发展态势、结合观光、休闲、餐饮等功能布局来展开设计。

结语:我国广阔的农村天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特色,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关系到广大农村和农民福祉的伟大工程,如何在优化乡村居住环境的同时,将国家及地方发展政策应用到景观规划设计中去,释放农村发展的巨大潜能,发挥集团作战,规模产业的效应,是景观设计行业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刁俊琴,崔学勇。关于新农村景观设计体系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0).

[2]吴安湘。国外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经验浅探[J].世界农业,2013(01).

生态农业市场发展前景 篇6

【关键词】 乐和家园;生态农业

一、生态农业的行业发展前景

有机农业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化学污染和品质下降问题,并减轻农业生产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使得这一生产方式在全球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大中城市的调查表明:100%的人都希望所吃的粮食和蔬菜中不存在有毒物质,79%以上的消费者希望购买无公害农产品。中国每年有多达74亿美元的出口农产品因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而退回国内。要应对 “绿色壁垒”的挑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积极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以绿色生态农业代替污染严重的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结构的调整,建立我国的循环经济结构体系。

二、“乐和家园”生态农业的波特五力分析

1.买方砍价能力。受地理位置和目前有机农产品的产量限制,“乐和家园”有机产品的买方市场主要定位于成都市及彭州市的中高档社区和超市等,采取配送方式。

(1)中国的有机农产品推广中,存在社会认知度低、成本高的问题。即使经过近几年有机农产品理念的推广,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认知度日益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也不断增长,对于成都及周边的二三线城市来说,价格因素仍将对产品销量产生较大影响。

(2)目前“乐和家园”的有机农产品买方集中(局限于成都市及周边二三线城市的中高档企业,如超市、酒店、宾馆等),即部分买家购货量占销售量比例较大,买家具有较强的砍价能力。

2.卖方(供应商)砍价能力。农产品产业的卖方主要指农资的供应商。有机农产品是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料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补充养分的有机种植和养殖方式培育而成。有机农产品所需的农资(如化肥)主要来自农户本身或周边,较易获得,且成本较低,而种子、农机等卖方市场也较为成熟,砍价能力较弱,卖方砍价能力可忽略。

3.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中国认证的有机农业基地中约30%的原产地落在贵州、青海、内蒙古、新疆等西部地区,以及中东部的某些贫困市县。四川已有的有机农产品供应商中,西充于 2009年8月其有机蔬菜已高分拿下了进入成都超市的“准入证”。在西部省区,由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相似的基础资源条件,有机农业的进入壁垒较低,且竞争参与者范围广泛,目前的有机农产品市场竞争已较为激烈。

4.潜在进入者。根据四川省农业厅《2009年四川省绿色食品工作要点》指导,四川省将优先在粮食主产区、农业特色产业50强县、100个优势特色种植业示范基地开发绿色(有机)食品。积极引导和组织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和出口企业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以县级政府为主导,实施龙头企业跟进对接,组织农民积极参与,新创建16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00万亩以上。政府政策对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进一步降低了该产业的进入壁垒,未来有机食品产业竞争的态势将趋于激烈。

5.替代品。由于人们购买力和消费理念的局限,普通农产品仍会在相当长的时间中,作为有机农产品的替代品,其竞争力则在于其价格的低廉和人们的消费惯性。

三、“乐和家园”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

1.地理条件优势。(1)离目标市场的较近。距彭州市仅25公里,距成都市仅65公里。(2)适宜的气温、湿度和优质的土壤。山里原本就生产优质的黄连等中药材及土豆、四季豆、玉米等农作物。

2.人力资源优势。由于地震后当地村民仍基本留在原地参与重建,有大量劳动力可以利用。在当地具有优良的农耕传统,农民的基本农业技术较为成熟。

3.社会资源优势。由于地球村、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的介入,丰富了大坪村的社会关系资源。通过这些丰富的社会资源,“乐和家园”建立起初步的销售渠道,保障了“乐和家园”有机产品的基本销路。公益组织邀请了许多

生态农业方面的专家,对该产业进行专业指导。

四、结论和建议

1.成本领先战略。生态农业具体到有机农产品行业中,目前买方砍价能力较强,价格是影响产品销量的重要因素,“乐和家园”应利用充分利用其专家资源,为生态农业规划出一条保品质、低成本的道路,如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选择适宜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

生态农业市场发展前景 篇7

关键词 生态农业;农业模式;现状;发展前景;中国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76-01

生态农业要求把农业及农业相关行业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解决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三大效益的统一与发展[1]。

1 国内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起,传统农业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就已经被结合起来[1-7],生态农业的概念逐渐发展起来,经多年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已经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就,但也应该注意到,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瓶颈[2]。一是目前我国生态农业主要目标为追求更多产出,主要手段为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未足够重视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二是当前的生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体,没有充分重视包括工业、服务业在内的其他领域或部门之间的联系,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缺乏市场化的引导,在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方面发展不足;三是用于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落后于当前的生态农业实践进程;四是农业管理标准化水平低,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相互冲突及自相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

2 现阶段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作用

2.1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农”领域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农业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科研成果、政策要求,都无一例外要争取到农民或农业生产者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否能兼顾到农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能让农民获得真正的实惠,关系生态农业发展成败[3]。实践证明,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能够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获得双赢的新型农业体系,可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值得进一步完善、发展和推广[2-4]。

2.2 发展生态农业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业发展遇到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中更集中的暴露出来。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将是我国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农产品质量与产品竞争力及农业综合效益等多方面的问题[4-5]。另外,发展生态农业、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也将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存环境,有利于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2.3 生态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中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也将在农村。农村的小康社会建设要求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生活环境[7-8]。发展生态农业影响着农业生产方式,尤其是农村生活方式;不但可以改善农业及农村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将会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充分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将逐步颠覆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别方面的观感,也将最终促成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9]。

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国家及农业主管部门虽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但始终未能解决所存在的一些农业管理体制上根本问题。二是生态农业以及相关理念的普及程度不够高,农业相关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未能充分地理解与把握生态农业的各相关方面。三是当前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未重视农业的多功能生态服务,大多局限于物质能量循环和能量资源多级回收利用。四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格局始终以种植业为核心,存在一系列问题[10]。五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方面始终缺少系统、完整的理论整合成果,其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4 生态农业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模式。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适宜的发展模式将能有效促进本地生态农业的发展[11]。二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协调发展。坚持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原则,合理利用、增殖资源原则,物质循环、多级利用原则,正确运用调控原则[1-6],多业结合、集约经营原则。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注重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和农业清洁生产,提倡在信息化基础上组织农业生产。四是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相关单位及个体的宣传鼓励措施,并逐级细化,充分调动其积极性[12-13]。

5 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和新趋势

5.1 从重点关注生产环节转向规模化与产业化

产业化与规模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14]。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强调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通过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循环,突破单一狭隘的产业限制,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3]。

5.2 发展多产业结合的开放性农业和多功能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以农林牧渔产品的生产加工为基础,紧密联系生产流通领域,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网络化连接[12]。

5.3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注重生态文化的培育

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也是生态农业的灵魂。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12,15-16]。生态农业的发展应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基本点,将和谐发展作为首要的价值选择,将生态文化的培育与发展贯穿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之中。

5.4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11],对整个农业技术体系进行生态优化[15]。在实践过程中,对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再优化,以现代农业科学理论为基础加以整合,引入最新的实用技术进行二次革新创造[17-21]。

5.5 重视传统农业文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既包含构建不同类型的适应当地既有条件的生态经济模式,也包括集成的生态技术和管理模式[11]。我国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在对传统农业精华的传承和提高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根基和稳定的保障,这也将有利于保护各地区、各民族形式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并有利于农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13]。

6 参考文献

[1] 胡人荣,余长义。我国生态农业进展现状与展望[J].生态农业研究,2000,8(3):95-98.

[2] 李新平。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6):341-345.

[3] 韩玉勇,刘志峰。农村进展循环经济的新形式[J].安徽农业科学,2011,35(30):9717-9718.

[4] 曾超,王文强,等。中国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农业[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28(1):58-60.

[5] 金鉴明,金冬霞。中国的生态农业[J].世界科技研究与进展,2002(2):10-14.

[6] 顾进飞。生态农业进展的制约因素[J].农业环境与进展,2012,15(2):8-9.

[7] 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8] 卞有生。生态农业基础[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

[9] 张忠根,应风其。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 卞有生。生态农业中废弃物的处理与再生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11] 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2] 邓启明。基于循环经济的浙江现代农业研究:高效生态农业的机理、模式选择与政府管理[D].杭州:浙江大学,2007.

[13] 刘春。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14] 骆世明。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J].地理研究,2008,22(1):20-22.

[15] 章家恩,骆世明。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时间和理论问题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5,24(11):1365-1370.

[16] 骆世明。生态农业的景观规划、循环设计及生物关系重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805-809.

[17] 刘应元,冯中朝,李鹏,等。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14(3):24-29.

[18] 黄国勤,王淑彬,赵其国。广西生态农业:历程、成效、问题及对策[J].生态学报,2014(18):5153-5163.

[19] 曹志平。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1):29-38.

[20] 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契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6):663-667.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篇8

关键词 景观农田;生产模式;观光旅游;潮汕地区

中图分类号 S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12-02

近年来,伴随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影响着城乡生活的生态环境[1]。在党的十会议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战略部署下,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效益农业转变,景观农业作为新时期下休闲农业新的发展方式得到迅速发展,主题观光园、开心农场、沟域农田美景、屋顶农业等如雨后春笋般萌芽发展[2]。潮汕地区人多地少的问题更为突出,传统农田生产趋向破碎化而缺乏连续性,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季节生产与旅游观光时段不协调、农业旅游产品的观光效果不佳、景观生产的周年性较为计划零乱等难题,目前当地仍未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景观农田生产模式。因此,开展农田景观生产模式探索,对寻找传统农业与现代效益农业的结合点,为当地提供发展观光农业模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田概况

1.1 自然环境条件

潮汕地区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年均温21.3 ℃,7月均温28.2 ℃、极端高温37.9 ℃,1月均温13.2 ℃、极端低温0.4 ℃,霜期仅数天,年日照时数2 000 h以上,常年降水丰沛,但夏秋季多有台风影响,据统计,每年4―9月降雨量超过全年的80%,冬春季常有霜冻阴雨。土壤为沿海冲积平原土质,类型有黄壤、红壤、水稻土、沙质土、盐碱土等。可耕作的农田多处于潮汕平原和河流谷地、山区谷底,土壤主要是经河流冲积而成的水稻土,土厚质肥,酸度较低,保水保肥力较强,十分适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是广东农业高产区,有“广东谷仓”之称。

1.2 当前农田生产现状

潮汕地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短缺。据统计,在近20万hm2的耕地中,灌溉水田、水浇地和菜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超过80%,其中以灌溉水田面积最多。成片农田主要集中在市郊等地,多数延续传统一年早晚两造的耕作模式,城区边缘区虽有小片农田利用为开心菜园、农家乐、林果景观等形式,但缺乏周年生产性和连续性,设计方法单一,农田景观效果偏于单调。总的来讲,该地区农田仍处于生产主导型阶段,农田的景观建设和休闲观光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1.3 试验地概况

本研究实施地为汕头农业科学园,位于北纬23°24′,东经116°41′,土壤为砂壤土,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两片大田占地面积约0.73 hm2,配套有简易的灌溉排水设施。

2 农田景观模式规划

2.1 规划思路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探索“一年三造”耕作模式(即早造、晚造和冬种),通过种植季节性多样化景观农作物和设计布局农田艺术景观2种方法,进一步发挥农田景观的生产性、观光性、体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田经济和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

2.2 设计原则

2.2.1 整体生态性。整体综合考虑生态、生产、技术、经济、文化等因素及相互作用[3],尊重自然和生命规律,坚持水旱轮作和作物轮作的原则,选择种植适宜的景观农作物,不因一味追求作物的新奇特而破坏农田的生态稳定性。

2.2.2 技术协调性。从实际出发,引种筛选适合的景观作物品种、建立完善景观栽培技术体系和拓展景观旅游功能的开发应用,促进农田高产高效多渠道发展。

2.2.3 经济文化性。以保证农田综合经济效益为首要,不仅要获得农产品而且要发掘景观农田的观光旅游、体验实践等功能以拓宽效益渠道,精心策划农产品文化旅游以传承发扬潮汕地区“耕田如绣花”的农耕文化特色[4],实现农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生产模式设计及实施效果

3.1 生产种植期的安排

据近几年观察分析,潮汕地区本地游旺季一般在每年的2―5月、9―12月2个时段,主要集中在春节、五一、国庆几个旅游黄金周和周末假期,近年来本地休闲游市场已形成春秋游的良好消费习惯,主要有大多数市民出游踏青、休闲观光、观花采果以及中小学生农业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等,为深入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较大的潜力空间。由于当地气候特点,夏季(6―9月)雨水充沛且多有台风影响,只能选择种植耐涝性作物或水生作物,其余月份均可种植旱生作物来打造景观。所以在种植安排方面分早造(4―6月)、晚造(7―10月)、冬种(11月至翌年3月)的耕作模式来实施;在景观类型方面分为春秋2季、生产观光型和采摘实践型几种应用模式。

3.2 种植设计

引种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生长周期较短、具有一定景观效果的农作物品种,运用园林美学中的线条、图案、文字、色块等景观元素,从形状和色彩两方面进行设计,做到景观有形有色[5]。表1列举了各景观栽培技术的控制与应用途径。

3.3 周年实施效果分析

总结近几年的生产种植经验,表2列举了部分品种的生产表现及技术运用。

3.4 生产模式的功能整理

按照汕头农业科学园主要应用功能分类,分为休闲观光型、采摘实践型等2种应用类型,由表2归纳整理出适用的生产模式(表3),生产者可依据景观需求选择适栽品种及播期。

4 结语

通过深入挖掘农田的生产、观光、科普、体验等功能,结合潮汕地区农田现状和生产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农田景观生产进行综合设计,探索出更多适合当地的景观生产模式,以实现农田和谐稳定的生态效应和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城市农田景观建设开拓思路、寻找到更加科学可行的方法,使农田景观能够融入到城市生态环境中来,成为城市生态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与发展。

5 参考文献

[1] 王菁。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2] 李锦华。景观农业 打造休闲农业新亮点[J].农村工作通讯,2015(1):43-44.

[3] 刘松杨,侯元凯,相延,等。艺术农田的景观特征及规划设计研究[J].北方园艺,2009(10):242-246.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篇9

【关键词】农博园;规划;要素;生态

结合目前国内旅游和假日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来看,以城市郊区和周边地区为目的地的短程旅游仍然是大多数家庭的首选,所以城郊主题园的设计建设,是近郊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如何把握旅游规划特征,运用景观生态原理合理规划,充分发挥特色农博园的旅游特色与资源优势,是其规划设计的主导方针。

1. 目前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设计要素分析

农博园特色主题公园选址,不能保证经济水平和客源流量,这成为特色农博园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大障碍;主题特色不明确,对客源的历史文化内涵把握不够,盲目性较大,往往看到以蔬菜展示与农家乐为主,低层同构,无自身区域特征;内容贫乏、缺乏创意、施工质量低下,不能够使深层次旅游过程发生,旅游设计贫乏,造成旅游者的消费购买力欠缺,旅游点的自身维持能力差,使旅游处在被动旅游的初级阶段;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形象策划不够,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旅游规划是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结合点[1],由于人们内心“亲和土地”的心理,特色农博园有开发建设的可能性。关于它的规划设计围绕文化内涵、商业价值和区位条件的外在因素,结合内在因素,环境塑造、创意项目[2-3]。才能使一个好的旅游规划项目。

2. 项目概况

安徽蚌埠市天河高科技农业博览园位于蚌埠市区西郊约8公里处,蚌埠市禹会区天河湖东西两侧。周边有涂山景区、 荆山景区、黑虎山景区、天河景区是典型的城郊风景名胜区。本次规划设计面积799.2公顷(12000亩),分为A、B两个项目区,其中A区面积512.82公顷(约合7700亩),B区面积为 233.1公顷(3500亩)。为更好结合蚌埠市及禹会区的历史人文、地理特征和天河风景区旅游控制性规划,将博览园建设成生态农业、集约农业、高效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的集中展示区和大型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示范博览园。

3. 旅游规划要素分析

区位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天河农业博览园于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南部,有206国道从景区北面、西面经过,东面通过徐合高速的连接线可以便捷的到达各,区位条件良好。蚌埠市1985年被批准为国家甲级开放城市,是皖北交通枢纽,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蚌埠港也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与合肥、南京距离150公里左右,区域位置额辐射能力强;

自然景观优越天河景区是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的四个景区中唯一有大面积水域的景区,景区内良好的田园风光和水景互相映衬,自然景观优美。

政府政策支持,是该项目开发的契机。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蚌埠市作为皖北的门户城市,是“安徽省交通枢纽,皖北商贸中心,综合性工业城市”,且位于华东城市带的西北延长线上,农业开发前景乐观、游览市场前景较好。天河园区依托蚌埠市,对园区的设施建设和游憩市场培育都较有利。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为敏感的因子之一,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因子。天河景区有大面积水域,而且是蚌埠市的备用水源地,对园区的项目设置,游览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保护的要求较高。天河景区内现状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增加景区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投入。现状基础设施主要服务于景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各项设施比较简陋。景区内部道路系统不完善,现状道路质量较差。其它如给排水系统,照明通讯设施等也很不完善。景区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天河景区居民多为农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耕作和家庭养殖,经济收入偏低,自身经济欠发达。

4. 规划定位

总体定位:将天河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成为“以高科技现代化绿色农业集中示范、展示、信息化管理、网络销售为主要内容,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风土人情,人文历史文化,发展新农业经济,农业旅游,水利会议经济,生态能源利用,康乐经济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都市绿地农业博览园”。

生态农业市场发展前景 篇10

法国是欧洲第一农业生产大国,其农业产值占欧盟农业总产值的22 %,农产品出口长期位居欧洲首位。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越发深入人心,对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法国农业逐步走上了生态发展之路。然而,由于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技术上要求高,生产成本增加,承担的风险大,法国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一度与其农业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它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及功能,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产品,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法国生态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00万hm2,从事生态农业的单位或农户达2.5万个,其规模虽还不算大,但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催生了生态农业的大发展。法国生态农业促进署的调查显示,82 %的法国消费者购买过并愿意继续购买生态食品,76 %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态农业是解决环境问题和保障人类健康的有效途径。正因为如此,虽然近年来法国生态农产品每年以10 %的速度增长,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从发达国家设立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现实来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法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用绿色壁垒限制农产品的进口。绿色壁垒也称生态壁垒,有关国家通过制定、颁布和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标准,使国外非生态农产品难以进入。生态农业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农产品品质,并可应对国家间加设的绿色壁垒,所以法国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有专门条款要求欧盟成员国发展生态农业。法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实施了生态农业发展计划。

为进一步鼓励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法国政府于2008年再次颁布了“生态农业2012年规划”,旨在提高生态农业产量,同时将生态农业面积扩大3倍,力争达到占可耕地面积的6 %。这一规划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设立1 500万欧元的基金,用于支持生态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渠道;第二,对从非生态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农户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第三,加强对生产部门的技术支持和对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第四,在制定农业法规时,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特性和要求,从政策层面上放宽限制;第五,在生态农产品消费方面,政府加强引导,目标是到2012年,使生态农产品的消费比重超过20 %。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