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在整个高中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是高二又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难点,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高二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整理通用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
(1)时间:19世纪。
(2)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3)发展: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走向鼎盛时期。
2、代表人物及作品:
(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他的交响乐作品中,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2)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还有奥地利的约翰o施特劳斯。他被誉为“圆舞曲”,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着名。
3、歌剧的辉煌成就:
(1)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等,他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2)法国歌剧家比才的作品《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4、民族乐派的兴起:
(1)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
(2)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音乐兴起。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等是世界闻名的杰作。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
(1)时间: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爵士乐,在一次大战后受到空前欢迎。
(2)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3)发展:二次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了无数听众。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2、代表作品:
(1)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
(2)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暴,出现了《时代在改变》等作品。
(3)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3、影响: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条件: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产生:
①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
②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③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但是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
④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
2、成熟:
(1)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2)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3)二次大战后,电影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3、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2O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
(2)发展:
①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②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
③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
④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3)普及运用:二次大战后,电视进人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
4、影响: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1、理学兴起的背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②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③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
2、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宰万物;
②“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④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的心学: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①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
②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展了“仁”的思想,强调自我修养和奋发立志。
3、宋明理学的评价
①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②《诗经》的内容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五六百年间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③《诗经》的艺术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类。
2、《楚辞》是我国古代另一部诗歌总集。
①“楚辞”本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②《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其主要作品是《离骚》。
3、《诗经》与《楚辞》历来合称“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危机出现)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重新光大)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4、宋代重文,学术氛围活跃。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内容:“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
2、陆王心学
(1)内容:
南宋,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进行内心反省)
明中期,王阳明:
①“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②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消极: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
同:
①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强调社会秩序。
②影响: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
异:
①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
一、新思潮的萌发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编译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海国图志》,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与《海国图志》: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二、维新思想
1、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助孔子宣传变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其思想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反对因循守旧。
(3)严复:翻译《天演论》,根据进化论宣传变法。
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了变法运动的进行,促进了思想解放。
三、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德先生—democracy,赛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发表《文学革命论》。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3)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
(4)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把反封建与结合起来。
(5)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言论:陈独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2、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传播。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前: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五四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宣传;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思想解放,工人运动,中共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课 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形
【知识梳理】
、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期产力提高促进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社变革:社结构发急剧化士受重用, 并提自主张
(3)术移:现私讲,官府发展民间
(4)社需求:各纷争社环境才及其治略需求
2、各派代表物:①道家:庄;②儒家:孔、孟荀;③墨家:墨;
④家:商鞅、韩非;等等
3、 评价:(1) 百家争鸣历史第思想解放运;
(2) 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重要阶段;
(3) 各家派彼渗透、吸收、融合奠定思想文化发展基础
二、儒家思想形:
期 物 主张
春秋 孔 ①政治:a.核仁即 b.德政,即强调统治者要德治民惜民力反苛政c.主张克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礼乐制度②教育:首创私,主张教类
战 孟 ①政治:a.发展孔仁"仁政思想b.发展孔德治民思想,进步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善
苟 ①政治:a.施政用仁义王道,德服b.强调民群众力量,提君舟民水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恶
影响:战期儒诸百家蔚宗发展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三、道家
期 物 主张
春秋 ①哲:a.认世界本原道强调要顺应自b.认世界万物停运,关系相互依存且断转化
②政治:提治主张
战 庄 ①认世界万物都相②认放弃切差别观念,能精神自由
四、家
①集者:韩非
②主张:提系统治理论, 主张依治
③意义:迎合建立统专制家历史发展趋势
【习探究】
1、比较孔、孟、荀思想异同
项目 孔 孟 荀
同 仁思想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政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2、何看待儒家民本思想
提示:①孔、孟荀民本思想既脉相承各具特色孔提仁思想强调德治民;孟提民贵君轻观点;荀提君舟民水观点
②并维护民利益发点种加强统治策略
③虽与我前提倡本着本质区别其精神仍具定现实意义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梳理】
(新儒背景)
(1) 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治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2) 诸侯势力益猛涨土兼并剧烈匈奴患威胁着西汉稳定
(3) 汉武帝期加强央集权积极政治思想形势发展需要
二、董伸舒新儒
1、 特点:糅合道家、家阴阳五行家思想, 改造具代特色新儒体系
2、 内容:
(1) 适应汉武帝加强央集权需要, 提春秋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2) 针加强君权需要, 提合应说宣扬君权神授政治思想
(3) 针处世道德标准, 提三纲五儒家道德观
3、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4、根本目:神化专制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主流位确立
(1) 原:董仲舒改造新儒适应西汉政府加强央集权需要,使其能够通思想统维护政治统
(2)措施:
①汉武帝起用儒家参与家政儒家说选拔才、任官授爵标准
②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规定教科书自教育儒家所垄断
③家兴办太;设立郡县校提高儒位
(3) 结
①儒家思想历代统治者推崇统思想;
②逐渐两千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习探究】董仲舒新儒与先秦儒何同
提示:
①位:先秦儒诸百家董仲舒儒真理独尊
②主题:先秦儒谈论现实问题新儒谈论神
③功能:先秦儒真理追求新儒现实政治服务
第3课 宋明理
【知识梳理】
三教合
1、儒:汉武帝提倡呈现繁盛势魏晋南北朝期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新发展
2、佛教:魏晋南北朝期盛行吸收儒精神渐趋本土化
3、道教:民间广流传受儒影响主张贵儒尊道
4、隋朝:儒家提三教合归儒称三教合
5、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
1、 背景:隋唐期儒统位受挑战北宋儒师韩愈率先提复兴儒
2、 内容:
(1) 二程思想
①理宇宙万物本原, 先理物
②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
③提格物致知认识论
(2) 朱嘉思想
①强调理源于理→作道德规范三纲五;性与理致
②强调存理、灭欲
③格物致知目于明道德善求科真
3、 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理核
4、本质:维护君主专制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5、 位:
(1) 儒发展新阶段南宋期居于统治位官哲
(2)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世科举考试依据教科书
(3) 朱熹术影响本、朝鲜形朱派;传及欧洲
三、陆王
1、 南宋期陆九渊思想
(1)宇宙万物本原理
(2) 认万物都
(3) 需反省内理
2、 明期王阳明思想
(l) 宣扬外物外理命题
(2) 提致良知知行合说
(3) 强调内反省用道德修养掉欲恢复良知本性
【习探究】宋明理影响评价
提示:
(l) 影响:宋明理社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深远影响
(2) 积极:注重气节、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讲求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社责任历史使命;体现儒家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
(3) 消极:用三纲五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性期居于统治位官哲进步巩固凸现儒古代传统文化主体位
程朱理与陆王异同
第4课 明清际跃儒家思想
【知识梳理】
李贽离经叛道
(1) 内容:
①破除孔思想迷信
②批判存理灭欲说教, 强调私欲
(2) 意义:定程度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期要求
二、黄宗羲君主专制抨击
(1) 内容:
①揭露君主专制害
②提主君客民主思想
③主张取代皇帝家
(2) 意义: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反专制斗争起积极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 内容:
①重视社实际情况解, 形经世致用思想
②主张实践求真知, 力求解决计民现实问题
(2) 意义:代朴实风先河
四、王夫唯物思想
(l) 内容:
①世界物质, 切事物都客观存实体
②物质发展变化规律循
③切事物通考察研究都认识
④具朴素辩证思想
(2) 意义:启示近代思维, 具划代意义
【习探究】儒家思想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阶段 间 位、特征
产形 春秋战 (1)由孔创立,经孟、荀改进,体系更加完整,未受统治者重视(2)具古典文主义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打击 秦朝 焚书坑儒,遭受沉重打击
确立统 西汉 (1)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儒家思想,形具代特色新儒体系(2)趋向官化、神化
走向熟 宋明 (1)儒道教、佛教汲取益内容, 理儒、佛、道三家融合产物(2)由理发展,完更理论化、思辨化程
自我批判 明清 (1)现具反封建色彩民主启蒙思想(2)批判理,构早期启蒙思想洪流, 具解放思想进步性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认识:
儒家思想所百家脱颖统思想并断自我调整儒家说代表物能吸取百家固步自封更于能够与俱进顺应代潮流断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进步发展
一、背景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3、资本条件:大机器生产以及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4、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突破性的进展。
5、市场条件: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二、主要成就
(一)最突出的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
1、发明: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2、影响:(1)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2)产生新兴工业——电力工业。(3)有利净化工业环境。
(二)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1、发明:(1)70、80年代出现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2)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3)德国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4)飞机。
2、影响:(1)缩短原料、商品运转周期。(2)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3)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化工业的产生。
(三)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1、发明:(1)19世纪7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2)90年代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报
2、影响:都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方便。世界各地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四)化学工业的建立
1、发明、发现:(1)从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2)1867年诺贝尔炸药;(3)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
2、影响:大大促进军事工业的发展,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应用。
三、特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国家几乎同时进行。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数国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在时间上的交叉
四、影响
一、对发生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
(一)生产力极大发展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时间:19世纪晚期
2、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发展;2、自由竞争推动。
3、形成: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4、形式:卡特尔、辛迪加(主要在流通领域)、托拉斯(突出生产领域)
5、认识(1)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三)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四)形成垄断国家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强对外侵略扩张。
(五)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二、对国际格局
(一)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
(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性加剧
三、对社会主义运动
(一)合法斗争为主
(二)列宁主义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