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中秋节作文【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9月30日是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照例去外婆家过节。
这天来了许多亲戚,吃晚饭时,把餐桌挤的满满当当,大家相互问候,其乐融融,我也边吃边说起自己在秋游中有趣的经历,大家都笑了。吃完晚饭,我们正在聊天,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快看,月亮出来了!"我们不约而同地涌到阳台上,只见一轮圆月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大家不由地惊叹,真美啊!我一回头见一个人拿着"大炮"走了过来,原来是舅舅拿着照相机来拍照,我对舅舅说:"你也太搞笑了吧?拿这么大的家伙拍月亮很夸张啊!"舅舅说:"只有用这样的镜头才拍得清晰。"说完,便"咔嚓,咔嚓"地拍了起来,然后导人电脑放大,我们这才看清了月亮的"真面目"。正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欣赏时,传来了外婆地喊声:"快来吃月饼啊!"我们都回到客厅吃月饼,大家说着,笑着,闹着,月饼甜在嘴里,也甜在心里。
中秋节真是一个合家团圆,热热闹闹的节日。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我的第一密友牛哥(他的小名叫牛仔所以我就叫他牛哥了)以及他的一群朋友到他的楼顶上去赏月,我开始还不知道怎么吃月饼的,一问,还真是吓了一跳!他们竟然是把香插在月饼上吃的,我听了,又问:“那样香不会把嘴烫到吗?”他听了哈哈大笑,告诉我要等香完了在把香拔出来才可以吃,到了楼顶上,我抬起头来一看,月亮真圆呀,就像一个晶莹的玉盘高悬在天空,是那么明朗,那么纯洁。看着它,我不由得想起李白小时候写的那首诗:“小月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难怪李白会把它比喻成无瑕的玉盘和明亮的宝镜,你看她多美啊!她就像一位身穿白纱裙的少女,张着圆圆的笑脸,款款地在银河中前行。她毫不吝啬地把皎洁的月光洒向人间。
我问:“牛哥说你觉得月亮圆不圆?”他也抬头看了看说:“真圆啊!”仪式开始了,我们先把香点燃在往月饼上插,谁知有位大哥哥插在上面拜了拜便把香拔出来,把月饼给吃了,牛哥见了,便说:“你长这么大了还不知道怎样才可以吃月饼呢!”那位大哥哥听了,便说:“我可以再插呀”说完,便哪出一个月饼把香插上去了。这时不知道谁说了一句:“你家有钱吗?把没吃完的月饼乱扔。”大哥哥说:“就是有钱,怎么样?”这时谢阳雨说了一句:“比我有钱吗?上次美国总统向我借了一万亿,我听了之后,当场打了他一耳光说到你怎么能借那么少呢?上次胡锦涛向我借二百万亿,我还当场骂了他一顿呢!”众人听了,立即大笑起来。这时,那位大哥哥说:“你原谅他吧,布什家的经济状况你也不是不知道。”牛哥说:“是呀,我昨天还看见有人开法拉力呢!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开法拉力,现在的法拉力便宜的很,我都买的起呢!”我听了笑的肚子都疼了,谢阳雨见了,说到:“是啊,发拉力现在可以说是5角钱20辆”说着说着香烧完了,我们便哪起月饼来吃,吃完了之后,我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这次赏月可能是我有生以来的最快乐了的一次!
中秋的月饼在节前可以当成礼品送,其来源据说是来自宋朝梁红玉抗金兵的一个传说。梁红玉抗金时要在中秋节决战,老百姓纷纷制作各种糕点代替军粮以代表老百姓的心意,所以又叫“点心”……
中秋节是六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是老北京人除春节以外的第二大节日,在北京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据《大金礼集》卷32“休假”条记载元旦、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是金朝的法定假日,各级官员都有一至三天的休假。中秋节在北京又称八月节,经明朝的发展,在清代乾隆间形成高潮,因乾隆属兔,又是八月十三的生日。皇帝生日在清代叫“万岁节”,乾隆当了六十年皇帝,每年均要庆贺生日,许多中秋习俗是在乾隆年间形成,一直沿袭至民国,丰富多彩。祭月
老北京民间视月为神,把月亮称为月神、月姑、月宫娘娘、太阴星君或称月光神为嫦娥,因此有系列祭月活动。《燕京岁月时记》中说:“京师谓神像为神马儿,不敢斥言神也。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玉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璧辉煌,市肆问多卖之者。长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色,或黄色,向月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拜月方式很多,有的供月光马,有的不供月光马,但都面对月出的方向摆好供桌。供桌上讲究“五供三不摆”:一供福;月饼代表大团圆,苹果代表“平安就是福”;二供禄:供桌上要摆上香炉、腊扦和花瓶,腊扦上放红色蜡烛,下面压敬神钱粮(黄钱、元宝、千张);三供寿:摆放大桃和石榴取意“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四供喜:摆放切成花瓣型的西瓜和九节藕,寓意“花好月圆,喜事连连”;五供财:把鲜栗子和枣放在柿子四周,寓意“早早利市”。三不摆,拜月时一不摆“自来白”;二不摆“梨”,因梨的谐音是“离”,中秋人们期盼的是团圆;三不摆是花瓶里不插花,一般供花是插给玉兔吃的毛豆枝和象征娑罗树的鸡冠花,希望玉兔能捣仙药给人以长寿。由于受皇帝每年秋分亥时到“夕月坛”祭月是也含二十八星宿的影响,民间祭月有的也有其内容。
一年一度的中秋月,总让人充满了或喜或忧的感慨。
多年来,弟兄姐妹终日奔波,只在年节回家团聚。尤其中秋,一家人围着桌子坐在一起,一边嚼着鲜菱嫩藕,一边叙说各自的近况,被簇拥其间的母亲喜滋滋地听着,笑脸清朗得如天上的皓月;长慈幼孝的大家庭里便充满了温暖和乐的融融亲情。
于是,母亲总盼着天天中秋,夜夜月圆。
又一年,又逢中秋,我兴冲冲地赶回家里,不料等待我的却是冷冷清清的几间空屋。我顿时慌乱起来了,急忙向邻居打听,方知老母亲病重,住进医院了。我那在心里燃烧了很久的盼望团聚的火苗,一下子被扑灭在冰水中。
我匆匆向医院赶去,沿途的一个个家庭大多很热闹,烹煮佳肴的香气撒满了屋前宅后,几个孩子搬了板凳坐在场上,埋怨着太阳下得太慢。我知道,他们是在等待即将东升的玉兔。儿时的我也这样,因为皓月中天时,孩子们就有月饼和鲜果吃了。没想到人届中年,这样的期待更见迫切了,当然决不是为了好吃的。可上学时我还曾讪笑过“举头望明月”而黯然涕下的李白呢!
到了医院里,我看到母亲躺在病榻上,眼睛无力地盯着门口,见我到来,她那憔悴的脸上似乎游过了一丝笑意,嘴唇微微嗡动着。我把耳朵侧向她嘴边,这才听见了她微弱的说话:“你回家了,今天是中秋……”我点点头,心里很凄楚,眼前出现了白发老母倚门盼儿的望眼。母亲又说:“还没吃夜饭吧?床头柜……”我撒谎说吃过了,可还是顺从地开了柜门,里面有几个我十分眼熟的红纸包。每年中秋,母亲总要给儿孙们分月饼,一定是用红纸包的,我想这是取”红红火火,圆圆满满”的意思吧,象母亲这样的劳动妇女,连愿望也这样朴素。我回过头去,擦了擦已夺眶而出的眼泪。
我坐在母亲床边,看着药液在玻璃管内有节奏的滴落。窗外传来了广东音乐《花好月圆》,我抬起头,一轮皎洁的圆月正当空,我对母亲说:“妈,中秋月圆了。”随手熄了电灯,任明月的清辉漫进窗来。母亲贪婪地盯着月亮。”真好啊!”这三个字居然说得如此清晰,我又一次心酸了。
“吃月饼吧。”母亲对我说。
她自己当然不能吃。我应了一声”哎”,郑重地解开红纸包,高兴地咀嚼起来。月光下,我看见母亲心满意足的笑脸。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因为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节。而且这时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古代诗人喜欢用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中秋节又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还有吃月饼的习俗,所以在这一天,我远在广州的伯伯姑姑都回来庆祝中秋佳节。
这一天街上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各家商铺人流络绎不绝。空气中隐隐月饼的香甜味道,循着气味走去,只见是一家新开的,现做现卖的月饼铺子,已经有好几位顾客光顾,身旁都是眼睛直直望向月饼,嘴角流着哈喇子的三四岁小孩。一个中年女人刚一接过盛月饼的盒子,她身边的小男孩便迫不及待地扒开盒子,抓出还有点烫的月饼,看他一边被烫得龇牙咧嘴,一边含着月饼那一脸陶醉幸福的模样,不禁“扑哧”笑出了声,小男孩听到声音向我这边看来,我连忙躲进旁边的小巷子里,仓皇而逃。我脸上火辣辣的,“连做个安静的旁观者都不会!”我在心底骂了自己千百万遍。
脸上的灼热渐渐褪去,我也到了家门口,姑姑伯伯早已回来多时,看到我后笑着向我招手,问我在学校生活好不好,和同学关系怎么样,虽然都是一些平常的话语,但是还是让我十分感动。
吃完晚饭后,我们搬了个小竹凳去门外看月亮,月亮又大又圆,像皎洁的玉盘。奶奶拿来了一个大盒子,把盖子一掀开,我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一看,是今下午那个店里的月饼。我脸色顿时难看起来。姑姑看出了我的异常,威逼利诱我说出原因,我没办法,只好和盘托出,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一个中秋节就在我们的笑声中结束了。好期待明年的中秋节!
中秋月下,到处都是洒遍了淡淡银光的美妙视野。田野里,惊醒了一片稀疏的蛙叫,此起彼伏,和着祥和的月光,飞向梦境的远方。
今年中秋,是在与父母的简单的一次聚餐中度过的,因为寻常,我甚至找不到一丝值得保存在我记忆匣子里的美好,是因为繁忙的学业掩盖了中秋的味道,更是因为我挚爱的亲人,此时已然不在我身边。我只能从花样日益繁多的月饼中,去找寻,依稀地辨认那些过往。
我又看到了那个忙着品尝月饼的不亦乐乎的我,看到了一张年老而已残旧的桌子,看到外公在月光中隐约可见的慈祥脸庞。那时候,中秋在我脑海中并无概念,因为那时的月亮并无异于评审,可以时常看见,可以让它跟在我身后,很服从,因此对中秋的月亮没了好奇心。可让我对之魂牵梦绕无法忘却的却是一个小月饼。
作为一个对一切具甜味的东西都有着严重情结的我,月饼自然是我所垂涎的,而月饼在我的印象中就简单得只剩下豆沙与砂糖口味了。因此每每中秋,看到外公做起月饼,总会不怀好意地靠近他,好蹭些吃的来。而吃完甜点的我却又露贪婪的眼神,外公此时总会笑着轻抚我的嘴角:“看你这个小馋猫!”
于是每一年中秋节,就在这种与月饼的邂逅中悄然度过,而外公,也在每一个月明的夜晚渐显苍老,于是后来,月饼变了味。
终于一年的中秋节,外公再也没能和我一起度过。那时起,中秋的月饼再也尝不出甜味——在我心中。即使品尝更多口味的月饼,也难以勾起我的兴趣,习惯了外公做的月饼的我,又怎么吃得下其他呢?
而也是那时起,月亮在我的星空却悄然升起。我开始睁着大眼睛,久久的伫立凝望那一轮极圆的月亮,可心中却有丝丝寒意。错过的月圆已然不能再重逢,而逝去的时光也无力被挽留。
中秋节,我依然走在回家的路上,回过头,想抓住背后那缕月光,却见不到月亮。曾错过了无数次的月亮,又怎么会始终如一地跟在我身后,并一如既往地给予我温暖呢?这已然不是那时的中秋了!
梦境里,我走在路上,欢笑着奔跑,一回头,满脸都是幸福的月光,我笑了,月亮也笑了。
也许,那样月光洋溢的中秋,只能回忆。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今天是农历8月15日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喝茶、赏月、吃月饼。
桌上的月饼和天上的月儿,都是团团圆圆的。但是爸爸却没和我们在一起,他出差去了,下个星期三才回来。最近他总是在北京、南京、澳门这几个地方穿梭,刚从北京回来,在家待了一天,第二天早上就又去了澳门。我在地图上找到了澳门,和杭州相隔千里之外。但无论多远,我们和爸爸此刻一定都在望着同一轮明月。
记得去年中秋之夜,我们一家晚饭后,把桌子整理得干干净净,随后我放上多种味道的月饼,还帮每人泡了一杯桂花茶。我们一边喝茶吃月饼,一边听着王菲唱的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作文年。……我们父女俩听得很投入,也很开心,就一起拿着扇子“翩翩起舞”。妈妈笑得捧着肚子弯下了腰,弟弟在一旁,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学我和爸爸的动作,多么愉快的夜晚啊!
我收回了飘远的思绪,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听着隔壁邻居家爸爸和孩子的笑声,心情有些低落。我多么希望爸爸能回家和我们一起“载歌载舞”,可惜这个愿望今年是实现不了啦!我不由地回想起平时和爸爸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爸爸虽然工作繁忙,但在我做好作业有空时,他总会抽时间陪我玩。我们会一起去体育馆打羽毛球,一起去公园放风筝,一同在河边杂言碎语,还曾经两个人一起骑双人自行车。
夜更深了,但天空依然倾洒着皎洁的月光。我想请明月,跨过千山万水,给爸爸寄去我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