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作文:中秋节(精彩9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节日作文:中秋节(精彩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节日作文:中秋节 篇1

本来打算在家门外赏月,人不如天。在学校的中秋节,我们班的学生正在讨论如何度过中秋节。突然有个消息,不知道是好是坏:在上级的安排下,五年级每个班都会分成两组,一组男生,一组女生。画了一男一女,男生需要带全班去他家赏月。女生需要带全班去她家赏月。一听就知道不是好事,但最离谱的不是这个。被画的女孩其实是我,唉!

中秋节那天晚上,老师把女孩们领到我家门口。还好我家够大,不然就遭殃了。我们把报纸铺在地上,放上月饼,等待月亮出现。

我们笑着制造噪音。这个中秋节大概是我过的最开心的中秋节了!

中秋节作文 篇2

中秋赏月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可是,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先思念、温柔、完美、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忙,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期望,想到明天的完美。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忙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

,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我的“心月”吧。

中秋节节日作文 篇3

今天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今天是赏月的日子。今天是团圆的日子。今天是幸福的日子。

你还记得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吗?每当到农历的八月十五时,街上总是热热闹闹的。你能猜出这是什么节日吗?没错,这就是中秋节。这时我跟着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一起去街市上采购做月饼的原料。我们看见街上非常热闹:有的人再买月饼或者做月饼的原料;有的人在观看舞龙舞狮;有的则在高声叫卖。连路边的野花野草也好像在说:街市上好热闹呀!这时姥爷说:看!那里就是我们要买的原料。好,我们过去吧!话音刚落我们已经买到了馅料并回到了家。

奶奶先把蜂蜜加水和油一起用手动打蛋器搅拌均匀,筛入面粉,先用硅胶铲翻拌一下,和成团,再用保鲜膜包好静置一个小时待用。咸蛋黄加入酒放入烤箱中烤10分钟,等待饼皮的时候可以先把月饼馅加上蛋黄一起上秤,分成每个15克的面团,再把面团搓成球形备用。垫子上撒少量面粉,用擀面棒把面团压扁,中间再放一颗月饼馅,再把饼皮包起馅,最后用模具把月饼压成花形,放入烤箱中烤30分钟就做好了!

月饼做好了,我们拿到阳台上赏月去咯!很快时间就晚了,但我们还依依不舍。

我爱你月饼!我更爱你中秋节!

节日作文:中秋节 篇4

中国地大物博,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春节是我们所有人最重要的节日。

过年前夕,我妈带我去市场买年货。市场上有很多人。我和妈妈买了很多年货,有瓜子,花生,鸡,鸭,鱼,肉,火腿,可乐,还有各种名烟名酒。我们还买了很多烟花。哈哈,满载而归,我们很开心。回到家,妈妈扫地,爸爸擦地板,弟弟赶紧贴春联。春联上写着“恭喜发财,好运”。姐姐贴了窗花。为了迎接春节,我妈甚至把墙刷成了白色。然后爷爷走过来假装很认真的说:“我们庆祝一下今年吧。”。这时候我妈就去给我们买了红色的衣服,表示吉祥如意。

在春节,我们快乐地穿着漂亮的红色衣服。拍,吃顿团圆饭,一起过年。

中秋节作文 篇5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可是今年的中秋节,一大早就下起了牛毛细雨。吃完了早饭,爸爸开着车,我们一家三口赶往爷爷奶奶家过节。

刚一进门,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原来是姑妈烧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有鸡、鸭、鱼、肉,还有我的最爱——————大闸蟹。我们一大家人围在一起,高兴地吃着团圆饭,真是其乐融融!

午饭后,我和爸爸拎着月饼,去了爸爸的爷爷奶奶家,太爷爷和太奶奶看到我来了,非常高兴!我们坐在一起闲话家常。回到奶奶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我们拿出各式各样的月饼,有果仁的、有莲蓉的、有芝麻的、有蛋黄的。还有我最喜欢的冰激淋月饼,我们把月饼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大家高兴地吃了起来,抬起头来,却看不到月亮,但是在这绵绵细雨中,我感到一番别样的温馨!

晚饭后,妈妈告诉我:“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说不定明天晚上我就能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看到美丽的嫦娥,看到可爱的玉兔。.。.。.

中秋节作文 篇6

从小到大我只知道中秋节吃月饼、庆团圆,并不知道中秋节的真正含义。

现在我已经是二年级小学生了,我长大了。我问妈妈什么是中秋节?人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妈妈给我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以及由此而来的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来历,还告诉我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相聚、相会、思念亲人,这个节日跨越了千年。

我好像明白一点点了,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爷爷。他在今年的四月份去世了。以前,每个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都给爷爷送月饼,今年,爷爷吃不到我送的月饼了,我很想念爷爷,平时爷爷对我非常好。无论怎样,我每年都会挑一个又大又甜的月饼留给爷爷。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一句古诗:“每逢佳节倍思亲。

早上,我早早起来了。你们知道我为什么

起得这么早吗,因为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呀!

你们知道中秋节是什么来历吗?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中秋节也叫团圆节,远离家乡的人都要回家和亲人团聚。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吃月饼、赏月等活动。

今天我就要和爸爸妈妈回奶奶家。不一会就到奶奶家了。奶奶听见我们的敲门声,把门打开了。我说奶奶中秋快乐!奶奶说,快进来吧,饭已经做好了。我们开心地坐下吃饭。

晚上,吃完月饼,奶奶拿出凉椅,我请奶奶坐下来,奶奶非常开心。我拿出一个绿色的高椅子,请妈妈坐下。我又拿出一个长椅子,请爸爸坐下。我拿出一个木头椅子,我自己坐下。可以赏月了,我拿出果汁和四个杯子,开始倒果汁,之后分给大家。一家人其乐融融,一边喝果汁,一边欣赏天上圆圆的月亮。

爸爸又带着我们去公园放烟花。爸爸点燃了烟花,只见礼花四起,非常美丽。我开心地跳了起来。我期待着明年的中秋节。

常常听人说:“十五的月儿十六圆”。我问身边奶奶这是为什么奶奶淡淡的说这是自然界的事,还说月圆人不全。数数还有五天就到中秋节了,我知道奶奶想爸爸了,不知道今年的中秋节在外地打工的爸爸能不能回来过节,我盼望着八月十五的到来,一是看看月儿是不是真的很圆,二是等爸爸回家。

中秋节到了,我刚刚睁开眼睛,奶奶就喊我起床,我急忙穿好衣服。吃过早饭奶奶就准备包饺子,她想让我吃的好一些。可我看出奶奶有些心不在焉,总是往大门外看。奶奶呀,我也想爸爸,可是我不敢说出来,怕您更上火。正当我们两个人各想心事的时候,门突然开了,出现在门口,我怕使劲的揉揉眼睛,真是爸爸,他瘦了,也黑了,一看就知道在外地打工吃了很多的苦。爸爸抱起我的同时,夸赞奶奶的饺子馅真香,奶奶边擦眼泪边说我去煮饺子。

到了晚上,我拉着爸爸和奶奶的手看着从天边升起的一轮红红的圆月,它可真好看,我知道他在向我们祝福和美团圆呢。

中秋节的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快来临了,大街上已有热闹的节日气氛,各种月饼已开始登场,水果摊上的果子个个圆润饱满,小吃街越发的热闹……满街的飘香让人沉醉。

节日的气氛很让我享受,因为过节的时候,外地工作的爸爸就会回家陪伴我们。记得去年中秋节,爸爸带我去买了大闸蟹,肥美的蟹肉、蟹黄吃的我满嘴流油……我想今年爸爸也会像往年一样,给我们做一大桌子好菜,用完餐,一家人会在阳台点上蜡烛,边吃着月饼喝着香茶,边听着爸爸妈妈讲述中秋节的往事。

中秋节是石榴成熟的季节,爸爸已经给我们邮寄了石榴,个个娇艳欲滴,透着成熟的红晕,让人爱不释手,打开来晶莹剔透,吃起来更是鲜美多汁,酸甜可口。带着节日家人团聚的期望,满心盼着美好的中秋佳节快点到来。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篇8

中秋节来历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 中秋节 中秋节 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习俗

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关于中秋节作文 篇9

今天是中秋夜,我看着这圆圆的月亮,思念起了去世的奶奶来。她那慈祥的面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奶奶来,我就想起我们家乡的糖饼,因为烙糖饼,是奶奶的拿手好戏。

记得那次我们到奶奶家过中秋,刚吃过午饭,我就看见奶奶拿起了一个大黄盆,开始和面。奶奶揣呀揣,翻来覆去地揣,似乎要把面里的筋也要给揣出来似的。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见奶奶用手迅疾地拍上几下,盖上纱布,面算是和好了。

和好了面,奶奶并不休息,进里间抱出三包糖来。这三包糖,都是用纸包的,一头大、一头小,上面还贴着一块儿红纸,长条的,外面用线绳捆扎。奶奶先解开一包,连同包糖的纸一道摊在桌上,再把另外两包打开倒上去,用擀面杖轻轻地擀。奶奶一直要把这些红糖都擀细,如面粉那么细。

第三个环节,就是炒芝麻,我的两个年龄最小的姐姐,蹲在锅门口添草烧火,奶奶则是站在锅前,用铲子不停的翻炒。芝麻的香味儿从厨房里飘到院里,飘到大树下,飘向广大的空间里,即使我正在玩耍、奔跑,也会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深深地呼吸几口,心想:“奶奶的芝麻真香啊!”

炒好的芝麻,盛到簸箕里,漫漫地摇晃,让它冷凉,奶奶说:“油都被炒出来了,不摇晃,芝麻就会结块儿,那香味就不正了,糖饼就不好吃喽!”等到芝麻冷凉,放到碓臼里轻轻地嗑,盛上来,与红糖拌在一起。这时,夕阳已经红红的照进了厨房。

还是我的两个年龄最小的姐姐在灶下烧火,奶奶则是在灶堂前忙碌。每包好一个小圆饼,她都要沾上一层雪白的芝麻,然后贴到刚刚烧热的锅里。奶奶都是把先包好的糖饼放在锅的正中间,那里热度最高,待一会儿翻身,挪挪位置,再把第二个贴到锅的正中心。如此,直到太阳落山,直到开始点灯的时候,奶奶才完成整个月饼的制作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呢,也没闲着,领着弟弟妹妹们到处乱跑,想点子玩儿,还时不时地跑回灶间来看看。第一次来的时候,奶奶说:“小宝,拿一个尝尝,”我伸手拿起一个,烫,啪地掉地上了,引得两个姐姐放声地笑。我把饼捡起来,两只手轮换着晃晃,再拍拍,用嘴吹吹,上去就咬它一大口。外面的,好脆,好香;里面的又柔,又软。怎么没有糖?我用两手一压,糖稀现出来了,再吹一吹,用劲儿猛一吸,把糖稀饱满地全部地吸入口中,那种又香又甜的感觉,真的像醉了似的。一转身,发现奶奶在看着我,很专注,又好像很幸福。我趁奶奶还没回过神来,转身跑了。就在那转身之际,顺手又拿了一个芝麻糖饼。

晚上的时侯,一家老少,男男女女,十几个人,围坐在明媚的月亮下面,一边吃着圆圆的糖饼,一边拉家常。当时,我和兄弟姊妹们在一旁打闹嬉戏,偶尔到大扁子里去拿上一个芝麻糖饼吃,那时,真幸福。

奶奶,我想您,想您烙的芝麻糖饼。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