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端午节经典现代诗歌朗诵稿(通用29篇)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水
谁清谁浊
只放一个个清脆的粽子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 长影枯槁
早在文字里凝固
女人与水都在沸腾 一唱三叹
而你 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 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石头 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日夜守望 在秭归的梦里
听江风号叫 千帆竞争
只等一张炽热的网
打捞 在这黑了又黑的夜空
在这日夜奔腾的江面
为语言作一次清洗
为目光作一次长久的铺垫
每年的端午,
总是伴着细雨。
屈原的想念,
三千年,
挥之不去。
汨罗江的水,
流到心底,
都是思索的雨季。
绕过雨季,
一个伟岸背影,
握着求索的冷剑。
回望天际,
倚天,
长啸,
长髯飘飘,
怅然伫立。
良久,
翩然而去。
那是从撕裂的肺腑里传出的哀伤,
那是诗魂最后给世人悲壮的吟唱。
在汩罗江边轻身一跃,
却将离骚留给后人长考。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
舞一曲壮歌长剑,
让楚国百舸争流。
用艾草香熏过的角黍,
伴随着九歌里旋转的韶舞,
汩罗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绿水,
和岸边的萎萎芳草。
穿过时空隧道寄来了汩水上美丽的思情,
包裹着岸边屹立的那颗头颅中的粒粒心事。
那是诗人瑰丽珍奇的琼佩,
雄黄已经发散开浑厚的酒香。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颂扬,
一曲豪壮的悲天悯人的音律,
在中华大地上数千年荡气回肠。
纵是千帆追逐也难以弥补的细节,
就让震耳发聩的鼓声催动龙舟,
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像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将我们可爱的中华民族照亮。
沅湘流水急又深,
一波一涌痛揪心。
屈子抱怨永沉去,
满腔热血淌江中。
“楚辞”激荡浪千层,
“离骚”响彻峰万重。
棕子五月裹信念,
龙舟竞技勉后人。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回到飘满艾香的城市与乡村,
回到屈原纵身的一跳,
回到诗歌本身。
一条止于湖南的河流,
却流经中国每一个人的心灵。
打捞也罢,求索也罢。
龙舟再快,也不过是,
时间的一枚梭子。
端午节,中国老百姓,
自发地一个节日。
几千年地打捞,
几千年地存在,
应该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一个伟大的主题,
一个伟大的身影,
一个痛苦的问号和句号,
一块问路的石头和一颗,
求索的头颅,
至今伫立江边。
汩罗江,一条永远流淌着,
诗歌的光荣与梦想的河流。
门前菖艾插在两旁,
满街粽子徐徐飘香,
龙舟竞渡的鼓点正在敲打,
今天——又是一个端阳。
艾叶透出的气味,
叩开千家万户的门窗。
横扫着人们心中的尘埃,
展现了一张追的思情网。
粽子那鼓鼓的胸腔,
象沉甸甸的哀思满仓。
人们闻到的不是糯米香气,
而是民族灵魂的张扬。
看江上龙舟竞发,
操橹者个个疯狂。
争先恐后地比拼速度,
为的是抢拈一柱祭香。
滔滔东去的江水,
贮一曲永远的忧伤。
千年风雨洗不去,
爱国气节的显彰。
三闾大夫今何在,
谁曾拷问过楚怀王。
屈子傲骨铸“礼魂”,
灵魂煮沸汨罗江。
不必看“天问”的注脚,
仰古之情早已“涉江”。
《离骚》《九歌》的韵律声里,
文人志士正在深情吟唱。
五月的汨罗江
流淌着的不是水——
是泪
是千古悠悠中华魂
烟雨江南,又是一年粽子香
后人怀念的不单是美食——
更是屈原那闪光的名字
与那段冲洗不淡的历史
听吧,端午节的鼓声
稠密响亮
看吧,赛龙舟的汉子
呐喊向前
用这千年不变的方式
去告慰一个带剑长吟的忠魂
从那湿辘辘的故事里
打捞出民族不朽的精神
汨罗江水的呜咽,
已被历史的风雨淹没。
撕开粽叶,
抚摸千年暗伤,
触及不到诗人心跳的律动。
美人,香草。
在岁月的河流中,
与天问一道被渐渐漂白。
自从“江陵端午祭”,
申遗成功,撕开粽叶,
只见一具具空壳。
到处都是新鲜的伤口。
没有滴血。这一天,
我们依然和祖先一样。
包粽子,吃粽子。
但动作越来越迟缓,
越来越无所谓,
离骚已经包进了粽子。
有谁为千年之后,
再纵身一跃。
两千年前
你带着满腹的惆怅
纵身跳进汨罗江
从此
楚国失去了砥柱
奸佞失去了顾忌
怀王失去了谏臣
今天
我们怀着无比敬仰
在长城内外、运河两岸
在大海之滨、高山脚下
纪念你——也向你诉说
你可曾看到
而今的中国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而今的社会
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而今的百姓
安居乐业幸福美满
你可曾看到
有这样一批人
他们立足基层辛勤工作
他们积极进取奋勇开拓
他们甘于奉献服务祖国
他们没有燕赵之士的慷慨激昂
他们没有战争年代的金戈铁马
他们没有震天动地的豪言壮语
但是——
他们有竹的坚韧挺拔高风亮节
他们有梅的坚贞自守优良品质
他们有兰的高雅圣洁淡泊自足
他们
不因误解而困惑
不因清贫而卑谦
不因褒扬而得意
不因誉满而骄傲
他们
服务社会无怨言
总把奉献当甘甜
他们忠诚tt乐于奉献
他们实事求是不出假数
他们依法tt严守秘密
他们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这是他们的品格和操守
这是他们的信念和追求……
有一个声音,在轻轻的呼唤着、呼唤着。
这呼唤声,把我从梦中牵到岸边。
听,那天籁之音,从悠远的天边走来。
从群燕环抱的雨帘中的古塔走来,
我睁开眼帘,静静的看着窗外。
一股艾荻的芳香,从门缝中扑面而来。
并携带着清晰的雨气——
我久久的看着窗外,窗外已然亮白。
透过窗帘,依然能看见那阴阴暗暗的光芒。
感到那呼唤声就在身边,就在我心里。
更悠、更长。我轻轻的叫醒妻儿,
撑开伞出了家门。门外到处散发着诱人的艾香。
我很懒,懒的从来没有早早出过家门。
只有端午之魂呼,登古塔、唱大风、云飞扬。
我在雨中寻找着,寻找自己的灵魂,
小雨细细的,我摸着,嗅着,吻着。
已然感到心中振颤的弦律。环抱古塔的小燕子,
随着舞曲在飞翔,就像一只长号而悠长。
我突然停下登梯的脚步,展开双臂拥抱着雨魂,
忽然,一种悟性由心而生。人生如走斜坡,要么滑下去,
要么攀上来,这就是雨魂的呼唤。
从古越民族的图腾祭祀
到屈原的悲愤投江
伟大的民族,悠久的历史
古老的传统节日一一端午节
打小我记事儿以来
老家的人俗称的五月节
眨眼间到了
南方的龙舟
北方的旱船
包粽子,煮鸡蛋,炸糖糕
还有水煮大蒜
老人家强迫着
用大蒜水洗把脸
神灵地说能避邪
小时候,生活窘迫的年代
小孩儿盼着五月节
那天能吃上难得的熟鸡蛋
大人们整理着农具
镰刀磨得光光的
倍足了劲儿
迎接着麦收的到来
又到了一年的端午节
麦收的季节也跟着来了
笨拙的农具早下了岗
农业机械化,联合收麦机
让农民们腰杆直了起来
农田水利建设,农排灌溉工程
告别了看天吃饭的年代
旱涝保丰收
农民说话的底气足了
在记忆中
那些年过端午节
经常在田地里,麦场上
这些年的端午节
在家中
家家户户,热热闹闹
和和谐谐,甜甜蜜蜜
端上了粽子,糖糕,大蒜
采几把新鲜的艾叶挂门前
缕缕粽香
书不完心底的怀念
浩浩汨罗江水
吐不尽五月端午的泪
昌蒲艾叶
期盼着民族安康
龙舟锣鼓
提振着寻梦者的信心
一个不死的灵魂
穿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悲壮而又伟岸
忠贞和赤诚
永远活在这一天
是谁打翻了桌面上的雄黄酒,
浇湿了整片大地。
白娘子的哭泣,
在山谷里回荡。
锅里,
喧腾一片。
棕儿不因沸水而散落,
只因心中那怀念而奉献,
粒粒谷香惹人垂涎。
庭外,
欢乐声一片。
孩童们不因耀阳而惆怅,
只因胸前那香囊而喜悦,
阵阵芳香耐人回味。
门前,
忙碌一片。
菖蒲,艾蒿不因炎热而低头,
只因盼望那游子而等待,
片片青绿述说乡愁。
湖面,
震声一片。
龙舟不因湿漉而停留,
只因追寻那伟大的人儿而奋进,
朵朵浪花激起了爱国的情怀。
长河污秽横溢
国土被外敌蚕食
悲愤纵身一跳将身躯
化作一支利剑
直击苍穹激起一个民族的斗志
《离骚》《天问》《九歌》《怀沙》
似明矾撒向长河
澄清污秽的江水
滋养炎黄子孙爱家爱国的灵魂
一个勤劳坚韧不屈的民族
用这清澈
洗濯艾蒿两千年
蒸煮粽子两千年
酿造雄黄酒两千年
竞赛龙舟两千年
磨砺长剑两千年
两千年的求索
两千年的传承
沉淀出一个伟大的节日
这个节日生长出的图腾生生不息
这个节日生长出的梦想代代相传
端午节现代诗歌朗诵稿3
一条龙舟,
从历史的深处划出。
从此,中华民族的号子声中,
就多了几分悲壮而激越的韵味。
楚河的波浪,
承载着屈子的冤魂。
让长江的叹息千年不灭,
让汨罗的祭祀香火永存。
一粒粽子,
在咀嚼中品尝清醒与忠诚。
裹腹的是醇厚的米香,
营养的却是闪亮的骚文。
打捞文明史的历史教诲,
每年与先贤哲人对话一次吧。
美人啊,请重新展示你清纯的诱惑。
香草啊,请及时绽放你高洁的奇葩。
一条龙舟,
在时代的长河中流淌。
跨越惊涛骇浪的木浆,
永远翻腾在沉吟的不死魂灵上……
菖蒲,艾叶,
粽子,雄黄酒。
用一根草绳连着,
牵出一段历史。
屈子、
楚怀王、奸臣。
组合在一起,
就是明星与黑暗的交锋。
时代远了,
汨罗江水浅了,
就是那纵身一跃。
水光照亮后人,
永远记着自己丈量爱国的深度。
是平凡的一天,
一日又一日,
一年又一年,
一直推移到这一天。
没有花开得艳,
没有果结得甜,
没有人问候,
也没有人抱怨。
一忽儿,
火红的樱桃啊,
它玲珑地甜,
酸得你的舌尖直痉挛。
阳光在收割着漂浮的云朵,
又在交织着通透的绿荫,
彩蝶飘舞在光波里,
甜蜜涌溢在心海里。
打成结的粽子,
被花喜鹊衔着,
飞到高处,
驻了翅羽,
迎着阳光献给你。
艾蒿的香味顺风飘来,
吉祥的气色显耀在门楣,
鸟雀唧唧喳喳的,
在小孩子的腕上一晃又一晃的,
天使在地母的怀里撒娇呢……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水,
谁清谁浊?
只放一个个清脆的粽子,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长影枯槁,
早在文字里凝固。
女人与水都在沸腾,一唱三叹。
而你,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石头,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日夜守望,在秭归的梦里。
听江风号叫,千帆竞争,
只等一张炽热的网。
打捞,在这黑了又黑的夜空。
在这日夜奔腾的江面,
为语言作一次清洗,
为目光作一次长久的铺垫。
还没有被排泄出来。
离骚笑,
江水涛。
千年心事谁知晓。
雄黄骄,
夏阳傲。
岁月无情催颜老。
艾蒿到,
健康抱。
平安人生万家要。
粽子吆,
龙舟闹。
端午文化乐逍遥?
无非是多了一天假日
在西北偏僻的小镇,叫端午
无非是多了市场的叫卖
在举国传统文化的大餐,叫米糕
我们对节日的意义知之甚少,二千七百年历史结晶的海盐
我们对夫子的理解微乎其微,呜呼的哀叹演绎成通俗白话
无非是泛泛的臧否时事,街头巷尾,饭后茶余
俗子挥舞的紧箍咒不念美猴王,念取经的和尚
无非是卸妆后素颜朝天,才能坦然面对交错的航线
无非是红歌嘹亮的海泱泱,淹没事无巨细所谓的规则
夫子,你自汨罗而来,春秋战国的阴谋如何更迭演变
香草深处,浊的还是被清的看见,显露与生俱来的原型……
想象,无非是水乡龙舟此起彼伏的号子呼号正气长存
无非是父老乡亲揉一把艾草,包一口肉粽,沉降而下
江南烟雨蒙蒙,五更不歇,缅怀鱼虾追随的瘦削坚骨……
原谅吧,夫子,钙质的吸收依赖充足的阳光和维生素AD
传承《离骚》豪迈的歌者,有谁勇于承担先祖些微哀痛?
无非像苇草营营苟苟随风摇曳,站在河滩,岸上,傍水而生
冥冥标记自己的海拔和坐标。老来眼前的事比一生的事都重要!
一壶雄黄酒,
一碗浓浓的熬茶。
带有草芽香的,
手把羊肉。
香柴花的芳香中,
悠然地醉去,
这就是草原人的端午节。
五月的草原,
是少女圆润的乳房。
山花烂漫,
情歌翻飞。
蓄势而发的骚动,
被动情的云雀衔起。
季节合欢的序幕便,
被轻轻拉开……
公牦牛,
剑一样刺穿了远山的沉郁。
咂足奶水的羔羊,
惬意的睡在了山坳间。
布谷鸟发酵千年的伤感,
催动着疯长的庄稼。
只是一点雨珠,
击伤了农妇坚实的守护。
不觉处,
那是熬煎身心的思念。
五月,
每一块河石,
都锈满了绿苔。
翡翠与珍珠铺就的河道,
舞动着,
山溪优美的锅庄舞。
五月,
有一中力量。
在骨骼间传动。
有一中诱惑,
牵引着登高的欲望。
真愿登临那最高的冰峰,
好吮尽江南的粽子,
那绵绵悠长的甜香。
菖蒲行走,艾草联欢。
陈爱,掬捧经年的。
泪。藏进衣角,挂在旧时的月勾。
往事如水,取出,
《离骚》的厚重,在失衡的雨季,
层层叠叠。将无奈引入巢。
五月,一首诗站在门外,
不由自主地昂首。
兴奋粒粒粽香,往下的诗句,
在一段段记忆话潮。
此刻,汨罗江,
被一枚叶子,带进尘世的杯盏。
不用泪,不用愁。
只愿诗意如故,
把苦涩泡淡,枯叶喊绿。
曾经包裹的忧心,经过千年洗礼,
再去聆听,龙舟小调。
画面上早已积满了;幸福。
一个朝代的寒,被另一个朝代暖和,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五月初五是端午,家家户户包粽子,门窗插起艾条草,胳膊系上百锁子。
五月端午吃软米,饭香枣甜喜心中,辨好艾草挂门脸,过夏经秋熏蚊蝇。
五月端午端粽子,九月重阳重镜子,五月编下艾腰子,九月用来熏蚊子。
金锁子、银锁子,不如戴个百锁子。
初一,不戴柳,死喽变成大黄狗!
初二,不戴艾,死喽变成老太太!
初三,不戴百锁,死喽变成黑骡!
打茎(粽)叶、筏茎(粽)的,单五(端午)清晨等不得!
坠荷包、穿火蒜,端着蒸米满街转!
点雄黄、喝黄酒,掂上敬(粽子)的到处走!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去年端午节的早晨,
我精心挑选了十六个汉字。
排成短信,
发送给,
十个住在我手机里的人。
直到那天黄昏,
没见一个汉字归来。
今天我突然想到,
就象我那天吃掉的粽子,
直到现在,
明天就是了端午节了,
今天就嚼一只粽子。
电视里正讨论着,
塑化剂的风暴。
而岳阳楼仍在,
洞庭湖却已口舌生烟。
今年的端午节,
就这样到来。
在我口袋开始干涸的时候,
在楼价无论怎样调整还如不倒翁的时候。
来了,艳阳高照。
来了,梦如火烧。
来了,端午节的绿。
在硫酸铜的颜色里。
淡淡的苦涩,
在蒸煮翠绿的粽子之后。
翻江倒海,胃肠贴地。
在看到那翠绿是硫酸铜的渲染之后。
而大地张着干渴的大口,
没有了淋漓的风貌。
天空拧着枯竭的奶罩,
无力偿还大地的泪泡。
后来,梦的汛期就决堤了。
电视新闻说:南方旱区大部降雨。
张了几个月的大口弥合了,
过于狂喜就咬断了好几处路桥。
洞庭湖又开始荡漾,
岳阳楼又开始笙响。
我嚼着那只翠绿的粽子,
对端午对明天又有了渺想。
想那蜡的味道,
想假我如蜡,内心的温热应该可以煨干几个五月?
是谁
把儿时的端午提起
让我在他乡念叨粽子的味道
雄黄酒在飘香
让我思乡的情绪
从眼底延伸到遥望
是谁
把岁月吹老
让我把儿时的旧照珍藏
龙舟上挂着的香囊
让我思念的情结
从心底蔓延到脸膛
是谁
把琴弦弹唱
让我在他乡把她念想
艾草发着磬香
如烟的往事
让我从心底泛起到四处张望
是谁
把白酒酝酿
让我独自对月畅想
那一缕缕的兰香
从古时就与屈翁隔河相望
多想
把自己扔在五月的渡口上
依着江南的烟雨
把那小桥流水的记忆再次来永藏
让我的呢喃编成连绵不绝的水云烟
让粽子的香味在这五月天飘香永远
一天又一天,
不知不觉的又是端午节,
不知不觉的又是怀念屈原的日子。
采一把艾香抱一包粽子,
艾香浓浓的勾起我对你的爱,
粽子鼓鼓囊囊的包裹着,
我对你深深的情。
远去的是一个节日,
留下的是记忆的爱。
一年又一年,
不变的是一个端午节,
不变的是我对你的思念。
五千年的历史随着我的思念远去,
远去的不是历史,
而是一个民族魂,
一种不屈不挠民族精神。
端午节想你,
我把一首诗歌鸣唱,
我把一个故事传诵。
有水的地方就有古乐龙舟,
有人地方就有醉人的艾香。
就有甜蜜的粽子,
你一口我一口,
甜了我饱了你远离了他。
长河污秽横溢
国土被外敌蚕食
悲愤纵身一跳将身躯
化作一支利剑
直击苍穹激起一个民族的斗志
《离骚》《天问》《九歌》《怀沙》
似明矾撒向长河
澄清污秽的江水
滋养炎黄子孙爱家爱国的灵魂
一个勤劳坚韧不屈的民族
用这清澈
洗濯艾蒿两千年
蒸煮粽子两千年
酿造雄黄酒两千年
竞赛龙舟两千年
磨砺长剑两千年
两千年的求索
两千年的传承
沉淀出一个伟大的节日
这个节日生长出的图腾生生不息
这个节日生长出的梦想代代相传
是谁打翻了桌上的雄黄酒,
浇湿了整片大地。
白娘子的哭泣,
在山谷回荡。
锅里,
喧腾一片。
棕儿不因沸水而散落,
只因心中那怀念而奉献,
粒粒谷香惹人垂涎。
庭外,
欢声一片。
孩童们不因耀阳而惆怅,
只因胸前那香囊而喜悦,
阵阵芳香耐人回味。
门前,
忙碌一片。
菖蒲,艾蒿不因炎热而低头,
只因盼望那游子而等待,
片片青绿述说乡愁。
湖面,
震声一片。
龙舟不因湿漉而停留,
只因追寻那伟大的人儿而奋进,
朵朵浪花激起了爱国的情怀。
十五、《端午情思》江河月
门前菖艾插在两旁,
满街粽子徐徐飘香,
龙舟竞渡的鼓点正在敲打,
今天——又是一个端阳。
艾叶透出的气味,
叩开千家万户的门窗。
横扫着人们心中的尘埃,
展现了一张追的思情网。
粽子那鼓鼓的胸腔,
象沉甸甸的哀思满仓。
人们闻到的不是糯米香气,
而是民族灵魂的张扬。
看江上龙舟竞发,
操橹者个个疯狂。
争先恐后地比拼速度,
为的是抢拈一柱祭香。
滔滔东去的江水,
贮一曲永远的忧伤。
千年风雨洗不去,
爱国气节的显彰。
三闾大夫今何在,
谁曾拷问过楚怀王。
屈子傲骨铸“礼魂”,
灵魂煮沸汨罗江。
不必看“天问”的注脚,
仰古之情早已“涉江”。
《离骚》《九歌》的韵律声里,
文人志士正在深情吟唱。
端午节诗会的踏歌声
惊动了汨罗江的水
恰逢汨罗江里屈原的灵魂
飘到汨罗江的上空
诗人看见众诗人扔进汨罗江的诗
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一首首诗歌就像那艾草、米粽
芬芳了一江的水流
比铜钱、白银、黄金
更诱惑诗人的心
屈原在天空上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人间处处细雨纷纷
诗人屈原踏着端午节涌动的诗韵
在天空上纵情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