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康
两盏灯,一壶茶,游古镇,思江南。
适逢周末,窗外飘雨,我打算到古镇去逛逛。
到了古镇,雨点落到河面上,激起水花,涟漪一圈圈地往外荡,在水面上形成一个一个小圆圈。一座座拱桥搭在河面上,倒映在水上,两个桥洞形成一个自然的圆,好似一面明镜,照映世间万物。桥两头的茶楼酒肆打着招牌,屋檐上挂着红灯笼,从远处看,鲜红的一片,让人以为是石榴树成群地盛开。河面上漂泊着几条乌篷船,随着桨的推动缓缓地行驶。河岸边的垂丝海棠开成一片粉嫩的雾海,一阵风吹来,片片花瓣飘落,有的径直落入土里,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的落入水中,愿将有意逐无情。乌镇所有的房屋,都是临水而居,粉白的墙壁盖着黛青的石瓦,浑然一幅天成的水墨画。江南的古镇看上去真有意思,我一身的疲惫与紧张似乎都被眼前的美好惬意驱散了。
我沿着古镇的斑驳石子路漫步,走进一家茶楼,点一壶明前龙井,坐在二楼窗边,啜一口茶,看一会儿细雨飘洒,细细回味,淡而远,香而清。窗外不远处的戏台上,铿锵的戏曲声传入耳中,我不禁驻目观看,台上的两人穿着蓝色长袍,袖口宽大,唱词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时而随着板式点头瞪眼,时而迈着台步器宇轩昂,时而髯口飞卷靠旗招展。看着看着,我不禁随着节奏摇头晃脑起来,震撼而后沉浸于京剧艺术当中了。
另一边,一团团灵动的青绿色点缀在古镇的白青黛瓦之间,原来是花鸟商提着鸟笼,缓缓放上架子,一只只蓝绿色,夹杂着黑色斑点的鹦鹉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忽而展翅,忽而跳跃,向人们炫耀着它动人的身姿。江南的雨太细密了,似乎并能丝毫影响人们的生活,卖糕点的小摊位上摆满了青团,包子,粽子,糯米饼等食品,热腾腾的蒸汽带着清香飘散开来在摊前的的人群中穿梭、蔓延……
我沉醉了,品一杯清茶,听一段戏曲,看一阵市井百态。在如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我们何不放下手头的事,慢下来,静下心来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体验这比看上去更有意思的烟雨慢江南。
许佳琪
解开一道数学难题,有意思;阅读一篇文章,有意思;和朋友一起玩耍,有意思。但有些事情,远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在前年的美国与中国贸易战争中,美国要求中国不准进军高科技行业,原因是我们中国近几年发展过于迅速,如同长跑比赛中疯狂加速的运动员,我们已经甩掉了上百个国家,和世界第一的美国也只有一尺之差了,美国如同受惊的孩子,想将中国压倒。但此时的中国,早已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而且,在谈判过程中,美国官员的一句话更是激怒了中国:“你们要从实力地位出发,来与美国谈判。”此话一出,中国外交官员杨洁篪立马回敬美国人,丝毫不给美方喘息的机会,他严厉地说道:“你们没有资格跟中国说,‘站在实力地位与美国谈判’,20年前没有,30年前也没有。”
这一句话,如同一记拳头,说得美国官员哑口无言,美国官员的样子比吃了苦瓜还苦,他们想回复,却都说不出话。
历史上,20年前,我们中国与美国发生了一场金融战,美国尽管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有打赢中国。即使在70年前的朝鲜战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美国也没能打赢中国。这短短的一个画面,远远比我们看上去的更有意思。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却让我们感受更加有意思,让人回味无穷。为什么中国敢说如此霸气的话?并不是中国如今比美国强大,而是因为我国一直有一颗团结的心,不向敌人屈服的心。
除了贸易战十分有意思,我们建设空间站的过程也十分有意思。在几十年前,美国在太空中建立起了国际空间站,那空间站如同太阳下长大的孩子,受到了所有国家的喜爱。美国也是十分“仗义”,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宇航员都可以进入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可现在,由于美国航天局资金不够,无法对空间站进行维护,空间站将在明年废弃。就在这时,我们中国通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建造了中国的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世界上的“新宠”,但中国唯独拒绝美国人进入中国的空间站,因为在国际空间站建设时,美国制定了一项法律,要求任何国家不准与中国一起发展航天事业。如果美国人现在要进入中国空间站,那就是自己违法,一句话,“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这样的结局让人一看上去就觉得有意思,当初的我你爱理不理,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再仔细想一想,中国空间站建设的背后,是中国科研人员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付出换来的!我仿佛能看见他们的满眼血丝,他们不为名利,一心只为祖国;他们隐姓埋名,只为中国的秘密研究。如果说国家复兴是树干,那他们就是浓厚的泥土;如果说国家复兴是一场战争,那他们就是战场上的勇士。他们是伟大的,将一生都献给了国家。这样的精神比看到的更有意思。
许多事情,看上去非常有意思,可它的背后的故事,远比表面更有意思。
赵梓妤
与小提琴的情结始于5岁那年,妈妈带着我去看了一场小提琴演奏会,琴弦舒展,琴弓悠扬,她的声音是那样深情绵长,又或是慷慨激昂,在我耳边缓缓流淌,也在我心里深深扎根。
不久,妈妈便给我找了一位小提琴老师,二十岁出头,总高高地盘起一头乌黑的秀发,初来上课时,她并不教给我什么技巧,而是让我观察小提琴。
我静静地看着,它只是挂在白墙上,任由月光轻柔地拂着琴身,提琴的影子紧紧地贴附在白墙上,优美的弧线在昏黄的灯光下又增添了几分诗意。小提琴,真是有意思,我沉浸在虚拟的舞台想象中,盼望着有朝一日,穿上晚礼服,优雅的走入追光灯中。
过了几日,老师教我怎样握弓,怎样运弓,怎样托琴,怎样按弦,这些基本功都很是乏味无趣、单调至极,心中难免会有一丝失落。老师像是看出了我的“小心思”,于是,有一日上课时拉了一首《沉思》。
老师的指间在琴弦上悠然地上下滑动,修长白皙的手指与古朴陈旧的小提琴就像是蓝天配着云霞。右手的运弓更是行云流水,令人遐想无限。一曲终了,周围的空气都浸满了这首《沉思》,我突然觉得小提琴打开了一扇门,门外是群蚁排衙的五线谱,门里却是别有洞天的另一个故事。
现在,我13岁,也学会了拉这首《沉思》,每每奏响,总能感受到谱曲者从坠入到人生的低谷、到释然、再到重生的种种经历时的沉思。全身心地投入于那种深沉的情感。奏着奏着,眼前像是朦胧地闪过太奶奶的身影,是多好的一位老人啊,我沉思着,那银白的头发和温暖的微笑又在我眼前一幕幕浮现,在不觉中俨然也谱出了属于自己的《沉思》,耐人寻味,意味深长。
一首首曲子在小提琴上奏响,这提琴容纳了多少的美?对于一个艺术家,一个懂艺术的人,这,大概是情感的寄托,是灵魂的升华,是最有意思的生命体验。
初见小提琴,被她的庄重和优雅吸引,殊不知,艺术带给我的治愈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辽阔美好的大门,闭上眼睛,拉弓吻弦,这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方庆隆
到了家乡,父亲的习惯是吃一碗地道的河粉,他笑言:“吃河粉是顶有意思的一件事。”
家乡近海,河粉上也是“入乡随俗",总是有虾枣、鱼丸包裹在细腻而柔长的河粉中,像宝贝一样珍藏起来。清汤融在河粉中,又似白银盘有一青螺,就淀在哪儿。父亲在店中静静地等着,右手的食指在木制的桌上不时弹起,恰如“闲敲棋子落灯花”。很难想象,在这样一间平凡的灰壁小店中,恬淡的心境归属一碗仅有五元的河粉。
两碗热腾腾的河粉上桌,缥渺的水汽弥漫在碗沿,给予了些田园的诗意。父亲端起筷子,卷起面条就吃。我终于忍不住问父亲:“为什么不去另一条街上的大酒店,而来这样偏僻的地方?”父亲依旧在吃着,又谈吐不清:“有家乡的味道。”
我仍是疑惑,但也随着父亲吃了起来。虾枣是新鲜的,也是多汁的,一口下去,来自海洋深处吸引人类的甜香,充塞在口腔中;河粉是柔软的,也是有韧性的,轻轻咬下,更有清新的面香,弥留在肠胃里。我还知道,两者恰是家乡的特产。
一碗河粉的滋味是富丽堂皇的大酒店供应不了的,来自家乡的原始的期盼,应也在舌间回味吧。
父亲举起大碗,连汤渣也没留下。轻轻放下这个曾令他魂牵梦绕的碗,安坐在桌边,每次吃河粉,父亲总要给我讲讲故事,父亲定义的故事真的是故事,带着时代的痕迹,还有属于他儿时的童趣。
他说起小时候的屋檐,层层叠叠,紫红色又有淡白的条纹;他用手圈出小时候的耕地,也是层层叠叠,深黑色上有稚嫩的绿芽;他还常常在向我描摹小时候苍茫的海,有层层叠叠的浪花,深蓝色拥抱着金黄沙滩。
父亲不到二十岁离家,背井多年,受过委屈,熬过苦涩,曾经和着眼泪吃这一碗河粉,然后放下筷子,从头再来。爸爸说,再难的岁月想到还有一碗河粉等着自己,就瞬间有了动力,生活也就不那么苦了。那些不眠之夜,那些淋漓之汗,都为了在这车水马龙中换取一席之地。还好,有这一碗河粉,让一切有意思,有盼头。
我轻轻舀起一勺汤汁,鲜美的滋味包裹着舌头,似拥抱,如慰藉,闭上眼睛,想起属于父亲的流金岁月,小的时候听那些故事,觉得父亲就是英雄,他的经历带着探险的味道,那么有意思。而如今,他轻描淡写,但我却知道,奋斗从来不易,最有意思的是永不言弃的过程,这便是父亲教给我的全部。
万奕呈
在欧洲盛行过一种旅游习惯:到达一个目的地后,在那里的街道上漫无边际地走,时走时停,随便逛逛、四处瞧瞧,偶尔迷路、偶尔驻足。我觉得这样很有意思。
几年前,在德国黑森林的小镇上停留一天,偶然想起这种方式,便同父母一起出门。小镇比较大,靠城市比较近,自然也繁华。出了门便是一大片玉米田,道边栽着苹果树,青蛙的叫声有节奏地传来。站在高处看,平坦的原野错落有致,夕阳铺平了卷起的谷浪,望之心旷神怡。父亲观察着一旁的苹果,透过枝叶,惊喜地表示他很久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的苹果了,父亲爽朗的笑容,让我觉得空气中都是开心的味道。我想到商店里,璀璨夺目灯光下油光发亮的红苹果;市场上,半萎半新的玉米。对于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看到这些,内心是多么幸福啊!自然的气息轻轻包裹着这个小镇,阳光下的小镇比我想象中有意思得多。
走着去镇中心,本以为节假日应该人潮攒动,实际上却安逸闲适,让我不太习惯。蜿蜒的街道,转了几道弯,哟!一个穿着安全卫士卡通服的青年站在一个桌子旁,看上去以为是负责安全的工作人员,走近一了解,方知是卖橙汁的,很有意思,顾客交三欧元,便可以从框里挑选三个橙子,在手动榨汁机中进行榨汁。我们尝试了一下,“小卫士”帮忙切了橙子,果肉金黄,看上去非常新鲜,我将它们放入榨汁机中,轻轻摇动手柄,果汁便顺着流进小瓶中。果汁缓缓流淌,我情不自禁地舔了舔嘴唇,咽了咽口水,想想超市里,琳琅商品中二十几元买的糖精饮料,这杯果汁,因了收获的喜悦更显意趣。
在一家西餐厅吃完晚餐,月上树梢,闪闪的一串串灯光悬挂于门檐,四周很静谧,这种安静带来一种从容闲适的自在感,我甚至享受到风轻轻拂过的清凉和温柔,我们慢慢地走回酒店,一路月光为伴,蛙声为乐,真是无比舒服惬意的路程。
这次旅行比看上去更有意思!快节奏的生活让许多人忘记旅游的本质,而只是为了攒够的打卡量和冷漠的快门声来证明自己曾经的风华,没有真正的驻足停留,没有真正的灵魂契合,而这一次,我们把自己完全交托于这青石板路,一段风笛,一米阳光,这才是最有意思的旅程。
看上去,有意思的是旅游方式、是沿途风景;感受上,更有意思的是那久违的精神满足,路途遥遥,偶尔停下走走,慢慢走,仔细看,一路融入,一路欣赏。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刘馨瑷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仲夏的乡村,常有嘹亮清透的蝉鸣萦绕耳畔。
那时的我整日清闲无事,最喜欢做的就是捕蝉、听蝉鸣。有时我穿梭在树丛中,偶然获得一只蝉,便如获至宝般捧回家,细细观察蝉那闪烁漂亮色彩的外形,或伴着纯粹的蝉的歌声度过一段宁静的时光。
有蝉相伴的岁月真有意思。
蝉被我囚禁在桌前的小笼子里,似是收藏着生机与美好。不曾想外婆注意到了被我关起来的蝉,原本和蔼的脸庞竟微微锁起眉头,嘱咐我说:“快点把蝉放回树上去吧,它不该失去自由。”当时固执单纯的我却很难解外婆的话,执意让蝉待在牢笼里,疑惑地想:这样美丽的生物不就是用来欣赏的吗?
几天过去,外婆细腻地察觉出我的不情愿与困惑,便领着我来到一片小树林。盛夏的村庄骄阳似火,炽热的阳光投射在树木的枝叶间,在脚边映照出斑驳的光影,明暗交杂,色彩斑斓。唯有丝丝清风携着沙沙作响的树叶,带来一点清凉。静谧的乡间只听见蝉鸣聒噪。
我好奇地看着外婆。只见她俯下身子,蹲着四处寻找着什么。不一会儿,外婆似乎找到了它。我跑到外婆身边,急切地用目光探寻地面——那儿有一只体型很小的幼蝉。它攀附在一条小灌木枝上,丝毫不动。不就是一只蝉吗?可出乎我意料,不一会儿,我惊讶地发现幼蝉的外壳开始从背部破裂,露出里面淡绿色的身体,裂缝开始延伸,蝉扭动着身子,头部、腹部……很快,蝉几乎整个身体都脱离了壳。
外婆笑意盈盈,对我说:“这是‘蝉蜕’,是幼蝉变为真正的蝉必须经历的过程。”她又指向距蝉不远的一个圆孔状的狭窄小洞,解释说:“那是蝉的地穴。蝉的一生,要在地下生活大约四年,在地上仅仅只能活五个星期。”惊诧之余,我深深震撼和感动于渺小的蝉竟能有如此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法布尔称赞蝉:“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蝉的整日不断的鸣叫是为了求偶,是对生命的赞颂和讴歌,尽管它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潜伏在黑暗的地下,但它在难得的五个星期,沐浴在阳光下,为自由而唱,为生命而唱,以积极昂扬的态度诠释着生命的意义。这首生命的赞歌仿佛在唱:无论前方的道路遍布多少荆棘,我们都要笑着闯过,让生命盛然绽放。
回到家,我将被囚禁的蝉从窗边放飞。望着蝉重拾自由逐渐远去的影子,我不禁敬畏起这美丽的生灵,自然万物的哲理与诗意大概就藏在这蝉鸣中吧。这比观赏一只囚牢中的蝉更有意思。
如今,蝉对生命的歌唱印在心间,我依然记得那灼热的阳光,那深情的凝视,那美好的祝愿,那豁然的顿悟。这一切,构成了生命二字,于我更有意义,更有意思!
贺翔
姥爷是个地道的农民,解放后,他如愿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就此定居下来,用他说的话,那叫作守着半亩三分地儿,守到自己也入了土。
地不大,但勉强能支持一家人温饱,地里一半多种的都是芝麻叶,姥爷说,那是兵荒马乱时最流行的食物。看着姥爷每年春播秋收,我觉得很有意思——不仅是(因为在钢筋水泥的都市穿行少有这朴实的自然教育)因为大自然精巧的循环往复,更是因了姥爷的纯粹与天真。
我常以为姥爷是为了寻乐子才去种地的,现在母亲、舅舅都有了收入,他也有养老金维持,种地还有什么意义呢?
七岁那年我第一次随姥爷下地干农活,那是迄今为止,我认为最有意思的经历,现在想来,其实工序很简单,田已被姥爷犁好了,我用杵子在泥土上戳出一个个小洞,将种子撒下三五粒,再用脚踩实。我在实践中逐渐找到了窍门,动作也娴熟了许多,姥爷在一旁指导,待我播种完毕,他说,将来这一片都将是一杆杆的芝麻叶,你种的芝麻叶。爷爷看着我,眼眸里满是星辰,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那是希望。我心中满怀自豪与希望,好像丰收的场景已近在眼前了。
丰收来得比我想象的要晚,可我仍兴致不减,收割我等待了一年的成果。回来妈妈将芝麻叶脱水放入冰箱冷藏,当我吃上第一口芝麻叶面条时,方觉味道与以前大不相同,姥爷看我狼吞虎咽,笑着说:“你自己种出的果实吃起来自然更有味道,更有意思,这是土地给予我们的丰收,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得还有这片地时刻惦记着你,无论多累,总有一碗面条等着你。”
我端碗的手停在半空,突然明白了这土地情结之于姥爷的全部意义,曾经,我觉得姥爷教我的自然知识真的有意思,他像屠格涅夫一样,带我穿越森林,冒险探索。而如今,姥爷教我的人生道理更耐人寻味——家,是永远的根。
“你姥爷啊,一辈子离不开这土地喽!”妈妈每次带我回老家都会这样讲,我们在田埂间走着走着,就一定会看到那个熟悉的老人——夕阳下的他,头戴箬笠,手持拄杖,每一脚都携着泥与尘,爱与念,我知道,我们不管走得多远,一想到他,就想到了根,想到了家。
我的姥爷扎根于这片土地,在别人看来,他似乎在这里孤守一世,但我却知道,这远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史鑫宇
小时候,每次看到别人打羽毛球,我总会驻足观赏:看着小小的白色“羽翼”随着球拍的挥舞不停地“翻滚”,在天宇间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然后落地,真心觉得挺有意思。嘴里跟父母直嚷着:“我也要玩,太有意思啦……”但苦于年龄太小,玩不起来,只好只是放弃。
渐渐地长大,父母见我“热度”不减,便带我来到一家羽毛球馆,随教练学习。那一天成了我的幸运日,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兴奋激动的样子,教练笑眯眯地看着有点傻乎乎的我,用他那只大手抓起我稚嫩的小手,握住球拍,告诉要用虎口对着拍柄的侧面。又教我移动要用小碎步……一开始由于比较笨拙,老是技不如人,但好在我的“热爱”鼓动着我,使我一步一步进步着,慢慢地动作也由生疏变得熟练起来,教练的目光也由开始的“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渐渐变得柔和、温暖起来。
于是,我便踏上了实战的舞台,第一次实战是和一个比我还小的学弟打。学弟早已等候多时,只见他率先发球,上来就是一个高远球,我两脚迅速向后滑动,抬起手朝着球快落下的地方一打,只听“砰”的一声,球被我成功地打回去。小弟弟奋力往前冲刺,前脚往前一蹬,手往前递,行云流水般接住球,又向我这发来了。他也用吊球回应我,我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球就已经掉到地上了。教练一拍大腿“腾”地站起来:
“好球!”
这回轮到我发球了,我们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对方,生怕球有什么闪失,“鑫宇,加油!再来一个好球!”我听见同伴呼喊着,在为我加油、打气。我把球放到我的肚子前面,等球自由降落,找准时机,把球拍用力一挥。球像一支离弦的箭似的发射出来。学弟见是个高远球,便摆好架势,找准球的落点,然后迅速移动至落脚点处,奋力击打。球便向我这飞来了,那颗球时而像出膛的炮弹,时而像离弦的箭,时而像天外的流星,我预测这个球用力太大,应该会出界。回头一看,不出所料,我得意地朝向对手,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只见他瞪着眼,嘟着嘴,唬着脸,可逗啦!又轮到他发球了,只见他高高举起球拍,做了个假动作,似乎很用力的样子,结果呢?轻轻挑了一下,来了一个缩短,我见势不妙,三步并成两步,将球打了回去,他一紧张,拍子一斜,和羽毛球失之交臂,球落地了,就这样我以大分领先,羸了他一局。
原来,打球不仅是技艺的切磋,耐力的比拼,也是心态的较量,原来教练说的“用脑子打球”,是这么一回事!它教会了我,不管是打球,还是学习与生活,都要带上我的“脑子”,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