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来养活中国人(精选三篇)

中国人来养活中国人(精选3篇)

中国人来养活中国人 篇1

“祖国,是一座港湾,专泊中国人的乡音,无须叩问客从何来。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饱经磨难,那是几代中国人不愿触及的曾经;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残破不堪,那是海外游子无法依托的故乡。

那是66年前的10月1日,庄严的宣言,向世界传达着自信的讯息。5千年的历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都在向世界歌颂一个传奇:古老的中国,如今已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她已不再是往日那个软弱的中国!

我是一名中国人,我很荣幸,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也很自豪。我们的肤色中闪烁着,是祖先赋予我们的荣光,黑色的眼眸里,迸发出自由的火光。

我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08年北京奥运会那开场的盛大,世界的目光在东方汇聚,民族的自豪,在那一瞬间起航,向着光明势不可挡。那是中国向世界传递出的信号:明主,自由,热情,友好。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繁荣的中国。

我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丝绸之路,走出了几个世纪的辉煌;四大发明,传承着古老智慧的闪光;嫦娥升天,这是千百年来终于实现的神话,所有的一切,都足以证明,这个东方的国度,曾经沧桑,而今辉煌!

我是中国人,我爱着我的祖国。回顾过去的历史,一路走来,中国是在血泪中前行。祖国用自己的血肉抚养着我们,她就像我们的母亲,给予我们无尽的爱。如今的祖国,终于踏上了希望的彼岸,迎来了光明。

同学们,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迎头赶上时代的浪潮,完善自我,锐意进取,在共和国的光辉中和祖国一同成长!让我们紧握镰刀,向着光明,向着希望前进吧!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中国人来养活中国人 篇2

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自信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有自信才会有勇气和力量,有毅力和动力;有自信才会有执着坚守、自觉践行。党的报告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同志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也一再强调自信问题,包括强调要增强价值观自信。应该说,现在很多中国人是自信的,但也有些人不那么自信甚至很不自信。有些人言必称西方,奉西方说法为圭臬,拿西方价值标准来评判中国,似乎中国哪里都不如西方。这种妄自菲薄,动摇的是中国发展的精神支柱,消解的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有自信尤其是价值观自信。这对于高扬国家、民族和人民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

自信不仅是个人的可贵品质,也是民族的可贵品质。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有着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中国人自信的底气。纵观历史,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有志气、有自信的民族,始终对自己的价值观充满自信,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人应该刚健自强、不断进取。孔子认为君子要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强调人对于自己信仰的理想应该全心全意去实现。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蕴含着可贵的自信品质,激励着中华民族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的自信充分体现在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中,也体现在中华文明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深刻影响中,体现在海纳百川、恢宏博大的大国气象中。这种自信是深深融入中华儿女血液之中的,是中华民族始终奋发有为的力量源泉。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的自信曾遭受严重打击,但从未失去。1949年,当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豪迈指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中华民族的自信再次被强烈激发出来。这种自信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力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但当前在一些人身上这种精气神却少了、弱了。一些人觉得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把点上的问题看成面上的问题,把偶发的问题看成体制的问题。他们看不到自己国家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看不到自己国家的独特优势,自觉不自觉地跟着西方的价值标准走,落入西方“价值观陷阱”,对自己国家发展丧失信心。这种妄自菲薄,消解的正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综观古今中外,一个民族的兴旺、一个国家的崛起,都离不开自信的精神品质。有了自信,才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百折不挠朝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标迈进。很难想象,一个在心理上自卑自贬、精神上衰颓沦落、价值观上自我矮化的民族,能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在风险和挑战面前,中国人更需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状态,不断增强价值观自信,提振精气神。唯有自信才能自知和知人,才能自胜和胜人,才能自觉和自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擎起精神上的旗帜。

中国人来养活中国人 篇3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三大粮食作物是什么吗 小麦,水稻,玉米被称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今天是"世界粮食日",本周为我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今天,让我们将更多目光投向赖以生存的粮食。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们早已远离食不果腹的年代,吃饱饭,吃好饭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还有谁会在意粮食的由来,还有谁会在意随手丢弃的粮食 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堪忧:一方面,全世界人口与日俱增,粮食供应日益紧张,部分地区粮食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浪费粮食的行为屡见不鲜,农民的劳动成果得不到珍惜。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称作"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与助手们利用多个品种的水稻和他们辛苦发现的一种野生稻进行杂交,经过多年的繁殖和选育,培育出了多个高产而优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袁隆平是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袁隆平感动了,更感动了世界。我们应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利用科技手段,开发粮食新品种,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我们更要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要倍加珍惜粮食的来之不易,因为,在每粒粮食中,都浸满了农民伯伯挥汗如雨的辛勤耕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