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介绍了万历皇帝在位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三个因素所决定的明朝走向没落的原因。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读《万历十五年》有感精选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读罢,其实不仅是为这历史中的每一个人所叹息,更是为整个国家以及民族所感到悲哀。
万历皇帝也好,张居正也好。这历史中的每一个人,都只能在这个封建的制度之中运行。而这其中儒道又起了关键作用。自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两千多年,儒家一直被封建统治者所运用来压抑住广大群众的思想。不可否认儒家有其可取之处,然而一旦沦为统治者的工具,就成为了束缚整个民族发展的毒瘤。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社会的日常运行不是靠有创造性的法治而是依靠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那么这个社会的创造性必然是收到了极大的限制。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历史,事实上早已在那个四海升平的万历十五年埋下了伏笔。一个被儒家所束缚,众人闭目塞听,关闭大门的古老国度,早已经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在万历十五年,不论是即将不再上朝的万历皇帝,还是要励精图治想要扶大厦之将倾的张居正,或者是想要调和百官矛盾的申时行,还是恪守绝对原则的海瑞。他们所作的努力,都只是局限于封建制度之下的小修小补或者小打小闹。大明王朝就像历史上其他王朝一样,也无法摆脱封建制度下的历史规律,走到了他的发展尽头。
我还想说一下万历皇帝。事实上在过往对于他我是有很大的偏见以及不满,觉得他三十年不上朝,致使国家中枢趋于瘫痪。并且横征暴敛致使民众怨声载道。但是一个朝代发到了晚期,实际上走向终结已经是脱离了皇帝乃至整个官僚机构的控制,除非进行土地改革,否则每个朝代都在土地兼并下不可避免的走向矛盾激化的深渊。而作为全国最大的地主—皇帝怎么可能会对自己阶级的人开刀?只是说皇帝的个人能力,能为这个国家续多几年的命。
事实上,万历皇帝也是凡人,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作为一个凡人,在皇帝的位置上事事却都要按照群臣所限制的儒家的思想来行事,按照所谓皇帝的准则来行事,使得他身心俱疲。我觉得有四件事是让我十分感慨的。一是万历想要进一步的学习书法却被张居正所制止,张居正举出了陈后主,宋徽宗等人来警醒万历不可对于艺术过于沉迷,于苍生并无补益。二是万历在王储选择上与群臣们斗争了长达几十年,原因皆在必须按照传统的长子制度来选取皇储。最终这场斗争以群臣的胜利而结束,以致他灰心丧气只得用“无为”的消极态度来报复群臣,长达数十年不上朝以及不选补官职,从而使官僚机构陷于瘫痪。三是万历在二十几岁之时就以及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了,而他也欣然接受了这精神上的活埋。四是他想要出城视察陵墓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而他也于1588年之后三十多年再没有踏出过紫禁城一步,不免让人唏嘘。
事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无法发挥自己的个性,也无法把自己的创造力用于政治之中,只能恪守祖宗之法,恪守儒家之道。这种一眼看到尽头的生活,哪怕贵为九五之尊又有什么意义呢?在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本应是大展宏图,发挥自己创造力以及实现自己励精图治的大好年华,却事事受到群臣的反对掣肘,事事都要按照所谓的“祖宗之法”来行事。这样的生活实际上相当于行尸走肉罢了。在群臣的眼里,在他们监督下成长起来的朱翊钧,势必要充分的体现他们的意志,也势必要按照一条早已铺好的道路一路走到头。这不得不说是万历的悲哀,也是这个国家的悲哀。这样陈腐的思想,扼杀创造力的思想与制度,怎么还能指望可以使得国家长久的发展呢?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一两个明君身上,却不去改变整个制度让国家得以长治久安,所有的结局必将是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轮回的悲剧。
读罢黄仁宇的《万历十万年》,不得不对本书作一个高度的评价。短短四个篇章,从万历及两位首辅的角度揭示了大明帝国在长期“不事朝政”的万历手下正常运转的奥秘;后三篇章选取了万历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人剖析了万历这个时代。其中最令人感慨的,必是张居正、申时行两位首辅。在笔者眼中,前者是一位素质过硬的政治家,后者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官僚。但如果给他们打分的话,两者我都不会给满分,因为两个聪明一世的人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了不一样的错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一不一样的人眼中有不一样的历史
在分析、比较这两位首辅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不一样的人眼中有不一样的历史。同样一段《明实录》中的史料,由于史官对事件背后的故事不会有详尽交代(甚至是为了政治利益能够篡改历史),不一样的人会从同一段史料中得到不一样的结论。
例如在谈到隆庆年间的首辅高拱被黜一事时,黄仁宇认为是高拱一句“十岁孩童如何治天下”的言论体现了其谋逆之心,从而得出张居正与冯保联合罢黜高拱是维护了大明江山的结论。在笔者看来,这一结论多少有些荒谬。第一,从政治意图来看。明朝文官大部分是政治动物,他们的所作所为必定贴合“赢利远大于风险”这必须律。“高拱谋反”的获利无非是继续做首辅或者自我登基,而付出的却是身家性命乃至九族安危。况且太平盛世谋反乃是滑天下之大稽!第二,从史料看来,并无充足的资料能够证明“高拱谋反”(史料中并无高拱收买内侍、准备兵丁武器等行动)。若将黄仁宇先生的“谋反”理解为“摄政”,那么对于一个10岁的天子,任何人成为首辅必然都会“摄政专制”。第三,从结果来看,如果高拱是真的谋反,他的下场会是罢黜这么简单吗?第四,就张居正、冯保和高拱的关系来看,他们完全有理由陷害高拱。张居正并非高拱的亲信,高拱对权力的独揽已经引起了诸多大学士的不满,自然也危及张居正的安全。而高拱对冯保的升迁也屡次阻拦,足以引起他的愤恨之情。所以,高拱被黜是张居正和冯保的阴谋,他们将高拱原话中的“孩童”改为“天子”,这句话便有了十足的杀伤力。这么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获得的回报便是张居正的首辅地位和冯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能够说除了获利之外,张居正能够自保,冯保能够复仇。
除了对“高拱罢黜”一事笔者与黄仁宇先生观点不一样外,“徐阶是强占土地的富豪、地主”和“郑贵妃是聪明的女政治家”的观点笔者也不是完全认同。此外还需指出黄仁宇先生在第一章中所犯的一个小错误,即宫女“许配”给太监后并非成为“答应”。“答应”是侍奉皇上的地位较低的宫女,而这种被称为“对食”的现象并非是光明正大的。
以上是笔者阐述的一个基本观点:不一样的人眼中有不一样的历史。
二“官僚”和“政治家”的名词解释
下头笔者将对“官僚”和“政治家”连个名词进行简单的解释。在笔者看来,政治家相对于官僚,对政事更加负责,出发的角度基本上是江山社稷、道德礼仪;而官僚关心更多的是自身的地位和安全。在那里不妨列举几位名人。徐阶(嘉靖年间首辅)是政治家和官僚的综合体,并且他在这两方面都相当出色,在嘉靖年间的首辅之争中不但政绩上有所建树,最终也得以保全自身;严嵩是不折不扣的官僚,他应对蒙古骑兵入侵京城附近地区的行为作出的“不抵抗”的决定至今令人唾弃;海瑞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家(实际上他是懂得官场之道的,可是却绝不践行),但很不幸的是他也是一个不合格的政治家;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官僚的综合体。
笔者说张居正是一名政治家,并非说他不懂为官之道,只是他升迁太过刚愎自用,不知韬光养晦,才在死后遭挖坟鞭尸抄家(这和多尔衮何其相似!),所以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官僚;说申时行是一位出色的官僚,但同时他也是一名较为合格的政治家,毕竟治理黄河和封贡互市都是他不可抹杀的功劳,但因为他在“争国本”事件中太过圆滑,首鼠两端的行为触犯了文官集团坚守的道德礼仪,所以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若两人做比较的话,张居正是政治家的代表,而申时行是官僚的代表。
三张居正和申时行
自古以来,君权和相权是一种博弈平衡的关系。可是在明代,作为君权外围的宦权也加入了这种博弈。君权的外围有宗室、外戚和宦官三种,但在明朝,宗室被打压(为了防止靖难之役重演),外戚势力弱小,宦权得以提高(尤其是东厂出现之后)。就相权而言,在明太祖朱元璋撤销宰相后跌入低谷,但之后出现的内阁又极大地提升了文官集团的权力。大学是手中有权力,而言官御史们有战斗力,他们的目的有的是为了个人私利,但大部分是为了江山社稷或道德礼仪,所以文官集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君权时而联合相权对抗宦权,时而联合宦权对抗相权,但都是为了寻找权力的平衡点。若宦权与相权联合,那儿皇权便岌岌可危(天启年间的魏忠贤及阉党造成的动乱就是一例)。对于张居正和申时行而言,前者维护的是相权(是自身的相权而非整个文官集团的权力),后者维护的是君权。
这种情景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两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一样。张居正当政时,万历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不可能完全独立地把握政局,所以张居正扮演了臣子、导师和严父三种主角。他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教习经史,并适当调整科目以使万历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了万历沉迷书法而重蹈宋徽宗的覆辙);他也是一位合格的臣子,对于一个10岁的天子,他联合宦官冯保、外戚李太后稳定了政局,避免了朝政动荡。同时在前期,他肃清吏治,任用贤人,使得大明帝国能够正常运转。但作为一名“严父”来说,他的行为太极端,在万历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暂且不说,他当政后期任人唯亲、扶植私党、排除异己都在与他有利益冲突的文官心中埋下了***。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张居正和其亲信势力过于庞大,影响到了皇权,所以张居正死后的悲惨结局也可想而知。张居正确实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但太过刚愎自用、傲慢自大,才不会有一个完美的收场。此外,还需张居正一个并非高瞻远瞩的决策,那就是“考成法”。最初施行时确实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也导致了明朝中后期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矛盾——流民现象。所以张居正当政前期的表现令人叹服,但后期其盲目自大却又令人扼腕叹息!
作为张居正的亲信和万历的教师,申时行成为首辅的时候,万历已经成为了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加之张居正的前车之鉴,申时行的政治风格更倾向于温和稳重。例如张居正刚去世时,言官大臣纷纷上述弹劾,申时行既不参与弹劾自我的教师(在其他人眼中他不搞政治投机),也不维护自我的教师(不与众矢之的统一战线以维护自身安全),但暗中他还是极其照顾张居正的家人,多次暗中阻止吵架等活动。由此可见,申时行处事确实圆滑。而却他上任之后立刻废除了张居正的“考成法”,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他任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对蒙古采取封贡互市政策,这都是他不可磨灭的攻击。但作为一名官僚而言,他对君权的态度在“争国本”事件上与文官集团的道德立场完全相悖,导致辞官回家的惨淡收场。
在对待君权的态度上,张居正的极左做法触怒了君权,申时行的极右做法触犯了相权,所以他们在权力博弈中并未找到平衡点,结局也就不那么完美。可是在“成王败寇”的权力斗争中,千百年来哪有完美的结局呢!
四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也降到了海瑞、戚继光和李贽三人,他们代表了不一样阶层不一样环境的人,但同样怀有“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当年明月曾说过:“‘知行合一’这句话,张居正读懂了,海瑞没有读懂。”我想戚继光和李贽也都读懂了,仅有海瑞一个人生活在他那“非黑即白、非是即非”的教条主义世界中。
应对同样的现实,戚继光顺从了,人们在他的杀敌保固与为官的左右逢源中却读不出他的无奈与孤独;李贽选择了出价,却始终无法割舍对这个社会的关心,同样更不会有人读懂他孤傲的悲凉。
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大明帝国这台生锈的机器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只是依靠文官集团和几个强有力的君主在维持着齿轮的正常运转。张居正的折腾(京察、考成等)造成或加剧了社会矛盾,而申时行、王锡爵等人的“无为而治”反而更加有效。但最终,崇祯皇帝,这个有勇气、有骨气、有决心可是缺乏知人和远见之明的君主改革了驿站制度,社会矛盾加剧,加之四方战火和天灾人祸,导致了整个大明帝国的灭亡。
之后建立的大清帝国,类似的体制、类似的经济模式也预示着历史的大失败会继续上演。中国的这种所谓的封建专制体制并不见得比资本主义落后,只是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制度在腐败的铁锈出现后,自然落后于一杆新制的枪炮。
虽然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命名为《万历十五年》,虽然还是不清楚什么是大历史观,但是呈现的是立体的历史,立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历史教材或者历史电视剧。就比如戚继光,民族英雄,但能在盘根错节的政治中,稳如泰山、步步高升,难道只靠军事才能、爱国热情可以做到的吗?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不懂政治,也不懂历史,但我从历史中读到历史时代赋予历史人的枷锁,却掩饰不了首先是作为人的本性,万历作为皇帝,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然走不出深宫囚笼;作为一个男人,喜欢谁都要被人管束,想给老婆送礼物都要打白条;作为一个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欲都要被人指指点点。一个想要赢得身边人、天下人的认可,却感觉力不从心、无人理解。皇帝也首先是个人,张居正、申时行、海瑞等等也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历史人物。看完《明朝那些事》,感觉王阳明活得最明白,过得随心。
另外,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火者、裸奔,比现代房车还房车的轿子……古人真会玩。
这本书可能以后再读时会有更深的理解吧!
《万历十五年》是一出悲剧。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和挣扎,但迫于环境,他们最终一一失败。失败的不是他们,是明朝,是时代,是万历十五年的所有人。
这场悲剧的核心,在于朱元璋的顶层设计能力太差,没有靠谱的治国框架,又非常的幼稚,最后沦落到以德治国。小时候看古装电视剧总觉得里面的事情都没法理解。
大臣们为啥因为皇帝立谁当皇后、当太子,吵得不可开交,以死相逼?大臣们为啥成天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吵来吵去?为什么倭寇这种东拼西凑的强盗帮,能对明朝造成那么大损害?为什么当官的人一定得四书五经,文章写的好?不应该考察管理能力什么的么?
事有反常必有因,因,就是这个国家的政治框架。在明朝,德是治国方略,德是行政依据,德是文官集团的底盘。德是治国方略。皇帝就必须成为德的最高代表。所以皇帝要不停的出席各种卵用没有,纯粹作为象征意义的活动,以此来强调自己的德。而文官集团会严密的监督他,因为皇帝有德,政权的合法性才能稳定,文官才能高枕无忧,这是文官集团的命根子。
德是行政依据。因为这个国家太大了,由无数个农村组成,国家的行政效率又太低。每件事情如果认真去判断,成本极高,文官集团是吃不消的,不如用规则极其简单的德来判断。所谓大道至简嘛。
德是文官集团的底盘。既然是以德治国,官员的核心能力也就成了德,所以,长袖冠衣,三滤长须,雍容雅正,成了文官的经典形象,至于能力,不重要。整个文官集团,基于表面上的共同信仰,绑定在一起,这就叫底盘。
在这个框架里,最开心的是文官集团,他们也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对上,他们严格要求皇帝。不能有丝毫自身的特点、私信、个性,一定得代表好「德」。对外,他们打压武将集团。因为德既然是最高代表,稳定就成了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出了乱子,本身就是无德的表现,那武将的平乱,又有什么可值得夸耀的?再说,文官要求德行,武馆要求能力,文官自然看不上武官。
对下,他们基于「德」的要求治理老百姓。判案的时候,哥哥和弟弟,就判弟弟错。穷人和富人,就判富人错。丈夫和妻子,就判妻子错。对事实的考量?他们才不在意呢!
对内,他们组成一个个利益集团,相互间争斗的极其厉害。几乎每一次朝堂上的争端,或者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被用来党同伐异,维护自身利益。对自己,他们表面标榜道德,背地里极尽私欲。即使比较清廉的官,也觉得搞些灰色收入理所应当。在这个以德治国的框架里,你会发现,一切都解释通了。
大臣们为皇帝立谁当皇后、当太子,吵得不可开交。是因为皇帝违反了立长的道德规则,而违反道德,就会触动统治合法性的根基。大臣们成天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吵来吵去,表面是为了小事,实际是为了铲除异己,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都是利益。
倭寇这种东拼西凑的强盗帮,能对明朝造成那么大损害。是因为武将被打压的过于厉害,军事极端不受重视。当官的人一定得四书五经,文章写的好,而不应该考察管理能力。因为以德治国,官员的核心能力,就是德。
在这个诡异、崩坏,江河日下的系统里,很多人在做着自己的反抗。万历和正德发现文官集团表面冠冕堂皇,背地极尽私欲的真相,决定不再合作,一个不上朝,一个成天出去打仗。
张居正想要中兴明朝,整顿税收,大权独揽时尚能推动少量地区执行,却触动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所以一死,所有改革全部恢复原样,自己也身败名裂。申时行吸取了张居正的教训,不再强力推动,改成和稀泥,努力在协调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做好事情,缺只是小修小补,还被文官集团骂道德不够。海瑞选择相信德,过的一贫如洗。但受时代所限,他判案仍然是根据德,而非法律。同时他太扎眼,为整个文官集团所不容。
戚继光非常现实,从小兵用的武器、战术,到治军方略,战略战术,都按照实际情况来。该送礼送礼,该送美女送美女。即使这样,在他的靠山张居正倒台后,他也被迅速罢官。
李贽的悲剧,不在于最后的自杀,而在于他从来没有圆融一体,自身思想前后矛盾。他希望能弥合文官集团的私欲和道德,这几乎不可能。「万历十五年」里的每个人,就这样在激荡和反抗中走完了一声,迎来最终的大失败。以上,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框架。这个框架不仅能帮你更加理解明朝。其所揭示的问题,很多在当今依然存在。比如老百姓期盼清官,缺不呼唤法制。一堆人对封禁咪蒙弹冠相庆,缺又对另一些封禁的内容扼腕叹息。德治的弊病,思维的惯性,早已延续了几百年。
而这本书带来的方法论,则是大历史观。历史里的八卦,个人的命运,各种奇闻异事,悬案迷踪,都并不重要。要把眼光拉长到三五百年,看到大的历史脉络。观察不妨细致,格局却要宏观。这句话,是对《万历十五年》最好的注脚。
大历史一是时间要放到足够大,退回一些才能看清,二则是地理范围要大,考虑中外各地的情形。
中国之所以陷入近代几百年的被动,明朝立国已经埋下伏笔,国家以道德为治国基础,没有技术条件改造成法制国家,整个行政目标是保护落后的农业生产,由此发明户籍制度,把农民种在农村,没有批准农民不得到处行动,限制底层积极性和流动性;政治上层设计高度集权,皇上有能力的如劳模朱元璋靠个人勤奋尚可一人勉强为之,子孙后代就只能靠内阁大学士和文官集团,经过200多年发展官僚集团逐步成熟,他们是政权实际控制者,皇上只是个道德象征,信息通过底层几乎不可能传上来,上下难以通达。
而文官系统在明有天生物质和精神分裂倾向,国家给的俸禄有限,希望各位大人以道德和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自身握有实权,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只能方便的通过潜规则或明文规定巧取豪夺,这个分裂是个顽疾,到清朝也没得治。没有法律只靠道德,而道德标准只在个人口中,这样的系统维系几百年也真是不易。皇帝或内阁要用人就不敢一下把规则全部改掉,而越往后拖越没有治愈的机会,直到大厦全部崩塌掉。
记忆中的天子,记忆中的皇帝,是穿着嵌着玉龙的皇袍,带着串着一条条珠子的皇冠,高高在上地坐在列主列宗所传下来的皇位上。他的一个指令,所有人都要听之任之,甚至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圣旨,代表着上天的指令。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去,这一切都是表面现象。深藏其中的悬秘,是他才能无法施展的无奈,是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他人的关注,是他的私生活受到他人的干扰。
皇帝,这两个字眼让人联想起的便是“九五之尊”这四字。那么,你肯能会问,即是九五之尊,那么他会受谁牵制?有怎样牵制呢?其实,皇帝受臣下牵制在过往朝代中不少,但是过往朝代的皇帝好像都能选择出正确的决定。李世明之时,虽有多数官臣进谏,但那只能算得上是建议与指责罢了,李世明也会听从臣下正确的建议而采取措施。而万里在任时却与之不同,万历很小的时候就上任了,受着臣下的辅佐,所以官臣进谏已经算不上是建议,而是带这威胁之意。
明朝时代是极重视礼仪和仪式的,明朝时也是主张以道德、伦理治国,而不是以法制国。早朝和午朝是明代以来特例独行的,早朝过往的举行是风雨无阻,礼仪也极其讲究,到了万历之时才被罢免了。而经筳是皇帝不可免去参加的一种仪式,经筳是通过讲历史来劝谏皇帝。虽极为繁琐,但万历皇帝仍作为学生未缺席过。
转折发生在张居正死后以及立嗣问题上。作为皇帝的老师兼首辅张居正先生,生前有着功名,用自己的权利压制一切反对他的势力。死后,各种污名被清算,受贿赂,动摇皇帝的决策,各种罪名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连一点的敬仰之情都不剩。立嗣的争执,万历想要“废长立幼”却不能直接提出,万历便一拖再拖,最后不得已,只能听从文官的安排。经历了各种变故使万历看透一切,本对生活无热情可言,现在只对生活充满厌倦,他开始消极的方式对待,以无为治国。最后他连经筵也不出席。受阻之后,他便不再出紫禁城一步。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文官集团出现了“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小事倒有人夸荐”仗权欺人的形式。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以致出现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一种局面。
这样的皇帝这样的九五之尊,所以多人羡慕,却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其实,作为老百姓更为好些。虽没有九五的权利,但有着柴米油盐简单的乐趣:虽没有九五之尊高高在上的霸气,但有着自己内心的自由。虽被称为庶民,但也有着贫穷的快乐。
这样的皇帝这样的九五之尊,所以多人羡慕,却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九五之尊,并不是最完美的,因为皇帝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九五却是处处受绊。
权力与羁绊,永远都是关联在一起的,当你想要拥有权利识别忘了还有约束在你身旁,“简单就好”,“且行且珍惜”,这两句话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这两句话也是在告诫我们满足当下的生活。
公元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书名叫无关紧要的一年,似乎这一年发生的事似乎都无关紧要。但作者分别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着手,为我们勾画出了明朝当时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思潮等等,并尖锐地指出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只靠道德而不是法律去管理一个国家其必然的缺陷。
大学时读过这本书,但是当时只是当做历史故事书来读。直到去年人民的 名义热播,这本书又经过高育良书记之口再次热了起来。我当时就想,高育良书记之所以这么喜欢提及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应该是他有着跟明朝当时官场以及官僚相惜的心态吧,比如高书记跟申时行那样把握官场的阴阳,打着太极,揣摩上意,和着稀泥等等,简直如出一辙。后来再一想,为什么编剧周梅森要不断地在剧中强调这本书,除了暗喻剧中人物之外,会不会有一丝借古讽今的意味?高书记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他从万历十五年里看到了自己,而我们通过人民的 名义去看高书记,却并没有察觉他所做所为于当今官场的格格不入,也就是说高书记觉得他像明朝官,而我们并没有觉得高书记是一个明朝官。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因为历史是不断重复的。吗?还是因为我们社会特别是官场制度相比于明朝就没有进步?
哪怕不去想那么多,至少通过这部剧去读万历十五年的人,最终都会认同一个国家只靠道德而不是靠法律去管理社会,那必然是有其局限性和落后性的。我们能够读完这本书再去思考当今社会之现状,还是要感谢周梅森跟黄仁宇两位先生对开启民智所做之贡献。
《万历十五年》共七章其中就有专门一章描写海瑞,标题是《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这既是该章的标题,更是黄仁宇先生对海瑞的真实评价。一方面认为海瑞行为处事古怪,与时代发展不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他是明朝的模范官僚。虽然海瑞从政二十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但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并牺牲自我的精神,并且自己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传统伦理道德。
在我看来,在海瑞的身上体现出了以下的特质:
一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信仰和敬畏。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海瑞保持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极大信仰。始终用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忠孝要求自己,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也正是这种强烈地信仰,让他内心对传统伦理道德保有敬畏之心,认为传统伦理道德是神圣的,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二是言行如一,说到做到。可以说海瑞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实践者和践行者,海瑞不能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明朝官员的俸禄极低,甚至连基本的生活水准有时都难以维持,但海瑞欣然接受,
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二十两,甚至不够殓葬之资。
三是原则性极强,执行规定不打折扣,不论人情事故。回顾海瑞从政二十多年,对成文规定执行地不折不扣。任浙江淳安知县时,严格执行钦差大臣的俭朴规定,致使钦差大臣不入淳安;任南直隶巡抚时,严格执行官方限制大户过多占有土地的规定,强迫自己的救命恩人徐阶退田十几万亩。
四是精细入微的人文关怀和生活阅历。文章中提到海瑞审理一起因杀人案件。该案案情是妻子的哥哥前来索取欠款,之后与丈夫发生扭打,进而失手将丈夫推入水塘淹死。为掩盖真相,丈夫的尸体被哥哥沉入水底。恰巧案发前有一朋友极其仆从在他们家住宿,知道这件事后不敢声张。后经邻居报官,至此案发。经初审认定,此案是因奸而致谋杀。例如是死者的妻子与这位朋友必有情,不然,何以偏偏在这位客人到达的那天,丈夫突然丧命等等。后经海瑞审查后发现多处疑点,认为此说法从情理上讲不通:一则妻子与她的丈夫生有二子一女,决不会如此忍心;二则这位朋友家境一般,且早已娶妻,最多成为此人的小妾;三则若真有此事,那也应当是参与密谋的人越少越好,为何要牵扯上这位朋友的仆从。正是由于海瑞细致入微,注重情理,促使一件冤案得以昭雪,无辜的人免受凌迟之苦,也还了多人以清白,避免了司法体制蒙受冤屈。
自己从检7年,从事过公诉、监所检察业务工作,接触过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等形形色色的人,也从法学生转变为执法者。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应具有怎样的素养才是合格的检察官。至少从海瑞身上,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高度的自信。这种高度自信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可。只有对自己从事工作的高度自信,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可,才会激发我们从事工作的热情与信心。海瑞作为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个人在践行着那些纸面上而实际上大家都不再相信的伦理道德,试想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他能坚持下去吗?或许我们的待遇比不上别人,但并不由此就否定我们工作的崇高性;或许我们日常琐碎,但并不由此就低估工作的重要性。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检察官作为法律人,作为执法者,应当对法律有着崇高的信仰和敬畏,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法治才有前途。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实体法的理解和把握,对程序法的程序自觉和程序自信。当前存在许多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法律也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应当有着坚定的法律信仰,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具备人性执法,以人为本的思维。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我们与犯罪分子不是敌我矛盾,在办案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粗暴办案,应当更多的进行换位思考,用我们的真心去体会犯罪分子,让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温情。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能。当今时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法律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改,作为一名执法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能,确保执法过程实现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书不同于以往的史书,全书仅仅细写了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杂事,却上升到了整个中华历史的思考高度,与中华文明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读来更是令人眼界开阔,受益匪浅。
与教科书上仅仅几个四字短语便能概括的死板的历史人物形象不同,书中从多角度剖析了各个人物,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人性复杂。
读此书之前,我一直认为万历皇帝的昏庸仅仅是张居正教育失败所导致,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形象也变得完整起来。张居正的腐败仅仅是令他失望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对整个政治体制的失望与无奈。
繁复的礼节以及所谓道德束缚的陈词滥调使他疲惫不堪,甚至让他由此陷入与整个官僚集团长期的无声对抗之中,以消极怠工、不理朝政来表示自己对这种长久凝固的封建制度的抗议。
他并不是彻头彻尾的昏庸之帝;相反的,他正是因为太过聪明,看透了这个社会的丑恶与悲哀所以至此。年少时的他也曾是一个励精图治,胸怀抱负的皇帝,甘愿忍受亢长无味的礼节教条,甚至曾徒步游行,求雨祈福。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骨子里的叛逆精神愈来愈烈,企图冲破封建的枷锁。他的叔祖正德皇帝更甚,是一位“离经叛道”的典型,二者都用实际的行动向陈旧的道德礼教发出了质疑与抗议,更让读书的我们领悟到仅凭道德所堆砌和约束的社会就像是无根的草,浮于表面,不堪一击——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然而这种神奇的制度并不仅仅存于明朝,而是成为了一种传统,存于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张居正也曾试图去改变这种看似已经凝固的制度,无奈根深蒂固。官场之中,人人都以道德君子自称,同时又用近乎严苛的道德去约束他人。
首府张居正自己即是一典例,他对待下属严苛,但是自己却不知检点,奢靡至极,使得官员上下怨声载道。无奈当时张居正权倾朝野,无人胆敢抵抗,可是当他一死,各种丑闻告状便纷涌而出,张居正怕是不曾想到自己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却背负了一世骂名。再看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人,他们都是光荣一时的朝臣,但却都有着各自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与无奈。这无疑是明朝制度作祟。
纵观全书人物,每个人都可称作是失败的封建道德社会的产物。“存在即是合理的。”的确,我们应该肯定这种制度曾经给中国带来的种种荣光,但是静下来深思,它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对政治的警示。有了前车之鉴,当今社会需要法治便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当然,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美德不可一并丢弃,不过,人们也开始明白,道德的背后如果没有法律给予支撑,便像没有双脚的人一般无法立足,最终只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在漫漫黄沙之中。
前些日子笔者认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在刚看到书名的时候,自然而然我把《万历十五年》当作一本常规的历史书来读。但其实,真正读过了之后猛然发现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历史书,更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读法。
纵览本书,在万历十五年,这个春寒料峭的1587年里发生的林林总总,一切看似平淡无奇,却已为大明王朝的衰颓埋下了伏线。怠政罢工的万历皇帝、厉行却悲剧收场的张居正、尽心帷幄的首辅申时行、孤独的将领戚继光、清高矛盾的哲人李贽……某一年,某一人,这种切入笔法细微得很,但牵动全文的是一条张驰自如的线:牵出这高拱、郑贵妃、邹元标,牵出耕织伍旅、财贷制度、民德风俗,牵出官场的阴与阳,皇尊的欲和权。合上书后我鲜明地感受到这里边里承外合、互文相应的妙处。
此外,这本书最让我意外和印象深刻的有两点。第一是没想到历史书竟然可以这样写,作者取一个特定的年份,然后串起所有的事情,用一个人传记式的描述,串联展现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其次,在大家的思维中,总觉得王朝中皇帝最大,皇帝说了算;在任何一个组织中,第一把手说了算。但是这本书却告诉你了另外一种规则:一个组织一旦形成,同时也会形成一种独有的惯性。这种惯性力量很大,个人有时根本不能抗拒,甚至皇帝都不例外。因此,从一个组织的惯性就可以窥探一个组织的生死存亡。
所以说,这本书不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经历和深刻感受的作品。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心理学上的,政治学上,组织学上的,管理学上的,很多现象和道理都可以触类旁通。而这正是本书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
我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法,每一个人都能读出属于自己的《万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