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月饼浓浓的香气伴着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的气氛装点着这美好的气氛。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下是细致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6篇小学生中秋节作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时候的记忆中,印象最早的,就是淄博月饼了,小而圆,皮酥,好吃得很。那时候的月饼还没有很多品种,只有红糖馅和白糖馅的,每个里面都有青红丝儿,是夹藏在月饼中间的'。
小时候是很少能吃到月饼的,半个或一个,都是象征性地,中秋团圆节嘛,这自然是少不了的,即使再穷的人家,也会买上一斤半斤,人口多的,就分着吃,每人都尝一尝,这才算是过节。我小时候长期住在山村里的姥娘家,每次中秋也在那里渡过。中秋时,不管有几块月饼,都是由我先吃,因为我不喜欢里面的青红丝,味道怪怪的,我把酥皮一层层地吃掉后,姥娘和姥爷就吃我剩下的那些青红丝儿,他们说就爱吃那些丝儿,那才最好吃。还有我喜欢吃的米饭、狗肉、饼干等等,凡是我喜欢的,必定都是他们不爱吃的,所以我每次都吃独食儿,还非常心安理得。
后来生活日渐好转,月饼渐渐多了起来,姥娘和姥爷才吃到整个的月饼,后来也才知道,他们也喜欢吃米饭、狗肉、饼干,这个秘密是在我结婚前才发现的。那次姥爷来城里,母亲给姥爷添第二碗米饭,我就提醒母亲:姥爷不爱吃米饭,他嫌粘牙的。母亲笑了:傻孩子,那是他们舍不得吃,才那样说的。我赶紧问姥爷:那些带青红丝的月饼,你还喜欢吃吗?姥爷呵呵笑了:那些丝丝儿,夹在月饼中还行,吃不出什么异味,单独吃它,就不太好吃了。原来如此!
现在每次回老家,我都尽量多买些东西给姥娘姥爷,他们的口味喜好,我已经掌握得一清二楚了。每年中秋,我都十分想念在老家的姥娘姥爷,特别是看到月饼中的青红丝儿,我就特别想他们,想那些一起过中秋的日子,那些贫穷、简单却温暖的中秋,还有那些永远的青红丝儿。
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都要去奶奶家过节。可惜今年爸爸没有来,因为爸爸要上班。我和妈妈先回到了奶奶家,奶奶包了饺子,大家一起吃了个团圆饭。
等吃完饭,爷爷说:“我们去东城玩吧,那里的夜景很漂亮”。汽车开在宽阔的马路上,行人和汽车川流不息。到了东城,我们下车了,我抬起头,往天空望去,一轮月亮挂在高高的天空,像一个圆圆的大月饼;又像一个带着白花的盘子。我们往里走,看见了一个大大的桥;妈妈说“这叫彩虹天桥”彩虹天桥五颜六色、五彩缤纷、金光闪闪,看上去非常美丽,像是走进童话世界。 我们走上了彩虹天桥,天桥下面是水,水上面还有喷泉,但还没有喷水。我们继续向前走去,走啊走,走到了半路,就停了下来,在那里看远方的夜景,啊?好美丽的夜景。
我们不再向前走了,因为前面太远,我们又回去了。在我们回去的路上,喷泉开始了,真好看,我们看着看着,喷泉的水喷到了我们的身上,像下雨一样,还有点凉凉的。我们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桥下面,妈妈说:“我给你买个吃的吧”我点点头,到了买小吃的地方,我说:“妈妈我要一个糖葫芦”,我拿了两串糖葫芦,弟弟一串我一串。拿上糖葫芦去给弟弟,见到弟弟时,弟弟也拿着两串糖葫芦,我们一人两串。很晚了,妈妈说“咱们走吧”我们上车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中秋节小学生作文七:快乐的中秋节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和我6:00就起床了。爸爸正在看太阳,爸爸他还指着远处的灯说是太阳,我笑着说:“爸爸那是灯不是太阳,太阳还在云雾哪。”
上午,我在做作业。爸爸给我说:“你如果10分钟做一页,就可以得一块金牌。”我做得飞快,还正确。最后我每一页做得都得金牌,爸爸没有什么东西可奖励给我的,就让我自己说,我说:“要去麦当劳”爸爸带我去了那里,爸爸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有薯条、汉堡……。我吃了这个吃那个,吃得我满嘴流油,高兴极了。
晚上,我们玩脑筋急转弯。我开始出题了,请听题:“小平每天做作业的时候,先要干什么?”妈妈回答说:“打开本子”。我说:“对”我说:“请听题‘什么鬼最让人喜爱?’”爸爸回答:“机灵鬼最让人喜欢。我说:“对了”……
我们又猜谜语。爸爸说:“水中游,山上跑,合在一起味道好。”我回答:“它是‘鲜’字”爸爸说:“对了”……
我在月光下长了知识。
啊!今天可真快乐呀!
今天是传统节日——中秋节。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悠闲地吃着月饼赏月。
一轮金灿灿的满月高挂在天空,把皎洁的月光洒在地上,温柔如轻纱。天空的云很轻,风很轻,月光很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感到兴奋吗?这个满月很调皮。我一会儿扑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说话,一会儿唱歌跳舞。。。没办法。然后爸爸说:“其实月亮不发光。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光不热。”
不久,月亮旁边出现了一个影子。爸爸说:“这个黑影是月亮上的‘海’,但是里面没有水。”
啊!这一轮明月唤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嫦娥这时一定后悔了,真的回答了古诗词“嫦娥应该后悔偷了仙丹,在碧海中夜宿。“耶!她偷偷看着后羿。后羿在地球上看着嫦娥的月饼和水果,默默地想念嫦娥。此外,吴刚不断地砍伐500多英尺高的桂树,这些桂树被砍伐得又长又长。。。玉兔专心吃药……”
中秋节的月亮真的很圆。难怪大家都在这个时候聚在一起度过这个快乐的中秋节。
“八月十五月儿圆啊,爷爷带我打月饼啊……”我唱起那熟悉的歌,透过朝东而开的窗户,看着窗外。窗外一片淡淡的白色,一轮皎洁的圆月已经升起在夜空中了。
晚上吃过晚饭后,我们全家——我、妈妈、爸爸坐在小阳台上一边吃着满桌的月饼和水果,一边赏月。仔细一看,月亮还挺好看的,它就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蒙着白色的面纱,偷偷地对我们笑着;又像一个白色的玉盘,白得很耐看。我们看得都陶醉了,深情地看着皎洁的月亮,这时,我情不自禁地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正念到兴头上,妈妈灵机一动:“今天是中秋节,我们来做一个有关月亮的游戏吧!我们每人轮流说带有‘月’字的诗句,看谁说得最多,谁就是冠军!”我高兴地跳着,手舞足蹈,对爸爸和妈妈做了个鬼脸。爸爸一边鼓掌一边点头:“好,好,那就看看看谁是冠军咯!”
游戏开始,由我来打头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滔滔不绝地背诵起来,一边得意地看看爸爸,以为他会不知所措,没想到他却说:“背这么简单的诗句啊,看我来背一个复杂的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爸爸刚背完,妈妈就迫不及待地背起来了:“水静楼阴直,山昏塞月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又轮到我了,我顿时傻眼了,使劲地想着,却脑袋想破了都没想到。而妈妈呢,又灵机一动,背出一首诗来。最后,妈妈夺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下次中秋节,一定还要再来一次“赛诗大会”,我们全家人一起赏月,一起赛诗。到时候,我一定要凭我的实力夺冠。
秋高气爽。
夏天的炎热很快就被秋天的凉爽给取而代之,夏天的蝉鸣换来的是秋天的五谷丰收,瓜果成熟,在这样一个季节里,人们尽情享受着这一切的一切,而一个被大家喜爱与赞扬的节日却悄然来临
没错,这,就是中秋节。传说,后羿射掉了九个太阳,惹怒了天帝,天帝把后羿与嫦娥贬到人间,后羿为了让嫦娥满足长生不老的愿望,到王母处拿到了一包神药,一人吃可成仙,两人吃可长生不老,嫦娥一心回到天上,在八月十五的晚上独吞了神药,到了月球上。后人为纪念嫦娥,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
每当中秋这一天,人们都要回到家中,不管是在外学习的学生,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要不远万里,千里迢迢的回到家中,和家里的兄弟姐妹,父母长辈,儿女们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吃过团圆饭,人们还要吃月饼,做月饼,一起看着窗外的月亮,就算是没有回家,也会看着月亮,心里想着家人,打着电话,听着电话里的欢声笑语。我家当然也不例外,每当中秋节,也是我妈妈的生日,一家人在一起,爸爸会亲自下厨,每端出一道菜,都会赢来一片赞扬声。吃完了饭大家会一起看电视,看秋晚,当九点左右,大家一起来到窗台上,看这月亮,真是又大又圆啊!饱满皎洁的明月从东边升起,乳白色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微风徐徐,吹动了月旁的一朵云彩,云彩挡住了月亮,月亮变得更是若隐若现,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我高声叫道:看!月亮升起来了!对,真的升起来了!旁边的人附和道。还有人会放些烟花,这五彩缤纷的烟花几乎是与月同高,像要与月争艳,可它总是上升到一定高度有突然爆开,爆成一簇簇色彩鲜艳的花朵,给人一个惊喜,我们耳朵里听着主持人动听的声音,心里感觉甜甜的,一家人在一起是多么幸福啊!是多么温馨,是多么温暖!大人们看着明月,小孩们玩起了游戏,心里感触颇深。夜深了,人们都回家休息了,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心里依然想着这幸福的一天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合家团圆,吃着月饼,看着皎月。
秋高气爽。
五年级:聂上钦
夜静悄悄的,巨大的白玉盘被四周漆黑的夜空衬得异常明亮,高大的黑色树影为这寂静的夜添加了一份阴森。今天是中秋节。我和妈妈快步的走在回家的路上,聊着一些无所谓的话题,而又忽的停了。这圆月让我想起了那消逝了的。或许是我太爱怀旧,可那消逝了的总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好像不是我自己的了,或是有个小人在操控着我的脑子,总让我想起你借我的铅笔;让我想起你把摔倒的我拉起;让我想起你掌心的温暖;让我想起你那明媚的笑脸……
又忆起我们的故事:我们两家相距不到一百米,天天见面却没说过话。上了小学我们分到了一个班,却又没有太多交集;我无助地缩在角落里哭,你却说:“她们怎么样我不管,反正我挺你!”;全班女生矫情的孤立了我们,你满不在乎的逗我开心;我家搬走了,你生气的一天没理我;小学毕业了,你说不管身在何处我们的心永不分离,而初中又意外的分到一个班里……
其实我们的成绩相差的不多,但是我们真的不是一个等级,我不会的你肯定也不会,所以我不得不请教别的同学,而不是不想和你做朋友了,也许是我哪个课间冷落了你,但是我认为闺蜜之间是不会计较这些的。我希望我们能回到从前那样形影不离。亲爱的朋友,在这月下我只能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