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清明节为主题的演讲稿(精选5篇)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保定烈士陵园,来祭扫烈士陵园,深情悼念曾经在这里战斗过,为了民族解放而永远倒下的革命烈士。借此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而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为了改变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与奋斗中含恨而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烈士们的鲜血才点亮了中国的天空。今天,我们在这里以革命的名义怀想过去,以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的现实来告慰先烈英魂。
忆往昔,先烈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矢志不渝,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了祖国人民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有多少革命烈士献出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有多少革命烈士从此长眠于地下。历史不会忘记你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你们——我们敬爱的人民公仆。
刻在石头上的历史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刻在人们头脑的记忆却永远清晰;有形的纪念碑可能会垮掉,但人们心里的纪念碑却永远屹立。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怎能忘记?前辈流血牺牲,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拥有一片晴空,呼吸自由的空气,欣赏这这美丽的鲜花么?如果说昨天我们还是不懂事的孩子,但今天我们要意识到我们肩上也担负了历史沉甸甸的担子,因为我们已经熟悉了这段历史,我们作为大学生,已经是高素质的人才了。
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民族的利益,成千上万的先烈永远的离去了。他们把美好生活留给了我们,把希望寄托在我们年轻一代的身上。今天,我们拥有着健康与青春,享受着烈士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我们理应懂得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理应树立远大的理想,用我们日渐成熟的双肩挑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担;用我们的双手托起21世纪希望的太阳。用勤劳和智慧开创明天,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己的公民意识,努力成为老一代革命家所期望的“四有”新人,时刻准备着为祖国建设,为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记住这庄严的时刻,让我们铭记这郑重的承诺,我们要让先烈们用鲜血浇灌出的鲜花永远绽放在祖国大地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在国旗下发言的主题是《清明节》。
有一首诗大家一定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节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又是缅怀已逝生命,感谢先人赐予我们生命的一个节日。千百年来,每一个清明节,都寄托着炎黄子孙崇敬先人的民族精神,都延续着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都表达着对先人赐予后人生命的感恩和对先贤道德风范的缅怀。清明节,可以让活着的人记住他们来自相同的祖先,血管里流着相同的血。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明白清明节不只是扫扫墓,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传承感恩的精神,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亲朋好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做起……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国旗下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当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你们可曾想过:五星红旗为什么这么鲜艳?旗帜上的五星为什么如此闪亮?当你们每天迎着朝阳走进美丽的校园时,你们可曾想过: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能拥有如此幸福、安康的生活?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千百万中华儿女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为推翻黑暗的统治势力,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永远地长眠于大地之下。但是,他们的英名、他们的精神将与世长存,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全校师生在翁源县龙仙烈士陵园隆重集会,深情地缅怀为新中国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音容笑貌,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六十年,整整六十年了,历史的车轮在不经意间前进,然而半个多世纪前热血青年们那一声声“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呐喊,至今仍在我们耳边回荡。
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们的无限怀念;看今朝,道不完我们对美好明天的无限情怀;展未来,我们当信心百信,壮志豪情。在此,我希望我们全体教职工今后能以顽强的毅力坚守工作岗位,以饱满的热情为我们的学生服务,以出色的业绩报效学校、报效社会、报效祖国;我们的少先队员、团员们能进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珍惜美好时光,勤奋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报国本领,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优秀品德,锻炼强健体魄......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有一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你们知道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吗?(对,4月5日)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我们刚才所说的《清明》这首诗所描写的就是古人对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写照。
关于清明节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迫害,逃亡国外。逃亡期间,他的臣子介子推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随他。有一天,重耳逃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饿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了。介子推见状,跑到远处,用匕首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煮成肉汤,让重耳喝了。重耳这才恢复了精神。19年后,重耳回晋国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他对曾经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奖赏,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很伤心,于是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命令军队上山搜索,但是没有找到人。于是有人建议: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介子推是孝子,为顾及母亲安危,一定会走出来的。晋文公就下令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始终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死在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旁。晋文公见状,对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把母子俩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去绵山祭奠。看到那棵老柳树复活了,晋文公走到树前,折下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群臣见了,也都学着折柳插头。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民间也就有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到唐朝时,政府将清明节定为国家假日,每年的此时,宫廷就会放假,官府、学校就会休息。唐以后,宋元明清都将清明节定为假日。今年我国又恢复了这一传统。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古代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其中多数保留至今。
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清明,人们都会从五湖四海纷纷赶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洒下一壶热酒,表达对先人的感激之情。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清明节这类产生于农耕文化下的传统节日逐渐失去了产生时的文化背景,在现在的年轻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其实,清明节在古时有众多的传说和活动。比如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节寒食节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代后才移到清明。清明节时的活动也有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等。尤其是放风筝,传统清明节时期,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的风筝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为“神灯”。有些人还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现代的清明节也颇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扫墓踏青活动并且将一直持续到4月份。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不但我国有清明节,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于“清明节”的节日,例如日本的盂兰盆节,机关企事业放假三天,让远离家乡的人能够回乡祭祀。波兰的“亡人节”更是全家出动,长者点烛,孩子敬献,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今年的清明节放假,说明国家开始重视我国传统节日了,不久前,清明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__年开始我们不仅能在清明节享受到假期,新的假期制度更是加入了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我们必须思考,传统节日对于我们究竟意义何在?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特定的传统文化,这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也是凝聚这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我们不能将这些传统节日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如端午节只是吃一个棕子、中秋节只是吃一个月饼等,如果那样,就失去了这个节日的意义,失去了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失去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各位老师,同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祭祀祖先、扫墓成为中华民族固定的风俗。关于祭祀有“早清明,晚十一”之说,前几天我也回家上坟扫墓了,站在墓前,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奶奶是个特别节俭的人,炒菜的时候用勺子沾一下油,空干,在锅里刷一下,吃的时候能闻到香味;装馍的篮子挂在房梁上,我站在凳子上也够不着,因为我们家人口多,有限的粮食必须计划着吃;也经常看到奶奶到邻居家借粮食,秋天队里发一些甘蔗,我们孩子是不能多吃的,奶奶把甘蔗放在地窖里,过年的时候拿出来卖掉换些粮食,所以,再难家里也从来没有断过粮。我是家里最小的,奶奶对我也最好。一次奶奶和我父亲吵了嘴,搬到叔叔家里去住了,一天放学她在学校门口等我,领我到叔叔家,给我擀了一碗捞面条,我才记得我该过生日了。“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我还没挣到钱的时候,奶奶就去世了。一年级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叫《最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办公室刘老师把它抄在了大厅的黑板上,趁着我们父母还健在的时候,用心体会父母给我们的爱,多做一点家务,少顶一句嘴,怀着感恩之心,许多困难就成了过眼烟云。
清明节也是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天已去,春意盎然,气清景明,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只有在春天里精耕细作,秋天里才能硕果累累。高一的自习课明显好转,窗户旁和我对眼的人越来越少;高二再过一个多月,按照学校要求,将迈入高三的第一轮复习;高三的五天一轮考试即将开启,60多天后你们将百炼成钢,鱼跃龙门。
同学们,清明节有时和日本的樱花节一样,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匆匆,世事的难料,但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在艰难中体会到幸福;只要我们每天都在精耕细作,就会有秋天的收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