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精彩6篇】

“天空课堂”推出以来,已成功举行了两次太空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此你知道关于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有哪些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精彩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200字 篇1

20__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2月9日,我们观看了由这三名航天员所讲解的“天宫课堂”直播课。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熟练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已经开启。

中国航天员在40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太空试验向人们展示宇宙魅力。他们的太空授课,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从中我也明白了艰苦的条件能锤炼吃苦的精神。我们青少年,应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遇到困难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 篇2

“天宫课堂”先展示了3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的场景,介绍了问天实验舱的基本情况及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孩子们兴趣浓厚,十分好奇。接着进行了“毛细效应”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液体显著的毛细现象,讲解毛细现象的重要性及其工程应用。通过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实验、会调头的扳手实验,探究在微重力环境下,液体与液固体混合物在相同冲击作用下的振动表现。紧接着依次介绍了植物生长研究,生命生态实验柜进行的水稻种植研究,演示样本采集操作。通过航天员一系列精彩、专业的实验展示,学生了解了空间科学设施和本次科学实验任务开展的进展情况!在最后的天地互动环节,孩子们更是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到了宇宙的奥秘和探索的乐趣。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 篇3

10月12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收看了中国航天“天宫课堂”第三课,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再次变身“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有趣的一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这次天宫课堂中还将展示出问天实验舱的一些神奇设备,包括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

通过天宫课堂,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 篇4

《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正式开始了,应该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榄枝。此次,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翟志刚、王亚平等人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 篇5

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采取天地互动的方式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观看此次直播课。

本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中,三名航天员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实验,介绍植物生长研究项目,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我校物理教师谢丹媛、麦映璇老师在补充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还在活动现场为同学们准备了实验器材,引导同学们跟着航天员同步进行科学实验,进行“天地”对比,在场同学们体验到了太空实验的神奇与奥秘,更增强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天宫课堂第三课读后感300字 篇6

从小我就有一个航天梦。我向往那美丽的星辰大海,我痴迷那璀璨的浩瀚太空,我幻想去太空中漫游、生活和学习。相信,这也是全中国人的梦想。随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的梦想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断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约577秒后,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得益于科技创新,仅用了二十多年中国就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无人交会到载人交会对接等重大跨越。创新发力,五千年飞天梦将画得愈发圆满,希望广袤无际的太空将会出现更多、更活跃的中国身影。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