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深圳特区40周年大会直播观后感(优秀7篇)

深圳特区40周年大会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这是一个新征程再出发的闪亮起点。放眼全球与未来,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深圳发展始终会创造新的“中国高度”。

己的不足,不断地去反省和完善自己。由于行业和市场原因,又不得不在结束从事了20多年的传统的3C周边制造行业,工厂整合,从头开始学互联_,B2B,B2C到人工智能、无人机,整合资源,开拓新的领域和开辟新的市场。人到中年,不得不一次次面临着抉择,面对残酷的市场,不得不去进行着企业转型。

深圳真实也很现实,只看努力和成绩,没有太多人情世故,在深圳混,没空矫情。不管你是70、80,或者是90、00,你行我就认,不行就靠边凉快去。我们每个人就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学会成长、学会去适应,不然你就将会给这个时代淘汰,给这个城市冷落,无法再在这个城市生存。也许在深圳经历过的人,才能体味到其中的人生百味。我也算是把人生最精华的岁月奉献给了深圳,因为这个城市,不容你歇脚,每个人都在奋斗和坚持着!

在这里,认识到一群志同道合,可以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疯、一起打气、一起拼的朋友。在这里也收获了生活中的挚友,可以毫不掩饰地倾诉,相互关心,相互激励,相互之间没有市侩的尔虞我诈,没有物质的利诱,只在于心的交流。因为深圳是个很包容的城市,没有地域的界限,只要你足够坦诚,足够的能量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热情,你任人为善的品质和感恩的心,在这里就有你的一片天。

一个发展中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改革和发展标杆,深圳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的标杆。

深圳,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由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农业县变成了如今的创新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座城市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

“评说深圳四十”栏目,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邀请国内外知名媒体评论员,阐述他们对深圳建设历程的观察理解,以此来全方位解读这座奇迹之城的崛起密码,并展望改革开放的伟大新征程。

克伦威尔说过,一个人不可能攀登得比他不知道的地方要高。这可能也正是深圳对我们改革开放最大的意义,它给很多地方发展树立了一个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努力方向”的改革标杆,一个发展方位,一个开放高地,一个在改革开放中创造奋斗奇迹的中国梦缩影。深圳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但因为这种改革创新先行者的地位,很多历史比它古老得多的城市,身上也有着深圳基因。

,我在深圳待过大半年,因有近亲常居这里,平常来得比较多。一个感觉是,深圳人对这座城市会有一种发自肺腑的身份认同感,虽然很多人待得时间不算长,但聊几句就会聊到对这里的喜爱,比如深圳的平等氛围、创新活力、对异乡人的包容和宜居。

我算是媒体文化圈层的人,有人说深圳没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可我很多文化界的朋友都住在深圳,这里有我最喜欢的书店和图书馆,这里地铁上常见到捧着书如饥似渴阅读的人。有一次我在南山图书馆竟翻到了一本找了很久的学术经典,很是兴奋了一阵儿。

让一座似乎缺乏文化积淀的城市,成为当下的一个文化地标,不正跟它从边陲农业县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奇迹是一样的吗?文化与经济互相成就,这种精神浸润于这座城市的每个细节中。

对外人来说,到深圳出差,到深圳度假,到深圳发展,到深圳创业,到深圳过春节,跟到一般城市感觉似乎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可能正是因为深圳有一种独特的感召力,你不只是一个过客,而且一种开放、现代、春天的感觉。

前段时间我与一个研究经济的朋友聊起深圳,他很反对“当下的深圳已经失去特别优势”这个说法,我也认同,虽然现下的中国与40年前大不相同,但40年后深圳仍在改革开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错,随着中国整体发展水位的提升,深圳没有过去那种比较优势了,但这正是深圳的光荣。

在我看来,40年改革开放中,深圳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利用自身特别的优势,去创造一些可学的优势,从而在“带动”中引领其他很多城市与深圳的平行。让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地方,这不正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原初使命吗?

提到优势,我们很容易想到“不可复制”“不可替代”,深圳有不少这样的优势,地理优势,身份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无负担的年轻优势,敢闯敢试的先锋优势等等。

深圳今天的发展,正是这些优势所释放的红利。但深圳更大的使命在于其改革先行者的身份,先行,不是一骑绝尘让人追不上,让人望尘莫及,而是在探路后带更多人的跟上队伍,一起踏上改革开放之路,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深圳的使命就是,利用自身特别优势,去创造可学的优势,在优势共享中实现自我。

也就是说,深圳的意义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将自身优势辐射和扩展到其他地方。对深圳来说,优势不是用来“守着”的,而是与他者一同学习共享的。

网络有个热词叫“抄作业”,当然说的不是那个“抄袭”,而是优等生经验的可复制性。深圳是特别优势孵化出的优等生,这个优等生的使命就是去闯去探索,创造出新的优势和经验,让其他地方可学可借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圳创造出优势,其他地方借鉴了,优势“平行化”中成为常识常态,就不称其为优势了,这正是深圳的光荣。

这40年中,深圳作为先行者,敢为天下先,创造了很多这样的优势,市场法治探索,股份制,工业区,效率优先,行政体制改革,政府雇员制,文化创意,金融改革,民生幸福指数,高新技术产业,千余项全国第一,为其他很多城市提供了经验。

优势是用来让其他人复制的,不是用来保持和炫耀的,这可能就是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的价值,创造优势,他者借鉴,优势平行,共同发展。所谓“失去优势”,是深圳的光荣,深圳是一个不断创造优势的地方。

一个发展中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改革和发展标杆,深圳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的标杆。虽然世界逐渐发展成地球村,东京、纽约、巴黎等成为城市发展的参照物,但中国的城市发展首先还是需要有一个身边熟悉的、跟自己相近的地方去比,体制、文化、环境上才有可比性、可试性、可学性,深圳就是这样的地方。深圳,是常为新的,40年,深圳不辱这样的使命,40年后,深圳继续担当这样的使命。

匆匆过客也好,落地生根也罢,冷暖自知。繁华背后有多少辛酸泪,无数人从此离开,又有无数人承载着梦想到来。经历告诉自己,深圳是座可以有梦想的地方,尽管前路漫漫,但我依旧热爱深圳这遍土地。感恩在深圳收获的这一切!

天堂向左,深圳向右。希冀在未来的岁月里,依旧可以再次放飞梦想,创造属于自己人生的辉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庆祝深圳特区40周年大会个人心得体会 篇2

都说评定一个城市,上至文化底蕴,下至平民。GDP是衡量一个城市的数字的根据,帝都、魔都、羊城的历史悠久而又长远,相比之下深圳是伶仃洋海湾孕育的新生儿,而这座年轻到你无法感受他的人文,我很喜欢别人称深圳为鹏城,因为古人云:鹏程万里!深圳是一座速度之城。

说到深圳的企业,人们总会提起:华为、腾讯、中兴、大疆、创维、这些王牌企业!仅仅在粤海街道办就拥有上市企业83家企业园区169个,产业楼宇318栋众多知名的科技公司,都在这里诞生!

最能直观表达一座城市经济的是这座城市的GDP,从1979年的1.96亿到2019年的2.69万亿,GDP足足翻了12000倍!就在去年,超过了新加坡,位列全球21名。

以下是2019全国GDP总量排名。深圳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位于全国第三!深圳人均GDP由1979年的606元提升到2019年的203489元,即使放在国内四大一线城市之中深圳的人均GDP也排在第一

深圳电子

很北、很华、很强

华强北步行街南端往左右两边看,会看到华强电子世界和赛格电子市场两座深圳电子业的标志性建筑。随便走入一家,你就会震撼于中国电子产业的物质之丰富,从USB接口到成品电子烟,甚至比特币矿机,无所不包。

当年,靠做DVD起家的台资电子企业联发科发布了一种MTK芯片,把MP3、手机芯片、照相机、收音机、触摸屏全部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同一快芯片上,让造手机变成了一件很“傻瓜”的事。初创厂商只需要加上电池和外壳,就可以拼出一部手机。手机初创厂商的投资额从几个亿一下降到了数百万。深圳迅速抓住手机市场,一路绝乘,发展至今!

如今的国产手机市场竞争,已经几乎是深圳手机品牌之间的“内战”了。

这一点,宝安机场里满墙的手机广告就是一个证明。

更了不起的是,深圳的手机产业真正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撬动了另一些领域,带动了整个深圳的产业生态,一起走到了全国前列。

自然地,深圳因此成为了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焦点。

自1999年起,由国家十大部委院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高交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0届。

在这个号称“中国科技第一展”的展会上,每年都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逾万个全世界最高尖的新科技,令人叹为观止。

世界前沿领域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将在这里完成交易、落地,推动深圳新一轮的大发展。

每年,数万个“高精尖”项目都会亮相深圳高交会。2015年“中国无人机大会”落地深圳高交会,希望借此可以将深圳打造成世界无人机之都,现在,深圳已经做到了。

2014年,深圳市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达到了3万家,其中大部分和电子产业相关,而且多少有自己的绝技,它们构成了深圳手机零件供应的基座。但终端的整机企业却并没有能力了解每一家小供应商,供应链企业就在这当中穿针引线,为整机企业找到最合适的小供应商。

在高科技制造业长期的打磨下,深圳供应链企业的经验和水平,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深圳特区40周年大会直播观后感 篇3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国正式施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在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这一事件,也标志着我国开始了从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转眼间,改革开放的的春风已经吹了四十年,在这四十年中,神州大地,在改革的浪潮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普通人,自己也很幸运,能够生活在这个国家,成长在这个年代。

改革开放的成就对于我来说,可能在大的方面,不能说的特别具体跟全面,但是我可以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跟你述说,我身边的变化。

如果说改革开放对国家的改变是经济体制上的,那么对个人来说,尤其是我们这些年青一代,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冲击。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的事情不同,导致我们的上一辈,无论是做事上还是自我的生活哲学上都趋近于保守,这一点我们能理解,毕竟是自然,人文环境两方面的影响。但是纵观今天的年轻人,以及我身边的同龄人的状况来说,情况已经大不一样,时代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撞击,使我们日常接触的东西,其一是多了很多选择,其二是有了更多的精彩。近几年,创业在年轻人中间的火热程度愈演愈烈。自己觉得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大的环境和政策的改变,四十年来的开放交流,使国家看到了年轻人发展的更多的可能性及其可塑性,借鉴国外大学,国外社会鼓励年轻人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内心的想法的做法,我们国家也倡导年轻人,多去尝试尝试不同的路,也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二是,我们这一代,是成长在改革浪潮中的,自己从小耳目渲染,对一些事情,也很有自己的主见,换言之,会在成长的路上,去不断询问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在理清了心里最渴切的呼唤后,会勇敢的去追寻。就如创业一般,这个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对朝九晚五的传统工作状态的一种反抗,年轻人想要自己掌控生活,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太过于传统。这种改变其实就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一种改变,一种思想上的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思想来指导的,他在日常中的所作所为,其核心指导就是脑海所想。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国家在国际交往上,更加开明,而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则有了更多的选择,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想法。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也是一种莫大的进步。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我们虽然处在平凡的高速收费单位上,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初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心怀目标,那么我们会有更出色的成绩。

深圳特区40周年大会直播观后感 篇4

深圳特区四十周年,我们关注什么?

深圳最大的礼包是如何将中央政府已经给予的政策优势最大力度地利用、发挥好以及如何推动“双区”(粤港澳大湾区与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更好地落地,实现治理的效能才是现阶段最主要的着力点。

文 | 李宁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从1980年特区成立至今,深圳刚好迎来四十岁生日。

每年的8.26,深圳人不可能不关注,深圳人不可能不知道,深圳人不可能不讨论。

我在深圳小十年,一般而言,每到8.26的时点,关于深圳行政区划调整的传闻就扑面而来,这十年传得最多的是直辖,以及把东莞或惠州划去其内,这在民间,通常也被称之为“大礼包”。

01

坊间“大礼包”

以今年为例,8月初,关于深圳市直辖的联想又风云再起,《中国科学院院刊》(第7期)的《“十四五”时期,如何优化我国的行政区划设置?》一文中,明确支持把深圳、青岛、大连、喀什升格为直辖市。

文章提到,设立直辖市,缩小大省管辖幅度,推进扁平化管理。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城市群发展战略,支持深圳、青岛、大连、喀什升格为直辖市,充分发挥优势地区增长极、稳疆固边、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详细的答案,诸位可参见该文。

直辖市之外,我也听到两个版本,据称相关部门上报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把东莞及惠州部分区域划入深圳,一个是把整个惠州并入深圳,这当然是民间的谈资,信不得真。

但由此说明,每年深圳人庆祝自己生日的时候,总是有所图,有所得,希望有真东西能惠利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与火车头,我想不仅仅是深圳人关心深圳,深圳以外的全国人民关心深圳也是情理之中,毕竟论市场化与法治化,毫无疑问,深圳敢说第二,恐怕没有人敢争第一,仅平方公里的最小一线城市,能诞生出一大批优秀的龙头企业,华为、腾讯、富士康等,也难怪外媒以“中国硅谷”之名盛赞深圳的高新科技产业发展。

作为国内知名的财经宏观类资讯传播平台,《投资者网》自然不会错过深圳40周年的舆论讨论。为此,我们精挑细选了一批优秀企业,以及深圳较为知名的专家学者贤达人士。

有三位嘉宾是我们非常感兴趣,也必须要深度对话的,他们分别是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深圳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巡视员、副院长、深圳市人大常委谭刚,深圳市软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人大代表金心异。

毋庸置疑,这三位深圳人丝毫不陌生,甚至在广东省的专家学者中,也绝对赫赫有名。

对话前夕,有小伙伴问我,一个小时时间应该OK了。我说,你们太年轻了,这没有三五个小时,怎么可能聊得透呢?

果不其然,即便是约定好的一个小时和郭万达院长交流,也至少超时了半个小时,总体上,三位学者七八个小时的交流,可谓异常深刻,很大程度上给年轻人上了一堂“深圳史”。不过,我还是觉得时间不够,不过瘾。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向这三位学者请教?原因我更看重他们的独特性。郭万达院长所在的CDI,即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它属于国内25个国家高端智库之一,早在1989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它的智囊建议影响各级政府决策,尤其在深圳,或者说整个广东,它的影响力都是数一数二,而郭院长又亲身参与众多政策建议,既近距离接触政策决策过程,又具备市场化所必须的独立性与思想性,懂市场,又懂政府,郭院长是不二人选。

(图为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博士)

与郭万达院长的交流中,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深圳的礼包应该是什么?除了空间的拓展,还有什么,难道不是改革不是开放吗?深圳靠什么起家的?是靠改革开放。”

谭刚院长自不必说,除了深圳市委党校担任副校长外,他还是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以及深圳市人大常委。

谭刚认为,深圳最大的礼包是如何将中央政府已经给予的政策优势最大力度地利用、发挥好以及如何推动“双区”(粤港澳大湾区与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更好地落地,实现治理的效能才是现阶段最主要的着力点。

02

从1990年到“一城三化”

正题之外,我们打趣问到,深圳居民近些年最大的体会是不断重复挖路修路,人大是否对此有过讨论?他坦言,这个问题其实每次开会都讨论。

1990年从重庆来到深圳,谭刚的一生就跟深圳结下不解之缘。

(图为深圳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巡视员、副院长谭刚博士)

关于1990年深圳的夏天,谭刚记忆永存。他回忆,“当时,我受邀到深圳参加一场研讨会,抵达深圳后,心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年轻的经济特区果然名不虚传。通过参观考察和交流研讨,更是深切地感受到这座海滨城市的朝气蓬勃和快速发展,这让我不由心生向往。”

今天回看1990年的深圳年鉴我们发现,当时流传的一句话是,“来深圳的都是全中国的精英!”谭刚果然独具慧眼。

1990,对于深圳经济发展而言,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解放路正式开业,无数深圳人为之前往;那年12月1日,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宣告成立,从营业时间来看比上交所早了8天,而深圳发展银行成为第一家股票上市银行,股票代码:000001。

比谭刚晚来深圳几年,金心异也是90年代就来深圳,他记忆中的深圳市中心是以“上海宾馆”为界,华强北还是个工业区,旁边开着万佳百货(华润万家前身)。

在财经媒体做高管多年,其后挂职过深圳某区街道办,又担任过政协委员,现在是人大代表。以往的深圳,每年两会,金心异往往是记者们追逐的焦点之一。

“敢说敢言、深圳主义者”,金心异是21世纪初深圳的三剑客网红之一。什么是深圳主义者?金心异曾谈到,“当我们讨论深圳的时候,也是在讨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应该是什么样子”。

(图为深圳市软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人大代表金心异先生)

近些年,金心异在网络世界对广东及深圳经济仍保持密切关注,包括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都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意见与想法。针对深圳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思路,他更是提出了要打造“北深圳科技型制造产业带”的想法。

在与《投资者网》三个多小时的交流中,金心异思路敏锐。他给深圳提出了“一城三化”的概念,更明确的是,幸福城市、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

在他看来,幸福城市也是深圳未来所需要发展的方向。因为深圳的创新活力和机遇给了年轻人动力扎根于此。但是,高房价也令深圳成为了年轻人心目中的“房奴城市”,不利于留住高学历人才。综合来看,深圳应该坚持以全球化、法治化、市场化为方向,努力打造成幸福城市是它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出路。

人们热议深圳是扩容还是扩权?金心异的答案是,这是个伪命题。

“深圳已经和周边的东莞、惠州等地形成一个紧密的产业体系。如ICT产业链的发展,它不限于深圳境内,还涵盖深莞惠地区。由于行政分隔,使得资源不能由市场配置,阻碍了产业的发展。目前的关键是要如何打通内循环,需要深圳和深圳都市圈采取哪些措施,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治理体系。对于扩权的讨论,实际上是指省级的管理权限,能不能尽可能多给深圳一些。除了政治和法律事务之外,给予深圳更多发展空间。”他说。

03

深圳的成就与危机意识

四十不惑,四十已然是人到中年的年龄,对一个城市而言,讨论它的发展与转型必然不绝于耳。这三位学者之外,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在8月19日也发表了一篇文章《经济发展中的市场与政府——深圳40年创新转型总结与思考》。

(图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先生)

不管是“中国硅谷”,还是“创新创意之都”,深圳的成功吸引了世界瞩目,深圳何以成就深圳?

唐杰教授在该文中给出的总结是:深圳创新秘诀里很重要的一条在于:深圳是中国第一个把创新从纯科研的活动转变成为经济活动的城市。长期以来,高度行政化科研系统掌握了创新的话语权、资源配置权、创新活动的评价权,是科技、经济两张皮的根源。市场化使企业家成为创新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创新投入产出效率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优势,创新就会成为一种蜂聚和蜂聚扩散的现象,创新引来了更多的创新,成功的企业带动了更多企业走向成功。

依托于改革开放的红利,与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深圳40年来的成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然而,下一个阶段深圳的挑战与危机感何在?至少眼前的问题就是高房价是否能成为深圳的助力,还是障碍?郭万达、谭刚及金心异也都给出了类似的答案,即学习德国及新加坡住房模式,提升公共住房比重。

这一点深圳正不断纠正。

当然,高房价只是其一,其二可能更多是危机意识。唐杰教授最近在一个会议上说,深圳应该珍视危机意识,“我们这些年谈危机越来越少了,谁要谈危机就会说‘你唱衰’,这是要警惕的。我们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向前走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保持危机意识是重要的。”

《投资者网》与三位专家学者的详细对话即将问世,以飨读者。与此同时,我也希望可以有机会能与唐杰教授请教深圳的明天与未来,深圳的危机意识路在何方?目前看来,很有可能。

深圳特区40周年大会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5

时光荏苒,弹指间我也在深圳度过了17个春秋。在这里,无数人曾经像我一样,在故乡与深圳之间摇摆不定,纠结和衡量去或留,家人与梦想,得与失。40年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不惑之年的深圳经过多少荣辱与苦难,在机遇和挑战中不断的创造奇迹,沧海桑田,浮光掠影,深圳就是从国际化大都市。

时光荏苒,弹指间我也在深圳度过了17个春秋。在这17年里,无数人曾经像我一样,在故乡与深圳之间摇摆不定,纠结和衡量去或留,家人与梦想,得与失。40年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不惑之年的深圳经过多少荣辱与苦难,在机遇和挑战中不断的创造奇迹,沧海桑田,浮光掠影,深圳就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4月,我和大多数深圳人一样,怀揣梦想,从一个打工者开始到自己创业,从无到有,经历过夜以继日的苦拼和日夜颠倒的醉生梦死,努力着,奋斗着,坚持着,彷徨过,失落过,也辉煌过。

在这17年间,细数自己由于房东涨房租、房东卖房、工厂搬迁、自己工作变动、自己买房、换房,这17年间我至少搬了10多次家,从打工到自己和朋友一起创业,工厂随着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建厂扩大,设新厂又合并,拆迁,折腾无数。我常说,生命在于折腾,因为在折腾中你才能不断地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去反省和完善自己。由于行业和市场原因,又不得不在结束从事了20多年的传统的3C周边制造行业,工厂整合,从头开始学互联_,B2B,B2C到人工智能、无人机,整合资源,开拓新的领域和开辟新的市场。人到中年,不得不一次次面临着抉择,面对残酷的市场,不得不去进行着企业转型。

深圳真实也很现实,只看努力和成绩,没有太多人情世故,在深圳混,没空矫情。不管你是70、80,或者是90、00,你行我就认,不行就靠边凉快去。我们每个人就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学会成长、学会去适应,不然你就将会给这个时代淘汰,给这个城市冷落,无法再在这个城市生存。也许在深圳经历过的人,才能体味到其中的人生百味。我也算是把人生最精华的岁月奉献给了深圳,因为这个城市,不容你歇脚,每个人都在奋斗和坚持着!

在这里,认识到一群志同道合,可以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疯、一起打气、一起拼的朋友。在这里也收获了生活中的挚友,可以毫不掩饰地倾诉,相互关心,相互激励,相互之间没有市侩的尔虞我诈,没有物质的利诱,只在于心的交流。因为深圳是个很包容的城市,没有地域的界限,只要你足够坦诚,足够的能量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热情,你任人为善的品质和感恩的心,在这里就有你的一片天。

匆匆过客也好,落地生根也罢,冷暖自知。繁华背后有多少辛酸泪,无数人从此离开,又有无数人承载着梦想到来。经历告诉自己,深圳是座可以有梦想的地方,尽管前路漫漫,但我依旧热爱深圳这遍土地。感恩在深圳收获的这一切!

天堂向左,深圳向右。希冀在未来的岁月里,依旧可以再次放飞梦想,创造属于自己人生的辉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深圳特区40周年大会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6

我和大多数深圳人一样,怀揣梦想,从一个打工者开始到自己创业,从无到有,经历过夜以继日的苦拼和日夜颠倒的醉生梦死,努力着,奋斗着,坚持着,彷徨过,失落过,也辉煌过。

在这间,细数自己由于房东涨房租、房东卖房、工厂搬迁、自己工作变动、自己买房、换房,这17年间我至少搬了10多次家,从打工到自己和朋友一起创业,工厂随着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建厂扩大,设新厂又合并,拆迁,折腾无数。我常说,生命在于折腾,因为在折腾中你才能不断地去发现自

深圳再出发,创造新的“中国高度”

创新发展在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而是从单一创新上升到集成创新,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

行走在深圳粤海街道,迎面而来的是时代的气息和追梦的脚步。举目望去,高楼大厦比肩林立,从招牌上能看到许多站在浪尖上的科技公司。

在这个开车十分钟就能逛一圈的地方,走出了华为、腾讯、中兴、大疆,如今又吸引百度、阿里巴巴、小米、字节跳动把国际总部或大湾区总部落地于此。不仅是中国企业,空客(中国)创新中心、苹果深圳研发中心、ARM中国公司等跨国公司也在这里扎根。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不到15平方公里的粤海街道,以“蚂蚁”的体格展现“大象”的能力,创造了占据南山区半壁江山的GDP,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地理空间绘就怎样的画面,系于时代追梦人的书写。从罗湖的国贸大厦,到福田的华强北,再到南山的粤海街道,深圳人挥洒着创新力、创造力,串联起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理念转型、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如今,地方领导并不多讲深圳经济的“吨位”,而喜欢述说鹏城每平方公里的产出。“深圳每平方公里GDP有13.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南山区每平方公里创造32.6亿元”“福田每平方公里GDP达57.8亿元”……以经济密度论英雄,以发展效率论能耐,成为今天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写照。

从一个街道,到一座城市,深圳何以能走在前列?

答案就在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深圳的底色,也是深圳的信念。40年来,从“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到跟随式创新,再到“无中生有”的源头创新……深圳完成了从“科技荒漠”到“创新绿洲”的惊人一跃。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深圳已成为“创新温室”。一个个科技创新巨头企业在这里成长,一位位“创客”在这里打破“不可能”,一次次跨界融合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创意、技术、资本等在创新生态中加速重组,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蓬勃生长。创新发展在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而是从单一创新上升到集成创新,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

答案就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深圳的基因,也是深圳跨越发展的密码。在深圳南头半岛,东侧是蛇口,西侧是前海,历史在此激荡交汇。40年来,从蛇口炮响到前海自贸区腾飞,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进入新时代,深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更高水平、更广层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谋划推动营商环境、科技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在前海诞生的制度创新成果截至就有28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一项项坚定改革的背后,是深圳不断发力,以制度创新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今天,奔流不息的深圳河,滚滚汇入伶仃洋,见证改革开放大潮的奔涌,更昭示着未来的深圳,只有继续弘扬“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冲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破除传统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才能当好改革开放的先锋。

庆祝深圳特区40周年大会个人心得体会 篇7

1300万深圳人心中有1300万个深圳

在深圳,你可以对年轻人说单身。,但绝不能对TA说发不了财!深圳人不谈恋爱,一心只想发财,白天写字楼,晚上街边愁。诗和远方,酒与边疆。要想富,先修路,修了路,有出路,路在何方?写字楼那方!

深圳是座包容的城市

除了发财,深圳人还想做的事:买房,毕竟在深圳买了房的人,都发了财!民间曾有这样一个传说,只要我一直单身的够快,深圳的房价就追不上我,只要我加班的够晚,黑眼圈黑的够重,妹子就看不上我。时间管理大师在线理财。

深圳是座包容的城市。例如每个城市都有歧视指南,但在深圳没有歧视,只有“鄙视链"

最后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马上就要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了,每一个十年都是发展的光年,也是深圳逐梦者的青春。提前祝愿深圳四十周年快乐,愿不忘初心,励励前行!

四十周年快乐!我的深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