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听起来一个很陌生很普通的名字,但是他确是全国的时代楷模,这次为您整理了黄大年事迹观后感(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20xx年,由中国侨联主办的“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报告会发言中,几位发言代表数次哽咽,台下的听众也纷纷低头抹泪。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也对黄大年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了他的高尚品格、奉献精神和卓越贡献。中央宣传部近日追授黄大年“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从国家到相关部委,再到广大群众,都被黄大年的先进事迹所感动。黄大年是什么样的人,何以能感动中国?
“我爱你,中国”
“祖国帮我实现了大学梦、出国梦,是时候为她实现中国梦了。”黄大年曾经的寥寥数语,道出了新一代归侨心系国家民族振兴、鞠躬尽瘁的赤子情怀。
2009年的平安夜,黄大年“落荒而逃”般登上了从英国飞往中国的飞机,抛下身后的一切:剑桥大学学区的花园别墅、世界一流的团队、妻子苦心经营的诊所,还在念书的女儿。
“落荒而逃”,黄大年在回忆当时回国的情景时用了这样一个词。“诊所里的药堆满了两个车库,车都扔在了停车场,什么都不管了。必须立刻走,我怕再多待一天都有可能改变主意……”这样质朴无华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可爱的爱国赤子。
妻子卖掉苦心经营的诊所时的失声痛哭,团队成员的依依不舍,抛下女儿时的担心,都让2009年的那个平安夜成为黄大年最不能忘却的一晚。
“很多人都选择年老体弱落叶归根,但作为高端科技人员,我应该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当被吉林大学侨联副主席任波问及为何舍下英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毅然回国时,黄大年如是说道,“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是从东北这块黑土地走出去的,当然就要回到这里!”
《我爱你,中国》是黄大年生前最喜欢的歌,这首歌与他很配。不管是在海外,还是在中国,每当听到这首歌,他都会忍不住泪流满面。在“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任波给大家播放了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姚丽华在黄大年走后的第二天带病录制的《我爱你,中国》。会场的一片静穆,只有黄大年生前最爱的歌声在回响。
“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回来!”黄大年不仅自己深爱着祖国,还时刻不忘把这种爱国情怀倾注到自己的学生中。“他曾问我有没有留学的想法,说钱的问题不用担心,他可以帮助。他只有一个要求,学成一定要回来。”黄大年的硕士研究生乔中坤在报告会上说这番话时,全场响起掌声,大家都被“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回来”所饱含的爱国情怀所触动。
“拼命黄郎”
“惜时如命”、“科研疯子”、“拼命黄郎”,这些都是对黄大年生前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对他而言,非常态的工作才是常态。“黄老师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出差的路上都在打电话,飞机上都在写材料。事无巨细,每一个文件,每一封邮件,甚至每一条信息,他都完成得极认真。”黄大年的工作秘书王郁涵在报告会的发言中回忆道。
“这个会议上不能没有吉大的声音;那个研讨的题目我在国外的时候比较了解,要帮助他们少走不少弯路……”每当大家苦劝黄大年不要太辛苦时,他是嘴上答应着,又照常把工作行程排的满满当当。每当问他出差坐什么时候的航班时,黄大年总是头也不抬地说“就今晚最后一班吧”。
只要不出差,黄大年都是办公楼里走得最晚的那位,每次都是工作到办公楼熄灯。有一次办公楼装修,布满了脚手架,当他借着手机的微弱灯光照路时,不小心被脚手架绊倒摔伤。第二天,他还是一瘸一拐地来上班。黄大年回国后,心里一直很急,因为从世界顶尖的科研机构回来的他,深知中国在对应领域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他要通过加倍努力工作来追赶。
“努力”二字已不足以道出黄大年的工作状态,他的努力更准确地说是拼命。“那是2016年6月的一天,黄老师的办公室传来‘砰’的一声,我跑进去看到他躺在地上。把他扶到沙发上后,他让我们帮他掏出了口袋里随身带着的速效救心丸,吞下去几粒并休息了二十来分钟后,黄老师便去接着去其他办公室布置接下来的工作了。”王郁涵的这番讲述,让会上许多人感到敬佩又痛心。“第二天答辩之前,他从怀里拿出那瓶速效救心丸,含进嘴里几粒,调整一下笑容就上台了。”
其实,在英国的时候,黄大年是一个特别会生活的人。做饭、烤肉、办派对,剑桥的别墅从里到外都是他和夫人亲自动手打造的,花园里鲜花果子满树都是。回国后,黄大年的生活便让步于工作,以“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最后一天”的态度超负荷工作着,直到2017年1月8日。
“不能耽误人才”
“我最看重的身份是一名教师”和“作为老师,决不能亏待了这帮孩子,绝不能耽误了这拨人才”是黄大年常挂在嘴边、放在心上的两句话。
他视每一位学生为璞玉,将每一块都照其纹路雕琢成器。“20xx年10月,发现刚入学的侯振隆对数学和编程感兴趣,恩师就鼓励他深入学习,亲自给他挑选、购买相关书籍,还经常手把手地教他;20xx年,陈延礼作为博士后科研人员加入团队时,恩师与他在办公室长谈了3个多小时。在了解了他的科研情况和研究兴趣后,为他专门准备了办公设备和笔记本电脑,精心规划了新的科研方向。”乔中坤在发言中称。
有着国际视野和学术远见的黄大年,一直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对此,乔中坤深有体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恩师已经资助近30人次参加各类国际会议。”甚至在手术前一天晚上,黄大年还在电脑前字斟句酌地为博士研究生周文月到英国剑桥深造写推荐信。
“有困难就来找我,地质宫就是你们的家,我就是你们的父母。”除了在学业上为学生规划指点,黄大年在生活中也为学生排忧解难。夏日的电风扇、冰淇淋、降暑药、绿豆粥;冬日的电暖气、空气加湿器;平时的防霾口罩、防近视护眼台灯、电脑架、专业期刊杂志等,都倾注着黄大年对学生的呵护。
“20xx年,国家研究生改革,1万元的学费成了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坎儿。恩师得知情况后,默默帮学生垫付了学费。20xx年3月,恩师得知学生高秀鹤的母亲患病住院后,立即联系她,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帮助,并第一时间帮忙联系优质医疗资源。”学生乔中坤历数着黄大年生前对学生们的帮助与关爱,全场为之动容。
黄大年殚精竭虑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桃李芬芳。他所指导的44名研究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4人次。黄大年虽渐渐远去,他播下的桃李正在开花结果。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大年事迹观后感(精选2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3月17日,工厂党群工作处组织党员观看影片《黄大年》。刚步入7号影棚,就被大屏幕上的“心有大我志诚报国”8个字所吸引。观影途中,多次潸然泪下,被黄大年前辈“心有大我、志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所感动。
影片开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响应国家计划,回归祖国为国家做贡献。不由得使我联想到,我们一汽有些员工,大学毕业就进入一汽,经过多年培养,从懵懂无知变成技术高手,轻易就被一些合资车企以高薪挖走,为什么就不能留在一汽,为自主品牌红旗奉献光和热呢?
当看到黄大年同志,在前进道路上遇到多方面不理解、多方面障碍时,能够时刻铭记自己的坚定信念,用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实际行动去感化和影响周围的合作伙伴,去赢得大家的理解协作。黄大年提到自己最讨厌的就是“慢慢来”这3个字时,让我联想到,这不正和集团公司的整体工作思路“稳中求快、能快则快”相吻合吗?我们要迎头赶超竞争对手,需要正是这种工作精神和工作劲头。我们在振兴红旗品牌的途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难题痛点,但只要我们坚定“让红旗飞扬”的信念,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
坚定信念,让理想飞扬!
黄大年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安逸生活回到祖国。他带领科研团队在短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鼓励和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培养人才和建强团队作为倾尽心血的职业理想。他惜时不惜命,争分夺秒地开展工作,在病房中还和团队师生研究项目、布置工作,为实现中国梦忘我拼搏、鞠躬尽瘁。
几天里,采访团深入吉林大学,听取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关于黄大年先进事迹的介绍,观看黄大年的部分影像资料,与吉林大学的领导,黄大年的团队成员、师生代表进行座谈交流,采访团还参观了黄大年的实验室和办公室,真切地感受到了黄大年祖国至上、忠于人民的炽热情怀,他创新创造、赶超一流的可贵担当,他以德施教、甘为人梯的高尚风范,他无私忘我、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能放弃国外那么优越的条件,回来报效祖国,是怎样一种伟大的爱国情怀?”“他不仅以知识育人,更是以德育人。”“他是这个时代的楷模和榜样!”在中央媒体记者的交流中,有惋惜、有遗憾,更有敬佩和赞叹。
在和吉林大学师生代表交谈后,光明日报记者鲍盛华说:“黄老师是带有家国情怀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告诉我们报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动。他留下的财富也不仅仅是科研成就,更是宝贵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成为一种引领,引领更多归国人才,引领更多知识分子,引领更多当代青年。”在结束采访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源源说:“这是我记者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次采访,黄老师的家国情怀、赤子之心和忘我精神令人感动。”中央电视台记者闫乃之说:“黄老师在年轻时,就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到中年,这颗种子的根扎得更深,并且越来越深。等到国家召唤他时,这颗种子已经蓬勃起来。他为了国家的事业放弃了妻子的事业、小家的利益,毅然回国,全心报国,直到生病后,还在为学生答疑解惑、为国家发展殚精竭虑。”
采访对象的动情讲述伴随着感动和泪水,记者们更是被黄大年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打动。记者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采访,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希望能够通过影像、声音和文字记录好黄大年,传递好正能量。
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9月14日晚,我有幸来到长春人民艺术剧场观看了《黄大年》话剧演出,话剧舞台多场次转换,通过灯光、音响效果与演员语言、行动、表情等结合,黄大年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让我深受感染,眼泪夺眶而出。
黄大年以一段感人至深的“告别”拉开了话剧演出序幕,即将手术的黄大年,在病房里依然心系着工作,心系着祖国科研的需要,心系着将全部资料交给国家。这种执着,一直在路上,这种奋斗,融入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的离开留下的是无尽的精神财富,值得让我们用各种方式去怀念、去追忆、去学习。
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黄大年作为国家“__”的专家,始终以一颗对党忠诚的“红心”,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忘我工作,务实担当。我们党建工作者更应该以黄大年同志为镜,自觉铸就一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红心”,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思和看齐意识,结合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际,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黄大年回国后,立刻回到母校吉林大学的教研室开始科研和教学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在短期内突破国内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实在是困难重重。不仅如此,他还亲自为守护无人机产学用基地与当地群众和拆迁工人细细讲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急之下,他还用自己的身体抵挡在拆卸机器面前,才保护了无人机产学用基地;为了研发生产深部探测仪的钻头,他还亲自跑了多家机械厂,多少个日夜的真诚等待,才换来机械厂厂长的信任与支持,最终研发成功,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无私忘我地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平均每年出差130余天,几乎没有寒暑假和节假日。他这样恪尽职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努力拼搏、真抓实干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更坚定了我深入基层的决心,不要像“浮萍”一样浮在机关、飘在表面,要当“潜水艇”一样沉到基层、深入一线,勤动腿、多跑腿,围绕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遇到的重点、难点和党员关心的热点问题,要采取沉下去调研、座谈的方式,多进企业门,多了解社会组织实际情况,多找党员谈心,听真话、摸真情、学真招,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建议,为领导做科学决策提供真实有效依据,同时,要注重解决工作中遇到实际困难,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实实在在做好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服务和指导工作。
这场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紧扣主题、注重文化、剧情紧凑、观赏性极强的话剧《黄大年》,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九大“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精神,同时也落实了王君正书记“学习宣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弘扬正能量,营造良好氛围,为长春振兴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的要求。该话剧主要以祖国呼唤、回国、项目研制、项目成功、积劳成疾等场景为主线,全景呈现了黄大年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感人故事。
黄大年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中国地球物理学家。
1975年参加工作。2009年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1月8日因病在长春逝世。2018年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黄大年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等。其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