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7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精彩3篇

大家知道《榜样7》专题节目里面的人物事迹吗?写事迹的经历,都知道真实性,是事迹最重要的要求。下面是整理的榜样7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精彩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榜样7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 篇1

黄大发,男,1935年1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

他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重的问题,他带领村民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他坚守初心使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无论是在村干部任上,还是离任后,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千方百计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村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群众期盼什么,他就谋划推动什么。村里通水后,他又先后组织了通电工程、通路工程,彻底改变了村民用电和出行问题。他说: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在黄大发精神的感召下,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有机稻米、有机高粱,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养殖肉牛、生态猪、蜜蜂等,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底,该村顺利脱贫出列,全村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

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

榜样7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 篇2

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自7月成立以来,坚定扛起“维权、保护、开发”使命,牢牢扎根南海深处,团结带领岛上群众开拓垦荒、兴建家园,推动七连屿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南海璀璨明珠。

迎难而上拓荒土。三沙市七连屿工委成立之初,工委的4名党员干部踏上七连屿,搭起简易临时板房,克服岛上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多台风的艰苦环境,开始拓荒征程,每年人均驻岛办公200天以上。岛上没有机械设备,七连屿工委一班人放下“笔杆子”、拿起“铁锹子”,与渔民们一起靠人力清理了岛上堆积几十年的海漂垃圾和成山的螺壳。炎热的天气加上缺水的条件,使得岛礁上鲜有树木,工委党员干部们购置植树材料,用渔船载着小树苗一株株运送到各岛屿,几年来累计种植各类苗木共计33万余株,在岛上留下片片绿荫。

树牢党旗保民生。岛上不通电,没有海水淡化设备,物资运送困难,渔民多年来过的是“黑灯瞎火、看天吃水”的日子。党工委一班人来回奔走,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初将发电机和海水淡化设备运上岛礁,并采取租赁渔船接送、岛礁上开垦种菜等措施,解决岛礁渔民人员物资运输和吃菜等实际问题。党工委历经4年为渔民建设了73套定居点保障房,改善渔民居住条件。为丰富渔民精神文化生活,党工委在岛礁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以党员为先锋的理论政策宣讲队、文化体育服务队等四只志愿服务队,开展解读政策、组织文体活动、维修家电、打扫岛礁等工作,让渔民感受到家的温暖。

强化管理护家园。党工委以党建引领率先实行“岛长制”,设立岛长及分岛长,落实生态环保责任。结合岛礁特色,工委举行“爱岛日”活动,设立海龟保护中心,党员带头在渔民中组建“岛礁巡护员”队伍,定期对各个岛礁进行巡视以及清理。在工委一班人的带领下,七连屿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观,海龟上岸产卵由20的52窝到20的近900窝,每年有近10万只海鸟飞来,曾经不毛之地的西沙洲告别了“海鸟不登岛”的历史,七连屿已变成绿树成荫、海水清澈见底、海龟海鸟繁洐生息、渔民居有定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岛礁。

曾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年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榜样7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 篇3

陈定昌,男,1937年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原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原院士,9月逝世。

他是“为国铸盾”的功勋,国家重大专项总师,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我国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反导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我国精准制导领域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防空体系研究和三代防空装备的实践者、拓新者和谋划者,带领团队先后突破第一代防空导弹面临的U2飞机干扰难题,完成第二代防空导弹制导系统和系统总体设计,攻克第三代防空导弹关键技术,主导我国反导体系能力建设,领导完成重大试验,为形成新时代制衡强敌的战略威慑能力做出历史性贡献,迫使美国改变国防战略,被业内誉为“新时代的两弹一星”。他坚守初心使命,常常一年200多天守在戈壁试验场,77岁高龄时仍亲自担任总师,主持完成重大反导试验,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倾心为国家培养人才,先后培养包括20余名国家重点型号总师、副总师以及一大批骨干,牵引和带动30余家单位相关专业的发展,有力支撑了我国现代化武器装备建设。

3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某工程重大贡献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