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渴望我的自由,假如我拥有它,我要变成一只鹰,在蔚蓝的天空上飞翔,去世界上最高,最远的地方,去完成我的梦;在风雨中,我会傲然飞翔,尽避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做最好的自己。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编辑给家人们找到的2020语文高考作文【7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那片海,我心中向往的梦境……
那里远处群山连绵,依偎着大海。贝壳散落在沙滩上,细沙湮没了我的脚趾。沙的余热,透过脚掌熔化了我的心。余晖落日,在那海天交接的地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那片海,有充满亲情的港湾……
海边的那栋木房子就是我的家,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一次又一次被那夹杂着咸味海风吹淡。沙滩上依稀可见弟弟的小脚印。海浪轻轻地拍打着沙滩,大海鸥领着小海鸥在海的上空盘旋,绘出一幅亲情的画卷。
那片海,袭来最纯洁爱的浪花……
在那片海,没有爱与不爱,只有相爱。我爱这片海,海也会向我翻滚爱的浪花;我爱那细沙,细沙随海风轻拂我的脸颊。在这里,每个人都得到爱的慰藉。生活在爱的天地里,我在温馨的夜里安然入眠。
那片海,是与世无争的桃花源……
海的胸怀,宽广无垠。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功名利禄,更没有令人不开心的人和事。这里只有美人鱼出没的大海,飞鸟划过却不留痕迹的天空,温煦的阳光,柔软的沙滩,以及我对这片海深沉的爱。
或许是不知梦的缘故,流离之人追逐幻影。梦醒之后,一切又恢复原状……
怖人的大楼吞噬了父母奔波上班的身影,无尽头的课外辅导占领了弟弟的快乐童年。他们为此抱怨过,伤心过,绝望过,却都一次次屈服了。大人们告诉我,这就是生活,吃人的生活。这里望不到那片海的痕迹,没有我心中乌托邦。
家庭里的欢声笑语被每个人的牢骚取代,剩下的只有疲惫的心。我不想就此背叛心中的那片海,我要用一生去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即便那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有时,感觉自己真像一只孤独的大雁,扇动着疲惫的翅膀,望天也迷茫,望水也迷茫。只是从来不想改变初衷,只是从来不想埋葬向往。
不怕,只要有梦在。在人生追梦的路途中,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为了心中无法感知的召唤,走在路上,无法停歇……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张皆可抛。”自由无疑是人们嗜如鸦 片的东西。那么,自由是什么呢?
对于某大街上人海中的某一位平凡的小职工来说,自由或许就是可以随意地睡个懒觉,慢腾腾地去上班。或者,可以不计后果地向某位心仪对象告白。对于中学生来说,自由可能是远离某些被称为老师的物种,让某种剥夺其回家玩乐时间的纸张消失。那些不用上班,也不用上学的人呢?他们向往的自由也许是更深层次的东西。
一只小鸟被人捉住了关在笼中,有吃有喝地供着,那它有了不必为生存而担忧的理由,也就不再向往笼子外的天空。那么,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自由就是人们对所要求却又没有得到的事物的总称?是一种心灵寄托?
人们渴望自由,渴望随心所欲。随心所欲,这或许是绝大多数人认为可以概括自由的词汇。多么美妙的向往!
可是,自由真的就是随心所欲吗?
人是有思想的,有思想就有规则,有规则就有约束。
你在跑步,你很累,你不想跑,你多想下一刻扑到地上再狠狠地灌上几口水,可是你这么做了吗?你当然可以这么做,因为身体属于你。可是你又不能这么做,因为你有思想,懂规则,规则告诉你,此刻停下就等于前功尽弃,所以你还是咬紧牙关冲过了终点线。
康德说:“自由就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康德说:“自由是我不要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重点在于“不要做什么”。这个庞大的人影交错,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社会,只有依靠规则才能得以维持稳定。一个人一生下来就面临着各种规则,他逐渐成长、学习,把规则印入骨髓之中。又学会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又是不该做的,他才会成人。
所以,没有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人,没有游离于规则之外的自由。
人们勇敢地追求相对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一种观念,是对生命的一种感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身体和心灵都在自由的路上;画一幅融入了灵魂的画作,肆意挥洒创作的灵感;读一本心仪的书,思绪在书海自由徜徉……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是自由;一家人温馨团聚是自由;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拼搏是自由……
综上所述,一个人永远不可能获得肉身和精神上绝对的自由。但正是这样,人们才有了拼搏的动力,向着自由进发,这就是人们想要的,仅仅一个过程。人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缺什么,抑或是什么被压迫,被束缚着,然后他们努力尝试。或是失败,或是成功,总会有收获的,这时候,于他而言,他是自由的。
事实上,你不必去追求绝对的自由。于我于你而言,存活在规则下的洒脱似乎也不是那么困难。
中午,艳阳高照,花朵那娇羞的小脸随处可见,大树充当着一把把遮阳伞,小孩在树荫下欢快地玩耍……在这样的好天气里,我拿着网兜,准备去抓蝴蝶啦!
我走入我的秘密基地——一片草地。这地方,由小区一扇破破烂烂的铁门连着,四周又没有人家。我翻过铁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成群的蝴蝶与蜜蜂飞来飞去,一会儿在花朵上驻足观望,一会儿在上空自由飞翔……我欢快地穿梭于草地中,挥动着网兜,仿佛自己就是这片草地的主宰,大自然的主人,不一会儿,我就逮到了一只菜粉蝶。这只菜粉蝶通体白色,身体细长,两根触须在微风里摇曳着,看上去漂亮极了。
回到家,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一根丝线小心翼翼地绑到了蝴蝶的腿上。我一松开手,它似乎感觉自己重获了自由,振翅飞了起来,可刚飞到半空,就因细线的羁绊掉了下来,它又剧烈地抖动着,可还是从半空中掉了下去……如此反复,蝴蝶终于不动了,静悄悄地落了下来,小脑袋时不时扭动一下,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我饶有兴趣地观察着,享受着操控蝴蝶的快感!
“桐桐,吃饭啦!”这时,妈妈在门外喊了起来。
“哦,哦!我来了!”说着,我便跑了出去。
来到饭桌,我胡乱扒了几口饭后,便又跑进了房间看那只蝴蝶,却看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一幕:蝴蝶一瘸一拐地在桌面上艰难行走,见我冲了进来,急忙扇动翅膀。也许是因为腿上的疮口突然裂开,它整个身子一震,翅膀剧烈地抖动。我的心也随之一震,连忙打开窗户,蝴蝶又用力振翅起飞,缓缓地飞出了窗外,回到它那方自由的天地里,慢慢地飞翔,飞翔,最后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蝴蝶为什么不喜欢呆在遮风挡雨的温室里,而一定要飞到充满未知的外面去呢?”我陷入了沉思,望着那片熟悉的天空,竟然不知所措!过了好一阵子,我才反应过来,立刻奔向书房,如饥似渴地查阅起来。原来,所有动物都向往自然,向往自由。有一种鸟,名叫金丝雀,它甚至会把被囚禁的亲生儿女活活毒死!它们认为,不自由,毋宁死!
以后的日子里,我也经常去看各种小动物,但只是静静地观赏,不再亵玩。
大家都说,鸟笼中不可能有一只永远渴望自由的鸟,因为它们的意志和对自由的渴望都会随时间消逝;大家都说,鸟笼是不会放走鸟儿的,倘若它放走了鸟儿,那它便会失去存在的价值。所以许多鸟笼看着鸟儿挣扎却无动于衷,心如同铁的外表那样,默默的承受着一切,之后迎来一只生命鲜活的鸟……
我是一个鸟笼,随着一只鸟儿被卖到主人家里。这只鸟儿长得可真俊俏:眼珠子黑黑的,红红的爪子,脖子连同身体都是黄色的,翅膀像披了一件紫色披风,尾巴斑斑点点的,樱色的嘴,美得无暇。
刚来的几天,它不吃也不喝,只是一味地用头和翅膀攻击我,当我看到它的身体有血时,我问它:“疼吗?”它却丝毫不理我——或许因为我是铁做的,怎么会理解疼是什么滋味。当我看见它脖子那串如玉米粒一般的项链一天比一天松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知道,它是恨我的。
过了几天,它终于愿意吃东西了,我很庆幸,至少它不会死了。于是,它常常和我说外面的世界:蓝蓝的天,青青的草,流淌的小河清澈的如同虚有。小牛在草地上吃草,一不小心连同吃下淡粉色的小花,鸭子在打水仗,小猫在和水中的倒影嬉戏,两只小狗在追奔打闹。
它和它的小伙伴们早起斗歌喉,白天在树枝的丫丫上捉迷藏,有时偷偷地去看一下邻家的鸟宝宝,或叼几个小果开大餐,还可以拿一片叶子做衣服,又或者在河边喝水之余理一下头上的那一撮绿色的毛,晚上,它们一起在巢里数星星,最后安然入睡,好不快活。
我原本以为它已经习惯了鸟笼里的生活,对自由的渴望已淡了,但我错了,我没有发现它对飞过的鸟流露出了哀伤和妒忌的目光。一次主人把它放出来玩,它用樱色的嘴狠狠地啄了主人的手一下,便挣脱了,但它由于找不到出口,又被主人捉了回来。
那一刻,我看着它那忧伤的目光,想放走它,但又不能。唉,其实,我早就想放走它了。我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它,它欢喜地问:“真的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一天,主人出了门,我便把它放了!那一天,我哭了,它也哭了……
我看着它披着阳光飞向远方,它时不时地回头看我,我笑了,但我却是忧伤的,它飞回了属于自己的美丽家乡……
我现在才发现,鸟笼永远不可能有自由的天空,只有天空,才是小鸟自由的天堂!天空,也许只是属于自由翱翔的鸟儿……
“那些年的蝉声和那个校园的树一样茂密。那些年的人和那些树上的泡桐花一样可人。正如歌中所唱‘那时候的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的太慢……"
——题记
西边,艳红的圆日渐渐变大,暖暖的夕阳透过窗子,不多不少,不浓不淡,{BAIHUAWEN.com}正好充满整个房间,温馨。浪漫。依偎在书桌前的我,看着在阳光里跳舞的尘埃,又不知不觉回到了那些年……
近来总是想起初中一年级的那些日子,欢笑与泪水,友谊与挚爱。那些年一起听过的歌,那些年一起写过的诗,那些年一起读过的漫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走过来的人……
那些年,我们曾一起用单纯而浪漫的眼睛去寻找梁山伯和祝英台化成的蝴蝶;那些年,我们曾一起用简单而温暖的眼睛去看待潘金莲与西门庆的爱情;那些年,我们曾一起用天真和烂漫的眼睛去看待女郎织女的七七约定……可是,就算是盛宴华席,也有醉归的那一刻;就算是轻歌曼舞,也有曲终人散的那一时;就像那些年的天真,那些年的单纯,那些年的欢声,那些年的笑语,都已在时间的流水中悄悄的过去,留也留不住……
往矣。往矣。
往日里,和他没有任何心思的打打闹闹已不复存在;往日里,和他互评优秀的真挚情感已荡然无存;往日里,对它童话般呵护的公主心也随成熟之心的到来,飘远了……
记得从前家里养了一只小贵宾狗,叫仔仔,它刚来我家的时候,我用棉花给它做了一个小而温馨的”床“,当时真的感觉很满足,很开心,但现在的我看来,幼稚至极……
听陆小曼说:”不必铭记所有的昨天。“是,时光如雨,一去不返,不想长大的心还未老去,我们便走到了青春的尾巴,隔着荒芜的时光,看当年羞涩的自己,只剩一抹会心的微笑……
成熟就这样来了,悄无声息。
听———
成熟悄悄地带走了轻狂,随之而来的是稳重;成熟偷偷的移走了乖戾,随之而来的是圆润;成熟淡淡的抹去了哄闹,随即,它又带来了一种不会理会哄闹的微笑。……
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成熟是带来了稳重,但也冲淡了特有的光彩;是,成熟是带来了圆润,但也泯灭了真诚的心灵;是,成熟是带来了干练,但也因此丢失了白雪公主般的童话梦……
“3458首诗”“25万字”“2041次出现山”“1732次出现我”……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产出的这份关于苏轼的课题研究报告在近日的朋友圈中获取了极高的点击量,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在惊叹之余,却也让人不禁思考,由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成功,是否真的可以和了解苏轼、了解文学画上等号?
在信息时代下,大数据蔓延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许多公司都在用大数据悄悄地观察与分析着我们的生活记录,通过数据定向投放广告,通过数据分析来举办各种促销活动,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得出最优的物流线路……这些科技应用一次次地让人们感叹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质的改变。而此次,文学这个值得深入探讨推敲的学科,竟也被“成功”地套入了信息时代的“大数据公式”,得出了“所求的解”,不禁让人再次惊叹大数据的力量之大。
然而,文学是否真的可以如此地被量化?如此量化得出的解,是否真正完成了我们对于文学的探究?
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文学的意义在何?在于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即精神性价值。周国平有言:“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文学的意义不是正在于此么?文学的无用之用,正是文学之于人的最大意义所在。
小学生读苏轼之诗,了解苏轼的人生,便是为了体验苏轼之乐,理解苏轼的情怀,感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意气风发的年少,体验“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离殇,欣赏“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无也无晴”的洒脱……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受到诗和远方的情怀。而非将卷帙浩繁的诗篇打包丢进数据分析软件,让计算机冷冰冰地检索所有文字,最终生成图表,得出结论。研究文学在大数据工具的“帮助”下,被简化成解数学题,何来情怀与熏陶?文学的意义又何处寻觅?
诚然,对于苏轼的遣词造句,对于苏轼的成就,大数据分析固有其意义所在,量化分析固然能大大提升速度,提高精准性。文学研究,套入“大数据公式”得出的解是对的,是精准的。但是文学研究,更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论。文学研究的过程中,沉浸到文学作品中,一次次忘我的那些时段,我们感知不到时间,我们感知不到除了文学以外的其他事物,唯有那灵魂与灵魂的交融。如此研究之过程,岂是其他工具所能取代?如此之情怀,岂是冰冷的数字所能给予?
“高楼大厦夺走了地平线,灰蒙蒙的尘霾,空气中老有油乎乎的腻感,即使你捂起耳朵,也挡不住车流的喇叭,没有旷野远山,没有庄稼地,只有牛角一样粗硬的黑水泥和钢化砖。”信息时代下,人类的生活也建立起了一座座无形的高楼大厦,生活的旷野远山早已被信息的水泥森林取而代之,数据的车流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越来越拥挤。
我们应该警醒,莫让文学,也成了信息时代的又一个古典之殇。
我有一个假想,关于自由,在一处祥和的土地上,可以放下身上沉重的包袱,欢闹嬉戏,那是自由的乐土。
我有一个幻想,关于自由,在一处僻静的土地上,应当挣脱尘世的枷锁,不再被禁锢,性格变得粗犷,那是自由的乐土。
我有一个梦想,关于自由,在一处屋舍俨然的土地上,骏马驰骋,鸟语花香,没有压力,有怡然自乐,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是自由的桃花源。
自由,一个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话题,对于身处在钢筋混凝土的牢笼之中的我们,那显得尤为遥远。对于我们来讲不会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也不会有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数不清的烦恼与道不尽的压力,当然,这些古人也不会有。
关于自由,古人追求精神上的,而对今人来讲,物质上的尚且无法满足又怎能保证精神上的。整日穿梭在人山车海,忙碌于大厦高楼,于是自由也就成了笼中的金丝雀,令人可望而不可及。每个人都渴望能够返璞归真,但当我们真正回归自然的时候,鼻子里嗅到的只有树叶与泥土混合的气息,吸到肺里,满满的全是清新。自由却仍未见到踪影,而我们却已经在纸醉金迷之中迷失了自己。过去满腔热血的我们整日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到头来却变成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自由在无形之中离我们越来越远,就如同是一件在时间浸染下逐渐褪色的衣服,变得透明。开始时我们不自知,直到后来后知后觉却仍不以为然,只是一心去追求其他,却忽略了身上这件"外套"正在被洗刷的逐渐消失。
自由对庸人来讲那只是时间的施舍,所以他们毫不珍惜,抱着自由去追求名利与金钱,一路上遗失多于得到,结果一事无成,碌碌终生;而对智者来讲,自由是时间的馈赠,他们对待自由的态度是吝啬的,他们会用自由创造更多,无形之中也创造了财富取得了名利。
关于自由,没有太多绝对,相对来讲珍惜也算是一种另类的自由,我们可以在珍惜中追求,倘若只是凝视,那么只会陷入深渊失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