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这里是可爱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高考语文满分作文优秀7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从可为到有为,我们需要理想和信念。
理想是我们前进的目标,为我们指明方向;信念坚定我们的内心,帮助我们始终保持航向,不因沿途的纷扰而迷路。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革命运动中,他是党的重要领导者。他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李大钊同志光辉的一生,正是因为其具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在苦难与死亡来临时,才能毫不畏惧,坦然面对。可见,理想信念之于伟人的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为己任,奋勇精进,处可为之世,做有为之人。
从可为到有为,我们需要奉献精神。
要建设伟大的祖国,复兴中华民族,我们青年人应该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踏实苦干,奉献自我,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时代楷模南仁东,在23年时间里,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虽然南老师没有能等到它产出科学成果的那一天、没有能等到他应得的荣誉、奖励,但我想他离去的时候心里一定非常清楚,他毕生的事业已经成功了。”如果南仁东没有献身祖国科学的奉献精神,没有为祖国科学研究奉献一切的伟大情操,我们怎么会拥有洞彻宇宙的天眼?拥有奉献精神,才能处可为之世,做有为之人。
从可为到有为,我们需要创新实践。
前人为我们踩出了小路,我们要开拓进取,把小路拓宽为阳光大路;我们更要创新实践,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2020年11月24日,中国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我们之所以能一次次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赶超,正是因为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实践,才能让我们处可为之世,做有为之人。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在古代神话故事中,凡是仙人道士必定傍山而居,不闻世事。蔡志忠先生曾用漫画对此作了解释:仙,“人”在“山”旁则为仙。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为一体,这本来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征,偏又练就一身道行,参透了禅意,方才尘心灭去,归隐于山。千百年来,文人骚客莫不对此动了凡心。其中,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了。那一篇《桃花源》一出世,他那颗厌倦仕途、向往幻想中世外桃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归隐,是闲适、宁静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场的失意、怀才不遇,桃花源这么一个避难所就要永远存在于未知中了。在失意之时,他能想到的只是回避。“桃花源”在现在看来只不过是代表一种虚无的美好罢了!
不是所有的人都抵挡不了意志的消沉,所以又有许多“真英雄”浮出水面,大隐于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青年李白对前途有着无限憧憬,他对官场仕途抱有希望。他希望以己之才报效国家,挥洒人生。可是,多年的宦海游历让李白成长起来,他有过得意,也不免最终归于失意。他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脱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不是人人都有李白这样一颗赤子之心,官场上更多的是陷害与勾心斗角。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他学会了饮酒,用酒来洗涤心中的'郁结,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他始终有一种信念,有一种火热的冲动在心中。这种冲动,杜甫不曾有,所以杜甫流离失所,感怀身世,眉头不曾舒展。而李白我们看到他始终是洒脱的,不断地被世事屏弃却又不断重拾希望。他从没有绝望过,从不说看破红尘。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他不愧为“诗仙”,一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变化多端,纷杂无比,不是非要将自己看个一清二楚弄得头昏脑胀,然后只好高唱“我要出世”。万物归于心,俗话说得好“心静自然凉”,只要内心真挚,又何理污秽世事呢?不妨静下心来,大隐于市。
这是一篇见解独特深刻,语言潇洒流畅,气势超凡脱俗的考场佳作。作者深悟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论诗论世论人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真谛,从中炼出一方真金——大隐于市,用做标题,用做论点,并高屋建瓴,深刻地立论,有力地阐释:所谓“大隐于市”,就是说要入世之后再出世。“出”不是一种逃避,而是对“入”的更高层次的表现。文章风趣幽默中露出机智,嬉笑诙谐中透着严肃,生动形象中显出深刻。你看,他引古人名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以及对它所做的那一番探究阐释,是何等的贴切自然,何等的“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游刃有余;他引陶渊明和李白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又是何等的潇洒自如、严肃深刻啊!我们在赞赏作者娴熟驾驭语言的能力同时,不能不佩服他精心地将陶渊明和李白的事例进行对比分析,有力地突出文章主旨的匠心。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古论今任潇洒。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文学素质的培养,认真进行文化知识的积累,我们就能够在考场上尽显风采,勇夺桂冠。
语文,是我们从小到大都一直密切接触的学科,不光因为素质教育时的课程设置,更因为它与我们中的交流、表达和思考都密切相关。因此,在我看来,语文素养,既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可以在分数上得以体现;又指人们对语言这一载体所传达的思想及内涵的理解与领悟,能够在精神上得以反映。
而如何提升语文素养,或许是每个老师、家长和同学都思考过的问题。课堂有效教学这一途径不错,因为相对于知识体系和认知能力都不完善的学生们来说,老师们经过了多年语文素养的积淀和教育经验的积累。他们的引导与启发,也带动了学生们的思考与知识架构;社会生活实践这一途径亦有可取之处。因为培养语文素养的目的,绝非用以空然的“纸上谈兵”,而应在语用上有所实践。在实践中,语文因沟通而愈发精炼,因表达而愈发准确。语文的学习与语文的实践可以和谐统一,可以相互促进。
因此,课堂有效教学和社会生活实践都是提升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途径。但是我认为,相较于前两者,课外大量阅读对于提升语文素养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首先,从三者的比较来看。课堂教学如若有效,大抵不会只拘泥于条条框框的被动背诵,应该涵盖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和对同学们思考的引导,而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课外大量阅读中得以延伸,只有经过了在阅读中的思考与这一环节,才能真正的参透文本与其背后的内涵,才可以达到语文素养进一步提升的目的。课本的篇目只是一个指引,深度与广度,都需要在课外的大量阅读中获得。
正如《三国志》所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大量阅读甚至可以对同学们形成思考力起到直接且根本的作用。课外大量阅读绝不仅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个补充,它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归宿。毛泽东于闹市中读书,博闻强记,文学素养令人赞叹;杨绛先生每日阅读量达数万字,饱读诗书,成为人人敬仰的文学大师。
就课外生活实践来说,人是需要群体生活的社会动物,我们几乎时时处在与人沟通和交流的之中,课外实践不缺也不缺机会。反观当下人们的阅读生态——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在时有时无的惰性中,又有多少人能以阅读为习惯、为己任呢?更何况,在浩荡的信息大潮的冲击下,碎片化阅读挤占了大多时间,大量阅读面对着各种注意力分散和挤占的考验。因此,在当下,为课外大量阅读正名,更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况且,课外大量阅读本身,就是一件足够和足以提升语文素养的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这种遇见,是以文字为桥梁的惺惺相惜,是以纸张为媒介的心灵接触,更是以阅读为契机的思考共鸣。而这些,都让语文素养的提升变得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育人、求识的目的也恰在于此。
是的,对于语文素养还仍待提升的我们来说,亦需要大量的阅读,通过细致阅读来体会文字的质感,通过潜心阅读来锤炼思考的深度,通过阅读,体会真正的“诗意栖居”与切实的素养提升!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当我们沉浸于前进路上的琐碎而无暇他顾、疲惫不堪时,有没有静下来想一想,忽略了什么,或是值不值得?我们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自己认为值得的事,并为此挥霍大把的光阴,到最后,当遇到下一件事时,犹豫的我们才会清醒,奈何难以回头。
不如安静下来,听一听内心的呢喃——那些蛰伏在角落里的声音,或许才是灵魂的梵音,让你看淡很多悲伤,给予你更从容的力量。
如果你斤斤计较于一时的得失,那么他便真正的“失”了;如果你耿耿于怀于外在的成败,那么你离内心会愈来愈远;如果你甘于低头盲目追求当下,那么你会错过更多。春花秋月何时了。吟诗作赋,对酒当歌,谁不希望沉浸在诗意般的人生里?可是,执着的追求过后,恐怕只剩凄美的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讲春水向东流!”在低头盲目求索时,怎不抬头望一眼?望一眼辽阔的国土,天下的子民——那些生命中无法忘怀之轻,究竟辛酸了多少人的眼泪!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我们都渴望有一颗忘忧草。希冀自己会更无悔地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冰心所写的旖旎风景,可是我们如此的浮躁,去哪里能瞥到一路花开?那穿枝拂叶的人们,有泪可落,而我们却只有感伤。
其实尘世中并没有诸多沉重的桎梏,所谓的疲惫,不过是我们太过执念于那些本来无需挂怀的世事,而真正的轻盈,则被我们弃于脑后,被封存被遗忘。尘世的喧嚣与明亮,世俗的快乐与幸福,在沙漏中,汩汩流过。我们无法奢望太多,也无需牵强,只要快乐、安宁、没有悲伤就好;而这,不过是重新对话我们的生活而已,让眼泪打碎荒芜,濡湿遗忘的角落,去做我们本来“必修”的事情,重新参与生活。
拥挤的街道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对不起,碰着你了!”“没关系,没关系!”被踩着的面带笑容,没有丝毫责备的神色,有时还挺疼的,不过没关系——那一句“对不起”比红霉素药水还奏效。正是这一句很轻松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将对方心里仅存的怨气化作云烟散去。这就是真诚的力量,它就像人的灵魂独白,清除了遮挡心灵的纯洁的污垢,让人与人之间像水晶一样剔透。
亲爱的蝴蝶,我们之间也许久缺少这种真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尚且好说难做,更何况我们同属两个不同物种的世界你?朋友相处久了,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细微的。眉头,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真诚的力量。在这一点上,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啊!
那天我们的闯入时候真的有点突兀,但真的事出有因。作为探险者,我们的本质是探险美丽,面对一个充满神奇魅力的洞穴,我们又岂能轻言放弃呢?至于点燃那支蜡烛则更是无奈之举也!在漆黑的山洞里,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来支撑;倘若没有光的指引,我们都不知道如何迈开脚步了。我们还得感谢光,也正因为有它,我们发现了你,才得以目睹你的美。
亲爱的蝴蝶,你真的误解我们了,我们没有恶意。人和自然是好朋友,好朋友自然就需要真诚。我们以一颗真诚的心对你说声“对不起”,可是你却已经悄然离开了。现在很多人之间的关系都结成厚厚的冰凌,除了冷漠还是冷漠,那一份真诚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为什么呢?就因为缺乏真正灵魂上的交流与信任。面对你们,我们希望用真诚打开这扇窗,希望博得你们的理解。这份发自内心的真诚,可以打开我们彼此的心锁,它是那么耀眼高贵,更让我们体验其中的那份美好。
来吧,亲爱的蝴蝶,希望你们能理解我们的真诚,共同缔造和谐的生态。
站在山脚,抬头仰望上方直入云端的高峰,不由有些心悸,山上遍布着密密麻麻的游客,有上有下。我有些不放心,随便找了一个刚从山上下来的游客,问道:“山上的风景好么?”被我拦住的人虽然气喘吁吁,被中午灼热的太阳晒得满脸通红,但依旧是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很好看。”
我感谢一声,凝望着前方不见边际的阶梯,最终还是有些犹豫的向山顶攀去。从先开始的如履平地到后来的精疲力尽,只是很少的一段路,但在我看来,已经爬了很久了。回头看看身后,不由有些失望:照这个速度,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到啊!于是,我休息片刻,再次拦住了一个背着相机,满脸喜色的路人:“从这到山顶,还有多久?”“大概两个多小时吧。”我点点头,随意地问了一句:“山顶的风景好么?”没想到他一下子兴奋了,激动地两眼放光:“好哇!当然好啊!我在山顶照了好多相呢!”
我想退回去的想法不由有些动摇,思考良久,我依旧选择了向上爬去。我就那样闷声闷气地爬着枯燥无味的楼梯,累了就休息一下,片刻之后,继续头也不抬地走着,目不斜视,眼里只有那一些高不可攀的阶梯。最终,我沉不住气了,又一次问了一个路人:“还有多久啊。”“差不多快到了吧。”行人思索片刻,回答道。“山上好看么?”我本就准备爬上去,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那人耸耸肩:“没什么好看的,当初我坐缆车上来的,排了好长时间的队。”我叹息一声,已经爬了这么久,不能就这么退下去吧!于是乎,我苦着脸,闷闷不乐地继续走去。
不知道多了多久,也不知道中途休息了多少次,我总算爬上了山顶,向下鸟瞰,不由大失所望:这座山的风景和我以前看过的没有什么不同,无非就是多了几朵花而已。草草照了几张相,我便匆匆离开了。我下去的速度很快,因为我的心头很是郁闷:早知道就不来爬山了,何必为这些千篇一律的景致而浪费我的大好时光。由于速度太快,又没怎么看路,我一不小心与一个正在照相的人撞了个满怀。对于我的道歉,她只是微微一笑,随即继续拍着自己的`照片。
我不禁大奇,到底是怎样的秀丽风景,令她这般着迷?随着她的目光一看,我顿时心头懊悔:只顾着爬山,竟然没有看见这般亮丽的景致!惠子曰:“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一件事,一千个人或许有一千种看法,不要仅仅只是为了终点的风景而劳累奔波,沿路的风景和收获才是人生旅途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人生不只如此,唯有在无数失望与如愿之间,才懂得欣赏人生不同的风景。那么有人看的是风景,有人看的是心情。
下山的路上,我放慢了速度,细细欣赏着沿路的风景,结果虽然重要,而过程同样重要,风景就在那里,它不会变,只有看你是否会发现它,欣赏它。
史铁生在《活着的事》中这样写道:世界上唯一你可以拥有的东西就是过程,而时间是永远流逝的。所以唯有经历,才是最美的风景。不要去询问山顶的风景美不美,只需放慢脚步,亲身经历,繁花定会灿烂,绿叶必然静美,人生更会与众不同的风景。旅途如是,人生如斯!
晃晃悠悠,一路走来,高中两年时代的已经结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或高兴,或忧伤,或留恋,抑或兴奋。望着由陌生到熟悉的同学,回味着过去一起学习的点点滴滴,我用心地储藏着那温馨的记忆。以前看到高年级的师哥师姐,从我眼前飘然而过,心中充满对未来美好的希翼。多梦的我此时已是百感交集。挥手之间,我们已跨过青春第一个门槛,收获着纷飞的思绪,回首一下过去,展望一下未来。过去的初一,我们与老师携手并肩,风雨同舟,经历着从未品尝过的苦辣酸甜,少年的欢欣悲喜。未来的初二,画满问号,想象着从那门缝里,钻进耀眼的阳光,我充满期待的,小心翼翼的推开门,精彩缤纷的初二连同无际的学海上倾盆的阳光与我撞个满怀。我惊讶地张大嘴巴,睁大眼睛,四处张望措手不及间充满着欣喜与向往。我的初二,定会有繁重的学习任务与压力,而心中憧憬更多的是愈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与梦想。我要在胸前别上属于自己的鲜艳的团徽,要在文学社中尽情享受文字的魅力,要在科学之旅中开拓出一片物理新天地,体验着充满乐趣又不乏艰辛的滋味。神秘的初二 …里,我可以尽情挥洒至纯至美的童真,也可以美美地体味激情莫测的青春。正是七月,小暑的阳光醒目而灿烂,抬头眼望向窗外,满目的郁郁葱葱,一排排高大的樟树正叶茂枝繁,铺满新绿的叶子,在夏风中飒飒作响。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象这樟树一样,舞出最美的风采,实现心中最美的梦想。而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用智慧装点青春,用信念支撑自己前进,如此,便能看到雨后彩虹、雪后阳光。这个美丽的夏天,挥挥手,我们走过青春第一站,更要满怀豪情地向下一站迈进,从现在开始,装扮属于我们的未来。
8月18日,我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开始不一样的高一生活。我期待。我向往。我喜欢。三中,尽管比较破旧,但它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这次,终于实现了。
高三,我不知道我是否能用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我想去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可我知道我没有这样的毅力,难道说我永远都是失败的。还是不甘心,所以还是要正确面对高中的学习。我知道到了高中学习会很紧张,尤其是我这样的美术特长生,双休日都会被占用学习美术。我已经做好了打仗的准备!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高三,面对新的同学,我茫然。我胆怯。我不知道我可不可以放开了心去和他们交朋友。初中失败的交友经历让我害怕和任何人做很好的朋友,因为在和他们交友之前,我最会想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可曾经也听过来人说过,高中是真正能交到好朋友的阶段。恩!我相信!忽略那些经历,相信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毕竟高中大家都大了,好多事情也都可以静下来去想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一位当代大诗人对一位古代大诗人的盛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青莲居士谪仙人”,这是两位古代大诗人对另一位古代大诗人的盛赞。这位被盛赞的大诗人就是唐朝“诗仙”李白。
“嫉妒与相轻往往产生于相同之中——同龄、同行、同时代……”但又是什么原因使众多的大家甘愿臣服、众星捧月般地烘托着李白,或者说李白缘何称“诗仙”?我曾像屈原天问般地如此发问。终于,研究性学习给了我这个揭谜的机会。
他生于大唐盛世,那是一个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开朗雍容的时代,只有这样的社会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李白的成就与盛世密不可分。那个年代,经济发达,“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如果没有那个年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当然,如果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他好比一条鱼,如果放在一个鱼缸中,永远不会长大。而因为盛唐这片大海,让他体会到了“海阔凭鱼跃”的感觉,历史与思想交汇那一刻迸发出了灿烂的火花。
生于开放盛唐的他,无疑是幸运的,而他那天马行空的思想,更是不允许他仅仅呆在一个地方。他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浪漫,癫狂,豪义,他游历了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不能使他在任何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盛唐的社会安定及发达的道路交通为他远游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
初到长安之时,他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尽管他最后被排挤出长安,但就他这种狂放不羁的言行性格,恐怕除了雍容的唐朝,没有哪个封建王朝会容忍。
他如一只敏锐的狼,对周围的社会充满了兴趣,不断探索,不断体验。最终,他离开了长安到处游历。他的双脚和墨笔生动了大唐的'江山。他深入社会,为自己的创作寻找源源不断的灵感,因此他的诗得以生存。他没有被那华丽的词藻所同化,他始终有着自己的风格,他始终保持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心态。他对于周围环境的探索使他的诗得以永存。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李白的家庭本身就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李白不仅阅读儒家经典,六甲百家,还发展了他多样的生活情趣和才能,这为他早年的崭露头角及今后的大放异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身的天赋,自身的刻苦,再加上老师的指导,一时使他小有名气。最终他大笔横扫,给大唐诗坛注入新的活力,令所有的骚人墨客为之一惊。自此“诗仙”横空出世。他的一生充满了不羁,“乘酒捉月”,连死都是一首诗。
“诗仙”的成就离不开一个适合自己生长的空间,展示的舞台;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探索;也离不开世人的肯定。如果我们拥有了这些,不一定有大的成就,但却会更好地成长成才。就像今天,如果没有新课程的新理念,没有研究性学习的“李白探索”,我恐怕也不会对李白了解这么多,从而写出这篇自己还算满意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