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演讲稿结尾大全(精选3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女孩,在我没上幼儿园之前,爸爸,妈妈晚上经常给我讲故事,我就习以为常了,晚上我没听故事,就睡不着。可是爸爸妈妈工作太劳累,不想讲,我就缠着他们,他们禁不住,就把我送进了幼儿园。自从我上了幼儿园,认识的字多了,就自已找书看,不用再麻烦爸爸妈妈了。看书既让我快乐,又让我头疼
我每天若都看书,可我就那么几本书,一下就看完了,我让爸爸买,他不买,我向别人借,可她们太小气,死也不肯借。我就只好缠着爸爸,每天都要在他的面利嚷嚷几句。爸爸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就在邻居家夏儿家借了十几本书。这些书我都喜欢看,有时,为了看
书,弄得我废寝忘食,爸爸就说:“早知道就不借书给你看了。”“哼!那几天我没书看,我觉得好无聊,简直是度日如年,这次就当补偿我了。”,“唉,这孩子……”爸爸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走了。为了弄书给我看,我常常头疼。
还有一次,妈妈在家里炆排骨,我正在认真地看书,这时,妈妈接了一个电话,就对我说:“静儿,妈妈有事出去一下,厨房里炆了排骨,到了5:15分就把插头拨了。”“嗯”。我答道,可我的目光还在看书上。长针指到了15分了,我不知道,还在看书。等长针指到了30,妈妈回来了,问:“静儿,插头拨了吗?”“插头……”我的脑海里闪过一道闪电,我惊呆了。妈妈见我这副模样,就明白坏事了,赶紧把插头拨了。她打开锅盖,拿着筷子夹了一块肉,只见,肉就像水豆腐一杵,不着力,往下掉。妈妈生气了,对着我叼吼:“你真是的,十几元钱一斤的排骨就变了‘粥’了。”可是我把妈妈的话当做了耳旁风,继续看我的“宝贝”书了,不过,读书也给我带来了好处。
在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经常一起玩。有一次,我们讲故事,开始时我不知道讲哪篇。后来,我想到我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叫《三只小猎,非常有趣,我讲给了我的小伙伴听,她们都乐坏了。她们还让我讲,说是很好听,我高兴极了。回忆着以前从书上看到的故事讲给了她们听。我被她们称为“故事大王”,我的心里像吃蜂蜜那般甜。
读书真好!我喜欢读书,读书既让我快乐,又能让我获得知识。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喜欢读书。记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当你打开一本好书的时候,马上就会听到许多声音:有智者娓娓的谈心,有勇士激昂的呐喊;有恬美如秋月的小夜曲,有壮烈如大潮的交响乐;有春花凋零的叹息,有小鸟归巢的啾啾,走进浩瀚书海,呼吸那淡淡书香,世间千般乐,书香最迷人!
同学们,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都来读好书吧!
尊敬的王林老师、王金法老师、曹慧校长、工作室的伙伴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汇报交流的题目是:一粒生长的种子。与大家分享的是《应答与建构—我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行与思》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周卫东,我与周卫东相识,缘于20__年在我们春城中心小学举行的“江苏省报刊总社沈本领工作室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有幸与周卫东老师同课异构四年级的《找规律》,王金法老师作为我们那次活动的特邀嘉宾对我们的课进行了分析与点评。那是我第一次认识周卫东,也让我深深知道了自己与名师的差距,数学课堂应该如何地立体、丰富、有内涵,数学课堂如何上出数学味,凸显数学的'本真。与周校长的近距离接触,再细细品味他书中的文字,真是人如其书,书如其人。
20__年12月,我收到了周校长寄给我的这本书,后来我们工作室活动也发了这本书,于是利用暑期的时间,我又读了第二遍,与第一遍匆忙的初读感受大不相同。每一辑的标题都是细细斟酌:热点沉思、经验提纯、碎片拾零、课堂传真、感悟集萃。理论与案例的双效结合,现实与理想的实践思考,从大处着眼,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深深感受到作者是个非常有独特个性,有自我思想,专业内涵及其丰富厚重的数学教师。
读了五辑内容,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我有了新的收获,也得到了新的启思。
说实话,在我们农村小学,实实在在做小课题研究的很少,很多都是浮在浅层,去年参加一次省级培训时也听到有关教师做研究的报告,心里就有了想做研究的想法,想把平时的实践再深入化,再专业化,能在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改走到今天,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并不模糊,而我们每天的课堂都经历着预设与生成矛盾统一的过程。其实在家常课中遇到意外生成的情况比较多,而每次是否都能理性智慧的处理突发情况,我对自己并不完全满意,更多的或许是习惯性的处理方式,还缺乏睿智的思考与临场智慧的应变。
“过程”对“结果”的情意
“过程”与“结果”是我们现在每一节课主要关注的两个点,而过程很难进行考量,平时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因为结果可以通过检测的方式显现,而对过程目前还没有一个新的评价体系,这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只注重结果而淡化过程的教学。
读完这本书我还有两点疑问,之后也与周校长进行了交流,也期待自己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能多读到像《应答与建构》这样的好书,多与像周校长这样有自己独立思想、热爱课堂的特级教师学习,要有对平日生活、日常现象的穿透力,要能够在寻常中发现奇崛,在凡俗中看到精彩。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始终保持一份警醒,审视那些“熟知而非真知”的东西,去获得一种意义的理解。
周校长是个有着自我独立思想的努力实践者,是个对教育对课堂充满热情充满希望的辛勤耕耘者。正如他自己所说:儿童是一粒生长的种子,他也是一粒生长的种子,我也要做一粒生长的种子,和学生一同学习、一起成长!在周校长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他一直心存感激,这与其说是一种心境,毋宁说更是一种境界,而我的专业行走,也非常感谢一路相伴,给过我帮助与温暖的人,特别是曹慧校长和我们工作室的伙伴,让我在农村小学的专业行走之路中,不再孤单,不再迷惘,更多了一份走向远方的从容与自信。最后,用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交流。“心存感激,是一种朗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天空因此而变得湛蓝,空气因此而变得湿润,美好的事物因此而变得离我们很近很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