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通用34篇)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是人生所有目标的终点站。人们总是把“不要失去时才懂得珍惜”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而现实当中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与幸福擦肩而过。
什么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都有着自己的观点,可对于自己来说,生活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不管它的过程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容易,多么的快乐,多么的悲伤,所有这些经历都是自己成长的足迹。
在拜读这本书时,我最喜欢的是对第一篇中《表达感激》的讲解。书上说到每天晚上在入睡前,写下五件让你感到快乐的事,一些让你感激的事,虽然这些事情会是重复一遍又一遍甚至会很乏味,当你记下它们的同时还要去想象每一件事的当时体验和感受,你会更珍惜生活的美好。真的那么有意义么?于是,自己便按着书上所讲,临睡前把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或是感激的事情在脑子里过一遍,当自己真正的去回味每件事情的时刻,真的会如同书上所说,自己是如此的幸福。请大家一定要坚持做一做,会给你的人生带来一个全新的体验。
记得,自己在住院期间老师们对自己的关爱,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问候与安慰,更有那香喷喷的饭菜,那纯美的汤羹。每次想起幸福的感觉冲刺着我的整个神经,这份浓浓的爱意让我享受幸福终生。由此,我总是感觉自己命好,每当遇到困难或不如意的事情,总会有这麽多好人来到我的身边,帮助自己使自己轻松度过困境,正因为我的身边有这么多的好姐妹,我每天的幸福指数非常的高。谢谢大家多年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对我的包容与理解,能与大家继续携手就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由此想到我们老师的幸福感受,真是时时事事,无处不在,就看你是怎莫想的。记得张老师的大一班经典语录吧,字里行间充满了幸福与喜悦;张老师的“幸福九点半”“张老师我都想你了,你怎么才来啊?”……甜甜的微笑,暖暖的絮语,类似的话语有好多好多。当你坐下来时,孩子们会一个抢着一个的为你捶背,当你嗓子疼时,三岁的孩子会要求爸爸、妈妈给你带来含片等等。可能当时你没有什么感觉,可当你细细的回味时,你会感到非常的幸福。这种甜甜的幸福是你们用真心的爱和孩子们互换的果实。记得,女儿上班没几天,就给我带来了许多她和孩子们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不体现了一位年轻教师对职业的幸福感。听着她的叙述,看着她表现出的自豪与快乐,你一定会被她的情绪所感染,这就是幸福。这也是教师独享的幸福。
在工作中如果不快乐会感染身边的人,特别是对于一名身处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每天的工作都会很忙碌或是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果你讨厌这些烦琐的工作,那么你的不快乐会导致你对工作的松懈,你更会影响你的孩子,因为你的一切是画在一张纯洁而干净的白纸上,你会影响孩子们对快乐的理解和对幸福的追求。
通过对《幸福的方法》的阅读,使我对幸福的概念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感谢《幸福的方法》教会了我很多幸福的方法,正如书中所写——“幸福得靠自己”。与幸福的人交往,与智慧的人交往,将健康延长到心里,你就一定会获得恒久的幸福!
利用空余时间拜读了张文质主编的《活着就是幸福》一书,感悟到了文中许多的经典阐释,本书以震撼心灵的生命故事为主体,配以短小精湛的生命感悟。我们从中不仅可以阅读到感人的故事,还可以获得许许多多教育教学及人生道理。
书中的一些片段,让我获得了一些情感上的共鸣。宽容就是温柔中的美丽,它脉脉温情,但震撼力却足以使我们笑靥如花或泪流满面。宽容作为人类文明衍生出的一种美德,在经历了几千年社会进步之后依然熠熠生辉。宽容不需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不需要两肋插刀,肝胆相照。有时一个温和的眼神,一个温馨的微笑,一双温润的手,就会使人感到温暖,从而产生力量。
宽容就像春天的燕子,为我们衔来醉人的春光;宽容就像涓涓细流,时时滋润着我们粗糙的灵魂;宽容是一曲深情的乐谱,为我们弹奏出动人、圣洁的音韵。
回想一年级时碰到的一个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其中那个孩子的印象一直在我的印象中:他长得胖乎乎,白净的小脸上嵌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开学第一天的数学课,其他小朋友为了表现自己,都想在我这个陌生的老师面前表现自己,坐得很端正。只见他朝我看了一下,就从课桌里拿出一瓶澄汁就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我见了就走过去轻声对他说:小朋友,你现在是一年级学生了,上课可不能吃东西、喝水了,知道吗?他朝我瞥了一眼,继续喝,我想第一天出现这种状况还是情理中的事情,就顺手帮他把水瓶盖好,放进课桌里。那想这孩子见我动了他的水瓶,象一头被激怒的小狮子,马上站起来伸出小拳头就是朝我身上一拳,我呆住了,这么大胆,无法无天了我一股怒气直冲,但教师的职责让我一下子强压心中的那股怒火,我故说呀,这小朋友的小拳头这么有力,老师相信他劳动一定很勤快,接下来他一定会用他有力的小手为我们班服务的。他也惊呆了,他想这个老师怎么没批评我,反而表扬我,我的不按常理出牌让他有点局促不安,他一下子也安静下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始终以一颗宽容的心来教育他,对待他。一个学期下来,家长来反映说,这孩子进了小学确实进步了很多,懂事了很多,家长喜悦的心情激动不已,我内心也涌动着一个信念: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要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
在暑假里学校开展了“暑假读一本好书”的活动,这次活动中推荐了好几本书,其中我选择的是作者杨红缨的《幸福的鸭子》这一本书来写我的读后感,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想体会一下这一只幸福的鸭子,是多么的幸福!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这个暑假,我和马小跳他们一道,来到了张达乡下外婆的家。我们见到了巨大阿空、腊肠狗拖拖,和一只名叫麻花儿的女鸭子。麻花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她心中的幸福仿佛没有边际。听着麻花儿像打饱嗝儿一样的快乐歌声,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幸福,都在这个荷花盛开的夏天,慢慢长大……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那一只幸福的鸭子-----麻花儿。因为麻花儿的心中总会有着没有边际的幸福,不管麻花儿心中有多大的不开心,但她总是会面带笑容,心里装满了幸福!有什么困难的事,她总是会想办法解决,她也会鼓舞别人去勇敢的去做一件事,这就是心中充满幸福、快乐和勇敢的鸭子!
如果,把幸福在生活中来说,我就会这样说:活在这个世界上,金钱什么的都不很重要,我只想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就很满意了。
如果要我选择,是有着一大堆金钱,但却自己一个人生活在一座大房子里,没有人说话的生活,还是过着简朴的生活,整天可以在家里和家人说说笑笑的生活,我非常愿意选择第二种生活方式。钱不多没有关系,只要吃得饱、睡得香就行,大不了以后还可以赚。
但是幸福和快乐是永远也买不过来,这些是要靠自己争取得来的。自己认为自己怎样是幸福、快乐的,就这样去做吧,你难道愿意过着平淡而无趣的生活吗?
这就是我对这一篇书的读后感,我也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充满着无边无际的幸福!
做一名教师,首先要知道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孩子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仍然快乐,快乐的追求幸福,这样,教育就成功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幸福伴随孩子一生,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矢志不移追求人生成功的幸福。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幸福、快乐的职业。只有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学生的幸福感是教师给的,教师的幸福感除了得自学生,还得自学校。学生的幸福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教师的幸福感是一种高峰体验。我们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生涯幸福感,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才会充满深情、饱含热情、喷洒激情,才会充满智慧的火花。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会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学生。
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
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学生相处,与学生交流。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保持心理平善待学生,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
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民族的未来,我就要勇担责任,就要去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社会,幸福着孩子们的幸福!这是我个人对幸福的理解。
本学期我们初一语文备课组的老师有幸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读完后,掩卷沉思,我们对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当我们沉浸在工作的海洋时,我们常常会忘了或者说远离了一种感觉——幸福。而这种感觉恰恰是我们最应追求和依赖的东西。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飘向大地,恩赐于宽容的人们。”如果学会宽容,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加广阔;如果抛弃计较,那么人生才能永远快乐。书中陶老师也用一些经典故事和自己的经历诠释了这一点。
一、宽容他人,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见不统一、关系不太和谐等,陶老师告诉我们在这些时候要学会宽容,谅解冲撞自己的人、感恩批评自己的人、宽恕伤害自己的人。宇宙浩渺无涯,人之生存其间,特别是与人相识相处,是一种天地机缘。因此,必须珍惜。我们每一个要想在社会上立足,一定要有容人之量,对人宽容。让步和忍耐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美德,宽容就是顾全大局。鲁迅先生诗云:“相逢一笑泯恩仇”。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时时吟诵品味。让我们记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二、宽容学生,一个好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应用宽容的心和无限量的爱心去启发、引导他们,不能恨铁不成钢,要把铁锻成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起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宽容并不是纵容,宽容也不是对学生的过错无原则地袒护,而是以我们博大的胸怀去激励学生自己改正错误,发奋成材。
三、作为老师,幸福感更多来自专业成长和事业的成功。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两大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成长发展必要的外部条件、环境因素,二是教师自身的努力、成长的内部要求。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需要时间和过程,只有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教师才能感受到彼此的尊重、信任、赏识、关心,才能拥有愉悦的心情,才能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激情,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当我们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自由起舞,成为最优秀的舞者之时,我们也就享受到了最真实的幸福。
一个幸福的教师,他的理想就是实现孩子们的理想,他的苦与乐和学生们一致。在同事面前,他的心态是:我有最好的方法,我渴望与你分享。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支撑——为了孩子们成功,只有我们携起手来,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只有学生、自我、同事、之间有着最纯粹的关系时,我们的工作才是自由、宽松的、和谐幸福的!
幸福不是结果,而是我们回望成功之路时,那每一个细小、平凡、普通的细节,都是一朵让人心醉的幸福之花。要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我们就必须做好属于我们的每一件细小的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激情满怀地上好每一节课,循循善诱地讲懂每一道题,精心地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全面地分析好每一张试卷,安抚每一颗伤感的心,帮助每一个困境中的人,做好每一次规划,反思每一次得失……
读了这本书后,我想我们就应该像陶老师那样,及早在自己的精神仓库里储存一些文化食粮,只有这样,在我们年老时,才会发现自己的教学生活里留下了多少幸福的回忆,才能做一个身心都倍感幸福的教师。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有幸福的教育;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有幸福的学生。那就让我们所有从事教育的老师们,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身边的幸福,用美好的心灵去感悟身边的幸福,用无私的爱与奉献创造教育的幸福,坚守教育的崇高理想,享受教育的职业幸福,使学校成为学生幸福学习的乐园,成为老师幸福工作的精神乐园!
《幸福的鸭子》是杨红樱阿姨“笑猫日记”系列里的一本书。书中讲了一只名叫麻花儿的女鸭子,她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她心中的幸福仿佛没有边际,她的幸福感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不是所有的心都怀有思念,心中有思念也是一种幸福。”这是书中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是啊,思念是一种幸福。思念中总包含着一种的向往和期待,总燃烧着急切的期盼和渴望。当我们去思念去牵挂一个人时,就会感到一种温暖的幸福。
麻花儿是一只极容易产生幸福感的鸭子,而这种幸福感来自于给予,她在给予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幸福。她为了让孩子们玩得高兴,累得气喘嘘嘘,可她却说:“我累得很幸福。看着孩子们把花环一个一个套在我脖子上,听着他们一声声欢呼,我心里就有一种幸福感。”
看到了美丽的晚霞,麻花儿有幸福地说:“啊,我好幸福啊!我看见了今天最后的一片晚霞是怎么一点一点地消失在天边的。”当麻花儿认识笑猫时,她再次幸福地说:“能认识你这么一只有大智慧、心地善良的猫,我真幸福。”在吃到杜真子做的美味土豆沙拉时,在见到黑鸭子时,在和张达的外公玩时,她都说过那句说过无数次的话“我好幸福呀。”在麻花儿的眼里,世界上到处都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原来幸福是那么简单,只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与家人团聚时,幸福就在其乐融融的欢声笑语中;与朋友玩耍时,幸福就在追逐嬉闹的灿烂笑容中;与同学探讨难题时,幸福就在唇枪舌剑的激烈争吵中……考试失利时,幸福就是爸爸充满爱抚的鼓励;回答老师提问时,幸福就是老师赞许的目光;帮助同学时,幸福就是同学微笑的谢谢……幸福离我们这么近!
幸福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懂得珍惜这份幸福,幸福就会永远在你心中!
做教师的好多年来,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惑着,那就是同事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做老师,你快乐吗?你幸福吗?”
当我把《做幸福的老师》读完了,也想了很多,希望从书中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不知为什么,思考了很久,总觉得好像还没有读!当再次把这本书放在枕边,伴着那一个个生动有趣充满哲理的小故事入睡时,梦中的我插上了翅膀在蓝天中翱翔;当伴着梦中的惬意醒来时,随手捧过《做幸福的老师》,再次重温“微笑教学——亮出最佳的名片”,微笑便荡在脸庞、溢在心间,就这样,为一天的幸福生活和工作拉开了心驰神往的序幕。
终于,现在,我有了一个使自己都感动的结论:“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
自尊、自信、自强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只有幸福地做教师才能让学生幸福。我想,很多人往往是在人生路上,在行走的途中,错误地把行走当作目的而忽略了观赏沿途的风景,造成人生的错乱。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努力调整着自己的思维,每当早晨早早来到学校,有人会问:“你不觉累吗?”也许有时会有身体的疲惫,但是,我觉得幸福,因为我可以早早享受校园的宁静,可以早点看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体育课的时候,陪着孩子们一起练习广播操,累着,但是快乐着,因为,我看到的是孩子们的进步,感受的是他人所体验不到的做教师的幸福……
幸福地做教师,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的感觉。
教育是用心去经营的事业,更应该是幸福的事业,可是我周围一些同事精神的沮丧令人担忧。教育是唤醒灵魂的事业,是塑造人格的事业,如果教师本身就是“心残者”,又怎么能够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
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既是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我们这些做教师的个人生命的需要。学校是师生的精神家园,不是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我们不要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不要“催命”的分数,不要使人窒息的无休无止的考试……否则,于学生于教师,哪里还有幸福的立足之地?如果学生们的心灵和情感已“沙化”得刮起“沙尘暴”,大家都把幸福预期在将来,把希望寄托在高考,于是机械地记忆,反复地操练,挫伤了灵性,挫伤了创造力,不仅使得校园成为“失乐园”,而且也使教师和学生们成为被幸福遗忘的人。
对学生和教师而言,我们不能牺牲今天的幸福去换取明天的幸福,幸福与生命是水乳融合的,没有了幸福生命也就失去了依托。
学习本身应是快乐的,知识的获得,想象的拓展,思维的升华,其中蕴涵着无穷的乐趣。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人材”,其根本目的应是提升一个人的生命质量,让学生成长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其中教师的幸福感是最重要的要素,它会感染到学生年幼的心灵。
毋庸质疑,一个不幸福的教师无法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教师自己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这是作为一个教师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本书其中的一个章节——《没有孩子是差生》,更是让我感动的泪花闪闪。
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优秀是有标准的,“差生”几乎每个学校都存在。班级里差生多,许多老师就多了烦忧,幸福感大打折扣。“好学生”和“差学生”之间又似乎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所受到的待遇也就很自然地有所不同,甚至老师看他们的眼神也截然不同。
我曾试图多方面了解美国的教育,源于我想弄明白为什么美国人那么喜欢挑战,那么善于冒险,而且这挑战和冒险是充满了无限的睿智。读了很多书之后,终于明白:美国教育的思维方式与我们国家恰恰相反。一次,一位中国家长问美国某大学的校长:“你们学校里有多少好学生,有多少差学生?”校长的回答也许令他很失望:“我们这里没有差学生,只有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
我想,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多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成功的支点,那还会有那么多对差生的无奈,对教育的失落吗?
不过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大多数教师正是以一颗爱心诠释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聪明的孩子!
“书写改变人生,草根促动教改”。我在想,读了《做幸福的老师》,我应该将其有价值的思想和探索付诸行动,从而更大程度推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动,达到提高自己,推动自己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目的。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你还等什么呢?
愿天底下所有的老师用您的微笑、信任,赏识我们的学生,用微笑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用微笑鼓舞学生向上的勇气,播撒阳光照耀心灵……
亲爱的同行们,让我们抛却世俗的烦扰,感受工作和生活的精彩和美好,让我们一起——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吧!
最近,在闲暇之余,我读了幸福的方法这本书,本来还以为会很无趣,结果,却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
轻轻的合上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我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双手使劲地搓了搓脸颊,好让自己更加清醒,没错,《幸福的方法》让我从追求幸福的迷茫中猛然清醒,就像沙漠里的一滴水,解了我一时之渴,但我知道,幸福之路仍然需要我自己去走,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绿洲。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而人生百态,形形色色,有多少人感觉到幸福?又有多少人在失望甚至绝望中挣扎?我也挣扎过,当大学毕业奔波求职时,当独处他乡深夜难眠时,......我幸福吗?或者说,我幸福过吗?似乎心中有过这种感觉,但我没有细细品味过,我似乎来不及细细品味,也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过,现在回想起来,我安静地思考都是在身处逆境之时,人生低谷之处,一旦走出低谷,我的生活就进入忙碌状态,按照泰勒博士划分的四种人生类型,我应该属于“奔波忙碌型”,也许我现在已经谈不上奔波,工作也不算忙碌,我说的是生活忙碌,不仅仅指工作。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总感觉没有属于自己的安静的时间,思考人生,常常只是闪过心头脑海的一些短暂的念头。就这样,我陷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烦躁,因为难以言说,所以无从解脱也无处倾诉。这样一种状态,当然不能称之为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泰勒博士在第一篇就提出这个问题。我看着这个大大的标题发了好一会儿呆,好熟悉的问题,在我脑海中闪过的那些念头中,一定有这个问题,我肯定在某个时候,问过自己关于幸福的定义。
是啊,幸福是什么?我可以确定的是,自己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我只是有时候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过质疑。我迫切地翻开泰勒的《幸福的方法》,希望从中找到答案。泰勒没有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我相信他也无法给出确切的定义,因为千人千面,追求各不相同,但引出了一个更好的问题怎样让自己更幸福?并且告诉我们,我们永远都可以让自己更幸福。幸福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但幸福不是终点,我们可以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幸福的感受,当然结果也重要,但幸福远远不止是实现了目标。在《幸福的方法》第二篇,泰勒谈到了如何实现幸福,重点讲了快乐学习,开心工作和美满婚姻,有一些我们做不到,但绝大多数事情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只是需要我们养成习惯,泰勒多次谈到习惯的重要性,这一点非常正确。
泰勒博士最后说,幸福就在当下,幸福的生活,是靠累积而成的,他提醒我们去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东西,那些普通的、平常的小事情,比如我们可以从与亲人相处、学习新知识以及工作任务中,获得意义与快乐。我们日常生活里这些快乐的事情越多,我们自然就会更幸福。
幸福,就是当下,就是那些平时我们不曾注意的细节
《幸福的种子》,这是一本让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的图书。它通过让家长和孩子共读图画书来架起亲子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和孩子沟通,带领着孩子去感受这个世界上的爱与快乐。
这本书不同于平常,不是仅仅由孩子一味的去读,而是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分享,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我想,这不仅能使孩子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孩子如何去感受快乐和爱,我想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图画书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当孩子的想象力不够发达时,图画书可以弥补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母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毕淑敏,当过兵,做过军医,做过内科主治医师,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经历相当丰富,写出来的文章也很有见解,读了《幸福的七种颜色》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幸福的七种颜色》中的资料带有研究的色彩,这本书的名字挺吸引我的,所以我就迫不及待的买来读。
幸福有七种颜色中的七,其实是泛指,因为世界上,七字真的是很多,一周七天,世界有七种元素,有太多的东西与神秘的七有关,七在佛教里面也是吉祥之数,有七宝、七层浮屠等等。这个七啊,有神秘又空灵。常为泛指,证明多的意思。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好的家庭要有丝网般的过滤功能。快乐的幸福的消息,如高屋建瓴,肥水快流,多拉快跑,让佳音火速进入所有成员的耳鼓。忧郁的不幸的消息,只要不关急务,便遮掩它,延容它,让时间冲涮它的苦涩,让风霜漂白它触目惊心的严酷。”
“放大欢乐,缩小痛苦,这就是幸福家庭的奇妙镜片功能。”毕博士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了幸福的概念;也阐述了些许不怎样常见的名词,比如“第二志愿”的感想,以及“我很重要”“让我们倾听”“化腐朽为安宁”等等,其中有几篇印象尤其深刻:一、素面朝天
你看啊,日本人,女性一般在家里和外面是不同的一个人,在家里素面朝天,去外面的时候就会打扮的漂漂亮亮,整张脸都是化妆后的杰作,我也没资格说她们很虚伪,可能她们比我更注重外表吧。毕竟我以前也学过化妆!
看看我们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应对骄阳,应对暴风,应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
不拥有美丽的女人,并非也不拥有自信。美丽是一种天赋,自信却像树苗一样,能够播种能够培植能够蔚然成林能够直到地老天荒。你可能会说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的,尽管我学过化妆,但是我平时没有化妆,可能是没有时间,没有这种天赋能够将自己化得和谐,所以,我只能选取素面朝天,因为我觉得,自然才是美的,只要经常面带微笑,才是最好的!
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完美,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二、拒绝分裂
此篇文章中说到一句话:“如果你愤怒,却佯作宽容,那不但是分裂,而且是混淆原则。如果你哀伤,却佯作欢颜,那不但是分裂,而且是对自己的污损。如果你热爱,却反倒逃避,那不但是分裂,而且是丧失勇气。如果你喜欢,却装出厌烦,那不但是分裂,而且是懦弱和愚蠢……”
三、忍受快乐
快乐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展翅翱翔,快乐是一种淋漓尽致的挥洒泼墨,快乐是一种两情相悦,快乐是一种生死无言,对于快乐,如同对待一片丰美的草地,不要忍受,要享受。忍受快乐,是一种怯懦。享受快乐,是一种学习。
幸福不是一种颜色,也不是七种颜色,甚至也不是一百种颜色……幸福比所有这些的相加还要多,幸福是无限的。只要你认真寻找,幸福比比皆是。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是孩子学前教育的重要引导人,在孩子幼儿阶段也是陪伴他们朝夕相处的人,看着他们一天一天的长大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又有多少能够真正意义上懂得什么是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呢?
马力娟老师《给孩子当下的幸福》一书,就深深的值得我去学习,此书重点的一个词就是“当下”,是的,不管之前如何,也不管以后怎样,我们生活在当下,就要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这也是本书的目的所在。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
于是总会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但孩子将来的幸福谁都无法预知,难道为了将来的幸福就得牺牲当下的幸福吗?给孩子当下的幸福,或许能让孩子的将来更幸福。
我也希望我所教的孩子在我所教的当下都能感受到幸福。看完书后,我最深的体验是:他们的老师是自然的、不着痕迹的、以孩子们愿意接受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他们很少说“不”,他们看似不动声色的动作、言语,却是包含了许多对孩子们的尊重、理解和爱。
细细想来,也的确如此。想想我曾经教过的孩子们,玩个橡皮泥,因为害怕他们把桌子弄脏,我不许他们这样,不许他们那样;摆个雪花片,因为害怕他们太吵,又不许他们这样,不许他们那样;上楼玩个轮胎,因为害怕收尾时太费时费力,又不许他们这样,不许他们那样……好像有很多个时候都是在说着“不”。一个个“不”字,不知道磨灭掉他们当下多少小小的幸福。
以后,我也应该像马老师所言,多多运用言语的智慧。玩个橡皮泥,说再多个“不”,他们也还是会把桌子弄脏,不要怕脏,脏了可以教他们整理干净。我们可以随便捏两下,捏个歪歪丑丑的小人,让孩子们知道,原来捏出个东西是这样的简单,进而兴致勃勃又自信的开始自己的创作。
期间,橡皮泥可能会散落一些,掉的桌子上地上哪里都是,我们可以言语引导:捏出个扫把,打扫一下,捏出个筷子,把垃圾夹走,捏出个垃圾桶,用来放垃圾,捏出个吸尘器,吸一吸地……制作东西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制作的心情和乐趣。
户外场地,最是孩子们能撒欢的地方。我班孩子最喜欢玩轮胎。他们推着轮胎先是各自玩着,然后小群体聚成了一堆,轮胎也依次摆开,他们坐在轮胎的洞洞里说说笑笑,一脸的幸福。慢慢的,聚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推过来的轮胎也越来越多,有些有力气的男孩子把轮胎摞高,有些女孩子把轮胎依次摆开,一会儿,轮胎长长的被摆成了个圆。
有些孩子在圆里说说笑笑,有些孩子在圆上蹦蹦跳跳,摆出来的轮胎高高低低,圆圆的像一个城堡,城堡里的王子公主们忙着为城堡造门,装扮,大汗淋漓却一脸欢笑。
很多个时候,我们会觉得天气太热,他们把轮胎都拉出来摆成这样,收尾的时候不免要多说好些话,多花好些时间,然后,看见他们乱摆轮胎的瞬间,就会制止,会说“不”,在说“不”的时候,他们当下那种“想要摆的”幸福也就给说散了。收尾再长,也不过就多几分钟,带孩子们出来就是玩的,就是找快乐,不能因为害怕麻烦,而让孩子们当下玩的快乐大打折扣啊。
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更要有想象的机会,需要有比较柔和的色彩感染,更需要有被保护和照顾的感觉,所以在小农庄幼儿园里到处充满了自然的人和物,这里有春天到来时开的鲜艳的桃花,这里有做着针线活的老师,还有神奇的大木狗在汪汪地叫,更有像妈妈更像朋友一样的老师。
如果妈妈们能给孩子们手工做件衣服的话,孩子们不知道多崇拜自己的妈妈,尽管现在我们几乎没有机会看到大家静下心来给孩子缝制一件小衣服,但这种一针一线看似人耕牛犁的生活正是孩子们小时候所需要的生活,正是因为这,马老师才亲自给孩子缝制衣服,也教孩子们七扭八扭地缝制一个小布包包,然后将收罗来的自己眼中的宝贝装进去......
这样温馨的场面,相信只有自己家里的老奶奶才会有,相信那时的孩子一定是幸福无比的!在出现问题时,老师先承认问题,进而告知孩子不拒绝问题,也不要害怕是自己制造了问题,马老师告诉孩子们有了问题时可以解决的,解决的办法会让大家都满意的,不要总让自己受委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了保护了孩子脆弱的内心,又释放了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使得孩子们愿意站出来用积极的方式来解除困难,而不是把困难隐藏起来。
幸福是人类的根本追求,人类的一切奋斗都指向最终的幸福。幸福是主体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同人生的内在生命力量联系在一起的。一切与人的身心健康成长相关的积极感受才是幸福。因此,幸福不是一种外在的恩赐,幸福也不等同于物欲享受。
儿童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机体在生长发育外,他的精神也在成长。儿童来到人世,就开始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也许的确不能缺少成人的协助,但儿童主要的和根本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长大成人。
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创造能力是其心理世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原动力。对于儿童来说,不受任何阻碍地投入到自己的创造活动之中,就是最大的幸福。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把儿童在其内在的巨大潜能指引下的创造、建构活动,看作是对整个人类的建构和完善,是人类迈向真正自由和幸福的必须经历的过程。
读完此书我们应该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幼儿学前教学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带孩子们,“给孩子当下的幸福”随时随地给与孩子当下的幸福,是他们一贯遵守的原则。
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不应该生活在我们安排,照顾之下,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发现给孩子一个当下的幸福,让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幸福是什么?我对这个含义一直很迷茫,我总在想,自己要怎样才是幸福呢?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读到一篇文章——《提醒幸福》我才发现,幸福其实一直在我身边。只是我缺少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只是我对幸福要求的标准太高。
毕淑敏在《提醒幸福》中说道:“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勇敢的人可以依然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生活过...”是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就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穷人总认为有钱才是幸福的,殊不知那些华丽的衣裳、亮闪闪的装饰下包裹着得可能是一颗怎样寂寞的心。富人总是觉得内心空虚,商业场上对金钱的欲望越发膨胀,但在夜深人静之时,多希望有一个真正疼自己、爱自己的人泡一杯暖暖的咖啡等着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每个人都有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其实有些你曾以为得到以后会让你幸福的东西在你得到以后未必会感到幸福。因为你很有可能会丢掉一些宝贵的东西。而且,人本就是贪婪的动物,得到的越多,越无法填满你那日渐膨胀的心,所以你越不满足越不幸福。总觉得自己得到的还太少。
我觉得幸福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你是幸福的,你可以和家里的人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哪怕是简单的饭菜。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有一个完整的家的。所以千万不要抱怨自己不够幸福,不要抱怨家里的贫穷。父母给了你一个完整的家,让你拥有最珍贵的亲情,你还抱怨什么呢?有一个爱你的恋人是幸福的,你们可以一直都在一起,合起来的日子是一生一世,从人间到天堂。即使分隔两地,知道自己的恋人在思念着自己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人爱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那样思念着自己,所以千万不要抱怨你的恋人不够完美,他让你拥有最美丽的爱情。有一个知心的朋友是幸福的,你可以与自己的朋友谈心,可以再孤单时有一丝依靠,偶尔无法陪在你身边也千万不要抱怨,因为他让你拥有最宝贵的友情。
幸福其实很简单,只是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所追求的也不同。你应该把幸福的标准降低,简简单单就好,追求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不去在乎那些名与利。只要自己的家人、爱人、朋友每天都开开心心的,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们一直不断寻找,不断追寻,却没发现,幸福其实就在我们心里,就在我们身边。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面对那些淘气顽皮,还不太懂事的孩子,特别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和各级各类的比赛,我们幸福吗?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随着阅读的步步深入,陶老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从容淡定,平易亲切,以及他深刻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陶老师对人生的豁达和独特的人生领悟。在这本书中,无处不渗透着陶老师吸取经典精华所洋溢的幸福感。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如何打点自己的人生,寻找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才能让自己更加幸福?与陶老师相比,我们能够做到宠辱不惊、淡泊名利了吗?我们做到对万事万物的宽容大度了吗?我们拥有那种与人为善的高贵精神了吗?细想起来,没有,真的没有。所以我们不时地感叹工作之劳累,心灵之疲乏,甚至抱怨命运之多变,这样的心态,又怎么能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宁静的心灵,幸福的人生呢?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使我感悟到:幸福是一种心态,是自我的一种体验,幸福是需要用心去营造的。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如何去感受职业的幸福呢?我想,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幸福教师,要懂得享受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我们要懂得享受学生,因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任何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而要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用你的权威来管理学生,也许你就会离幸福更远。
2、做幸福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曾经夸奖过的,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曾经批评过的。所以一个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学生。在评价学生时,多一些鼓励,使学生时刻感到自信;当学生犯错时,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学生送上掌声;当学生有疑难时,做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时,做学生最好的欣赏者。总之,教师潜在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时刻不忘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阳光,她会让我们每个人拥有健康,拥有幸福。
3、做幸福的教师,要善于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个好教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在这本书中,陶老师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读书。他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了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让教学与读书相得益彰,要享受自己的课堂,使自己乐教,学生乐学,让每次课堂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4、做幸福的教师,要有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
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无论人生的路多艰难、多痛苦,脸上带着微笑,心里就是宁静平和的,这就是幸福的人生。我们教师也是这样,虽然我们现在实行了绩效工资,收入增加了,但工作整天是忙忙碌碌的,而且压力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学会做个幸福的教师,创造幸福的自己,培养幸福的学生,服务幸福的社会。在学生需要我们指导、帮助的时间里,我们要真诚的关心、爱护、帮助他们,尤其是那些生活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热爱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他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他告诉人们,通过“文化存款”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他深入揭示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这种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直接进入终极关怀的话语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让我的心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让我们以陶老师为榜样。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做到从容淡定,宠辱不惊、淡泊名利,与经典为伴,与学生为友,多一些享受,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赏识,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真正做一个拥有“健康的身体,宁静的心灵,幸福的人生”的幸福教师!
这本书看起来很舒服,字与字的间隔很宽,一页书翻起来很轻松,我在想,这是否也是作者特意为之?一位癌症病人,从20xx年确诊以来,通过他自己强大的意念,完全放弃之后的生活方式与固有的观念,开始一场新生,出了这本书,写了很多文章,影响了很多癌证患者,让很多人在面临绝症地时候开始觉知:自己才是唯一可以对自己负责的医生。老布。书的最后,有一张他的照片。瘦瘦的,但是看上去很精神,也很淡然。非常平凡的休闲装,运动鞋上还隐约看到新鲜的泥土,一股大自然的感觉。像一颗小草,瘦瘦的小草,不张扬,但有内在的不可忽视的生命力。
最开始决定把这本书买回来,其实是被这个书名给打动了。活着就是幸福。说得多好。听说过身边太多人的例子。有的人,为了公司的生意,长年累月地辛苦奔波,公司业绩渐好,而他的健康却不在了;有的人,为了仕途上的发展,不惜长年泡在酒瓶子里,结果胃穿孔做手术,得到了那顶帽子,失去的,又岂是一顶帽子可以给你的;有的人,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垃圾食品无法控制,今朝有酒今朝醉……有的人,会幡然醒悟,这个世界上,最最珍贵的是他自己,和他的健康,可意识到的时候,代价已经过重;有的人,至死也不能明白……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其实特佩服老布这个人的意志。48年前的生活,说放下就放下了。他说他列出23件在48岁之前经常做的事情,但当他把那个单子列出来,撕碎的时候开始,他不曾再做过一件这个清单上所列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疑惑于疾病的突发和偶然,事实上,万事皆有因,没有所谓的突发和偶然,只有不曾察觉与放任麻木,或是心存侥幸。
和柏辰爸爸说偶尔说起看这本书的感受时,他哈哈一笑说,其实大部分的癌症病人,都是被自己吓死的。这话真不假。当老布出现在一个癌证病人面前,以自己确诊几年之后仍然健康活着的现实告诉对方,一夜之间,对方的精神头完全不一样。之前,病恹恹的,脸了肿得厉害,失眠。但,见了老布的那个晚上,睡得特别踏实,每二天发现脸也不肿了,整个人精神焕发。
在书里面,有一个常识性的表述,让我有所触动。作者说,癌细胞其实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当中,只要比例平衡,是不会造成病变和危险的。癌细胞依靠什么存活下来?依靠人们体内的毒细胞。这些毒细胞来源于哪?来源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来源于不规律的作息习惯,来源于新装修的污染环境,来源于高压力的工作环境,来源于太过于不能控制的负面情绪,来源于……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所以,当足够的质变构成量变的时候,大家却以为这是运气不好的概率,却以为这只是偶然。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其实发生了一件我认为很搞笑的事情。大概看了两天左右吧,因为最近两年的体检结果总会显示一些这样那样的小毛病,而且今年比去年的会小严重一点,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我越看这个书呀,心里就越觉得不踏实。我总觉得,有一些小毛病就赶快治呀,拖着干什么呢,拖着能拖好吗?而且,对照着那个体检结果,部分地方也有一些结节和硬块,我心里就忽上忽下的。现在我明白了,应该也是心理作用使然。
心理作用其实是太奇妙也太强大了。那几天,我会明显觉得自己不适。头晕,脑闷,乏力,情绪不高,啥情况都有。我觉得自己得去看一下。小毛病也得看好呀,该治的治,该调理的调理呀。尤其是昨天早上起来,特别胸闷得厉害。我自己知道,绝大部分是心理作用的原因。同时,我也知道,要消除这个心理作用的办法是什么。
请了一下假,打听了一下相关的信息,于是,就跑去看了两位中医。一位中医说,部分结节和硬块结果显示无大碍,开了一些调理的药,应该会自然消失。另外一位中医,给我看的是心血管类的,很奇怪的是,我之前有挺严重的贫血和低血压,现在居然没有任何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竟然都是正常值了。尤其是血压,去年体检的时候,我还记得,我的血压竟然达不到最低值,今天检查出来,至少也是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了。
我很开心。开心于这样的结果,事实上,最开始心里还是有几分忐忑的。关乎于自己切身的健康时,每个人都没法那么超然。我开心自己的血压等情况,没有药物治疗,竟然自然回升到正常值;我也开心,那些让我一度担心的结节与硬块,是正常的,且医生也给我开了中药来调理。没有大问题,小的问题也能够及时解决,我怎么能不开心。
最近其实都比较少发脾气了,相比以前,次数、频率和程度,都明显下降。或许,我也是身体情况能够不知不觉变好的一个原因。
同时,我还有一个感受。一个人老是说,在努力,在打拼,在想要创造什么,在想多得到什么,这个过程似乎很辛苦;但,在拿起,与放下之间,放下可能会比拿起要难得多,痛苦得多。在拿起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一些天时地利,可能会自己省很多力;但在放下这个过程,别人除了适当的引导,别无他法,能够做到的,只有你自己。
回想20xx年这一年,有几本书其实对我影响很深。《正面管教》是一本,《丢掉50样东西,找回100分人生》也是一本,《做你自己》是一本,这本《活着就是幸福》,也算。很多时候,疾病只是一个提醒我们要善待自己的身体的一个信号,而这本书,可以先于那些痛苦的疾病,让你先有意识去照顾好自己,爱自己。只有照顾好了自己,爱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积极的快乐的心态,我们才有爱家人的能力。
身体是最有灵性的。你对你的身体好,你的身体就会对你好。我们都希望健健康康,一家人平安喜乐。有想法,还要有行动,身体力行,好好地善良自己。
什么是好的图画书?我想如今很多爸爸妈妈和我一样,也是一名很“功利”的父母。很多时分买书给孩子看只为了教孩子各种学问或做某些事情。所以我会参考某某童书排行榜去购置。
在看了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种子》之后,深感我之前以为“好”的评价规范不免太过空乏。无论是真实的、能开阔视野的,还是有品位的东西,都是能触动“第六感”的。就如之前拿到的《大提琴之树》一样,在念书的过程中,孩子会经过图画中的颜色变化以及带有感情的讲读而沉浸当中,并且感遭到既忧伤又充溢希望。这就是书给孩子带来的触动。
大提琴之树:
金韵蓉教师说过“为什么巴黎很多人都有一定的艺术品位,由于他们翻开窗户就是艺术。”松居直先生也说,孩子不时接触好的作品,能培育出鉴赏图画书的目光,这个时分再加上对艺术和文学的敏锐感受,那就更理想了。
所以给孩子买书,并不能单单思索学问传送或者学习文字的需求。无论文字之美还是艺术之美都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丰厚的人。
图画书中的插画:
大人看书,眼光习气跟着文字,而孩子简直只看图画。图画书中的图画是会讲故事的。
像《爷爷一定有方法》简直交叉每一页下面的小老鼠一家,孩子会马上指着说:“呀!下面的小老鼠拿着布,爷爷的布都到老鼠的家里去啦!”孩子们会用他们本人的方式去看图画书里的故事。正由于画里有话,所以孩子会将一切的细节组合,了解整幅画的意义,他们用他们天马行空的思绪去想象着却读着图画书。这也是最好的锻炼想象力的方式之一呀。
爷爷一定有方法,看看下面的老鼠的一家:
在锻炼营的时分,曾看过班班的孩子画出来的我会本人坐高铁那一系列的画,我深深感遭到了图画书对班班家孩子熏陶的作用力。而幼儿时期培育的丰厚想象力,能成为孩子未来阅读才能的基石。
图画书的乐趣:
直到如今都很感谢父母给我的从小宽裕的看书环境,固然那时只要中国版的图画书“连环画”,可是我却乐在其中,因而小学三四年级我就能看《青史演义》、《封神演义》这类晦涩难懂的古典书籍。我想最主要是由于读书中找到了乐趣。
假如陪孩子读图画书,父母本人不能喜欢上图画书,那么孩子是很难从中感遭到其中真正的兴趣的。
一个满脸污垢,浑身血迹的人单独坐在公路边。明明在做着美梦,梦碎了,自己被无情的揣入人间,如同一个拾荒者般。红蓝灯在眼前闪烁,穿白大褂的人在奋力奔跑,自己如同一个看客,看着这慌乱的一切。慢慢坠入黑暗,什么东西都在离他而去,包括生命。苏醒后的他成了个一无所有的拾荒者,慢慢拾起他所丢失的东西。
首先被拾起的是他的生命,活下去的动力。不禁想起佛教中的”应无所住”,告诉我们不可停留。在他自传中曾写道“上天赋予每个人时间有限,若不为自己命运疾走,那生命的痕迹就太短浅了。”正因为如此,他赢了,战胜了黑暗之神。赢得生命是值得高兴的,浑身的伤对他来说就不怎么重要了,生命只有经历一次磨难才会于众不同。
当医生告诉他脖子里的伤与动静脉只有1毫米,当医生为他眼睛能否保住而争论不休时,他与朋友谈笑风生,似乎与己无关。这份心怀是别人所没有的。他是一名演员,脸对他来说是那么重要,可他不再乎,因为活着。放眼现在社会,又有多少人明有白,要不就没有那么富士康员工从高楼跳下。外貌只是外表,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值得人尊重的,只求外表但内心不强大的人如同空心芦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四处摇摆。而内心强大的人那,他就像沙漠中的胡杨,根紧紧抓着土地,无论多大的风暴,他毅力不倒。
然后,面对现实,接受已经发生的。好朋友的逝世,司机的判刑,自己工作暂停使得公司赔钱......一切的一切他都从容面对。
即使再猛烈的暴雨,也有雨过天晴彩虹乍现的时候,即使再悲痛的苦难,也有烟消云散淡出视线的一天,历经劫难后,我们应该把创伤留在心底,再次满怀希望踏上人生新旅途,毕竟人生还在继续,阳光依旧灿烂。如同《功夫熊熊》中的经典名句“yesterday is history,tomorrow is mystry,but today is a gift ”那个’拾荒者’还在为他目标前进,朋友们,我们呢?
我有幸拜读了陶继新专家的著作《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翻看了几页,我就被陶老师平实却饱含人生哲理的话语所深深吸引,不觉看至深夜,还不忍将书放下。一本好书的确能启迪人的心智。与陶老师平静如水的心境相比,我感觉到自己的浮躁,与陶老师的“取法乎上”对比,我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我第一次意识到教师是幸福的,也从中读懂了怎样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一、感恩生活,享受幸福教育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以前我曾抱怨过教师职业的无聊乏味,曾因为工作的重复而淡漠了乐趣。其实幸福是一种心态,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态对待教学生活,在平凡、琐碎中,寻找快乐的种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就会觉得有这样一个岗位是幸福的:当我们坐在舒适宽敞的办公室里工作时,我们应该想到还有多少人为了生计正在不辞辛苦的劳作着;当我们抱怨福利待遇差的时候,我们要想着,还有多少人在为找不到工作而愁眉苦脸。在这样一个被誉为天底下最光荣的岗位上工作,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出无数有用的人才,这是我们莫大的荣耀,我们应该知足常乐。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消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课堂,享受学生带给我们的快乐。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温馨;长存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收获更多幸福!回想在教学的生涯里有多少次这样的情景出现:感冒咳嗽时,学生将含片递到我的手中,“老师您嗓子不好,含着它会舒服很多的。”因为批改作业这肩膀不舒服,“老师,我给你捏捏肩膀吧。”多少次,刚准备到处翻找红油笔,给学生批批作业,一只红笔已经出现在我眼前,“老师,给你用!不用再找了。”这样的事例真的是举不胜举,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我们不能因为工作的重复而淡漠了激情。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只有懂得感受教育事业的幸福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教育的老师。
二、取法乎上,提升精神质量
陶继新老师特别注重读书,注重读书的质量,“取法乎上”四个字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仔细想想这话多么精辟,以前我也很喜欢看书,可更多的是把书当成一种休闲方式,我喜欢看《知音》《女友》《小小说》之类的书籍,而对于《论语》《压根就从来没想过去读,觉得那样的书籍太枯燥无味了。在陶继新看来,读书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是获取文化最关键的途径之一,正像人需要吃饭、休息一样,这是必须且必要的事情。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在49岁的时候,我从《论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多么聪明好学的陶老师,时刻为自己储蓄文化,为心灵增加营养。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深感惭愧!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只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并把这些思考、想法、感受写下来,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学校经常鼓励老师读好书,然后写读后感,后来我逐步意识到,能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就会对所读书目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不会一本书读过后很快就淡忘,对于书中有启迪意义的话语就应该多读几遍,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才好,那样的知识才会深入心灵之中,而不是浮于表面。
读了这本书后,我想我们就应该像陶老师那样,及早在自己的精神仓库里储存一些文化食粮,只有这样,在我们年老时,才会发现自己的教学生活里留下了多少幸福的回忆,才能做一个身心都倍感幸福的教师。
《幸福是什么》讲的是:有三个孩子是好朋友,他们理了一口不涌水的老泉,又挖了一口小井。这时候,从森林里出来一位美丽的姑娘,她说:“我可以喝你们的水吗?”“可以,我们就是为了让别人喝水才把井砌好的。”三个男孩说。那个姑娘喝了三口水说:“我为你们的健康喝了三口,祝你们幸福。”一个孩子问:“你祝我们幸福,那幸福是什么呢?”“你们应该自己去弄个明白。十年以后我们在这里相见”说完那个姑娘就不见了。十年后,他们相遇了,他们总结了:幸福要靠劳动,做对人有帮助的事情。
幸福是帮别人。
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一遍都是一次感动,一次幸福,一次全新的收获,在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那么美,似乎每个人的心中都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占据着,让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能以微笑去面对,用心灵去化解,他们只会迎着生活的困难和挑战一直走下去,在生活坎坷的道路上不断吸取教训,在哪里跌倒了就在那里站起来,从不向困难低头。主人公小念的那种永于坚持的精神更加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家庭发生变故后,她没有惧怕,而是坚强地做好自己,在同学的嘲笑声下,她从来都不会去理会,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就会用林医生的那句话来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假期利用闲暇时间通读了陶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随意地翻阅着里面的内容,随即便被其中质朴无华却又十分真挚的语言所打动。
陶老师说“人们谈论更多、关注更多的往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固然重要;但是教师从身到心到灵的生命飞跃,则是超越专业成长的。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向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经典文化一旦内化为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与教师的生命成长有着一种内在的维系。是的,读书能够指导实践。
正如陶老师所说的: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了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而幸福是一种感觉。付出则是这种感觉的源头之水。爱在于付出。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生虽小,但他们也有心。你对学生付出了一份爱,收获的却是学生的很多份爱。爱在于奉献。我奉献,我收获,我幸福。
我们可以不是荣誉最多的老师,我们可以不是业务最棒的老师,我们也可以不是职称最高的老师,但我们不可以不是幸福的老师。物质上我们可以不富有,但精神上的财富我们无人能比。我们拥有比常人更多的幸福和成就感,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
人们渴望幸福,却往往在幸福之中,感受不到幸福,发现不了幸福,更不会珍惜幸福。
《提醒幸福》这一篇文章就通过讲述一些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件来提醒了我们什么是幸福,告诉我们怎样去享受幸福。让你在轻轻松松的阅读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幸福,读后如沐和煦的春风、如沐明媚的阳光。
文中作者列举了许多生活中提醒灾难的生活现象。比如:小心着凉、小心跌倒;别骄傲、别高兴太早;注意风暴、注意路滑……至于幸福,大多数人都觉得幸福是不提醒也跑不掉的,他们以为好的东西你自会珍惜,犯不着谆谆告诫,或者是他们觉得幸福无足挂齿。这些人早已练就了灾难的从容,却不知道灾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他们太多注重了警觉苦难,而太忽视提醒幸福。正如文中所说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想乌鸦盘旋在头顶。”的确,假如我们在人生中只看到巨大的苦难,那我们的人生将是多么的灰暗。因此,我们应该多多注意幸福!
那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空闪烁红色的光芒……”“幸福不喜欢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对,实际生活中幸福是平平常常的,是温馨的,而不是强烈的、震撼的。它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所以在不顺利的日子里,我们不要悲观、消沉,要学会体会灾难间隙的幸福。正如作者所说:“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的身体是健康的。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当它到来的时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钟!并对自己说,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
当起笔写下体味幸福这四个字的时候,我还问了自己一遍,幸福究竟是什么。脑子瞬间迸出了许多答案,但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答案。再问身边的人,同样,没有一个人能马上回答出来幸福的含义。那幸福究竟是什么,我想,答案应该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春节前,在《百家讲坛》节目听了 毕淑敏老师关于幸福的讲座,之后余兴未尽,索性买来了她的新作《破解幸福密码》放在案头。随手翻阅,细细体味书中对幸福的解释,品尝破解之后的幸福的其中意义,心情竟是那么地愉悦,那么地舒畅快乐。
毕淑敏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索每个人的幸福程度,她对幸福的理解是:“有意义的快乐就是幸福。真正幸福的人,不仅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快乐的,而是指他生命的整个状态,即使有经历痛苦的时刻,但他也明白这些痛苦的真实意义,他知道这些痛苦过后,依然指向幸福。甚至可以说,这些痛苦也是幸福的一部分,他在总体上仍然是幸福的。”
我和老师保持了一致的观点,生活中,总是把快乐和幸福连在一起。我特意从字典上查到了快乐的解释,“快乐就是快活,我们感到了幸福和满意,就得到了快乐。”一个人只要快乐了,就会得到幸福。如何去拥有快乐,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去崇拜快乐,善待生活,快乐才会根植在你心中,幸福才会伴你左右。
曾经和一位很有名气的笛子演奏专家聊天,聊他的幸福生活,而他的幸福箴言就两个字:“快乐”!其实他的快乐很简单,就是每天能有人听他吹笛子。有一回他在野外吹奏,把蛇给引了出来,当时他没有害怕,没有马上掉头逃生,而是心平气静地吹了下去,这时,蛇止住了前进,静静地爬在树上听他演奏,他一边吹一边后退。事后,他把这次经历竟然当成了一次幸福的历程,我不解。他说,蛇能止住前进,不上来攻击他,是因为蛇喜欢他的演奏,连蛇都喜欢我的演奏,我能不快乐吗?我能不为此感到幸福吗?两个反问让我明白了专家看待幸福的意义。他就是在经历过痛苦的时刻之后,依然把快乐放在心里。多年来,他就是这么善待着自己心中的快乐,生活才回报给了他足够的幸福。
我们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每个人拥有幸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幸福感不是某种外在的标签或是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的状态,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内在把握和感知。我写过一篇文章叫《苹果馅饼的幸福》,意思大致是这样:刺猬先生要送给太太一件圣诞礼物,毛皮大衣、钻石王冠、香水,这些太太统统不要,她就看对了路边不知是谁丢弃的一个苹果,她捡了起来,擦净上面的雪,对先生说,我们回家吧,我可以用这个苹果烤一张又大又甜,热乎乎的苹果馅饼。能在自己温暖舒适的洞穴里和先生孩子们一起享受苹果馅饼那脆脆甜甜的香味,这才是圣诞节里最幸福的味道。一个苹果,能做出一顿大餐;一个苹果,能让幸福变得很真实。这完全来自于精神世界的一种感知。身边有爱,幸福就在。幸福,可以轻易定格在记忆中,幸福,也可以是生命这杆称上的砝码。
有一天上班的路上,我看到一只小狗蜷在树坑里,不由地多瞅了它几眼。只见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会再伸伸舌头还打个哈欠,我扑哧笑出来。如果是往常,别说驻足,就算刻意地去观察,我也只会单纯地把它看作是一只享受着午后阳光的懒狗,而那天我想的多了,我把小狗做出的这一连串的动作看作是动物本身的快乐,是它的快乐感染了我,因为我的心中已然种下了快乐,所以才能主动地去品尝这种快乐的味道。这就是幸福,对于小狗,对于我,对于自然中的万物,都是一样的。
现在我有答案了,我的幸福就是每天一睁开眼到晚上闭眼睡觉,都能看到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父母公婆、爱人孩子、亲朋好友,正是他们给予了我快乐的生活,我才能每天徜徉在幸福之中,我才能对幸福有如此之感悟。
《幸福来临时》写的是生活在孤儿院里的小姑娘哈玲卡的故事。她性格孤独,没有一个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获得尊重和友谊。因为她每天不停地为母亲健康协会捐款,有一次哈玲卡她们比赛看谁捐款最多就获得一次免费旅城堡的机会。
哈玲卡她们来到公园中心的一块石像前面。哈玲卡站在石像面前认识到了美丽虽然不像面包一样生活必须的用品,却可以使生活更有意义。正因为她变得更加珍惜生活的意义和友情,幸福是来之不易的。
哈玲卡把每天发生的趣事记下来,不管是什么样的天气无论是什么样的环境,她都会永远的把趣事记下来。
我读懂了,美虽然不像面包那样是我们必须的生活用品,却可以给生活更有意义。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活,珍惜友情还要珍惜幸福。我们把幸福、生活、友情,珍惜好了,就可以继续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北师大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并上网聆听了肖教授有关教师的幸福人生等方面的视频讲座,感受颇深。
幸福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体验和追求,教师的幸福是教育过程中的愉悦的美好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教师的幸福源,当学生在难题解决时,当“后进生”学习明显进入状态时,当低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时,当学生把自己当成“大人”时,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时,我们教师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教师的幸福。
肖教授总结幸福人生的四个有:心中有盼头。即有目标、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唤起学生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成长。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你还是一个有用的人,是一个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人。身边有亲友。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这是所有人一个共同的需要。家庭有积蓄。一定的积蓄是我们安心生活和工作的保障,能够使我们淡泊名利。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教师的幸福体现在游刃有余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课堂上融洽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体现在单位同事的互助互学中,体现在天下桃李的温馨问候中,体现在与家长的良好沟通中……
只有教师是幸福的,才能创造出幸福的课堂,教出幸福的学生。“幸福=充实(精神上有成就,物质上宽裕)+闲适(没有过强的外在压力,没有内在的紧张)”。教师的心态决定着我们幸福的感触,教师的心态应该是宽容的、平静的、阳光的、热烈的。我们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教师应该学会关爱每一名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太阳。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如休息时间、课堂教学、班会、主题教育等活动,多关注那些近来表现不佳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后进生、调皮生、孤独生、单亲家庭的学生等,往往都有着不幸的和不愉快生活经历,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感受教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使他们都能幸福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歌唱是心灵的阳光;简单就是享受;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心态;清白是温柔的枕头;幸福是灵魂的香味。“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让我们始终以阳光的心态、感恩的心情投入工作、感受激情,我们的人生才能充满阳光和幸福。
幸福箴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很简单,与物质无关,与地位无关,与别人无关。把浮躁和虚荣逐出内心,把阳光和雨露迎进来。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到自己的职责,幸福就在你身边。
每个人都有得到幸福的权利,但幸福并不是天上掉馅饼,也不是牛顿苹果树上的苹果,不偏不倚地恰恰落在你的头上。幸福要去追寻、去争取、去感悟、去经营,才能得到。
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每一个简单的细节中,只要你有一颗灵动、敏锐而又细腻、柔软的心去感受它、捕捉它。曾几何时,职称、论文、薪水、地位、房子、车子……这些枷锁将我们缠绕,我们在为自己漫无目的的忙碌而迷茫,为照顾孩子、工作分身乏术而抱怨,“幸福”在生活、工作等琐碎小事中磨得再不似从前。
读了华阳老师的《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这本书,使我获益匪浅。这本书针对教师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众多案例和深入的剖析,从修身、修心、修业三方面解析了教师的幸福人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戒骄戒躁,不再攀比,放松心情,努力工作,乐在其中,幸福就在你身边。
这本书告诉我:阳光心态成就教师的幸福;有爱才有属于自己的天地;淡泊名利执著于理想之园……它让我知道:孩子的世界,他做主,孩子的心灵,我们呵护,孩子的未来,随他去;“改造世界”,从三尺讲台做起……它还让我去寻觅:“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优等生”的内心世界以及默默无闻的“中等生”的心声。
“再高的职称抵不住学生的笑颜”这一章节给了我极大的启示。一个老师不能因自己的职称和学术研究而忽视学生,而是要用心教导学生。这种发自内心的关爱和热情是无价的。培养学生是教育中的根本,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没有学生的传承,他的学术生命和精神追求很难继续。所以,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优越的教育环境,是老师们至高无上的职责,也是教育事业的根本。
这本书让我明白,幸福可能仅仅是平凡没有一点波澜的生活;幸福可能仅仅是工作中小小的改进与变化;更可能仅是至亲好友一句鼓励的话。全书按修心、修身、修业顺序讲述小故事,大道理。作者用心良苦。其实作为一名幸福的教师,首先修好心,修好身,才能修好业。三者紧密联系,环环相扣。
“幸福”是一种感受,再多不幸只要你善于发现都可以变成幸福。更多时候交流让人变得快乐。当我们感觉不公平时,只要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你就是幸福的。当你用细心、耐心对待工作中的人和事,你就是一名快乐的、幸福的教师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时间去看,或者说自己没给自己挤出那样的时间来学习。这个假期,学校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有了这个规定,也就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了这样的压力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写一本书的读后感,这样宏大的工程我自恃不敢尝试,还是从读序有感开始吧!“重复他人的话语,无异于鹦鹉学舌;经由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思想,才是生命的活水。”陶老师告诉我们,一个不会思考的人,即使读的书再多,也不过是前人文字和观点的堆积罢了。陶老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思考对一个老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要想让自己的课堂精彩起来,照搬是万万不可的,借鉴也要慎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充分分析自己的课堂,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找出属于自己的的方法。的方法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生命不是对既有状态的重复”。仔细想想,我们周围有多少人在重复着自己的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驴拉磨一圈圈转的日子是多么的乏味,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想过要改变这种现状呢?陶老师说:“今天的陶继新,一定超过昨天的陶继新;明天的陶继新,一定超过今天的陶继新!”多么自信的话语,多么豪迈的气魄!作为我们,为了让自己的生命也有一丝华彩,即使是星微的一丝亮光,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积累一点文化资本。让自己的心在岁月的磨砺中仍然能感受温暖的来临。
陶老师说:“千万不要故弄玄虚,更不要故作高深。”是的,我们读陶老师的文章,感觉就是在听一位智者娓娓讲述人生的故事,陶老师的语句真实、自然、质朴无华,似山涧流水,叮咚悦耳。陶老师说,十年前,他写文章的时候,也曾有意用上一些华丽的词句,可是在今天的他看来那是令他羞愧的事。
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回归的陶老师,看到了正逐渐和自然融合为一体的陶老师,我一直坚信文风彰显人性的说法,觉得陶老师的自然质朴文风和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语句中那股透心的爽颇有相似之处。
也曾有过捧书阅读到深夜的时候,那只是因为我喜欢;也曾尝试着去背诵《论语》《老子》,那是因为我想倾听圣人心声,领悟他们的思想律动,让浮躁的我在圣人如水的心境中感受一丝超然;当课堂上的我捉襟见肘时,当我的微笑不再让孩子着迷的时候,教育类的专业书籍又走进我的书架,我对自己说,我只是想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教师,除此之外,别无它求。
读了陶老师《做一个幸福教师》才认识到,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资本,那样他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那样他的教学才不枯燥,他才能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及时传达给学生,他的课堂才有吸引力;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一颗宁静的心灵,只有心的宁静,才不会被外界纷繁的世界所诱惑;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着高度使命感,使命感让他愈挫愈勇,让他心怀高远。
轻轻合上书,一个轻微的游丝样的声音飘过来:我距离幸福还有多远?我默默地记下曾经帮过我的长者,正在鼓励着我的朋友,始终鞭策着我的领导,记在心底,从不敢忘却,也很少提起。我知道我的回报方式就是默默地记着,并且努力不要辜负了他们。快乐是自找的,幸福是自己争取的。只要你带着一颗善良、美丽的平常心,就会发现世界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
我距离幸福还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踮起脚尖,我就会距离幸福更近一些。
很偶然的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活着就是幸福》,它由杨冬苟主编,对于杨冬苟我了解到的并不多,只知道他还出过《放手也是一种爱》《活着就有希望》等这类以情感为主线的书籍。本书它不是散文也不是长篇小说,它更像是一本故事集,以震撼心灵的生命故事为主体,配以短小精湛的生命感悟,让人不仅可以阅读到感人的故事,还可以获得许多的启发,使人对生命有了一次重新的认识,它让我明白了,幸福其实没有那么遥远。
幸福是什么?多少人用一生来解读这个问题!
对于一生都在追求幸福的人而言,幸福恰有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味。不知对你而言幸福是什么呢?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幸福其实很简单!每天早晨醒来,可以哼几句歌或是吹个口哨,确定自己还可以歌唱,这就是幸福;拨通电话,能听见家人温馨的嘱咐,确定自己的耳朵还能听见声音,这就是幸福;打开琴盖,弹首小曲,确定自己的手指还能灵活的弹奏,这就是幸福;登上QQ,看见朋友的头像亮着,确定自己还有可以关注的人,这就是幸福。
正如书中所说每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还能健康地存在着,确定自己真实的存在着,这就是幸福因为死亡和不幸随时都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许,是我们都还太年轻,总感觉死亡离我们很遥远,所以才不懂得去珍惜,却不知有可能下一秒你就会失去这个机会。
回想起那些瞬间消逝的生命,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沉重。今年1月份,我的一位亲戚从上海赶回老家参加她外婆的葬礼。就在出殡的路上,母性的本能使她为了救年幼的儿子而丧身于无情的车轮下。谁也不曾想到她会是在这样的意外中结束生命的,她的离开瞬间摧毁了所有原本属于她的幸福。突然间觉得生命好脆弱!很庆幸自己还活着,还有机会活着。
以前,我总是习惯性地埋怨生活,记得刚来学校的时候,学校的现实与我的想象形成了很大的落差,特别是学校的管理制度让我很难以接受,读完《活着就是幸福》之后,我学会了换个角度看待生活,我觉得其实我们学校挺好的。校园不大,却很有朝气,没有城市的浮华,而更多的是真实,它能让人心生宁静;课程很满,但我们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管理很严,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有条不紊。似乎,我已经开始喜欢这样的生活了。无所事事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颓废,庆幸我没有机会像大部分高校生那样空虚的活着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快乐而非痛苦,但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它给予每个人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而幸福的含义却相同,谁欣然接受了生活的给予,谁就把握了生活的幸福。而依然活着,就是幸福,以自己的方式感受欢乐,感受苦痛,一边经历生活,一边品尝自己的人生,追求生活,但不强求自己,也不强求别人。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关键是你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它,拥有一个正确的视角,你会发现,原来幸福并没有那么远!
瑶瑶马上就六周岁了,“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却是我第一次读,第一次去思考怎么样和孩子共读。
想起瑶三岁刚入园的那两天,中午不睡觉总是哭着找妈妈,唐老师陪着她。很幸运她们找到了《巴巴爸爸的诞生》《巴巴爸爸找巴巴妈妈》图画书(之前在家我给她讲过),于是唐老师就给她讲。也许听故事的时候真的可以融入,瑶开始安静下来。一中午这两本书瑶不厌其烦的听着,老师稍微停一下,瑶就会说“多讲几遍”,两本书大概讲了十几遍,情绪稳定了下来。感谢所有的常青藤老师对孩子的关爱!
一、识字与读书
松居直先生写到“读书不等于识字。如果识字就能读书,那么只要是中文,再艰涩、再专业的书,我们应该都能从头读到尾。问题是,读完整本书并不表示看懂了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才算是读书。识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瑶最先接触的汉字是巧虎早教系列配套玩具“巧虎汉字王国挑战机”。当时拿识字卡片给她看过几次,再问她,居然能很正确的把字念出来。刚觉得有点小惊喜,随后却发现在纸上写出来的字她却很陌生。才发现其实她一直在读图,看到上面小图中人的嘴角有几粒米,人的眼睛是朵花,哦,就知道妈妈问她的时候回答读“米”和“花”。
也试过给瑶讲故事的时候,拿手指读。瑶有点排斥,其实连我自己都不太喜欢,总觉得自己读的时候感情少了好多,很难再融入其中,于是放弃。松居直先生说“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要多花心思,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读书”。放弃心中其他想法,只要孩子读书感觉到乐趣,那就是最好的。
二、读书与想象力
看完这节愈发感受到想象力的重要。之前觉得孩子上课无心听讲或中途分心,原因只有一个“注意力不集中”,却从未想过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直到看到松居直先生的分析“那些中途分心的孩子可能一开始很专心地听故事,脑海中也浮现出了一寸法师的模样,甚至还描绘了其他细节,但是可能当老师讲到一寸法师到达“京城”时,孩子在理解上产生了障碍。因为孩子不了解什么是“京城”,没有办法想象京城的样子,于是一寸法师失去了表演的舞台,故事无法进行下去,就好像电影演到一半,胶卷突然出现问题了,影像断断续续,无法连接,一点儿也不精彩,所以孩子自然把注意力转到其他有趣的事物上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的想象力是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得来,体验越多,想象力越丰富。图画书正好能提供孩子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使孩子想象力更加丰富。瑶瑶前段时间迷上了《看里面》揭秘系列图书,揭秘海洋、揭秘名宫殿,揭秘地下等等,每次讲完或自己看完都会有一些惊喜和感叹。遗憾的是我总觉的晚上时间太短,瑶入睡前还要再看一个动画片再加好多为什么,所以看书的时间也就相应的减少了。
瑶喜欢画画,家里没有电视,所以她自己在家玩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坐桌边画画,还喜欢当老师教我画。图画书是她画画题材的重要来源,把喜欢的画面记在脑中,再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对锻炼孩子想象力应该也大有益处吧。
我们生活的世界曾是那么地广袤无垠、恍若没有尽头,然而科技使沟通变得无处不在,世界突然变成了“地球村”,破解幸福密码读后感。可心与心之间,却慢慢地裂开了万丈沟壑。所谓咫尺天涯,莫若如此!人人都在心里追问:幸福在哪里?
当我们的目光纠结于物质的虚荣变得游移不定时,当我们的心灵染上世俗的尘埃变得浮躁不安时,谁是我们最值得依赖的良师益友,是书籍,书籍是安抚现代人孤独灵魂的最好伴侣。灵魂萦绕着一片书香时,我们才能渐渐找回遗弃的自我。毕淑敏老师的心理保健著作《破解幸福密码》或许能为你我解答关于幸福的疑问。
书中言:有意义的快乐就是幸福。人类史上的种种,不过是为着种族以及文明延续,具体到人,所谓生命的意义也无非是让“生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然而我们不幸地看到,不少人对来之不易的生命,弃之如敝屣,酗酒、吸毒、暴力、自杀等恶习愈演愈烈。不仅造成自身肉体的创伤,。这绝非有意义之事,就连那片刻的快乐也如昙花一现,不值一提。但是我们又能悲哀地发现,有更多的人,为着物质上的满足,牺牲了精神的愉快。我们从小到大灌输着出人头地的思想,以为站在权力、金钱的顶端便可达到幸福的彼岸,于是勉强自己做不愿做或无法做的事。我们习惯性地加入到滚滚人流,拥挤着向前,至于方向,已无几人认真探究。纵使他日衣锦还乡,光耀门楣,也无法掩饰烙印在眼角的那一打无奈的沧桑。
书中言:放下包袱,持花而行。当下很多人能注意到身体的“亚健康”却下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忽略心理的“亚健康”,现代人面前横亘着一张巨大的网,名曰“压力”正是这张网,束缚了人们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脚步。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当幼儿接触家庭外的空气开始,压力便开始了它窒息的生命之旅。
当我们不能改变生存的环境时,只好调整自己的心态。能改变的就尽力改变,无法改变的就试着接受,并非随遇而安而是尽力而为。
当我们果断放弃那些无法企及的目标时,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已经无所遁形,消解在你轻松的笑容中。
书中言:从自卑走向幸福!如果不试着拥抱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将离你我越来越远。毕老师告诉我们自卑是幸福最大的敌人。因为自卑,不敢追求自己所爱,孤独一生或者麻木一生;因为自卑,不敢尝试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碌碌无为、平庸度日;因为自卑,不敢大胆表现自己,压抑了生命的激情悄悄逝去……
因为自卑,觉得自己不配享有真正的幸福,只好任由幸福从指间流走,活在悔恨中与自责中,彻底地不幸下去。书中言:幸福不是奢侈品。是的,因为幸福一直都在,就藏在我们的内心里,阻挡我们不幸福的不是其他,恰恰是自己那颗不够坚定和勇敢的心。若是封闭了内心,却妄图收获全世界的爱戴,是可笑抑或是可悲?要拥抱世界,就请张开臂膀;要拥抱幸福,就请敞开心胸。我们需要一个转身,一场灵魂的蜕变。
从今天起,做有意义的事,做一个快乐的人,释放无谓的压力,淡然面对,正视自卑,勇于超越。心灵强了,幸福还会远吗?
幸福,只有一转身的距离,一转身,面对阳光,阴影永远在你身后,而幸福,洋溢在你我的脸上。
我每寻找一部连续剧的时候,都会先从剧本名字开始入手,如果剧本名字能够吸引我的眼球,那么我会一口气把全集下载到电脑里,然后倒杯热水,披件衣服,开始聚精会神的投入其中。我喜欢看连续剧,喜欢那种一集又一集,像讲故事一样叙述着某个人的生活,喜欢那种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感觉,喜欢每个演员在剧中倾情演绎着自己的角色,而最重要的是在每部连续剧看完后,自己总会有些感想,有些领悟,会让我忽然间明白了许多道理。
《幸福还有多远》通过一个普通女孩追求人生幸福的坎坷经历,折射了不同人对幸福的不同看法。26的连续剧在短短的两天看完,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很长时间难以从悲欢离合的剧情中解脱出来。它为我们演绎了每个家庭的经历,从组建到破碎,演绎了每个人的情感生活,都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感叹和思索,理想中的婚姻爱情和现实中的家庭生活,总会存在着不小的距离和差距,而幸福离我们是近还是远?一半取决于缘分和天意,而另一半则取决于自身的把握和努力。
剧中幸福两个字在人们眼里都有着不同的定义,有关于追求梦想的,有关于追求幸福浪漫的,有关于追求金钱势力的。其实幸福是很简单的,只是人们现在的社会中追求多了,梦想多了,所以心里承载的东西也就多了,我想只要停下来,回过头稍作休息一下,你会发现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身旁。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这本书,仅仅是题目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们天天都在讲“要给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幸福?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
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
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你会发现,孩子的每一个举动,所做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都是可爱的。而且,如果你能欣赏自己的孩子,你也会发现,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可爱。反之,孩子就会在你挑剔的目光中,愈来愈迷茫,他率性的行为就会渐行渐远……
我记忆最深的有一个故事讲孩子们对待生活中残酷的拒绝不理解是的态度。其中一个叫秋的孩子的话。如果你创造了一个游戏,人家不喜欢这个游戏,你可以再创造一个游戏。
如果你又创造了一个游戏,别人还是不喜欢,你就再创造一个游戏,直到你创造的游戏里面,有一个是别人愿意玩的。如果,当你创造了9个游戏的时候别人还是不愿意玩儿,那你可以玩别人的游戏。
这是一个小孩给大人的启示,在现实中,当大人遇到困难,拒绝时要是都有孩子们这样的想法多好,就会少很多烦恼。
每个人都希望过幸福的生活,周立波说,女人最幸福的时刻是在结婚时,她爱人亲手给她戴上钻戒的时候。其实,最幸福的时刻不只那一刻,我们有能力让自己的每天有过的开心幸福。每个人给幸福的定义是不同的,有的认为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最幸福的,有的人认为吃喝不愁就是幸福的,有的认为天天能和爱的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而《破解幸福密码》一文中,毕淑敏认为,幸福就是意义和长久快乐的结合体,即有意义的快乐。
作者把幸福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饮鸩止渴型。饮鸩止渴型,就是一味追求感官上的一时快感,虽然可以获得一时的愉悦,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痛苦。一种不能持久的快乐,当然不是幸福。比如,“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就是一种典型写照。
第二类是黄连团子型,即团子外面是一层用黄连粉做的皮,里面是包裹着陷之类的东西。大家都知道,团子里面的陷很好吃。可是,有的人节衣缩食,只是在团子外面吃点黄连皮之类的东西,根本不知道使劲咬一口就可以尝到美味,慢慢也就习惯过苦日子了,认为自己现在过苦日子,总有一天会过上好日子的,喜欢把幸福预约在遥远的未来。然而,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地强大,如果你已经丧失了对幸福的敏感,你总是把自己浸泡在一种非常悲惨,非常节省,就永远让自己在苦水中浸泡,这样你就会丧失对幸福的感知力的。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习得性无助”。你不奋起去突破这样的一种束缚,那么你和你的幸福,就会失之交臂。不知大家知不知道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永远长不大的小象”。故事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很多游客在参观一头大象,这头大象被一条很细的绳子拴在一块木头上,而离大象不远处就有一片原始森林。游客很好奇地问管理员,这头大象为什么不挣脱绳子回到森林里啊?管理员说,因为这头象自从出生后就被这条细绳子栓在这里了,小的时候,这条细绳子足够栓住它,小象也没有能力挣脱它。然后,小象慢慢就习惯了这种束缚。直到小象长成大象,它也没有再挣脱绳子逃脱过。由此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多么可怕。即使物质条件不是那么优厚,我们仍然有理由过得快乐,不是吗?
第三类是馊馅饼型。搜馅饼是整一个腐坏了的食物,是不能吃的,吃了会闹肚子的。比如说贪官就属于馊馅饼的类型。有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家里人幸福,就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和给别人造成巨大苦难的事情,这样的一种幸福观是不能成立的,而且最后给自己带来的也是悲惨的结局。但是他说这也是为了争取幸福,这样可以到达幸福,所以我觉得这是馊馅饼型的,不但面是馊的,那个馅也是恶毒的。
最后一类是幸福的包子。不但味美,里面还有一个更好吃的馅等着我们。让我们大家都来做幸福的包子。
持久的快乐再加上有意义就是幸福。有意义就是你要有自己的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你的状态是积极地,你的荷尔蒙(内啡肽)也积极地配合你,在此过程中,你可以体会到别人无法体会的快乐,这难道不是幸福吗?
在《幸福教育的样子》一书中,有一篇是关于“乐学教育”的文章,读后,真是受益匪浅。
我们常说,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孩子那甜甜的笑声。是的,孩子应该是最天真的,处于无邪的年龄,少年应该不知愁滋味。但在现在如今的校园里,书声琅琅处处闻,阵阵笑声却难露面。学习给予我们师生的都是一件苦差事,学生不乐于学,教师疲惫于教,为什么会是如此?
反复思索: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怎么会去认真听讲呢?如果我们的教育语言毫无魅力,如何能够让孩子们向我们倾吐心声呀?
如今的课堂,我们时常会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去迎合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形象,让孩子们更直观的接触学习,和孩子们一起说说、唱唱、画画,共同走进学习氛围,在快乐中将知识内化。学习中,老师是引导者,就像一根指挥棒,带着孩子去探索、去讨论、去辩证,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即便如此,我们认真观察,还是会发现,孩子们的笑容依然还不够多,不够甜,细细小结,还是在于孩子们肩上的担子比较重,单一的学习充满了他们的在校生活!
学校是学习的主要场地,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却都不是唯一的。学习更不是单一的作业、考试!娱乐游戏、表演绘画、活动锻炼,都是学生接触知识、吸收知识、应用知识的途径。乐学教育,让学生真正的乐在其中,让学生真正的爱上学习,才是我们老师该做的。让他们在校的学习是快乐的,让他们的童年是充满笑声的!
《幸福的拾荒者》一书是胡歌在他车祸痊愈后书写的一本他亲身的心路旅程,由于个人偏爱,所以总是在彷徨、烦躁时翻出来品味一番,借以沉淀心灵,平静思绪,让自己远离喧嚣繁杂,更会在遇到不顺心的事儿的时候拿来安慰自己,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整本书并不长,有四万多字,二十来个章节,却将他这个人生的重大转折及内心的所思所想刻画地淋漓尽致。在序言中,他称自己为拾荒者,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甚至差点失去生命,挽回生命后却又不得不面对并承受支离破碎的一切,在漫长的黑暗中他艰辛地摸索,试图去拾起那些碎片,但在他逐渐拾起生命、光明、自信、智慧的同时,恐惧、迷茫、懒惰、焦虑、贪婪也把他压的喘不过气,在这样的境遇里,他却能重新审视自我,以最真实的状态去寻找新的动力和方向。
他说,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惯性中生活,总觉得生活就该如此,没有办法也没有欲望去真正认识自己,而他恰巧在这场变故中得到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看到他这句话的时候我也在回想我的生活,确实如此,习惯了每天的忙忙碌碌,习惯了周而复始的惯性生活,在习惯中忘记了自我,忘记了反思,一旦习惯的事物发生了改变,便会变得焦躁不安,却不记得审视自己。
所以看完这个篇章的时候,我也在反思自己,现在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曾经所追逐的,以后要走的路自己是不是该有个更加清晰的规划,如果现在习惯的生活发生变化,我要如何去面对……这是我看这本书的第一个收获,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在反思中前行,在反思中寻找最真实的自己。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波澜不惊的,但又有多少人在遭遇重大的变故的时候依然能处变不惊,坦然乐观的面对?见过他的医生都说,那天他离天堂很近,颈部一条七八厘米的伤口使他的颈动脉和颈静脉都暴露在外,所以能保全生命已是奇迹,而能重见光明则更是传奇。
在车祸后救护过程中他向医生询问自己眼睛的情况,得到的答案是“不确定”,这三个字让他不得不开始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虽然情况很糟糕,但他却用了很诙谐的文字来表述他对自己可能成为“独眼侠”的遐想,当他偷偷在洗手间的镜子里看到自己支离破碎的容貌时,他也几近崩溃,但后来他告诉自己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够让我真正重新站立,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思想去填满它吧。
在生死关头,人生巨变面前仍然能保持着一份如此豁达开朗的心态,实属不易,真的是打从心底里佩服他的这份从容和乐观,我自问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真的是不能像他这般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
书中有一个章节提到他去学唱歌的感悟,他说“做事不能只靠着天赋,勤奋才是让你迈向成功的关键。依赖着空虚的外表不能让我走得更远,唯有内在的修习将之转化成实力才能让我的人生更加踏实。”确实,再怎么华丽的外表也经不起岁月的洗礼,只有内在的修为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积淀,才能让人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
生活中总会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波折,但不管之前怎么遭遇风吹雨打,每经历一件事,总要收获点东西,总会有果实的。生命注定要经历一次次磨难,才能塑造出与众不同,他说“所有的经历都是获得,所有的获得都是上苍给予的恩宠,”所以他把自己成为是幸福的拾荒者,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只要我们用满心的从容、乐观和感恩去面对生活的一切困境,总会在困境过后收获成长的喜悦,总会在风雨后感受到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