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面是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钓鱼的启示读后感6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事是这样展开的。
有一年,作者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作者跟着父亲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岛上钓鱼。那次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作者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在平静的湖面上溅了一层层彩色的涟漪。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作者一看,心想看来是来了个大家伙,他很熟练地扬起鱼竿一收一放,小心翼翼地操纵着,也许是鱼太想挣开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不时地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鱼渐渐挣扎得筋疲力尽了,作者迅速地将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作者在心里赞叹着,并和父亲一起得意洋洋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翕动着。
这时,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现在离鲈鱼捕捞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也就是现在还不能钓鲈鱼,就算是钓到了,也要放回去。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然后把目光转向了作者:“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作者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其它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了!”作者大声争辩,哭了出声。
作者看了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的影子和别的船,作者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可是尽管四周没人,可作者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很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作者非常沮丧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上取下来,放回到湖里。只见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就消失在湖水中。
转眼间已经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了。作者再也没有钓到过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那样大的鱼,可却不止一次遇到像那条鱼一样诱人的“鱼”。可每当作者一次又一次面对道德抉择的问题时,总会想起那个夜晚,父亲曾告诫他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获得像把钓到的大鱼放回去的教育,才能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五年级三班 高 源 远
读了《钓鱼的启示》之后,我知道这篇课文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作者和父亲好不容易钓到了又大又漂亮的鲈鱼,可父亲又让放掉。在一段争辩后,作者不舍地把鱼放回湖中。三十四年后,作者想到以前钓鱼的事,仍然深受启示。
作者讲到:“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让我感同身受,不由地想起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我上课时无意间发现同桌有一支很引人注目的新笔芯。课间,我看见同桌出去了,便拿出他的笔芯欣赏起来。嗯,模样漂亮,还带着淡淡的香味,要是我的多好啊!怎么办,怎么办,这诱人的笔芯!
周围声音很吵,没人在乎我在干什么,也没人知道我想干什么。我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让好朋友为我掩护,把同桌和我的笔芯换了过来。我的心咚咚咚直跳,又欣喜又紧张。同桌很快回来了,我都不敢正视他。但发现他并没在意,我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过了几天,我越来越觉得这事做得不够光明正大,于是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同桌。他听了后生气地说:“哎呀,你怎能这样呢?”我不想当面示弱,对他说:“已经这样了,你说个解决的办法!”同桌说:“要不然,把你那个新笔筒给我,咱俩做个交易!”我爽快地说:“好吧,成交!”看到同桌高兴地用上新笔筒,我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消失了。
一年过去了,那个偷换笔芯的女孩又长大了一些。每当我看到诱人的“鱼”,都会做出收与放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赞扬鼓励的学习评价受到教师肯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只是从表面上“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有效的积极的判断引导,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滥用评价,效果减弱
不管学生是朗读,还是阅读训练,不管老师提出的问题简单,还是同滂所要回答的具有较高的难度,课堂上老师的评价始终是那么几句话。请看下面《曹刿论战》的教学案例:师:请同学们先把课文自由朗读一遍,看看有没有不认识、不会读的生字,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学生自由朗读。)师:读得很好。有没有不认识的生字了?生(齐声):没有。师:很好。师:下面几个加点词语应该怎样解释?1、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3、何以战?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生1:“间”:参与。师:不错。
对于加点词语的解释,学生只需读读书下的注释即可,没有任何难度。老师一味叫好的评价语,学生起先听了会感到兴奋,但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近乎麻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
二、含糊评价,语焉不详
含糊的评价语会失去应有的诊断和导向功能,因为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语不知道自己的答案好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究竟怎样的棒。《再塑生命》教学片段:师:下面请同学说说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论文纷纷)生1:莎莉文老师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她对学生很负责,也很有耐心。生2:莎莉文老师是一个尊重学生的老师。生3:她对学生循循善诱。生4:她热爱她的学生。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莎莉文老师是光明的使者,出色的教育艺术家。(大屏幕显示)(学生面露不解状)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本文清新朴实的语言。
上述案例,老师对于学生的发言只是含糊作答,老师应该指出学生只看到莎莉文语文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而没有考虑到她为一名失去生活热情的盲学生再塑生命的特殊作用。由于老师没有及时点拨引导,因此学生对于老师的评价,尤其是对“莎莉文老师是光明的使者”一句,则是一头雾水,摸不着边际。
三、错误评价,误人子弟
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错误也不予明确指出,而是一味用“肯定”、“表扬”来“激励”学生。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而是肯定、强化了学生思维上的偏差,会把学生引入误区。《竹影》教学片段:师(出示一幅关于竹的话):同学们都看到过竹吧?请你谈谈看了这幅“竹”后的感受。生:这幅画画得不好。画中竹的叶子都是片片向下的,缺乏生气,应该向上。师:说得不错!你很有思想!
竹叶本来就是朝下的,学生的理解是错误的,有悖常理的。老师由于相关知识的匮乏,致使不能指出学生的错误。对学生多元解读的引导,应该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经验进行。这就要求语文老师的评价语文不仅需要人文性,同时还要符合科学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学习评价应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
一、评价要发自内心,真情感人
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虚情假意,学生的眼睛是雪亮,不能忽悠,要出自真情。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一次公开课上,听到一位学生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朗读后,马上微笑着走上前握着那位学生的手,诚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
于老师用真挚、诚恳的赞赏给予那位学生很高的评价,这种发自内心的褒奖一定会深深打动那位学生,给那位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评价要讲究时机,恰当评价
评价要注意寻找合适的时机,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中曾刊登了这样一个案例:
《江雪》的教学片段:师:不错。那么这么冷的天,连鸟儿都不出来,这个老翁跑出来干什么呀?生1:钓鱼。生2:能钓到鱼吗?生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生笑)生3:钓雪。因为诗歌的原句就这样写“独钓寒江雪”。生4:不对!这句话应该是说“在大雪纷飞的寒冷的江上独自钓鱼。”师:不管钓什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老翁在“钓”(板书),而且是――生(齐声):“独”钓。师:大家对这个“独”字怎么理解?生l:应该是孤独,因为没有人钓,只有他一个人在钓。生2:不仅孤独,还有一股傲气与清高。这么大冷天,谁都不愿意钓,但他却独自来钓。生3:应该是特立独行,因为他一个人来钓很独特,他是故意要来钓钓。师:是的,大家理解都很有道理。教师也有刚才这位同学的感受,诗歌中的老翁也许什么原因,他觉得别人理解不了他,就干脆不要别人来理解了。
传统语文教学弊端种种,归根到底是太突出了“教”,而忽视了“学”。“教”本身是无罪的,“教育”、“教学”、“教师”等词也都来源于“教”的实质,关键的问题在于该如何去“教”。古代大思想家孔子说要“因材施教”,他强调的是“教”的前提――尊重学生的个性。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正是为了不教”,他暗示了“教”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性是教不得的,而且也是不能教的。他还提醒了我们“教”的内涵,“教”什么呢?应教给学生形成创造力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给学生学习过程中必要的思路和方法。“教”是创造性种子的根源,“教”是创造性大厦的地基;“教”就是画龙点睛,“教”应该是“学”的催化剂……“教”的一切皆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的茁壮成长。虽然创造力不能依靠单纯的传授,单向的“教”来获得,但创造力又离不开“教”,“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忽视“教”的教师不能称之为教师,而忽视“教”的学生也必定会走许多弯路!
我们的教改不仅充分肯定了教的必要作用,而且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正在由狭隘的课堂教学向大语文教学思想渗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教和学都朝着同一目标(培养学生的素质)前进;教的同时更加强调“学”,强调给学生创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给学生尽量多的自主把握的学习时间,给学生创设发展个性的学习环境。
正是源于这一改革目标,我校开设了阅读课。对于阅读课,我们不仅做了长期整体的宏观规划,而且在每次阅读课上,我们对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做了微观调控。我们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要有摘抄、要写感悟,且重在感悟。这个思想内化的过程是任何外在因素都无法替代的。这就好比是教给学生钓鱼,首先要让他产生钓鱼的强烈愿望,并主动拿起钓鱼竿,其次得真正带他到河边,教给他钓鱼的方法,然后就得靠他自己动脑动手了。
一、备课要深入
(一)深入钻研文本,与文本和作者对话
教学前,老师能否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能否把握文章的特点,是深文浅教的前提。“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对文本的理解如果失之过深或失之肤浅,要深文浅教是难以想象的。
有的文章深在所表达的深刻哲理是学生较难理解的,至于作者如何把深刻的哲理表达出来,学生理解更有困难。如,《钓鱼的启示》《桃花心木》等课文。有的文章创造了深邃悠远的意境,抒发了心灵的感动,如《向往奥运》《海上日出》,学生难以进入意境之中。有的文章词藻华丽,如华彩乐章,如果把一个个词语挑出来教学,几节课也难以完成任务,如《黄河魂》《索溪峪的野》便是。有的文章深在所介绍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要是平时一点接触都没有,学起来会有很大困难,如《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宇宙生命之谜》让多少山村的孩子头疼。
上述各种类型的课文,我们要深入解读,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表达方法的特点。
(二)要根据学生的真实起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与生活经验背景,是学生的真实起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起点。据研究,虽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改变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低年级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中年级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高年级虽然抽象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要形象思维的支持。深文浅教,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才能有效。假如在低中年级的教学中侧重于理性的分析,教学效率之低时可以想见的。学生的知识与生活背景,也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主要依据。比如,同是《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城里的学生对它已有感性认识,而山村的多数孩子则可能连见都没见过。对电子计算机的“神”,以及对它与多媒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城里的孩子耳熟能详,他们对课文的学习,更多的是对要点的梳理。农村小学生对上述问题,则可能很陌生,上述问题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要浅出
备课的深入,是为了教学的浅出,让学生明明白白的感悟、体验、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一)深入浅出的教学策略
1、降低起点,逐步提高
刚开始唱歌时调子起高了,就难以唱下去。教学也是这样,一开始,把起点定的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会使教学难以为继。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对蕴涵哲理的课文,有不少老师偏好课一开始抓住表现哲理的句子,然后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的顺序。实际证明效果并不好。而从课文描写的人与事入手,体验人与事,然后才去理解蕴涵在人与事中的哲理,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得多。比如,《钓鱼的启示》的教学,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还是“启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会感到很抽象。而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厉,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对文章的哲理的理解水到渠成。
2、突出重点,有所不为
深文浅教,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教学重点同时是教学难点的,要去突破。是文章的难点,但不是教学重点,可以淡化甚至忽略。如,低年级的寓言、古诗的教学,寓意可以淡化,古诗意境的深入品味可以忽略;高年级的的辞藻华丽类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可以忽略大部分词语的教学;对哲理性很深刻的课文,对人与事的感悟、体验要充分,对哲理的认识则可以点到为止。
3、引导思维,问题解决
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问题解决。深文浅教,要浅在能使学生的思路顺畅。用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寻得问题的解决,可以促使学生阅读理解时思路顺畅。
如,《向往奥运》,作者盼奥运,想奥运,北京终于申奥成功了,千万情感、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教学时,可以这句话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作者等这一天等了多少时间,有过什么经历?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
(二)根据文章特点,找准突破的支点
1、以朗读的指导为支点
低年级的童话、寓言的教学,识字是重点,其次是感性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于蕴涵的道理的感悟,能有初步的感受即可。如,《刻舟求剑》的教学,主要是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词句的意思,如第三自然段的“有人催他”说的话,第四自然段“那个人不慌不忙”说的话,要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语气,在读中体会“催”和“不慌不忙”的意思。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情趣盎然。中高段情感性浓郁的课文,可以少些理性的分析,多在朗读中感悟。如,《圆明园的毁灭》《再见了,亲人》等课文,名师如于用正、窦桂梅等用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很好的示范,这里不再赘述。
2、以情境的创设为支点
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兴趣,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知为易懂。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平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要体会和平的可贵以及维护和平的艰难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可以用战争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体会战争的残酷;用维和部队的感人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和平的可贵和保卫和平的艰辛。
3、以知识或时代背景的介绍为支点
有的文章,学生因为缺少相关知识而难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如,《放弃射门》,学生如果平时对足球比赛常识没有基本的了解,很难理解福勒放弃射门的行为的高尚。因此,教学前,要对足球的比赛作适当的介绍。有的文章,要是不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要理解文章的情感,也是会失之肤浅的。如,《第一场雪》,为什么特别标明“第一场”?说明是不能把它作为一般的写景的文章看待的,但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则很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中,补充有关时代背景,才能使学生领会到那场大雪的意义,以及作者对那场大雪的特殊的欣喜之情。
4、以与生活的联系为支点
《挑山工》《桃花心木》等类型的课文,人与事都来自平凡的生活,但都蕴涵很深刻的生活哲理、人生智慧在里面,联系生活经验,能使课文所蕴涵的哲理变得易以理解。如,《桃花心木》,“人也是这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联系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的经历,能比较容易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5、以操作实践为支点
【关键词】想象暗示;小学语文;学习过程
1. 禁止不随意想像暗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发生不随意想象而影响听讲等。这种现象应及时禁止。最常见的是教师讲到某一情节,学生看起来在听课,可实际却脱离了老师讲的情节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得很远很远,甚至喜形于色,或者怒形于色,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发挥在禁止学生不随意想象的暗示上。如我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刚范读完课文的第一段,就有三四个学生“走了神”。而这几个学生平时特别喜欢战斗故事和战斗影片,显然,这时他们发生了不随意想象,都在想象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情节。这时,我及时发出了禁止他们不随意想象的暗示信号,说:“同学们注意!我刚读的这段交代了六班接受了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的情况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同时那些会思考问题的同学一室友想,六班任务完成了吗?请同学们集中精力,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听课文。”这样一暗示,不但“走神”的学生终止了不随意想象,其他学生也在顺着老师的提示线索听课文思考问题了。读完课文我检查一下,连原来“走神”的学生也能按老师提供的线索叙述课文情节。
2. 合理引导,刺激想象 在教学新课程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钓鱼的启示》时,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去想象: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一个11岁的男孩跟着他的父亲去钓鱼,他好不容易钓上来一条大鲈鱼,但他父亲却坚持让他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想象到此为止,我让学生们自由讨论,然后发表各自的看法。
有很多学生首先就表示出了疑惑:鲈鱼是什么样的鱼?会不会有毒呢?有的学生说“父亲”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是嫌“我”钓上来的鲈鱼还不够大呢?有的同学还结合当前环境污染的问题,认为是不是湖水受到了污染导致湖里的鲈鱼也产生了变异,跟其他的普通鲈鱼长得不一样。所以父亲才坚决要我把它放回湖里?一个平常非常调皮的学生这次也积极思考了起来,我看他准备的差不多了,就点名叫他起来并鼓励他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终于他红着脸说了起来:那晚的月光一定很明亮,要不然,小男孩跟他父亲怎么能看得清楚浮子动呢?我首先肯定了他的回答,接着表扬了他,然后向全班同学解释了“月光如水”这个词语的意思,受了那位同学的启发,有的同学又发现了问题,说“父子俩为什么要在晚上钓鱼呢?”当然这个问题已经偏离了我的原意,但为了让学生能在一种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来思考问题,我并没有立即打断这种思路,于是更多的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晚上比白天安静,鱼儿容易上钩,有的说晚上凉爽一些,白天多热呀。我针对学生们的回答作了总结:同学们思考的都相当不错,着充分说明同学们上课时都动了脑筋。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不是真的如前面几位同学所讲的那样呢?鲈鱼又是什么样的鱼呢?会不会真的有毒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学完后,你们就能一一地解开这些疑惑了。”
3. 课堂上要凸显语文的学习过程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什么?具体地说,语文课上更多的是学生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运用”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新课标对“读”有着明确的要求:“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如《爬天都峰》一课,对怎样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的感悟,可引导学生重点读好“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以及爸爸最后的话,让学生充分地读,或自读,或分角色读,充分体验,充分感知。在此基础上,体会“我”与老爷爷是怎样相互鼓励、勇攀高峰的,从而领悟到怎样才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