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9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这次为您整理了围城读后感(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读《围城》有感 篇1

《围城》这部书的经典性自然不必多说,他的作者钱钟书老先生自然也不必多说,但提及钱老先生,却想起了与自己相关的一件小事。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在哪里,读到了一篇有关复旦大学一位老校长的文章。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后来回想起的时候一直把钱老先生当成这位老校长,甚至出于这个原因,还一度想到复旦去求学,但还是未能如愿。直到有一天猛然发现钱先生根本没做过什么校长,自己突然感觉这个世界是假的,赶紧去旦旦的官网翻遍了从建校以来所有校长的名单,确实没能发现他的名字。还是蛮失望的。但至今也不知道当时看的那篇文章到底写的是谁,自己又是怎样把钱老先生当作是那个人的。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是书中最为经典的文字之一,也是最初吸引我去读这本书的原因。当时初看这句话,感觉写的好含蓄,这“城”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把他“围”起来?他和《边城》会不会有什么关系啊。但读了原文才发现,这句话的原话是“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那时才发现,这句话讲的并不含蓄,反而是不能够再巧妙的了。当然,《边城》也是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

去年抑或是前年我就开始读这本书,但怎奈读了一点后便觉得索然无味,放在一旁吸灰。前几天又从书架上取了下来,从头开始认真拜读。此番读来却是饶有趣味。

不像传统的中文小说那样具有故事性,情节也可以说是非常简单。或许这便是之前自己为什么读不下去的原因了吧。但这次阅读,却像是给自己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我发现,描写性的内容居然也可以那样的有趣,看似及其平常的东西居然也可以联想到那么多的事物。就连方与孙的吵架内容都可以刻画得那样让人难忘。我想,这可能是自己书读的太少的原因吧,才会对这种写法展现出如初见一位美丽女子的好奇与兴奋。自己觉得钱先生写《围城》,或多或少的还是受到了西方文学的一些影响,字里行间还是能嗅出一点点西方文学的那种味道。倘若自己在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学之后回过头来还能对《围城》的描写感到美妙,那时候对钱老先生的敬佩之情将会更上一层楼了。

爸爸说《围城》写得好,在于他可以让每个读者觉得这就是真的,书中所描写的内容让读者看来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在阅读的过程中身心与情感都能投入进去。但我看他和妈妈也没像孙和方那样吵架啊。看过网上一些评论,却发现与自己所看到的东西都不大一样。比如很多人都认为方不是真心爱孙的,可我却感觉二者是相爱的。但这些也无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去做什么文学评论员,也不会去什么公众场合宣扬自己的思想,我只是出于自己的喜爱来阅读,读给自己,自己读自己。

书的最后有一篇杨绛先生写的文章,记录下了钱老先生与《围城》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对钱老先生的爱,不禁让自己联想起先生之前曾经写的那本《我们仨》,对于两位老人之间的这种爱情,在我看来还是很引人羡慕的,毕竟自己目前还没有。两人之间的那种情投意合,那种互相理解与关爱,那种彼此之间才会有的默契,都让自己很向往,也让自己为这两位老先生而感到开心。

好像是在杨绛先生的那篇文章中看到的,说读书可以让人增长经历,但要有了足够的经历才能够读懂书,我觉得自己目前算是经历匮乏吧。或许多年以后再来重读《围城》,会有一种别样的体验。我又突然觉得,好书要多读,一遍是肯定不够的;而读书可能也不应该一味地为了读书而读书,还是要带着一种兴趣,带着一份耐心,这样才能有所感吧。

《围城》读后感 篇2

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后,唐晓芙在没有打算和方鸿渐恋爱时却爱上了他。尤其是到了这里:

“……唐小姐抱歉过信表姐,气愤时说话太决绝,又担忧鸿渐失神落魄,别给汽车电车撞了。看了几次表,过一个钟头,打电话到周家问,鸿渐还没回去,她惊惶得愈想愈怕。吃过晚饭,雨早止了,她不愿意家里人听见,溜出门到邻近糖果店借打电话,心乱性急,第一次打错了,第二次打过了只听对面铃响,好久没人来接。周经理一家三口都出门应酬去了,鸿渐在小咖啡馆里呆坐到这时候才回家,一进门用人便说苏小姐来过电话,他火气直冒,倒从麻木里苏醒过来,他正换干衣服,电话铃响,置之不理,用人跑上来接,一听便说:”方少爷,苏小姐电话。“鸿渐袜子没穿好,赤了左脚,跳出房门,拿起话筒,不管用听见不听见,厉声——只可惜他淋雨受了凉,已开始塞鼻伤风,嗓子没有劲——说:”咱们已经断了,断了!听见没有?一次两次来电话干吗?好不要脸!你捣得好鬼!我瞧你一辈子嫁不了人——“忽然发现对方早挂断了,险的要再打电话给苏小姐,逼她听完自己的臭骂。那女用人在楼梯转角听得有趣,赶到厨房里去报告。唐小姐听到”好不要脸“,忙挂上听筒,人都发晕,好容易制住眼泪,回家。”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为方扼腕叹息。

《围城》读后感 篇3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然若失。

确实,我们的生活中“围城”随处可见。不仅仅是恋爱婚姻、工作事业,还有学习生活、交友处世,无一不有一个“城”把我们“围”着。

作者用幽默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比喻,站在一定高度俯看人生,批判了人性的丑恶、虚荣。如:“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了,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又如:“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读《围城》有感 篇4

不论在网上还是在生活中,我其实早就听说过围城的大名,这次接着暑假和自认为自己的阅读能力增强,便鼓足勇气买来阅读。

《围城》文字繁多且细碎,这是我的第一印象,越往下读越觉得晦涩难懂,但却更有讽刺和教育意味……

《围城》主要讲述的是留洋回来但并无真才实学的方鸿渐的故事。

1937年夏,抗战初期方鸿渐到欧洲游学四年回到上海,住在已亡未婚妻的家中,因为于女博士苏文纨及其表妹唐晓芙发生了情爱纠葛,因此收到丈人家的冷落。他恋爱失败后,与苏的失意追求者赵辛楣成为好朋友,两人一起前往了三闾大学教书。一路上历经艰险,但发生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在三闾大学任教期间,方不知不觉地卷入校内个人恩怨和里明争暗斗中,而他和助教孙柔嘉日趋亲密更引起他们的嫉妒。赵辛楣离校后,方鸿渐被校方辞退。方与孙结婚回沪,但他俩因琐事争吵,终于导致无可避免的分手。

正如作者书中所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其实这句话还适用于工作等等,其实人的愿望大多如此,想得到自己得不到的',得到了又拼命想逃离。

然而却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例如书中的赵辛楣,他有真才实学,也懂义气,虽然会为了感情而吃醋,但这个人却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在看不惯三闾大学后,毅然辞职。在方鸿渐有困难时挺身相助。他知道如何生活,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他会为了自己梦想的事情努力,得到了也会更加珍惜,因为他们知道其中的不易,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不会在名利面前丢失了自己。

很可惜,方鸿渐他在留洋期间不务正业,既不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也不懂得珍惜时间努力生活,到头来只有一个买来的文凭和嘴皮子,没有读书人应有的气度和品质,毫无能力和担当,对待自己的妻子也是如此。

其实,努力生活,懂得感恩,知道分清是非,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此相信生活不会亏待与你的。.更不会成为像方鸿渐那样的人。

围城读后感 篇5

用了两个星期读完了《围城》,不得不说,钱钟书先生的文学水平太高了,我难以理解到大家所说的层面,不得不从网络上借鉴一些经验才能较好的理解这篇小说。

其实小说通过了方鸿渐的故事,写出了中国社会的市井百态,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文中的主人公方鸿渐从留学归国开始桃花运似乎就特别多,从“局部的真理”的鲍小姐,到浑身透着冰欺凌作风的苏文纨,在到几乎完美的唐晓芙,而在痛着三个不同的女性人物身上的发生的爱情故事都给方鸿渐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幸福感。这些似乎都在给方鸿渐一些暗示,暗示他所追求的婚姻必然会幸福美满,或许不会再差了。但在方鸿渐同唐晓芙分手后,方鸿渐的感情就跌倒了谷底,直到他和孙柔嘉订婚,这一切对于方鸿渐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有半点激。方鸿渐婚后,发现一切都变了,孙柔嘉不在袅袅婷婷,而是极有主见;他和自己的家庭不在亲密无间,似乎疏远了很多。他发现他要的不是这种生活,于是他对孙柔嘉说:恋爱和结婚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恶人。

书中方鸿渐的爱情故事贯穿整个小说始终,从鲍小姐、苏文纨到唐晓芙、再到孙茹家,方鸿渐围绕这四个女人的离合悲欢,撇开钱老描写国人本性及对婚姻围城的诠释不讲,除此之外,钱老是否更有他意?围城之意,可以理解成对城外失望的人对城中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城中失望的人对城外幸福自由的渴望。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茹家四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大相径庭,可以看作四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或政治体制抑或团体派别。鲍小姐性感迷人,虽为人轻浮但其巫山云雨、黯然销魂实在令人难以抗拒,但其追随者一旦对其无用,则毫不客气的予以抛弃,跟着这样的领袖或团体、制度,广大的劳苦大众、小人物们是得不到任何好处和利益的。苏文纨具有文人气质,肤白色美,然而心机太重,所欲太多。恨不得所有男人对其顶礼膜拜,全部摆到在其石榴裙下,可稍有背叛或不如意,便让方鸿渐与唐晓芙的爱情死无葬身之地。伴君如伴虎,如方鸿渐之小人物很难再其身边拥有出路。唐晓芙天真烂漫,善良无邪,是人们理想世界所在,是乌托邦,是梦中的普罗旺斯,是不能够到达的。孙茹家正是方鸿渐的实际“政府”切身统治者,方鸿渐是其围城中的人员,一番利诱,方鸿渐对其产生了政治认同感,继而走进了她的围城,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方鸿渐突然发现孙给不了其自由幸福的生活,给不了进城之前所描绘过的宏伟蓝图,最终分道扬镳,便是十分的可以理解了。

围城读后感 篇6

人生万事如围城。从19xx年重版到现在,学者钱锺书惟一一部长篇小说一直保持着持续的热销:1980年11月首印13万册以后,迄今总销量达398万册。更被改编为小说连播、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研究著作和论文也不计其数。不管是从销量还是影响上来说,都是30年阅读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知识分子小说的典范,影响了几代读者。

作者以?围城?做书名,也许是想告诉我们:不仅婚姻像围城,人生,生活,职业等等更像围城。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兜圈子,重复的做同一件事情;找个笼子把自己关起来,过了不久却发现那边的风景比这边跟好,于是出了这个笼子进了那个笼子。就这样的不断重复并乐此不疲。

《围城》读后感 篇7

一本好书是经得起时间的磨砺的,《围城》就是那本经得起时间磨砺的好书,它于一九四七年在上海初印,一九八零年重印,然后到现在,一直受到读者们的喜爱。《围城》这本书我也是刚刚读完不久,但我对这本书的感受特别深。

本书以方鸿渐为线索,来表现世间百态。人物的描写十分的精致,不同的群体表现出不一样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很具有讽刺意义。我们都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我们都活在“围城”里,同时又活在“围城”外。永远达不到的是目标,永远满足不了的是欲望。我相信我们每一次读它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五年后看它是新的,十年后看它还是新的,一百年后看依然是新的。《围城》就是如此。

杨绛先生其实早已概括出了《围城》的精髓: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是啊,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当我们上小学,上中学的时候,我们都盼望着上大学,因为上了大学就没有人逼着我们去做作业了;就没有人阻止我们干着干那了;我们会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跟自己喜欢的异性交往;我们还可以去我们想去的地方……

太多太多的诱惑诱使着我们快点长大。可是当我们真正上了大学,我们才领悟到事实不是这样的,入学的新鲜感过后,我们开始变得越来越颓废了,我们开始上课玩手机,逃课,整天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打游戏,宿舍门都不想迈出一步,渐渐地我们迷失了自己。

《围城》的读后感 篇8

第一次听说《围城》,大抵是初二时,那个时候玩性很大,并没有“舍得”花费时间去欣赏。也有可能是我曾经说过“坚决不会看小说”之类的话的缘故。那时如此说,是因为身边的朋友很多都迷上了“小说”,简直是无法自拔。俗话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看到他们成绩下滑得厉害,我对“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偏见。

在一个暑假,我终于跨出“雷池”一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平凡的世界》这部电视剧,我彻底喜欢上了它,看完电视仍不解乐,心一横便去了书店买下了属于我的第一部小说——《平凡的世界》。如果说,《平凡的世界》使我对“人生与苦难”有了新的认识,那么,让我重新对“爱情与婚姻”有了感触和憧憬的是《围城》。

当然,真正的爱情离我尚远,婚姻亦然。但我对“结婚仿佛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有另一番看法。

例如,现在的一些“神圣”学校。这些学校往往被称为“学习圣地”,名气很大,弄得很多家长争先恐后地将自己孩子送进去。不管用什么手段,达到目的就是最好的。这点倒和“孙柔嘉”十分相似。正如方鸿渐一般,那些孩子糊里糊涂地就进入了某个“圣地”。达到目的的父母们并未考虑到孩子的。感受,相反,他们只感觉到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心忽然间膨大了。一些孩子毫无办法,只能屈从,但现实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不适应学校的大有人在,他们便只能向朋友们宣泄:我要是你,我绝不会来这个鬼地方。留下的仅仅是满脸的悔恨。这使我想起了方鸿渐对赵辛楣所说的话:“若是你真能娶了苏小姐,会觉得也不过尔尔。”

又例如,现在的名利场——娱乐圈。当下十分流行各种“网红”,有的主播甚至拥有过百万的粉丝,收入、地位令人咋舌。这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争相模仿,不自信去整容,不勇敢的竟然在大冬天里跃入冰湖,只为博人一笑并双击666加关注。而不乏有各路主播向观众们“泼冷水”诉苦,说着一些“主播苦,主播累,主播一直在遭罪”之类的话,就差“辞职”不干了,感动得粉丝们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于是乎,娱乐圈俨然也成了一座城堡一个金漆鸟笼,圈里的人想出去,圈外的人则削尖了脑袋地想进来。

显而易见,“圣地”与娱乐圈便是我的拙见。对于前者,家长们也许会不禁发问:“为人父母,给孩子最好的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吗?诚然,在最好的条件下生长有一定好处,但并非是绝对的,就如当下“巨婴”问题一般,过分干涉孩子的成长只会使他止步摇篮。适合的才是真正最好的;对于后者,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诚然,先入圈子能扎稳根基,更早步入社会。但“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同样,过早的步入婚姻殿堂也恐怕会结出恶果。

因此,在正确的时间遇上正确的人,那才是最令人开心不已的!

围城读后感 篇9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所作,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钱钟书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读《围城》不能像读一般小说那样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了,如果那样的话,《围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

确实,我们的生活中“围城”随处可见。不仅仅是恋爱婚姻、工作事业,还有学习生活、交友处世,无一不有一个“城”把我们“围”着。“围城”——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钱钟书用幽默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比喻,站在一定高度俯看人生,批判了人性的丑恶、虚荣。如:“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了,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又如:“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这些语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时而让人忍俊不禁。

作者把人性的虚荣讽刺得淋漓尽致。对于大学教授,他们借着兵灾来吹嘘:汪处厚得意地宣扬他南京的房子;陆子潇流露出战前有两三个女人抢着嫁他;李梅亭在上海补筑洋房;方鸿渐也把故乡老宅放大了好几倍……对于方鸿渐的两个弟媳,则是开了自己嫁装的虚账,调查孙柔嘉的陪嫁。人物形象是那么鲜明。 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环境。世道的艰险,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它。他们尝试去改变,就好像方鸿渐想知道韩学愈文凭的真伪,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样。熟不知道,人家早就设定了陷阱等他踩进去。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读完《围城》,从主人公精彩而又独特的故事前后,我看到了作者所表达的人性和表现的哲理,以及作者在文中生动传神的描述。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

《围城》是一部学人小说,他的语言体现了钱钟书作为学者的一面,虽然有的地方似乎是在故意卖弄才情,但总体而言,并不使人感到沉闷,因为许多话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含量,时常散发出机智的锋芒,不断有新奇的比喻和警句,这一切都可以给我们的写作以有益的借鉴。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