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这次为您整理了描写秋天的诗句(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1、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2、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3、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4、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5、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宋·吕渭老《一落索》
6、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7、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郑思肖《寒菊》
8、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9、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10、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菊》
1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12、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1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4、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15、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16、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17、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8、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19、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画菊》
21、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3、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24、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25、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26、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27、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王如亭《菊城吟》
28、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2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30、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李师广《菊韵》
1.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3.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4.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宋柳永《八声甘州》
5.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6.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7.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
8.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9.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10.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1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12.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13.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14.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宋柳永《八声甘州》
15.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6.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宋柳永《八声甘州》
17.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
18.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9.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唐窦巩《秋夕》
20.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
21.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宋秦观《虞美人》
22.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23.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24.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25.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26.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27.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28.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29.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0.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3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2.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33.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34.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35.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府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36.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37.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8.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39.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宋秦观《满庭芳》
40.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宋黄庭坚《念奴娇》
41.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宋秦观《木兰花》
42.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43.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
44.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宋秦观《浣溪沙》
45.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宋秦观《秋日》
46.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47.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48.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2、梦从海底跨枯桑。——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3、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柳永《甘草子·秋暮》
4、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5、别离滋味浓于酒。——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6、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7、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8、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9、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0、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11、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12、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13、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汤显祖《江宿》
14、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15、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16、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元好问《秋怀》
17、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林逋《咏秋江》
18、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9、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20、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宋祁《九日置酒》
21、泪弹不尽临窗滴。——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22、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军人》
23、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郑板桥《咏芭蕉》
24、秋到长门秋草黄。——薛昭蕴《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25、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26、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杜牧《齐安郡晚秋》
27、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韩翃《同题仙游观》
28、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29、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30、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31、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32、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
33、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34、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35、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李珣《渔歌子·荻花秋》
36、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晏几道《生查子·坠雨已辞云》
37、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38、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39、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0、玉炉香,红蜡泪句,偏照画堂秋思。——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41、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42、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43、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44、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45、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欧阳炯《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46、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47、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三》
48、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49、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50、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51、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2、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53、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54、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55、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56、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57、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58、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59、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60、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61、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62、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63、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64、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李密《淮阳感秋》
65、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66、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67、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68、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69、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0、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1,袅袅兮金风抽丰,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描画轻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荡漾。木叶:凋谢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2,悲哉秋之为气也!荒凉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爬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条:冷落萧条的得意。燎栗:凄惨。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3,金风抽丰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金风抽丰辞》
4,秋风萧瑟天色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5,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院子。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6,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7,芙蓉露降低,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8,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凉意已侵城关。眺:远眺。平楚:平野。苍然:草木旺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9,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10,草低金城雾,木下玉家声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11,树树秋声,山山冷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疏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12,时维玄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季候。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行序》
1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造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行序》
14,树树皆秋景,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15,挂林景致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16,寒山转葱茏,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平常赠裴秀才迪》
17,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暮秋风景:溪水下降,白石显示,红叶漂荡,所余未几。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18,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19,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20,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21,木落雁南渡,寒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2,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秋天的诗句
23,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24,鹏程万里送秋雁,对此不要紧酣高楼
酣:纵情喝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5,焰火?烽火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展现一片暮秋景象。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26,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27,信宿渔人还通常,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照样。
唐·杜甫《秋兴八首》
28,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29,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30,天上秋在即,人世月影清
唐·杜甫《月》
3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舍为秋风所破歌》
32,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绘深秋郊外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33,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34,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斜阳。乱流:纵横杂乱的。河水。嶂:险阻的山岳。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秋天的诗句
35,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日落西山。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36,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37,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路长满绿草,霜后花圃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萧瑟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38,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39,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光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澄莹入骨。嗾:唆使。
刘禹锡《秋词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