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就是将生活中的见闻、感受描绘出来,将对生活的想像与思考表达出来,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让读者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与妈妈的美好回忆作文【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倏地,我就迈进十八岁的门槛了,成长好像只是一瞬间的事。听妈妈说话,却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儿了。岁月在白衣苍狗中一点点积淀,也给我们的心上了一把锁。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引得诸多儿女驻足反思,一个《中秋月圆人团圆》,又吹落了多少游子泪。我蓦然悟出:听妈妈说话,是作为儿女的我们必须学会的担当。
听妈妈说话,在充满童话的岁月里。那时的妈妈,有温柔的双眸,细腻的双手,我最爱的还是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带着我的奶香。那时的妈妈,总爱搂我在怀,亲亲细细地说着“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的和恕大气,说着“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百折不挠,说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恭敬谦卑。而我,真真是爱极她低头的温柔和浅笑,歪着脑袋,努力地去理解妈妈的每一句话。就这样慢慢成长,慢慢地学会宽容、坚强、有爱,学会用小小的臂膀去担当。
渐渐地,渐渐地,学会走路,学会骑车,学会交朋友,开始有了女孩子的小心思,有了不愿告诉妈妈的小秘密。妈妈不再是女儿最大的依赖,和许多女伴一样,我倦了妈妈的童话,烦了妈妈的叮咛,我迫切地想快快长大,不再满足于妈妈打造的小天地,想去拥抱外面的大千世界。
到了初中,开始了漫长的住校生活,家仿佛在离我远去,而实际上我和家之间已然牵出一条叫做思念的丝,可它太细,细到粗心的我不曾发现,亦或是我的胆小,发现了却选择逃避。日子就在我的没心没肺中一天天过去,听妈妈说话——这每个家庭中都有的极普通的场景,事实上竟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学业是忙,压力也有;节奏是快,人也会疲惫,只是这一切都是我苍白无力的遁词。
迈进高三的大门,开始向往大学生活的自由不羁,都市生活的灯红酒绿,却在回头的那一刻,看到了奶奶的满头白发,妈妈的几缕银丝,忽然,心仿佛被蜜蜂蜇了一下。从那一刻起,我不再祈祷时间走得快些,不再一味地向前奔跑,我是多么多么地庆幸,还好,一切都还来得及。那一晚,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伏在妈妈肩头,听妈妈说话,静静地,认真地。絮絮叨叨地,妈妈说了许多。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儿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我的母亲,没有苏轼的才情,却有着一样的愿望。她总说:“对生活,应该是享受的,不要去争太多,平凡一点,简单一点,幸福就多一点。”她从不曾要求我考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只是告诉我尽力就好,对于我今后的生活,她在点滴中,教导我知世故而不世故,教导我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各色的诱惑。母亲慢慢地讲,女儿细细地听,月光温柔了我的青春岁月。
很多时候,我和我的同龄人都爱为自己的不成熟找借口。年轻的心,总是渴望走得更远,总安慰自己交通便利,若要回家不过是一张车票或飞机票的距离,可当我们离家,回家就成了奢侈品,我们总被太多东西羁绊。还好,我还来得及,趁现在一个星期或是半个月回一次家的机会,好好地,好好地,听妈妈说话,接受造物主安排给我的那份担当。
妈妈这一代人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是不一样的,她们虽然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多花样,但却别有一番趣味,尤其是藏猫猫、抓昆虫、跳方格等游戏,可说是趣味横生。这些妈妈都给我讲过,但我最感兴趣的是“过家家”游戏。
妈妈童年中的过家家,不像现在我们过家家那样,你来当妈妈、他来当爸爸、你来当孩子这些。他们而是一起来“煮东西”吃,你一定没有听过吧,下面就让我讲给你们听吧!
妈妈告诉我,每次雨过天晴后,小伙伴们总会邀约一起去玩过家家。来到一片较湿的土地上,大家今天要玩的是“包饺子”。她们先在地上挖个坑当“锅”;从屋外池子里捧来一些水,洒在坑里,然后找来一大块瓦片,算作“锅盖”了。该包饺子了,没陷怎么包呢?她们便开始分工找“菜”了。大家说干就干,有的爬到树上去采,有的到地里去弄。不一会,婧婧捧着一大把树叶,荣荣挎着一小篮子野菜,慧慧年龄最小,她也手捧着萝卜胜利归来了。她们拿起石块做的菜刀“吧嗒吧嗒”地剁起菜来。一会儿工夫,“陷”就拌好了。然后,她们各挖一大堆泥,用水合成稀泥,抓起一小块,用手拍扁,就成了“饺子皮”,用筷子夹上“陷”,再用手把皮的边小心的捏紧,一个胖胖的“饺子”便诞生了。小伙伴们正儿八经地包着,并且还比试比试谁包得好,胖乎乎的小手上沾满了黑乎乎的泥巴,脸也成了小花脸。不一会,包好了一大堆“饺子”。接下来,她们便七手八脚地把“饺子”推到“锅”里,放些杂草到灶膛里,她们还不停地念叨儿歌:狗烧火,猫张锅,鸭子挑水歪了脚……不一会,“饺子”煮熟了,她们香甜地“吃”了起来。妈妈说她一口气“吃”了十个呢!还假装打饱嗝。这样的游戏要一直玩到天黑,该回家吃饭了。可是,吃完了“饺子”已经“饱”了,也无心去吃那家常便饭了。
听着妈妈的讲述,仿佛把我带进了那个快乐的境地,我分明听到小朋友的笑声漫过了山岗、田野、草地……
早上,妈妈给我煮了两个鸡蛋,我没有吃完,妈妈拿去吃了。
妈妈笑着说:“你们真享福,每天都可以吃鸡蛋!”“什么,难道你觉得有鸡蛋吃是好事吗,那好,你吃吧,我不吃了!那么难吃,还有一股说不出的那是的味道!”我毫不在意地说。
妈妈听了我的话,好像有些生气了:“你这孩子,怎么不懂事呢?要知道我们小时候是没有鸡蛋吃的!”我听了妈妈的话,很是好奇,就问妈妈:“妈,你说你们小时候没有鸡蛋吃,这不大可能吧,你真当我是三岁小孩啊,那么好骗!”妈妈连忙解释说:“谁把你当三岁小孩啦?我啊,说的是真的!”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童年时代的回忆。妈妈接着说:“我小时候啊,只有生日的时候和考试那天可以吃一两个鸡蛋,其它时候想都别想!”“哦?是吗?”我有些不相信地说,“那你觉得鸡蛋好吃吗?”妈妈没有用脑袋过滤一下就说:“当然好吃了!”
妈妈沉默了,似乎在想些什么。我见妈妈那样,不忍心去打扰她,可没办法,好奇心战胜了不忍心,我问道:“你在想些什么呢?”妈妈似乎没有听见我的问话,继续想着。我又大叫道:“喂!”并用手在妈妈眼前晃了一晃。妈妈一把把我的手抓住,问我:“叫什么呢?”我回答道:“你在想些什么呢?”妈妈说:“没什么。”于是手里拿着鸡蛋走进厨房去了,仿佛那是一段不好意思说起的往事。我也跟了上去,拉了拉妈妈的手,说:“我的好妈妈,你就告诉我嘛!”妈妈叹了口气,说:“真拿你没办法。去沙发上坐着说吧。”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道:“有一次早上,我告诉我妈,也就是你的外婆,我说我们下午要考试了,叫她给我煮个鸡蛋吃,你外婆点了点头。后来,我去上学去了,手里拿着鸡蛋,热烘烘的。下午考试时,我没有考好,回家被你外婆骂了一顿,你的外婆说我对不起这个鸡蛋……”妈妈的眼睛好像红了,眼角上有颗泪珠。我一把将妈妈手中还没有吃完的鸡蛋抢过来,一口一口的吃起来。妈妈见我又开始吃鸡蛋了,摸了摸我的头,然后走进厨房去,给我倒了一碗开水,欣慰地说:“我的女儿长大了。哎,慢点吃!”我冲妈妈笑了笑,又吃了一口鸡蛋。
听了妈妈的故事,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考试的时候至少要对得起早上妈妈为我煮的鸡蛋。
一天,我正在苦恼地做作业,妈妈却在一旁悠闲地玩电脑。我略作思考,转过身去问妈妈:“妈妈,你的童年是怎样的呢?”
“做你的作业去,没事问这个干嘛?”妈妈头也不抬地说。
“可这就是我的作业呀!”
“嗯……让我想想。我小时候的童年很快乐,虽然生活没有你们现在这么丰富。”妈妈微笑着。
“那你小时候最喜欢吃什么呢?”我充满好奇地问。
“妈 妈最喜欢吃无花果。以前你外婆每个星期给我几毛钱,我一定会蹦蹦跳跳地去买一包无花果。无花果酸酸甜甜的,又好吃,又解渴。”妈妈回忆着往事时嘴角露出了 一丝笑容,仿佛她还是那个馋嘴的小丫头。“我现在最喜欢吃牛排、零食、糖果,这可比你们小时候好吃多了。”妈妈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我又问道:“那你平时玩些什么呢?”
“最喜欢玩跳皮筋!”妈妈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买的皮筋是那种一毛钱一大包的。自己一根一根穿在一起,哪里破了的话打个结就好了,每天一放学那是玩得都忘了吃饭了。”
“妈妈,你可真辛苦,我们现在的橡皮筋都是又长又漂亮又结实的!”我遗憾地说。
“那你一般穿什么呢?”
“总不是一些深色的衣服,很少穿花花绿绿的。冬天穿的靴子大多数是外婆亲手做的,夏天就穿简单舒服的凉鞋。”
“我的衣服有好多,运动服、外套、公主裙、牛仔裤……”我数了数手指:“都是五颜六色的,很漂亮。你们小时候可真可怜。”
“是呀,你们可比我们的生活好多了,吃的、玩的、穿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说。
“妈妈,你们辛苦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可都是你们努力而成的!放心,我会珍惜的!”拉着妈妈的手,我们一齐笑了……
精彩点评:奕珂和妈妈围绕着“童年生活”愉快地交流着,因为年代的差距,妈妈所经历的一切在小作者看来都是遥远的,不可思议的,而一场比较下来,小作者也深知自己的幸福都是由她们创造的!你会想到什么呢?也许可以进一步抒写哦!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30年前,妈妈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那时候,村子里没有电,照明全靠一盏小小的油灯。夜幕降临,小孩子们吃完饭,就在院子里玩一会儿,而大人们则趁天黑之前,抓紧时间喂猪、喂鸡鸭,赶鸡鸭入槽……然后点上一盏油灯(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然后开始哄孩子入睡。再后来,村里开始有了电——那时候叫小电,每天晚上在固定的时间点亮、熄灭,孩子们可以趁灯还没熄灭抓紧时间做作业。那时候,孩子们书包里除了学校发的课本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书可看了。
放学路上,偶尔捡到几页残缺不全的小人书、连环画,就像捡到了什么无价之宝似的,捧在手上爱不释手,反反复复看了又看,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琢磨着那缺失部分的内容。那时候孩子们的书包是大人自个儿用针线把平时做衣服剩下的碎布或破旧衣服一小块一小块缝起来,做成的“布袋”。尽管这样,孩子们还是很开心,因为背上书包,就是有文化的人了!而且他们坚信:这小小的书包就是他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将来定能带着他们走出大山,走向他们的理想!再后来,妈妈上中学了,尽管学校离家很远,要走两个半小时的崎岖的山路,还要自带粮食,求学之路十分艰辛,可是她依然很开心,因为她觉得理想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而今,妈妈通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前几年,一次进城考试,让她永远地走出了大山。几年后,我们家在城里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前不久,连小汽车也有了,而妈妈却没有了往日的笑容,她常常怀念起童年的生活,想起了那一次次天刚破晓,就卷起裤管到田野里拔秧苗的时光,她说清晨的泥土好香,还有浓浓的草木味,最喜欢泥鳅在脚底下自由穿梭的样子。我问妈妈:什么叫“凉月如眉挂柳湾?”妈妈说那画面只有在她老家才能见到。
是的,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无论身处何方,故乡永远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心灵的归宿。
以往,妈妈不喜欢看电视,但是这段时间,妈妈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次一吃完饭,就坐在电视旁,等待中央一台播放的————-《父母爱情》。我的心中充满疑问,于是好奇地问妈妈。原来剧中的情节勾起了妈妈许多的童年回忆。
我盛情地邀请妈妈向我介绍她的童年趣事,妈妈欣然接受并向我娓娓道来。
妈妈出生在广东珠海,长在部队大院。有两个非常关心她的哥哥。由于父母工作很忙,妈妈几乎都是跟着哥哥们混大的。每天跟着哥哥去小树林里搽干枯的梧桐树叶,拿回去做烧饭的柴火。当听到炮响时,就跨上篮子飞快地向靶场奔去捡子弹壳。妈妈说,捡到的子弹壳可以用来换钱,外婆就用换来的钱买糖给孩子们吃。因为那时生活艰苦,所以吃的东西很少,糖自然成了高档的食品了。虽然这是妈妈他们自己赚来的辛苦钱,但是外婆最多才分给他们每个人各两颗糖,然后把剩下的糖装在罐子里藏在外婆卧室的床底下。有一天,趁着外婆去上班,哥哥们开始筹备起了偷糖的计划。妈妈的任务是就是放哨,如果发现外婆回来了,就立马通报。大哥带着二哥潜入外婆的房间偷糖。因为外婆的床很矮,所以只有大哥做掩护,二哥爬到床底下去偷糖。一切准备就绪,大哥命令二哥立刻钻入床底。此时,妈妈特别兴奋,眼前浮现出一颗颗糖的影子,口水都要流了出来。突然,一声凄厉的惨叫声响彻云霄。妈妈吓得汗毛都竖了起来,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大舅舅拖着小舅舅,一把拽着妈妈的衣领箭步冲出房门。瞬间,三个人瘫倒在地,妈妈被当时的情景吓哭了。原来,小舅舅偷糖时,一条菜花蛇正好盘绕在糖罐旁,还吐着红红的信子呢!当时小舅舅完全吓呆了,幸亏大舅舅用改反应快,将大家救出了房间。从那以后他们再也不去偷东西了。
妈妈的美好童年就像一颗棉花糖,虽然棉花糖已经吃完了,但那一丝丝的甜蜜却留在心间,永远都散不掉,挥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