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编辑老李给大伙儿收集的8篇范仲淹苦读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岳阳楼为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享誉天下。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赞美岳阳楼胜景的诗文,使岳阳楼闻名遐迩。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临洞庭湖》中描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生动地表现出洞庭湖的浩瀚气势,成为千古绝唱。到北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更加声名远播。
据说范仲淹并没有到过岳阳楼,更没有游览过洞庭湖,只是凭借友人滕子京寄来的一幅《洞庭晚秋图》而作。这极可能就是《岳阳楼记》没有步前人后尘,避而不写岳阳楼转写洞庭湖的原因。《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隘境界,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提高了文章的境界。
由写作背景“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可知,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友人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范仲淹对友人“不以己悲”,于逆境中崛起是持褒扬态度的,体现了自己践行的政治理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那么我们不禁要探究,范仲淹这一“忧国忧民”的思想是怎么形成的呢?
范仲淹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父亲范墉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从吴越王钱归宋,任成德军掌书记,不幸的是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谢氏贫困无所依靠,改嫁邹平县长山镇朱文翰,少年范仲淹从朱氏宦游,度过了勤奋力学的艰难时光。范仲淹在邹平长白山醴泉寺苦读三年,留下了“断齑划粥”的动人故事,千百年来是教育史上脍炙人口的典范。范仲淹在长白山苦读之际,感到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遂有游学之举,来到应天书院读书,苦读五年,大通“六经”之旨。
青少年时代的范仲淹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十几年矢志不渝的勤奋苦学,不仅泛通儒家经典,增长了阅历,打下了毕生受益之学问的扎实基础,而且自觉地磨炼了意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对他的理想人格、道德标准、价值观念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范仲淹“忧思深远”,树立了“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远大目标,坚持“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的人生信念。这应当是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基础。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描写“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眺望洞庭湖,欣赏到在阴雨天气和晴朗天气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抒发了由此产生的悲喜两重天的感情。阴雨天气及晴朗天气的景象其实也是“迁客骚人”仕宦经历的写照,或坎坷或顺畅,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但“以物喜”、“以己悲”两种览物之情均为作者所扬弃,他追求的是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即“[]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结合其仕宦生涯来考察,范仲淹为官生涯中四进四退,在这起起落落之中,范仲淹始终恪守“进亦忧”、“退亦忧”的忧思情怀。
范仲淹二十七岁进士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开始其仕宦生涯。范仲淹三十三岁时调任监泰州西溪盐仓,他在泰州的一大政绩为修筑捍海堰。四十岁时被朝廷召为秘阁校理,跻身馆职清流,开始他的立朝生涯。
天圣七年(1029),宋仁宗率百官拜贺太后于会庆殿,对于这种“亏君体,损主威”的事,恪守封建礼法和赵宋家法的范仲淹上疏以为不妥。他说:“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若奉亲于内,以行家人礼可也;今顾与百官同列,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范仲淹的谏诤,惹得刘太后很扫兴。此后范仲淹又上疏,力请太后当卷帘撤班,还政于“春秋已盛”的仁宗皇帝,疏入不报,遂自请补外,出为河中府通判。
明道二年(1033)三月,垂帘听政十年之久的刘太后撒手西归,仁宗亲政,朝政一新,范仲淹被召回京,除为右司谏。七月,范仲淹被命安抚江淮灾伤,以太平州饥民所食乌昧草进御,乞以此宣示六宫贵戚,以抑奢靡。十二月,发生了闹得沸沸扬扬的郭皇后被废事件。郭皇后本来是刘太后强加给仁宗的,刘太后死后,与郭皇后有宿怨的宰相吕夷简建议仁宗将郭皇后废黜,范仲淹力谏劝阻,仁宗拒不采纳。范仲淹因此出知睦州,再放桐庐,又移苏州。当时苏州发大水,灾情严重,范仲淹到任即全力投入“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的救灾水利工程,回苏州又赈济嗷嗷待哺的千万灾民。为实现自己救民疾于一方的誓言,范仲淹不顾病体未愈,日夜坚持在抗灾第一线。
景二年(1035)三月,范仲淹被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跻身侍从。范仲淹到任,不改初衷,冒着风险奏劾专恣弄权、有毒死郭皇后之嫌的权宦阎文应,致其被贬,寻死于外。当时宰相吕夷简重权在握,深受仁宗宠幸,吕夷简执政,官员进退多出其门,免不了以个人好恶、恩怨为标的。论事无所顾忌的范仲淹给仁宗上百官图,指出官吏进退之权柄应握于人主而不应该被宰相操持,指出官吏升迁中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哪些是为公,哪些是为私。吕夷简诉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宠幸吕夷简的仁宗皇帝下达了范仲淹落职知饶州的处分决定。范仲淹吟出一诗:“三出青城鬓如丝,斋中潇洒过禅师。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后移知润州、越州。
饶州产鸟嘴茶久已充贡,饶民不堪其扰,范仲淹在饶州的德政之一即奏免贡茶,减轻了人民负担。据说他还有另一项奏免已不产银的德兴银冶场贡课的德政。
庆历三年(1043)三月,吕夷简罢相,四月,范仲淹擢除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复除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应诏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整饬吏治、改革科举、兴办学校、注重农桑、减轻徭役、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史称庆历新政。推行新政目的是解决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根本原因,即以冗兵、冗官、冗宗、冗费这“四冗”为主要特征的财政危机。但庆历新政施行仅一年,便因触犯了权贵阶层的利益,因而招致强大的阻力。庆历五年(1045)初,失去了皇帝支持的改革彻底失败,范仲淹被罢参知政事,出知颁州,随后改知邓州。
《岳阳楼记》写于范仲淹知邓州时期,写作此文时范仲淹已58岁,相对于其64岁的一生而言已步入晚年,其实是借此文抒写自己仕宦一生的际遇,对自己仕宦生涯始终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精神的高度总结。孟子宣扬儒家思想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范仲淹仕途沉浮三十余年,四进四退,无论是“穷”是“达”,他“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晚年范仲淹曾在家乡苏州创办“义庄”,用自己的俸禄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
范仲淹不但是个军事家,而且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是苏州吴县人,从小死了父亲,因为家里贫穷,母亲不得不带着他另嫁到一个姓朱的人家。范仲淹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他住在一个庙宇里读书,穷得连三餐饭都吃不上,天天只得熬点薄粥充饥,但是他仍旧刻苦自学。有时候,读书到深更半夜,实在倦得张不开眼,就用冷水泼在脸上,等倦意消失了,继续攻读。这样苦读了五六年,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范仲淹原来在朝廷当谏官,因为看到宰相吕夷简,任用私人,就向仁宗大胆揭发。这件事触犯了吕夷简,吕夷简反咬一口,说范仲淹交结朋党,挑拨君臣关系。宋仁宗听信吕夷简的话,把范仲淹贬谪到南方,直到西夏战争发生以后,才把他调到陕西去。
范仲淹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大功,宋仁宗觉得他的确是个人才。这时候,宋王朝因为内败,加上在跟辽朝和西夏战争中军费和赔款支出浩大,财政发生恐慌。宋仁宗就把范仲淹从陕西调回京城 ,派他担任副宰相。
范仲淹一回到京城,宋仁宗马上召见,要他提出治国的方案。范仲淹知道朝廷弊病太多,要一下子都改掉不可能,准备一步一步来。但是,禁不住宋仁宗一再催促,就提出了十条改革措施,它的主要内容是:
一、对官史一定要定期考核,按他们的政绩好坏提拔或者降职;
二、严格限制大臣子弟靠父亲的关系得官;
三、改革科举制度;
四、慎重选择任用地方长官。
还有几条是提倡农桑,减轻劳役,加强军备,严格法令等等。
宋仁宗正在改革的兴头上,看了范仲淹的方案,立刻批准在全国推行这十条改革措施。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
范仲淹为了推行新政,先跟韩琦、富弼(音bì)等大臣审查分派到各路(路是宋朝行政区划的名称)担任监司(监察官)的人选。有一次,范仲淹在官署里审查一份监司的名单,发现有贪赃枉法行为的人员,就提起笔来把名字勾去,准备撤换。在他旁边的富弼看了心里不忍,就对范仲淹说:“范公呀,你这笔一勾,可害得一家子哭鼻子呢。”
范仲淹严肃地说:“要不让一家子哭,那就害了一路(路是北宋政区名称)的百姓都要哭了。”
富弼听了这话,心里顿时亮堂了,佩服范仲淹的见识高明。
范仲淹的新政刚一推行,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贪官污吏,纷纷闹了起来,散布谣言,攻击新政。有些原来就对范仲淹不满的大臣,天天在宋仁宗面前说坏话,说范仲淹一些人交结朋党,。
宋仁宗看到反对的人多,就动摇起来。范仲淹被逼得在京城呆不下去,就自动要求回到陕西防守边境,宋仁宗就把他打发走了。
在我学过的许多课文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范仲淹的故事》。每次语文早读课,我就先翻开这篇文章,反复阅读和思考。
文章说了当时的生活多么清苦,但范仲淹爷爷不怕艰辛 ,没日没夜地读书。你看:他累了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饭充饥;鸡叫便起攻读,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每天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后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而我们累了有父母靠靠;饿了宵夜;太阳升起来后才起床;晚上早早就睡觉去了。
范仲淹爷爷的好友给他银子,他不要;给他饭菜,他也不要。我们却把父母的血汗钱大手大脚地花出去;好吃的东西轮不到别人品尝,一会儿就被我消灭的无影无踪了。
范仲淹爷爷当宰相后,提出了许多兴国利民的革新措施,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我们连屁都没放一个,更别谈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了。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也成为像范仲淹爷爷那样的人才!让别人也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来赞颂我们。
一、了解其人,教育学生从小立志,抱负远大
教学《岳阳楼记》,教师先让学生了解范仲淹的成长经历,通过激发学生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幼小时就辞母离家求学。虽然生活艰辛到“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每天只煮一锅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取食二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的地步,但是他仍然心志不灭,潜心攻读,做到“昼夜不息。冬日惫甚,以水沃面”。后来范仲淹又抓住在应天府书院这一十分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在他读书时的一个故事更足以证明他抱负远大,“公元1014年,真宗皇帝路过应天府,全城都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去看皇帝。书院的师生也都放下书本跑去观看。可是,范仲淹却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一位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哪,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抬又继续读书。第二年,他取得了殿试的资格,到宫廷朝见皇帝,并参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二、了解背景,教育学生立志为国,胸襟开阔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并不在巴陵,而远在邓州。写作的时间是深秋九月不是阳春三月,而文中所描绘的洞庭景象恰恰是阳春三月。是什么原因使范仲淹激情涌动,挥手之间就将蕴藏于胸的政治抱负倾吐而出?我想是谪守巴陵仅仅一年的滕子京“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政绩。只有这才能在范仲淹心中掀起波澜。面对《洞庭晚秋图》,作者把“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的人生画卷幻化而为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字里行间,洋溢着积极人生的浩然之气。接着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先写“霪雨霏霏”的景象,引出其“悲”,“霪雨霏霏”象征“处江湖之远”,作者应对的态度是“不以己悲”。再写“春和景明”的风光,道出其“喜”,“春和景明”喻示着“居庙堂之高”,作者应对的态度是“不以物喜”。这种旷达的胸襟正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的必然反映。
三、学习文章,培育学生胸怀宇宙,胸襟旷达
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实际,对文字蕴涵较深的细微之处作适当的点化,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唤起学生自身潜在的情感,使之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1. 文如其人,写景气势磅礴,心胸开阔
文如其人,宋?苏轼《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如果范仲淹没有如此开阔的胸襟,他就不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之景来。“衔远山……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一总写写出了湖面之广阔和水势之浩淼。即便是悲景也写得那么壮阔:“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喜景更是撩人心弦,“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这气势多壮观,
2. 抱负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胸襟开阔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一位兼具将相之才的政治家和文家家。其文韬武略和宏大抱负,不仅泽被当世,而且也惠及后人。他出身贫苦,“少有志操”,真宗祥符八年(时年26岁)举进士及第。他的宦海生涯,有“进”有“退”。“进”则忧其民,“退”则忧其君,到仁宗庆历六年写《岳阳楼记》时已58岁,已被贬谪多次。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范仲淹始终都没有懈怠“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使命。在谪守巴陵的同科进士好友滕子京送来《洞庭晚秋图》,并函请为重修的岳阳楼题写《岳阳楼记》时,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就像开闸的潮水一般奔涌出来。因此,《岳阳楼记》的倾吐抱负,不是作者对未来人生的展望,而是对过去人生的回顾,是对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实践的精妙总结。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一生不结私敌,所论“盖国家事”,“论天下事”时总是“奋不顾身”。仁宗天圣年间,朝廷尚奢侈之风。章献太后拟建太一宫及洪福院,范仲淹直谏:“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民心、合天意也。”主张“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江、淮、京东等地发生蝗灾,范仲淹“请谴使循行”,仁宗不准。范仲淹犯颜质问:“宫掖中半日不食,当如何?在戍边的军事行动中,范仲淹也多次违背仁宗皇帝的旨意,而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既巩固了边防,又臣服了羌人。作为政治家,范仲淹深知“久安之弊,非朝夕可改”,但仍然于庆历四年向仁宗皇帝提出了十条政治改革建议。这十条政治改革建议是:①明黜陡;②抑侥幸;③精贡举;④择长官;⑤均公田;⑥厚农桑;⑦修武备;⑧推恩信;⑨重命令;⑩减徭役。这些政治改革措施触动了保守势力的根本利益,“谤诽日盛”,范仲淹终被罢夺参知政事,贬放邓州。而《岳阳楼记》正是作者居官晚年邓州任上的杰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贯穿了作者的一生。
3、范仲淹胸襟旷达与他38年的勤政为民是分不开的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做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伊川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全集》传世,通行有清康熙岁寒堂刻版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在文中起了点明中心,统领全文的作用。
关键词:以学定教;随机点拨;情境对话;读练结合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是我在多年语文教学中孜孜以求的目标。下面我就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精读课文《范仲淹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谈几点教学思考。
《范仲淹的故事》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胸怀大志、刻苦学习的故事。课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通过言行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为了简简单单、扎扎实实上好这堂课,我通过“品读感悟―勾画批注―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的环节,采用“以学定教、随机点拨、情境对话、读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步骤如下:回顾复述奠基础,咬文嚼字品故事,诵读诗文悟精神,拓展升华促立志。
整体回顾:课文讲了范仲淹年少时刻苦学习的哪几个小故事?能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来吗?再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学生则饶有兴致,娓娓道来。这样看似平常的教学实则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的细读、品读夯实了认知基础。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替代,因此,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
接下来,我该和孩子们有滋有味地咬文嚼字品故事了。首先请学生快速默读文章第二部分并思考:这几个小故事中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请圈画出来,并简单批注,尽可能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在此过程中,我不时点拨引导,学生静心品读、批注,对人物特点有了初步认知,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在学生自主默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读故事一:只身求学。
首先引导学生围绕“只身求学”自主质疑,接着学生以读汇报并发挥想象,换位思考体会范仲淹求学之艰辛,再仿照文中句子说说范仲淹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又会如何克服。通过想象画面,说话练习这一环节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接下来,我适时地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并课件出示合作探究提示,再请各学习小组从其余的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共同学习,合作探究。老师则巡视、参与其中,并适时地鼓励、点拨,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平等中的首席。
文中故事叙述方式各有特色,因此我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采用个性化的方式汇报展示,并以多元评价激发学习热情。
比如,分享“划粥割齑”这一故事时,我侧重于引导学生品词悟句,积累语言。从理解成语“划粥割齑”“毫不介意”“和衣而眠”入手,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有感情地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细细琢磨、推敲,体会范仲淹甘忍清贫之苦,发奋苦读的精神。
分享“谢绝佳肴”这一生动的情节时,我则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即兴表演,穿越时空,想象画面,透过范仲淹的言行体会他抵制的是舌尖上的诱惑,磨炼的却是坚定意志。就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地演着、读着、说着……在表演中感悟,在朗读中思考,在感悟和思考中,一个坚守清贫、艰苦奋斗的学子形象在学生心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
分享“闭门勤学”则主要以分角色对话再现当真宗皇帝路过应天府,全城轰动之时,范仲淹却不为所动、一如既往、闭门苦读的情形,从中领悟作者巧用对比、通过人物言行突出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提炼文章的写作方法,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学到这,一位能忍羁旅孤寂之苦,甘生活清贫之苦,抵美味诱惑之苦,抗世俗浮华之苦,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却乐在书中的学子形象已经深深植根在学生的脑海中。
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撑范仲淹日夜苦读呢?我的第三个环节――诵读诗文悟精神就水到渠成了。先引导学生思考:“范仲淹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呢?你从他的远大志向中领悟到什么呢?”学生思考并畅谈感受,我再指导学生激情诵读范仲淹的豪言壮语,感受他的远大抱负;诵读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受其忧国忧民情怀,诵读“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感受人们对范仲淹的景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