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孟母三迁文言文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一、 情景想象法
[技巧指津] 情景想象,是指将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再一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或者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通过想象,把它描绘出来,以达到写作的目的。
情景想象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 找准感情支点,点燃激情,便于更好地构思文章。感情的相交点是写好这种文章的重点,因此,必须找准彼此之间有无相同或相似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文章主旨。
2. 想象合理,加强细节刻画。想象的情节,必须与当时的事件背景相一致,否则,情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如果是展现人物,一定要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刻画,突出人物个性。
[素材呈现]
哥本哈根会议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2009年12月7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虽然世界各国仍就减排问题进行着艰苦的角力,但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以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素材运用] 2010年广东卷佳作
与你为邻(节选)
场景一:本人家中
家具整齐摆放,餐桌上摆放着干净的碗筷,电视机两旁摆着富贵竹,厕所洗手台上还摆着一盆芦荟……这就是本人的家啦!您知道吗?自从电视上播放了有关您的消息,某天爸爸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我们都是地球上的一员,现在地球面临着气候变暖的困难,我们是应该行动了。我们的口号是:‘低碳生活,与你为邻!’”
场景二:某餐馆中
客人们正津津有味地享受他们的美食,放在旁边的不再是纸巾了,而是可以循环利用且经过消毒的小毛巾。仔细一看,咦,菜单上还多了一行小字呢!写道:“低碳生活,与你为邻。”瞧,您的大名已传到这里了呢!
场景三:某政府会议厅
会议桌边,代表们都积极反映自己的意见,看一看桌上,哈,都带来自家的水瓶了呀!虽然看起来不那么整齐划一,但是老百姓却是啧啧称赞。政府带头坚持低碳生活的原则,给老百姓开了个好头,树立了好榜样。这样的政府,百姓能不爱戴吗?
[点评] 本文以“哥本哈根会议”和“低碳生活”理念等有关素材为蓝本,进行合理想象,设置具体的情景来表达主旨。文章采用拟人手法,将低碳生活比拟成一个“风靡全球”令人们深深折服的偶像先生“你”(“您”),描摹“与你为邻”后“我”的家、某餐馆、某政府会议厅,即社会不同侧面人们日常生活场景的点滴变化,讲述低碳生活理念。
二、 借题发挥法
[技巧指津] 所谓借题发挥,是指在作文中以某个材料为引子,然后由此引申出新观点,表达出新主题。文章看似在谈论材料中的话题,实际上谈论的却是另外一个意思。借题发挥包括正向发挥和反向发挥,即借助已有的材料或顺水推舟或反向联想说明自己的观点。
借题发挥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具体写作时,既要注意通过材料挖掘出新主题,同时对新主题的发挥也要合情合理。
2. 借题发挥最重要的是选好“题”,这个“题”要有发挥的余地。一般来说,具备这一条件的“题”在阅读和生活中都会出现。所以在平常的阅读和生活中一定要细心积累,留心观察。
3. 注意借题发挥与讽喻现实的区别,讽喻现实是用虚拟故事来说道理,借题发挥是实有其事,却另有看法。
[素材呈现]
投棋勿逼
《棋经十三篇》云:“夫弈棋,绪多则势分,势分则难救。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虚则易攻,实则难破。临时变通,宜勿执一。”《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说到下棋,头绪太多则力量分散,力量分散则难于救活。投子不要迫近,过于迫近,便会造成对手厚实而我方单薄的局势。单薄就容易遭受攻击,厚实就难以打开缺口。因地制宜,不要过于拘泥。”
[素材运用] 2010年上海卷佳作
存余之道(节选)
《棋经十三篇》云:“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虚则易攻,实则难破。”意即行棋时排兵布阵,每招每式,都需留有余地,若步步紧逼,只会使自己后防空虚,最终陷入被动局面。此乃中国围棋棋理之精微幽处。其实,这样的道理也点点滴滴渗透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河西走廊横卧在我国的大西部,那里曾经有着茂密的森林,自然界许许多多美好生灵都栖居于此。然而,人类的脚步践踏了这里的宁静……
背离了存余之道,我们向自然欠下了累累孽债――血与泪的事实告诉我们,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在开发的同时注意保护,在索取的同时注意存留,方能使我们的子孙与自然长久和谐共处……
人的心灵与成功之间,其实也应该留有距离。让自己的心与成功之间存留一段空白,尽情欣赏沿途美景,抚摸生命的波澜起伏,而对成功的渴望,才能永远装在心中……
存余之道,盛衰之理,不可不察也。
[点评] 这篇文章,从《棋经十三篇》中的一句话入手进行借题发挥,引出“存余之道”并以之统领全篇,强调做人做事,“贵在中庸”。作者从中国围棋的“棋理”说起,联想到河西走廊的日渐衰微,从自然的开发到人类精神的修养与锻造,最后谈及人的心灵需求,从外及内,由浅入深,充分体现了借题发挥的层次性。
三、 改造创新法
[技巧指津] 改造创新就是对已有的素材进行适当改造,或者从中发现新见解、新角度、新思维,或者利用原材料“添油加醋”,彻底改造;或者根据原材料进行合理的放大扩展。经过一定的改造,一些旧事例会绽放出新光彩,体现出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
对素材的改造运用可分成两类:一是形式上的改造,即对原素材的体裁形式、语言形式、人称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变革,让其呈现出新的面貌;二是内容上的改造,即对原素材的内容进行扩展、想象填充、压缩和逆向改写等。
改造创新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改造后的素材与文体相适应。
2. 改造后的素材要适合主题的表达。
3. 改造旧例与加工合成不同,改造旧例是立足于对一个素材的新角度、新思想的挖掘;加工合成是把几个素材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新的整体。
[素材呈现]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素材运用] 2010年广东卷佳作
与你为邻(节选)
“特大新闻!特大新闻!孟家又搬家了!”卖报纸的小贩大喊道。哟!孟子又搬家了。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吧!这回不知道孟家与谁为邻了。
还记得孟母说过的一句话:“邻,是无法回避的,却是可以选择的。”这次孟母却是因为学堂附近出现一大堆工厂,什么钢铁厂、石油加工厂,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孟母曾去申诉道:“与你为邻,我们深受污染之害,这土地几里内尽是乌烟,尔何不速速离去?”但一直没有答复,孟母只得带着孟子又一次搬家了。
孟母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在广州的摩天大楼的最高层落户了。孟母想,我已经在最高层了,不会有人打扰到孟子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孟母发现孟子有些奇怪,出入西装革履,穿金戴银的。于是一探究竟,发现住在周围的邻居都为暴发户……
这回,孟母再一次带着孟子远离中国到国外去了。
谁知到了美国定居后,孟母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由于恐怖主义的存在,他们经常受到恐吓,甚至袭击。孟子在此惊慌下,得了精神病。
……
[点评] 此篇文章最出彩的地方,在于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们熟知的“孟母三迁”的古典故事改编为现代版的“孟母三迁”。现代孟母之所以“三迁其址”,并非只是为了孟子的学习环境而担忧,更在于借孟母对孟子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关心揭示出:面对环境污染、拜金主义、恐怖主义,现代世界使人们已无法生存在一个和谐、温馨、和平的环境中。
四、 人物组装法
[技巧指津] 人物组装,即把几个内容或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人物,按照一定的话题组合在一起,使文章显得丰厚而多彩,意蕴绵长。类似的写作形式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屡见不鲜,因此常常获得阅卷者的青睐。
人物组装要注意以下两点:
1. 人物本质上相近或相似,人物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即都与话题、主题有一定的联系,不能游离于话题、主题之外。
2. 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这种素材运用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有的是运用2~3个人物共同说明一个道理,有的是通过排比共同阐述话题、主题。
[素材呈现]
荆 轲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进献。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献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林则徐
***战争时期主张严禁***、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岳 飞
岳飞,南宋初抗金名将。被“莫须有”罪名加害。所著《满江红》一词,体现出对信念的执著精神。
[素材运用] 2008年辽宁卷佳作
肩 膀(节选)
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
在抽出匕首的那一刻,他选择了天下。可又因为责任,他不得不用死来谢罪。放过嬴政,来求天下一统。
啊,博大的肩膀。
二
“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虎门销烟后准备彻底清除***的林则徐接到诏书,措手不及,悲愤,无奈。最终班师回朝。一个人的肩膀能担起多重的担子?
唉,羸弱的肩膀。
三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一曲“莫须有”的悲剧,让忠魂被害风波亭。
……
唉,无奈的肩膀。
[点评] 本文通过三个小节,分别从“博大的肩膀”“羸弱的肩膀”“无奈的肩膀”把荆轲、林则徐、岳飞组装在一起,共同来说明了他们的肩膀承担起了国家的重任、社会的嘱托。形式上给人美感,语言充满了历史的厚重,字里行间是文化的沉淀。
五、 剪辑组合法
[技巧指津] 剪辑组合法,即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素材中,抽取合适的要素重新组合构成新作品的创造法。运用素材剪辑组合时,要注意并提炼素材间的相关点,遵循服务主旨的原则,按一定规则加以排列组合;组合中还要注意素材间的连贯衔接,使行文不至于出现随意的中断或太大的跳跃。素材的剪辑组合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强化功能,具体类别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取相似素材组合,使论述说明的对象更具广度和力度;二是异中求同,异中求新,取相反或相对素材组合,形成前后对比;三是取递进关系的素材加以组合,将情与理一步步引向深入。
[素材呈现]
英雄李剑英
飞行员李剑英驾机起飞,执行空中巡逻游猎任务。战机遭飞鸟撞击后,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李剑英没有逃生,而是极力迫降!最后,飞机被高出地面3.5米的水渠护坡阻挡,撞击后解体爆炸,李剑英壮烈牺牲!
绿丝带行动
2008年南方冰灾时,“绿丝带市民互助活动”启动,凡是愿意免费让人搭乘顺风车的车主,可以前往活动地点领取绿丝带系于车上;市民见到有绿丝带的车辆,可上前请求顺路搭乘。
一则感人的短信
汶川地震时,抢救人员发现一个女人不幸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住去世,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素材运用] 2009年安徽卷佳作
带着感动出发(节选)
重温感动
李剑英的抉择,16秒内留下的三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危难时刻,来自忠诚、无私的英雄的抉择,让我们重温感动。
……
飞扬的“绿丝带”
那场罕见的大雪冰封了整个南国世界,冰雪肆虐中,带着感动出发,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
不知是谁发起的“车系绿丝带,情暖行路人”活动,让有爱心的车主系上绿丝带,顺道载上需要帮助的群众,让绿丝带把温暖送给在寒风中默默等待的人们……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带着感动出发,“绿丝带”还在行动中。
爱的姿势
危难之中见真情,废墟之中,随处充满了感动。还记得那位用自己身体庇护女儿的母亲。……因为有她身体的庇护,婴儿毫发未伤,自己却已死亡。在包裹婴儿的被子里有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有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人们永远也忘不了那位母亲爱的姿势。
[点评] 这篇文章很好地运用了剪辑组合法,全篇由三个素材镜头组成。第一组镜头由感动中国人物李剑英的事迹演绎,重点论述短暂与永恒的关系;第二组镜头由抗击雪灾的画面剪辑,表现了众志成城、共献爱心的场面;第三组镜头则捕捉地震中的动人情景,诠释爱的力量。三组镜头,共同组成了时代的最强音,那就是勇敢、奉献、爱心,这三者也正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动力源泉。
六、套用仿拟法
[技巧指津] 针对一些有特色的理性素材,我们可以采用套用仿拟法,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推演出新的观点或主张,从而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从形式上看,这些方式虽然是一种套用仿拟,但从内容上看,却具有新的意味,往往能平中见奇,别具一格,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运用“套用仿拟法”要注意三点:一是形似,就是要以原来的语句形式为基础,不能丢开它任意改变;二是神似,就是要有丰富的内涵,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三是根据自己的观点或主张要有新的阐述或拓展。
[素材呈现]
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素材运用] 2010年辽宁卷佳作
取舍三境界(节选)
看到托尼的三个故事,使我想起王国维有关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的名言,也使我认识到取舍也有三种境界。
取舍的第一种境界,只取不舍。……
取舍的第二种境界,我将它称为舍大取小。……
取舍的第三种境界,则是先舍后取。……
妈妈我爱您!昨天无意间翻看作文书,发现一句古文: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问了妈妈这话是什么意思,于是妈妈和我讲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大思想家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三迁其所,最后孟轲终于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听完妈妈讲的故事,我幼小的心灵深受震撼,不仅为孟子妈妈的伟大而震撼,也为我的妈妈而震撼……
我首先要说,我有一位对我而言伟大的妈妈,妈妈为了生下我,才解剖开肚子,留下疤痕。还曾记得妈妈为了让我学好书法,陪我一起去上课、还曾记得妈妈拿着尺板“逼”我练习书法、还曾记得她看我写字手指发酸时心疼的眼神……
我亲爱的妈妈,也许我以前真的是不理解你,不知道你做这些都是为我好,我在你面前偷懒、我惹你生气、我冲你发脾气,回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我的眼泪打湿了枕巾,我现在所有的成绩都是来自你的教导。依稀记得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先生曾经说过“我的母亲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我从她那儿得到的德、智、体的教育”,妈妈,我现在知道“玉不琢不成器”,我不会再因为您的严厉而发脾气,不会再让您多操心。
如果上帝给我一个愿望,我希望我的母亲永远健康、永远年轻、永远漂亮,我亲爱的妈妈……
内蒙古乌海乌达区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奋斗小学五年级:马速荣
钱文忠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讲过不少内容,《三字经》是其中之一。近日,钱文忠讲《三字经》的文字内容经较多补正后,以《钱说三字经》的书名重新出版,出版商希望我对此书谈点看法。其实,我对该书本身没什么看法,也说不出什么。逐字逐句地解释《三字经》,此类事情我以前就说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蒙学,也就是小孩子该学的内容。到了现在,变为成年人的学习对象,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哀。然而,《三字经》为何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为何延续使用了那么多年?后来又为何被批判?现在又为何受到重视?我们现在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三字经》等古代蒙学读物?这一系列问题倒是值得一说。
《三字经》出现于南宋时期,《神童诗》早一点,出现于北宋时期。就蒙学读物来说,还有更早的,例如《千字文》。我认为,《千字文》虽然最初的动议是梁武帝想给皇子们读书用的,但事实上,它并不符合蒙学读物的要求,它偏重于识字。内容方面对于儿童显得深奥,不容易记,也不容易理解,儿童读《千字文》大概没多少兴趣,只有死记硬背的痛苦。当然,如果把它当成学书法的材料则另说。《神童诗》及《三字经》先后在北宋和南宋出现,有它必然的历史背景。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从理念上说,可以看成是普及教育的先驱,但普及教育成为政府推动的政策和制度,则始于宋朝。从北宋起,乡间私塾、书院,政府县学、府学、太学等教育机构的设置,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系统,普及教育达到空前的历史高度,绝对领先于世界。这是造成蒙学读物开始出现和大量使用的重要原因。因此,不管是《神童诗》还是《三字经》,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视教育,告诉每个孩子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国人至今重视教育的优良习惯和传统依然根深蒂固的原因。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中国也是最早实行普及教育的。这也是导致《神童诗》、《三字经》之类的蒙学读物历时几百年被人接受和使用的原因。相比而言,《千字文》更适合欧洲那样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的传统,而《神童诗》和《三字经》则贯彻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平民化教育传统。
重视教育是一回事,以什么内容来教育是另一回事。对于后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造成了后人对《三字经》的不同看法及反复,一直到今天。中国的普及教育从宋朝开始,也是有原因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建立,形象一点说,科举就是选拔,就是收获。但是,如果没有播种,收获就不会多。唐朝虽然也实行科举制度,但唐朝的问题之一是,科举的来源不够广泛,知识和教育被世家大族把持的现象较为严重。武则天想破除这一现象,但因没有具体播种的措施,结果也不够成功。因此,到了宋朝,为了广泛地选拔优秀的社会管理人才,教育普及就变得非常必要,这也是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所以《神童诗》、《三字经》之类的蒙学读物才会在宋朝以后大行其道。如果没有广泛的普及教育,也就不会有大众化的蒙学读物。
要说《三字经》的内容,先讲《三字经》中的一个故事。“孟母三迁”的故事很早就有了,因为《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描述而更加广为人知。但是,孟子那时候真的是“不学”吗?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孟子始终在不断地学习,不管是学丧葬、学叫卖,还是学屠宰,其实少年孟轲都是在学,而且非常好学。如果每个母亲都像仉氏那样不让孩子学习那些内容,那些职业该由谁来做呢?因此,《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的故事涉及到这一蒙学读物的本质:读书的目的。如果我们理解了广泛的科举制度导致普及教育的需要,那么,《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的故事很明显地指向了唯一的目的,那就是读书做官。《三字经》在孟母三迁故事后面紧接着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究其历史我们看到,窦燕山五个孩子“名俱扬”,都是指考上了科举,所谓“五子登科”,其中没有一个是现代工程师、实业家、发明家之类。事实上,《神童诗》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也是这个意思,“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鲜明地表达了读书做官的理念。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大问题。
孟母三迁所表达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念是读书做官的典型体现。之所以说它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大问题,是因为它涉及到推行教育的内容。我在我的《超越利益集团》一书中讨论过“李约瑟难题”,即李约瑟提出,中国在16世纪以前,科技一直领先西方,为何在16世纪以后,科技落后了。回答这个问题也可以从《三字经》孟母三迁、五子登科的故事中找到端倪。由于中国人很早就比欧洲人更重视教育,文化水平普遍比欧洲高,因此,那时候,科技比欧洲发达也就很正常。科举制度成熟后,中国的普及教育也世界领先,但是,为了科举这一收获,普及教育的内容偏重于道德教育,这是事实。这也是《三字经》中孟母三迁、五子登科等故事的本质,即重视道德教育,轻视技能和知识教育。《三字经》等蒙学读物为了科举的目的,过于强调读书做官这唯一的出路,在当时来说,它是有益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便显示出了不利的一面。尤其当欧洲也开始重视普及教育后,两者的差别非常明显:欧洲普及教育几乎只注重技能和知识教育。也就是说,中国的政府力量在推动道德教育,欧洲的政府力量却在大力推动知识教育,两者的结果很快出现了巨大差异。所谓“李约瑟难题”的结论也就在此。
《三字经》之所以能够成为众多蒙学读物中最出类拔萃的,乃至被冠以“经”的名号,也有它特定的原因。一方面,《三字经》比《千字文》之类通俗易懂;另一方面,《三字经》也包含了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例如日月星辰、四季五谷等,这是其他蒙学读物缺乏的;再说,识字本身也是知识内容之一,让孩子有兴趣就很重要。即便抛开读书做官这一学习的终极目的,《三字经》中“温席”、“让梨”等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对于长大以后不做官的大多数人来说,的确也是需要的。《三字经》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明确地放在“孝”的起点上,既是顺理成章的合理,也是用儒家思想作为主导的体现。事实上,读书做官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此外,包括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所了解,这也是文化自信的来源。因此,《三字经》在言简意赅地描述中国历史进程时,基本上采用比较客观的白描,除了少数地方用了春秋笔法的褒贬外,例如“王莽篡”,绝大多数关于历史的描述都只是基本事实。顺便说一下,《三字经》虽然始于南宋,但后世对它有过加工,《三字经》所描述的中国历史一直到明朝结束而没有清朝的内容,可以看出,现在流行的《三字经》应该是清朝定稿的。
“孟母三迁”是自古以来家喻户晓的故事,讲述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迁居。好在孟子也是个争气孝顺的孩子,学而所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并列,其学问被喻为孔孟之道,实非偶然。
孟轲(约前372~前289)是战国时代儒家的一位著名学者,说来也巧,其故乡今山东邹县,距孔子的家乡不远,冥冥之中似乎就不分离。司马迁《史记》为他写了一条“微博”,不到200字字的传记,因而其身世经历并不明了。
他“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可以说是孔子后辈的后辈。学成后,与孔子一样一面设帐授徒,一面历游各国,游说诸侯国君,期间做过客卿讲过学,因“天下方务於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的治国主张不为见重,故不再过问世务,转而著述有《孟子》凡7篇,3.5万余字。要说《孟子》风格与《论语》一样,但却大气磅礴,论述充分,有如一股巨大的气场,为二千多年的中华传统添加了浓浓的重彩。单从其讲学语录中,留存至今仍脍炙人口、励志警醒的格言名句中,就可见一斑。《孟子》文字不多,可浓缩的是精华,也是孟子一生身体力行的重要见证。
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中国人自古就很讲究修齐治平,只有修炼出内在道德品质,才能把握人生的方向和发展。在孟子看来,这种精神就是一股气,一种“浩然之气”。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这个志向,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曾国藩曾经评价说:“思夫人皆为名所驱,为利所驱,而尤为势所驱。当孟子之时,苏秦、张仪、公孙衍辈,有排山倒海、飞沙走石之势,而孟子能不为所摇,真豪杰之士,足以振厉百世者矣。”
孟子重民的观点和认识给后人以很好的启迪和借鉴。他指出,所谓的天下国家,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两千多年前,能够有这样一种认识是非常不容易的。正因为如此,孟子希望统治者顺天命、行王道,“万物皆备于我”,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要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还说,“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而“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他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他一心向往充满仁爱的理想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那么,“孟母教子”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孟母注重人格教育
虽为孤儿寡母,孟母不但不悲观失望,而是志存高远。她最关心孩子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她的这种坚定的追求和以身示范,给了童年的孟子最深刻也是最长久的影响。孟子后来认为,人们的差别不在于富贵贫贱,而是在于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即做“仁人”。“孟母不欺子”中,孟母从自身做起,教育孩子为人处世要以“诚信”为本,言传身教,从小就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岳飞从军前,岳母在其后背刺以“精忠报国”四字,鼓励他英勇杀敌、报效国家,从而完成了对岳飞的人格塑造。历史证明,一个人即使才能再高,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也是为人所不齿的。再看我们现在的一些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智商开发,而疏忽了孩子的人格教育,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二、孟母注重环境教育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上就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孩子教育的重大作用。
孟母不惜“三迁”,想方设法为孩子选择良好的成长环境,就是因为她充分认识到环境在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故而不惜“三迁”。这同时下一些家长不惜花高额的择校费为孩子选择一个理想学校的道理是一样的。当时的妇女不一定有很多知识和学问,那么,孟母在知识和学问上或许也就不能给孩子以教导。然而,她却有着异乎常人的思想见识,因而在孩子人生起始阶段就让孩子接受良好环境的熏陶,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打下基础,真是不同凡响。由此想想我们的孩子所处的成长环境,是否也要学孟母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对人成长的巨大影响。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教育在于发现成长的规律,而这种发现就来自于亲身实践。
三、孟母注重生活教育
面对孩子是最难讲大道理的,更无法讲那些空泛的要求,而许多父母教育孩子之所以失败,误区正在于此。“孟母断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孟母的教育方法是形象的、直观的,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特别适合孩子理解,因为它来自日常的生活。大家可能都看到过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尽管母亲已经操劳了一天,但仍腾出时间为自己的妈妈洗脚:“妈,泡泡脚对您身体有好处。”大概只有四、五岁的儿子看在眼里,摇摇晃晃地也端了一盆水过来,稚气地说:“妈妈,洗脚!”广告不长,却很感人,真实地反映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生活教育对孩子的重大影响。
剧作以20世纪50年代上海交大西迁西安到本世纪初的2007年为背景,以表现三秦本土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冲突融合作为契机。以苏毅教授一家三代的前赴后继为中心事件,塑造了苏毅、孟冰茜、苏小枫、苏小眠、周长安、杏花、尹美兰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在五十年的沧桑巨变中,当代知识分子伴随着祖国的命运,在事业、家庭、爱情之间的艰难选择和无私奉献精神,展示了三秦沃土的宽广胸怀和质朴厚重的人文精神,突出地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以祖国的需要为个人终生奋斗的理想目标,以造福人民为个人价值的终极体现,以及他们面对困惑不改初衷,虽九死兮犹未悔的执著信念,形象地歌颂了中国知识分子高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理想人生的瑰丽画卷。
该剧叙写的五十年,是共和国命运发生巨变的五十年,也是主人公孟冰茜心理发生巨变的五十年。孟冰茜无疑是作者着意刻画的人物。五十年间,她曾有过多次可以离开西安的机会,但却因为杨云峰爱和事业,直到退休后才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上海。剧作以孟冰茜的走与留作为展开矛盾的上海情结,通过苏家祖孙三代人献身西部折射出孟冰茜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祖母在事业与亲情之间的痛苦煎熬。而正是这个煎熬的过程,是她人格升华的过程,也是她_由对西安从厌恶到理解,最后又义无反顾地回到古城的过程。
这个自幼生长环境优裕的上海小姐,为了事业和爱情,与丈夫一起舍弃了大上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来到祖国的西部一古城西安。初来乍到,她不习惯西安黄土漫天西风凛冽的干燥气候,更不习惯西部人的粗犷和待人接物的高喉咙大嗓子,甚至听不惯被称作秦人DNA的秦腔。当她听到上海方面有关交大西迁有可能延缓进行,老弱病残可照顾回上海的消息后,便竭力主张返回上海,说服丈夫苏毅教授和她一起离开这个古老而贫瘠的地方。是理想和事业、亲情和爱情支撑她坚持留下来和丈夫一起,为初创的西部交大添砖加瓦。当“”风暴来临,目睹着丈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批斗,孟冰茜的心在流血,但更坚定了她和丈夫在一起休戚与共,同舟共济的决心,同时也是以周长安、杏花为代表的长安士庶,在他们危难之中给以支持和掩护,使他们度过劫难,更增加了对长安人的理解和对这块沃土的挚爱。“”阴霾过去,科学的春天已经来临。孟冰茜再一次面临人生的艰难选择。她渴望返回上海,凝望着丈夫苏毅过早去世的遗像,又看到无数学子们殷殷期待的目光,她无颜面对周长安已经逝去的妻子临终前亲手为她做的棉窝窝(鞋),看着周长安用生命为丈夫保存下来的手稿得以出版,以及杏花对她的嘱托,在走与留之间,她再次否定了自己返回上海的选择。儿子大学毕业时她多么希望儿子能回到她魂牵梦绕的上海来满足自己的回归欲望。然而,儿子却选择了到新疆和心爱的姑娘在一起,选择了和祖父一样的献身西部。这无疑对她的灵魂是一个洗礼,更使她对自己、对苏家祖孙三代的人生选择有了新的认识。孟冰茜不能不产生困惑,不能不对自己的决绝话语感到愧疚。作为母亲,她舍不得儿子越走越远;作为老师,她又希望儿子能像父亲那样有出息,做一个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这种困惑和矛盾,实质是作为母亲和作为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矛盾心理的真实反映。在孟冰茜生日之际,儿子的成就感和他微薄收入以及家庭经济的困顿,都不能改变他对理想与事业的崇高信念,这一切给她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她为儿子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但又为儿子目渐瘦弱的身体和未老先衰的面容而感到担忧。周长安给她送来祝福生日的书法条幅对她的肯定和赞许,无疑是对她的鞭策和激励。当听说儿子的课题遇到重大难题需要立即返回时,她义无反顾地支持儿子并与其一道同赴新疆帮助解决难题,同时带上存折和彩电,为儿子解决现实困难,体现出一个母亲,一个科学家、一个祖母的怜子深情,同时表现了孟冰茜人格的巨大升华。
数十年过去了。孟冰茜又面临着女儿小枫的婚事。尽管她如今在生活和工作上已经接受了这块土地。但在心理上,她仍否认自己就是西北人、西安人。尽管她资助自己的得意弟子读完大学又读研,但却万万没想到这个弟子竟然深爱着自己的女儿,仍然在幻想着让女儿实现她返回上海的梦想。她还未从根本上理解苏家祖孙四代对西部的满腔热情,更没读懂地域对一个人文化品格的血缘作用。这种文化品格是产生在人体基因中的下意识因素,任何人为的力量都无法改变。在周长安的冷嘲热讽下,她终于认识到了这种基因的可怕,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逼婚行为中所隐含的封建意识,虽然有可能给女儿带来物质上的丰裕,但绝对收获不了精神和事业上的硕果,而自己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尽到母亲的责任和老师的职责。母亲是伟大的,但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事业心责任心的母亲,她的担忧又是天下所有母亲共同的担忧。只不过在孟冰茜身上,这种担忧是一个知识型母亲的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更典型而已。剧作家把孟冰茜的这一心理勾画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我们更加尊敬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母亲这种不能不令人信服和同情的心路历程……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理解五十年后孟冰茜站在上海滩上,看着自己当年极力反对,但又无法阻止的女儿女婿买回自己老屋时的复杂心态。物是人非,五十年她丢掉的太多太多,五十年她又收获得太多太多。西部的山川风物,西部人的热情质朴,西部人的慷慨豪放,西部人的古道热肠,已经深深地印记在她的生活中挥之不去。五十年铅华褪尽,五十年风雨沧桑,五十年脱胎换骨式的人生历炼,使她已经成为与西部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退休后,孟冰茜虽然人回到了她时常梦见的故乡。但却有一种失落,这种失落是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所不能取代的人生失落。一把胡琴,一幅周长安作为生日礼物赠送她的书法条幅,挂在她客厅的醒目位置,说明她内心已经把自己融进了西部,融进了古都长安,也融进了周长安――这个西部汉子的心灵深处。或许是周长安专程来沪为她过生日,或许是周长安的一曲自拉自唱的慷慨激越的秦腔唱段唤起了她久违的人生豪情,或许是周长安这个粗糙的关中汉子的一万八千零八十一朵玫瑰,使她从心底里认同了这个西部汉子对她那份炽热的情感,使她不再执拗地反对孙子支教西部,并愿意再重新回到西部,再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她由衷地感喟:“爱我大上海,爱我黄浦江。爱我外滩不夜港,更爱我浦东飞翔。爱我大西 北,爱我黄河黄,爱我雁塔古城墙,更爱我三尺讲堂。秦声比西风烈,秦人比华岳罡。秦歌如黄河排浪,秦情比秦岭绵长。”这是一种对自己生命体悟之后的文化认同,是对自己生命中最亮丽光彩的认识和升华,更是对自己毕生无怨无悔的生命礼赞。
孟冰茜形象的意义,在于她用生命阐释了人生的意义。也用五十年的人生阅历说明了当代知识分子只有把自己命运和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联系起来,才有可能释放出最耀眼的光彩,生命才可能变得更有价值。
剧作着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是作为共和国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土生土长的长安人周长安。这个西部汉子的骨子里浸透着关中人的质朴、豪放和粗犷,是关中文化的典型代表。他出身革命家庭,一家出了十一位革命烈士,自幼丧失了父母,是组织把他保送上了大学。使他成为新中国的一名高级知识分子。正因为如此,他对党中央发展西部教育事业,对交大西迁的战略意义的认识,都有着其他人所不能理解的高度,对上海交大知识分子表示了由衷的欢迎,不论是对苏教授,对孟冰茜都倾注了满腔的热忱。在事业上他是苏教授的助手和学生,在生活上他对来自上海的知识分子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他热爱西部,希望西部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中国战略崛起的强大支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发展西部的教育,而教育的关键是需要建立一流的大学和拥有一流的人才。从一上场的豪放和自拉自唱的秦腔唱段中。就显示了秦人的粗犷和质朴。他反对孟冰茜走回头路,也反对一切纵容走回头路的人,更是对接二连三蛊惑孟冰茜回上海的尹美兰冷语相加。当风雨来临时。他用自己的根红苗正为苏教授遮风挡雨,甚至把孟冰茜的几个孩子接到自己家中避难。以至于不让孩子的幼小心灵受到冲击。他以关中汉子的优秀品德使受冲击的苏教授放心地把自己多年研究的资料手稿交他保管。这个敢爱敢恨敢做敢为的知识分子、关中汉子,对自己的大字不识的农村妻子,却是温存有加,不弃不离,用自己的毕生书写着关中汉子的仁义和刚直不阿。他粗糙,甚至不知道怜香惜玉,也不知道用甜言蜜语和虚情假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更不喜欢尹美兰式的矫揉造作和跟风,对社会上的经商热潮和对价值观的错乱。他更是嫉恶如仇,他相信转型时期的“脑体倒挂”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改革开放,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很快就会到来。正因为如此,他对苏小眠身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却因买不起房子、还看着黑白电视而被尹美兰冷嘲热讽极度愤慨,不惜自己身价上街卖字来支持孩子的选择;他对事业的满腔热忱和对同志、对朋友、对下一代的关怀和爱护,连孟冰茜都为之动容。生活中的他不拘小节,每次到了孟冰茜家里,都是不坐凳子圪蹴(蹲)着,致使孟冰茜不能容忍。
“仁”和“义”在周长安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阐释,关中文化的本质涵义,也在他身上得到最完美的体现,“关学”思想的核心“躬行实践为本。富民强国”为要的理论精髓,他用行为做了最完满的注解。关心老师、同志,敬重每一个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爱护,生活上体谅、体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苏教授一家,但绝不姑息迁就,是为“仁”;摆事实,讲道理,古道热肠,尽自己力所能及帮助别人,豪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困难的日子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苏教授一家带来温暖,关中人对知识的尊重,对尹美兰的教唆和做法,则是嗤之以鼻,毫不留情,是为“义”。在他身上,显示出一个饱蘸“关学”思想润沁,但又不无雄才大略的当代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这是关中汉子最为可贵的人文精神,也是西部的脊梁,更是西部崛起的希望。
如果说,周长安的行为、语言是作为同事层面上对孟冰茜一家的感召和支持的话,那么剧作所着力刻画的另一个小人物――杏花,则是无数关中女人中的市井小民的代表。这个从西迁一开始就在学校卖鸡蛋的农村妇女,用她的质朴和善良,不时地表现出对知识分子的敬重和爱护。又用自己的行为阐释了什么叫民心所向,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什么叫民风淳厚,什么叫古道热肠。虽然,这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在剧中的作用也就是个插科打诨,调笑逗乐的角色。但是她的每一回出场,都标志着一个不同的历史年代,标志着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色彩。从一开始的卖鸡蛋,给上海来的知识分子可以优惠,到“”冒着被人揪斗的风险给苏教授家舂米、送鸡蛋和送羊奶,再到托孟冰茜给她孩子说情上附中,直到孟冰茜回到了上海,她的孩子作为孟冰茜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出国开公司并回祖国上市,连尹美兰都对她刮目相看,她还送去土鸡蛋以示对孟冰茜的感恩回报,更显示出三秦大地普通民众对知识分子的敬畏和尊重。众多的三秦文化元素,鲜活在杏花这个小商贩身上,一览无余地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对市井民风的稔熟,更展现出长安这个千年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对孟冰茜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说以周长安为代表的长安知识界对孟冰茜更高层次的认同和嘉许,对交大这棵大树西迁的战略意义的认知的话,杏花这个普通农村妇女的家庭变化折射出来的现实意义,似乎更大于理论上的认知。
尹美兰或许是个反面人物。不过剧作中并没有对她进行脸谱化的刻画,反倒是她每次出场都以不和谐的音符表露出一种社会思潮,一种人生的多味调色板。这个一辈子都在跟风的小知识分子,唯独没有自己做人的主张和信仰。西迁她是坚定的回迁者,经商热她是一个颇为失败的书商,而且不遗余力地游说孟冰茜回上海,又是为苏小枫热情地做媒,又是对苏小眠的成就按级别排座次,十足的一个市侩和帮闲的清客。也许是周长安的一记老拳,彻底教育了这个无事生非的无聊女人,使她能够重新清醒,闭门思过,潜心写作,终于在耳顺之年写出了最精彩的人生华章――《大树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