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2、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3、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4、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5、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6、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7、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8、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9、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0、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11、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2、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13、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14、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15、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6、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17、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8、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19、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20、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21、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22、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23、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2、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不向东。
3、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4、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5、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6、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7、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8、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9、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10、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11、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12、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13、高楚江,婵娟含曙气。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14、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15、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16、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1、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谁道乖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竹十一首·其二》
2、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斑竹》
3、丘壑谁堪话碧鲜,静寻春谱认婵娟。会当小杀青瑶简,图写龟鱼把上天。——《竹十一首·其十》
4、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封青玉。——《东楼竹》
5、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苦竹》
6、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新竹》
7、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栽竹》
8、翠叶才分细细枝,清阴犹未上阶墀。蕙兰虽许相依日,桃李还应笑后时。抱节不为霜霰改,成林终与凤凰期。滨若更征贤相,好作渔竿系钓丝。——《竹》
9、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潭州》
10、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竹十一首·其十一》
11、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题竹》
12、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栽。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阴覆翠苔。——《竹》
13、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题画竹》
14、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竹十一首·其八》
15、领得溪风不放回,傍窗缘砌遍庭栽。须招野客为邻住,看引山禽入郭来。幽院独惊秋气早,小门深向绿阴开。谁怜翠色兼寒影,静落茶瓯与酒杯。——《竹》
16、常爱辋川寺,竹窗东北廊。一别十馀载,见竹未曾忘。——《竹窗》
17、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竹十一首·其六》
18、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竹十一首·其三》
19、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池上竹下作》
20、问君移竹意如何,慎勿排行但间窠。多种少栽皆有意,大都少校不如多。——《问移竹》
21、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山童泥乞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竹十一首·其五》
22、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徒生仙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绿竹引》
23、茅舍竹篱边,雀噪晚枝时节。一阵暗香飘处,已难禁愁绝。——《好事近》
24、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竹》
25、森森移得自山庄,植向空庭野兴长。便有好风来枕簟,更无闲梦到潇湘。荫来砌藓经疏雨,引下溪禽带夕阳。闲约羽人同赏处,安排棋局就清凉。——《竹》
26、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忆梦得》
27、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根别古沟岸,影生秋观苔。遍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恨为移君晚,空庭更拟栽。——《昊天观新栽竹》
28、布裘寒拥颈,毡履温承足。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洗竹》
29、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茎垂海六鳌愁。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阑干过子猷。——《竹十一首·其九》
30、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氛。白花摇凤影,青节动龙文。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竹》
31、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咏竹》
32、龙髯凤尾乱飕飕,带雾停风一亩秋。待取满庭苍翠合,酒尊书案闭门休。——《移松竹》
33、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别桥上竹》
34、玄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浔阳三题·湓浦竹》
35、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醆灯。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竹楼宿》
36、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题禅定寺集公竹院》
37、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题李次云窗竹》
38、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对竹》
39、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宿竹阁》
40、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41、京兆小斋宽,公庭半药阑。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干。——《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
42、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画竹歌》
43、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庭竹》
44、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玩松竹二首》
45、瞿唐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竹枝词四首·其一》
46、潇洒碧玉枝,清风追晋贤。数点渭川雨,一缕湘江烟。不见凤凰尾,谁识珊瑚鞭。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题竹》
47、琼节高吹宿凤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竹》
48、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池上 即事》
49、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竹枝曲》
50、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竹十一首·其一》
51、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竹十一首·其七》
52、寺前新笋已成竿,策马重来独自看。可惜班皮空满地,无人解取作头冠。——《头陀寺看竹》
53、青岚帚亚思吾祖,绿润偏多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竹十一首·其四》
54、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竹》
55、旧溪千万竿,风雨夜珊珊。白首来江国,黄金买岁寒。乍移伤粉节,终绕着朱栏。会得承春力,新抽锦箨看。——《移竹》
56、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干。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范公丛竹歌》
1、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2、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3、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4、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6、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7、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8、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9、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10、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1、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12、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13、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14、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5、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6、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17、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8、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李世民《元日》
19、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20、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21、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22、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23、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24、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25、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26、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27、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28、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29、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0、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31、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2、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33、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34、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35、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36、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37、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38、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39、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40、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41、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42、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43、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44、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45、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46、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47、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48、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49、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50、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51、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52、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53、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54、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55、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56、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57、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58、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汤允绩《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59、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60、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61、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62、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63、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64、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65、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66、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67、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68、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9、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70、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71、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72、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