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优秀9篇)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流传许多不同的故事传说,也产生了不尽相同的习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下是美丽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编的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优秀9篇),欢迎参考阅读。

端午节故事 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是每年五月初五的这一天,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听妈妈讲,有的地方过端午还会赛龙舟呢!我们这里虽然没有这项活动,但是吃鸡蛋包粽子插艾草带香包却是每年都要做的事情,端午节这一天正好放假,妈妈早一天就把香喷喷的粽子包好了,有蜜枣的咸肉的豆馅的还有我最爱的豆沙的。

起床后,洗刷完就赶紧跑去厨房找粽子。看到妈妈包的粽子我就像小猫见了鱼一样迫不及待的找到豆沙馅的就剥了起来,边剥边发现粽子不方不圆,微绿的粽叶包着白白的糯米还有红红的豆沙夹在中间,白里透着红,一边观察嘴里还时不时的有口水在打转。慢慢咬上一口,闭上眼睛,让香甜的糯米味在嘴里慢慢的散发,真是太香了。吃完粽子,妈妈还给我和弟弟带上了她天不亮就缝好的香包,说是会给我们带来吉祥。各种花布缝在一起,里面再装上艾叶朱砂和桃叶,闻一闻还有淡淡的香味。更是一种漂亮的饰品。我为了了解一下屈原,特意让妈妈帮我找到了他的有关资料。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一位爱国大臣,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们一定发扬这种精神,传承我们的民俗文化和民族传统。

我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的故事 篇2

相传,古时一姓陈的才子,常与一李姓的才子作对互娱。一年端午节,两人路过一湖畔,姓陈的才子吟道:“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那姓李的才子也不甘示弱,脱口而出:“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两人不禁相视一笑。上联巧嵌“端午”、“清明”、“重阳”三个节气名;下联巧嵌“大寒”、“霜降”、“小雪”三个节令名。以天寒对日暖,形象鲜明,意境优美,别有一番情趣。

从前一少年,才学过人。一年之内,端午节前应童子试、重阳节后应乡试,两次考试都顺利通过。于是,有人撰联以示庆贺,联云:“端午以前,犹是夫人自称曰;重阳而后,居然君子不以言。”乍看此联,难以理解,其实,上联的`后半句出自《论语·季氏》的“夫人自称曰童子”,并隐去了“童子”;下联的后半句出自《论语·卫灵公》的“君子不以言举人”,并隐去了“举人”。这样,就明白了此联的内容,即“端午前你还是童生,重阳节后,你便成了举人”。联语贴切,独具匠心。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幅描述节令的对联,联云:“端午午时人赏午 立春春日客游春。”端午节这天,民间有包粽子、悬菖蒲、赛龙舟等民俗活动。中午时分,户户过节,家家热闹。上联正道出了民间过端午节的气氛。“立春”以后,春回大地,人们纷纷外出踏青寻春,下联则描述了民间游春的情景。同时,上联中的“三午”对下联中的“三春”,可谓严丝合缝,自然流畅,读来兴趣盎然。

明太祖朱元璋擅长对联,一年的端午节,他赐宴群臣,席间,他出一上联,云:“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其中的“端门北”中的“端”和“午门南”中的“午”合在一起,恰巧为“朝廷赐宴于端午”中的“端午”。所以,要想对出下联有一定难度。此时,群臣中的沈应思索片刻,对道:“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在明代,春榜,也叫甲榜,甲榜取进士;秋榜,亦称乙榜,乙榜取举人。沈应的下联以春秋两榜对上联端午两门,同时“春”、“秋”合成“春秋”,与上联“端”、“午”合成“端午”相对应,可谓对答工巧,贴切自然。

又一年端午节,明代大画家文征明路遇一书生,那书生吟出一上联要求文征明作对,联云:“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夏历每月的朔日、望日分别在上旬之初和中旬之中,且联语中有四处相重。文征明随口应对:“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上下联自然天成,不露斧凿之痕,堪称妙对。那书生听后,不由击掌赞叹不已。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挂葫芦 篇3

很久以前,有一个神仙厌倦了神仙的生活,只身来到人间,想要看看人间的百姓们是怎样生活的。

他乔装成卖油郎,挑着担子,来到一座偏僻山村,高声叫喊卖油。村民听到吆喝,相继提瓶前来买油。平日里卖油郎做生意,都是按斤计价,收钱打油。可吕洞宾与众不同,撇下油担,闪坐一旁,一边吆喝,一边打量着四周光景,既不看称,又不数钱。全凭买油人自觉称油,随意付钱。村里有些贪图小利之人见状,喜出望外,便都趁机多称油,而少付钱。而后一些村民闻讯,也都纷纷效仿,不一而足。

村里有个老实本分的后生见众人都是多打油少付钱,随后扬长而去。便也照此办理,拎着多打的油,兴致勃勃地赶回家中。见到母亲后,将众人和自己取巧买油之事,当作笑谈,说给了母亲。谁知母亲听罢,面带不悦,厉声训斥儿子攫取不当之利。责令儿子立即把多打的油如数退还,并向卖油郎当面赔罪、致歉。儿子遵嘱,退还了多打的油,补足了亏欠银两,还当面向卖油郎道了歉。

其实,神仙对此早已明察秋毫。但见全村百姓只有后生一人前来退油致歉,便连连夸奖其厚道诚实,善良孝顺。感慨之余,还伏身后生耳边,告知其一件秘事:“五月初一,将有大祸降临山村,在门前挂上一个葫芦,便可消灾避祸,太平无事。”

善良质朴的母亲听到儿子诉说,忙嘱其赶快把此消息告知众乡亲。听到消息的村民,纷纷在各自家中门楣之上挂起了葫芦。数日之后,果然乌云翻滚,大雨滂沱,山洪爆发。湍急的洪水冲走了村里没挂葫芦人家的房屋、家具和耕牛。而挂葫芦人家,则毫发未损,安然无恙。

此后,每年五月初一,全村人都会在此之前就早早地挂起葫芦,以祈保全家平安康泰。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黄河以北的山野乡村,商市集镇。这里的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开始置备和悬挂各式大小葫芦。可是在北方地区适宜种植葫芦的地方并不普遍。于是,人们就请擅长扎纸活的画匠们用彩纸粘成葫芦状,挂在自家门上已消灾祈福,驱祸避害。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故事 篇4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的故事有哪些? 篇5

这种说法来自诗人、学者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闻一多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因为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而且古代吴越百姓还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此外,古代五月初五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闻一多认为这应当是“像龙子”的文身习俗的遗迹。

闻一多对于古代神话和传说深有研究。在他的《端午的历史教育》和《端午考》著述中,考证了端午节的起源。他指出端午节本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吴越民族的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族祭的节日,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历史。那时居住在江南地域的吴越族由于不断遭受水旱灾害和瘟疫虫害的威胁,便以“龙”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希望“龙能保护自己”,并“断发文身”,将自己装饰成龙子的模样。

每逢夏熟季节五月五日这一天,他们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置于竹筒里,或裹以树叶,放于水中,献给图腾神,同时也自己食用。为了取悦图腾神,还制作了龙形木舟,在水上争相竞渡,击鼓游戏,以此来敬神娱神。

端午节的故事 篇6

第一个,年齿介子推(?—公元前636年)

东汉蔡邕《琴操》中记实,蒲月初五眷念介子推。蔡邕描写了一段话,大意是:晋国重耳与介子推,逃亡在外19年,介子推曾割大腿上的肉,给重耳果腹。其后重耳返国登位了,但却忘了封赏介子推。

为此,介子推有些怨气,写了篇《龙蛇之歌》感悟晋文公,随后就背着母亲躲在山中了。重耳多次呼叫招呼,介子推拒不下山。其后重耳纵火烧山,逼介子推下山。不测的是,介子推和母亲被烧作古在山中。

为了眷念介子推,晋文公饬令每年的蒲月初五不得生火,只吃寒食,粽子是寒食的一种。由此,后人以为端午节最早是眷念介子推的。虽然,也有许多人以为是清明通亮节。

第二个,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

屈原这个汗青人物,最早呈此刻《史记·屈原传记》中。在此当年,没有屈原这个人私人物记实。据闻一多考据,把屈原和端午节绑缚在一路,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呈现的。

公元前278年,秦国上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京城。屈原在这一年蒲月五日此日投汨罗江自尽。在此当年,屈原被楚王贬黜政治中心,相称于放逐到了江南地域。

为此,楚国人驾驶划子,但却没能在波澜澎湃的泪罗江上找到屈原。由此,形成了赛龙舟。此外,为了不让蛟龙吃失屈原的尸身,就投了米等许多食品。其后就形成了粽子。

第三个,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

伍子胥是楚国人,其后由于楚国要将他百口灭失(父兄均为楚王所杀),伍子胥就逃到了吴国。其后和孙武成为好伴侣,差点灭失了楚国,并将楚平王尸身发掘出来鞭尸。

吴王阖庐身后,吴王夫差登基。在吴越争霸之中,吴军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提议,鸡犬不留,但夫差独行其是赞成媾和。随后,越国行使中伤计,收买奸臣,终极夫差赐作古伍子胥。

作古前,伍子胥说:我身后把我眼睛挖出来,放在国都东门上,看越军灭吴。夫差震怒,将伍子胥尸身装在皮革袋子里,在蒲月初五投入大江。后人由此端午眷念伍子胥。

第四个,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

勾践,姒姓,别名鸠浅、菼执,夏禹昆裔,越王允常之子,年齿末年越国国君。和吴国争霸失踪败之后,在范蠡的副部下,颠末卧薪尝胆,越国很快规复气力,终极击败吴国。

在规复气力进程中,越国做了许多事,充塞了诡计和伶俐。但有一条是:以划龙舟来操演海军。这么做是不让吴国觉察越国练兵的念头。《越地传》中对此有记实。

因为勾践练兵采用的划龙舟的办法,而现在端午划龙舟角逐是此中一个紧张的项目。是以有人说,端午这个节日,也是为眷念勾践而设立并沿用的。

第五个,曹娥(130—143年)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身,其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日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蒲月五日遮天投江自尽。不测的是,五天后曹娥抱出父亲尸身浮出水面,众人惊诧。

虽然,尚有一种说法是,曹娥父亲曹盱,在蒲月初五迎伍神(伍子胥)的祭奠**中溺于舜江。过了十七天,在蒲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身抱父尸浮出水面。

但不管哪种说法,曹娥都被神话了。曹娥所住之村镇即改名为曹娥镇,舜江被改为曹娥江,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尚有闻名的《曹娥碑》一文作为佐证。蒲月初五就酿成眷念曹娥的节日了。

第六个,周处(236—297年)

周处是江苏宜兴人,三国东吴末年西晋初年人士,“荡子转头金不换”、“周处除三害”的典故,讲的便是他。少小时,被称为“第三害”;其后全力向上,称为国之栋梁。

史称,在西晋时代,周处先后任新平太守、广汉太守、楚内史、散骑常侍、御史中丞等职,事项用功,刚直不阿;干犯显贵,被派往西北伐罪氐、羌等族兵变,遇害于疆场。

值得正视的是,“端午”一词最早呈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文献成了当代人们覆按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紧张参考。是以,有人以为此刻的端午节,也是眷念周处。

端午节的故事 篇7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故事 篇8

纪念孝女曹娥说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端午节的故事 篇9

越民族图腾祭说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之后子胥投奔吴国,带吴伐楚,五战五胜,攻破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推荐,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