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民间故事初三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经典民间故事初三,欢迎查阅。

经典民间故事初三1

孙思邈,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七岁上学,每天能背诵几千字。长大后,善于谈论老、庄及百家的学说。后周宣帝时,因为政治扰乱,隐居在太白山,学道炼气,将养身体,寻求超脱凡俗的仙术。他洞晓天文历及观天占验的术数,尤其精于医病用药,而且为人仁慈,做事处世,务求积累阴德,一方面专心培育自己本原,一方面以济人救物为功德。一天,他偶然出门,在路上见到有人想打死一条小青蛇,蛇已经被打伤,流着血。孙思邈忙恳请行人住手,并立即脱 衣服赎来小蛇,帮它敷上药,放生在草丛间。

一月多时间过去了,孙思邈再度出门,碰见一位穿白衣的少年,带着许多随从和马匹。少年下马,迎上前来拜谢孙思邈,说道:“小弟承蒙道长相救,父母想见见您。”孙思邈救的人多,也不记在心上,听到此话也不当什么回事。那少年再次恳切拜谢邀请,思邈只好上了他准备好的马,和他并驾齐行。那马如飞,—会儿到了处庄园。那里花木正透着春色,景色祥和明媚,门庭焕然如新,极有气派,人物往来既多又有气势,望去俨然是王爷的府第。

少年请思邈入内,见一人端庄俊美,带白袷帽,穿绛色的衣袍,身后跟着许多侍从。看到思邈,高高兴兴地上来迎接,嘴里谢道:“十分想念道长,所以派孩子来迎接。前不久,小儿偶然外出,突然被愚人伤害,全靠您脱 衣救赎,保全性命。这儿我们的同族不少,都感激先生再生之恩。今天能面见道长,真是荣幸啊!”一会儿,请思邈进入内堂。里面好像是宫殿的内宅,见一位中年妇女,领着个穿青衣的小孩出来,再三拜谢说:“这小孩儿呆头呆脑,被人打伤,全仗道长救护才免一死。”思邈这才想起曾经救活一条小青蛇,不由疑问重重:这是什么地方?又见左右服侍的都是太监婢女,侍从呼戴白袷帽的为“君王”,称乎中年妇女为“妃子”,心中十分诧异,便悄悄问身边的人,“这是什么地方?”回答说:“这是泾阳水府。”原来那“君王”,是泾阳的龙王呢。龙王请来宾客僚属,排下酒席,奏起音乐,宴请孙思邈。思邈推辞,说自己正辟谷服气,只能喝几杯酒。

在水府流连了三天,龙王问孙思邈想要点什么谢礼,孙思邈回答说:“本人居住山野,只喜好修道,冥想仙真锻炼形神,眼中虽看到各种物事,心中却没有什么欲求。”龙王把美丽的轻绡和珍贵的珠子、黄金送给他,思邈坚决辞谢不肯接受,龙王说:“道长是不把它们当回事罢,可怎么报答您呢?”于是命儿子取来秘藏在龙宫的药方三十篇交给思邈,说:“您是真正的有道之士,拿着它们可以济世救人。”于是备好仆马,送思邈回到所居的山上。

思邈对自己遇到的事十分惊异,试着用那三十篇医方治病,效果都很神妙。后来,他编写《千金方》三十卷,将龙宫之方编入书中。

《千金方》是医家的千古名着,造福世人不可胜数。孙思邈修道有成,医业又精,救人无数,所以被百姓尊为药王。在他家乡耀县,人们立庙纪念他,那庙所在的山就被称为药王山,周围民众至今仍流传着药王和龙王相交的故事。

经典民间故事初三2

阳春三月,余姚和慈溪北部大片的农田里,绿油油的蚕豆长得格外惹人喜爱,竞相怒放的蚕豆花犹如展翅飞翔的黑蝴蝶,豆花的芳香飘荡在广阔的大地上,沁人心脾。到了五月初立夏时节,蚕豆已长出粗壮的果实,剥掉厚厚的豆荚儿,里边是绿澄澄又大又嫩的青蚕豆,多的三四颗,少的一二颗。慈溪人爱吃青蚕豆,或煮或炒,香喷喷甜滋滋,小孩子们则喜欢把煮熟的青蚕豆串成一圈,像条项链似的挂在脖子上,互相约了到田野里嘻闹,边玩边吃,非常开心。六月底,蚕豆成熟,农民们开始收摘蚕豆,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野。农民们还喜欢把蚕豆晒在路上,让行人从上面踩过,使蚕豆从豆荚中脱出。每当此时,满地皆蚕豆,人踩在上面,一片哗啦啦响,别有一番情趣。

余姚北部和慈北所产大白蚕豆,为浙江省五大名豆之一,也是全国着名的蚕豆良种。大白蚕豆粒大质优,光滑结实,含有丰富的蚕白质和脂肪。大白蚕豆俗称大豆、罗汉豆、当地人多称其为“倭豆”。据说,当年戚继光率兵在余姚沿海抗击倭寇,戚家军奋勇杀敌,所向披靡.将士门每杀一倭寇,便摘一颗蚕豆代之,用线串了挂在胸前,到时以豆数多寡记功论赏,这样,“倭豆”之名逐渐叫开了。

蚕豆浑身皆是宝。除食用外,工业和医药都少不了它。即使豆壳和豆杆,也是上好的饲料和燃料。夏秋之夜,燃上一堆豆壳,其散发出的烟具有强烈的驱蚊杀菌之效。

大豆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用蚕豆制作成粉丝,蚕豆粉丝白亮细长,柔软但煮不烂,是粉丝中的极 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间对大白蚕豆的几种加工方法:

一、油沸豆:又分为去壳的油沸豆瓣和不去壳的兰花豆两种,均色香味俱佳,是家常佐餐佳品,近年来,产油沸豆还出口海外。

二、茴香豆:鲁迅小说《孔乙已》中曾写到孔乙已吃茴香豆之情节,这茴香豆就是用蚕豆加工而成的。茴香豆加工方法简便,味道却好。

三、炒蚕豆:这是农村里最常见的吃法。炒蚕豆有很多的花样,味道各不相同。有直接把硬豆下锅炒的,也有孵出豆芽后再炒的。观城一带所出的“盐炒豆”松脆香美,老少都爱吃。还有一种炒豆坚硬但特香,称“石板豆”,年轻人喜欢吃,大多藏在口袋里,一颗一颗往嘴里塞,“吱崩吱崩”咬着,有滋有味。

经典民间故事初三3

阿凡提行医的时候,一位肥胖得走不了路的人来求医:“阿凡提,我走几步路就觉得胸口堵得慌,喘不过气来。只要能医好我的病,您要多少钱我都给您。”

阿凡提给他号了号脉,说道:“您的整个心脏被脂肪包往了,可以说是不治之症。您多则半个月,少则七天就会归天。”

这位肥胖症患者吓得要死,回到家后整日茶不思、水不饮、饭不吃、睡不宁。过了十五天,他整整瘦了一圈,但却没有死。

他来到阿凡提跟前埋怨道:“您是什么医生呀?胡说八道,害得我好苦,现在都过了二十多天,我怎么没死呀?”

“对呀,这就叫妙手回春,快付我行医费吧!”阿凡提回答说。

请吃吧,我的狐皮大衣

一位富有的人家,请了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到他家赴宴,其中也有阿凡提。阿凡提穿了身普通的衣服应邀赴宴来了,穿戴讲究的那些体面人物,看见阿凡提那身极普通的穿戴,谁也不理睬他,既没人让座也没人让餐。见此情景阿凡提悄悄跑回家。头上戴了一顶崭新的帽子,身上穿了一件华丽的狐皮大衣,重新赶来赴宴。阿凡提刚一进门,众人便点头哈腰地簇拥过来,把他请到席中央,还把吃的佳肴摆到了他面前。

但是,阿凡提并没有伸手品尝那些美味,却把狐皮大衣的袖子伸到宴席桌前,一本正经地自言自语道:“请吃吧,我的狐皮大衣!”

驴的叫唤比这个好听

国王心血来潮写了一首拙诗让阿凡提看。阿凡提看过诗后对国王说:“陛下,诗还是让那些诗人写吧,您还是老老实实当您的国王吧。”

国王听了发怒道:“来人,把他关进驴圈!让这个不懂诗的蠢驴好好听那些驴的叫唤去吧!”

阿凡提在驴圈里被关了一个礼拜后,国王心想:这回他该老实了,肯定会称赞我写的诗。于是便把阿凡提叫来,把他新写的一首诗大声地念给了阿凡提听,然后问道:“怎么样,阿凡提,我这首诗写得还可以吧?”

阿凡提听后一声不吭转身就往外走。国王叫住他问:“阿凡提,你上哪儿去?”

“陛下,我还是回驴圈去吧,驴的叫唤比这个好听一点。”阿凡提回答说。

你自己猜吧

一位狂妄的巴依要到巴格达去,当他来到一个岔路口,不知道应该走哪一条路而为难的时候,阿凡提骑着驴走了过来。

“喂,阿凡提,我去巴格达应该走哪一条路?”

“喂,你怎么知道我是阿凡提?”阿凡提问道。

这个狂妄的巴依想羞辱一下阿凡提,说道:“我不仅知道你叫阿凡提,还能猜出你在想什么。”

“那你猜猜看我在想什么?”阿凡提问。

“你现在饥肠辘辘,想吃一只美味的烤鸡。”巴依说道。

“太对了,”阿凡提说完转身就走,并回过头来对巴依说道,“那就请你自己猜一下哪条是去巴格达的路吧!”

经典民间故事初三4

传说四川峨眉山上,从前有一座会飞的小山峰。它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西;飞到哪里,就在那里压坍许多房子,压死很多人。

那时,西湖灵隐寺里有一个和尚,因为他整天疯疯癫癫的,不守佛门的清规,所以人们都叫他疯和尚。有一天,疯和尚得知中午辰光,那座奇怪的飞山将飞落到灵隐寺前的村庄上来。他担心山落下来会压死很多人,就五更爬起身,奔进村庄,挨家挨户地告诉说:“今天中午有座山要飞到这村庄上来了,大家赶快搬场呀,迟了就来不及啦!”

老头儿听了直摇头:“疯和尚,你又来寻开心了,山是顶重的东西,谁见过会飞的山呀!”

当家人听了叹口气:“我们穷佃户往哪里搬家呀!要是真的有山掉下来,压死也只好怨命啦!”

小伙子听了哼鼻子:“别编谎话吓人啦!山压下来就拿肩膀顶着,我们不怕!”

小伢儿们嘻嘻哈哈地跟在他后面,指手划脚看热闹。

疯和尚这家进那家出,全村百十户人家都关照过了。他说得嘴唇破、唾沫干,却没有人信他的话,更没有一家人准备搬场的。

太阳越升越高,中午眼看就要到了,疯和尚急得团团转。这时,他忽地听到“的的打,的的打”吹唢呐的声音,赶紧顺着声音奔过去。一看,好呀,原来有一家结婚,人进人出,热闹极了。疯和尚搔搔头皮想一想,就推开众人,钻到堂前,不管三七廿一,把新娘子往肩上一背,抢出大门往村外飞跑。

新娘子头上的红披巾还没有揭掉,忽然糊里糊涂地叫人背着飞跑,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吓得哇哇叫。疯和尚抢新娘子,这还了得!人们抓门闩的抓门闩,抡扁担的抡扁担,挥锄头的挥锄头,举钉耙的举钉耙,没命地追赶上来。一面追,一面喊:

“抓住疯和尚!”

“前面快快拦住呀,别放他跑了!”

这一下,把全要都哄动了。也不管是亲戚不是亲戚,是朋友不是朋友,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村人都追了出来。只有村东一家财主没有动,倒反站在门前看热闹,讲风凉话:

“出家人抢新媳妇,真是件新鲜事,嘻嘻!”

疯和尚背着新娘子,一个劲住前奔。他跑得真快哩!大家一直追出十几里路,还未追上他。等到太阳当头,疯和尚站住脚,不跑啦。他从背上放下新娘子,自己往地上一座,摇着扇了扇风凉。人们赶到他跟前,刚要揪住打他,却不料一霎时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大风刮得呼呼地响。突然“轰隆”一声,人们都被震得跌一跤,大家爬起来一看,已经风停云散,太阳刚照在头顶上了,却见一座山峰刚刚落在他们的村庄上。人们这才明白过来:疯和尚抢新娘子,是为了救大家的性命。

村庄被压在山底下,大家都无家可归了。有的人急得捶胸顿脚,哇哇大哭起来。疯和尚说:“哭什么!你们不知道,村里的财主已被压死在山下了,今后你们各人种自己的田,还怕盖不起房子!”

人们被说得高兴起来,欢欢喜喜地正想散去,疯和尚又讲话了:“别走别走,大伙听我说,这座山峰既然能从别处飞来,也就会从这儿飞走;飞到别的地方,以会害死许多人命脉。我们在山上凿它五百尊石罗汉,就能把山镇住,不让它再飞往别处害人,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听了,一齐说好,马上就动起手来,锤的锤,凿的凿,“丁丁当当”忙了一夜,五百尊石罗汉就凿全了,山上山下布满石龛佛像。只凿了罗汉的身躯,却来不及凿出眉毛眼睛。疯和尚说:“我有办法,让我来!”他不用锤了用凿,只用他长长的手指甲到石罗汉脸上去划。半天工夫,便把五百尊石罗汉统统都安上了眉眼。

从此,这座小山峰就再也不能飞到别处去,永远留在灵隐寺前面啦!因为它是从别处飞来的,所以就叫做“飞来峰”

经典民间故事初三5

南宋年间,有一年,又逢三年一次的大比之期,各地学子纷纷云集京城临安,城中旅店早已人满为患。

却说“西湖十景”印月井旁的吉祥旅店里,住着严州府睦州文昌的一位学子何梦桂举人,早在三月前就离开石峡书院来这里复习迎考。有道是“十年寒窗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何举人一边紧张学习一边掰着手指头数着愈来愈近的考期。

就在临考前三天的晚上,他忽然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左手拿着几棵白菜秧,右手提着锄头在自家院墙上挖坑种白菜。不一会儿,天空下起雨来,他想起父母还在田间劳作,便戴上斗笠撑着雨伞出门送雨具去了。回家来推开院门,一眼望见院子里站着表妹鲁秀英,不由又惊又喜,因为父母早年就给他和表妹定下娃娃亲,双方约定考中后即成亲。晚上,他和表妹俩人背靠背同榻而眠,可不知怎么的,任凭他怎么使劲想翻身同表妹好好亲热一番,就是动弹不得,急得他火烧火燎,心中不由十分懊恼,“唉”地长叹一声。

岂料这一声长叹倒把何举人叹醒了。他这才知道自己在做梦,不由心中奇怪。因为他平常很少做梦,这大考在即梦到这些也不知是什么兆头。天亮后,何举人梳洗完毕,便上街想找个看相算命的先生给解解梦,没走多久就在街旁遇到了一位,卦摊上写着“铁口直断李半仙”。虽说这李半仙是个瞎子,可他知道的事却比明眼人要多得多。何举人将昨晚之梦说给他听,李半仙听后沉思了一会儿摇头晃脑道:“举人,你梦见自己在墙壁上种白菜,这不明摆着预兆你种(中)不了嘛,说明你此次科考无望;你雨天头戴斗笠又打着雨伞举在头顶,正所谓多此一举;既然你和表妹赤身裸 体同睡一床,却又无法行那云雨之事,岂不就是空欢喜吗?举人,你看我如此解梦是否恰当?”

何举人听了,觉得他说得十分有理,便付过谢银转身走了。一路上,他想:我何某人在严州府睦州石峡书院,可是数一数二的学生,大家都认为我这次科考一定能高中。若真如梦中所兆墙壁上种白菜“中”不了,传扬出去,岂不名誉扫地?既然高中无望,那又何必去参加这次考试,做那无用功呢?我还是早点回家寻个学馆教书过日子算了。

何举人主意已定,当即回旅店收拾行李准备回乡。旅店老板杨成龙看到,心中诧异,忙问道:“何举人,大考在即,你收拾行李却是为何?难道是嫌小店招待不周要往别处投宿?”何举人见杨老板误会,只好解释道:“杨老板此言差矣,学生并无他意,只是不想参加这次考试,打算回家乡去了。”杨成龙一听,追问道:“这又是为何?”何举人这才将昨晚之梦及刚才街上李半仙的话细细说了一遍。不想杨成龙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何举人见状问道:“杨老板因何发笑?”杨成龙一本正经道:“何举人呀何举人,你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想,一个梦就能决定你一生?那李瞎子为了混饭吃,随口编的胡言乱语你也相信,那你这十年书岂不白读了?再则,你所做的梦在我看来完全是些好兆头,不信请听我解一解此梦如何?”

何举人听了半信半疑道:“那依你说又是怎样呢?”杨成龙手拈胡须慢慢答道:“你梦见墙上种白菜,说明你此次科考定能高种(中);下雨天头戴斗笠手撑雨伞出门,说明你复习准备得相当充分,正所谓有备无患啊;你和表妹背靠背同睡一床,说明你翻身和表妹面对面的时候已经不远了,你们的婚姻大事马上花好月圆。何举人,此梦这样解说也很合乎情理,你说是不是?再说,咱抛开此梦不说,大考就在眼前,这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时刻,你若不参加这次考试,就根本没有考中的机会了,岂不白费了十年寒窗苦读,辜负了父母和教育过你的师长?你若参加这次考试,就有了考中的机会,一举成名就在此一搏。”

听了杨老板的话,何举人顿觉眼前一亮,细想想觉得有道理,自己复习得如此充分,岂能临阵脱逃?于是马上打消了回家的念头,继续在“吉祥”旅店认真复习。考试那天,他信心十足地走进考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高中探花。

同样一个梦,由于两种截然不的解说,却使何举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使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命运要靠自己去掌握。


经典民间故事初三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