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故事2020精选

我们要紧随榜样足迹,感悟榜样精神,吸取榜样力量。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榜样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榜样的故事1

骑坏7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包,行程40多万公里、足以绕地球10圈……与许多年轻人不同,1980年出生的贺星龙从卫校毕业后选择回乡当村医,守着黄土,守护乡亲,一守就是18年。

初心

大宁是山西出了名的贫困县,乐堂是大宁出了名的贫困村。贺星龙回来前,村里没出过一个专业医生。

“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夺去性命”。贺星龙12岁时,最疼他的爷爷去世了,那时爷爷才50岁出头,一场重感冒引发了肾衰竭。

“如果及时治疗,爷爷肯定能活下来。”从那时起,贺星龙就萌生了当医生的念头。

1996年,贺星龙考上了卫校,但三千多元的学费让全家犯了愁,母亲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出302元钱。就在贺星龙以为求学梦要破灭时,善良的村民们伸出了援手,你家三十,我家五十,把他送进了学校。

三年后,成绩优异的贺星龙主动放弃留城机会,回到村里当了一名医生。

守护

每年腊月,贺星龙都是村里最忙的人。村民们讲究“正月不看病”,“老病号”要赶在年前把病看了,把药备上。

对贺星龙来说,除夕夜出诊不只一次。因为那句“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他没有拒绝过一次出诊,风里雨里,随叫随到。

山大沟深,村落分散,明明看见了羊群和炊烟,找到窑洞却要翻山越梁。每次出诊,贺星龙都要往摩托车上绑上“三件套”:自制的医药包、蓝色药箱和一根长扁担。在摩托车无法通行的地方,那条扁担是用来挑药箱和医药包的。

最多时一天要出诊30次!长年劳累和生活不规律,让他落下了一身病,摔伤擦伤更是家常便饭。有一次摔得差点儿没命,一位大婶扶着浑身是血的贺星龙,心痛得直掉泪:“你这个娃,究竟有多急的病人呀,连自己命都不要啦?”

每到过年,在外务工的人总喜欢到星龙家里坐坐。“平时我们顾不上,老人孩子你就替咱多招呼着。”一句“替咱多招呼着”,贺星龙把它看作信任,当成责任。

“老人们眼神不好,也记不住,我就给他们把手机设定好,按一个键就能拨通我。”说话间,贺星龙有些“小得意”。

扎根

其实,贺星龙很缺钱,每年的行医收入不过万元。为了补贴家用,他家养了两头驴,四亩旱地上种点玉米和向日葵。妻子靠在县城打工的收入,勉强维持两个孩子上学的开销。

但这些年他免去的出诊费、医药费和不好意思要的账,加起来少说也有三四十万元。有人劝他,好歹收点汽油钱啊,有钱不挣,不是傻子吗?

“当年要不是乡邻们帮衬,哪有我的今天?”贺星龙说,要想挣大钱,当初就不会回来。

他开药都选最便宜实用的,有的药只要三两元。一来二去,上门送药的都不愿到村里来。“太贵的药老百姓哪用得起啊!”贺星龙赶紧陪着“说好话”。

贺星龙已经好几年没添新衣服了,开摩托车店的同学送他几身工服,他就倒换着穿,破了就补一下,衣服上满是粗粗的针脚。妻子陈翠萍狠狠心花了200元钱给他买了件新棉衣。

“没想到,他一出门就送给了上村的残疾五保户。”当时陈翠萍有些生气,但很快就想开了,丈夫就是这样的人,心软着呢。

村里13户无儿无女的五保户,是贺星龙主动照顾的对象,免费治病不说,还时常捎一袋面,带几个馍。过年时,还会请他们来家里吃顿团圆饭,添件新衣裳。

村里留守老人多,大事小情都喜欢找贺星龙。平时,他作为村里的年轻党员,带着大伙引水、修路、栽果树,村里的事儿样样离不开他。

“逆行”

2003年,贺星龙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多年不见的同学,有开诊所的,也有在大医院上班的,生活体面。而他就像个“外星人”,衣着简单,面容沧桑。

有同学数落他死心眼:“当年让你到城里发展,你非要回山窝窝当医生,自己受苦不说,你对得起老婆孩子吗?”

贺星龙百感交集,无言以对,躲进卫生间哭了。聚会还没结束,他就悄悄离开了。

妻子心疼丈夫,自然明白他的心思。“当初嫁给他就看他人老实,对病人都能这么好,肯定会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可还是有两次吵得差点闹离婚。”陈翠萍说。

2008年,丈夫瞒着她借钱在黄河边上买了两孔窑洞,想作第二诊所。陈翠萍知道后火冒三丈:现在年轻人都到城里买房子,哪有回村买窑洞的呀?

2009年,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陈翠萍费了好大劲在城里谈妥了一间门面房,准备“逼”丈夫进城开诊所,同时方便照顾孩子。可贺星龙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夫妻俩为此吵翻了天。

后来,不知是谁把这件事传开了。乡亲们着急了,贺星龙一天就接到了十几个挽留电话。索堤村70岁的郝芳花甚至走了6里山路来找他。老人哭着抓住贺星龙的手:“娃呀,你可不能走啊,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谁来管咱呢?”

一旁的陈翠萍见了,抹起了眼泪。她又何尝不理解丈夫呢?村里老人多,离了谁都行,可真离不了星龙这个医生。在打工照顾孩子的同时,陈翠萍一有空就回村帮丈夫一把。

“我问自己,人活着到底图个啥?这里穷人多,需要帮助的人更多,我走了谁来管他们呢?咱是一名党员,大家都看着哩!”贺星龙说,“在老百姓跟前,咱算是有用的人;出去呢,普通人一个!”

回首当年从城市到乡村的“逆行”,贺星龙说不后悔:“钱是没挣下,但咱活下了4000多乡亲,值!”

  榜样的故事2

宋书声,1928年出生于河北新河。1980年至1996年期间担任中央编译局局长。曾参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马列主义著作的翻译、审稿工作,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研究。

“如果没有党,还不知道我今天又在何处”

鲐背之年的宋书声向共产党员网《同学》工作室记者回忆起年轻时候的情形。1942年,那个时候很艰难,华北地区旱灾、虫灾严重,常常吃不饱,穿不暖。为了生存,宋书声选择到自行车铺当了学徒,修自行车。1946年,共产党的部队把他带离了自行车铺,让他有机会进入北方大学学习俄文。大学毕业后,宋书声就被分配到位于辽宁大连的实话报社工作,成为了一名翻译,就在这里,他向实话报社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党员。他在自己的申请书里动情写下:“党为我找到了出路,如果没有党,还不知道,我今天又在何处。党就是我的家,让我感到更大的力量。”1951年实话报社停刊之后,组织安排宋书声到中宣部翻译室工作,后来又成立了中央编译局,在那里,宋书声待了一辈子,直到退休。

用一辈子做一件事

从1949年起,宋书声一直从事俄语、德语翻译工作,主要是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除组织领导工作外,他直接参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部分卷次的翻译、定稿和审稿工作。翻译《马克思主义论国家》,重校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第2编(大部分)、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几篇重要书信,主持编辑第一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本)等。其中,他带领重校的德文版《共产党宣言》,除少数地方需要修补外,一直沿用至今。除了将国外的马列著作翻译至国内使用,源源不断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力量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翻译成外文,在国际上传播出去,也是宋书声的一项重要工作。

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实践者

在从事马列主义著作学习翻译研究过程中,宋书声形成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一生。宋书声认为,在编译局这几十年没有虚度年华。有人问他,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精神支柱是什么?宋老说,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信念,二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三是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无限热爱和执着。

  榜样的故事3

印春荣,现任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司令部副参谋长,曾是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普洱边防支队的缉毒英雄。自1998年以来,他参与缉毒量创公安边防部队之最,平均每3天破获一起贩毒案件。2017年7月28日,习近平亲自将“八一勋章”挂在印春荣的胸前。

从军医岗位走上缉毒一线

印春荣出生在云南边境地区,这里与东南亚“金三角”毗邻,从小到大,许多因毒品家破人亡的悲惨故事,时常发生在他的身边。太多的人间悲剧,让印春荣疾“毒”如仇。1982年,印春荣高中毕业后毅然报名,希望成为一名公安边防缉毒战士。可他没能实现上缉毒战场的梦想,而是被选拔当上了军医。16年后,他凭借自己行医经验和敏锐的观察能力,终于得到一次“卧底”机会。那是在1998年10月,时任保山支队龙陵大队医务室军医的印春荣意外得到一个线索——有毒贩要转手一批毒品。他激动地找到龙陵大队的大队长,汇报了这一线索。当时缉毒人手紧张,根本抽不出人手去查这个线索。“不如让我去吧?”印春荣对大队长说道。看到大队长还在犹豫,他再次说:“我觉得我能行!”最终,他的坚持打动了大队长,大队长同意让他乔装打扮,扮演一个买货的老板与毒贩联系,打入贩毒团伙内部。

在这次缉毒行动中,成功抓获毒贩两名,缴获***将近十公斤,印春荣的工作能力得到认可。1999年初,印春荣正式调入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普洱边防支队,走上了缉毒第一线。

在生死线上与毒贩斗智斗勇

多年来,印春荣不断变换角色,有时是出手阔绰的“大款”,有时是失魂落魄的“马仔”,周旋于形形色色的毒贩中。他凭着非凡的胆略和过硬的本领,数十次面对毒贩枪口,30多次乔装打入贩毒集团内部卧底侦查。2002年5月,他乔装成“马仔三哥”只身与毒贩见面,对方不仅枪不离身,还有保镖护卫。面对不利局面,他与毒贩斗智斗勇,最终将毒贩引入包围圈。2003年11月,印春荣扮成“老板”的“小弟”,与两名毒贩一起去见老板“耗子”,他与两名毒贩同吃同住19天,先后开车辗转于昆明、贵阳、广州、东莞、深圳等3省7市,与“耗子”苦苦周旋。一路上,毒贩困了睡、饿了吃。而印春荣只能瞪着眼睛熬,饿了啃几口干面包,渴了喝一点矿泉水,困了抽支烟撑着,生理和心理都已疲惫至极。经过反复较量,印春荣和他的战友们终于将“耗子”诱出抓捕。

在缉毒战线上,印春荣随时随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有一次,一个穷凶极恶的毒贩面对警察的拦阻检查,眼看罪行败露,一边歇斯底里地大喊着,一边驾车冲卡,疯狂逃窜。那时,印春荣闪冲上去,一手死死抓住车门,一手与毒贩争夺方向盘。他的双脚被汽车拖在地上,鞋子都磨烂了,鲜血直流。车内毒贩猛击他的面部,他忍着剧痛就是不松手,直至把毒贩擒获。

用大爱与大义守护家人

印春荣断了毒贩的财路,境外贩毒集团悬赏100万元人民币,扬言要报复印春荣以及他的家人。为了防止犯罪分子对家人打击报复,每次休假回家,印春荣都会选择深夜才进家,之后一直待在屋里,不随意抛头露面。结婚二十多年来,印春荣和妻子长期两地分居,家庭生活的重任几乎全部落到他妻子肩上。一次,儿子生病、岳父住院,印春荣的妻子请假带着生病的儿子到昆明照料老人。当时,他正在昆明办案,几次从医院门前经过,都没去看望。妻子得知后一时很不理解,后来才知道,他是怕家人被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而盯上,既可能导致案件侦办失败,也可能给家人带来伤害。直到那时,妻子才真正了解他一直从事着高度危险的工作,也逐渐明白丈夫的大爱与大义。

印春荣也有柔情的另一面。“算一算,与毒贩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妻儿在一起的时间要多得多。”让毒贩闻风丧胆的缉毒英雄,一提起家人,满脸愧疚,眼睛有些湿润……印春荣说,每次办完案后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给妻子和儿子做顿饭,给他们洗几件衣服”。

“我们在边境多查一克毒品,多抓一名毒贩,百姓就少受一份害!”这是印春荣的坚定信念。

  榜样的故事4

李元敏,新疆伊宁县胡地亚于孜乡盖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一名农村妇女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从村里的一名致富能手到带领全村人一起致富的当家人,她将一个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改造成“民族团结先进村”“社会稳定和谐村”“村风文明示范村”……一路走来,村民们都对这位“女汉子”村支书肃然起敬,亲切地称她为“杰米拉”(维吾尔语,意为“美丽”)。

临危受命的“领头雁”

李元敏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从横贯村里的吉里格朗河南岸嫁到北岸。她从一头牛养起,逐渐发展成养殖产业,又承包土地种大蒜、地膜土豆和玉米。李元敏和丈夫勤劳致富,成了村里的养牛大户,日子过得富足。然而,盖买村是伊宁县有名的“后进村”,村“两委”班子软弱,经济发展缓慢,人心也是一盘散沙,李元敏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0年,乡党委找到曾当了7年村委会委员的李元敏,希望她能够挑起村党支部副书记重担。于是,李元敏走上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岗位。后来,她又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委会一毛钱都没有,还欠着9万多元外债,连火炉都是摆设。上任第一天,‘杰米拉’是从家里背着煤来的。没钱买纸和笔,她自掏腰包。”一位村干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道。“当村干部我不为钱,就是让全村人能过上好日子。”面对这个“后进村”“空壳村”,李元敏下定了决心。

敢碰硬的“女汉子”

李元敏是个快人快语、做事泼辣的大姐。作为村里的“一把手”,李元敏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刚一上任,就处理了2名向群众索贿的村干部,劝退3名群众反映差的村干部,通过竞争上岗和考核推荐组建村干部队伍,对有能力肯干事的村干部各用其能。“她干事很有魄力!”村民吾乎兰姆·司马义说。经过一番整顿后,村干部作风切实转变,为村民办了不少实事。

“其实我的学问不高,但是我知道,咋样给老百姓能办事。作为一个基层干部,我们就要敢说、敢抓、敢干。”李元敏说。她坚持和男同志一起值班、一道巡逻,带头包巷联户。她克服多年糖尿病的折磨,始终奔波忙碌在田间地头。李元敏事事亲自上阵,时时冲在前头,一年穿烂了五六双鞋,她用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干好村里的每一件事。

盖买村的贴心人

共产党员网《同学》工作室记者了解到,李元敏从小就随家人从山东省牟平县来到这里,跟维吾尔族小伙伴一起长大,能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村里人还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称她为美丽的“杰米拉”。

身边的群众遇到困难时,李元敏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帮助他们。这些年来,帮助过多少村民,她自己都记不清了。李元敏开商店时,发现买合布里赞病了,与丈夫骑摩托车把她送到医院,垫付了500元的医疗费。李元敏还掏钱为买合布里赞的两个女儿置办了嫁妆,主持了婚事,还帮买合布里赞为她的丈夫办了丧事。2005年,很多村民想出钱盘下李元敏的商店,但她却把开了15年的商店免费送给了村里的单身母亲吾乎兰姆·司马义。邻居家的小阿曼古丽生病,她连续奔波两三天,为她募集8500多元治病钱。村民陈善英患小脑萎缩不能自理,丈夫又车祸去世,李元敏不仅送她去养老院,还把她女儿接到自己家里照顾。

提起李元敏,村里人竖起大拇指:“这个书记不简单!心里装着百姓,才会为百姓办实事。”李元敏带领的盖买村“两委”已成为村民真正的主心骨,盖买村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

  榜样的故事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

大学毕业参与北斗系统研发,28岁担任北斗设计师,32岁担任主任设计师……王淑芳既是两代北斗系统方案的论证者,也是4项国家军用标准的执笔者,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她见证了北斗的问世,也见证了北斗的成长。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导航中心副主任王淑芳,她的北斗“星”路历程,一路走来情怀不变。

投身北斗

农村出身的王淑芳,是靠借钱读完的大学,毕业后本想尽快挣钱还债,赡养年迈的父母,但一次偶然机会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1994年,北斗工程筹备组到北航招收学生,王淑芳被北斗强军富国的战略意义所吸引。“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两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国导航系统还处于空白领域。中国一定要搞北斗!”她放弃了外企工作机会,毅然投身北斗事业,负责北斗用户机研制。当年北航电子工程系108名学生,她是唯一一个报名参军的。

2000年第一颗北斗卫星升空,王淑芳和研发团队开始对北斗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炎炎夏日、骄阳似火,一测就是几个小时,他们甚至连伞都不敢撑;瓢泼大雨、鹅毛大雪,这正是测试恶劣天气对卫星信号影响的最佳时机,于是他们也陪着用户机淋在雨中、冻在雪里。

就这样测试了几个月,因长期超负荷工作,过度劳累,王淑芳的心脏频发早搏,多次晕倒在工作岗位。有一次医生让她做24小时心率监测,她却带着监测仪跑去工作,由于用户机发射信号干扰了心率监测,监测仪白带了。但她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反复测试,用户机发射功率由30瓦降到了1瓦以下,测试数据为北斗国家军用标准制定提供了充分依据。

推广北斗

2007年,为推动北斗产业化进程,王淑芳做出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选择,从北斗导航研发系统转到交通运输行业,牵头实施首个二代北斗系统民用示范工程,建设管理“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

刚转行时,家人很不理解,之前的研发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从头起步,从零开始。王淑芳的一番话,打消了家人的顾虑。她说:“世界上两大导航系统,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两个系统几乎同步建设,可是GPS做到了让全世界离不开它,GLONASS却鲜为人知,根本原因是GPS通过产业链来反哺系统建设,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是卫星导航最大的用户,转业交通,就是想让‘北斗’用起来,让她成长,让她壮大!”

王淑芳提到一个细节,她去年参加了张家口市宣化区炸子市街小学、东升路小学的一次校园分享活动,下楼梯时,一个孩子迎面走过来,有些怯怯但却自豪地对她说:“王老师,我爸爸是开大车的,他在用北斗……”王淑芳动情地说:“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感动。以前大家排斥用北斗,现在大家觉得用上我们中国自己的北斗是一种荣耀。孩子的话让我觉得所做的一切特别值!”

情系北斗

王淑芳告诉共产党员网《同学》工作室记者,在工作之余,自己喜欢写写画画。读书的时候,曾写过诗集,画过“百猫图”,现在也一直保持着这项爱好。“踏朝霞,迎风雪,城际如梭,高铁山间过。野鸟衔枝蓄冬巢,迟暮中年,无暇时光错。”这是王淑芳一次匆匆出差途中写下的词作,大意是感慨20多年的科研生涯,倍感时间珍贵不容错过。“京城五月骄阳照,不知春色好。八方来客为联调,白发青丝笑。他年陌路不相识,星在天间闹。”这首词描绘了王淑芳1998年参与航天某厂模拟卫星和地面联调的情景。

当初为研制用户机,王淑芳结婚十年才要孩子,作为女人,她多么期盼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日子,可北斗系统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她每月至少有一半时间奔波在不同城市之间,根本没精力带孩子。最为重要的是,北斗用户机发射功率没降下来之前,辐射信号对胎儿发育的影响不可估量,为此她也不敢要孩子,而这一等就是十年。“我的同学好多孩子都已经上大学了,我家孩子今年才小升初。”王淑芳回忆说,“那时的同事,都不敢要孩子,有一个女同事当时意外怀孕,而且怀的是双胞胎,一般人要是能怀上双胞胎肯定乐得不行,这个女同事却吓得直哭……”

但王淑芳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她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北斗的成功,为女儿树立了榜样。2017年5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王淑芳工作室”成立,工作室logo设计得非常简洁,在绽放的紫色百合花中,有一朵淡黄色的莲花。这个logo的设计者正是王淑芳的女儿,在女儿眼中,妈妈正如百合和莲花一般清新淡雅,她决心做一个像妈妈一样优秀的人。


榜样的故事2020精选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