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理散文(精选7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如下是小编惊云帮大家整理的7篇生活哲理散文,仅供参考。

生活哲理散文 篇1

我以《人生》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究,尝试从这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

一、细读文本,认识生活

哲理散文并非向我们生硬地灌输某种道理,而是讲述一个生活常识,让道理蕴涵其中。课堂教学就是要学生先能读懂文本,进而读懂生活,所以我尽力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上课伊始,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思考作者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生活故事,然后让他们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学生们踊跃回答,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攀登高塔”。

接着,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曾经的攀登经历,谈一下这里的“攀登高塔”有哪些特别之处。学生开始细读文本,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如下:

学生1:“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人到达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说明攀登的过程很难,不易到达目的地。

学生2:登塔的阶梯随时都可能从脚下消失。这种攀登是危险的,有不确定性。

至此,我发现学生已经完全读懂了课文前四段的内容,并借机进行深入引导,转入文本阅读的第二个环节。

二、多元解读,感悟哲理

什么是哲理,即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原理。它饱含作者的感悟,是思想的火花;它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它寄寓于人生百态、家常里短之间。既然是哲理性散文,让学生理解其蕴含的哲理,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初读《人生》,我被文中充满哲理、意趣的文字所打动。课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了人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本质和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备课时,我总有一种冲动,急于把这种哲理告诉给学生们。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既要做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呢?我想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引导学生直接面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于是,我开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哲理与写作技巧。为此,针对前四段内容研读,我请学生思考、回答:

(1)作者谈及的“攀登高塔”,或许你没有亲历,但其中哪些内容,你有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和经历呢?

(2)作者谈的“攀登高塔”的特别之处,有哪些情形你很认同?哪些地方不认同?

同学们打开话匣子,争相发言。有的谈自己的登山经历,有的谈去沙漠探险的经历,虽然经历各异,但对攀登过程中的体验大致相同,甚至于与作者的经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接着我进行导问:文章的题目是《人生》,前四个段却写高塔,“人生”与“高塔”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看法。

从学生跃跃欲试的动作和喜悦的表情上,我感到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大多有了自己的感悟,于是我请几个学生回答。

学生1:文中“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另外的哪一级”,我觉得这就是讲人生,一个人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去呀!

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我马上对他们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表扬他们。

三、掌握写法,激趣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运用这种导读法,指导学生细读文本,学完《人生》的其它内容。学生们也真正理解了作者以 “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写三种人的深刻寓意。在此基础上,我顺势深究,写作技巧的讲解便水到渠成――比喻,即紧紧抓住甲乙两个事物的相似点,以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一个哲理的手法。但深刻的内涵,往往学生很难理解与体会。鉴于这种现实,在选择哲理散文的教学内容时,常常易陷入先入为主的困境――即把文章要表达的哲理告诉学生,但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所以从这点来说,领会作者的写法,让学生通过文本去体会作者的意图,形成自己的人生体验是哲理性散文教学最重要的教学内容。

生活哲理散文 篇2

首先要从哲理散文的内涵及其特点说起。哲理散文即作家因眼前事物触发而感悟出的某种人生真谛或生活道理,进而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文字。针对哲理散文的内涵,我们可归纳出三个关键点:第一,有特定的人、事、景、物等,即物象;第二,有引发作者感触的某种机缘或动因;第三,有作者感悟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抑或某种情感。这里所说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或某种情感”,既有作者赋予物象的某种道理或情感(此时“物象”则成了“意象”);又有作者由“意象”而衍生或生发的某种道理与情感。故而,对于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我们不仅要探究出作者赋予该“物象”的特定“意象”之义,还要探究出由此“意象”派生出的某种道理或情感。也正因如此,对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才比较困难。但凡事只要我们剥离层层遮幕或幻象,总会发现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对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也如此,既然作者按照一定思路构思行文,我们不妨也沿着作者的思维对文本的意蕴进行层层剥离式的解读。试以2012年四川卷刘亮程的《柴禾》一文为例剖析说明。

一、梳理行文思路,把握思维脉络

较之于一般的议论文,哲理散文既有一定的说理功能,又具有议论文较难或无法做到的语言优美、表达生动、情理交融等优点。哲理散文的表达并不像议论文那样遵循着严格的“论点一论据一论证”模式,而是由眼前具体而实在的人、事、景、物等写起,然后再逐步生发出相关哲理,鲜明地体现了散文之“散”的特征。初读哲理散文,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好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探究其意蕴做好准备。

节选的《柴禾》一文,共有九个节次,分析后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前三节回忆从黄沙梁搬走柴垛的情景,重点写柴禾这一物象的特点;中间几节写柴垛后来的遭遇与命运,重点写今天我们对待柴垛的态度;最后三节写由柴禾的遭遇与命运而引发的深沉思考。在分析归纳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初步作出判断:《柴禾》一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意蕴,主要应该在第三部分。其实,不仅《柴禾》的行文思路如此,分析一下2001年全国卷《门》以及上面所列举到的《说村落》等多篇文章,大致都有这种行文思路。先从日常生活中人、事、景、物写起,进而由具体描绘逐步转向理性思考,这种思考的过程又体现作者一定的感情倾向。我们此时要做的是,借助这种倾向来把握作者的意图,为后面的意蕴探究作准备。

万事万物各具特点,同一个物象,在不同人眼中亦有不同色彩,正所谓“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哲理散文中,作者仅截取物象某个层面进行个性化的叙述或描写,一定有其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为后文阐发哲理或抒发情感作准备。

刘亮程的《柴禾》,作者选取“柴禾”这一物象哪些特点来写,是“柴禾”特点的全部吗?就“柴禾”的特点来看,我们可以从科学属性上列举出其物质构成、自然分布等;我们也可以从艺术属性上列举其外在形态、审美效果等;我们还可以从社会属性角度讲述其生活作用、功能意义、某些际遇等。阅读该文,我们发现作者刘亮程笔下的柴禾具有“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等特点,很显然,作者是从社会属性这一角度述说。为什么要选取这一角度,目的何在?阅读后文我们不难懂得,刘亮程先生正是借助“柴禾”这一社会属性作为触点,在介绍“柴禾”的种种社会遭遇之后,才引发出深刻的社会学层面意义的思考。

总体来说,哲理散文中的物象意义,作者一般都是选取该物象众多意义中某一层面进行阐释,“弱水三干,我只取一瓢饮”,而这“一瓢”又多是该物象的一些社会学层面的意义,《柴禾》中的“柴禾”,《说村落》中的“村落”莫不如此。

既然哲理散文的写作本意不在于向读者介绍物象的社会属性,而是借此传达深层次的人生命题或社会思考,那么,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等,其由“物象”到“意象”的转变就一定有某种机缘。换句话说,一定是某种现象或某个动因才引发了作者进入一个新的思考空间。这种在文章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或某个动因,正是“物象”变成“意象”的拐点,这个拐点,我们应善于捕捉并予以深究。

《柴禾》一文,前几节主要介绍柴禾是“生活物资”,是“家力象征”,是“家的一部分”,象征“传统生活方式”,是“精神寄托”等等,即便这些特点中已有作者想表达的部分社会学层面意义,但细读全文,我们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只在此,接下来作者在述说柴禾今天的遭遇和命运,尤其是选文的第六节,几个“看见了”的反复使用,按照时间的顺序强调了一种现象——正是我们的漠视,才导致了“梭梭柴”无声无息地走向毁灭——这是全文的“拐点”。也正是这个“拐点”才使作者的思考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分析哲理散文,我们发现,多数文章都会有类似于“漠视柴禾”的相关内容,或回顾历史遭遇,或感叹当下生存状态等。其实,细究起来,正是这些直接进入作者眼帘的现象或信息成为***,才引爆作者后面的感触与思考这颗理性***的;岂有看到“柴禾”就抒发悲哀与无奈,看到“村落”就呼唤人们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这种没有机缘与诱因的思考是无源之水,明显有悖于思维常理。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对作者赋予物象的内涵及深刻思考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我们就应思考:怎样做到全面、正确、深入地把握哲理散文的深刻意蕴?

针对高考哲理散文的行文特点,可以大致明确这样一种思考路径:“物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意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社会意义上的客体怎样?应该怎样?我们应该怎样?等等。具体仍以《柴禾》为例。

“物象”意义上的主体——柴禾的命运如何,说明了什么?“意象”意义上的主体——柴禾代表社会上什么样的一类人,他们怎样?社会意义上的客体——人们是怎样对待或关注如柴禾一样的人,应该怎样做?我们应该怎样——我们还能为如柴禾之类的人做点什么,怎样去做?根据以上思考,我们大致可以探究出《柴禾》一文如下的深刻意蕴: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生活今昔发生变化;对冷落柴禾的自责与无奈;呼唤对如柴禾一样的卑微生命多加关注,等等。

对于涉及多主体或多客体的哲理散文,我们同样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探究解读其深刻意蕴。比如《说村落》中除去主体“村落”之外,还涉及“人们”和“我”两个客体,那么对此文内在意蕴的探究,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思考:“村落”的命运怎样?人们对村落持怎样的态度?“我”对人们的做法有着怎样的认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村落?这样就可以从四个角度深入思考,再联系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的情感态度,我们也不难探究出《说村落》一文的深刻意蕴有: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村落以外的人”对“村落”意义的理解存在“删节”,其实是对村落以及农民的背叛;“我”对“村落以外的人”对待村落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及农民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此外,对于哲理散文内在意蕴的解读与探究,还有一点不可忽略,那就是行文中的表达技巧。一般而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比、类比、联想、象征等表现方法在哲理散文中的使用很常见,尤其是借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的象征手法,更是常见。如《柴禾》中的柴禾象征“家力”,也就是象征传统生活方式。再如2005北京卷史铁生的《合欢树》中的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的,因此作者就借合欢树来象征母爱。注意并理解表达技巧的使用对文章深刻意蕴的探究与解读,对深刻把握作者的情感与文本的意蕴,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切不可小视。

生活哲理散文 篇3

关键词:散文;凝聚;意境

我国从古代到当代的许多散文名篇,经历了长久的历史考验和岁月洗礼,仍然不失其闪烁的光辉,一直为人们所赞赏和传诵,其原因就在于有优美的意境。

散文,从其本身特色来看,就是一种以意境取胜的文学体裁。散文以“散”得名,题材的领域海阔天空,宇宙之大,昆虫之微,凡联想所及,不受时间空间的任何限制。散文的结构以散开为常事,穿插引伸,纵横交错。泰戈尔说过,诗象一条小河,被两岸夹住,流得曲折,流得美;而散文就象涨大水时的沼泽地,不见边沿,一片谩散。散文的表现手法也灵活多变,或借助比兴,或夹叙夹议,有精致曲折的细腻描写,有气势磅礴渲染铺陈,如“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正是这样活泼多样,纵横自如的“散”,必须以凝练为宗旨,因此也就特别需要“用一根思想的线,来穿一连串生活的珍珠”,方才能够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这根“线”,这点“神”,就是散文的意。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散文所努力表现,刻意追求的中心,不同于戏剧和小说。散文不表现戏剧那种紧张而集中的矛盾冲突,不塑造小说那种鲜明而完整的人物形象,散文所努力表现、刻意追求的,是类似诗一样的优美意境。虽然散文也写人、叙事、状物,但都是只作为写意的片段材料。散文就是这样,在生活的海洋中,选取一朵小小的浪花,来揭示生活的本质,意境深远,文情并茂,以小见大,发人深思。

散文之所以着重意境,还由于作者是以“我”的身份,直接与读者见面的。“我”往往是一篇散文中的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见证者,如《藤野先生》中的鲁迅,《白杨礼赞》中的茅盾,《荔枝蜜》中的杨朔,都是直接面对读者,亲切地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象戏剧的作者,自己不出场,只是个“幕后策划”者,也不象小说中的“我”,只是个“冒名顶替”者。散文思想倾向的表现方式,也不同戏剧和小说。散文的倾向固然可以“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也可以直抒胸臆,让自己赤诚的心,坦率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散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实际上也是作者的生活情趣、思想见解和精神气质的一种表现。唯此,就更要求散文的作者具有高洁而美丽的胸怀。要点燃读者的感情,作者自己必须有一颗燃烧的心,要启发读者的深思,作者自己的手中必须有一把打开读者思考之门的钥匙,拿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这样,当作者在作品中诉说自己的生活和感情的经历时,既要道出自己的真性情,真心话,又要倾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真理、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激情,从而把生活中的某些哲理,形象地揭示出来,深刻地印入读者的脑海里。这是真实与深刻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这决不是文字的雕琢、辞藻的堆砌和形式上的所能够达到的。杜牧说得好,“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苟意不先立,言愈多而理愈乱。……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答庄充书》)他写的《阿房宫赋》,就具体体现了他的这一文学主张。

散文中的“意”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 切地说,应该是凝聚在作品中的动人的生活激情 和深刻的生活哲理。在散文中,这种激情和哲理。正象刘大魁所说:“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寓情。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也;即事以寓情,《史记》之文也。”(《论文偶记》)情和理必须通过一定的生活画面或艺术外壳来具体显现。这种艺术画面,我们不妨称之为“境”。王国维说得很精辟:“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人间词话》)王国维在这里所论的境界,实质就是指“意境”而言。“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境界——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饱含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画面。

如果再具体分析一下,这里所说的外在境界,不外乎两类:一是自然景象,即所谓山川景物;一是社会景象,即所谓风土人情。杨朔的《荔枝蜜》是自然景象的,在浓翠的南国山水和香甜满口的荔枝蜜的描写中,就交融着作者心头甜美的感情,倾注着作者对甜美生活的热爱。在全文结束之前,一整段关于“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的赞颂,就是对人类社会中某种生活哲理的深刻揭示。更妙的是在赞颂之后,又自然地看见了荔枝林对面许多农民在水田里分插稻秧,“梦”见了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这就更深一层地“渗透”了自己的情,“言”了自己的志,把画境、哲理和谐地融合成一体,给人以宽阔的联想和无穷的余味。

鲁迅的《藤野先生》是写社会景象的。表现了藤野先生为人正直、真诚和一丝不苟。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治学严谨的日本教师对中国发展新医学的希望,对于一个被人瞧不起的中国学生的真诚。同时,也寄寓着作者对藤野先生这种伟大品格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作为反衬,文中还写了某些大清留学生的的醉生梦死和某些日本学生的民族偏见,揭露了这些人的丑恶灵魂,寄寓了作者对于这些人的痛恶之情。这两种含着不同感情的生活画面,对于表现藤野先生来说,是对立间的反衬,通过反衬,更突出地显现了藤野先生值得尊敬的伟大品格;对于表现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来说,则是对立间的统一,这里正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更集中、更深刻地显现作者激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也正是这一点思想感情,把两种似乎不同的生活画面,熔铸在一个统一的意境之中,和谐地融成一个艺术整体。在文章的结尾,转而联系现实,含蓄地写了正当自己同“‘正人君子’之流”作斗争时,瞥见藤野先生的照片,回想起当年的一切,心中重又燃起了那股激荡已久的忧国忧民之情。于是,“突然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这里,作者仍然没有明抒某种情,没有明指某种理,还是用了即事寓情、因事明理的方法,深刻地揭示了题意,并把它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寄寓深远,耐人寻味。

根据前面的一些粗浅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写山川景物的散文,往往是借境抒情,情景交融,因情出理托物言志的;写风土人情的散文,往往是情不直指,即事寓情,因事名理的。正是这种景、情、理三者的自然融合,这种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的统一,形成了散文的意境。

参考文献:

[1]《杨朔散文集》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鲁迅散文精选》2009年,湖北长江出版社。

[3]《茅盾散文集》2007年,浙江文艺出版社。

[4]《中国历代文论选》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生活哲理散文 篇4

《周易》中有这么一段话:“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这段话的意思说,当语言不能够完全表达圣人思想的时候,圣人就借助于“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赋理于象(或者说赋理于形),理随象现,是我国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宋代的哲理诗、禅门的开悟诗多属此类;这种手法在古代的散文中也不鲜见,比如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的散文,都喜欢借助形象进行说理,庄子的《逍遥游》、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韩愈的《毛颖传》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现当代作家也不乏这样的优秀作品,比如鲁迅先生的《野草》、冰心先生的《谈生命》、丰子恺先生的《杨柳》、季羡林先生的《时间》、李国文先生的《淡之美》等。

我们可以先读一读冰心先生的文章。

谈 生 命

冰 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它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一路上它享受着它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它遇到峭岩前阻,它愤激地奔腾了起来,直到冲倒了这危崖它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它经过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的红艳的桃花,它快乐而又羞怯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时它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它向前走……终于有一天,它远远地望见大海,啊!它已到了行程的终结,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它,它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它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它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它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它遇着骄奢的春天,它也许展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它飘翔喧闹,小鸟在它枝头欣赏唱歌;它长到最茂盛的中年,它伸展出它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它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它无力地在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它,它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它消融了,归化了,它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它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了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分析冰心的这篇文章,我们不难发现此类哲理散文的最大特点不在于它的“理”,而在于它的“象”,它是在用形象说理,“理”附丽于“象”,“象”生动于“理”。具体讲,这类文章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深于取象,赋理于象

哲理散文的重点当然是在阐释“哲理”,哲理往往是深刻又是抽象的,因此一篇好的哲理散文总是深于取象、赋理于象的,就像一只漂亮的扇贝,深邃含蓄的哲理有如熠熠生辉的珍珠暗含其中,珍珠与扇贝交相辉映,文章既有理性的力量,又有形象的感染,充满诗性的光辉。古人常说做诗要深于取象,写哲理散文也是如此。首先要为文章的“理”寻找一个或几个“象”,通过“象”来表现“理”,就像苏轼的《琴诗》,通过琴与指的关系说明主客观条件的统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其次,赋理于象,多用象征、比喻、画面呈现等具象化的手法。比如《谈生命》中就将生命比喻成“一江春水”、“一个小树”,通过这两个“象”来表现哲理。李国文先生《淡之美》中借西湖、水墨画、茶等来表现人生的禅趣。

二、 理随象现,象随心动

选择了“象”,不等于就能写成一篇文章,还需要把哲理的“具体内容”融入到对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的生动形象的描写之中,以“自然景物、生活画面”之“扇贝”包孕“哲理内容”之“珍珠”。这样,才能敷衍成一篇文章,文章的哲理性和形象性才能融为一体,文章的内容也才能具体充实。因此,对于“象”的具体描绘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谈生命》中表现“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的人生感悟,就把“把江流入海,叶落归根”的全部过程描述出来,并通过拟人、比喻等手法,用“看见夹岸的红艳的桃花”、“无力地在旋舞,在根下呻吟”等句子,描绘出了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与痛苦,“理”随“形”现,并在结尾处自然地生发出来。其次,要注意描写的层次感,要做到象随心动,思路清晰。就整篇文章而言,象与象之间的层次要清楚,就像《淡之美》中由西湖到水墨画再到茶,脉络分明;就一个象而言,内部层次也要清晰,就像《谈生命》中写“叶落归根”的过程,按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的顺序一路写来,层次井然。

三、 融情于理,情理交融

作家赵丽宏所说的一句话:“好的散文,应该是知、情、文并重。”“知”是知识性、思想性,“情”是情感、情趣,“文”指语言与结构。一篇文章,有思想内涵,有真情实感,能用一种好的结构和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就是一篇好的散文。哲理散文也是如此。如果说一篇哲理散文从头至尾板着个面孔讲大道理,必然是空洞乏味、面目可憎的;如果说一篇哲理散文只能引人至云端之上,必然是玄虚缥缈、难以卒读的。一篇好的哲理散文应该是情、理、趣、文有机统一的整体,有思想,有真情,有趣味,有文采。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融情于理,情理交融。我们必须表达我们自己对生活的真切理解,当真知降临于我们的思想时,感情就会熔铸于我们的笔端,我们所造就的象,所讲的理,就会变得丰腴饱满起来,整个文章就会灵动、飘逸甚至激荡起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有文气”。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能文思泉涌,语言运用如调兵遣将,挥洒自如,语言或形象,或诗化,或简练,或精警,这就是古人说的“气盛言宜”,到了这个境界,一篇好的哲理散文就诞生了。

以上就是“以象明理”型哲理散文写作的一些关键点。一些具有哲理意味的作文题,或者我们试图在立意上要表现某种人生哲理的文章,都可以尝试着写成此类哲理散文。

【学生习作】

起 点

你踉踉跄跄披发行吟,逢人便问:“何处通往我的恋之初,我最初的殿堂?”好心的路人摇摇头,说没有这个方向。

――简《水问》

大人们常教育我们“要赢在起跑线上”。生活的种种就像这样一场长跑,你挣扎着跑过一圈又一圈,最终还是回到了起点。所有的鲜花、掌声、荣誉与欢笑,我们苦苦寻求的一切一切,就在这起点静静等候着你,等候着你的回归。所以我要说:

回到起点!

我是在小城市长大的孩子,故乡的水土滋养我成长。然而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我怀着一个远方的梦,梦的那头有城市不眠的夜,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于是我们笔耕不辍,折磨着自己,向梦想靠近。渐渐地,故乡的一切都变得狰狞起来,布满青苔的城墙散发着腐朽的气息,一弯弯的流水也似乎成了障碍,在阻挡我前行的脚步。于是我们愈加地发了狂,要离开这里。而当我们最终离开了,迷失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被笼罩在高楼巨大的阴影里,呼吸着汽车尾气,我们迷惘了,我们所寻求的究竟是什么?于是我们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去寻找答案。

答案就是:回到起点。

故乡是我们旅途的起点,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无法忘怀心里那片最温软的土地――故乡。从一年一年的返乡潮中,我们不难看出,答案就在我们心底,只是我们不愿承认。回到故乡吧!再抚摸那古老的城墙,去拥抱那温润的流水。

其实想一想,人生不正是这样一场旅途,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我们遭受到怎样的打击,感受到怎样的失意与不幸,心头似乎总有那样一份记忆,如故乡一般,抚慰我们的伤痛,鼓励我们从失败中勇敢站起。

那是什么?

那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心灵的故乡――人性最初的纯洁与真善。

当我们还是一个孩童的时候,我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没有什么使我们感到厌倦。一个玻璃球,一幅图片,只要我们想得到,就会不懈努力争取,无论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怎样的困难。学习走路,我们颤抖着挪步又跌倒,一次次伤痛,我们也曾哭过,但从未轻易放弃过。

这些曾经在我们身上出现过的优秀品质,现在又到哪里去了呢?

《挪威的森林》中,当被绿子问起“你在哪里”时,渡边陷入了困惑与迷惘。是人生的生死、伤痛和不幸磨灭了我们的精神,让我们不知置身何处。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故乡永远是心中最温软的土地,所以无论我们变成什么样的人,人性最初的纯洁与真善都没有消失,只需你:

回到起点!

回到起点,回到最初的纯洁与真善,《水问》中的女子也可以这样吟唱:我在我的恋之初,我最初的殿堂!

生活哲理散文 篇5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梦,这个梦不管大小,不管有没有可能实现,都曾出现在我们的记忆里,是不可磨来的曾经。

其实很多人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现实状的,但是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渐渐的忘记了那些属于我们的梦,只是在涌动的人潮中随波逐流。

那些依然坚持自我,仍在为自己的梦想拼搏奋斗的人是直得我们去鼓励的,那些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的人,虽然是可惜了许多但他们依然值得我们高看。然而在这两种人之外还有一种人,他们是可悲而又可恨的一类,或许这么说有些严重了。

这类人他们有着心中的梦想,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未来去描绘一个美好的蓝图,然而他们却从未为这些梦想做过什么努力,更可悲的是那些做着努力,但只是付出一点点的,却想着有大量的回报,并带着这种不切实,不为自己负责的想法一路前行着。

每个人都会想的到,只有付出了努为才会有所回报,为了自己的未来给自己一个目标,然后画上一个美好的蓝图,归于自己的人生归画,每天做梦都想着自己要如何如何努力,如何如何做相信努力拼搏的人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可是这些只是停留在想的道路上,即使想着去做,但却从未去做,想着去管理自己,但却对自己放纵,只是美好的想着,企图有一个好的未来,自己做着梦,自以为未来有多么的美好,但是等待他们的未来却是那么的可怕。

所以说这类在是可悲的是可恨的同时也是可怜,当我们沉迷于这个死循环中的时候,我们就真的在也没有了未来,当我们沉迷于这个死循环中的时候,我们就葬送了我们的现在。

别让你的梦想只是蓝图,是时候成就自己了,人的一生很长也很短,时间在你不自知的时候就已悄然流逝,等待的时间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们消费不起这么贵的生活必须品。

路在自己的脚下,命运在自己的手中,端的起走的正你的人生不会有失败。

我也是那迷失的人,不知道如何走下去,说了这些其实不过是一些鼓励的话,我不期待这些话可以让我的人生会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在我表达自我情感的时候让我让看清自己,提醒自己,让我在胡思乱想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心灵的指引,在我读到他的时候可以稍微拨清自己的心,走要走的路。

成功失败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还有梦,我还在前行,没有让我的梦只是梦,没有让我的梦只是蓝图。

生活哲理散文 篇6

关键词:丁肃清;新散文;艺术魅力

邢台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邢台新散文研究》,课题编号:XTSK056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经说:“在目前邢台作家中,以宋聚丰、丁肃清等为代表,创作颇丰。”《小小说选刊》主编杨晓敏则明确指出丁肃清的那篇《墙上的图画》,是一篇传世之作。他的《与橘子同眠的男人》曾获得福建省第二届海峡征文大赛唯一的一等奖。他的《一个人和一幅画》成为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里的一篇课文。由此看来,丁肃清不仅创作颇丰,其创作质量也堪称上乘。探析论丁肃清新散文的艺术魅力,不仅使读者获得美的精神享受,同时还可以帮助读者领悟生活,领悟人生哲理。因为,他的作品不仅贴近生活,贴近主体的内心,而且手法独特,哲理意味浓郁。

一、贴近生活,贴近主体的内心

贴近生活,贴近主体的内心,是河北新散文的特色,也是丁肃清新散文的魅力所在。读丁肃清的散文,就象随意地坐在一个地方和友人唠嗑、拉家常,时而,为一个乞丐感慨;时而,被一个山林老人谆谆教诲。感动。一个人、一件事,想到的、没想到的,都被作家用独特的笔记录下来,娓娓道来。他看到红绿灯就说红绿灯,看到鞋匠说鞋匠,看到卖橘子的就“说”

《与橘子同眠的男人》;就连他喜欢抽烟,也《给吸烟找点理由》,他喜欢率性而为,就“说”《真性情的唯一理由就是愿意》。他的散文创作既贴近生活又贴近作家的内心世界,贴近读者的内心世界,深入读者内心的同时,也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如,《一个人和一幅画》,他和一群人游览一座山,因为疲累就没有上到山顶,在下面碰到一个种树的老山民。老山民嘴之笨拙就像一个厚厚的棉裤腰,问他什么都只回答一个“啊”,脸上的皱纹就像群山里的沟壑,手之粗糙亦如久经沧桑的老树皮。老山民种树的时间可长了,合作化时期就开始了,生产队的时候他也在种,队散了他仍旧在种。一种就是几十年,种树图什么他也没有想,反正就是种树。他半月回一趟家,回一趟家就往山上背够半个月的干粮。丁肃清给他点心他不吃,就着凉水吃那风干的干粮他才觉得最可口。这样的描写,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山民的真实写照,绘出了山民的外貌,写出了山民的内心。再如,“电话铃响了,是一位最好的朋友打来的。我的心里油然热了一下。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心热,也许是我习惯了安静,”这里,既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的日常生活,又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习惯安静,又广交朋友,且时常为朋友的关爱心热。

二、构思巧妙,手法独特

丁肃清散文少见雕琢痕迹,但并不意味着不讲构思,不讲艺术性。丁肃清常常用故事开启哲理之门,常常对选取的每一个事件,都进行艺术思维和塑造,每一篇都有鲜明的主题,每一篇都用近似完美的艺术方式来表现。他的《一个人和一幅画》,借一次游览,写出了山民的质朴、淳厚;

《与橘子同眠的男人》是在人心多被金钱扭曲腐化的今天,对憨厚、质朴的卖橘子汉子赞赏和称道。说到他近似完美的艺术方式,不能不提的是他的《墙上的图画》。《墙上的图画》,从头到尾,明线、暗线,再加上伏笔,到处都是文眼,随时都有“机关”。此外丁肃清散文的语言简洁、风趣、独具个性魅力。如,说“老山民嘴之笨拙就像_个厚厚的棉裤腰”,“脸上的皱纹就像群山里的沟壑,手之粗糙亦如久经沧桑的老树皮”等,不仅简洁、风趣,而且独具魅力,尤其是说老山民嘴之笨拙就像一个厚厚的棉裤腰,只有丁肃清能写出来,也只有他能想象得到,这是丁肃清独有得语言,也是他独特的艺术手法。说起丁肃清散文独具个性魅力,不能不提他的《洗洗尘心》,众所周知,心可以狰化,可以提升,还从没有听说过“清茶可以一洗尘心”,而丁肃清就这么写了,不仅这么写了,而且还让人感觉到还能说得过去,还能让人忍俊不住去尝试一下用茶去一洗尘心。他写远离上曾社会,沉默寡言、忧郁悲凉,只给寥寥无几的朋友每年见一二次面,孤独的音乐教师威尔第,是“独步天下、超今绝古”,简直可以说是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性运用,既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又显示出了陌生化特色。构思巧妙,手法独特,他的《推门、敲门》的语言也颇为有趣,如“门嗵地一声开了,吓我一哆嗦,手指下的键盘便挤出了几个牛头马嘴的文字”。手一哆嗦,电脑屏幕上出现的不是毫无规则的字符,而是几个牛头马嘴的文字,这形容就颇别致,让我这想象力不够丰富之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牛头马嘴和文字对接起来。但散文讲究的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是没有人规定牛头马嘴不能和文字对接的,对接了,倒显得颇富创意。

三、哲理意味浓郁

丁肃清散文,不仅贴近生活,贴近主体的内心,而且颇富哲理意味。读他的《小说粗俗语言问题》《长篇小说是这样产生的》《一个小说人物是一百个生活原型作成的》《与真实永远相距一步这遥》等,让我们这些喜欢文学的读者受益非浅。而看他的《推门、敲门》《高声叫卖》《关于脸面》等等文章,却分明感受到了他正在以一种浅显易懂的说教方式、专心致志地为我们上着一节节历史课、道德课、社会课。如他在《洗洗尘心》中写道:“人需要意志。而心的宁静造就着意志。无须浮躁,无须修饰,无须喧哗,就如放在我面前的这杯清茶,茶叶的翻飞是一种意志,它在翻飞里沉淀在杯底更是一种意志,它静静地翻飞着,静静地沉淀着,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即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有着它的意志”无疑,作者在写茶的同时,寓以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人需要意志。而心的宁静造就着意志。而他的《推门、敲门》则借来访者的举动,说出了若挚友之间,有门却形同虚设;若陌路之情,无门也心门厚厚的哲理。他写到“有的时候,门是一堵墙,很难推开,面对着的它,离的很近,可心与心,却离的很远。而另一些时候,门却是一张纸,一捅就透,无须敲便推门而入,不过,探访者和被探访者之间,肯定是一种挚友情分。”这段文字,用极富哲理意味的文字,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写出了探访者和被探访者之间的关系――“人和人关系、体现在敲门推门上,没有隔阂,没有戒备,干脆就推门而入了。彼此客气的人与人之间,就需要敲一敲门,这大概是为了尊重人家的隐私和秘密。”挚友是推门,一般关系或下级是敲门,进而指出权力也是一扇大门。综观丁肃清新散文,它不刻意追求时尚的话题,不刻意迎合大众的口味、更不以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去吸引看客的眼球,因此,他的文章的娱乐性不强,他的文章往往不能把读者的眼球一下子吸引过去,这使得他的读者群大受限制。然而他的文章,特别是他的散文读本,完全可以作为一本家中珍藏读物,不断拿来反复细品、研究。其中很多文章在晶味、揣摩几回之后,则会体味到了文章令人值得回味和深思的禽意,使之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剑冰。《散文界的一支生力军》.载《文艺报》1998年1月20日第二版。新散文的发生。

[2]潘旭澜。《法外求法――散文突破漫谈》.收《长河飞沫》,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162、169页。

[3]张锐锋。《自白》.收《新散文九人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22页。

作者简介:

生活哲理散文 篇7

不要随随便便的轻信于人,凡事需求证。别人说的,只是别人的经验、体会和感受。事情的答案不只一个。既然事物之间千差万别,发展过程也是千变万化,事情怎么可能会只是一个结果呢?

别人做了失败的事情,你去做未必失败;别人做了成功的事情你去做也未必会成功。我们要时刻铭记在心的是,很多成功人士的所谓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包括成功者自己。比如,马云如果让他从头再来,还会有一个新的马云和阿里巴巴吗?

当然,很多成功人士的人生态度,学习、思维、生活和工作的方式,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以及高尚情怀等,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求证精神,就是让我们凡事要有一个怀疑的态度,要实证,要经过实践检验。不要盲目相信,不要随波逐流,不要跟风,不要生搬硬套。

求证精神,就是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但要看人家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是怎么做的。

我们中国人缺少的正是这种实证精神,对谣言的轻信,对权威的顶礼膜拜,对权势的唯命是从,缺少批判精神。大概,这也正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专治统治所造成的结果。

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凡事需经历调查和研究之后,并且,几经调查和研究确认无误之后,才可以下发表自己的见解。

凡事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凡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凡事都要有较较真的精神,我们才可以透过事物现象看到其本来面目,才可以避免自己少走弯路。

还是古人说的好:“学贵生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曾学。”学习如此,生活如此,工作也是如此。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