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备考全攻略

  考试是智力、体力、心理的拼搏,只有科学使用好大脑,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大脑是越用越活,不必担心脑子会用坏,但要遵循大脑的生理特点,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中考语文备考全攻略

  知识准备

  1. 准备充分,每天按计划复习字词、诗歌名句、重点文言文……。

  2. 关注近期的社会热点问题(2016年5月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3. 收集4-6篇不同类型的作文范文,进行借鉴。

  语文现代文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

  (一)如何梳理、概括、补充故事情节:

  1、解题思路

  (1)辨析线索,了解文章大意(关于谁的什么事);

  (2)依据线索,感知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3)选取固定角度,概括故事情节(为了避免在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时前后内容互相交错,或者在补充故事情节时前后混乱,主次不分,在理顺情节时需选取固定的角度,抓主要事件来概括。可以是选取线索、主人公、心理变化等固定角度去概括.)

  2、概括情节方式:谁+怎么样+什么(概括故事情节时不想像、不修饰,语言简洁)

  (二)人物形象分析:(即分析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或人物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1、解题思路

  (1)依据故事情节,联系人物相关的事件与人物行为分析其性格;(对人物的分析,我们的困惑往往在于难以比较全面的把握其性格特征,所以分析人物时首先看他做了哪些事,并且按照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来抓取他所做的事,从事件中分析其性格)

  (2)抓住文中凸显人物性格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句子去分析性格。(好的作品中往往有一些一句话凸显出一个人物的描写句子,这些句子往往刻画出人物的灵魂,我们不能放过。)

  (3)抓住文中暗示、点明人物性格的句子,直接抄下来。

  (4)结合人物身份、地位、社会背景去理解分析。

  2、概括人物形象的格式:XX是一个......的人,他......

  (三)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1、如何理解加点词的含义:

  (1)了解词的字典意义;

  (2)结合句中所关联的事件、人物相关的行为理解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性格、心理、情感等;

  (3)指代性词语,在上下文找其具体内容。

  2、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这类句子指抒情、议论句,往往蕴含深刻):

  (1)抓取句中的关键词,理解感知表层含义;

  (2)结合与句子相关联的事件,理解出人物的思想、心理、性格或言外之意;

  (3)结合主旨理解深意。

  3、如何赏析修辞句:修辞手法+句子表达的含义+修辞的一般作用

  1)比喻句:运用比喻修辞,将XX比作XX,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拟人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XX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排比句:运用排比,增强语势,突出了……

  4、如何分析人物描写句子:运用了XX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表达了作者……情感

  (四)重点句子的作用分析

  开头句:(1)开篇点题或统领全文(2)开门见山(3)设悬(4)埋下伏笔(5)做铺垫

  中间句:(1)承上启下(2)形成对比(3)衬托、渲染、设悬、埋下伏笔、做铺垫等

  结尾句:(1)总结全文(2)升华主旨、画龙点睛、卒章显志(3)首尾呼应(4)照应标题

  贯穿全文的句子:起线索作用

  (五)主旨的把握(理解记叙性文章的主旨,要善于把握文章的特色,选取切入点理解其主旨。以下例文多出自《阅读与写作集训》一书)

  1、抓文中明显的点明中心的抒情议论句,理解思想情感。例:袁隆平的《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2、从叙述的事件中理清人物关系,读出所包含的情感思想;例:《玛菲尔的秘密》

  3、从情节的步步发展中,分析其揭示的思想情感,人物性格。例:《魂》

  4、从文章的构思(特别是对比构思)中,分析其突出的思想情感。

  5、从人物形象分析中把握主旨。

  6、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社会现实理解其深意。

  7、答题模式:本文通过叙述……,表达(或赞美)了……

  二、议论文

  (一)如何理顺论证过程(例:请分析第③——⑦的论证过程,或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

  答题思路:

  1、整体把握文章,区分清楚文章的论证结构,即:引论、本论、结论;

  2、了解题目所要求分析的自然段的大意;

  3、区分各段落属于论述结构的那一个环节;

  4、弄清段落(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正反对比关系等)

  答题模式:

  首先,第段提出……观点;然后,第段运用……论证方法,使用XXX论据,证明了……;其次,第段又……;最后,得出了(或强调了)……观点。

  【心理准备】——孩子在临考前的三种心理状态

  1.第一种是积极的有节制的兴奋状态。这类考生平时学习认真,学习成绩好,对考试充满信心,既兴奋又有节制,也就是表现出适度的紧张,这是应该肯定和鼓励的。

  2.第二种是过度的兴奋状态。出现过度紧张,睡不着,吃不香,甚至血压升高,脉搏加快,记忆力减退,等等。

  3.第三种是消极抑制状态。情绪消沉,迟钝冷漠,丧失信心,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

  后两种属于不良心理状态,需要尽快克服。人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会出现疼痛,特别是头痛和背痛;胃痉挛和其他消化系统的障碍,如溃疡、腹泻、腹痛等;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饮水过多,用药量增加;进食过多或过少;恐惧,尤其是莫名其妙和无缘无故的恐惧;脾气暴躁,同人争吵的次数增多;坐立不安,思维不能集中:失眠,难以入睡

  【心理准备】——家长应当采取的正确做法

  1、家长要告诉孩子:考试是智力、体力、心理的拼搏,只有科学使用好大脑,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大脑是越用越活,不必担心脑子会用坏,但要遵循大脑的生理特点,各门功课穿插复习,休息的时候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绿树、闻闻花香、做做操、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会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复习中要敢于放下自己已经熟悉的内容,不要患得患失,提心吊胆,眉毛胡子一把抓,总是对自己不放心。还要教孩子客观评价自己,调整好期望值,立足于达到自己平时的成绩,以平静、有序的心态备考。

  2、家长帮助考生消除考前心理紧张的有效方法有:让孩子参加一些非竞赛性的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或是找朋友谈谈心,说说笑话,把郁闷之气宣泄出去;聆听优美舒缓的音乐,每天坚持到一个僻静的场所沉思和反省,也可以使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教他通过回忆自己成功的经历,来提高自信心,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亲属和朋友们,让他们帮助分担紧张;考前制订一个抗紧张作息时间表也是一种可取的办法。抗紧张的作息时间包括:每日有不少于8小时睡眠,10小时的复习;2小时进餐;1小时体育锻炼;其余时间用于放松、调整。

  【心理准备】——建议家长注意的问题

  (1)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紧张情绪传染给孩子。有些家长紧张程度可能更甚于要参加考试的孩子,这种焦虑又会传染给孩子,加重他的紧张,造成他注意力分散。家长不要规定孩子,平时那一科一定要考多少分,中考一定要考上哪个学校;要给孩子以鼓励和安慰,让孩子向最好处努力,同时也有最坏的准备。还要告诉孩子:只要尽了力,不管考多少分,爸爸妈妈都不会怪他。孩子有了这种心理准备,考场上就能如释重负,把学到的知识发挥出来。

  (2)要正确对待考前的模拟训练。如果孩子一次没答好,家长就不加分析地训斥、埋怨,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产生自我怀疑。应当帮助他查找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3)考试前不要过多谈论考试,不要老去追问孩子准备得如何了;要努力去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多用幽默、平等的谈话方式与孩子交流,以淡化紧张气氛。

  (4)不必完全改变家庭原有的日常生活规律,制造出“一级战备”的气氛,也不能将工作矛盾或家庭矛盾在孩子面前表露。对孩子一定要少指责,多鼓励,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有明显不妥行为时,应以选择性问句的形式提出;当孩子有懊恼沮丧情绪时,要想办法让孩子宣泄,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考试时正常发挥。

  另外,临近考试时,学生的大脑活动近于饱和,学习成绩常常停滞不前,心理学上称此为“高原现象”。家长这时一定要告诉孩子,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调整一下,适当增加一些休息和运动,情况会立刻改观。同时,可以让孩子适当听听音乐,或陪他聊聊天,散散步,帮他调节一下身心,放松精神;但环境一定要安静,不要让他受到电视娱乐节目等干扰。复习要把重点放在“从纠错中求得提高”上——对过去做错的习题重新认真分析一遍,找出病因,建好、用好“错题档案”。然后,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有条不紊地一一去解决。家长除对孩子安慰、鼓励外,还可以帮他收集一些有关家庭、社会、人生、理想、修养、道德等方面的小资料或现实例子,让他看一看,既有利于孩子休息,又帮助他开阔视野,丰富作文题材,可以“一举两得”。

  【答题注意事项】

  1.答题卡大家一定要在要求作答的地方作答即可,不要把答题写在其他区域,因为扫描到电脑后会进行切割,切割就是根据答题范围来切割,所以写到作答区域以外的,阅卷老师是根本看不到的。(避免出现右图所示的答题现象) 2.答题卡上的选择题是要把认为正确的选项涂黑,错误的选项不填,这个很多老师都会强调起来,大家注意别光顾着答题,不记得填写答题卡,往年每年都有几个孩子忘记填涂。还有答题卡上的缺考信息千万不能填,否则一旦缺考,这门功课就不会判卷了。

  3.在做主观题时,要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不要用过粗或者蓝色签字笔写,会造成扫描图像中字迹不够清晰锐利;

  4.不要在考试中使用涂改液,使用涂改液会导致扫描图像不清晰,而且一些劣质涂改液还造成了答题卡粘连的情况。所有考生在中考中都是不得带涂改液入考场。

  5.在写作文时要注意第一版的情况。因为作文扫描时会将三个版面经过图像拼接,评卷老师先看到的是第一个版面。若考生第一版没有作答,空在那里,评卷老师就会以为学生没有写作文,直接就忽略掉后面两个版面的答题情况。

  中考语文备考独家秘籍

  议论文阅读

  《说知论智》— 王蒙

  1、什么是智慧?是“知识多”吗?不,【知识多,是渊博,是活字典,未必就是智慧。掉书袋的人,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的人,是学问大家,但未必是最好的智者。1A】仅仅有一种绝活,人们会称赞你心灵手巧,称呼你是能工巧匠,却不一定认为你很有智慧。

  2、今天,追求技巧、想走捷径成功的人越来越多,这又是“智慧”吗?不,最多是心眼多,是投机取巧,是机灵鬼。智慧要求远见,要求眼光,要求对于对象的整体性把握,要求不仅经得住一时一地一事的考验,而且经得住较为长期与全面的检查。智慧要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求有所不为,有所作为,要求学有新意,事有新意,言有新意。

  3、智慧,是指人的一种高级的、主要是知性方面的精神能力。【“智”强调的是知识与胆识,是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估量、选择与决策;“慧”主要是悟性,是对于是非、正误、成败、得失等的迅速感受与理解掌控。1B】

  4、【尽管智慧给人的印象首先是一种能力,但能力不可能完全脱离品质与境界。1C】我们说到远见、大局、明辨、敏锐与周全,说到选择与决策、承担与应变、淡定与冷静、正视与勇气,这都不是鼠目寸光、私心杂念、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蝇营狗苟、妒贤嫉能、夸张矫饰、胆小怕事、苟且偷安的人所能做得到的。相反,只有具有远大的目光与胸怀的人,具有谦逊兼听、从善如流品德的人,具有求知好学、服膺真理性格的人才能做得到。

  5、在中国古人那里,不常用智慧这个词,而喜用“知”。儒家讲得更多的是“学”字,要人重视学习,重视切磋琢磨。老子讲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些意思都与我们今天讲的“大智若愚”相通。真正的大智慧是深藏的,是不那么张扬外露的。这也包含了警示人们不要耍小聪明、不要一心投机取巧、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思。

  6、【大的智慧,不等于万事通,事事通。有些有大智慧的人,某件小事上可能冒傻气。比如牛顿,为了便于家里一大一小两只猫出入,要求木匠在大门上凿出大小两个猫洞;1D】因为着迷做实验,煮鸡蛋时却心不在焉地把怀表放进了锅里。

  7、智慧是永无止境的。向往智慧、靠拢智慧、汲取智慧之心,人皆有之。尤其在今天,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的时代,不论个体还是群体,没有足够的智慧,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就无法在竞争中取得成绩,更不要说胜利了。

  8、怎么获得智慧?自然要汲取全世界的一切智慧成果,弘扬民族文化的益智精华,倾听时代高端与科学前沿的信息与呼唤。更重要的是,面对我们的生活实践,有所实验、有所创新、有所尝试、有所撷取、有所思索、有所发现、有所见解。智慧的依据是生活,是世界,是实践,而不仅仅是书本。

  (节选自2011年1月21日《广州日报》)

  议论文答题要素集锦

  议论文三要素、

  论题、论点和中心论点、分论点、

  论据:道理论证和事实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言论证、对比论证、假言论证、层进论证、比喻论证

  论证结构

  论证语言

  论证逻辑

  思维导图指导:

  点击查看大图

  做题要点:

  【一读文章,二审题目,三找原文,四是比对】

  原题指导

  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的分析,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智”包含了“知”,但知识多学问大的人一定不能称为有智慧的人。

  B.“说知论智”中的“智”,不但涉及智力,还有“慧”这方面的悟性。

  C.智慧给人的印象首先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大小就可以决定智慧的高低。

  D.在大门上开凿一大一小两洞以方便猫的进出,体现了牛顿极高的智慧。

  参考答案:B

  【解说】考查学生对于文章观点的把握能力。观点是作者对于要论述问题的看法和判断,答案一定来自文章中。

  A的选项内容来自第一段。“知识多,……但未必是最好的智者。”原文中是“未必是”,表“不一定”,选项变成了“一定不能”,其中“一定不能”使用语言过于绝对化,错误。以偏概全。

  B选项内容来自第三段,这里的“智”就是“智慧”,既有“知”又有“慧”的内容。所以观点正确。

  C选项的内容来自第四段,“尽管智慧给人的印象首先是一种能力,但能力不可能完全脱离品质与境界。”以偏概全。原文中是说不能单靠能力来断定智慧,而选项变成了“能力的大小就可以决定智慧的高低”,不符合作者的观点。

  D选项来自倒数第三段,“大的智慧,不等于万事通,事事通。有些有大智慧的人,某件小事上可能冒傻气。比如,牛顿,为了便于家里一大一小两只猫出入,要求木匠在大门上凿出大小两个猫洞。”歪曲文意。作者举出牛顿的实例作为论据,是为了证明有大智慧的人有时冒傻气,而选项变成了“体现高智慧”。所以错误。

  2.结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作者举老子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本题目貌似考查论证方法的把握,但实质上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把握,解答时要注意:

  首先,审题时要看准关键词“目的”,议论文举例论证的作用通常是为了证明论点,答题时要把所论证的具体观点答出来。

  其次,确定答题区间,学会靠船下篙。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去凭空想象,准确答题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靠篙下船”,题目的答案大都可以在原文中“抠出来”,老子的例子在文本的第五段,提示了答题范围在第五段的画横线处。

  最后,要注意到文本中“这也包含了警示人们”的提示,从中明确:要把两层观点都答出来,才能得满分。

  【参考答案】(1)说明大智慧是深藏不露的,(2)同时警示人们不要耍小聪明(投机取巧)。

  【评分说明】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

  2.结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2)某官员最近在回应网友对政府的批评时认为:“主人说公仆几句话,也是合情合理的。”这一回应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如果用本文作者的观点,这位官员的智慧体现了哪些特质?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探究的能力。解答时注意:

  首先,审题时注意要看准关键词“这位官员”的“智慧特质”。答题时从官员角度出发,主体是官员,要对“智慧特质”进行具体分析。

  其次,确定答题区间。“智慧特质”在文本的第四段,揭示了答题范围在第四段划横线的地方。考生可以从文中“只有具有远大目光与胸怀的人、具有谦逊兼听、从善如流的品德的人,具有求知好学、服膺真理的性格的人才能做得到”中分析出两个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

  ①具有远大的目光和胸怀;②具有谦逊兼听、从善如流的品质。


2020中考语文备考全攻略相关文章:

1.2019中考语文实用备考秘诀,黑马你也可以当

2.2020中考备考数学复习常见误区与建议

3.2019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中考语文得高分的技巧

4.中考语文备考心得体会

5.中考语文备考小贴士

6.2019中考一轮复习备考攻略,什么是锁好目标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