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知识点

学习从来无捷径。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知识点

我会写:

瓶:花瓶 酒瓶 水瓶 瓶颈 守口如瓶

挤:拥挤 排挤 挤牙膏 挤牛奶 挤眉弄眼

叉:交叉 叉鱼 鱼叉 铁叉 叉烧 叉车

挥:指挥 挥动 挥霍 大笔一挥 挥汗如雨

形近字:

挤(拥挤)济(人才济济) 叉(交叉)杈(树杈)

挥(挥手)辉(光辉)

多音字:

倒:dào倒车 dǎo摔倒

重:chóng重复 zhòng重要

叉:chā交叉 chǎ叉着腿 chà劈叉

反义词

集中——分散 整齐——杂乱

课内词语:

墨绿 嫩绿 集中 交叉 教练 指挥

整齐 节拍

理解词语:

【出奇】特别;不平常。

【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交叉】不同事物有部分相同,重合。

【指挥】发令调度。

【节拍】音乐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是衡量节奏的单位。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写世界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绿。

第二部分(4~5):写绿色聚集重叠的静姿和动态。

课文主题:

这首诗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的情景,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绿”的喜爱和赞美,对春天、生活、生命的热爱。

问题归纳:

1、诗中呈现了哪些绿色,有什么特点?

这些绿色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2、想象这些绿色集中在一起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场春雨润醒了小草,田野里小草破土而出,远远望去一片嫩绿;润绿了杨柳,杨柳摆动着腰肢,随风舞蹈。润动了河水,碧绿的河水,犹如一面绿色的大镜子,倒影出我们的笑脸,倒映这两岸的翠柳。一阵清风吹过,笑脸没了,翠柳的身姿也凌乱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

我会写:

桦:白桦 黑桦 红桦 桦树

涂:涂色 涂抹 涂改 涂鸦 生灵涂炭

茸:茸毛 鹿茸 毛茸茸 绿茸茸

绣:绣花 绣字 刺绣 锦绣 苏绣 湘绣

潇:潇洒 风雨潇潇

穗:花穗 麦穗 谷穗 穗子 高粱穗

朦:朦胧

胧:朦胧

寂:寂静 寂寞 寂寥 沉寂 寂然无声

霞:朝霞 晚霞 云霞 彩霞 霞光

抹:涂抹 抹零 抹杀 抹黑 抹眼泪

生字视频

形近字:

桦(桦树)哗(喧哗) 涂(涂色)途(路途)

绣(绣花)秀(秀丽) 潇(潇洒)萧(萧条)

胧(朦胧)拢(聚拢) 抹(涂抹)沫(泡沫)

多音字:

佛:fú仿佛 fó佛像

抹:mǒ抹杀 mò转弯抹角 mā抹布

近义词

仿佛——好像 朦胧——模糊

寂静——安静 徜徉——徘徊

反义词:

洁白——乌黑 朦胧——清晰

寂静——喧闹

理解词语: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流苏】装在车马、楼台、帐幕、锦旗等上面的穗状饰物。

【齐绽】一同绽放。

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方法

1.重视预习,树立良好意识

想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预习,持之以恒抓好预习关,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预习意识。让学生明确课前预习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一个必备环节,要深刻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通过预习,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融入了自己的学习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学得轻松、听得明白,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教给方法,进行有效预习

思路决定出路,有了良好的方法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学生开始不会预习,有赖于教师的指导,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把具有示范性的语文预习课带到课堂上来,上几次预习指导示范课。在预习课上,教师可以就一篇要学的课文为例带着学生一起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确预习中要完成的几个任务,等到学生基本掌握预习的方法之后,也就可以布置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己去预习新课文了。

在预习中,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预习方法: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学生标号的过程,就是读书的过程,这是一个“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应指导学生预习的步骤。

第一步:通读感知。将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划出词语,并自学生字词语。字词预习的要求是在预习本上给生字注音,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自己查阅工具书,或运用一定的方法解释词语,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同时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能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第二步:再读理解。弄清文章结构层次,作者写作思路,找出一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具体要求是摘抄课文中的描写精彩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三步:细读深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词语,用圈划批注的方法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具体要求是在所摘抄的句子上圈出关键词语,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理解。同时还有哪些疑问或对课文后的思考题已经进行了思考都记录下来。

具体来说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完成这样几个环节:

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应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

二查。初读一篇新文章,学生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词。这时,老师应提醒学生请来工具书帮忙,并把易错的字音、较难记的字形、字义,记录在书上或预习本上。特别是一些多义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切忌学生从现成的参考书上照抄答案。碰到一些历史名词、科学术语,可让学生到网上、图书室翻阅有关资料。

三画。画出关键词,重点句段。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如“---”“──”“~”“√”等勾画出文中的重点、难点。比如预习具有统领全文、揭示中心语句的课文时,就可以在这句话的下面画上一道“--”。另外,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含义深刻的句段及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片段,都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固定标志画出来。

四问。课堂上许多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自查自找自问,养成一种懒散的学习习惯。针对这种心态,老师在给学生讲清道理之外,还应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在书上标识出来,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也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的和时代背景的。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3.加强评价,形成良好习惯

学生预习后,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好跟踪检查,看看该理解的是否理解了。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也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从而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情感的喜悦,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课前预习任务得以较好的完成,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所以,对学生的每次预习,教师应注意检查,看看学生生字注音、词语理解是否准确,对所摘录的句子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是否准确,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然后对质量较高,有自己独特见解的预习给予奖励和展示。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知识点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