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三教材梳理:自然界的水

  初二新添加的课程物理和初三才开始接触的化学,都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同时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非常难懂的科目之一。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化学学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初三教材梳理:自然界的水

  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现象:正、负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而且将负极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2H2O ====2H2↑+ O2↑

  ⑵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⑶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⑷如果已知两气体的密度,还可推出水的化学式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往往小于1∶2,原因可能:

  ①氧气微溶于水而氢气难溶于水 ②金属电极与氧气发生了反应消耗了部分氧气。

  生活用水的净化

  生活用水的净化主要目的是除去自然水中的难溶物和有臭味的物质。

  ⒈净化方法

  ⑴静置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淀于水底,这样的净化程度较低。

  ⑵吸附沉淀:加明矾等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沉淀。

  ⑶过滤:分离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

  ⑷吸附:加活性炭除去有臭味的物质。

  ⑸蒸馏:净化程度较高的方式,蒸馏水可认为是纯净物。

  ⒉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原水→静置→絮凝沉淀(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过程)→生活用水

  考点26 过滤

  ⒈过滤所需的仪器和用品: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和滤纸。

  ⒉过滤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与漏斗的内壁间不要留有气泡,以免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过滤速度偏慢的原因: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有较多气泡、滤渣过多

  滤液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硬水及其软化

  ⒈硬水与软水

  ⑴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河水多为硬水。

  ⑵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雪水、雨水是软水。

  ⒉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或若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反之为硬水)。

  ⒊使用硬水对生活生产的危害

  ⑴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

  ⑵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者可引起。

  ⒋硬水软化的方法:⑴煮沸;⑵蒸馏

  制取蒸馏水

  过程与装置见课本图3-21和图3-22,

  ⒈冷凝管内的水流方向是从下而上,是为了提高冷凝效果。

  ⒉简易装置中导气管很长起冷凝作用。

  考点29 玻璃棒的使用

  ⒈引流:用于过滤或倾倒液体,防止液体外溅。

  ⒉搅拌:用于物质溶解或液体物质蒸发。

  ⑴溶解时,搅拌的作用是加速物质的溶解;

  ⑵蒸发时,搅拌的作用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⒊蘸取:用于蘸取少量液体。如蘸试液滴在试纸上。

  ⒋转移:将药品转移到指定的容器。

  氢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

  ⒈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密度最小)。

  ⒉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氧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2H2 + O2 ==== 2H2O

  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所以使用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⑵还原性(氢气还原CuO)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化学方程式:H2 + CuO ==== Cu + H2O

  ⒊氢气的用途:充灌探空气球;作高能燃料(最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冶炼金属。

  化合价

  ⒈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的区别: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用+1、+2、+3、-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

  方,如:Na、 Cl、 Mg、 O。

  离子符号: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用+、2+、-、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如:Na+、Cl-、Mg2+、O2-。

  ⒉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⑴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⑵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为正价。

  ⑶非金属与氢或金属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负价;非金属与氧元素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正价。

  ⑷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⑸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⒈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⒉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⒊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⒋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含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变形: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噶元素的质量分数

  初三的学生怎样学习化学?

  一、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学科,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技巧方面都需要一个缓冲的过程,部分学生也会受到学习能力的制约,学生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适应和探索过程,家长对此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孩子要求不要太高,要鼓励孩子树立信心,要有不服输的探索精神,端正学习态度,正视化学学科在中考中的重要性,努力学习就行。

  二、首先,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的过程中,要重视教材基础知识内容,要熟记教材内容,按照教材章节内容的排布,逐章逐节的精确理解基础知识,做好知识点的总结,按照教材中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记忆相关化学方程式,各元素的化学物理性质,各元素的特点等,细化知识结构,提升考点知识的强化训练,对应教材中课后习题要重视,熟练掌握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对于与教材相配套的练习册内容中归纳的考点知识,要依据章节排布,进行详细识记,合理的记忆掌握,以章节知识为依托,重点掌握相关内容,清晰化学学科结构。

  三、重视化学学科学习的方法技巧。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例如做好学习笔记,对于各章节一些重点知识要全面做好归纳与摘录;对于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摘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再次反复梳理,直至彻底掌握;对于平时的各种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要进行全面摘录,并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心得体会,在后续的考试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要抓住课堂学习时间,紧跟科任教师的学习进度,对于一些拓展知识要全面理解,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思考,要重视教材内容,独立思考,全面梳理,自主探究,对于教师布置的化学任务要独立完成,不能还未思考就匆匆参照标准答案,一定要独立思考,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总之,学生当前的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情况还比较好,基础掌握比较扎实,需要重视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学习方法技巧,不断积累,逐步提升综合能力,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化学初三教材梳理:自然界的水相关文章

1.化学初三教材梳理:我们周围的空气

2.九年化学上册教材知识点分析

3.2019年秋季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分析

4.九年级化学重难点知识

5.初中化学中考备考计划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