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故事_历代皇帝故事

历史其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小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小故事(一)

康熙平定三藩的故事

1661年,顺治帝去世,才八岁的康熙即位。顺治帝临死前留有遗诏,命鳌拜等四位大臣做康熙的辅政大臣,帮助其处理国家大事。鳌拜因为立过战功,手握兵权,因而根本不将小皇帝放在眼里,更不愿意与其他三位辅政大臣商量,什么事情都独断专行。鳌拜成了康熙帝头一个心腹大患,成为康熙帝要清除的头一个目标。但宫中卫士多是鳌拜挑选的亲信,不能信任。康熙帝就借口要练习摔跤,从贵族子弟中挑选出十多个棒小伙进宫,表面上是陪他摔跤,暗地里却给这些小伙作了布置。一天,鳌拜大摇大摆地走进内宫时,宫门突然关上,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少年将他团团围住,把他摔倒在地,捆绑起来。接着,康熙帝下诏宣布鳌拜的罪行,将他投入监狱。

清除鳌拜后,就该解决吴三桂的问题了。当时,骄横跋扈的藩王不止吴三桂一个,广东有平南王尚可喜,福建有靖南王耿精忠。他们都是早期投降清廷的原明朝官员,因为跟随清军入关打农民军,打明朝军队,打反清义军卖力,立了“大功”,受到清廷的奖赏,就有许多特权,因而非常骄横,不肯再服从清廷的指挥,从而妨碍清廷政令的统一,成为新国家潜伏着的祸害。这三个藩王被称为“三藩”。

康熙帝深感“三藩”危害的严重性,他将平“三藩”与治理黄河、办理漕运作为三件最重要的国家大事,写成字条悬挂在宫殿的柱子上。

“三藩”也深知清廷对他们不信任,迟早会对付他们,但一时还吃不准会采取什么措施,严厉到什么程度。他们都心怀鬼胎,想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平南王尚可喜老了,就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告老还乡,但要求将王爵传给儿子,继续带兵镇守广东。康熙帝也想借此机会试探“三藩”对撤藩的承受程度,就顺水推舟,批准尚可喜告老还乡,但要撤销平南王府,王爵不能继承,理由是广东安定,不必再设藩王镇守。

这个答复深深震撼了三个藩王。吴三桂一面加紧准备造反,一面邀靖南王耿精忠一道再上奏章,请求康熙帝同时将“三藩”都撤掉。

吴三桂本意是希望康熙帝会做出些挽留的姿态,他们就顺水推舟留下来。谁知康熙帝竟然同意了,他又惊又恨,决定起兵造反。1673年农历十一月,吴三桂杀掉云南巡抚朱国治,发布讨伐清廷的檄文,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并写信给平南王、靖南王及各地老部下,包括台湾的郑经,要他们共同起兵造反。

长期以来对清王朝高压政策感到愤怒的人们,找到了一次抒发胸中闷气的机会,所以头几年内,许多地方都起兵响应,大半个中国都沸腾起来,清廷的统治岌岌可危。

康熙帝临危不惧,停止执行耿精忠、尚可喜两藩的撤藩命令,将他们从造反行列中暂时分化出来,以孤立吴三桂;同时迅速调兵遣将,阻挡吴三桂的进攻。

由于吴三桂在军事上犯了错误,他的军事攻势持续了几年就停止了。双方在西北、西南、中南、华南相持了八年。1678年,吴三桂六十七岁,他已经等不及了,在湖南衡阳匆匆忙忙地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周。可是到这年秋天,他就病死了。

此后形势大变,清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到1681年,清军攻下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杀,“三藩”的叛乱终于彻底平定。

清代“南洪北孔”指的是谁?

历史小故事(二)

清朝初年,出现了两位着名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他们被称为“南洪北孔”,分别以《长生殿》和《桃花扇》闻名。

孔尚任(1648-1718)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世孙,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继承了儒家的思想和学术,特别是懂得乐理,这为他后来写作《桃花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孔尚任曾经几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没有被录取。但是他没有放弃做官的念头,变卖家里的田产,捐了一个国子生的资格。此后,他一直在等待做官的机会。直到三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开始闭门着书。他对南明兴亡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于是四处收集资料,四处考察,准备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历史的作品。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命运终于开始垂青这个中年人。这一年康熙南巡北归,为了笼络天下读书人,他特意去山东曲阜祭拜孔子。隐居曲阜石门山的孔尚任被孔府推荐为引驾官,并在御前讲经。

在山东曲阜孔林孔子墓前的石碑上,刻有“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字样。今天去参观的人,会感到很奇怪,因为在墓碑前,建有一道矮墙,将墓碑遮去了三分之一,这样墓碑上的刻字看起来就是“大成至圣文宣干”几个字,王字下面的一横看不见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在当年康熙皇帝祭拜孔子的时候,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当时贡品猪、牛和羊三牲已摆上供桌,地上铺上黄毡,香雾袅袅,烛光摇曳,一切已经准备好。康熙皇帝在前面,身后跟随着文武百官,准备祭祀。康熙皇帝正准备祭拜,却突然在那儿站着不动了。这下文武百官都纳了闷儿了,却又不敢贸然上前询问。机智的孔尚任马上做出反应,他让人拿来一匹黄色的绸子,把碑文上的“文宣王”这几个字盖住,添加上“先师”两个字,这样碑文就成了“大成至圣先师”。康熙见状,这才开始祭拜。原来,康熙皇帝是只拜师不拜王的。后来为了不出现类似的情况,就在碑前建了一道矮墙。

孔尚任的这次“引驾”和“御前讲经”都非常成功,因此深得康熙皇帝青睐。康熙皇帝破格提升孔尚任为国子监博士,相当于国子监的校长。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初,孔尚任进京,正式走上仕途。上任后即奉命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到淮扬,协助疏浚下河海口。他亲见河政的种.种弊病,官吏的挥霍腐败,人民的痛苦悲号,发而为“呻吟疾痛之声”,成诗六百余首,编为《湖海集》。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孔尚任回京,开始了十年京官生涯。在此期间,写了很多着作。如《岸堂集》《长留集》等,特别是写出了《桃花扇》。这部作品一出来,一时洛阳纸贵。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孔尚任被无缘无故免了职。

虽然史书上对于孔尚任被免职的原因没有记载,但可以推测,肯定与《桃花扇》有关。这是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戏剧,清朝统治者最害怕人们的反清复明思想。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孔尚任并没有因为《桃花扇》而获罪。  

与孔尚任齐名的是清朝初期的另外一位着名剧作家洪昇。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洪昇的父亲虽然只是南方的一个地方小官员,却十分重视对洪昇的教育。洪昇从小跟随沈谦、毛先舒、王士禛等学习,熟读四书五经。沈谦和毛先舒都属于当时文坛的“西泠十子”,王士禛更是当时诗坛上的巨匠,一代文学家。洪昇拜师这些人,对他的学习大有帮助,而他自己也勤奋刻苦,所以很早就显露才华,二十岁左右就在诗歌方面很有名气。

可即使洪昇饱读诗书,才学深厚,在科举考试场上却是一个十足的倒霉蛋。他于康熙七年(1668年)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举不中。后来受生活所迫,只能四处奔波,加之跟家里关系弄僵,一度惨到没有饭吃。

这些经历,使得洪昇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后来,他把自己的旧作《舞霓裳》改写成为《长生殿》。这部剧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完成,其间三次改稿,初名《沉香亭》,后改称《舞霓裳》,最后改为《长生殿》。主要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同情和赞美,也间接表达了对统治阶级昏庸腐败的不满。后来他因召集演员演出自己的《长生殿》,被仇人黄六鸿检举揭发。当时正是康熙皇帝的皇后佟佳氏丧葬期间,根据清朝当时的刑法,国丧百日之内,朝廷官员是不能参与任何娱乐活动的,洪昇因此犯了“大不敬”的罪名,被捕入狱。由于康熙皇帝爱惜洪昇的才华,只是革去了他的国子监身份,放归乡里。

洪昇回到老家后抑郁落寞,从此一蹶不振,后来在吴兴醉后落水而亡。可惜一代才子,就这样走完自己的一生。

洪昇着作很多,除《长生殿》外,所作尚有《回文锦》《回龙院》《闹离唐》等,今已不存。杂剧今存有《四婵娟》一种。亦工诗词,有《稗畦集》《昉思词》等。

历史小故事(三)

“历算第一家”梅文鼎介绍

明末清初,朝代交替,中国传统数学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随着西学东渐,从西方传来了较为先进的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一些科学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梅文鼎更是被称为“历算第一家”。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梅姓在百家姓中可能是一个小姓,但在宣城却堪称第一大家族。从北宋诗人梅尧臣到清朝数学家梅文鼎,再到近代文人梅光迪,宣城梅氏可谓人才辈出。梅文鼎曾经也想在科举场上取得荣耀。他十五岁时就中秀才,有“神童”的美誉,但后来却屡战屡败。在科举考场上几次都不能中,转而学习历法算学,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梅文鼎从二十七岁起就开始学习数学和历法,终身研究学术。清朝初期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对梅文鼎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对当时已传入中国的西方历法、数学体系认真学习,写了一本《中西数学通》,介绍了当时世界数学的许多知识。这本书融会贯通了中西数学,是一本集古今中外之大成的书。

康熙十一年(1672年),梅文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着作《方程论》,在中国数学史上首次明确地改变了传统数学中代数、几何不分的做法,梅氏参照西方数学体系,对中国数学内容加以重新划分。

数学着作《几何原本》由明人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译出了前六卷,但遗憾的是该书翻译了半个世纪后仍然被人束之高阁,直到梅文鼎出现。梅文鼎根据《几何原本》写了《几何通解》等书,解释欧氏几何学,后又写了《平三角举要》《球三角举要》《环中黍尺》等书介绍西方的三角学。介绍和研究三角学,是梅文鼎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三角学正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中最不足之处,中国古代数学名家普遍缺少“角”的概念。而梅文鼎在《平三角举要》等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各种公式定理及其应用。为此他还设计了一些仪器,可以清楚地显示球面三角的边角关系。

梅文鼎认为数学来源于实践,他并不否认西方数学理论的优越性,主张“去中西之见,以平心观理”,但是坚持西学中源的观点。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初夏,康熙皇帝南巡。在山东德州的船上,三次接见梅文鼎,与他畅谈甚欢,并亲题“绩学参微”送给他,嘉奖他在天文历算方面的杰出成就。“绩学参微”的含意是:治理学问,能领悟微妙的意旨。

梅氏祖孙四代人,就有十多位数学家。其中梅文鼎长孙梅珏成,更是天资聪颖,博览群书,幼承家学,历算造诣深厚,历经康、雍、乾三朝,被誉为“三代帝师”,晚年退休,乾隆帝赐良田美宅。

梅文鼎是我国承前启后的杰出天文学家、数学家,与英国的牛顿、日本的关孝和同称为世界科学巨擘,是中国古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最有成就的数学家之一。梅文鼎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毕生的科学成就,赢得了很高的声望。他去世后,康熙帝特地命江宁织造为他治丧,营造墓地,给予了极大的荣誉。

梅文鼎去世后,后人立即对其着作进行全面整理,并于雍正元年(1723年)刊刻出版,名为《梅氏历算全书》。该书出版后很快就传入日本,对江户时代日本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历史小故事(四)

顺治帝废掉表妹皇后的秘闻

顺治八年(1651)八月十三日,在北京的紫禁城里,大清帝国举行了入关以来的第一次皇帝大婚。

顺治帝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不仅聪明机智,还是出了名的美女,而且出身高贵,是蒙古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孝庄太后的娘家亲侄女,顺治帝的亲表妹。按理说,顺治帝的这门婚姻,不仅门当户对,还是亲上加亲的“姑表亲,辈辈亲”。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两年后,顺治帝与这位年轻漂亮的表妹皇后,不仅反目成仇,还搞起了分居生活。

顺治十年(1653)的一天,顺治帝令大学士冯铨等人查找前代是否有废皇后的先例,尽管没有说明什么原因,但是,其用意已经很显然,那就是要废掉现在的皇后。朝臣闻讯,百般劝阻,顺治帝主意已定,并不更改,手谕“无能,故当废。”群臣见此,皆议论纷纷。礼部员外郎孔允樾上奏顺治帝:

皇后正位三年,未闻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君后犹父母,父欲出母,即心知母过,犹涕泣以谏,况不知母过何事,安忍缄口而不为母请命?

朝廷重臣的惶恐沉痛之论,于纸上很是动情,看得人不禁眼泪汪汪的。但此时的顺治帝,不为其所动摇,并严厉斥责道:

朕纳后以来,缘志意不协,另居侧宫已经三载。从古废后遗议后世,朕所悉知。但势难容忍,故有此举。

尽管顺治帝如此表白自己废后的决心,但仍有14名御史再次恳请顺治帝收回成命,并建议:皇后仍位中宫,可以新立东、西两宫。顺治帝虽然不同意,但是苦于群臣的苦谏,也不好强硬下旨,一时还真没有了办法,只是有些郁闷,后又生病。孝庄太后见此,不仅同情,更为担忧,在心里掂量了很久,侄女与儿子相比,还是儿子更重要,于是,降懿旨,令朝臣重新讨论此事。顺治帝用健康做代价,终于获得了母后的支持,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顺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五日,顺治帝谕令礼部:

自古立后,皆慎重遴选,始可母仪天下。今后乃睿王于朕幼时因亲订婚,未经选择,宫阃参商,已历三载,淑善难期,不足仰承宗庙之重。谨于八月二十五日奏闻皇太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顺治帝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选择皇后这件事情,都需要仔细认真挑选,才能真正达到母仪天下的目的。现在的皇后,是多尔衮在我小的时候,因为她是亲戚的关系而指定的,我没有经过选择。我与皇后的关系,是水火难容,谁也不能理谁,如此已经三年了,她的品德难以恢复,不能肩负起祖宗给予的对后宫全面负责的重任,在八月二十五日,我已经把此事告诉了孝庄皇太后,将皇后降为静妃,令其居住在别的宫殿里。“宫阃”,原指后妃居住的卧室,这里则是指顺治帝与皇后的夫妻感情;“参商”,“参”、“商”是天上的两个互相不能碰见的星星,参星出来的时候,商星则正好沉没,彼此谁也见不到谁。这里是指,顺治帝与皇后的关系,已经水火不相容。“宫阃参商”这句话则是说,顺治帝与皇后夫妻关系不和睦,根本不可能在一起生活了。

顺治帝为什么这么痛恨自己的表妹皇后呢?

根据顺治帝的言语以及后来为董鄂妃所写的《行状》分析,他之所以执意废掉皇后,有五大理由:

第一,皇后与多尔衮有亲戚关系,是多尔衮在他小的时候选定的,不是自己做主选定的;

第二,两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顺治帝稍喜简朴,而皇后则比较奢侈,酷爱金银珠宝。

第三,皇后“无能”。这里的无能,不知道是不能博得皇帝的欢喜,还是不能够生育。笔者认为,这里的“无能”,是指不能够调谐夫妻两人的感情关系。

第四,皇后不够贤惠,既任性还嫉妒,心毒手狠,“每见貌少妍者,既憎恶,欲置之死”,难以胜任统御后宫之职。

第五,监视、猜疑顺治帝,干涉、阻止顺治帝与其他妃嫔的接触。

虽然顺治帝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将自己的表妹皇后降为了静妃,并不再理睬,但是,就他所说的那些“理由”,有些实在是牵强。针对已知道的顺治帝性格和本性来说,真正令他难以忍受的借口无非是两点。一、不会调和夫妻的感情;二、干预他与别的女人的私生活,是一个大醋坛子。

皇后被降为静妃以后,就在官方记载上消失了,因此,她的生活起居和死亡等信息,在历史上没有了任何记载,成为几百年来的一个历史谜团。然而,最近几年,经过清史专家的潜心研究发现,在朝鲜国的《实录》里面,对这个被废皇后有着记载。皇后被废之后不久,就被顺治帝赶出了北京,回到了她的娘家—蒙古的科尔沁草原,因为当时已经怀孕,回到娘家不久,就生下了一个男孩。经过废后的精心抚养,男孩长大后颇有贤名,当男孩14岁的时候,北京的清皇室知道了这件事,为了防止这个男孩被册立为新皇帝,打算要回这个男孩,但是,蒙古的娘家拒不交换。选自《顺治帝陵历史之谜》辽宁人民出版社

历史小故事(五)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这已经是康熙皇帝统治清朝的第六十一个年头了。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十一月,康熙突然在北郊畅春园病逝,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他的四子爱新觉罗·胤禛继承了皇位,这就是雍正皇帝。

康熙后期,各位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钩心斗角极为激烈。太子胤礽两立两废,争夺储位的斗争由明处转入暗处。胤禛表面从不交结一人,从不过问任何政事,一心沉迷于问佛释道,走路都害怕伤到蚂蚁和小草,表现出与世无争的态度。与几个兄弟也是和和气气,对皇位没有一点非分之想。然而胤禛却暗中与年羹尧、隆科多交往甚笃,培植着自己的势力集团。对父亲康熙胤禛也时时关心问候,在父亲康熙的眼中,只有这个儿子最孝顺,胤禛也因此赢得了康熙的信任。

其实,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胤禛是一个很懂得韬光养晦和藏拙的人,智商和情商都很高。公元1722年,胤禛登基,时年四十五岁,第二年改年号为“雍正”。

雍正上台之后,为了稳固皇位,消除异己,分化瓦解康熙的皇子集团,他把自己很多兄弟都圈禁起来,或者削除宗籍,或者发往外地。皇八子胤禩先被封为廉亲王,后被削除宗籍,遭到圈禁,并且改名为“阿其那”,就是狗的意思;皇九子胤禟被贬到西宁,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塞思黑”,意思为讨厌的人;皇三子胤祉被雍正圈禁;皇十四子胤[图片]先是被派去守陵,再后来也受圈禁。

对帮助自己继位的年羹尧和隆科多,雍正也是“狡兔死,走狗烹”。年羹尧和隆科多都遭到雍正皇帝的清洗,下场很凄惨。

但作为一个皇帝,雍正还是有很多政绩的,算得上一个明君。

雍正在位期间,大力整顿吏治,有“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

实行“摊丁入地”。中国自古就有人丁税,成年男子,不论贫富,均须缴纳人头税。雍正实行改革,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的多少定纳税的数目,即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即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由朝廷派任流官。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和融合。

建立密折制度。“密”就是机密,“折”就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面加上封套。康熙朝有奏折,雍正朝的密折制度对其加以完善。皇帝特许的官员才有资格上奏折,雍正朝有一千两百多人有这种资格。奏折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诸如天气变化、社会舆情、官场隐私、家庭秘事等,这强化了皇帝专权,对地方起到监督的作用。

雍正皇帝还是历史上少有的异常勤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不像父亲康熙皇帝那样到处巡游,而是勤于政事。他常年不休,平均每天批阅奏折十多份,且常在夜间亲自用红笔批改,从来不假别人之手做这些事情,有的奏折上的批语竟有一千多字。

雍正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他改革了康熙晚年出现的一些政治弊端,也为乾隆朝的强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康、雍、乾三朝,是清朝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

承上启下的雍正皇帝


历史小故事_历代皇帝故事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