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教案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教案一

  【设计说明】

  《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两“表”之一,是一篇经典篇目,让学生在阅读中正确断句,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悟,是设计《陈情表》教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表格的形式设计教案,对学生、教师各自任务、作用的明确规定。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及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音频朗读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自主、合作、探究 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导入】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两篇“表”让人感动之极,一篇是初中时学过的《出师表》,另一篇是什么呢?(预设回答:《陈情表》)

  正如苏轼所说:“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可谓忠则《出师》孝则《陈情》 【见课件】

  1、 听配乐朗读

  2、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谈读课文的总体感受。

  创设情境,

  激情引趣。

  【相关知识简介】

  1、 陈情的含义?陈述自己的感情,陈述事情的理由。

  2、表:文体,属奏议类,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见课件】

  3、 写作背景

  充分预习,自主答疑。

  1、检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2、引导学生熟悉相关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对照注释,圈点加注、译文,初步把握课文思考: 向谁“陈情”? 为什么要“陈” ?“陈”什么情? “陈情”目的是什么? 如何“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答案:A 。洗马---xiǎn 期功---jī 伪朝---wě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答案: C、“察” -------考察并推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C 项里的“郎中”是官职名

  【内容梳理】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

  “陈”的目的:愿乞终养。

  怎样陈情?

  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愿乞终养

  提出孝之大理

  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见课件】

  (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以情动人。) 1、学生读课文并分组朗读。要求:朗读整齐、声音洪亮、读音正确、断句清楚。

  2、给优秀学生掌声。

  3、学生完成相关提问及投影练习。

  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引导、明确。 1、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2、 了解学生的文言知识水平,巩固相关字词及文言知识。

  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探究第一段】

  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

  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祖母夙婴疾病 )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目的:博得晋武帝的同情怜悯。 【见课件】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翻译文句,并质疑难懂字句 可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

  【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完成练习。背诵第一节。

  学生总结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第 二 课 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测】

  【鉴赏课文内容】

  1、 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

  2、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1)臣侍汤药,未曾远离 (2)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刘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不能废远 (3)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赏析评价:至孝之心,情真意切、悲恻动人。

  3、文中对朝廷的忠(感激)表现在哪里?“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4、思考:第2段是怎样写朝廷征召之切的?

  ①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②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诏书特下,拜臣郎中。④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充分诵读课文,为背诵课文打基础。

  2、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至爱亲情。

  3、体会文章的语言,感悟文章的诗意美。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对祖母的深情,认识感恩。

  2、理解作者层层深入的说理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地学习这篇流传千古的至孝美文。

  二、何谓陈情?

  陈——陈述、禀报

  情——隐情、苦衷

  表——奏章(“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虽是公文,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是臣子为了向皇帝表述自己的请求。)

  所以“陈情表”就是“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那么,《陈情表》是谁在陈情?为何陈情?陈述的又是什么情呢?

  三、为何陈情?

  通过介绍背景,引出本文所陈之情:孝情、忠情、苦情(板书)

  四、如何陈情?

  (一)诵读课文

  1、师范读。

  2、学生集体朗读。

  3、自由诵读。(思考本文的行文思路。)

  (二)文本解读

  1、师生讨论本文的行文思路。

  第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境遇

  第二段:续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第三段:提出孝之大理,不能就职

  第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2、讲解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重点字词梳理

  以:因为。 夙:早时。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凶:不幸。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夺:改变。 不行:不能走路。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至于:古义,达到某种程度;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开始成立;理论意见有根有据,站得住。

  鲜:本是“少”的意思,在这里指“没有”。

  祚:福分。 吊:安慰。

  婴:被……缠着。 蓐:通“褥”,垫子。

  (3)分析第一段

  ①在这一段的开始,李密说,臣以险衅,夙遭悯凶。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明确:我因为命运不好,从很早的时候就遭遇了不幸的事情。起总摄作用,统领文章第一段。

  ②那李密到底遭遇了哪些不幸呢?同学们看一看,李密遭遇的第一个不幸是什么?

  明确: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这第一个不幸我们用最简练的话概括一下,应该怎么说比较好?

  明确:父母早失或失父失母或父死母嫁。

  ③李密遭遇的第二个不幸是什么?

  明确: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这个不幸,用四个字概括一下,怎么概括比较好?

  明确:孤苦多病。

  ④李密遭遇的第三个不幸是什么?

  明确: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的第三个不幸可以概括为?

  明确:内外无人。

  ⑤李密的第四个不幸是什么?大家一起读出来。

  明确: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这个不幸可以概括为?

  明确:刘婴疾病。

  ⑥从上面的四个不幸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早年是李密孤苦多病,祖母照料他,而后来则是祖母年老多病,李密照料祖母。祖孙二人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明确:相依为命。

  李密和祖母相依为命,这样的意思在第三段中也有照应,有强调。大家一起读出来,看看是哪些句子。

  明确: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目的是什么?

  李密本不能出仕,但朝廷又在对他步步逼迫。朝廷是如何步步紧逼的呢?请大家预习课文第二、三两段,我们下节课再讲。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方式和形象精粹的语言;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

  3、体会本文凄切委婉的陈情技巧,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3、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以及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

  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二、背景介绍?

  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写的。魏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孙吴到公元280年才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

  三、文体知识

  表,是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四、题解

  陈——陈述、禀报

  情——①情况(事实)②衷情、隐情、(孝情、忠情)③情理(忠孝之道)

  表——奏章(“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虽是公文,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是臣子为了向皇帝表述自己的请求。)

  所以“陈情表”就是“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五、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正音。(见《金榜》P30自主学习:字音辨识)

  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1段:凄苦,悲凉;?第2段:感激,恳切;

  第3段:真挚,诚恳;?第4段:忠诚,恳切,期待。

  六、再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文,自行圈点加注。提醒学生注意“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②内容与形式梳理。

  范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情”?“陈”什么“情”?如何“陈情”

  明确:“陈情”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情”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孝情、忠情、苦情)?

  ? “陈情”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

  七、研读课文

  (一)分析课文第1段

  1、齐读第一段。?

  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3、两名学生口译本段文字,师生共同订正。

  4、提问: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明确:总摄作用,统领文章第1段。?

  5、提问:李密到底遭遇了哪些不幸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投影或板书: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父死母嫁)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孤苦多病)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内外无人)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刘婴疾病)

  6、提问:从上面的四个不幸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早年,李密是孤苦多病,祖母照料他,而后来则是祖母年老多病,李密照料祖母。祖孙二人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明确:相依为命。

  7、提问:李密和祖母相依为命,这样的意思在第三段中也有照应,有强调。大家一起读出来,看看是哪些句子。

  明确: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8、提问:李密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目的是什么?

  明确:李密本不能出仕,但朝廷又在对他步步逼迫。朝廷是如何步步紧逼的呢?请大家预习课文第二、三两段,我们下节课再讲。

  9、 小结:第一段:孤苦之情。从纵横两方面分两个小层次: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第二课时

  (二)分析课文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3、两名学生口译本段文字,师生共同订正。

  4、提问:第2段有一句关键语句,“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找出来。

  明确:“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5、提问:这一段表现的情感不是平直的,前一部分急迫焦灼,后一部分辗转两难。诵读时要张弛有度,把握情感的焦急与沉重。学生再次诵读,体会作者情感。?

  6、提问:结合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讨论分析,“进”难在哪里?“退”,难在何处

  明确: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

  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

  7、提问:本段分几个层次?各层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层:重点叙朝廷征召之殷;

  第二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

  8、提问: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9、小结:第二段:两难之情?

  (三)分析课文第3段

  1、学生默读并口头通译第3段;?

  2、提问: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1.高三语文《陈情表》教案

2.高中语文文言文陈情表教案(2)

3.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

4.《热爱生命》高中语文教学教案

5.高中语文《季氏将伐颛臾》公开课教案

6.2020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

7.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教案

8.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教学教案

9.高中语文《边城》公开课教案

10.高中语文课文《故都的秋》教学教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