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2022

勤奋学习,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完成这个目标,也是我们大家的梦想。而怎样才能完成这个目标呢?只有努力,才可以成功,才可以达成目标。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2021,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1

罗马法

一.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了解):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

二.罗马法:1.含义:指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也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了解)

2.发展状况:罗马国家形成初期,没有成文法典,只有习惯法。其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⑴开端(渊源)——《十二铜表法》

①原因:根本:为维护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利益需要,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主要:罗马共和国的诞生促进了法律的制定;平民的强烈要求。

②内容: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③作用:对罗马: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对平民:平民的胜利(按法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对贵族: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既得利益(实质、局限性),对维系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起到重要作用。

此时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⑵发展: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⑶完备——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①原因:有感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为巩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组成:《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等方面的法规;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最广博的一部,收集不同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解释;

《查士丁尼新敕》: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敕令汇编成集。

③作用:它保留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帝国统治,促成帝国长期繁荣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④地位:查士丁尼法典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3.作用:

⑴对罗马: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①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帝国统治,调节社会矛盾,促进帝国长期繁荣;

②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

③罗马法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得到推行,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⑵对世界:

①为欧美近代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②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公正至上,《人权宣言》,《独立宣言》)。

③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武器(启蒙运动)。

④为近现代欧美国家的立法提供范本(《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

⑶对今天: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一审终审制,一事不再理原则等。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法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它内容丰富,应用性强,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也被西欧大多数封建国家所采用。(总之,罗马法蕴含的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

⑷为人类文明由人治向法治发展,做出独特贡献。

4.罗马法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①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②罗马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根本)

③贫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和奴隶起义的不断发生。为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需要。

④对外扩张的发展,扩张帝国版图的需要。

启示: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时代的需要,法律需要不断地创新完善,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补充:罗马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人人守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政治体制改革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青少年要增强民主法制意识。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2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一.确立的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确立的背景条件:

⑴13世纪初,《大宪章》的签署,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为近代君主制的形成创造条件。

⑵13世纪中期,早期议会的形成,为英国近代君主制的形成奠定基础。

⑶1640—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权,解决了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证。

三.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

1.核心内容:用明确的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保证议会主权之上。

2.意义: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体统治,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开创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借鉴。

四.发展和完善:

1.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⑴早期内阁。

⑵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退出内阁,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主持内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⑶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两党制形成,促进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⑷权力运行原则:

国王:统而不治,象征性礼仪性的角色。

内阁政府:由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织内阁;多数党的领袖成为首相,是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和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若议会通过对政府(内阁)的不信任案,要么内阁所有人集体辞职,要么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议会:上院由国王任命,无实权;下院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对行政的监督权等,国家权力中心。

⑸作用:责任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2.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普选权扩大。

⑴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⑵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小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基本特征:以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国家元首:国王(女王),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而不治,多扮演礼仪性角色。

责任内阁:掌握行政权,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由议会产生,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政府首脑:首相,最高行政长官,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实际上的最高决策和领导者。

议会:国家的权力中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产生和监督政府的权利,政府对其负责。

代议制民主: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

认识:创新制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注意对比同时期的中国)

小结:(不用背)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世袭的一种政治体制,自古就有。但是,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英国为典型代表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3

美国——联邦制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一.政体的确立——总统共和制(通过《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它是美国的根本大法)

1.背景:⑴邦联制的弊端使其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对内:不能稳定统治秩序;对外: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⑵在地域辽阔的大国防止出现专制帝制(古罗马),确保共和,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补充:其他的有利条件。

前提:通过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民族革命);启蒙思想的影响(三权分立)。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拥有一定的民主基础,封建思想不浓厚。

2.确立——《联邦宪法》三权分立、三大原则

⑴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制)

①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利。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②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利,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属于各州人民。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为后来对抗中央提供可能

作用: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⑵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权归于国会(并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行政权归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以及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权力),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互相制约。

(详见课本三权分立的图示)

作用:维护共和,防止联邦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专制。

⑶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州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先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出。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3.补充:宪法前10条修正案,规定公民若干自由权。

二.国体的确立——联邦制(也是通过《联邦宪法》确立的)

1.概念(特征):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考验:1861—1865年南北战争(林肯最大的贡献在于维护联邦的统一)

⑴原因:州权主义根深蒂固。

⑵实质:是州权至上还是联邦至上,是国家分裂还是维护统一的较量。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影响: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积极:⑴政治: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国,既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又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推动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⑵经济: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

⑶世界: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局限:宪法强调三权分立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但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一开始保留黑人奴隶制),妇女地位低下。后来宪法不断在这些方面进行修改完善。

三.政党政治——两党制

1.形成:1789年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此后,美国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

2.基础: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了解)

3.特征:⑴操纵政治选举。⑵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影响: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前政府滥用权力,有利于推进资产阶级文明。

⑵某种程度上反映人民意愿,人民群众有可能利用两党的斗争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

⑶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

5.局限:本质上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同:⑴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⑵都体现了分权的原则。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民主政体。

⑷代表资产阶级利益。⑸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⑹对世界新政体的发展有所影响。

小结:

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两种不同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是不同土壤里产生的不同民主政治形式,都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我们应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政治文明形式,从不同的文明中汲取养分,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共和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也是自古就有(古罗马贵族共和制)。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指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极广泛的权利,美国典型。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德、法)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4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总统共和制)

1.确立的背景:(了解)

⑴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盛行等级制度,第三等级深受压迫;

⑵法国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为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⑶法国在18世纪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统治,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⑷美国独立战争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2.确立的曲折历程:(了解)(新事物的确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①17.18世纪波旁王朝封建君主专制→②1789年法国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③1792年废除君主立宪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④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⑤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⑥1830年建立七月王朝(代表金融大资产阶级的利益)→⑦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⑧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⑨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

3.最终确立: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⑴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合称国民议会)行使。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代表组成的地方委员会间接选出,众议院由普选产生。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

⑵行政权:①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与国民议会共创法律之权。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总统可解散任期未满的众议院。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需经内阁部长共同副署才能生效。

④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4.维护共和制的斗争:

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为国庆日。宪法的一条修正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5.影响:

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和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1875年宪法的颁布,是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是工业革命后日益成长的工业资产阶级统治的开始,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全确立。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日趋稳定,各项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经济也开始高速发展。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5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联邦制半专制君主立宪制)

1.确立的背景:德意志帝国的统一(1871年)(即是民族国家的统一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革)

⑴统一的根本原因:封建割据阻碍了工业革命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其他原因:19世纪中期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启蒙思想的影响。

⑵统一的进程方式: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

⑶影响: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道路;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2.确立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内容:⑴普鲁士国王世袭帝国皇帝国家元首。①皇帝有权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

②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③有权签署和颁布帝国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④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⑵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⑶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①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

②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

③国会不能组成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

④不能监督政府;可以批准预算。

3.特点(实质):专制主义、军国主义。

4.评价:⑴积极:①政治:确立半专制的君主立宪政体,形式上具备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的特征,有利于国家统一。

②经济:促使德意志帝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⑵局限:成为两次大战的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见一.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1.含义:由民选代表组成议会,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讨论并制定国家法律或重大决策,并监督政府行为。

2.背景原因

⑴经济(根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

⑵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推动。

⑶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借鉴

3.特征:以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为基础,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法律至上的原则;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都实行政党政治,人权自由。

4.趋势:法治取代人治;民主取代专制。

5.类型:君主立宪(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德国半专制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美国总统共和制;法国议会制下的总统共和制)。

原因: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⑵历史传统不同。⑶各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方式不同。

6.历史作用:

⑴政治:①体现了资产阶级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果,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彻底否定。

②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法斗争,维护无产阶级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③实现了国家权力归公民选举产生的议会或总统掌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人类政治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促进社会进步。

⑵经济:顺应了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推动了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崛起和资本主义文化的繁荣。

☆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⑴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是一个长期、曲折、反复的过程,但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的必然。

⑵政体的借鉴过程中,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完善,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呈现出统一性与多样性,这是由于各国国情决定的。

⑷民主政权的取得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靠人民群众的斗争。

⑸社会制度的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

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都带有局限性,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同时分权制衡也会影响行政效率。

⑺开西方政治民主先河的是雅典,开近代民主政治先河的是英国。

★欧美代议制共同特点:

⑴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议会是国家形式权利的核心结构;

⑵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⑶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2021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