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历史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个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哪类人

A.郡县官长 B.方国头领 C.商王子侄 D.三公九卿

2.《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中国把传宗接代作为的孝顺,这种观念跟下列哪

一制度关联(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

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5.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

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6.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7.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

8.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

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时局和战的变迁

C.基本国策的改变 D.经济重心的迁移

9.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重视教育

10.“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

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

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11.“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

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

白。”这说明当时的内阁

A.是国家主要决策结构 B.成为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

C.成为位高权重的事实上的宰相 D.属于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

12.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B.隋唐在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

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13.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14. “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

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独立自治 B.小国寡民 C.封闭保守 D.彼此隔绝

15.雅典公职人员产生的途径是

A.家族世袭 B.政府任命 C.民主选举 D.毛遂自荐

16.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过:“即使每一位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每一次雅典人大会也仍然会是一堆群氓。”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

A.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B.雅典人喜欢辩论不务实

C.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D.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性

17.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可以说开创了罗马法制一

个新的时代。促成这个“新的时代”到来的事件是

A.制定《十二铜表法》 B.编纂《民法大全》

C.颁布《民法典》 D.形成万民法

18.《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

A.很残酷但按律量刑 B.保护了罗马人民利益

C.极力保护私有财产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19.“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20.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

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意味着

A.英国工业革命很快传播到法国地区,创造了新的工业方式

B.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法国跟随其后建立民主政权

C.英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开创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范例

D.英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都-了本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21. 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A.法治至上 B.分权制衡 C.责任内阁 D.虚位君主

22.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23.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2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

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激烈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

25.“(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随

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

“它”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

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两个规定反映了两国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共和力量的强大

C.代议制形式有别 D.国家元首无实权27.“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

描述的历史现象是

A.太平天国起义 B.《南京条约》的签订

C.***战争的爆发 D.清朝官员无能

28.第二次***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称为“洋

人”,“夷务”均叫“洋务”。这表明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加剧

C.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D.清政府外交基本实现近代化

29.有人认为,“同为农-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

这主要因为

A.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 B.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0.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的重要文献。对《资政新篇》先进

思想的正确评价是

A.主张在中国建立西方民主政体

B.香港居留期间受西方文明影响而萌发

C.总结了太平天国运动革命实践经验

D.具有鲜明的救亡图存意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3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4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分)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

3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鳊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4分)

(4)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

33.(16分)史料研究、史论探讨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班同学在学习欧美近代民主政治时就是运用了这种学习方法

史料:

下列两段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两大国的历史文献,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依据这两部文献欧美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4分)

(2)上述两部文献对国家权力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规定?有什么共同影响?(4分)

史论:

材料三 民主要真正实现必需做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并重。“原则民主”体现了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程序民主”体现了治理人类社会的手段。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民主实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主要表现。(4分)你是如何理解“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2分)

(4)综合上述史料研究和史论探讨,欧美民主政治具有哪些特征? (2分)

34.(10分)近代俄、日两国改革影响深远,给后人留下深刻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皇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3月5日,上述“宣言”和法令正式公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规定全部土地仍属于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于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76年8月(明治政府)公布《金俸公债条例》,规定凡领取俸禄者均须献出俸禄,由政府按其俸禄多寡发给“金禄公债”。……通过赎买办法革除封建武士俸禄的意义是重大的。封建武士作为一个阶级瓦解了。而且没有发生大的叛乱就实现了改造。更重要的是政府以公债取代了俸禄,既可以减轻财政困难,又可以使武士们将公债转化为资本,去从事工商业活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农奴在1861年改革中获得了哪些权利?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剥夺武士封建特权的措施。(5分)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俄、日改革的共同影响。两国改革对待传统势力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5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个,2分;共60分。?

BBADD ABCAC DDCBC DACDC ADBBC CBCB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31.(18分)

(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兴建此项工程的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4分)。

(2)措施:建立禁军,在军事上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在行政上重视文官;在财政上地方财赋由中央掌握。(6分)

看法: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官僚机构膨胀,在北宋后期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4分)

(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4分)

32.(16分)

(1)说明:汉代官僚政治得以发展,孝廉成为人们做官的主要途径,太学兴起和考试做官,进一步打破了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统治阶级通过察举制、太学考试等制度,建立起专业的文官集团。(6分)

(2)相同: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趋势;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4分)

(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4分)

(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分)

33.(16分)

(1)英国《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或美国联邦宪法。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4分)

(2)材料一界定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材料二界定了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影响: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完善,(4分)

(3)原则民主: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程序民主:三权分立,互相制衡。(4分)

理解:学习英国的议会制;成功地实践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等学说。(2分)

(4)选举;议会立法;权力部门之间相互制衡。(2分)

34.(10分)?

(1)权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干涉和买卖他们;农奴缴纳赎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2分)

措施:通过赎买方式取消武士的俸禄;废除武士佩刀的特权;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3分)

(2)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保留了封建残余。(3分)

启示:改革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改革要平衡各阶层的利益。(2分)


高二历史测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