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归纳

学习从来无捷径。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八年级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知识

句子翻译

翻译重点文言文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气凝结成的冰花(在白雪的辉映下)弥漫着白气,天空与云层与远山与湖水,上上下下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一抹,湖心亭一点,以及我乘坐的小舟一叶,以及舟中的两三粒有影罢了。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

(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退房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渔人外面)现在是什么时候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处处作了记号。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乐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拖累身心。

8、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没在手卷下的衣褶里。

9、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10、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憎恨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1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1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

1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完这遍林子。

15、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计划还未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1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自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17、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芬芳远播,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18、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后就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的还有谁呢?(至于)爱牡丹(的人),那当然(就)很多了。

19、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无不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雕成(某种)形状的东西,各有各的情状姿态。

20、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曾经赠送我桃核(雕刻的)小船一个,原来是大苏泛舟游赤壁。

2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出来有贤德、有才能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散文

1、《海燕》是一首散文诗,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

2、《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3、《石榴》选自《丁东草》作者郭沫若。

4、《紫藤萝瀑布》作者是当代女作家宗璞。

5、《散步》作者莫怀戚。

议论文

6、《纪念白求恩》

7、《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选自《饮冰室合集·敬业与乐业》

8、《多一些宽容》作者郭安凤。

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作者周国平,当代学者、散文家。

10、《错过》是一篇杂文,作者刘心武,选自《刘心武杂文自选集》。

说明文

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作者竺可桢(气象学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12、《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作者伽利略,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小说

13、《孔乙己》选自《呐喊》。本文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14、《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15、《变色龙》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

16、《窗》作者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

其它

17、《送东阳马生序》选自《文宪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本文是一篇赠序。

18、《马说》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作者韩愈,唐代文学家,字退之,后人称"韩昌黎"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体裁:说。

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

《赤壁》

1、本诗从题材上看属于咏史诗,内容上三国的故事有关,“东风”指火烧赤壁之事。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谈谈你的理解。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锁进铜雀台了,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本诗的一二句的表达方式是叙述,三四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4、“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前朝”是汉朝,举出三位这个朝代的英雄人物:曹操,孙权,刘备。

5、“东风不与周郎便”的“东风”指代赤壁战争,战争的双方是曹操和孙刘联军。

6、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古讽今,诗人借“东风”一事,抒发感慨,讽喻当今的统治者治理国家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7、“东风”不仅指是自然界的风,而含有建功立业的各种条件之意。

8、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沙里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由折戟沉沙未销蚀,又引发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情,能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9、有人认为,杜牧只关心东吴两美女的命运,而不关心国家和人民安危,对此,你有何看法?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用两美女的命运来象征国家的命运,更为形象贴切,耐人寻味。

10、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蕴含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借一件折戟,写出了兴感之由,含蓄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1、后两句议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见解和思想感情?

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的成名都有某种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12、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必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直说,而是以两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13、本诗是咏史绝句,立意新奇,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意在说明要想建树一番事业,得有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英雄也一样无能为力。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