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就业前景(通用5篇)

这里是整理的环境设计专业就业前景(通用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环境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篇1

一、艺术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是一种综合计划,由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与艺术构想方案两部分组成,细化下来有审美功能计划、使用功能计划等。环境设计是艺术的一种,比建筑规模更为庞大,规划领域众多,和工程比起来极具情感。这种艺术包容了众多的艺术,爱管闲事,是举世瞩目的传统艺术”。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城镇化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环境艺术设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市场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师。环境艺术专业使培养的人才熟悉家居装饰设计手段,掌握施工图制作能力与效果图制造能力,具备简单技能技巧与综合预算技能,培育面向多领域,如服务领域与管理领域等专业技能人才。环境艺术是一类系统性新型边缘工程,交叉了多种学科,涵盖了材料学美术等多领域知识,在专业领域的广度与多样性上,均具有典型性。

二、艺术设计行业情况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层面广泛,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政建设工程大量兴起,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均需要众多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环境艺术专业打破了传统的室内设计发展,变成了当前多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包含了桥梁设计与室外设计等。人们生活和公共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设计不再集中于过去的硬件设计,转变成立多深度与更深意的理解,其中有对人生理和行为等的重视,讲究联想性、美观性和艺术性是行业新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市场前景广,只要涉及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均可胜任,如环境景观改造与室内外效果图设计都具有不错的待遇。

三、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及就业区域分布

环境艺术设计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取得了质的发展。尤其体现在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上,这方面的社会需要逐渐增长,为此,该专业人才也出现了缺口,社会需求量每年都在增加,以往国内大型美院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开设这门专业得到市场的检验,因为本专业在行业中成本高,为此员工资福利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在区域分布及岗位上,可以从事的单位包括装饰公司、园林公司等。刚开始从设计员做起,经过两年磨练,担任高级设计师,一些时候还可以成为公司领导,管理工程,抑或开设自己的公司,在区域上主要遍及上海、苏浙等地,一般发展中的城市均开设了这门专业。

四、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就业方向及分析

(一)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就业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宽广的应用范围,具体包括以下领域:企事业单位、三维制作、市容规划、建筑设计等。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均离不开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公共场所消费档次越来越高,环境设计不再是以往的偏重于硬件环境设计,转变成了当前意义更为广泛的理解,包含了对生理环境、生理及行为等的理解,不仅具有美观性,而且还追求创造性与艺术性,是新融入市场的一类行业。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长期以来有着宽广的就业前景,只要是和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多可承担,其中像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等具有着可观的薪资待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员如果作为设计师工作转正后薪资待遇在3000 元上下,基本工资2000元加提成,往上没有极限[1]。主任或者高级设计师工资收入在5000~8000 元上下。

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建筑行业可以从事的职业有施工监理,在设计行业可以从事的工作有工装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师、平面设计师,此外,还可以从事新闻出版行业等。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毕业后可以在以下企事业单位中工作,如景观设计工程公司与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或者在一些大专院校从事教育行政方面的教学工作,也可以从事房地产方面的工作,当然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担任建筑设计管理及城市规划方面的职位。

(二)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就业分析

就业层面宽、职业人才紧缺、职业优势对比。环境艺术设计就业,没有太大的竞争压力,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市政建设项目兴盛,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均需要此类专业人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以往室内设计的基础上,拓宽到了多种领域,如城市道路桥梁设计及室外设计上,范围广,层面宽。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环境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新的建筑开始增多,城市环境改善是必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将炙手可热,是对环境的艺术加工。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建筑与园林环境等。建筑环境划分为室内外环境。环境艺术非艺术视觉而存在,在多种感官方面吸引观众,将观察者所处的整体环境视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拉近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破除了传统审美的界限,让艺术和生活的距离更近一步。一份调查数据表明,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职位比较受计算机行业的青睐,企业对这种职位的招聘需求旺盛。国内许多计算机行业也来越重视这类人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为我们生存的环境融入了许多美好,美化环境也是未来发展的需求。为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关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艺术类毕业生成为新宠,市场需求下,各院校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短时间内培养了大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迎合了市场的部分需求。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增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原来百人的系部发展成千人,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但市场容量毕竟有限[2]。

其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层面不广,从当前环境艺术设计岗位来看,多限定在设计师与制图人员上。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装饰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细化开来。一是我们所熟知的设计师与制图人具有有限的市场需求;二是市场匮乏该专业的工程项目预算与管理人才;新兴的家具和家居饰品设计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从中可以看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因为扩招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但并非主要因素。就业难根本原因是由于环境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弱,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再次,设计单位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要求毕业生要具备工作经验,重视应聘人员实际技能,希望新员工能够立刻熟练工作,以创造工作效益。在企业制定的众多招聘标准中,最先看重的是经验,所占比重达42%,其次是技能要求,所占比重达24%,紧随其后的是理论知识,所占比重达18%,职业规划与面试素养所占比重分别为9%、7%。从中可见,企业招聘的是有技能和经验的毕业生,无法满足上岗即入手的要求。部分学校在培养中,未重视对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学生不具备工作经验,没有形成职业意识,尽管一些学生拿到了文凭,然工作能力和普通设计要求相差甚远。

六、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新培养方案

(一)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培养目标

结合社会需求实际,适时调整课程设置,采用“双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目的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取得执业资格证书,提升市场竞争优势,适应工作岗位。在一些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对应资格证课程设置,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工程预算员与项日经理的资格证,为学生就业提供充足指导[3]。

(二)推进高校实验、实践基地构建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满足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实训基地建设营造逼真的实践环境。安排《毕业设计》、《餐饮空间》等一些课程;设计专题要考虑企业或者行业案例,以案例开展教学。有效表现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这种逼真的实践环境中接受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学生做完有关理论设计及技法学习后,借助设计有关材料,操作自己的实施方案,将设计付诸现实;理论结合实践,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就业的基石。构建科学的产学基地及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争取获得企业支持,拓宽校外实训基地,为企业输送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4]。从企业意见反馈中,让学校了解企业需求,合理安排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毕业生很快融入职场角色,缩短适应期。

(三)以企业为依托,建立‘双师型”师资团队

“双师型”不但要面向学生,而且也面向客户、工程项目。对没有工作经验的教师,采取有效对策,让教师利用闲暇时间到大企业历练,了解设计行业最新需求,强化教师实践能力。教师在专业课上引入具体案例,学生练习具体社会项目,提升实战性,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课程实践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立于2005年,学制三年,至今招生七届,已毕业四届,现有在校生268人。本专业是适应河北省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行业需要而设立的。本专业设立以来,不断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调整专业课程,优化专业结构,通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本专业现有教师团队20人,专业教师9人,外聘实践教师9人,专业辅导员2人。环境艺术专业现建有装饰材料实验室、制图室、电脑机房、美术画室、工作室共5个实验室。此外,我们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先后与省内11家企业签约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争取经过2~4年的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满足实训需求。同时实现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质量标准制订与考核和就业等方面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施“双主体”育人的目标。

1 专业设置与定位

《关于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提出四大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战略、一线两厢战略,都为我们发展环境艺术设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发展环境艺术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同时,良好的产业背景,为培养环境艺术专业设计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以石家庄市为例,大型平面设计公司1000多家、包装设计与制作500多家、人居装饰以及景观园林公司近千家,上述公司在运作上,都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协作化,在各个领域都取得较大进步,随着石家庄以及河北省的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长,对于上述行业中的职业人才要求日趋扩大。这些情况表明: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已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人才需求量正在增加,人才素质要求和职业规范更加严格,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充分适应市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目前,石家庄市的平面设计和广告公司、装饰公司等公司每年吸纳专业人才更在2-3千人上,我校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是90%以上。

通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为主要面向景观设计所、景观工程施工等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能从事中小型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服务一线需要的景观设计、景观制图、景观施工与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景观设计人才。

2 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2.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围绕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以培养设计应用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线,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整体结构水平,以职业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构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2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与实施

2.2.1 “专业平台+就业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

“专业平台+就业方向”指学生在入学初期学习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在学习基础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专业及未来就业岗位要求。在坚实的专业基础上学习就业知识。学生从专业基础平台到就业方向经过三个相关阶段的进阶,将逐步达到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要求。

为了使专业培养与学生就业能够良好对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研究了企业相关岗位分类、专业岗位分布及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分析职业岗位与专业内涵的关系,细化就业方向,使专业方向与岗位对接,进一步为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就业创造条件。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方面就有:公共艺术设计方向、景观设计方向、植物景观设计方向、计算机设计表现方向、室内设计方向等。

环境艺术设计属实用艺术设计范畴,工作全程涵盖艺术创造、工程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工作岗位设置多样,因而采用大基础(专业基础)逐步过渡到小方向(就业方向)的教学方式能够适应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也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在有限的专业空间内逐步调整和发展,提高学习兴趣。

2.2.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方向岗位

①在环境景观设计公司等单位担任设计师或助理设计师。

②在环境景观设计公司等单位从事设计绘图,施工员等工作。

③专门从事电脑效果图或手绘效果图的设计绘图工作。

④风景区规划设计。

⑤自主创业,独资或合资创办设计实体,成为环境艺术的自由设计师。

⑥与本专业或艺术设计相关的其他工作。

2.3 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实现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由景观设计方向,因此,课程体系涉及以下四大类课程,它们是:设计基础类课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设计理论课程、公共课。在课程体系的实践、整合、发展中,我们积极吸取其他高校课程改革的经验,结合我系六年的教学实践,不断适应市场,坚持保证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持续开设,理顺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特别是在近三年的改革中,大胆试点前沿课程。目前,课程体系已经比较合理。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分类具体如下:

①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类课程:《书法》、《三大构成》、《景观工程制图》、《观赏树木》、《美术基础》、《花卉学》、《植物生长环境》、《photoshop》、《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普通测量》。

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现代公共艺术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招投标及景观工程预算》、《景观工程施工》、《景观三维效果图制作》、《植物景观设计》《风景区规划》、《室内设计》。

③环境设计理论课程:《建筑基础》、《景观设计概论》、《城市规划原理》、《景观史》。

④公共课:《法律基础》、《英语》、《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写作》、《体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全校公共课程。

3 校企合作下的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建设

3.1 教学内容改革

3.1.1 探索“专业教学项目化”的教学模式

根据设计师岗位能力的要求,对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全面调整。根据企业的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按照设计公司的组织模式与管理模式运作。选择企业的实际项目为核心内容。根据难易程度选择工程项目;根据工程项目设置课程内容;根据工作流程安排课程次序;根据设计方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内容适用,次序合理,循序渐进,目标明确。改革后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结构是以项目设计贯穿所有课程。从第1学期开始,到第5学期,整个专业教学随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设计、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和植物景观设计4个项目模块逐层展开。顶岗实习随课程和项目的展开随时进行。第6学期毕业设计。

3.1.2 构建“专业与基础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改变“基础先行”的旧思维,模糊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打破了传统的以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为核心内容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将传统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核心内容分别纳入到项目系列课程中。如将素描、色彩、线描融入到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中,将“三大构成”课程的核心内容融入到项目方案策划课程的界面处理和模型制作环节中。形成基础与专业并行的“专业基础一体化”的新课程体系,实践“专业――基础――专业”的新思维,使整个基础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训练融为一体。

3.1.3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采取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形式。以现场教学、示范教学、案例教学、实物教学、教学互动、任务驱动、分组研讨等多样方式进行教学。

3.2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模块化的课程模式。现行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训练课、院开公共课、毕业设计等五大部分。专业必修课15门,专业选修课12门,专业技能训练课10门。这是打破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人才个性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很有帮助。另外,注重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际发展状况如下:一是追求务实,实际操作性强。二是市场上对这个行业流程以及质量要求都非常高。三是该行业是新兴行业,与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商业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管理政策不断出台,行业规范正在形成中。为了适应这一实际现状,艺术设计课程采取多种形式。

①在专业授课上具体有:专业理论多媒体授课、专业作品实践课、专业市场调查课、专业实习课、专业工地实践课、专业作品以及讲评课。②课程考试方面具体有:专业综合考查课、专业理论考试课、专业绘图考试课、公共必考课、实践综合分析课多种形式。③在实践方面:具体有集中实训课、课程中的草图实践课、专业后期作品合成课、假期实践课。以后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要达到1:1。④课程形式构想:打破专业授课时间限制,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一切为了市场需要,可以采取晚上、假日授课,逐步聘请一些行业专家来教专业课,以适应市场和职业化教育的需要。

4 实践教学

为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就业环境,教学过程中将产学研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将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完全对接,建立具有企业运行模式又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的环境――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积极探索将实际项目引入专业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和真实项目中学习专业知识,直接参与真实项目的设计投标、设计实践和工程实践,从而达到学习中有工作内容,工作中包含专业学习,将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通过实际项目设计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加强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使他们从毕业到就业真正达到零距离。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工学结合”等现念,始终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注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制度,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4.1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课程标准开发为切入点,大力推进项目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课程重组,实行校内模拟实训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科学的、职业特色鲜明的实践课程体系。

①在实践课的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15门专业必修课程均以动手操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还在二到五学期开设专业阶段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进行专业技能阶段式专题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②每学期集中实训都要依据各专业的实训大纲,实训前有安排,中间有检查与指导,完成后学生要上交实训鉴定和实训报告,规定的假期实习同样安计划执行,完成上述文本的上交,由专业带队老师批改,写出班级实训总结。

③本专业还在每年暑假安排暑期社会实训,学生带着课题、带着问题,利用寒暑假时间到社会这个大课堂寻找答案。

④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或到企业兼职,培养“双师”素质。这样,教师就能及时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素材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各种鲜活实用的环艺类实际技能技巧。

4.2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

环境艺术设计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考核鉴定制度和机制。鼓励学生参加“景观设计员”和“景观施工员”证书的考试,与市场资格就业接轨每届学生都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毕业生的80%以上。本专业在2010年积极组织职业技能竞赛,许多学生通过努力取得良好成绩。实施“双证书”使学生毕业后能有更高的操作水平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缩短了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时间,使学校教育与职业岗位逐步实现零距离。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正在成长为培养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环境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篇3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研究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面对的挑战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存在的不足。

1.学科内涵模糊。一般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设计领域突破了室内设计的范围,突出了以建筑为主体的区域环境设计。但是对环境艺术设计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学者们却各持己见。郑曙旸认为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室内与景观设计两个方向,吴家骅则将城市设计、景观和园林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有关技术与艺术的问题归为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尼跃红界定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是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与居住区规划。不难看出,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已有的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在研究领域上有一定程度的交叉。

2.学科快速发展引发的问题。随着城市建设快速的发展,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高等教育遍地开花,无论是艺术类、综合类,还是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甚至一些财经类高校也增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涉及专科、本科及研究生等多个教育层次。在“大干快上”的学科发展热潮中,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首先,学科理论发展滞后,缺少持续的、广泛的、系统的理论性研究,并且缺乏一些权威的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上进行指导。其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比例过大,有经验的教师颇为稀缺;许多教师终日疲于上课,分配在科研与实践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影响其专业水平的提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风景园林专业成为一级学科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影响。

风景园林是一个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在2011年新学科目录中,风景园林专业(可授工学、农学学位)从三级学科一跃成为与建筑、城乡规划、设计学等地位相同的一级学科。专业的核心内容大体是以“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提出“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因为环境艺术设计与风景园林在设计范围上有重叠,所以对两个专业进行对比,有利于探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之路。

1.专业特色的对比。目前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风景园林专业多设立于工科的建筑类院校与农科的农林类院校。在建筑院校中多称之为景观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在空间规划设计方面的能力。农林类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更加重视园林植物在专业中的基础地位。学生通过大量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认识的训练,牢固地掌握了园林植物的知识。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突出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在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技巧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与风景园林专业相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涉及室外环境领域的时间相对较短,在解决设计问题时,科学、理性的分析稍显不足,更多的时候是依赖于设计师的艺术灵感。

2.学科发展空间的对比。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后,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专业划分将更为细致。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在谈及对风景园林学二级学科的认识时认为“风景园林学应下设5个二级学科即风景园林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在艺术学成为独立的门类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可以随着学科地位的提升而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但是,面对学科体系日益完善的风景园林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室外环境领域该如何发展,如何强化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何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这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生源对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收的生源主要是具有文科背景的艺术生,即入学考试需要加试美术。依托建筑学的景观学专业和农林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招收的学生多为理科背景。两个专业的生源相比,艺术功底较好、思维活跃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而逻辑思维能力强是景观学或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长处。但不可否认,在报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高中期间文化课成绩比较差,为了能考上大学转而去学习的美术。因此与风景园林专业的生源相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弱,知识面较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较弱。

二、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思考

1.凝练学科核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中最关键的是确定学科核心,通过凝练学科核心,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已经实现了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的延伸。与有限的室内空间相比,室外空间范围更加广阔,如果将这些都纳入到设计范畴之中,那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仅无力承受这样的重担,还会与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专业产生冲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将研究范围限定在以建筑为主体的有限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之内,即室内环境与建筑周边环境;其研究重点在于沟通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实现室内外环境一体化设计;其研究目的是解决建筑室内与建筑周边小型尺度空间的问题,为人们营造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2.完善专业理论体系。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脱胎于工艺美术教育。因为长期以传统美术为基础的艺术文化作为主导,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科学技术理论不够重视,所以完善其专业理论体系十分必要。首先,应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和促进专业理论的深度研究;其次,可以借鉴相关专业已有的科学理论作为有益的补充。只有以完善的学科框架和成熟的专业理论为基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3.建立合理的培养目标。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该扭转学校只是在培养“设计单位实习生”的理念,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全过程的设计知识与自主创新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从方案构思到最终实现的全过程,初步建立起与各专业、各工种协调的概念,逐步积累作为设计师的基本素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具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中,师资队伍无论是在生师比、职称结构、学源结构还是年龄结构上都不尽如人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建立一个培育高层次人才的环境;其次,组建知识结构合理、学科背景丰富的教师队伍;再次,引进和培养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5.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很强的艺术创作与设计表达的能力,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与归纳能力、较强的接受新事物与新思想的能力。为了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应提高生源质量,加大文化课成绩在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其次,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文化的教育,改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错误认识;最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得到强化训练,提高设计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篇4

[关键词]“双万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校;环境科学专业

[基金项目]2016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重大教研项目(2016jyxm0967);2018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18JXTD149);

2018年度安徽省教育厅环境类专业委员会一般项目(2018jyxm0208);2018年度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实验室(kypt201802)

[作者简介]钱丽萍,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环境工程专业博士,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教授,主要从事水环境污染

与防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3-0110-03[收稿日期]2019-11-04

2018年9月教育部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目前本科教育改革着力推进‘双万计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2019年4月教育部又《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指出:“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即2019—2021年,建设一万个左右部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专业建设的质量是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的基础,因此,“双万计划”是新时期推进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发展的具体实践路径,是提升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水平以及专业建设的有力抓手[1]。

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产业也在发生着变化。绿色发展首次被作为国策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对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以及科技革命,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环境科学专业要致力于培养具有环境保护基本理论知识、相关基本实践技能、能够从事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服务于地方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环境科学专业发展是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开展環境科学一流专业建设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的新形势为环境科学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黄山学院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受地理因素影响,远离省城,获取教育资源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双万计划”“新工科”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对环境科学专业进行有效的改革,使之能够满足当前新时期对于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要,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以黄山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黄山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发展现状

黄山学院自2002年专升本,环境科学专业于2004年第一届本科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1届毕业生。学校自2014年获批建设省级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办学目标定位是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服务定位为立足皖南、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环境科学专业2012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2018年获批“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现建有黄山学院环境检测中心、校级环境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并是黄山学院省工程技术中心重要成员;与黄山市环境监测站共同建有“大气检测自动检测”实验室,与黄山市群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有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等。环境科学专业目前在专业建设、师资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毕业生就业人数集中分布在黄山市及其长三角地区,并普遍获得企事业单位的好评。

二、“双万计划”背景下黄山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双万计划”原则面向各类高校、面向全部专业,既包括中央部属高校,也包括地方高校,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突出示范领跑作用,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分“赛道”建设,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鼓励支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建设一流本科专业[2]。

地方应用型高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方性,办学定位决定了其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将教学与服务地方结合起来,才能培养符合地方产业需求与结构的高水平人才[3]。因此,“双万计划”政策的执行,有利于黄山学院这类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这是“双万计划”对黄山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专业建设的基础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和各类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生源等密切相关,各校差异性很大[4],一般综合性大学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黄山学院这类专生本不久的地方性高校,办学资源方面和综合型大学没有办法比较,但是“双万计划”提出的分“赛道”建设,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在自己赛道内发展的机会。以学校为主体的“双万计划”,是以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出发点,以追求办学特色为目标,实现专业建设的特色化。院系和教师是“双万计划”的主体,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院系缺乏教学改革的自主性,只是教学过程的执行者,因此,调动院系和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是“双万计划”能够有效落实的关键,也是地方应用型高校面临的挑战。

黄山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在目前的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把握住机遇,发挥本专业的优势,为当地和社会培养满足环境保护领域的合格人才是发展的方向。

三、“双万计划”背景下黄山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发展的探索

黄山学院位于的黄山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尤其是新安江流域首个跨省生态补偿示范项目的成功建设,“新安江模式”成为了全国推广的典范,为黄山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提供了机会,环境科学专业进一步建设变的十分必要。但是,与省内的一些综合型大学,以及省属二本院校相比,既有先天缺陷也有自身特色,因此,扬长避短,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黄山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才能在部级及其省级“双万计划”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环境科学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1.专业特色发展不明显。黄山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主要是参考教育部的专业目录来制定,并参考了综合性高校的培养方案,对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挖掘不足,从而导致学科发展与省属其他高校趋同化,自身特色不鲜明:一是在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方面差异不明显,均是以培养符合环境保护企事业单位工作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为主;二是在环境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方面与其他高校也都大同小异,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如2018年人才培养方案兼顾了环境工程类学科的课程设置(如开设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但是没有和黄山市生态环境优势领域相结合,如生态修复类课程没有设置,环境工程的实习实训基地关注的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没有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形成明显的专业特色。

2.缺乏专业背景的专业领军人物和师资力量。2018年黄山学院环境科学教学团队获得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立项审批,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等高级别奖项,因此,加强专业队伍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建设是获得高水平奖项的基础。

目前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队伍,由于学科办学历史发展的原因,具有的师资队伍专业知识背景主要为土壤、生态、植物保护等,在环境工程技术领域专业知识和背景都较为缺乏;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平台级别较低,尤其是缺乏高级别的科研平台,因此,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较少。当前的专业状况难以吸引具有工程背景和相关知识背景的高级人才来黄山学院,而本专业自身难以培养出专业领军人物,平台的界别较低,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高水平的师资,这也是黄山学院这类省属二类本科院校共同具有的劣势。

怎样吸引专业领军人物、获得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我们在“双万计划”背景下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3.在环境保护行业认可度低,获得社会资源较少。一般综合性的大学在科研经费方面具有充足的保障,而黄山学院系省属二本高校,获得的纵向横向经费有限[5],因此,提升教科研水平、获得各种资源就受到一定的限度。为了要在环境保护行业获得很高的知名度,首先是我们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水平的毕业生,其次在服务地方、解决行业难题方面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从根本上说,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好一个专业的内在要求,而办学资源则是办好一个专业的外在表现[6]。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其实就是在逐步积累办学资源的过程,比如说获得横向多主体的合作,跨学科的交流,获得更多的人、财、物、信息支持等。

横向多主体的合作,就是多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也就是产学研合作模式,实质上就是对人才培养的资源进行整合。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培养出符合各方面需求尤其是行内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7],对于提升专业的知名度来说非常重要。

(二)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发展的措施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既有先天的缺陷,也有自身的优势,通过和其他高校差异化的发展,克服自身的缺点,发挥自身的长处,在“双万计划”背景下才能做强做大。

黄山学院位于黄山市新安江流域岸边,在研究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系统方面具有区位优势。近几年在利用浮游植物主要是利用藻类研究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系统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获得国家基金以及省级高级别的项目资助,因此,与生物科学专业相结合,探索以浮游生物治理水环境的思路,为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发展道路提供了思路。

2017年建立了黄山学院环境检测中心,目前在申报计量认证实验室,申报成功后,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具有了更为突出的优势,非常有利于环境科学专业开展纵向和横向课题研究,提高专业在地方的知名度,获得较多的教学资源,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是黄山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与其他同类别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相比具有优势的方面。在“双万计划”背景下,借助这个契机,提高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提升环境科学专业建设的非常重要的一环[8]。

环境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篇5

关键词:景观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

一前言

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中国聚居环境建设中,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曰是举足轻重。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市场,置身于如火如荼的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实践。明确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目标,具备掌握评判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方案的眼界标准,熟悉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原理,从而发展创新、规划设计出更多的景观杰作,是每一位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同行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历经百年,时至今日,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已扩展得越发广泛。时空范围上,从数万km2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到数hm2的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小区景观环境;项目内容上,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旅游度假区策划规划、主题公园规划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滨水带规划设计;项目性质上,从自然原始景观的保留到人工生态的再造,从传统文化的发掘到现代精神的追求,从基于理性的解析重构到基于浪漫的随心所欲,从基于工程技术的计算论证到基于文学艺术的灵感顿悟,总之,落实在各个具体项目中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时空跨度之大、项目种类之多、呈现结果之丰富,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园林。诗情画意还要,叠山理水也不可少,但仅靠这些园林的传统已难以满足今天社会对于景观的需要。目标的大众性、项目内容与参与人员的丰富性、规划设计实践的环保生,这三个特性代表了现代景观有别于传统园林的基本特性。

二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

从国际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来看,笔者认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基本方面均蕴含有三个不同层面的追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

1、景观感受层面,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即狭义景观设计;

2、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规划;

3、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行为精神景观规划设计。如同传统的风景园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这三个层次,其共同的追求仍然是艺术。这种最高的追求从古至今始终贯串于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三个层面。笔者将上述三个层面予以概括提炼,引出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大方面: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笔者称之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或三元素)。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素,源于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纵览全球景观规设计实例,任何一个具有时代风格和现代意识的成功之作,无不饱含着对这三个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虑,所不同的只是视具体规划设计情况,三元素所占的比例以及侧重不同而己。

景观环境形象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保护或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的物质环境。

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生活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元素对于人们环境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个优秀的景观环境为人们带来的感受,必定包含着三元素的共同作用。这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一体的综合作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同样包含着传统中国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强调景观环境形象首先需要的呈鲜明的视觉形象强调环境生态,首先要有足够的绿地和绿化强调群体大众的使用,首先要有足够的场地和为大多数人所用的空间设施。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恰恰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侧重的差异所在,也正是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自始至终所面临的三大难题,考察时下中国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只要能够首先把着眼点放在解决这三万面的问题上来,就可以算是成功了一半。

当前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在形象问题上,从南到北,照搬模仿、少有个性鲜明、耐人回味、境界高远意味深长的作品。不少设计仍然被僵化地局限于西方传统园林的模仿、照搬。

环境绿化设计中,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景观规划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景观环境的,“硬质景观”,而忽视了绿地林阴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景观环境建设中,各类缸砖、花岗岩、石料、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所占比例仍然过大,相比之下,绿地草皮、林木花卉、河池水体则往往处于从属地位。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场地意识淡薄,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司题。由于人口众多、几千年来城市户外环境场地一直极度缺乏。习以为常之后,就连景观规划设计也丧失了“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来满足游憩行为这一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目标。对于居住,人们都知道建筑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等术语;可是,对于居住的景观环境,若要问一下,一个人起码应该有多少户外活动场地才适合,就连我们专业人员也很少去认真思考。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实践,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地是基本的出发点,随着景观环境建设的发展,仅仅满足这三方面,也许还远远不够。但这毕竟是远期景观发展的基础、对于未来景观建设的腾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是基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流派中,三种新生流派正在脱颖而出:

1、与环境艺术的结合——重在视觉景观形象的大众景观环境艺术流派;

2、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结合的城市景观生态流派——以大地景观为标志的区域景观、环境规划,以视觉景观为导向的城市设计,以环境生态为导向的城市设计;

3、与旅游策划规划的结合——重在大众行为心理景观策划的景观游憩流派。这三种流派代表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

三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三元

游憩行为、景观形态、环境生态是最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三元。就目前中国现状而论,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工程、环境艺术、专家学者、部门领导、管理人员,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对于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理解、解释各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为此,人人都需要跳出学科、专业、职业、经历的局限,根据中国社会的需求,以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检验作为立足点,来看待自身也在不断演进的景观规划设计。根据多年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笔者以为,对于中国,全面的景观规划设计应包?quot;游憩行为“、”景现形态“、”环境生态“这三个方面的规划与设计。”游憩行为“的规划,其核心是对景观资源(分为自然天成的和人为创造的两类)、人们的行为心理与项目经济运作,这相互交织的三者进行揣摩、分析、设定、预测,统称策划”景观形态“的规划设计,又称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其核心是对游憩行为、景观项目、设施建设,这二者进行空间布局、时间分期、设施设计,统称规划设计;环境生?quot;的规划设计,其核心是对景观环境、景区、景点的自然要素环境与因景观开发建设而引起的影响,进行识别、分析、保护的规划设计。一个几万km2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也好、一个风景旅游区的项目策划也好、一个景观场所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也好,虽然规模、层次、深度各种相同,但是,规划设计中都必须将这三方面作为基本内容予以考虑,所不同的只是三方面的比重、深度有所十同而已。

四景观规划设计操作方法论的三元

多学科专业人员介入、层次明确的系统理性、规划与设计的专业素质,这是景观规划设计操作方法论上的三元。

景观规划设计的多学科专业性,要求操作中,首先要保证一定数量人员的同时介入。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一个稍上规模的景观规划设计项目,通常需要来自不同领域总共数人乃全数十人的介入,其中至少要有四五位专项负责人员参与,若要保证起码的质量,哪怕是再小的景观规划设计也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完成的其次,在众多学科专业同时介入中,必须树立规划的层次级差观念,哪些方面是重要的?那些方面是次要的?哪些是潜在决定的因素?哪些是间接甚至是引起误导的表象?目的是抓纲带目、纲举目张。谁是纲,谁是目?必须达成共识,否则纲目混淆,主次颠倒,反而给规划帮了倒忙。这就如同城市规划,社会经济、人口、文化、总体、道路、景观绿化、市政管线,在众多分工专项中,需要由“总体”作为龙头,也如同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水、暖、电、概预算中要由建筑作为统领对于景观规划设计,经济、心理行为、游憩、资源、文化、历史、景观、园林、环艺、交通、设施、环保、生态等等,在这些众多因素的专项规划中,也需要一个“龙头”,这个龙头必须是游憩行为一时空形态布局一环境生态保护三结合的“规划”。结合国情,基于实践,笔者坚持以景观与城市规划师的规划专业素质作为景观规划设计师的实践根基。这种规划的根基,除了时间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其根本的素质在于:一方面要具备条分缕析、辨别纲目的严密的理性思维与行动;另一方面还要具备灵活应变、始终创新、自由浪漫的感性思维与行动。这也正是“规划”与“设计”的本质所在,景观规划设计更不例外。

五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的三元

明确观念、分清纲目、不断创新,要在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中做到这些,还必须借助于理论,借助于结合中国国情的景观观划设计理论。对于目前我国刚刚起步、众说纷纭、观点各异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笔者提倡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侧重:

1、从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固入门,研究以人为中心的游憩规划设计和以环境为主导的景观资源筹划;

2、从景观规划设计的操作落实着手,研究各类景观活动项目空间与时间分布的规律以及相应的规划设计;

3、从景观规划设计诸纲目因素的分析评价突破,分析判定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观念,把景观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大效益评价与景观规划设计关联的各个要素挂钩量化,寻求发现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在规律。

六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三元

当今中国景观观划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专业正在迅速扩展,传统园林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打破,代之而起的是风景园林、环境艺术、旅游游憩三大专业分争景观规划设计天下?quot;三国格局“。不足为奇,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其核心就是这三大方面的综合。一是艺术,即以视觉形象为核心带动的景观艺术,在这方面,环境艺术专业最为擅长;二是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即以环境绿化、水土整治为核心的园林绿化艺术与技术,这是园林专业的强项;此外,园林绿化也好,环境艺术也好,所营造的景观园林环境终究是为人类所使用的。这就涉及到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什么样的环境为人们所喜爱,什么环境下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活动,等等,进一步通过组织人的活动、安排娱乐休闲时间,这样只引出一个大的分支,国际上叫”游憩娱乐学“。在中国名义上没有这个专业,但实际上正在从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学科中产生。目前,在全国,设有环境艺术专业的大专院校约100所;栌性傲肿ㄒ档拇笞ㄔ盒S?0所左右;设有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方向)类专业的大专院校约80所。由此就构成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学科。从学科发展演化来看,环艺、游憩娱乐都是近现代、工业革命以后引入的,园林专业则较为传统。

具有竞争生存力的现代学科,往往需要若干个专业的共同支撑。面对未来学科之间的竞争,应当变群雄逐鹿的“三国格局”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三位一体”。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