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乡村振兴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32篇)
“振兴”是一个发展的命脉,在中国人口众所周知的范围内,“振兴”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振兴”更是我国发展的命脉。
一个发展的命脉,就在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中国的发展,既包括经济、文化、社会诸多方面的发展,又包括社会主义文化、民族和社会建设的文化、生态文明的文化等。它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是的发展。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振兴”是一个发展的命脉。“振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命脉。“振兴”是和民族的生命,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振兴”不仅体现为的生存和发展,也体现为民族和人民的发展。
“振兴”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振兴”不是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命脉。“振兴”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振兴”为社会主义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振兴”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振兴”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命脉。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命脉。
“振兴”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振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振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振兴”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振兴”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振兴”不仅体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而且体现在为民族和人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0xx年,县乡村振兴局以布局长远、衔接有力的决心、信心,全面对标对表中央、省、市乡村振兴要求,以坚定的决心压紧压实责任,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夯实基础,以创新发展的思维稳固产业发展短板,确保全面、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目前,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正在强有力推进之中。
一、基本县情
新晃旧称晃州、晃县。全县总面积xx08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xx7个行政村,1个省级工业集中区。xx56年成立侗族自治县。总人口25.6万,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0.1%。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原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县和革命老区县。新晃区位优,交通畅。位于湖南最西部,南西北三面与贵州接壤,素有“湘黔通衢”之称,是湘黔高铁经济带重要节点,是湖南西大门、中西部对接的前沿窗口,在中西部融合发展与交流合作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湘黔铁路、320国道、242国道贯穿县境,沪昆高速公路、沪昆高铁过境新晃,县城距湖南芷江机场和贵州铜仁凤凰机场分别只有40分钟、50分钟车程。新晃资源特,物产丰。主要有“八个一”(一石、一牛、一树、一米、一药、一蜜、一泉、一镇)。“一石”即重晶石和钾长石,储量分别达4.5亿吨和9亿吨,为全国特大优质矿藏;“一牛”即新晃黄牛,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十大农业品牌之一;“一树”即新晃龙脑樟,属于独有资源,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米”即新晃侗藏红米,入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一药”即新晃黄精,为特色道地中药材;“一蜜”即五倍子蜂蜜,入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一泉”即八江口温泉,水质优良,环境优美;“一镇”即龙溪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晃文化浓,社会安。侗族文化、原始稻作文化、傩文化保存完好,傩戏“咚咚推”入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晃民风淳朴,社会安宁,曾2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连续xx年保持省级平安县。新晃生态美,发展好。水环境、空气环境质量均排全省前列,森林覆盖率69.8%,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正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
二、科学谋划新晃发展思路
(一)工作目标。以深入落实“三高四新”和“三城一区”战略、打造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桥头堡为总目标,在湘黔边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塑造发展新优势,将新晃建设成为产业振兴高地、流量经济高地、教育康养高地、人文生态高地、开放创新高地。
(二)工作路径。以“产业为本、基础先行、金融为器、规划引领、项目为王”为总体思路。产业为本,加快发展精细化工、特质农业、商贸物流、文教康养、休闲旅游等现代产业,打造产业振兴高地。实行“新晃教育2.0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教育康养高地。以“目的地”思维营造高调性休闲旅游产业体系,打造人文生态高地。基础先行,充分挖掘县域资源禀赋优势,推进全域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公园城市更新行动和原味乡村建设行动,畅通县域经济内循环,逐步打通县域经济外循环,打造流量经济高地。金融为器,探索实施“新晃县精准防贫综合保险”3.0版,开展“1+2+3+N”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试点,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金融安全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规划引领,构建高质量发展技术底图。项目为王,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以项目成效看班子、看干部、论英雄。
(三)工作抓手。以“领着学、带着干、逼着办”为主要抓手。领着学,就是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兴学风、正学风,建设“学习型新晃”。带着干,就是坚定坚决地把“领着学”的成果项目化,全力提升项目能力。逼着办,就是以最高规格的大督查大督办,确保“领着学”的成果、“带着干”的效果。
(四)工作保障。强化开明、全局、协同、底线思维,以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发展。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极大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民生活环境明显变好。
1、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工作合力。一是组建工作班子。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为执行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职能单位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城乡环境治理办,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设立了6个工作推进组,分别明确一位牵头县领导和一个牵头单位,旨在通过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城乡环境整体水平,实现“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的大美格局。二是科学制定方案。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清爽”工程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三年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多个行动方案,基本完成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制度设计。三是加强工作调度。组织召开了多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视频会、联席会和调度会。加强实地督促指导,县大督查领导小组扎实开展明察暗访,重点排查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2、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清洁行动。一是加强宣传发动。按照省、市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扶罗镇枫木村农村清爽工程十户一体工作经验”利用每月的“环境卫生清扫日”和“党员主题活动日”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帮助群众实现“扫干净、摆整齐、有精神”。二是开展集中整治。我们利用传统节假日,实施了村庄清洁清爽行动春、夏、秋、冬四场战役。结合新冠疫情防控,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积极开展县、乡、村大评比活动,制定了三级评比和考核办法,按照每月一检,每季度一评比的高压态势,督促各乡镇、村常抓不懈,绝不放松。三是及时总结推介。我们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站、微信、等媒体,宣传推介村庄清洁行动的好典型、好经验。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上,交流推介了波州镇柳寨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典型范例;新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清爽行动”的行动做法,多次在省、市媒体上稿。20xx年全市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现场会、20xx年全市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现场会均在波洲镇柳寨村召开。20xx年5月7日,湖南卫视《鲜厨100》节目在伞寨村开机现场拍摄,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管理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9月23日在伞寨召开。
3、严格质量管理,着力推进改厕。坚持质量优先原则,坚持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改造标准,把改厕质量放在第一位,实行首厕过关制,从源头上严格把关,确保改造一个成功一个。按照“县级统筹、部门指导、乡镇主抓、村级落实”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对有改厕任务的乡镇、村,都明确了乡村两级改厕专干,负责对改厕施工现场的指导和监督。采取召开现场会、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开展改厕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对改厕施工队伍、乡村两级改厕专干的培训。20xx年至20xx年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厕所4894户,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02.5%,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87.5%,改厕户满意率达到100%。
4、聚焦重点任务,坚持集中攻坚。一是着力推进垃圾治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广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3年来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6个,全县xx个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完成整治销号,垃圾收转运体系覆盖的行政村达85%以上。二是着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了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了河长制重点任务,抓好源头治理,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全县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的村有100个,占所有行政村比例的72.99%。三是着力推进农业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化的畜禽养殖企业,开展秸秆直接还田资源化利用,推动种养业协调发展,开展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截至20xx年底,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80.3%。四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积极推进“多规合―”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有效推进1xx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成功申报3批12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目录。加快村庄绿化工作,国家、省级已认定的绿色村庄达到109个,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80%的行政村达到绿色村庄的标准。五是着力推进管护机制建设。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实践,推广“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机制,全县xx7个行政村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按照强化财政投入、拓展金融投入、激活民间投入的思想,着力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3年来共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32亿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93亿元,社会资本投入0.39亿元。积极探索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在全县推行了“十户一体”模式。
5、立足示范创建,打造美丽乡村。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要求,以农村人均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3年来,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6个,县级美丽乡村25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5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27个。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波州镇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建设内容,整合安排资金,全力推进实施。县财政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对美丽乡村、环境整治示范创建和农村改厕安排资金支持,20xx年安排两级“清爽”工程经费558万元,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村奖补资金39万元。20xx年安排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资金101万元。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情况
今年来,乌兰副书记在全省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讲话精神,雷绍业书记在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迫感,牢牢扛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责任,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的博世康新晃黄精产业加工园入驻“中国新晃黄精城”;向家地村入列怀化市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万寿街、姚家巷子入列湖南省历史文化街区;柳寨村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9月xx日-24日,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管理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展演展示会议在我县召开,得到参会领导、代表、专家的充分肯定,湖南日报、华声在线、怀化日报等省市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10月5日-6日,邀请国家、省专家到晃召开新晃县黄精产业发展座谈会。11月全省牛羊协会换届会议将在新晃召开,各级专家300人参会。新晃县产业振兴之路走出特色、走出成效,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1、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全面的乡村振兴体系。今年来,召开县委常委会议10次,政府常务会议4次,全县推进会2次,研究和部署有关工作。将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和县委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合并,设立战区指挥部,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任战区指挥长。建立责任下沉体系。继续实行“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包乡,县领导和县直单位包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包组,干部包户”四级联动帮扶责任制。出台《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党建+微网格”结对帮扶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管理考核办法(暂行)》,确保驻村帮扶、结对帮扶体系健全,责任明确。建立统筹权威的调度体系。继续实行“大例会”制度。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总揽,对农业农村等各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施行大督查机制。县委成立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重点工作与面上工作相结合、日常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以乡村振兴工作为重点开展综合性督查。
2、坚持规划先行。扎实抓好全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科学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按照《湖南省“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怀化市“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征求意见稿)》完成修改。设立20xx-20xx三年滚动项目库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计划储备项目129个,投资总额2973069.38万元。有效推进1xx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12月底前完成规划任务。
3、加强资金管理。制定《新晃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继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方案》《新晃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继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年中调整工作方案》,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资金xx600万元,明确资金整合、资金投向、安排比例、部门职责等。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科学界定资产权属,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
4、做好政策衔接。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项分类优化调整脱贫攻坚期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20xx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推进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平稳过渡。对各部门过渡期政策进行梳理,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xx年度到户政策告知书》,由结对帮扶人发放和宣传到每户脱贫户和监测户,确保广大脱贫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用好政策。
5、严防致贫返贫。制定《新晃县侗族自治县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联村后盾单位班子成员等人员作为监测帮扶联系人,提升监测户结对帮扶实效。每月组织民政、教育、医保、残联等部门及时导入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平台数据,开展信息对比,核实处理风险点,消除致贫返贫风险。扎实开展“十看十排查”和脱贫质量集中排查行动,动态摸排符合条件监测对象31户,录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开展监测帮扶。全面推进“精准防贫综合保险”工作,截至10月底,受理23起(经核实不符合理赔政策5起),完成赔付10起29.336万元,正在办理8起。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20xx年监测户产业奖补实施方案》,新增小额信贷540笔2496.91万元,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出台《关于做好20xx年度监测户外出务工人员一次性交通费补贴申报工作的通知》,引导监测对象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0xx年全县外出脱贫人口务工20511人,较去年增长3.58%,监测户278人,较去年增长64.5%。
6、抓实易搬后扶。调整充实“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队伍,做到力度不减、人员不散。完成《新晃侗族自治县“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规划》编制。制定《20xx年新晃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计划》,落实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规范后扶管理,安置点水电路讯基础设施配套完备,基层组织建设、户籍管理、不动产登记等公共服务运行完善。有产业发展能力、就业意愿的搬迁人口后续帮扶措施落实率100%。
7、着力提升能力。完成20xx年春季学期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975人146.25万元。按照省乡村振兴局9月28日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致富带头人参训意愿情况摸底,并与湖南省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将按时完成55人培训任务。我县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科技创新、产业振兴,老蔡公司、永益牧业、蜂窝窝等6家企业与湖南农大签订了定向服务协议,下一步将与怀化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举办了乡村振兴基础知识培训班,实现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负责人的分级培训全覆盖。
8、改善人居环境。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改厕工作“一月会战”方案》,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及六无一全”要求,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健全“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转运体系,对各乡镇所有垃圾堆放点进行改造,全县农村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7个已完成了6个。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4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60套。改(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700户。压实镇村责任,彻底解决焚烧秸秆、垃圾问题。
五、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扎实做好中央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考核、省市对县20xx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抓细抓实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持续加大动态监测帮扶排查力度,确保应纳尽纳、应消尽消。运行好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机制,重点防范因病返贫、因疫因灾返贫,推进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
二是强化衔补资金项目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谋划好20xx年资金使用,提前研究和储备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完善20xx-20xx三年滚动项目库。
三是规范驻村工作队选派和管理。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和保障,确保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全覆盖。
四是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抓紧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乡村振兴村庄规划,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五是稳中求进防范各类风险。持续开展“十看十排查”专项行动回头看,突出抓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易地搬迁后扶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事,把各类风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6至8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青带领由农业农村工委人员、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先后深入6个乡镇(街道),实地视察部分乡村振兴示范带及其建设项目。召集10个相关部门和东、中、西片12个乡镇(街道)及部分村干部、农业产业带头人进行座谈交流,台风“利奇马”过后又走访了两家农业企业,广泛收集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情况以及对该项工作的意见建议,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自去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成立由50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和7个专项工作组,出台五年实施意见,召开千人大会,保障资金要素,部门乡镇联动推进,以精品示范带打造和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示范带建设有序推进。编制完成12条示范带规划并分期实施,突出抓好24个产业带项目建设,截止8月底共完成投资11.75亿元。其中,雁山溪谷·秀丽田园示范带在去年通过温州市考核验收,山水雁楠等5条示范带建设进展顺利。二是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市政府启动了我市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乐耕清耘”的培育工作,铁皮石斛、茶叶、笋竹、花卉苗木、中药材等主导特色农业在各示范带得到蓬勃发展,雁荡山铁皮石斛成功亮相北京世园会;成功打造了下山头石斛田园综合体项目,大荆镇被列入20__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三是生态环境显著改善。300多个村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共创成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3个、特色精品村14个、达标村161个,温州美丽乡村标杆乡镇2个、样板村3个。四是农村改革全面深入。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培育了6家温州“三位一体”典型合作组织,建立了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并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制度。五是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坚持“项目为王”,依托“党建联盟”,多渠道推进村集体增收,去年和今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分别增长21.26%和21.67%。去年,示范带吸引游客30万人次,旅游消费6000万元。同时,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扶贫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对示范带建设认识存在偏差。目前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覆盖到的乡村较少且大部分位于乐清东部,面上其他乡村有失落感。不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不足,等靠要思想较严重。示范带普遍依靠财政资金支持,社会资本占比较低,乡村主体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示范带项目重建设轻管护现象比较突出,而且受土地指标限制,租地建设情况较为普遍,后续维护资金压力较大。
(二)农村产业仍然不大不强。一是缺少大而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三产融合程度低。除铁皮石斛等少数产业外,各类农业主体大都仍处于低小散状态。农业种养加、农业+旅游+文化、森林康养服务、互联网+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二是产业发展缺少资金支撑。不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村办公楼或者旧厂房出租,持续增收渠道少;一些山老区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自我造血功能低下,工商资本进入受区位因素、土地指标等限制较大。三是农业抗风险能力低,超强台风“利奇马”给灾区种养业造成重创(全市合计直接经济损失35.3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7.12亿元),非洲猪瘟使养猪业伤筋动骨。
(三)农村环境提升还需持续发力。一是规划引领不够。乡村规划操作性不强,村居规模化调整之后,规划修编未及时跟上。二是美丽乡村创建氛围不浓。美丽乡村建设进度偏慢,创成覆盖率较低。三是农村环境整治还需提升。乡镇街道建城区之外的一些村庄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工程缺乏专业指导,工程质量难以保障。
此外,调研中反映较多的还有:农村人才严重缺乏,农技服务队伍力量薄弱;农村文化礼堂管理运行不到位,常态化活动难以持续。
三、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是在干部配备管理上优先考虑农业农村。要配齐配强乡镇干部,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快乡村年轻干部的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在要素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用地配置、金融支持等政策要素都要向“三农”倾斜。特别是对调研中反映较多的农村产业用地需求问题,建议进行专项调查、认真研究。对一些农业临时设施的搭建、自产自销农产品加工展销用地应尽量放宽政策。还应出台一些有吸引力的,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工商资本下乡的配套政策,并持续发力。三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农业农村。在农业保险、农村交通、饮水住房安全、养老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快补齐短板、完善提高;继续深入做好村集体经济消薄防滑、低收入农户脱贫防贫减贫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利奇马”台风造成的惨重损失呼唤我们必须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品种范围,加大参保的财政补助力度。保险公司要提高保额,降低保险费率,并合理及时足额理赔,切实提高农业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乡村振兴的信心。
(二)进一步加强示范引领推进全面振兴。示范带建设应尽量覆盖到更多的乡镇街道和村居,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如虹桥等几大集镇要设带设点,中雁绿道示范带可以延伸到城北秦垟。未覆盖到的地方,要深入广泛宣传乡村振兴的政策和示范带成果,增强乡村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自然禀赋和区位条件设计振兴目标。乡镇街道要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筹措资金,广泛发动社会资本参与,打造自己的示范带、示范点。有关部门要适应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整合资金,联动配合,聚焦发力,把示范带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美丽风景线,努力实现以点带面、由线到片的全面振兴。
(三)进一步引导农村产业做大做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各级政府要像重视工业一样重视农村产业振兴。一是重点扶持优势产业。注重品牌带动,大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国家和省级名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并对同类产品进行整合提高,避免无序竞争。二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由简单的种养殖模式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并拉长产业链,增强农村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森林康养、特色民宿经济等,加快培育新业态。三是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入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在我市建立相关科研基地。努力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全、示范带动强的现代化乡村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产业发展平台。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三位一体”合作体系和农村要素配置改革,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户开展经营合作,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一村一品”,带动农民增收。
(四)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全域美”。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结合村(社区)规模调整和新一轮国土规划调整,及时修编村庄规划,在建设用地等方面为乡村振兴预留发展空间。按照市域乡村规划确定的特色村、重点村、一般村,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分类建设,引导村庄个性发展。二是继续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巩固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深入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革命,认真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特别是建好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终端设施;继续抓好截污纳管扫尾工作,加快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拆除一些难以改造提升的公厕,可采用嵌入式公厕替换。广泛开展“一村万树”、农家庭院绿化美化等,不断增强农村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重视农村环境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和后期维护问题。要加强对农村建设工程监管,积极探索解决公用设施后续维护资金来源问题,避免因质量问题或维护跟不上而影响使用、造成浪费。同时,示范带建设、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人才、文化和组织振兴的支撑。农村本土人才、职业农民的培育,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也要不断加强,同步推进。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xx镇立足区域特色,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发展宗旨。现将我镇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中几个方面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乡村环境整治
(一)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
xx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人。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xx镇委政府加强组织,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治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治工作地图、一个曝光台、一封信、一评比)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期间,全镇共投入资金25万元,清理村庄垃圾206吨、清理乱堆乱放1931处、清除池塘淤泥等149处91吨、拆除乱搭乱盖370处2701、拆除广告招牌34个、拆除农村危旧房37栋1246、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100处、废弃建筑残垣断壁3处。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安排,我镇列入基本整治型村庄数量为13个屯,分别是xx村屯、那腾村塘江屯、那腾村那耀屯、宝达村那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xx村子贡屯、南立村那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作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截止目前13个都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剩xx村屯、南立村那朝屯2个村庄规划也已经上报住建规划部门。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乡村自治建设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会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开展工作有、有组织地实施开展并抓出成效,镇村分别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负责、落实各项工作职责。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开会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三)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建引领,强化员干部的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组织的人才队伍,发挥村级组织的核心作用,探索“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求公开的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档案齐全。
三、乡村法治建设
(一)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员干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群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的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监督各村落实建制度,确保村级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子成员加强对联系村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导,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开”。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工作实绩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的依法办事的执行力。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治理防线,深化格管理工作实效。同时优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警民联调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解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广“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入企,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一是调处组织格化建设。严格要求格中各相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协同配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排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处会议制度常态化,定期召开调处工作例会、培训会和推进会,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梳理、上报。
三是完善逐级调处制度。从村级开始逐级调处,层层上报。对依法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处排查制度。排查方式采取拉式、排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查得准、排得快、上报及时为标准,真正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保证了矛盾纠纷信息准,情况明,底数清。
四、乡村德治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淳朴民风。强化农村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先后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嘹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类表演的指导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问题。
xx镇是我县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群众环卫、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存在不少封建陋习。
六、下步工作方向
1、着力推进产业发展。
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扶持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不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岸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20xx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县乡村振兴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职责,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县乡村振兴。4月30日,县扶贫开发办公室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现将我局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加强党的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为主线,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重点,全力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不断转变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是扎实推进党史教育。制定了《党史教育实施方案》,开好了部署动员大会,明确了党史教育28项具体工作,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学习教育。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领班子成员加强政治修养,提升政治站位,积极深入基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每星期召开1次班子会,研究当前工作,每季度召开1次专题会,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等情况。三是加强组织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制定20xx年度党建工作要点、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逐一落实工作任务;选好配齐机关支部委员,落实“三会一课”,规范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四是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工作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纪法规,严守中央八项规定。
2.履行行业职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完善防返贫监测与帮扶,高效化解风险。全县识别纳入监测对象731户1577人,其中边缘易致贫对象282户597人,脱贫不稳定对象283户634人,突发严重困难对象166户346人。目前,累计消除风险8766条。二是全面推进精准防贫保险,守住关键环节。安排资金310万元,为全县所有农村居民购买精准防贫综合保险,实现了保险服务全覆盖。目前,受理案件69件,其中符合理赔条件47件,兑现39件92万余元,单笔最高理赔10.9万元。三是加强行业协调,全面落实帮扶政策。乡村振兴局积极协调教育、医疗、住建、水利、农业、易地办、民政、人社等县直行业部门,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教育保障方面,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建立厌学辍学帮扶台账,落实贫困幼儿入园补助2861人(次)、困难学生寄宿生补贴6232人、非寄宿生补贴6623人、补天窗2709人;发放普高国家助学金1526人,高中免学杂费、免课本费2822人;6个社会团体对359名困难学生实行资金、学习工具、生活物资等资助;全面落实“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培训,发放春季补助资金1496人224.4万元。医疗保障方面,困难群众已全部参保,对1579名监测对象补助资金25.26万元;继续落实6321人的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因今年医保政策调整,我县从十月份开始加大对医保政策的宣传,采取后盾单位包村,帮扶干部包户的方法压实责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有效确保了困难群众参保率。目前,我县脱贫户参保率为84.64%,监测户参保率为100%。住房保障方面,开展脱贫家庭、边缘易致贫家庭的住房安全现状排查,疑似危房鉴定率达100%;133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安全饮水方面,开展农村饮水问题“回头看”和“动态清零”,修建蓄水池1座,开挖深水井4口,铺设管道连接到户7500余米,维修管网漏损200余米;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8处;实施竹坪铺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为22处饮水安全工程采购消毒设备,进行维护;完善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35处,水费收缴率100%,千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95%以上。兜底保障方面,继续落实低保、特困供养、养老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享受农村低保兜底4489户8427人,今年累计发放低保补助2307.27万元。易地搬迁后期扶持方面,严格落实《怀化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二十条措施》,派驻工作队,采取网格化管理,坚持一栋楼一名楼栋长、一单元一组长,开展13个集中安置区的消防安全隐患治理行动。创建10个示范区、24户示范户。小额信贷方面,今年帮助606户完成小额贷款2891.41万元;贷款逾期率控制在0.68%。就业帮扶方面,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556人,完成任务的116%;转移就业2940人,完成任务的102%;安排公益性岗位430人,生态护林员394人。四是深入推进项目资产管理,确保管护到位。全面清查20xx年以来的扶贫资产,建立台账。共有扶贫项目资产3379个18.32亿元。行业部门确权登记后移交资产,明确了管护人员和经费。五是对标补齐扶贫领域短板,坚决整改到位。4月中旬开展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5月-10月在开展脱贫攻坚领域“十看十排查”专项行动,2364名干部入户走访群众99078户,排查整改问题271条。7-10月开展脱贫质量集中排查专项督查整改,集中排查整改问题15条。12月6-10日,整改完成省乡村振兴实绩实地考核组到芷江检查指出了3个问题。全年处理信访件4件。
3.严防死守,抓实疫情防控。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一名工作专干,抓实日常管理,按照要求部署本单位防疫工作。二是加强疫情宣传,筑牢思想防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居民小区、商铺、广场等,派发疫情防控宣传单,广泛发动符合条件的群众就近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转发各类疫情防控宣传政策及视频到工作群,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关注、转发,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目前,共张贴公告2份,转发各类通知、文件30余次。三是做好日常排查管理。在单位院落,落实入院必测体温,必查健康码、行程码;履行7S管理责任,合理安排单位人员,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领全局人员严格按照社区网格化管理要求,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摸排。8月份对社区居家隔离人员做好服务。四是单位干部职工全部完成疫苗注射。
4.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确保一方平安。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了局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来信来访登记制、24小时维稳工作制、矛盾调处工作制、单位财产安全管理等制度。三是加强干部职工法制教育。今年单位干部职工学法考试全部合格。四是加强单位平安创建工作,做到了单位全年无安全事故。五是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教育,形成风清气正的机关单位。
二、乡村振兴亮点工作
1、多措并举强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以“五金”模式实现利益联结,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即:推动土地流转,让群众赚取租金;发展订单种养,让群众得到现金;实行入股分红,让群众获取股金;创造务工机会,让群众挣取薪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群众分到年金。我县进一步完善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湖南唯楚果汁酒业有限公司在高山刺葡萄主产区自有留转基地1200亩,旗下新型农村合作社成员147户,直接帮扶3461人,每年分红近80万元。同时邀请柏连阳、单杨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在芷江挂牌设立了湖南省乡村振兴专家工作站,深化了院县合作,双方将全力攻克芷江柑橘品改及精深加工、白蜡虫培育等困扰农业发展的难题。
2、环境治理美乡村。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2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3个,荣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深入落实“河长制”,和平湖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获批国家第二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今年入围水利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积极推行“林长制”,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3个、省级森林乡村173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28%,五郎溪国有林场获评全省“十佳林场”。
3、金融创新促服务。创新实施“1+5”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模式,与农发行签订了以乡村振兴项目为主要融资内容的5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与县内商业银行研究开发了10种支农惠农金融服务产品,每户最高授信额度达30万元。建立了乡村振兴专项基金,带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资。在全省率先试点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融资,分期建设24万亩国家储备林,拟与国家政策性银行融资贷款24.96亿元,用于发展林下经济和乡村振兴基础建设。
4、推广“古冲经验”抓治理。以禾梨坳乡古冲村为基层治理试点,探索形成了“双培五争”“链条式产销”“幸福基金”“积分管理”等“古冲经验”,并出台了“十五条措施”集中推广,在芷江县初步建立起“组织引领打头、集体经济支撑、利益联结共享、基层治理有效”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模式。构建“金融+积分”的乡村基层治理新模式,目前该县金融机构已建立信用信息档案3.4万余户,评级授信6997户3.07亿元,用信1363户8762万元。芷江三道坑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古冲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县以“古冲经验”为标准,在18个乡镇36个村进行示范推广。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乡村振兴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人员结构方面,乡村振兴局全局只有17个,平均年龄为49岁,无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乡镇无乡村振兴专门机构和人员编制。总体的专业人员较少。二是业务培训方面,乡村振兴工作涉及面广,从事乡村振兴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2、乡村振兴的资金缺口较大。芷江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建设好“芷江样板”所需的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资金需求量大。但今年上级拨付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同比下降1.1亿元,缺口较大。
四、20xx年乡村振兴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做好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通过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对防返贫监测对象实施产业扶持、务工就业、低保兜底、医疗救助、防返贫保险等措施,防止返贫。
二是继续开展好雨露计划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对全县符合干雨露计划培训的“两后生”,按1500元/学期的标准进行补助;对有致富能力的,资助他们到省、市职业院校进行种养加技术培训。
三是抓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一是继续做好小额信贷政策落实,帮助脱贫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二是开展农户信用评级和授信工作,深入实施“农信担”、“政银担”政策。
四是继续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协调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对“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等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立即进行整改落实到位,确保符合脱贫攻坚后评估的标准。
五是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提升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能力和素质。
六是开展重点帮扶村和示范创建村工作。加大对乡村振兴23个重点帮扶村和39个示范创建村的资金投入力度,全面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大力发展可持续增收产业,引导外出务工,开展返乡创业,引领和带动本地农户增产增收。
今年以来,聊城市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培训工作,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截至目前,市县乡三级共组织开展培训270余班次46000余人次,实现了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帮扶责任人培训全覆盖,也实现了干部队伍业务能力的新提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业务基础。
聊城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局组织开展遍访脱贫对象行动,成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督查专班进行常态化暗访督导,切实巩固好脱贫攻坚工作成效。通过“老带新”方式,培养出一批懂业务、懂培训、懂督查的精干队伍。以聊城度假区为例,针对当前工作任务,重点加强对帮扶干部的系统培训,先后开展各类培训共计26次,提升了乡村振兴基层干部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也将帮扶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20xx年文创项目启动之初,屏南有近八成农村人口外出,面对这一全国普遍困境,一方面,屏南县着力于“引进高人、引回亲人、引来新人”,并注重把引来的人“留下来”。为实现“三引”目标,屏南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不拘一格用人才。同时通过修缮古民居、古建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级医疗站点、复办村级小学,为新村民发放《居住证》等方式,吸引了大批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新村民”定居乡村。
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创新建立“中介式”流转机制,由村委会建立中介平台,从祖居户中流转旧民居,再按一定标准租赁给“新村民”,该模式既有效避免流转中出现哄抬租金、权益纠纷等无序现象,也解决了传统村落古建筑“保”与“用”的难题,改变过去农村资源流转自发、无序、混乱状态。在此基础上,创新古村修缮模式,注重活化利用古村落元素,建立“新村民”出资、驻创艺术团队设计、村委会代为建设的运作模式,按照“修旧如故”“一屋一特色”的修缮理念,以较低成本实现技艺传承、老屋保护、就业增收、舒适宜居“四赢”局面。
这些做法不仅带动了人气、盘活了村庄、兴旺了产业,还破解了一度作为经济滞后县的“空心村”难题。比如,该县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龙潭村转变为小康明星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庄常住人口从180多人恢复到600多人,还吸引了来自香港、北京、上海、江西、深圳等地20多户新村民定居,他们将租赁房进行改造,发展创作、研学、图书、展览、手工等各种业态,同时还让“外流”的原村民300多人返乡,仅20xx年就吸引了20多万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效果,一是屏南实践“用文化唤醒乡土,以创意激活乡村,让宜居重归乡村”,通过提升乡村价值,改变长期以来对乡村“落后、衰败”的偏见,同时努力激发新老村民的内在潜能,使之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园、发现乡土和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升乡土社会的凝聚力和价值自信。
二是在此过程中,积极倡导乡村的新价值与新生活方式。随着生态文明和城乡融合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资源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没有多少价值可言的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逐渐被重新赋予新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屏南的空间生态资源被引进的艺术家们充分发掘,乡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重价值正逐步得以显现,并带动出人的审美和精神追求,以形成更为丰富的创意题材,同时促进乡村振兴要求的产业发展。
当前,人们对于优质生活的定义也在发生着微妙变化,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人们竞相涌入城市,到如今的“逆城市化”相辅相成,乡村正逐渐成为高品质生活的“另一种选择”,成为城里人“向往的生活”。乡村文创一方面应该发挥优势,通过艺术和文化的介入,赋予乡村新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以新手段和新方式加以活化利用,激活乡村闲置资源;另一方面,应加强“文创”与“乡村”的融合与互动,从“下乡”到“回乡”,处理好“外来”与“本土”的关系,以整体性思维将乡村文创、村落活化及城乡融合结合起来,把乡村打造成可以承载新生活方式和新创业方式的优质空间。
在县委组织部、乡党委政府、村委的关心关怀下,我切实的完成了一年的工作,现将一年的工作及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思想工作。
1、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素质。
结合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争优创先活动,深入研读科学发展观相关书籍,并透过村远程教育平台,强化政治理论和农村政策学习,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感。透过学习,自学的觉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意识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工作行动得到了进一步实践,问题处理潜力与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走村串户,吃透村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更就应,用心主动的了解老百姓的生活、了解村情。在工作中我坚持深入农户,走进田间地头,坚持多看、多问、多听,以领导为模范,以党员为榜样,以群众为朋友,虚心学习,认真聆听,全面了解摸清村况民声,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以身作则,做好配合。
在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领导和关心下,工作中按照”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法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在走村串户倾听群众意见的同时,也用心同村干部进行思想交流和工作沟通,做到眼勤,嘴勤,腿勤,多请示,多汇报,坚持日有日志、周有总结、月有计划。同时,就村有关事项也用心向村支书建言献策,以进步理清思路,制定方案,做好协助性工作。
4、发挥优势,做好“四大员”
当好协助村组织抓好决策、监督、管理、落实工作的“管理员”,倡导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员”,沟通反馈社情民意的“信息员”从事资料编写、会议记录的“档案员”。
5、兢兢业业,搞好服务。
以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学政策、学法律、学科技,提升素质,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急群众所急,办群众之所难,在工作和生活中真真正正做农民的知心人、贴心人。
6、深入农村,脚踏实地的做完、做好工作。
在村组干部的帮忙、协助下,我透过入户走访、街头闲谈和个别访谈等方式,认真倾听村民的意见和心声,详细了解群众的难点和疑点。用心主动的帮老百姓排忧解难,充分结合政策,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用心性。
7、帮扶独生子女家庭,切实做好本村“三结合”户头的生产发展工作,充实结合李楼村的优势,采用发展种植养殖等多手段发展生产。
8、在做好村里工作的同时,我挂职到乡计生办负责计划生育工作。在县计生委、乡计生办的领导下,切实落实三结合优惠政策。
9、其他协助性工作:一是做好远程教育工作,及时传递科技信息,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走科技致富之路,逐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用心配合整治办,切实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做好本乡、本村的环境整治工作。三按照乡党委政府的要求,用心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工作,做好科学发展观的动员、学习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用心解决方法。
1、对学习认识不够。
解决方法:充分利用工作闲余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用心主动的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对工作不够热情。
解决方法:用心调整心态,端正思想,将困惑构成书面报告,及时向领导反映以求获得更好的解决。
3、工作不够细心。
解决方法:坚持从小处入手,改正马虎的毛病,并对工作进行反复检查,并将工作交由领导监督检查。
三、下步打算
1、强化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紧密结合_精神,深入进行党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用科学发展管武装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学习中提高潜力,增长才干。
2、联系村情,求真务实。用心协助支书理清思路,制定工作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找准工作着力点,体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扎扎实实做群众的“当家人”。
3、加强团结,搞好班子建设。团结、坚强的村领导班子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先决条件。为此,一是用心协调村领导班子的之间的关系,增强合作共事的潜力;加强与其他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取长补短,互为补充;三是强化目标管理,增强凝聚力,向心力。
4、改善方法,全力为民服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工作中缩手缩脚的软弱弊病,深入农户,融入群众及时了解掌握村民的意见想法,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难,做群众的“代言人”。
5、转变观念,加强精神礼貌建设。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利用村广播、标语、宣传单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按照“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提升村民的生活品味,实现物质礼貌,精神礼貌、生态礼貌的和谐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乡村发展被摆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承担起振兴乡村的重担,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乡土性的”,一个个兼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才会展现一个最为真实的立体中国。由此看来,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乡村振兴刻不容缓。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召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广大青年应有大作为,大抱负,自觉主动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
当“青年”遇上“乡村振兴”,可以绕道走,也可以迎难而上。后者的选择让理想有了钙,灵魂有了根,技能有了平台。青年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把理想种到土地上,是最正确的报效祖国的方式。青年强则国家强,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我们应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发展无私奉献。
农业乡村如今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上山下乡,20__年更有280万驻村干部奋战在脱贫一线。参与乡村建设是青年锤炼坚强意志的过程,是回报祖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建功立业的舞台。我们应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放飞青春梦、实现中国梦。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鼓已经擂响,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绝不是一句空口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担当,切实为振兴乡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产业兴旺方面。
一是动员农户继续扩大辣椒种植规模,帮助家庭农场完成育苗基地建设,推进xx村育苗基地建设。二是积极推进省级产业园建设,完善产业园区电力配套设施建设,落实“最后一公里”项目。三是帮助xx镇工业园区中已入驻的党氏蔬菜辣椒加工企业,协调解决企业资金需要、政策补助、证件办理、招工需求等工作,完善辣椒加工厂建设,目前党氏辣椒加工厂已经建成完工做到扩大一产,增强二产,让辣椒产业增质提效。
(二)生态宜居方面。
xx镇辖11个行政村,162个自然庄,常住人口4。9万人。巳建成省级美丽中心村6个,在建2个,待建1个。有3个含有街道的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当地的地型地貌,风土人情,物产人文,居民居住分布等特点,本着“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整治环境,补齐短板,提升环境”的原则,用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动其他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并在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现保存完好的有以刘庙村后刘庄为代表原生态村庄5个,保存了“炊烟”,留住了“乡愁”。
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我们圆满完成中央两办《人居环境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共改造旱厕2287户,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动作。对162个自然庄进行综合整治。对水体有污染的水沟水塘进行清於,利用3P项目建成镇污水处理厂一座,街道及工业园区的生活生产污水全部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对镇境内影响环境的砂石料场全部清理完成。建立环境监测员制度,11个村都配有一名环境保护协管员,对各自辖区内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负责报告处置。
在去年第四季度全县开展的《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中,重点提升237个自然庄,评选“清洗文明户”1221户,文明村庄40个。
当前,我们对20xx年两个项目村、臧寨完成规划设计,部分建设项目完成招标。对两个村的规划范围内的村庄完成人居环境整治。为了保持人居环境的整治成果,新一届党委成立了“人居环境常态化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xx镇常态化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及考评细则,完善了长效工作机制。我们有信心,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背景下,按照中央农办《农村人居环境五年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提升xx镇的人居环境水平,同步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让xx镇的居民“生态宜居”的美好环境。
(三)乡风文明方面。
xx镇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结合特定时间节点,因地制宜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着力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xx镇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2个。截至目前,全镇共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27支,文明实践志愿者数量达到4000余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30余场次,受益群众2万余人,切实承担起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一是开展文明实践,弘扬时代新风。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成以来,xx镇创新方式方法,研究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努力使之成为兼具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宣传教育阵地。组织志愿者开展了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法律咨询、产业发展政策宣讲等理论宣讲活动。今年累计开展了理论、政策宣讲,科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志愿帮扶等活动50余场,受益党员群众1万余人。
二是以评先树优促崇德向善。为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树立身边好榜样,以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等活动为抓手,促进民风转变。开展举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引导群众崇德向善,共建和谐新家园。
三是强化志愿队伍建设,汇聚工作合力。全镇镇已成立志愿服务队27支,吸纳各领域志愿者4000余人,真正实现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乡风文明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治理。
四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多姿多彩活动。开展文艺下乡、广场舞大赛等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提振农村群众精气神。大力挖掘基层文化人才,在全镇各村培育文艺队伍,编排乡村春晚,累计送节目进村演出22余场。积极组织培育各村广场舞队伍,充分展示群众的时代风貌,推进妇女健身运动深入开展。
五是以“我们的节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以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活动,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滋养和引导作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立足当地、就近就便,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着力引导广大群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着力营造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具有传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浓厚节日氛围。
六是积极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xx镇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制定了xx镇文明村镇创建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要求,并将文明村创建情况纳入年底考核。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市级文明村2个,县级文明村9个。
下一步,xx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将做好经验总结提炼,创新方式方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地发挥学习服务的作用,提升广大党员群众的精神风貌,让“新思想”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治理有效方面。
(一)抓严基层组织党建业务工作。一是全面优化党组织设置。根据县委组织部工作安排,全镇围绕各村实际情况,成立11个村党总支,下辖23个党支部,全镇形成了以村党总支为主体,党支部为骨干,党小组为基础的村级党组织架构。二是持续推进“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确定每月xx日为党员活动日,及时下发党员活动日实施方案,各支部参照实施方案,根据支部实际情况,切实开展党员活动日,让党员活动日真正成为党员政治生活的载体。三是全面完成党员发展任务。按照年初党员发展计划,xx镇全年应完成发展任务25名,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四是按时按量收缴党费。明确专人负责党费收缴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操作,及时督促全镇各党组织按时按量收缴党费,全年共计收取党费60311元,已全部上缴县委组织部。五是主动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本年度xx镇共收到县委组织部扶持资金120万元,其中xx村40万、xx村40万、xx村40万,经镇党委会研究决定,将120万元扶持资金投资入股到袜业有限公司,为期一年,每个村一年分红4万元,计12万元,xx月xx日xx村、xx村、xx村村委会负责人已与袜业负责人签订合同,目前12万分红收益已全部返还各村。
(二)抓实村两委换届工作。在党总支换届工作方面,明确分管副书记+组织委员+副镇长的“1+1+1”的换届工作指导组,对换届选举工作全程指导,全镇村(居)党组织书记、主任拟“一肩挑”的11个,占比100%,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操作,切实做好“两推一选”及“县乡联审”等准备工作,xx月xx日,xx镇11个村(居)党总支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部完成,未出现一例因换届选举上访事件。在村委会换届工作方面,根据各村选情特点,综合确定县级观察点村:xx居委会;定岗选举村:xx村委会;一票选举村:朱寨村委会和xx村委会。截止到xx月xx日,我镇11个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全部完成。
(三)做好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一是开展建党百年“七一”表彰活动。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全镇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授予xx村等5个党组织为优秀党组织、杨保才等6名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温守标等5名同志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同时,镇党委号召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先进为榜样,锐意进取,为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是全力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要求各党支部严格开展摸排走访,形成“村级上报、镇级初核、县级审定”的网格化工作机制,精准确定辖区内86名在党50年老党员为颁发对象。xx月下旬,集中一天时间召开纪念章颁发专题会议,确保“应发尽发、不漏一人”,同时,用活用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登记册》,严肃认真登记好领取人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14项内容,圆满完成了纪念章发放各项任务。三是及时做好建党百年“七一”走访慰问。对县委组织部分配的25个名额进行进一步细化分配,每个党支部确定2-3名慰问对象,注重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和困难党员配比。xx月xx日—xx月xx日,由县联系xx镇领导庄文普、镇党政班子成员带队上门慰问,在党的生日到来之际向广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增强党员的荣誉感。
(五)生活富裕方面。
一是xx镇为辣椒之乡,春秋两季年复种辣椒7万亩,xx镇各村(居)都有辣椒收购点,农户辣椒销售不愁问题。二是结合扶贫资产管理台账深入推进路长制,做到每月定期对农村扶贫资产道路进行管护。三是我镇共有自来水厂2个,实现对全镇居民自来水入户供应。四是我镇积极宣传农户缴纳20xx年新农合目前全镇新农合缴纳完成率90%以上,做到农户医疗有保障。五是我镇中心校按照县教育局要求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制度,及时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学生资助政策,农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有保障,不存在因为经济原因出现辍学现象。六是我镇积极引进由欧威袜业董事长投资创办的坊袜业有限公司入驻xx镇工业功能区,因董事长实力雄厚,信誉良好,也由于县委、县政府“袜业十条”政策给xx县袜业入驻提供了丰厚的条件,目前已有近20家诸暨老板意向来投资袜业,因此,xx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启动工业功能区二期建设,二期申请700亩土地建设袜业产业园,xx镇党委、政府也因此制定了袜业产业十四五规划,即“11124”工程,具体内容为:袜业产业园占地1000亩,实际投产袜机1万台,实现带动就业1万人,年产值达20亿元,创造税收4000万元。袜业产业园目前已建成区域120亩,带动就业600多人,为农户就业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
工作落实方面:一是建立村民小组三级网格化348个,每个网格员包保户数不超过40户进行包保对脱贫户、三类户(边缘户、脱贫不稳定户、严重困难户)、一般户做到日常监测。二是定期通过县乡村振兴局反馈回来医疗开支三万元以上名单、一二级残疾名单、新增低保名单,进行入户核实做到部门动态监测。三是健全xx镇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明确监测对象监测范围和条件做到应纳尽纳。四是对所有脱贫户、三类户填写帮扶手册和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并录入省办系统。五是建立xx镇20xx-20xx年和20xx-20xx年两年扶贫资产登记、管护、收益、处置四本台账并移交给村级。六是对所有脱贫户、监测户帮扶责任人进行核实因工作等其它原因等不能帮扶的帮扶人进行调换。七是按照县级要求与xx月份、xx月份开展集中大排查工作重点核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心指标,发现核心问题立即进行交办并限期进行整改实现问题清零。八是顺利完成20xx年省第三方评估(省第三方评估没有反馈xx镇问题)。
政策落实方面:一是20xx年共申报到户产业奖补496户,其中脱贫户463户奖补资金111。62万元、边缘户33户奖补资金7。29万元。二是截止20xx年xx月份全镇脱贫户、监测户共纳入低保849人、五保163人;其中监测户共纳入低保133人、五保6人;脱贫户纳入低保716人、五保157人。三是截止20xx年xx月全镇脱贫户、监测户共贷款小额信贷发展产业96户398。9万元。四是20xx年到村项目共9个分别是产业路8条,交通路1条,目前全部竣工。五是20xx年脱贫户、监测户共申报秋季雨露计划70人奖补资金21万元。
(七)农村改革方面。
为强化乡村宅基地审批管理,规范乡镇建房行为,切实提升土地利用率,xx镇多措并举做好乡镇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领导高度重视,成立指导小组。宅基地管理设有专门领导分管,成立以统计站为中心、国土自然资源、规划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业务工作指导小组。此外村级积极组织宣传活动,宣传宅基地相关审批流程和手续。
二是实行窗口受理机制。xx镇宅基地申请实行窗口受理机制,保证能及时收到村民建房申请,与村民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及时反馈和指导申请材料漏项缺项,当天收到,当天移交,确保最快接收村民申请,最快解决村民诉求。
三是部门联动。针对移交的宅基地申请材料及时联合自然资源、规划、统计等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国土资源负责勘察用地类型,规划所负责布点规划是否合理,统计站则负责严格执行一户一宅规定,严禁一户多宅及超面积行为,一到场实行谁到场谁签字原则,保证一到场责任到个人。
四是严格规范审批程序。为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乡镇联审工作,镇统计站根据县宅基地审批程序制定xx镇农村宅基地审批流程,以此来指导农户进行宅基地申报和压实部门联审责任,实行逐个汇报,逐个表态,全部同意则为通过,否则不予通过。会后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反馈审批结果。目前审批工作稳中有序进行。
(八)日常工作方面。
一是我镇高度重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任务狠抓落实。二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第一副组长,镇党政班子为副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三是设立了乡村振兴办公室,健全了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协调调度制度、会议管理制度、分工协调制度、办公室工作制度等制度章程,有力确保工作落实。四是为落实乡村振兴“五个重点工程”任务清单,成立了主要分管领导牵头其他相关人员协助的“五个重点工程”实施小组。针对辣椒特色优势产业壮大提升工程,镇村环境全域整治提升工程,村级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工程,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全面达标、巩固提升工程,体经济发展壮大工程建立了相应的阶段性任务清单,定期听取工作汇报,进行工作调度。
(九)加减分项。
一是xx镇被评为全国农业强镇称号、“省级农业功能示范园区”称号;二是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称号。
二、经验做法
一是20xx年伊始,我镇提前编制乡村振兴政策汇编并报给县乡村振兴局编制县乡村振兴政策汇编作为参考。二是我镇每月定期召开乡村振兴学习调度会,提前制定调度会汇报和学习内容,会后制定学习纪要和工作简报。三是我镇依托开国中将聂贺亭故居红色文化资源,在刘庙村打造聂鹤亭故居红色文化旅游基地,目前聂贺亭故居陈列馆、聂贺亭将军雕像已经完成,后期将依托地理位置优势逐步扩大美化聂贺亭将军故居外部自然环境。四是我镇依托“辣椒”品牌与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紧密联系,打造优质的辣椒品种,增强辣椒市场竞争优势,并在xx镇工业园区建造辣椒加工企业保障辣椒收购价格以此来促进辣椒产业一二三产融合。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明确思路,找准定位。根据现有的资源状况、人文历史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清单》,按照从“深刻领会上级决策部署,做到思想不乱”、“持续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做到工作不断”、“压紧压实各级工作责任,做到队伍不散”、“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做到干劲不减”四大方面出发,结合镇实际情况制定《xx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任务清单》,总计4大类17项任务37条举措,每月定期进行调度,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并结合乡村振兴“五项重点工程”拉动乡村新一轮振兴,盘活乡村资源,构建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片。
(二)发挥多方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增强群众的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动员群众力量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真正让新农村建设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鼓励社会参与,动员外出乡贤反哺家乡,激励企业利用政策优惠向新农村进军,通过企业化运作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从而达到共赢的局面。
(三)加大力度推进项目落地。一是站在全镇一盘棋的高度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二是继续加快落实项目申报和实施,推动项目落地,特别是村道硬底化、雨污分流、污水处理等民生工程的落地建设。三是加快推动产业项目建设,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居民增收,让村民富起来。
(四)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一方面要培育和发掘乡土人才。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培育和发展本土的特色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农业生产型人才,发掘乡村工匠、文化能人等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和传统文化人才,延续乡土人脉。另一方面要引导鼓励各方人才参与乡村建设,通过政府引导,村庄自主洽谈人才引进和人才合作的方式,促使农业科技教育人才进驻并服务农业农村,通过构建优越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吸引城市精英进入农村和外出打工人才返乡创业,实现乡村发展人力资本的整体提升。
(五)进一步创新基层管理体制。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作用。二是加大力度对乡村基层组织及其带头人进行全方位监督,杜绝权力滥用,防止权力腐败。三是完善依法治村的制度体系,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同时对广大村民普及法制教育,引导农民遵法守法并能够以法律为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通过强化基层组织尤其是村民组织建设,不断创新组织方式,畅通村民诉求表达通道,营造邻里互帮、村民互助、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良性运转。
我镇的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在县委、政府、县农办和建设局的安排部署及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农办、省建设厅、省地震局《关于报送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资料的通知》的精神要求,深入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改善农民居住条件,预防和减少地震灾害损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基本情况
__镇是以傣族、拉祜族、佤族为主体,多种少数民族共居的边境民族山区镇,位于孟连县城西南部与芒信镇、公信乡、娜允镇和邻国缅甸山水相连,辖区国境线长73.88公里,共有4个村委会与缅甸接壤,占地面积53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1929亩,全镇共有8个村委会,105个自然村,116个村民小组,一个国营农场,共有7582户30262人,全镇地处低伟度南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3.2℃—23.4℃之间,地形呈东南高、西北低,最低海拔500米,最高海拔2603米,山区面积为422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79.62%,20__年来,农民的均纯收入2148元,人均有粮437公斤。
二、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合力
为开展好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镇党委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镇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城建所、农牧站、扶贫办、统计站及各村民委员会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综合办,同时配备了1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具体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成人员全力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三、做好培训,提高普查工作能力
为了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我镇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我镇及时组织工作队员、各村委会领导及企业负责人进行为期半天的培训,并邀请县建设局相关技术人员参加,在培训会上,县建设局技术人员强调了这次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的重要性,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耐心地对工作队员讲解填写表格的要求,判断房屋结构标准,如何区别哪些是抗震性能低于6度的房屋等相关知识。培训还采用了问答式,工作队员不懂就问,技术人员有问必答,气氛十分活跃,共培训75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工作队员的普查能力。
四、积极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全镇共分12个工作组深入村寨、农户进行宣传、普查,向群众讲解这次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的目的、内容等相关知识,一家一户进行查看、询问、登记。全镇共普查农户5960户,23505人,房屋17466间,建设面积525580.72平方米,抗震性能低于6度的房屋2982户,234598平方米;需要加固改造的房屋2095户,178503平方米;需要拆除重建的房屋887户,56095平方米。特别危险急需加固改造的房屋64户,4971平方米;特别危险急需拆除重建的房屋77户,4370平方米。通过这次普查,掌握了我镇农村民居基础数据,认识到与我镇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较差的现状。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部分群众对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认识不到位,总认为地震不容易发生的侥幸心理。
二是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普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全镇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较差,抗震性能低于6度的房屋占比重数额较大,占50%。
四是群众自筹能力弱,修缮和重建房屋资金没有着落。
一直以来,我局结合民政职能和工作实际,多举措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委组织领导机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两委”换届工作,“两委”领导换届经群众性选举,按要求完成全县95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两委”换届监督工作。强化村民自治,普遍建立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一约四会”,让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
二、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制度
依托村民会议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格局。大力推进全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实现村务公开阳光、透明。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集中精力抓好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发挥低保制度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提高我县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平均补助水平,20xx年7月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80元/人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800元/人年。城市低保人均补助水平为350元。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水平为193元,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了20元。
二是我局加强对特困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三是加大临时困难救助帮扶力度,我局依据上级文件要求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对因病因灾因残等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困难救助;
四是医疗救助能力得到提升。我局根据文件要求加强医疗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通过提高资助参合参保的比例、合理界定医疗救助对象范围、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经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等方式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确保医疗救助发挥基本兜底作用,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
我局加强救灾应急机制的建设,细化应急救灾预案。建立完善乡镇救灾信息速报网络,制定完善自然灾害救助规程。规范灾害救助申报审批程序,救灾工作井然有序。同时建立好相关台账,做到台账公开透明,管理规范。
着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做好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工作,对特殊人群进行摸底排查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同时按要求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
在20xx年,XX市在省委的统筹领导下,克服疫情、台风等不利因素影响,聚力推进、保质提速,三农发展势头良好。
一、提振县域产业,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完善。
一是农业产业集群有序推进。推进吨特仑苏核心工厂和X处万头牧场建设,启动二期建设项目,推动皓月肉牛养殖基地、小拉哈和牛全产业链项目落地。
二是龙头带动作用逐年提高。一口猪公司成功晋级国家级龙头企业,XX米业等X家公司晋级省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家。
三是赋予产业增收动能。开展农产品+天猫等网络平台活动,累计销售额突破XX万元,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量同比增长%。
四是特色产业发展迅速。XX县大银鱼养殖面积扩大到万亩稻蟹综合种养面积X万亩以上,特色养殖产量力争实现万吨,同比增长X%。
二、改善农村环境,打好三年行动收官战。
一是重点任务提速推进。抢抓疫情后施工黄金期,建成生活垃圾处理站X座,乡转运站座,村分拣中心座建设农村室内厕所XX户、菜园革命示范村XX个、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站X处。
二是规划编制有序实施。编制XX市民居设计图集,全面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推进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完成村庄规划的村XX个。
三是四季会战持续攻坚。压茬推进四季行动,以村屯内环境集中整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秋收后环境整治、探索形成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为重点,清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万吨,绿化村屯万亩。
三、促进乡风文明,基层宣传阵地持续发力。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宣传。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某某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网络主题活动。
二是文化四季风吹进农家院。组织开展全民K歌百湖百姓音乐会金色田野等系列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XX余场次。
三是城乡结对共建文明。围绕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整治村容村貌、帮扶脱贫攻坚四个方面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共建活动,全市家文明单位共投入资金XX万元,援建项目XX个,帮助农民万余人。
四、补齐设施短板,农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乡村基础设施持续投入。投入XX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XX处;硬化农村公路。X公里;乡镇和建制村均已实现客车通达;改造危房XX户。
二是乡村公共社会事业有效覆盖。中小学基本实现楼房化,中心小学基本配备了物理等实验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XX万人。
三是乡村各项服务不断完善。开展农技推广线上培训XX期,受益农民XX万人次。建成XX个综合文化站,XX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XX个文体活动广场。
县林草局坚持生态导向,充分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一、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以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改造、农田林网修复完善、湿地草原保护与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__年共组织指导完成造林5.06万亩。保证各项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和促进造林绿化工作取得实际成效,乡镇林业工作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工作人员起早贪晚工作在造林绿化一线,从规划设计到造林整地、栽植管护全程进行跟踪指导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全力推进村屯绿化美化。
为了彻底改善村屯环境,提升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__年开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重点对村屯周围、道路两侧、房前屋后、闲置空地以及村屯出入口等重点区域进行绿化美化,今年组织实施和完善村屯绿化168个,实现了全县458个村屯全部绿化,努力打造“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美丽生态宜居村屯,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村屯绿化中,生态护林员除完成自身管护任务外,在村屯绿化前期充当技术员,后期充当管护员,有效促进了村屯绿化工作的开展。
三、严格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
__年,我县共选聘生态护林员1038名,比__年增加26人,涉及11个乡镇,138个行政村,管护面积林地、湿地、草原90多万亩。选聘生态护林员,既帮助1038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又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四、认真开展“四到户服务”工作。
各乡镇林业站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落实“四到户服务”工作。
一是政策法律宣传到户。乡镇林业工作站通过出动宣传车、走访入户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县林业扶贫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共计发放各类宣传单5万多份。
二是林农培训到户。组织开展了以普及林业基本知识、传授林木培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为主的到户培训,帮助贫困户了解掌握林业基本技术,提升林业生产技能。共计到户151户,培训325人次。
三是技术支持到户。引导贫困户采用发展经济林、种苗、花卉、中药材等生态产业,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服务,实现科学栽培管理。共计到户475户,技术支持服务1150次。
四是涉林事项办理到户。通过简化服务流程,开展“一站式、全程代理”等便民服务,为贫困户提供精准服务。共计到户46户,办理事项84项。
在20xx年,大栗子村党支部将贯彻十九大精神,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为加快我村建设的步伐,开创我村工作新局面,结合我村实际,特作如下总结:
一、工作成绩及数据、事例
1、党的建设
首先,加强党组织建设,揭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完善村两委学习制度,抓好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先善决策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实行重大事项会议决策,并对决策内容进行公开、公示。其次,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按照党员发展要求发展党员。并完善所有党员信息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加强监督。把我村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加强,以提高党员的觉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2、疫情防控工作
为确保辖区村民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和防护,大栗子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抗击疫情的形势变化,组织志愿者在辖区卡口进行值班值守。宣传防疫相关工作知识,开展体温测量服务,严控外来人员和车辆,把好外输入关口。与社区同志一起围铁丝网、发宣传单,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展现了抗击疫情新魄力,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在宣传防疫知识、提振防控信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脱贫攻坚工作
我村共有贫困户11户13人,通过造血式扶贫和输血式扶贫两种形式,使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现已全部脱贫,20xx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项目大栗子村食品厂与刘家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分红2.3万元作为扶贫资金。通过利益链接机制,以差异分红的形式补助贫因户增加收入,实现稳定脱贫。把集体经济收入利用到脱贫攻坚中,加强惠农政策的扶持,采取项目扶持、能人包扶、发展带头人的形式实施帮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造血式扶贫和输血式扶贫两种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4、扫黑除恶工作
我村对扫黑除恶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安排,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制定方案,周密部署,分片管理。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进行宣传、动员。加强摸底排查,让扫黑除恶深入人心,加大群众监督和举报力度,一经发现涉恶的行为第一时间上报。
5、防火、禁烧工作
今年我村委会秸秆禁烧工作从3月初开始,全天检查、广泛宣传,禁烧通告已经张贴到每个社,条幅悬挂到公路两旁,并且在村常住户每户签订承诺书,有效遏制秸秆焚烧,我村在今年无秸秆焚烧现象。
6、卫生整治工作
对道路两侧、房前屋后进行了打扫。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大栗子村辖3个自然屯、6个村民小组,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大栗子村党支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全村共投入资金7万元左右,清理村庄垃圾160吨、清理乱堆乱放120处、清除池塘淤泥等10吨、拆除乱搭乱盖15处480㎡、拆除广告招牌42个、拆除废弃牛棚及露天茅厕4处。我村始终把长效机制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完善我村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另外是深化建设乡村法治阵地,提高村民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不够,主要表现在:
—是自学意识不够强,没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学习精神。使自己理论水平提高不快。
二是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致使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没有落到实处。由于在日常的工作中学习时间没有把握好,致使安排好的学习计划,没有完成。
2、业务不精,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平时工作任务,对业务知识钻研不够,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同时缺乏一种对业务方面刻苦钻研的精神。
3、工作方法简单。处理事情方法简单,有时候不能够很好的配合各个口的工作,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思者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来看待。
三、整改措施
1、依托三会一课制度。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发放学习宣传资料,要求党员树立行为规范,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处分条例、党内法规,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要求认真学习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
2、狠抓责任落实,提升担当意识。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努力争做新常态下的合格党员,全面提升党员担当意识,形成党员积极争做建设的“指导员”服务群众的“办事员”。
3、是抓工作研实。提升服务质量,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创卫工作、安全生产、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紧密结合,把工作成效和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纯筹布局、协调推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全面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20xx年xx月,作为x办事处的乡村振兴专员,按照街道党委的工作要求和安排部署,进入工作,能够按照上级安排,为本村治理、日常村务、基层党建、防疫等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深感荣幸。静心回顾这半年来的工作生活,收获颇丰,现将本人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述职,请予以评议:
一、不断学习,提高素质
作为一名乡村振兴专员,我始终坚持学习来完善提高自己。一是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学习乡村振兴有关文件及脱贫攻坚等有关会议精神;二是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三是向身边的领导同事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用相长。
二、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入职以来,疫情防控工作就十分紧张,我积极服从领导安排,在管区书记的带领下,配合村两委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积极做好宣传,对从风险区回来的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和随访工作。另外,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根据村内情况,充分利用村内微信群、宣传栏、宣传单页等多种途径宣传发动群众进行疫苗接种,落实宣传到人,挨家挨户排查群众具体情况,确保疫苗接种应打尽打。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决清除垃圾乱扔、杂物堆放、污水乱排等问题,做到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积极推进“出彩人家”示范户的创建,争取家家户户都出彩,培养村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真正让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让乡村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只有毫不动摇地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才能更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我按照领导安排协助村内进行了党费自查工作、档案整理工作并按时录入e支部和三务公开。入职来,非常幸运的参与了一系列的换届工作,主要有村两委换届、合作社换届、妇联换届、计生换届等工作。这些工作都促进了我的成长。
三、自我反思,取长补短
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有很多问题和不足。虽然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但离岗位职责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工作中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好,主动想问题少,被动干工作多。缺乏基层工作经验,面对问题不够耐心、细心,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使工作开展起来比较被动,协调能力有待加强。基层工作繁杂,涉及的方面众多,在工作中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摸索工作思路,注重学以致用。积极向身边的领导同事学习,对于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勤动脑。无论事情的大小,都要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到问题的根源,做到方法上清清楚楚,程序上明明白白。对于工作要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自己。
我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的.工作虽然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正和提高。我会进一步摆正心态,珍惜机会,抓紧点滴时间学习锻炼,争取在工作岗位上磨练自我。同时,我希望各位领导对我今后的工作予以监督,不足之处我会虚心接受并改正。
按照通知要求,汇报我县20xx年上半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议、3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召开2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发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
(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100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57万亩;新增设施农业440亩;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48个;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15个。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移。巩固和完善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果。目前园区内标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新增投资额达3.63亿元。
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组建注册并正常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社248个,成员总数达11900户,入股土地18万亩。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3家。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振兴。已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包括耕地轮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十几个项目。
(二)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把“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个校企、院企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950万元;引进高科技项目4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双创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4家,大学与企业新增签约项目3个;正在开展老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7个,已完成投资1.06亿元。
二是紧盯已经开展合作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高校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秸秆炭化与炭基肥生产”技术,已完成与兴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质性对接。省农科院8名博士正在进行土壤改良、玉米种耐旱机理研究、作物超高产群体创建等实验。
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三)文化振兴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领,丰富百姓生活。在全县260个行政村建设“大喇叭”工程,实现县域全覆盖。建设和完善文化广场280个、文化墙6万延长米、农家书屋245个、文化活动室289个。
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风。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学雷锋先进个人、好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70人,有1万余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
(四)生态振兴方面
围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镇村组街(巷)户”同步推进,新硬化村屯路面1200多公里,安装路灯6200多盏,栽植树木500万株,栽植花草60万平方米,建农村饮水工程1227处,建成特色示范村35个、推进村150个。
(五)组织振兴方面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通过清理退出一批、调整退出一批、选拔进入一批,将8名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对32名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调整21人;选拔26名选派干部、致富能手担任村书记职务。
二是发展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新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经济实体26个,党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5个。
三是发挥选派干部在乡村一线作用。在向上争取扶持、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乡镇财政增收、抓班子带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县选派干部共帮助派驻乡村协调项目294个,协调资金1.73亿元。
二、存在问题
“一村一品”产业没有亮点,产业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指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农村人居环境较差;乡村人才资源匮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亮点。依托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订单农业,发展商贸物流、杂粮种植加工、蔬菜种植销售、生猪和肉驴养殖加工、生态观光旅游等产业。
(二)稳步构建农业共营制体系,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倾斜,力争到20__年底实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盖,规范达标土地股份合作社150个。
(三)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
(四)加大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提升农民农技水平。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到20xx年底完成职业经理人90名、新型职业农民450名培训培养任务。
20xx年,县乡村振兴局以布局长远、衔接有力的决心、信心,全面对标对表中央、省、市乡村振兴要求,以坚定的决心压紧压实责任,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夯实基础,以创新发展的思维稳固产业发展短板,确保全面、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目前,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正在强有力推进之中。
一、基本县情
新晃旧称晃州、晃县。全县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37个行政村,1个省级工业集中区。1956年成立侗族自治县。总人口25.6万,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0.1%。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原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县和革命老区县。新晃区位优,交通畅。位于湖南最西部,南西北三面与贵州接壤,素有“湘黔通衢”之称,是湘黔高铁经济带重要节点,是湖南西大门、中西部对接的前沿窗口,在中西部融合发展与交流合作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湘黔铁路、320国道、242国道贯穿县境,沪昆高速公路、沪昆高铁过境新晃,县城距湖南芷江机场和贵州铜仁凤凰机场分别只有40分钟、50分钟车程。新晃资源特,物产丰。主要有“八个一”(一石、一牛、一树、一米、一药、一蜜、一泉、一镇)。“一石”即重晶石和钾长石,储量分别达4.5亿吨和9亿吨,为全国特大优质矿藏;“一牛”即新晃黄牛,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十大农业品牌之一;“一树”即新晃龙脑樟,属于独有资源,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米”即新晃侗藏红米,入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一药”即新晃黄精,为特色道地中药材;“一蜜”即五倍子蜂蜜,入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一泉”即八江口温泉,水质优良,环境优美;“一镇”即龙溪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晃文化浓,社会安。侗族文化、原始稻作文化、傩文化保存完好,傩戏“咚咚推”入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晃民风淳朴,社会安宁,曾2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连续13年保持省级平安县。新晃生态美,发展好。水环境、空气环境质量均排全省前列,森林覆盖率69.8%,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正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
二、科学谋划新晃发展思路
(一)工作目标。以深入落实“三高四新”和“三城一区”战略、打造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桥头堡为总目标,在湘黔边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塑造发展新优势,将新晃建设成为产业振兴高地、流量经济高地、教育康养高地、人文生态高地、开放创新高地。
(二)工作路径。以“产业为本、基础先行、金融为器、规划引领、项目为王”为总体思路。产业为本,加快发展精细化工、特质农业、商贸物流、文教康养、休闲旅游等现代产业,打造产业振兴高地。实行“新晃教育2.0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教育康养高地。以“目的地”思维营造高调性休闲旅游产业体系,打造人文生态高地。基础先行,充分挖掘县域资源禀赋优势,推进全域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公园城市更新行动和原味乡村建设行动,畅通县域经济内循环,逐步打通县域经济外循环,打造流量经济高地。金融为器,探索实施“新晃县精准防贫综合保险”3.0版,开展“1+2+3+N”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试点,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金融安全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规划引领,构建高质量发展技术底图。项目为王,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以项目成效看班子、看干部、论英雄。
(三)工作抓手。以“领着学、带着干、逼着办”为主要抓手。领着学,就是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兴学风、正学风,建设“学习型新晃”。带着干,就是坚定坚决地把“领着学”的成果项目化,全力提升项目能力。逼着办,就是以最高规格的大督查大督办,确保“领着学”的成果、“带着干”的效果。
(四)工作保障。强化开明、全局、协同、底线思维,以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发展。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系列文件精神, 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极大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民生活环境明显变好。
1、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工作合力。一是组建工作班子。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为执行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职能单位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城乡环境治理办,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设立了6个工作推进组,分别明确一位牵头县领导和一个牵头单位,旨在通过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城乡环境整体水平,实现“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的大美格局。二是科学制定方案。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清爽”工程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三年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多个行动方案,基本完成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制度设计。三是加强工作调度。组织召开了多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视频会、联席会和调度会。加强实地督促指导,县大督查领导小组扎实开展明察暗访,重点排查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2、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清洁行动。一是加强宣传发动。按照省、市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扶罗镇枫木村农村清爽工程十户一体工作经验” 利用每月的“环境卫生清扫日”和“党员主题活动日”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帮助群众实现“扫干净、摆整齐、有精神”。二是开展集中整治。我们利用传统节假日,实施了村庄清洁清爽行动春、夏、秋、冬四场战役。结合新冠疫情防控,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积极开展县、乡、村大评比活动,制定了三级评比和考核办法,按照每月一检,每季度一评比的高压态势,督促各乡镇、村常抓不懈,绝不放松。 三是及时总结推介。我们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站、微信、等媒体,宣传推介村庄清洁行动的好典型、好经验。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上,交流推介了波州镇柳寨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典型范例;新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清爽行动”的行动做法,多次在省、市媒体上稿。20xx年全市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现场会、20xx年全市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现场会均在波洲镇柳寨村召开。20xx年5月7日,湖南卫视《鲜厨100》节目在伞寨村开机现场拍摄,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管理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9月23日在伞寨召开。
3、严格质量管理,着力推进改厕。坚持质量优先原则,坚持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改造标准,把改厕质量放在第一位,实行首厕过关制,从源头上严格把关,确保改造一个成功一个。按照“县级统筹、部门指导、乡镇主抓、村级落实”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对有改厕任务的乡镇、村,都明确了乡村两级改厕专干,负责对改厕施工现场的指导和监督。采取召开现场会、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开展改厕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对改厕施工队伍、乡村两级改厕专干的培训。20xx年至20xx年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厕所4894户,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02.5%,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87.5%,改厕户满意率达到100%。
4、聚焦重点任务,坚持集中攻坚。一是着力推进垃圾治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广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3年来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6个,全县17个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完成整治销号,垃圾收转运体系覆盖的行政村达85%以上。二是着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了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了河长制重点任务,抓好源头治理,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全县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的村有100个,占所有行政村比例的72.99%。三是着力推进农业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化的畜禽养殖企业,开展秸秆直接还田资源化利用,推动种养业协调发展,开展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截至20xx年底,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80.3%。四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积极推进“多规合―”村庄规划编制试点, 有效推进118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成功申报3批12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目录。加快村庄绿化工作,国家、省级已认定的绿色村庄达到109个,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80%的行政村达到绿色村庄的标准。五是着力推进管护机制建设。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实践,推广“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机制,全县137个行政村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按照强化财政投入、拓展金融投入、激活民间投入的思想,着力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3年来共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32亿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93亿元, 社会资本投入0.39亿元。积极探索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在全县推行了 “十户一体”模式。
5、立足示范创建,打造美丽乡村。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要求,以农村人均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3年来,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 2个,市级美丽乡村6个,县级美丽乡村 25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5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27个。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波州镇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建设内容,整合安排资金,全力推进实施。县财政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对美丽乡村、环境整治示范创建和农村改厕安排资金支持,20__年安排两级“清爽”工程经费558万元,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村奖补资金39万元。20xx年安排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资金101万元。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情况
今年来,新晃深入学习贯彻乌兰副书记在全省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讲话精神,雷绍业书记在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迫感,牢牢扛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责任,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的博世康新晃黄精产业加工园入驻“中国新晃黄精城”;向家地村入列怀化市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万寿街、姚家巷子入列湖南省历史文化街区;柳寨村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9月22日-24日,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管理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展演展示会议在我县召开,得到参会领导、代表、专家的充分肯定,湖南日报、华声在线、怀化日报等省市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10月5日-6日,邀请国家、省专家到晃召开新晃县黄精产业发展座谈会。11月全省牛羊协会换届会议将在新晃召开,各级专家300人参会。新晃县产业振兴之路走出特色、走出成效,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1、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全面的乡村振兴体系。今年来,召开县委常委会议10次,政府常务会议4次,全县推进会2次,研究和部署有关工作。将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和县委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合并,设立战区指挥部,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任战区指挥长。建立责任下沉体系。继续实行“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包乡,县领导和县直单位包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包组,干部包户”四级联动帮扶责任制。出台《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党建+微网格”结对帮扶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管理考核办法(暂行)》,确保驻村帮扶、结对帮扶体系健全,责任明确。建立统筹权威的调度体系。继续实行“大例会”制度。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总揽,对农业农村等各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施行大督查机制。县委成立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重点工作与面上工作相结合、日常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以乡村振兴工作为重点开展综合性督查。
2、坚持规划先行。扎实抓好全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科学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按照《湖南省“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怀化市“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征求意见稿)》完成修改。设立20xx-20xx三年滚动项目库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计划储备项目129个,投资总额2973069.38万元。有效推进118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12月底前完成规划任务。
3、加强资金管理。制定《新晃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继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方案》《新晃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继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年中调整工作方案》,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资金15600万元,明确资金整合、资金投向、安排比例、部门职责等。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科学界定资产权属,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
4、做好政策衔接。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项分类优化调整脱贫攻坚期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20xx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推进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平稳过渡。对各部门过渡期政策进行梳理,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xx年度到户政策告知书》,由结对帮扶人发放和宣传到每户脱贫户和监测户,确保广大脱贫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用好政策。
5、严防致贫返贫。制定《新晃县侗族自治县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联村后盾单位班子成员等人员作为监测帮扶联系人,提升监测户结对帮扶实效。每月组织民政、教育、医保、残联等部门及时导入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平台数据,开展信息对比,核实处理风险点,消除致贫返贫风险。扎实开展“十看十排查”和脱贫质量集中排查行动,动态摸排符合条件监测对象31户,录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开展监测帮扶。全面推进“精准防贫综合保险”工作,截至10月底,受理23起(经核实不符合理赔政策5起),完成赔付10起29.336万元,正在办理8起。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20xx年监测户产业奖补实施方案》,新增小额信贷540笔2496.91万元,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出台《关于做好20xx年度监测户外出务工人员一次性交通费补贴申报工作的通知》,引导监测对象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0xx年全县外出脱贫人口务工20511人,较去年增长3.58%,监测户278人,较去年增长64.5%。
6、抓实易搬后扶。调整充实“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队伍,做到力度不减、人员不散。完成《新晃侗族自治县“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规划》编制。制定《20xx年新晃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计划》,落实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规范后扶管理,安置点水电路讯基础设施配套完备,基层组织建设、户籍管理、不动产登记等公共服务运行完善。有产业发展能力、就业意愿的搬迁人口后续帮扶措施落实率100%。
7、着力提升能力。完成20xx年春季学期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975人146.25万元。按照省乡村振兴局9月28日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致富带头人参训意愿情况摸底,并与湖南省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将按时完成55人培训任务。我县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科技创新、产业振兴,老蔡公司、永益牧业、蜂窝窝等6家企业与湖南农大签订了定向服务协议,下一步将与怀化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举办了乡村振兴基础知识培训班,实现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负责人的分级培训全覆盖。
8、改善人居环境。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改厕工作“一月会战”方案》,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及六无一全”要求,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健全“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转运体系,对各乡镇所有垃圾堆放点进行改造,全县农村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7个已完成了6个。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4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60套。改(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700户。压实镇村责任,彻底解决焚烧秸秆、垃圾问题。
五、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扎实做好中央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考核、省市对县20xx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抓细抓实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持续加大动态监测帮扶排查力度,确保应纳尽纳、应消尽消。运行好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机制,重点防范因病返贫、因疫因灾返贫,推进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
二是强化衔补资金项目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谋划好20xx年资金使用,提前研究和储备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完善20xx-20xx三年滚动项目库。
三是规范驻村工作队选派和管理。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和保障,确保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全覆盖。
四是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抓紧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乡村振兴村庄规划,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五是稳中求进防范各类风险。持续开展“十看十排查”专项行动回头看,突出抓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易地搬迁后扶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事,把各类风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20xx年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一、稳妥推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于20__年12月经县委、政府研究出台,同时印发到各乡镇和县直单位。今年我社根据《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着手开展“三会”建设基础工作,完成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代表摸底统计工作,并进行理事会章程、大会议程等文件草拟工作,待市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召开后,启动此项工作。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一是广泛开展调研,谋划工作思路。今年来,我社根据出台的综合改革方案,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深入乡村开展调研,重点了解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产业发展态势及各村级发展意愿等,通过调研,我社决定先在寺后、高杨等五村以村社共建模式组建村级供销合作社,并指派专人指导,落实责任,目前各村在积极推进,待今年村级组织换届后申请登记注册。二是加强部门协调,推进基层社建设。我社积极与组织部、农委、市监局对接协调,探索村社共建模式,争取部门支持,不断推进工作。
三、“新网工程”建设情况。今年新增专业合作社2个,增加经营网点3个,有效拓展了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指导服务力度,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申报“新网工程”项目,争取财政补贴资金55万元用于绩溪县黄高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100吨山茶油生产线项目建设和绩溪县临溪镇设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果蔬基地项目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今年我社对社有资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利用法律手段对近几年房租拖欠进行清理,为防止社有资产流失。对部分资产水电线路进行改造,确保安全生产,降低资产经营成本。
五、着力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今年我社与省社基层网络建设投资公司对接合作,拟建绩溪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目前就项目积极跟进。今年5月我社到黄山供销社学习考察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向分管领导提交学习考察报告,积极与县农委、环保局协调对接,强力推广我县实施农药集中配送黄山模式,力争将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纳入(20__-20__)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项目。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强本固基,推进基层社建设。基层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下半年,我社深入贯彻落实省社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意见,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强力推进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完成村级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的登记注册工作。根据各地产业特点,指导村级合作社开展特色经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引导农民参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结合村级社建设,组建村级综合服务社,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文化、卫生等需求。按照“五有”要求,克服困难,推动经营网点和服务平台的再建工作。年底前将推动政府出台发展基层社的实施意见,保障基层社建设顺利进行。
二、拓展服务,推动惠农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为农民提供服务,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今年我社将在山核桃种植产区,推行“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积极探索山林托管服务路子,逐步将村级基层社打造成为规模适度、半径适宜、功能完备的惠农服务综合体。
三、积极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以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牵头领办农业合作社,围绕我县“12345”总体发展要求,探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加工业。20__年供销社牵头新增2个专业合作社,同时要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社的发展思路,以突出产业、自办引领、股份加盟,基层社承办的模式探索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四、搭建供销平台,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持续与省供销社基层网络建设投资公司对接,共同新建我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为我县优质农产品搭建产销对接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我县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供销合作社将成为农药集中配送实施主体,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能力。
五、构建规范高效的双线运行体系。积极筹备“三会”制度建设,以“三会”体制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机关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成立绩溪县供销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加强社有资产管理,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保护社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实行社企分开,双线运行模式。
20xx年我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推进综合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校党委副书记李漪强调了社会实践对于服务社会、高校育人和大学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并对社会实践队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牢记初心和使命,赋予青春最美的奋斗底色;二是要依托专业和学识奏响时代最美的奋进乐章;三是要打造特色和品牌点亮民族复兴的圆梦之旅。
该校校长孔留安宣布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暨20__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出征。
该校团委书记李文涛介绍,今年暑期,河南科技大学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聚焦学校的“两围绕两工程”,立足汝阳县脱贫摘帽中心工作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社会实践团助力“乡村振兴”为重点,选拔、组建了135支校级团队,重点开展脱贫攻坚入户调查,林地资源、农产品营销、团情调研,谷子行业、食用菌产业、畜牧业、林果产业专题调研,校建工程施工指导,乡村艺术彩绘制作,偏远乡村支教、支医,党群服务管理系统开发,农产品文创和包装设计,污水管网调研与设计等活动。
该校还组建了河南省“出彩中原”博士专项服务团2支,申报省级重点团队18支,成功申报团中央专项团队13支。学校各级各类团队将奔赴省内外的企业、社区、乡村等基层一线开展涵盖理论普及宣讲、国情社情观察、依法治国宣讲、科技支农、教育关爱、文化艺术服务、爱心医疗服务、创新创业、助力扶贫、挂职锻炼等10余种类别,持续近2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
党提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其实最主要的症结就在于乡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占据了大量的发展资源,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乡村成为了“养老集聚地”,导致了乡村原本就落后的形势更加严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也不能少,在这发展的攻坚期,“乡村振兴”应运而生。我们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要树立实干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不断学习,确实在乡村振兴中保好驾护好航。
乡村振兴,勿自以为是,需维护核心。历史进程的发展,众多事例证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群众必须牢牢团结在党的身边。从革命时期,我党团结人民创造性的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到新社会主义初级探索阶段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都是在我党伟大领导下取得的卓越成果。面对新时代,新时代,新挑战,我们依然围绕团结在党身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的创造者、指导者。
乡村振兴,勿好高骛远,需脚踏实地。我国农业人口之多,耕地面积之广都印证着乡村在我国的重要程度。乡村在我们工作的第一线,振兴乡村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扎根基层,要求我们充满斗志、不畏艰苦,要求我们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我们要切实发扬发挥“红船精神”,要想作为、有作为、善作为,学习李保国、廖俊波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做好把政策接地气的践行者,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党的暖风,让“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
乡村振兴,勿固守陈规,需创新进取。振兴乡村,绝不是口号,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创新精神是乡村发展的动力之源。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制度改革,到现在的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供给侧改革,从历史到现在,这些政策都是我党创新精神的实际体现。有太多成功的先例,告诉我们,改革发展,需要创新来驱动,创新驱动农业,会使乡村发展进入新的次元,乡村发展不再依靠单一农产品生产,而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驱动乡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领域,占据改革、乡村振兴的主动权。
我作为一名基层人民警察,乡村振兴,与我同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我国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农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体现了党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将切实做到维护核心、坚定信仰,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担当作为、创新进取,牢记重担和使命,“在基层保一方安宁,为人民守一片乐土”。
20_年4月11日至4月22日,我很荣幸参加我县今年的在职干部全员培训,这是我入编以来第一次参加培训,感到非常激动。通过党校领导、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本人受益匪浅,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想。
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
13亿多中国人中,有着近10亿农民,农村成为了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幸福百姓”获得感的提升,关涉“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关乎“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社会变革的急剧转型,三农问题成为了我们心头难以放下的牵挂。“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乡村振兴已刻不容缓,而只有让人们愿意回、回得去、留得下,乡村振兴方有希望。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民必须富,让人们愿意回。乡村若是“梧桐树”,便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村的振兴发展的对“城归”的引力第一要义就植根于农民生活的富足,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治安、养老方面成为农民最为关心最为迫切的问题,只有为农民生活奠定坚实的生活保障,方才能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返乡,又能够不断促进广袤乡镇百业兴旺,以创业促就业、增收入,从而打开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乃至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从而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村必须美,让人们回得去。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改变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农村以“松月夜生凉,风泉满清听”的随意而居是游子们的虔诚向往。而当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了块块土地;当生活垃圾玷污了弯弯清泉;当秸秆焚烧污浊了朗朗晴空,乡村的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直接影响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谈夯实返乡回归之基?失去了乡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质、安全的食品,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游子们的青睐,就失去了永续利用的战略资源,何谈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才是乡村振兴的依托。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业必须强,让人们留得下。兴业致富是许多人逐梦的源动力,而守业安居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的定心丸。乡村留得住人才是乡村持续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让“城归”留下创业守业的必由之路。当农业搭上“旅游+”的快车,乡村旅游便为乡村提供了“重塑”与“再生”的机会。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宁静致远,田园丹青的乡村旅游因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人们新的选择,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将会有更大作为、更大担当,方能不断填充着乡村振兴的底色。
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不可行。全民期待“美丽乡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5月9日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关于发挥国土资源支撑保障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的意见》(鲁国土资发[20_]8号)明确提出,“深度调研诸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打造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启动了我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省国土资源厅已将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项目上报自然资源部争取作为全国试点。
一、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项目内容
围绕服务“三农”和“五个振兴”,以生产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共建共享为路径,发挥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作用,通过“一个库、一个平台、多个应用”建设,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助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诸城模式”升级版。主要内容是:
一是更新我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整合我市涉及乡村振兴的专题数据,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数据库。
二是建立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三是聚焦乡村振兴“五个振兴”开展典型应用示范。聚焦产业振兴,开发生产园区信息服务系统和惠农信息服务“一点通”;
聚焦生态振兴,开发自然资源与生态景区信息服务系统;
聚焦文化振兴,开发美丽乡村文化旅游信息服务“一点通”;
聚焦人才振兴,开发乡村人才信息服务“一点通”;
聚焦组织振兴,开发生活社区信息服务“一点通”和提升对接我市党务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省国土资源厅领导专家先后来我市进行了五次调研,广泛征求镇街(园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及社区群众意见,不断丰富完善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总体设计方案,使其更加切合诸城市实际,突出诸城特点。
8月29日下午省厅测绘处曲伟刚处长带队,来我市进行了建设内容深度对接,会议梳理核实了各部门单位数据清单83项,增加了社区、景区、园区“三区共建”和“诸城模式”内容,增加了208个社区全景影像制作。第二天又分三组展开调研,一组召集社区办、农业局、经管局等单位详细调研数据提供、内容采集和系统建设等问题。另两组深入南湖区、龙都、枳沟三镇街(园区),走进社区,同社区干部、群众及田园综合体企业等面对面交流,补充完善了总体设计方案。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我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桑书记、刘市长多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提出了指导意见。成立了刘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局。近日,市政府又专门组建了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班子,承担部门单位工作协调,参与“一张图”建设。所有参与的部门单位及镇街(园区)都落实了一名科长或分管领导作为工作联系人,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其中智慧办、农业、畜牧、人社、文广新、旅游、国土七个部门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全程参与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办公地点在国土局。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尽快完成项目立项、招标。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需市政府批准项目实施,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技术服务,项目总预算1750万元,建议尽快落实立项招标,批复拨付项目配套资金。
二是每周与省国土厅对接一次,汇报工作进展,接受省厅指导,加强协调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列出推进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近期主要加快完成数据梳理表提报,对接省国土厅推进7个示范应用系统技术设计。
一、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及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针对农村产业“空心化”、村庄“空巢化”,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不热、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问题,我区首创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城村人”融合为发展导向,利用社会资本激活农村资源资产活力,实现农村发展“第二次飞跃”:
一是推动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区委、区政府大力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作风,通过第五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等重要会议,将乡村振兴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予以部署,制定并印发组织实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提神”、“弄通提能”“做实提效”工作方案,经过大量的摸底调查、研究,创新提出以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法,并率先与碧桂园、华侨城达成合作共识,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
二是高标准全域谋划乡村振兴。在区委、区政府牵头下,各镇、街道迅速开展资源排查,掌握家底,并结合各行政村资源禀赋,制定《镇(街道)全域乡村振兴三年总体规划方案工作表》,明确了试点片区、产业定位、具体工作、发展规模,按照全区102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市场化模式分三年(20__年30%、20__年40%、20__年30%的行政村覆盖比例)推进。根据中央、省、市精神,结合我区实际,高标准谋划制定《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压实责任。举全区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20__年惠阳区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方案》,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纳入到有关绩效考核工作,通过落实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把产业振兴最终成果落到促进农民就业、增产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推动农村农民生活富裕。
四是打造试点推动全面开花。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我区以市场化模式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开花,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落实各类乡村项目共计77个,其中已开工建设30个,初步形成以田园综合体、文化旅游、商业商贸、电商物流、现代金融、城市更新等多种业态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二、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一)推进乡村振兴人员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人是关键一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到中央下到基层都非常重视,但是还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例如乡村振兴对于基层特别是村委书记、小组长来说,是个新鲜事物,缺乏相应的认识。但往往工作的开展,他们是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如果意识不转变,那么乡村振兴落地就比较困难。因而在组织保障上不仅需要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真抓实干,还要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建优,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并且发挥乡贤作用,鼓励乡贤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创收。
(二)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财政保障是重要因素。根据资源摸排,目前我区存在三种类型农村情况:第一类城镇化程度较高,以二三产为支撑的准城中村;第二类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需导入产业激发发展动能的村庄;第三类是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薄弱村,亟需政府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村庄。我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将村庄捆绑导入产业形成规划编制规划发展。然而占大部分比例的第三类型的农村,虽然随着政府的逐年增加投入,农村面的村巷道、路灯、垃圾处理、学校等硬性条件逐渐完善,但是重大基础设施覆盖面、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等还相对滞后。乡村公共服务与城镇相比,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不均衡,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机制进行精准施策,将乡村振兴建设资金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同时科学系统整合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三)农村土地利用问题。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土地利用工作中,存在村庄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村庄规划期限不一致,且村庄规划对村庄建设用地的需求远远超过村土地利用规划实际建设用地规模,无法发挥村土地利用规划在“多规合一”中“底盘”作用,导致实际编制的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难以落地实施。此外,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和用地审批时限过长,程序复杂造成部分重大建设项目无法及时落地。对此,建议市级层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指导意见。
下来,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继续拓展乡村振兴范围,积极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惠阳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为全市乃至全省走在前列主动担当、多做贡献。
县委组织部:
根据《关于开展20xx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及成员半年工作述职评议和综合研判的通知》文件要求,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认真统筹抓好本辖区内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及驻村干部半年述职评议工作,确保述职评议工作取得实效。
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基本情况
街道现有5个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分别为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按照要求在村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现有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17人,其中中直选派1人,州直选派5人,县直选派8人,街道选派3人。
二、述职测评与分析研判工作情况
按照《关于开展20xx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及成员半年工作述职评议和综合研判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严格按照程序,对街道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及成员开展相关述职测评。
街道严格按照文件,组织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及成员重点围绕重点围绕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职责任务和工作要点来进行,主要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建强村党组织、帮助巩固脱贫成果、帮助发展农村产业、帮助抓好乡村建设、帮助提升治理水平、帮助做好为民服务”等方面的履职情况以及驻村工作期间廉洁自律、遵守工作纪律、作用发挥、群众满意度等情况来进行述职与研判。
1、入户走访测评情况。按照文件要求,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为单位,街道通过入户走访测评方式,对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及成员所驻村随机选取30户群众进行满意度测评,其中脱贫户不低于50%。测评结果为:对xx村发放入户走访满意度测评表30份,回收30份,对工作组成员非常满意、满意30票,满意度100%,对工作组非常满意30票,满意度100%;对xx村发放入户走访满意度测评表30份,回收30份,对工作组成员非常满意、满意30票,满意度100%,对工作组非常满意、满意30票,满意度100%;对xx村发放入户走访满意度测评表30份,回收30份,对工作组成员非常满意、满意30票,满意度100%,对工作组非常满意、满意30票,满意度100%;对xx村发放入户走访满意度测评表30份,回收30份,对工作组成员非常满意、满意30票,满意度100%,对工作组非常满意、满意30票,满意度100%;对xx村发放入户走访满意度测评表30份,回收30份,对工作组成员非常满意、满意30票,满意度100%,对工作组非常满意、满意30票,满意度100%。
2、现场述职与民主测评情况。按照文件要求,组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街道股室站所负责人、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两代表一委员”、村支“两委”成员、村民代表、脱贫户代表参加现场述职测评会议,每个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及成员需拟写半年述职报告,其中要求8名驻村干部代表作现场述职发言(包括3名第一书记),根据8名驻村干部代表现场述职、其余9名书面述职的情况结合平时工作表现,由述职评议对象以外的37名参会人员对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队员进行半年民主测评。测评结果为:对xx村发放现场述职测评表37份,回收37份,对工作队成员非常满意、满意37票,满意度100%,对工作队非常满意、满意37票,满意度100%满意;对xx村发放现场述职测评表37份,回收37份,对工作队成员非常满意、满意37票,满意度100%,对工作队非常满意、满意37票,满意度100%满意;对xx村发放现场述职测评表37份,回收37份,对工作队成员非常满意、满意37票,满意度100%,对工作队非常满意、满意37票,满意度100%满意;对xx村发放现场述职测评表37份,回收37份,对工作队成员非常满意、满意37票,满意度100%,对工作队非常满意37票,满意度100%满意;对xx村发放现场述职测评表37份,回收37份,对工作队成员非常满意、满意37票,满意度100%,对工作队非常满意、满意37票,满意度100%满意。
街道党工委对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及成员入户走访测评情况和现场述职与民主测评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5个同步小康驻村人员工作开展情况比较满意,分析研判结果为:对xx村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员分析研判结果为好,全部留任;对xx村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员分析研判结果为好,全部留任;对xx村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员分析研判结果为好,全部留任;对xx村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员分析研判结果为好,全部留任;对xx村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员分析研判结果为好,全部留任。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乡村振兴驻村工作成员对开展群众工作方法单一,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不善于总结与提炼工作方法。
二是部分乡村振兴驻村工作成员在日常工作中因为工作任务艰巨,工作量大,导致在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无法更好的用新的政策理论指导日常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驻村干部活动在田间地头,充分了解村情民意,听取群众意见,从而丰富自己的工作方法,根据群众需要来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扎实开展工作。
二是加强驻村干部的理论学习,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与微信工作群的便利优势,积极调动驻村干部利用零碎时间来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加强驻村干部的理论武装,从而更好指导工作实践。
一年来,在开发区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方针,对照年初制订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经过支部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同心同德的真抓实干,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回顾一年来所做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坚持党员学习制度,抓好基层队伍建设
今年是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为了丰富党员的学习资料,保证学习质量,确保学习效果,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采取常规教育学习和电化教育学习的形式。
一是组织党员继续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使命,用全新的理论武装全体党员的头脑,不断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升,使每个党员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发展和培养新鲜血液,在发展上坚持标准,严格把握发展质量,坚持做到“一测评、二公示”制度,理解党内外群众监督。今年已为一名预备党员办政转正手续,使我村的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争做勤廉好干部
做到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化。在廉政自律上结合_生活会,对照廉政建设职责书的要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提高克服缺点的勇气,增强自身抗腐拒变的潜力,使全体党员干部在勤政廉洁,拒腐昌廉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三、抓好民心工程,为民办好实事
1、抓好村组二级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由于我村征地面积较大,利息加补贴的经济分配量增大,分配状况复杂,支部着重做好分配前的调查研究,制订比较公平合理的分配意见,对照有关政策,编制分配方案,并进行全面公示,理解群众监督。增加了在分配中的合理性,减少了矛盾的发生。全村13个村民小组全面透过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没有因经济和分配问题发生矛盾,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2、抓好社会事业工程,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个性是群众关心的修路问题。在村委和广大群众的配合协调下,筹资20余万元,对名个村民小组道路全面进行了补修,使广大群众和学生不存”天睛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现象,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朔良镇立足区域特色,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发展宗旨。现将我镇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中几个方面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乡村环境整治
(一)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
朔良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人。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朔良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治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治工作地图、一个曝光台、一封信、一评比)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期间,全镇共投入资金25万元,清理村庄垃圾206吨、清理乱堆乱放1931处、清除池塘淤泥等149处91吨、拆除乱搭乱盖370处2701㎡、拆除广告招牌34个、拆除农村危旧房37栋1246㎡、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100处、废弃建筑残垣断壁3处。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安排,我镇列入基本整治型村庄数量为13个屯,分别是杏花村百罡屯、那腾 村塘江屯、那腾村那耀屯、宝达村那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朔良村子贡屯、南立村那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作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截止目前13个都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剩杏花村百罡屯、南立村那朝屯2个村庄规划也已经上报住建规划部门。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乡村自治建设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会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地实施开展并抓出成效,镇村分别建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落实各项工作职责。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开会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三)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的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求公开的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档案齐全。
三、乡村法治建设
(一)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群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的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监督各村落实党建制度,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子成员加强对联系村党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开”。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工作实绩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的依法办事的执行力。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治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实效。同时优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警民联调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解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广“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入企,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一是调处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相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协同配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排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处会议制度常态化,定期召开调处工作例会、培训会和推进会,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梳理、上报。
三是完善逐级调处制度。从村级开始逐级调处,层层上报。对依法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处排查制度。排查方式采取拉网式、排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查得准、排得快、上报及时为标准,真正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保证了矛盾纠纷信息准,情况明,底数清。
四、乡村德治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淳朴民风。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先后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嘹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类表演的指导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朔良镇是我县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群众环卫、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存在不少封建陋习。
六、下步工作方向
1、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扶持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不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岸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一)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一、稳妥推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于20__年12月经县委、政府研究出台,同时印发到各乡镇和县直单位。今年我社根据《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着手开展“三会”建设基础工作,完成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代表摸底统计工作,并进行理事会章程、大会议程等文件草拟工作,待市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召开后,启动此项工作。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一是广泛开展调研,谋划工作思路。今年来,我社根据出台的综合改革方案,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深入乡村开展调研,重点了解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产业发展态势及各村级发展意愿等,通过调研,我社决定先在寺后、高杨等五村以村社共建模式组建村级供销合作社,并指派专人指导,落实责任,目前各村在积极推进,待今年村级组织换届后申请登记注册。二是加强部门协调,推进基层社建设。我社积极与组织部、农委、市监局对接协调,探索村社共建模式,争取部门支持,不断推进工作。
三、“新网工程”建设情况。今年新增专业合作社2个,增加经营网点3个,有效拓展了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指导服务力度,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申报“新网工程”项目,争取财政补贴资金55万元用于绩溪县黄高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100吨山茶油生产线项目建设和绩溪县临溪镇设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果蔬基地项目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今年我社对社有资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利用法律手段对近几年房租拖欠进行清理,为防止社有资产流失。对部分资产水电线路进行改造,确保安全生产,降低资产经营成本。
五、着力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今年我社与省社基层网络建设投资公司对接合作,拟建绩溪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目前就项目积极跟进。今年5月我社到黄山供销社学习考察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向分管领导提交学习考察报告,积极与县农委、环保局协调对接,强力推广我县实施农药集中配送黄山模式,力争将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纳入(20__-20__)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项目。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强本固基,推进基层社建设。基层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下半年,我社深入贯彻落实省社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意见,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强力推进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完成村级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的登记注册工作。根据各地产业特点,指导村级合作社开展特色经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引导农民参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结合村级社建设,组建村级综合服务社,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文化、卫生等需求。按照“五有”要求,克服困难,推动经营网点和服务平台的再建工作。年底前将推动政府出台发展基层社的实施意见,保障基层社建设顺利进行。
二、拓展服务,推动惠农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为农民提供服务,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今年我社将在山核桃种植产区,推行“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积极探索山林托管服务路子,逐步将村级基层社打造成为规模适度、半径适宜、功能完备的惠农服务综合体。
三、积极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以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牵头领办农业合作社,围绕我县“12345”总体发展要求,探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加工业。20__年供销社牵头新增2个专业合作社,同时要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社的发展思路,以突出产业、自办引领、股份加盟,基层社承办的模式探索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四、搭建供销平台,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持续与省供销社基层网络建设投资公司对接,共同新建我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为我县优质农产品搭建产销对接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我县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供销合作社将成为农药集中配送实施主体,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能力。
五、构建规范高效的双线运行体系。积极筹备“三会”制度建设,以“三会”体制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机关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成立绩溪县供销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加强社有资产管理,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保护社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实行社企分开,双线运行模式。
20__年我社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推进综合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9月22日,修水县散原中学教工支部组织党员和帮扶干部赴结对帮扶村渣津镇西堰村开展“防火抗旱”宣传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前,该校党总支书记朱平安、校长郑张清组织党员及帮扶干部与西堰村“两委”开展座谈,重点研究当前疫情防控、防火抗旱、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为做好下阶段工作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随后,该校党员和帮扶干部到结对帮扶户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存在的困难,为他们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想点子、谋出路。党员们胸前佩戴党员徽章,向帮扶户开展防火宣传,耐心讲解森林防火工作的重大意义,告知他们要注意文明用火、安全用火、科学防火,自觉增强防火意识,发现火情及时报告,争当森林防火义务宣传员和预警报告者,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同时,结合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向帮扶户宣传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和日常注意事项,提醒大家提高思想认识,积极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和家庭防护,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在思想上、行动上共同构筑疫情防控屏障,携手营造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
今年以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具体指导下,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转型发展。
一、今年以来工作指标及所做重点工作
1—10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20.7%,居全省第二位。60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总数达118家,首次突破100家。1—10月份,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4.86亿元,居全省第9位。20xx年全市R&D经费15.2亿元,较上年增长7.5%,居全省第10位。R&D占GDP比重为1.35%,较上年度提高0.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获省科学技术奖1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一)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是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完善《市科技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方案》。二是举办读书班,认真学习《选编》《纲要》,开展专题学习研讨5次,到xx县板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9篇,认真开展调研成果交流,局领导班子成员到党支部、党小组讲专题党课。四是开展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坚持眼睛向内,相互咬耳扯袖。融合推进专项整治、集中治理和专题整改,制定完善领导班子和成员问题、任务、责任、标准“四清单”,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五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深入推进基层党支部学习教育和检视整改。
(二)着力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一是《淮南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已于20xx年12月1日实施。二是出台《淮南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三是突出“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主题,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17场次。四是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组织各类政策宣讲会、产学研用对接会、银企对接会等16场,服务企业600余家,发放《政策汇编》等资料20xx余本。五是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制定完善《安徽省淮南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三)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是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四大“国字号”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及省部共建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势头良好;淮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全省第一位次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毛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复核工作已通过初审。二是鼓励企业科技创新。20xx年度全市184家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共计32944.81万元,减免税额8236.2万元。审定20xx年度科技创新政策兑现资金3596.9万元,其中市本级承担2605.6万元,县区共同配套承担991万元,即将兑付。三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获批6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18家。四是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新认定“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0家。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纳入局权力清单范围,简化办理流程,营造良好引智环境。
(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一是1—10月,完成科技成果登记316件。截至10月份,我市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4.86亿元,居全省第9位。其中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4.35亿元,居全省第7位。二是新增市级备案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级备案众创空间2家。
(五)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特派员138名,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村162个,实现贫困村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全覆盖。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5场,培训人员1500余人,帮扶贫困户2436户,推广实用技术62项,推广新优品种42个。二是深入推进定点帮扶寿县瓦埠镇铁佛村“双包”工作,实现脱贫240户493人,贫困发生率由7。94%降至0.36%。
(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认真学习,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二是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系列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三是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推进省委巡视我市和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四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组工作条例》《党支部工作条例》,深入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召开20xx年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暨作风效能建设工作会议,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五是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二、存在问题不足
主要表现在:全社会R&D投入水平偏低,产学研结合紧密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不够畅通,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企业能力相对薄弱,少数党员干部精神状态还不够振奋。原因分析:由于国际、国内市场经营环境发展变化,我市大多数企业注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研发投入增长乏力;创新型龙头企业缺乏,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多停留在个别项目上或临时合作上,没有形成长期稳固的结合;创新型人才队伍不足,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非常匮乏,特别是缺乏创新型企业领袖和企业家,相当数量的企业决策者对科技创新认识不足;科技企业孵化平台不强,载体专业化程度不高,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的能力较弱。
三、20xx年科技创新工作谋划安排
20xx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聚焦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阵地,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平。R&D占GDP比重达到1。3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亿元。
(一)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开展《淮南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等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着力推动科技界作风学风转变取得新成效,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启动“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大力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落实科技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二)着力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按照创新要素充分集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具有淮南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加快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全面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任务。
(三)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企业创新发展步伐,形成一批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创新型龙头企业;积极培育高精尖科技创新企业,推进省级生物及新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矿用电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
(四)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大载体建设。推进国家高新区、毛集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凤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大“国字号”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安理大科技园建设。建立大院大所常态化对接机制,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共新中国成立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组建各类省、市级研发平台。
(五)着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众创空间等人才创新载体,推进院士工作站等建设,完善柔性引进人才工作机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培育一批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和勇于创新的创新型企业家。建设“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0家。
(六)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建设,推进创新创业互动融合,加快建设一批以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专业服务水平高、创新资源配置优、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对获奖项目进行奖励。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业吸纳技术,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亿元。落实科技成果登记制度,完成科技成果登记350件。打通科技成果供给方和需求方对接通道,组织企业参加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
(七)着力推进科技惠民工作。进一步推深做实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贫困村全覆盖工作,争取引进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10个,开展技术培训指导100场次,加快农村特色产业培育,全面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发展。鼓励科技特派员开展创新创业示范,培育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0家。提升凤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水平,推进园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寿县迎河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壮大果蔬水产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潘集农业科技园区,争取迈入省级队。大力提升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水平,实施生态环境应用技术研发项目;推进毛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复核工作,确保通过科技部复核验收。
(八)着力提升科技系统工作能力。提升全市科技系统“学习力、执行力、凝聚力、创新力”,加强学习和调研,打造一流的科技管理部门。深化县处级领导干部、各科室对接服务基层制度。特别是针对重点目标任务、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及时掌握信息和跟踪推进。
今年以来,祁门县财政局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聚焦“两强一增”行动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深入开展基层调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有效举措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引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为“两强一增”提供财力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耕种方式落后,农民种植收益低下,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现代农村农业的发展。20__年,县财政局聚焦“两强一增”建立健全稳固的投入机制,统筹整合资金5286万元用于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发展,建立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送科学技术进村入户,指导农业春耕生产,传授田间管理技术;推进农业示范乡镇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种植加工技术和营销手段,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加速“两品一标”农产品培育,全县已有21个农产品获得“两品一标”认证;制定印发了《祁门县茶园管理背负式除草机补贴实施方案(试行)》,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并实现农机“手把手”教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科技强农,提升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增强农业农村自我“造血”功能,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创新项目管理方法,为“两强一增”提供项目支撑。“两强一增”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项目实施为基础,为进一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提高衔接资金项目储备库质量,提高项目实施的精准性、效益性,县财政局认真总结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实际情况,创新实施了“两上两下”项目库管理工作方法,制定《祁门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实操》,进一步规范项目的申报程序,认真做好项目库建设管理,结合区域特色,在衔接资金项目申报上下功夫,推行申报农用机械化产业项目,将项目谋深、谋细、谋实,推行机械强农,夯实现代农业装备支撑,破解山区农业机械化“难题”,为高效实施衔接资金项目奠定基础,引领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切实提高乡村振兴项目实施对“两强一增”的助推作用。
构建农业保险体系,为“两强一增”添压舱石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向纵深推进,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业保险覆盖面也随之扩大。县财政局与保险机构下沉基层,依托基层,与乡镇政府、村两委成员、种粮大户等召开座谈会,了解实际需求,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县财政局在做好中央政策性农险的同时,根据该县特色及实际情况,安排预算资金360万元,及时将玉米、大豆等纳入保险范围,并进一步扩大茶叶、大棚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保险投保面积,创新开发食用菌种植特色农业保险。另外,从今年起,县财政投入近10万元,对全县种植水稻、油菜等险种种植面积低于10亩的所有农户,保费自缴部分全额由财政买单。通过不断完善财政补贴制度,提升保险机构服务水平,极大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切实提高农户生产发展抗风险能力,激发农户投保积极性,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下一步,祁门县财政局将继续全力以赴,压紧压实责任,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确保该县“两强一增”工作稳步高质量推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6月3日上午,市委书记丁纯先后前往普农集团、枞阳县,实地督导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随机督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田长制、秸秆禁烧等工作推进情况。他强调,要牢牢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方位,更好适应“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奋力开创全市乡村振兴新局面。市领导胡启书、吴强参加。
在欣隆农机专业合作社,丁纯深入水稻育养基地等处察看,与合作社负责人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合作社农机、用工、经营收入、服务范围等情况,要求聚焦机械强农精准发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补齐推广应用短板,拓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高发展效益,更好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普农集团二分场,丁纯认真听取企业资产管理、经营效益、重点项目、下步发展思路等情况介绍,要求普农集团坚持党建引领,善于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转变经营理念,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招引和培育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好农业“接二连三”文章,推动农业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扛起国企担当,树立雄心壮志,坚定做大做强,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机制,敢闯敢试、挖潜增效,拓展服务领域,增强辐射能力,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在枞阳县众兴包装公司,丁纯深入车间察看生产情况,与企业负责人、脱贫户等亲切交谈,了解企业产能、产值、吸纳脱贫户就业等情况,要求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稳定增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在枞阳有机地标生态农业产业园,丁纯深入加工车间、种植大棚等处察看,认真听取项目建设情况介绍,了解种植加工技术、运营模式、预期效益等,要求企业和镇村互相支持、协作联动,切实把好项目建设好、发展好,同时紧盯农业设施和低洼地带,认真做好备汛防汛工作,努力实现企业增收、地方发展、农民致富良性循环。
当天上午,丁纯还随机督导横埠镇、项铺镇、白柳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田长制、秸秆禁烧等工作推进情况,要求加强镇村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环境整治,严格农村危房房主和属地责任,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宣传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农村环境整洁有序、美丽宜居;全面推行田长制,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调研中,丁纯强调,“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是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要以“两强一增”为引领,创新理念思路和体制机制,着力扩大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盘活乡村闲置低效资源,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加快重大项目攻坚,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要统筹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炎炎七月至,瓜果飘香时。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温度不断升高,夏季水果大量上市,菏泽市开发区佃户屯街道张堂社区金河岸葡萄生态园的“阳光玫瑰”在当地村民的期盼中迎来了挂果期。放眼望去,一串串葡萄青翠欲滴、颗粒饱满,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晶莹剔透的光芒。
“园区共占地600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500亩,全部采取大棚种植。看目前长势,中秋节前就能上市,今年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该园区负责人葛保立笑着告诉记者,今年大棚里种植的葡萄品种主要是“阳光玫瑰”,不仅果肉鲜脆多汁、糖度高、香气浓郁,而且容易运输和存储。目前,该葡萄品种市场供不应求,葡萄还没成熟就已经全部预定了出去。
葡萄不愁销路,工人干劲十足。几十名工人在田间地头为葡萄修枝、剪叶、绑枝、疏果。虎头李村村民邵广根从建大棚开始就在园区内干活,已有7年时间,葡萄管理的各项技术已非常娴熟,并获得了可观的务工收入。“比起以前单靠种地,家庭收入提高了不少,生活越来越好了。”邵广根说。
近年来,张堂社区以采摘、周末游发展葡萄产业,依托周边成熟庄园,将葡萄产业与生态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结合,积极探索“葡萄产业+N”的新业态发展模式,打造百亩葡萄观光园,发展采摘旅游,有力地促进了葡萄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变。
“葡萄园自从成立后,社区居民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家门口就能上班,不用外出务工了,不仅有土地流转租金,还能在这儿打工,等于拿了‘双份工资’。”村民彭素云说。
良好的市场前景,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增收。流转土地种植葡萄,不仅解决了周边村300余人的就业问题,同时还为社区增加了集体收益。
张堂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端印表示,经过近几年经验的总结,葡萄产业不断转型发展,在张堂社区党支部的带头引领和积极推动下,调整产业布局和发展多元化产品种植,为今后发展旅游经济打下了更好的基础。下一步,社区将结合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群众种植效益高、便于管理的葡萄品种,逐步实现全社区葡萄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