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总结讲话【通用三篇】

学术会议总结讲话(精选3篇)

学术会议总结讲话 篇1

20xx年10月18日-20日我们应邀参加了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xx年学术年会,会议由中国作物学会主办、四川农业大学承办,大会以“生物育种产业与粮食安全”为主旨,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专家学者500多人前来参会,会议中听取了及118名专家分别作了报告,受益颇丰。

大会首先听取了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翟虎渠教授作题为“作物科学50年”的报告,简要回顾了作物学会5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作物科学50年来对人类发展的特殊贡献,随后来自中科院的5位院士的主题报告。

其中对陶西平先生、刘思山教授及七节高中教师展评课作具体报告。

一、陶西平先生报告感悟。

陶西平先生就中国当前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及中学教师职业道德作了一堂精彩的报告。他提出三个明确的观念:1、着力提高教育质量;2、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3、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并将美国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对中国教育的部分效仿,提出“中国的中学教育是存在着一些弊端,便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们认为绝大多数还是好的,指导思想也是正确的,只是有一些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极端。同时,我们也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在这几年的改革中,我们也改良了一些机制,改善了一些弊端,我们仍旧在努力。”在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等问题上,陶西平先生格外强调“情趣教育”,认为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枯燥的专业知识传授,更应注重知识传授的艺术性。他提出“情趣有助于培养自身的良好心态、高尚的志趣和专一的精神,没有有情趣的老师,就难以培养出有情趣的学生,而没有有情趣的校长就难以带出有情趣的教师。”

二、刘思山教授报告领悟

刘思山教授就新课程的推进与生物课程标准(7-9年级)修订工作的进展作了详细报告,他指出:至20xx年秋季,全国已有一个省份进入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区,如果推进顺利,20xx年我国大陆所有省份将全部进入高中新课程试验。并分析了20xx年全国理综试卷,将已课改区和未课改区作了大量的数据分析,提出课改区的学生能力提高迅速,在高考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通过七节展评课及专家点评对教学的“醒悟”

七节展评课均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经过精心准备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宁夏的王晓荣老师的激情迸发,江苏孔钢老师的严谨推理,北京乔文军老师的大胆课堂尝试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颇丰,特别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和天津三中校长的点评更是精彩,他们提出老师在课堂把握上要做到:1、把握“课标”的尺度到位但不越位;2、基本功的厚度:科学性、表达能力、整合能力方面要合理;3、教学智慧的亮度:如教材的重新组织上,学生积极性调动上,教学媒体的运用上,教学机智的发挥上要得体。两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观点: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课改中要运用,但要运用的恰如其分,不能在课堂不需探究的问题上瞎探究,简单的问题提了一遍又一遍,探究教学无规定模式,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均需探究,均需媒体帮助,中学教师在这方面需加强基本功。

以上便是此行的最大收获,感觉这次学习和观摩让自己的眼界开阔了,教学理论充实了,教学思路拓宽了,责任更重了。感谢学校领导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完善自己。

通过参加这次研讨会和学术考察,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第一,加深了对1950—1980年代中国学术史的认识。1950—1980年代的三十年,是新中国建立、发展、经历波折、拨乱反正的三十年,新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也同样经过了新思想的改造、学术发展、“反右”“文革”等巨大波折的阶段。在新中国三十年学术发展中所形成的诸多政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至今还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产生着影响。

第二,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增加了信心。作为参加这次会议的唯一的一名在读博士生,这也是也第一次出国参加这样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出国开会之前,我对自己的论文和学术水平充满忐忑之心,唯恐出现差错,更担心搞不好会为学校和导师丢脸。在参加会议和考察期间,通过接触各国的学者,论文发表后也得到了肯定,对于自己的外语水平和学术研究的能力有了信心。通过认真聆听各国学者的发言,了解了国际学术界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从比较的角度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第三,他山之石,可以借鉴。会议安排对瑞士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考察,使我们亲身感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视。反观我国的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与保护近年来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相对于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我国历史玉现实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言,我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和政府、企业与民间各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我们民俗学工作者今后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任重道远。

学术会议总结讲话 篇2

20xx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涡轮博览会(ASME Turbo Expo 20xx)于6月16日-20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会议中心(CCD)召开 。此次会议由ASME主办,由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及英国劳斯莱斯公司(Rolls-Royce)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提供赞助,会议上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上万名的专家学者,很荣幸在XX大学研究生院和导师X教授的联合资助下,成为其中的一员。

16日上午8点办理完报道手续之后,在1号和2号展厅开始本次会议的开幕式,由协会的主席和各赞助公司的领导进行了开幕演讲,演讲内容涵盖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气而又不失幽默,十分精彩。之后,按照各自研究方向的不同,会议组分出28个展厅,各自组员到各自房间内进行展示,也便于其他人按照各自兴趣进行选择聆听,从而促进学习交流。每天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汇报,上、下午各两场,一场两个小时。我的论文编号是GT20xx-,论文题目是“”,我被组委会分到19日上午的第一场,在W3房间进行展示,我们这个展厅是有关汽轮机内传热方面的。

参加国际会议都有一个约定熟成的规矩,就是展示者要在演讲当天早上和自己分会场主席同桌进餐,从而可以使双方彼此了解,便于主席在展示者登台时进行相应的介绍。到我演讲的那天,我早早地收拾完,前往公交站准备坐车到会场,以往公交车都是10分钟左右一趟,而我在那等了快半个小时,车还是没影,我感到很奇怪,因为德国人向来比较守时,一般不会这样。我心里很着急,因为再晚些就赶不上早餐了,就没法跟主席自我介绍了,我便问了周围一位与我一起等车的当地人,她说今天是他们当地一个宗教节日(具体什么节我也听不懂),大部分的公共设施都停止了,因此,我只能选择走路到会场,从我们住的地方到会场要大概一个小时,就这样我在7点50多到达了会场,进入了我的展厅,8点钟第一位展示者登台,还好没有迟到,不过没有时间向主席自我介绍了。我是我们组的第三个展示者,听完前两个展示者的精彩演讲,轮到我登台了,上台后我向分会主席表达了歉意,他也很理解,因为今天属于特殊情况,整个演讲过程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我没有紧张,因为演讲稿在到德国之前已经练习的很熟练了,在放松的状态下,整个演讲过程还是很顺利的。但到了提问回答环节的时候,由于自己的听力水平不好,有些问题听不明白,不过好在有位来自GE公司的华人帮我提示了一下,化解了尴尬,算是顺利地完成了整个汇报工作。下台后,那位好心人还谬赞了我几句,说我的研究还是很有深度的,我也由衷地表达了之前帮助我的谢意。在会间休息的时候,我遇到了我们组的分会主席,我向他打了招呼,并与他握了手,他为人很和善,也向我说了很多鼓励的话,感觉整个会场的氛围都是这样,很温馨。

此外,在下午第一场的时间段,会议还专门开设大型展厅,由各公司的专家和各大名校的著名教授讲述各自的研究现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演讲内容十分先进,都是本行业内世界领先水平。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日下午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老教授John Denton,他演讲的内容正好和我的研究方向相同,都是汽轮机末级叶片除湿方面,由于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有限,有些专业名词不是太明白,但一些先进的除湿方法还是有所掌握,总而言之,这次演讲让我受益匪浅。

经过这次会议,得以一睹诸多学者的风采,也有幸聆听了很多优秀的报告。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术,也进一步锻炼了英语口语,对于当前国际上前沿的研究方向及方法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会场休息时间,我们能够与参会者自由交流,这不仅是与其他国家学校的同学建立友谊的机会,更让我加深了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对于后续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并且,通过在开会间隙的交流,我不仅在具体的学术问题上有不少收获,还学习到一些有益的科研方法和策略。而且此次会议涉及很多国家和地区,通过与国外研究者的交流,还锻炼了我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让我在公共场合更能勇于展现自己的观点,这对性格相对内向的我来说是个小小的进步。通过此次开会,我迫切的感受到熟练的英语口语交流水平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英语的交流,才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其他国家的学者,才能从他们的评论中得知自己的可取和不足之处,才能获得更广泛的思路,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样好的机会能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感谢XX大学研究生院、X学院、国际交流部的老师们对我们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的支持,更感谢我的导师X学院的X教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她在学术上对我的谆谆教导。通过这次大会,我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经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硕士论文和现有研究课题的思路,更加坚定了我要继续努力的方向。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认真的进行科研实验,尽量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以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殷切希望。

学术会议总结讲话 篇3

尊敬的各位专家、医院领导及医院同仁: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古老、时尚、又充满时代气息的山城重庆,参加中华医学会第八次重症医学大会。全国重症医学的同事们,用自己每一天的工作,每一滴汗水,为我们重症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不懈的努力着。历史见证了我们一起经历的一个又一个挑战,也见证了我们共同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辉煌。

重症医学不断发展,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也创造着新的历史篇章。从20xx年学科成立,到今天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从学科的建立、诊疗规范的颁布、科室建设与管理的规范、国家重点专科建设、ICU质量与安全的全面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逐步创立,重症医学的专业化建设稳步推进,亚专科建设全面启动,使重症医学真正进入“大学科”发展时期。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学科在医院、社会、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地位不断彰显,国内外证据,我们的和经历都在显示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即使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也呈显著下降趋势,我们为我们过去的努力和成果感到骄傲,感到自豪。但是当我们面对一个个垂危的重症患者时,我们仍然有这样和那样的困惑,我们仍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临床困惑不能不促使我们展开更多的科学研究,使得临床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作为重症医学医生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正是因为我们担负这样的使命,才能使得一个个垂危的生命得以鲜活。

医学的发展是临床与科学研究的.完美结合。重症医学的发展必然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要实现重症医学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源于重症医学人对于重症疾病的执着、对生命的执着,更重要的是源于重症医学科学研究的不懈探索。

我们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危重,而且复杂,甚至是前人从未扪及的问题,重症医学人的使命感,让我们敢于面对、敢于前行。病人诊断和治疗的困难问题,驱动我们去观察、去争论、去,甚至需要把临床问题带到实验室,从基础研究中探寻答案。我们每跨过一个坎,重症医学都会向前迈一大步,重症病人就会有更多的生的希望。常常当我们还来不及喜悦的时候,新的困难和问题又会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由自主的投身到新一轮的观察和研究中,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不难理解,重症医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临床医学研究和探索的过程。科学研究推动着重症医学人的进步,也推动着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

我们都还记得我们说过的“ICU我的家”,虽然这个家建立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爱这个家,正是因为爱,我们才能天天聚在一起,聚在一起不是因为热闹,而是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和愿望,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希望我们的家健康、稳定、不断强大,不言而喻,临床和科研就是我们实现学科强大、学科腾飞的一双翅膀。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这双翅膀助力加油,为了我们共同的家,为我国重症医学的明天,一起努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