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
(一)加强法规建设。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的立法还不够健全,没有从法制上确立继续教育的地位。在档案继续教育方面,1997年国家档案局了《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此后,各省也都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制订了本地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方法。从内容上看,这些规定和办法主要是关于档案继续教育的性质、对象、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规定,从效力上来看,它属于行政规章,其效力要低于行政法规。因此,国家档案局和有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档案继续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立法对各类档案专业人员在继续教育中的权利、义务、时间、内容、经费、保障措施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使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做到有法可依,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档案职业培训机制。目前,我国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由档案行政部门主导,各级档案干部培训中心承担档案职业教育培训职能,档案行政部门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参与培训活动。这一培训模式是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其优点是计划性好,便于集中资源办培训,缺点是社会化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机制。随着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和政府职能的加快转变,以及档案管理技术、方法、理念和手段不断更新,传统的主要以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的档案职业培训模式,在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政策保障、教学方式等方面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教学质量表现不尽人意,较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档案工作现实的需要。因此,要加快档案职业培训模式转变,改变传统的以档案行政部门为主导的档案职业培训体制与机制,向政府宏观管理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的档案职业培训模式与机制转变,培育档案职业培训市场,推进档案职业培训模式市场化和社会化。档案培训机构作为独立质量主体进入档案培训市场,平等竞争,以优质服务取胜。
(三)建立培训机构质量评估与资格准入制度。档案职业培训市场化和社会化,还须档案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培训市场进行督导检查,政策引导。档案行政部门要建立培训机构质量评估与资格准入制度,设计一套科学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现有的档案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管理制度、学习效果等进行定期评估、认证,以确认其质量水平。对质量评估合格的培训机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颁发资格证明,准许其从事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档案培训机构退出机制,质量评估认证不合格的培训机构,档案行政部门应及时对其批评、警告,屡次未能合格的,撤销其培训资格。持续规范的培训质量评估和资格准入评审不仅可以从源头上杜绝不合资质的机构进入档案培训市场,还可促使培训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改善质量管理,提升培训质量。
(四)建立非终身制的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于档案行业缺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影响了档案部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还导致档案培训机构和参训人员缺乏提升培训效益和质量的压力和动力。从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推行职业资格认证的条件。国家档案局应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纳入档案立法范畴,制定档案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并依据这些标准设计出具体的考核办法。档案工作者通过资格认证,就可获得档案职业资格证书。以再认证制度代替档案职业资格终身制,明确规定档案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期,过了有效期就要对档案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再认证。认证机构依据申请者的专业工作经历、教育培训水平、专业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服务、学术写作成果、课程考试成绩等几方面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分数合格者就可以通过考核,再次获得资格证书。档案职业资格证书不仅体现了档案继续教育的成果,使参与档案继续教育并取得优秀成绩的档案工作者获得了资格证明,同时也是对档案培训机构教学质量的考核检验,促使培训机构改进服务提升质量。
(五)建立档案培训教师资格认证与持证任教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是档案职业教育培训质量保证的关键。建成一支以兼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是符合职业培训特点的成功做法。我国档案职业培训的兼职教师主要是来自各级档案行政部门的专家型领导、来自高等学校的档案学教授、来自档案杂志社、档案学会的专家,来自档案工作一线的优秀档案工作者。这些兼职教师有较深的档案学术修养,但缺乏高水平教育技术和授课艺术,有的还不了解档案工作现状和实际情况。而档案职业培训的性质特点决定了教学人员应具有成人教育培训方面的经验,通晓培训内容,理解培训目标,具有足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的知识和技巧。因此,档案行政部门要建立档案培训教师资格认证与持证任教制度,加快步伐开展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兼职教师经培训考核后,凡符合任教条件的,由省档案局批准发给兼职教师证书,方可从事兼职教师工作。建立兼职教师进修培养、科学研究、考核管理、资格复审制度。档案行政部门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对档案兼职教师进行跟踪管理,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和复审。
(六)加强档案职业培训教材建设。培训教材建设是档案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工作做得如何,培训内容是关键,培训教材是支撑点。档案职业培训应从上岗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两方面,根据不同层次培训对象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档案行政部门应设立教材专项基金,用于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由国家档案局组织档案教育中心、档案学会、高等院校的档案学知名专家学者成立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教材的规划、编写、审核等工作。省市档案局根据本地区档案工作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编写出版教材参考资料,制作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课件。编写的教材应反映国内外最新档案学理论与工作实践最新成果,突出成人教育的特点,并符合受训者的实际需要。
(七)加强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档案职业培训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档案行政部门应通过课题立项、经费资助等方式组织研究力量开展档案职业培训科学研究,探讨档案职业培训的科学规律。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包括:档案人员在职学习的动机、策略、规律;档案人员专业成长阶段划分,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档案人员的发展需求、所面临的困惑和所关注的问题、期望得到的帮助等;档案职业培训的性质、目标、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条件设施等。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档案职业培训的规律与特点,为我国档案职业教育培训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八)设立专项经费,提供发展保障。发展继续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大力增加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国家应设立档案职业培训专项经费,地方各级政府必须明确界定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拨款项目和数量,并真正落到实处;参训档案人员所在单位可以分担部分培训费用,尽量减少参训人员个人所需承担的费用。
(九)完善档案职业培训激励机制。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持久力来自于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认知度和自觉执行力。各级档案行政部门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档案工作者参加职业培训的内部动力。
1.让档案培训与单位和个人利益相关联。将档案职业培训与相关单位和个人利益挂钩,会产生直接的外部激励作用。建立档案人员培训考核、登记制度和学员学习档案,把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资格培训的情况及考核结果计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上岗任职、评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和必备条件。将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对单位档案工作年度评估的考核指标,与单位档案工作评级选优挂钩,必将激励档案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做好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2.创设有利于档案专业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为档案专业人才成长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和实践锻炼平台,鼓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攻读硕博学位,或者进修某一相关专业;逐步实施带薪进修制度和进修加薪制度。设立档案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遴选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为他们提供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实践锻炼的机会,引导他们在档案工作中增长才干,成为优秀的档案专业高层次人才。加大档案科研工作的组织力度,设立档案科研专项经费。对热心档案业务研究的档案工作者要及时给予课题立项、经费申请等方面的扶持,促进档案工作者刻苦学习、努力实践,把自身潜能调动与开发出来。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评审奖励制度,进一步提高奖励金额,扩大奖励覆盖面,对杰出的档案专业技术人才授予荣誉称号,以激励更多的人加入档案科研创新行列。
二、构建以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一)预防为先,实施档案培训教学全过程管理。继续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培训水平及学习成效不宜制定统一标准,难以进行量化考核,容易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因此,仅仅依靠对培训结果的考核评价不足以保证培训教学的质量,必须对培训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档案职业培训教学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目标设计、方案设计、效果评估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就是要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一方面以预防性的活动控制教学全过程,避免发生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失误时也能及时地作出反应,通过调整和改变教学质量监控措施,有效地纠正失误。
需求分析。为实现高水平的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必须首先调查了解学员的需求,并针对学员的需求进行培训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影响档案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的因素很多,如我国档案政策调整变化及新标准出台,新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应用,学员的岗位职能、行业背景、知识结构等等,都将影响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当前和潜在的需求。需求分析可以针对不同行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进行分析;需求分析的方法包括确定调查对象、问卷调查、客户访谈、专家咨询等。
目标设计。培训目标应基于档案职业培训的需求分析。确保档案培训项目有明确的目标群体,培训目标依目标群体的需求而设计。档案职业培训目标应涵盖档案理论知识、档案职业道德与价值观、档案操作技能。培训目标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策划的基础,同时也是测评培训效果、提供信息反馈的依据。学员和教师应充分理解培训目标并了解如何达成目标。
方案设计。培训方案包含培训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时间安排等内容。教学内容应与培训目标相匹配。目标确定后,聘请培训项目领域中学术造诣较深、实践经验丰富的档案专家担任教师,由专家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时间安排等工作计划。培训内容可以由几门课程组成,应确保课程之间内容编排合理,逻辑层次清晰,每一门课程支持不同的培训目标。同时,培训内容应反映档案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符合国家档案工作规范。教学方法应适用于目标群体,除了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规律,还应考虑档案队伍中非档案专业学历比例大,人员流动频繁等特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学员的不同学习风格。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使学员有机会积极参与,使教师、教学内容及学员之间充分互动。
效果评估。学习效果评估是档案培训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培训项目研发的内容之一。培训结束后,要认真组织培训考核,形成培训成果,实现以考促学。培训目标决定对受训者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考核评价形式包括:口头考试、书面报告、培训机构内部组织或外部组织的标准考试、以及撰写考察报告、工作方案、研究论文与学习心得等。
(二)关键在学,强化主体积极参与和积极转化。培训是教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培训的效果取决于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教是外部条件,学是内在的根据,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档案职业培训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教育培训对象有着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他们的学习具有自我导向、以丰富多样的人格化经验参与、以问题为中心、以追求实效为目的等特点。根据大量研究和实践的总结,笔者发现在档案培训中,学员的积极参与与积极转化是关键性因素。档案培训机构在教学与管理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培训过程。积极参与主要反映在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思考,与教师互动,与同伴交流。积极转化体现在学员学以致用,及时地把自己所学所悟转化为档案工作的新理念、新技能,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工作绩效。
(三)按需施教,加强档案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档案职业培训应与档案事业发展需求紧密相联,以档案工作需要来确定培训目标和方向。培训机构要重视培训需求分析,了解档案工作者最关心、最薄弱、最需要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技能水准的档案人员设计相应的培训方案,使相应的学员得到相应的培训,让教与学相契合。一是更多采用专题培训模式。一次短期培训安排两三个专题,一个专题针对一两个实际问题,传授者说得清说得完,受训者也因学习内容“单一”而学得透。二是探索开展培训自学和远程教学。远程教学和分散自学可以由学员自行安排学习进度、学习时间,把握学习重点,让培训更具针对性。档案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适合远程教学和学员分散自学,问题研讨和技能培训适合现场集中授课。三是逐步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当前档案培训对技能操作的实训教学重视不够。档案培训现状是“应知”教学有余,“应会”培训缺失。应提高实训教学在档案培训中的比重,使之在档案培训中的课时比重达到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
(四)以评促建,积极开展培训质量自我评估。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对培训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价,建立有效的回馈圈,是档案培训质量保证的重要方面。除了档案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监督以外,培训机构自我评估也是改进质量的重要手段。自我评估是以培训机构为主体,自己组织的对机构内部教学活动进行的各种评估。自我评估是培训机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和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培训机构通过自我评估,能及时掌握自身培训工作状况,增强质量保证意识,有效达成培训目标。对培训结果评估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学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估;二是对学员学习结果进行评估;三是对培训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除了对结果进行评估以外,对输入因素的质量作预先评估审核也很重要。对培训方案、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经费等因素,都应该组织档案专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审核评估,合格的才允许运行,不合格的进行修改调整。自我评估要制度化,评审后要有相应的改进措施,评估结果要与奖惩挂钩,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提升质量的目标。
三、加强档案职业培训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建设
质量管理(即质量保证)是通过文件和活动两种形式实现的。文件是承载质量内涵的文字表述和文本,包括制度、流程、标准、表格、记录单等。质量管理活动是依据文件、运用文件进行管理的活动,包括质量的规划、测量评估、控制改进等。因为质量管理活动离不开质量文件的引导,因此质量文件十分重要。当前,档案职业培训在质量文件建设方面比较薄弱、不够完备。因此,加强质量文件建设是完善档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档案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容包括:①质量方针,是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比如有的定位于“培训高水平档案创新人才”;②质量目标,是管理层提出的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比如学员满意度超过90%、课件提供率100%;③质量标准,它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度和培训机构内部的质量标准,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度包括: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办法、档案培训机构质量评估与资格准入制度实施办法、档案培训教师资格认证与持证任教制度实施办法等;培训机构内部的质量标准包括:培训方案质量标准、培训课程质量标准、培训师资质量标准、培训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培训效果评估办法等;④质量信息,即培训活动各方面各环节的质量信息,诸如学员学籍卡、学员出勤率、学员成绩登记表、培训满意度、培训活动记录等。
1 明职责
机关档案工作是机关行政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职责与任务确立,必须按照依法依规原则来明确。
1.1 法定职责与任务的一般性规定。法定职责与任务的一般性规定,是指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有关机关档案工作的原则性规定。这些一般性规定,是对机关档案工作职责与任务的最基本要求,是各机关档案工作必须执行的一般性要求。
1.2 法定职责与任务的特殊性规定。是指专业法律法规和专业规章中对系统内、专业内机关档案工作的一些原则性规定。是对系统内、专业内机关档案工作职责与任务的特殊性要求,也是系统内、专业内各机关档案工作必须执行的特殊性要求。
1.3 职责与任务的行政性规定。职责与任务的行政性规定,是指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业务、行业主管机关对机关档案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相对于法律法规和规章来说,对机关档案工作的规定性要求更具体,更符合本机关和本行业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
对于一个机关来说,在确定本机关档案工作的职责与任务时,要充分了解上述三方面规定。原则上系统内、专业内无行政性规定的,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中一般性和特殊性规定为准。系统内、专业内有行政性规定的,原则上以行政性规定为准,因为这些专业、行业的行政性规定更符合系统内、专业内机关档案工作实际,更具有针对性。但鉴于有些行政性规定形成时间的原因,难免会产生行政性规定滞后于法律法规和规章一般性、特殊性规定的情况,这就需要在行政性规定的基础上,以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一般性、特殊性规定作补充,来完善本机关档案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当行政性规定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一般性、特殊性规定相冲突时,应当请示上级业务主管和行业主管机关给予答复,上级业务主管和行业主管机关无答复的,应以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一般性、特殊性规定为准。
2 立机制
按照《档案法》、《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精神,机关档案工作应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机制,即在一个机关内,对其内部机构及其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对机关各类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管理。统一集中管理机制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
2.1 统一管理网络。就是在一个机关内形成对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机构的有效管理格局。实行统一领导,就是机关内要明确一位领导统一主管机关档案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机关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机关档案工作发展规划和任务;解决档案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等实际问题;协调机关内部各部门和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统一管理机构,就是机关内要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机构――机关综合档案室,明确其职责和任务,防止机关内档案工作机构重叠,工作各自为政情况的发生。
2.2 统一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再好的管理机制也很难有效地运行,可见,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机制的运行是多么的重要。具体到一个机关来说,就是由机关综合档案室根据档案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党的方针、政策,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以机关正式文件形式,供机关内设机构和所属单位执行。
2.3 统一监督指导。对机关内部和所属单位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是《档案法》赋予机关档案部门的职责,是必须履行的职责。只有认真履行监督指导职责,才能够实现对机关档案工作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2.4 集中统一管理全部档案。对机关形成的全部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是《档案法》、《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对机关档案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有效组织和管理机关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机关档案作用的自身内在需求。因此,对于一个机关,无论产生形成多少门类和载体的档案,都应按照要求由机关综合档案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要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好机关档案工作,就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机制,来保证机关档案工作各项职责与任务的有效实施。实践证明,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机制,仅靠机关档案部门和档案员自身的努力,是做不好机关档案工作的,也很难实现对机关档案工作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3 建机构
建立与机关规模、职能活动相适应,设置合理的档案工作机构,是有效组织和管理好机关档案工作,保障管理机制有效运行的核心动力和重要推手。
3.1 建立机关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机关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职责,是实现本单位档案工作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有效组织和管理的基本保证。机关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期召开机关档案工作协调会议,研究解决机关档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负责机关档案工作发展规划、计划、规章制度的审核,组织档案法规、方针政策和业务规范文件的学习、贯彻和落实;三是负责机关档案鉴定、销毁和受限档案利用的审批工作;四是监督检查本机关文件归档和档案的接收、移交工作;五是负责本机关档案工作内调外联工作。
3.2 设置机关综合档案室。机关综合档案室是对机关档案工作实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是机关档案工作法定职责与任务的具体承办机构,也是集中保管机关全部档案的保管场所。设置机关综合档案室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明确机关综合档案室职责与任务。二是选择合适档案保管和办公场所。三是配置相应档案保管保护设施和设备。机关应根据保管档案的需要,配置足量的档案柜架;根据机关档案工作需要,配置必要的档案保护和数字化设备,以利于综合档案室工作开展。四是配置专兼职档案员。机关专兼职档案员是机关综合档案室职责和任务的具体执行者,配备好档案专兼职工作人员关系到机关档案工作职责和任务能否落实好、实现好的关键所在。
4 定制度
机关档案工作制度是机关有关档案工作的工作规范和准则。具体到一个机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4.1 综合性档案工作制度。综合性机关档案工作管理制度是指对机关档案工作总体性进行纲领性规范的原则性规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本机关档案工作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原则性规定。如,机关档案工作发展规划、机关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原则等。二是机关综合档案室和内设机构职责任务、管理权限及专兼职档案员任职要求方面的原则性规定。如,专兼职档案员任职条件、综合档案室职责等。三是对机关档案工作内容、范围、形式及相应保障措施的原则性规定。如,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标准、档案灾害应急方案等。综合性档案工作制度都是一些原则性规定,其具体的措施需要在业务性档案工作制度中完善和细化。
4.2 业务性档案工作制度。业务性档案工作制度包括一般性规定和专门性规定两个方面。一般性规定也就是平时说的机关综合档案室七项制度,即,文件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鉴定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移交制度。专门性制度是指针对机关档案工作各环节工作的一些具体性规定,如,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电子文件归档制度、会计文件归档制度等,此类制度是对综合性档案工作制度的具体细化和补充。各机关可根据本机关业务的不同,制定出符合本机关档案工作实际的各种管理制度,以利于机关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4.3 辅档案工作制度。辅档案工作制度是指为保证机关档案工作有效组织和管理的一些行政性规定。如,档案员岗位责任制、机关档案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办法等。
制定机关档案工作制度是有效组织和管理机关档案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机关档案工作形成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没有有效的制度约束机制,就谈不上对机关档案工作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5 规范化
实行规范化管理是有效组织管理机关档案工作应有之义,是组织管理好机关档案工作的内在要求。
5.1 工作管理制度化。用统一的管理制度来覆盖机关档案工作的各个管理环节,使之成为机关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形成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约束机制的重要保证。
5.2 工作环节程序化。工作环节程序化是实现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措施。工作环节程序化,就是将机关档案工作各个工作环节,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编制成具有相对确定程序的过程。对机关档案工作实行程序化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在充分调研分析各工作岗位任务、职责权限以及本岗位与其他岗位关系基础上,绘制各岗位程序化运行图,并编制运作说明,使各岗位档案员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职责权限,明白自己的管理行动线路,了解自身岗位与其他岗位之间的协作事项,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将机关档案工作程序化管理贯彻到底。
5.3 工作质量标准化。工作质量标准化就是将机关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使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协调统一。一个机关如果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各内设机构自行其是,会造成工作上的混乱。如,各内设机构归档电子文件格式不统一、著录项目不一致等,就会导致电子档案检索和利用上的困难,使原来的工作成为无效的劳动。由此可见,尽管机关内各部门的工作环节和工作内容不同,但其衡量工作的质量标准必须是相同的。要对机关档案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就必须通过制定和贯彻各种标准,使机关内各部门的分工合作有一个统一的准则和依据,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纽带。
6 勤督导
6.1 勤指导。机关档案工作的主管领导、专兼职档案员是机关档案工作职责任务的具体执行者,要实现对机关档案工作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关键在主管领导和专兼职档案员的执行能力。而执行能力的关键,在于对机关档案工作职责任务、管理机制、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工作质量要求的理解认知程度。为此,必须使指导工作经常化,不厌其烦开展指导工作。可以是对机关档案工作目标任务、管理机制、工作制度的学习讲解,也可以是对工作程序、规范标准的培训、讲座。但不论采取什么形式,都必须围绕对上述问题的认知理解来进行,提高其执行的自觉性和执行能力,确保对机关档案工作组织管理的有效实施。
一、大学生就业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学校和大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大学生不仅在知识储备上要完善自己,而且对其素质能力的提高迫不及待。以下是近几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人;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
二、大学生对时间得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主体自身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同时又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具体的体验和检验,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地发展和提高,为以后的创造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第二职业联盟介绍
1第二职业联盟旗下分别成立市场部,信息部,服务部。市场部开拓市场,挖掘社会实践机会;信息部负责信息的传递和信息信息交流等。
2提供岗位有:发单,举牌,促销,礼义,导购,问卷调查,信息采集,文字录入,家教,家政,临时保安,钟点工,服务员,资料投递,动漫制作,社会调查,群众演员,会展中心临时工等。
3工资概况,同学在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公司会发放薪资40——300元/天。
4我们会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
5我们联盟和会员都有严格的信用机制。
四、项目执行
1第二职业联盟对自己的会员定期开展职业培训讲座
2第二职业联盟对有时间有意愿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提供兼职活动
3第二职业联盟的服务流程:
专门成立的【市场部】发掘【企业】的社会实践机会;
【市场部】并把社会实践信息传递给【信息部】;
【信息部】把社会实践信息传递给【会员】;
【会员】向【信息部】报名确定;
【信息部】传递确定报名会员数给【市场部】;
【市场部】把确定报名会员数给【企业】;
【信息部】把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给【会员】;
【会员】按时参加社会实践;
【企业】反馈【会员】参入实践情况和【市场部】巡查【会员】参入实践情况;
团队中心对【会员】进行考评,团队中心对【企业】进行考评;
4第二职业联盟会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五、项目盈利
1利益来源: 同学在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公司要给同学们发放薪资,在郑州一般会是40——300元/天。
2供求统一:第二职业联盟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兼职服务,例如,有同学比较害羞,就做一些发单工作;有些同学沟通能力不行,就做一些促销工作。
3第二职业联盟要对会员收取基本信息费,一天一毛钱的信息费。
六项目意义
(1)、能够促进其自我认知的建构。
(2)、能够促进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构。
(3)、能够促进其健康心理和自我价值的建构。
(4)、有助于其社会责任感的建构。
(5)、能够推进其职业生涯的建构。
团队积极探索拓展、培训、活动、创业、实训等服务深入校园和社会,结合用人单位需求,通过组织职前培训、兼职实践、拓展训练、就业辅导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指引在校大学生朋友了解企业,熟悉社会,增强自信,从而提高个人的就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包括两层含义,即个体的“双师”素质和队伍的“双师”结构。也就是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要加强专任教师个体“双师”素质的培养,也要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国外实践证明,专兼结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显著特征。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有的学校兼职教师比专任教师还要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为贯彻和落实《纲要》提出的要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切实满足各地聘任兼职教师工作的需要,教育部等四部委于2012年10月联合颁布了《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这一举措不仅弥补了政策上的空白,而且为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文件对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的任职资格、聘任程序、专业身份、权益保障、经费来源、企事业单位职责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把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和校企合作有效统一起来,通过聘请兼职教师促进职业学校和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对各地区、各职业学校进一步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各地区和各职业学校也要充分用好用足国家政策,把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加强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教所)
校园兼职招聘会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科技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兼职文化交流协会
目录
1、活动背景
2、活动宗旨
3、活动目的4、组织结构
5、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6、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7、活动时间及地点
8、活动举办方
9、活动流程
10、活动预期效果
11、注意事项
12、风险预测及控制
一、活动背景
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以及近几年经济发展的状况,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的压力日益增大。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倾向于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毕业生,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暑期兼职在无形中成为学生们的必争之地。因此,科技公司决定举行一次校园兼职招聘会。
二、活动宗旨
服务学生,服务企业
三、活动目的通过这次招聘会,我们希望可以给我校学子一个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我校学生在未来求职道路上的竞争力,也为企业与学校、企业与学生搭建沟通的桥梁,为企业提供走进校园的机会,让同学们获得兼职、实习岗位的同时能真实体验求职面试的场面,增强大学生对求职应聘的认识,提升应聘技巧,增强心理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工作中,增加社会经验的同时锻炼沟通技巧,了解企业文化,为大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惠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并展现我院学子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组织结构
总负责人:
策划组:
组织组:
宣传组:
五、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目前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使得在校的大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能在校期间获得一份如意的兼职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成了每位在校大学生的迫切希望。而企业也想在大学生中大力宣扬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六、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1、企业方面:在此次兼职招聘会中能大力宣传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经验,同时能提前的了解学校的教育,发现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有针对性的做好人力资源工作和人才储备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2、学生方面:能够在此次招聘中获得兼职职位,能解决一定的生活费用;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沟通技巧和社交能力,提高自己的就业技能。
3、举办方:在举办此次活动中我们可以从招聘位的入场费及应聘学生购买简历表中获得一定的费用,给企业带来这方面的经验,同时也在大学生中提高自己的声誉和影响力。
七、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1年6月份地点:大学南校区
八、活动举办方
举办方:科技有限公司
承办方:兼职文化交流协会
九、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⑴、由公司策划组将活动的策划撰写完毕,并联系校外企业。
⑵、组织组人员负责申请场地及作出人事安排,负责采集或借活动所需物资。
⑶、宣传组负责制作出宣传海报及求职简历表。
2、前期宣传(确定招聘会举行前一星期)
⑴、宣传组负责将兼职信息发布到网站上。
⑵、将制作好的海报贴在学校的主要宣传栏上。
3、招聘会当天流程
⑴、公司员工及社团人员于7点半到会场集合完毕。
⑵、7点40分开始布置会场。
⑶、9点整将现场布置完毕。
⑷、9点钟到9点50商家进场,我工作人员在招聘会现场门摆点出售个人兼职简历表。
⑸、10点钟准时开始招聘会,组织组安排一两名工作人员在现场指导。⑹、12点30工作人员换班,并帮助商家订制午餐。
⑺、下午18点招聘会结束。
⑻、工作人员在商家退场后清理现场。
4、后期工作
策划组人员负责整理应聘学生的资料及招聘企业的资料,建立人力资源库和商家资源库。
十、活动预期效果
1、通过此次招聘会能让在校的大学生们感受到求职的氛围,在求职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正对性的发展自己。
2、通过此次招聘会能让许多同学获得一份如意的兼职,给自己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交际和工作能力,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3、通过此次招聘会是参与企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兼职人员,并在学生中达到了宣传自己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十一、注意事项1、2、要求受聘学生一定要与受用的学生前一份协议。给招人单位发放就职人员信息表,要求其提供受聘学生的联系方式及所在系,方便以后用。
十二、风险预测及控制
招聘会后会有些学生获取自己的兼职岗位,在工作过程中有可能会与商家产生纠纷或者与顾客发生冲突,造成学生的自身利益收到损害,为了能更好的给企业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必须凡事想得周全,并做出一些防范措施。具体方案如下:
1、在同学们参加前要告知他们可能会出现的冲突和意外,让他们懂得使用法律维
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同时,做出一些处理意外情况的参考方法。
2、要审核好企业的企业的信息,包括其合法性及其提供的职位的待遇等;避免一
些不法分子欺骗利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