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34篇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精选34篇)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

中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年级:__ 班级:__ 姓名:__ 性别:__ 年龄:__

同学们:

下面是关于你本学期学习方法的调查题,请你仔细、认真、实事求是的填写,此卷有助于我们和你自己了解你都运用了那些学习方法。谢谢!

本卷的填写方式是在每道选择题中,必须选择一个选项,请不要漏选,也不要在一道内选两项。请认真回答这些问题后,再看后面的评分方法。

1、如果老师布置一项社会调查让你在寒假中完成,并要求开学后提交一份报告,你会:( )

A、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量

B、到网上去下载一份,应付了事

C、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块完成并趁机游玩

D、形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对这份报告贡献自己的力

2、本学期开学之前,你一般情况下会:( )

A、无所事事,等待开学

B、只要准备好开学所需要的物品就可以

C、检查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完成

D、考虑并制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争取有所进步

3、你认为应该在早读、下午上课或晚自修前的多长时间内引导大家进入学习状态并逐渐养 成良好的习惯呢?(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4、有的同学表示课前预习对自己学习有很大帮助,所以习惯预习;而有的同学表示预习对 学习并没有什么帮助,所以不预习。你呢?( )

A、不预习 B、很少预习 C、老师布置预习才预习 D、经常预习

5、如果你预习,那你都经常预习那些科目?(注意:上面选不预习的同学不用填此项。)( )

A、自己喜欢的科目 B、自己喜欢那位老师的科目

C、家长强调的重点科目 D、预习自己认为成绩不理想的科目

6、预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常用哪一种?( )

(注:选不预习的同学这一组题目可以不用填写)

A、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

B、阅读要学的内容,并归纳出重点和难点

C、阅读要学的内容,归纳出重难点并划出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

D、阅读要学的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疑难

7、课堂上,你最喜欢( )

A、 答问 B、自由阅读

C、老师讲解 D、讨论

8、有的同学表示会在课堂上课过程中常常走神,你呢?( )

A、对感兴趣的内容很认真,不感兴趣的就干别的事情

B、上课内容听不懂时会走神

C、认为上课内容已经很懂了,不用听

D、基本不会走神

9、不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听课方式,你是怎样的呢?( )

A、听课时不记笔记,但愿意想,会配合老师的节奏(如:回答问题等)

B、老师让记什么就记什么

C、听课时会记自己认为重要的笔记,但常常听不到老师讲的下面的内容

D、一面听,一面把老师讲的和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记在书上

10、你觉得自己的听课效果怎样( )

A、不清楚 B、全听不懂

C、部分听懂 D、全能听懂

11.等级科目课上,你通常( )

A、完全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没有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

B、主要精力放在解题上,没有对基础知识进行认真复习

C、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又注意解题及解题后的反思、总结

D、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并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

12、开学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成绩不太理想,你一般情况下会( )

A、不学习了,反正学不会

B、听天由命,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C、确定自己的薄弱学科,狠下功夫

D、请教老师,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对路

13、上自习课的时间里,如果没有老师在场( )

A、无所事事,逮着什么就看什么

B、看哪个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就做哪个学科的作业

C、查缺补漏,抓紧时间学习自己的薄弱学科

D、思考今天的学习情况,做好总结

14、你与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情况是( )

A、不与其他同学探讨学习方面问题

B、有同学经常对自已学习有帮助

C、经常与其他同学探讨学习心得

D、经常帮助其他同学从

15、关于复习你是怎样做的呢?( )

A、在平时、测验和考试前都不复习 B、老师强调要复习才会复习

C、平时不复习,测验和考试前会复习 D、在平时、测验和考试前都会认真复习

16、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常用哪一种?(注:从不复习的同学不用填写)( )

A、只会翻阅笔记

B、把学过的内容通看一遍

C、把学过的内容看一遍后,会尝试做一些题目来巩固

D、回忆学过的内容,自己整理出提纲,针对还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弄懂

17、你是怎样处理复习与作业的关系呢?( )

A、不复习只完成作业

B、边做作业遇到有不懂的马上看书或笔记

C、先做作业再针对遇到的问题看书、笔记,或问同学、老师

D、整理好课程内容,认真理解重点、难点之后再写作业

18、你怎样完成作业的呢?( )

A、做作业中遇到困难经常不能完成,也不会问同学、老师

B、只讲究速度做完就完事

C、做作业遇到困难需要与同学讨论才能完成

D、能自己快速准确的完成

19、当考试后,你发现考的科目自己觉得很糟糕,你会 ( )

A、无所谓,来日方长,我会努力的

B、从头开始,扎扎实实再从头学起

C、从现在开始努力

D、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20、试卷或作业发下来后何时订正呢?( )

A、从不订正 B、晚自修时

C、老师讲评时 D、立即

[评分标准]

凡选A者记-1分;凡选B者记0分;凡选C者记1分;凡选D者记2分。

请计算出你的得分是( )分。

中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问卷调查表

摘要:许多高一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本文对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展开调查并以此探索、分析和指导高一学生找到适当的学习方法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健词: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引言:由于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过来,初中和高中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并且高中的学科增多。很多学生早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安排时间,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比较困难,学习成绩不高。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学呢?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又怎样呢?为此,本文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调查与探索。

一 、调查目的

1,了解高一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

2,分析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3,寻求适合高一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二、 调查对象

尤溪高一十班学生 52人

三、调查方法和步骤

调查采取问卷

四、问卷调查(见附录1)

五、调查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6 14 1 4 3 4 1 2 12 3 2 1 1 2 1 5

B 5 12 3 1 2 20 4 1 7 2 14 4 8 3 5 4

C 14 4 8 1 21 2 6 31 15 25 18 17 17 26 19 16

D 12 7 26 27 11 12 26 2 3 9 13 14 11 6 12 11

六 结果分析

1,预习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处在"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状态,占总数的5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而经常自学预习的学生只占30%. 从统计数据看,学生预习方法大部分处于"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的状态;而通过预习找难点,找重 点或解决疑难的比率较低,原因是高一年级的学科较初三年级学科多,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方法仍停留在初中水平。高一学生除了要预习语文,数学和外语外,还要预习物理,化学政治等其他学科。 调查表明,高一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把预习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这样既浪费了大好时光,也没有大的收获。;从中得出高一学生缺乏自学能力 ,只把预习当成额外作业去完成,没有作为能力去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能力.

预习情况:不预习 很少预习 老师布置才预习 经常预习

所占比率:28% 44% 20% 8%

预习方法:看一遍 找重、难点 对照资料

所占比率:52% 30% 18%

2,课堂听讲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教师讲课枯燥是造成学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占整体的35%.由于教师讲课的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所以调动不了学习的积极性. 统计表明,采取

第三种方式的学生较多,从整体来看,学生听课时思维不够活跃.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倾向于灌输式学习。这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思维任然停留在初中。高中的学习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提高了,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由此可见,由于不同年龄学生智力开发的不同和听讲习惯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生 的学习方法。

听课情况: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不想听 上课内容听不懂 其它

所占比率:22% 46% 32%

3,课堂记笔记的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记笔记的方法是随学生的听课装态的变化而变化的。说明对于较难学习的科目或思维逻辑强的学科,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听讲,以免造成思维混乱和前后 逻辑不连贯的现象.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写板书,也要求学生抄板书,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思路,也 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通过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脑皮层兴奋 域构成多通路的联系,阻塞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较难学科应该以听,想为主。

课堂笔记:只听不记 边听边记,尽可能记下所有 边听边记重点 边听边记边思考 所占比率:36% 42% 14% 8%

4,做作业的情况和方法

课外作业是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和训练技能的一种手段,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对作业的认识不尽相 同,有的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学习的需要,也有的当成一种负担;有的学生做作业的速度较快,也有的做作 业的速度较慢,有的学生做作业产生一种愉快的内心体验,也有的完不成作业心理出现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 ,学生都在寻求做作业的窍门和路子.表五反映了学生当前做作业方法的现状:

"先做后看书"的方法比率较高,"有问题问别人"的方式比率也较高.但是,仍然存在抄 作业和完不成作业的现象.

调查表明,"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很高.原因是学生先做后看书能够发挥学生独立思 考,自检学习效果的作用.特别是当学生遇到难解题时,还可引起学生对解疑的需要,促使他有针对性地去看 书,一旦从书中找到解题的思路,做法和答案,便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 学会应用知识的方法.。学生抄作业或完不成作业与学习成绩是负相关状态,这种情况大都属于差生。

作业方式:先看书后做、先做后看书、抄答案

所占比率:32% 58% 10%

5,复习方法的情况

学生对复习的目的和作用理解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复习方法和安排,调查统计

统计表明,各年级学生经常复习者较多,都占半数以上;考试前复习的,其比率较其它方法相对要高.复 习方法随年级的不同而有变化.初一学生多是按老师布置的提纲进行复习,初二学生侧重在背重点,初三学生 侧重在抓难点.原因是初一学生依赖性较强和缺乏独立归纳能力,希望老师列出提纲要点,给明确复习的主要 内容.初二学生面对加重的作业负担,必须进行重点复习;同时由于难度的增大,难点较多,抓难点的复习方 法比率也较高;初三学生面临毕业与中考,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着重解决疑难.

复习方式:不复习、看主要内容、看一遍、复习有关内容后做题

所占比率分别为:10% 26% 48% 16%

六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多数高一学生仍停留在教师所要求和布置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学习状态,学习的被动性较强,他们主动学习和探求知识很不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

法.这种学习的被动性,表现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死记硬背.他们上课抄笔记,课后抄作业,复习考试按教师指定的背课本和笔记,还有许多学生大量地看各类题解,这都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他们的学习缺乏独立性,离不开老师这根"拐棍" ;而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又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特别是在高中学生被迫在课上课下大量做练习,重复性的无效劳动占去了很多学习时间,负担过重,这就显得学习被动和方法过死 ,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初中教师中的强制性措施过多,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不能不是个重要原因.它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3日

调查地点:麻黄梁中学

调查对象:麻黄梁中学全体学生

调查方法和调查工具:

方法:问卷调查法(抽样)

工具:调查问卷

前言

为了了解榆林市麻黄梁中学的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以便针对相关原因提出建议,以改善目前麻黄梁中学学生厌学的现状,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乐于学习。

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出,接受调查的347名学生中只有200名学生表示喜欢学习(因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厌学原因,故喜欢学习的原因在此不具体分析),其余学生均表示自己并不喜欢目前的校园生活,且讨厌学习。而这些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中只有几名学生由于小学基础好,现学习险险处于中等水平,其余的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极为不理想,甚至有学生承认自己有过考试零分的记录。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受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

榆林市是一个贫富差距明显的城市,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富人很富,穷人很穷”。而学生的学习情绪便明显受到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厌学心理的产生更是跟家庭经济情况息息相关。在厌学的学生中有12%的人因为家庭环境不好,经济紧张而不愿意继续读书,但又碍于父母而不便提出辍学,久而久之便不再喜欢学习,而更愿意提早离开学校,外出打工。而29%的学生却是由于家庭过于富裕,家长教育不当或者无暇管教,从小想要得到什么东西都轻而易举,所以他们认为即使不读书,家里也能为自己打点一切,根本不需自己烦恼。于是他们更加向往比学校自由的外面世界,讨厌学习,渴望快点挣脱束缚。

受社会观念——“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现代社会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都市物欲横流,社会上出现“读书无用”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与其浪费时间读书,不如早早投入外面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而现代家庭的生活条件较好,在校的中学生从小接触过多的电视、电脑等媒体,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抵不住诱惑而放弃学习,与外面的青年混在一起,渐渐便无心向学。榆林市麻黄梁中学便有很多这样的学生。据统计,受调查的人中有21%是这样的情况。受教师的教法及教学方式影响。

受调查的厌学学生中有17%的人表示,由于老师的教法陈旧,毫无新意,上课方式不创新,导致课堂内容显得枯燥无味,即便自己本来愿意学,喜欢学习,也会因为课堂气氛不好,学习氛围差,上

课沉闷而不想听课。而不听课所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堆积很多学习内容无法弄懂,且越来越多的堆积会反过来导致更不想听课,整个就是恶性循环,长此下去就会变得讨厌学习,觉得学习是一件无聊痛苦的事情。

自身成绩不好而导致不想学,乃至厌学。

现在的学生中有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因为他们的学习方法或学习环境不好,导致学习成绩一直提不上去,从而失去学习动力,学习成了一件毫无成就感的事,所以渐渐失去耐心,导致厌学。受调查的厌学学生中便有21%的人是这样的情况。由于小学课程轻松易学,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会太差,但进了中学以后,学习内容增加,学习范围扩大,而他们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即便努力学习,成绩也不好的尴尬场面,使得他们变得沮丧,失去学习动力,久而久之便不再喜欢学习,长期下来便有了厌学的心理。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3

观察中可以看到,中学生喜欢唱、哼歌曲,喜欢写诗、吟诗,遇到喜事往往欢呼跳跃,手舞足蹈。

有人曾作过一次调查,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爱唱歌的占86%,喜欢吟诗的占34.8%;高中生爱唱歌的占78.2%,喜欢吟诗的占48%。可见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强烈,并善于表达感情,与成人相比,显示出他们生动活泼、富有朝气。中学生对国家、社会充满热情,在关于国家前途态度的问卷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抱着悲观态度的只占20%左右,而抱有乐观态度的则占50%以上。

中学生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和幻想。他们往往是英雄事业、英雄行为的热烈追求者。有人采用问卷法,对目前中学生作调查,结果见可见,教师和家长,用英雄业绩引导,有的放矢并讲究实效地教育中学生,这是符合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和他们健康成长的规律。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在社会各种关系和因素的作用下,中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日益增长。这种不断增长的个体需要时而受到社会的认可而得到满足,时而受到社会的否定而难以实现,这就是中学生发生复杂的、摇摆不定的强烈情感的主要来源和根据。另外,由于青春发育期性腺功能显现,性激素的分泌会通过反馈增强下丘脑部位的兴奋性,使下丘脑神经过程总的趋势表现出兴奋性的亢进,这就与大脑皮质原有的调节、控制能力发生矛盾,使大脑皮质与皮下中枢暂时失去平衡,这种状况可能是中学生情感两级性明显的生理原因。

教师和家长要注意这种两极性情感的变化,逐步使中学生的感情符合社会需要,使他们的情感既热烈又有社会意义与价值。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4

一、调查目的

孩子的储蓄行为是个好现象,家长应对此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使其从小养成善理财的好习惯。但同时也必须关心孩子的生活习惯,对于不良习惯必须坚决纠正,这也是对孩子将来负责。

在被调查学生中,在“第一次兼职的时间”这道题上,165个人填答了,还有6个人没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学生中,大一就开始兼职的学生占到了57.0%。第一次找兼职,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通过学生兼职中介,在调查中,这一比例占到了45.0%,而由同学介绍、自己找、学校勤工助学找到兼职的分别是24.0%,18.1%,9.9%。

清远市莫艳辉语文教师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已成功立项,为了深入了解山区初中语文教学情况,工作室在11月份设计了《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调查问卷》和《初中语文教师调查问卷》,并发放给连南民族初级中学和所有乡镇初中学生代表与语文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和语文教师教学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更好地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xx县部分初中学生和初中语文教师。

三、基本情况

《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其中县城学生发放160份,乡镇学生发放140份),回收份(县城学生回收155份,乡镇学生回收102份),回收率.6%(县城.9%,乡镇72.9%),县城学生共提出了135条建议,乡镇学生提出了62条建议;《初中语文教师调查问卷》共发放份,回收54份,回收率为%,语文教师共提出了32条建议。

四、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归纳出以下结果: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问卷调查中有.4%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浓厚的兴趣”或“有些兴趣”。

2.“幽默风趣”成为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堂语言。问卷调查中,.6%的学生认为最喜欢的语文教师应当是“幽默风趣”,57.6%的学生最希望语文教师拥有“幽默风趣型”的教学语言风格。

3.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问卷调查中,77.8%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影响很大”或“有些影响”。

4.“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问卷调查中,76.3%的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是“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

5.语文教师应当多些研究“导入”“总结”等课堂语言。问卷调查中,40.1%的学生最喜欢语文教师“导入语言”,其次是“总结语言”,占24.5%,再次为“评价语言”,占19.8%。

(二)语文教师方面

1.“语言生动”成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问卷调查中,40.1%的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讲得生动,语言富有吸引力。”

2.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教学。问卷调查中,.3%的语文教师认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教学“影响很大”。

3.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问卷调查中,66.6%的语文教师“偶尔”或“没有”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9.6%的语文教师最希望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4.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问卷调查中,语文教师认为课堂效果“非常好”的仅为1.8%,“一般”的占.8%。

5.开展本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促进作用。问卷调查中,96.3%的语文教师认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较大作用”或“有些作用”。

五、调查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连南县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达到预定目标,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作了铺垫,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一点“积累、整合”中就指出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但是上面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并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作业布置存在一刀切的情况。学生做这样的作业,结果是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没有拓展和加深,没有掌握的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偿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丧失做语文作业的兴趣。调查结果就有63%的学生认为当前的语文作业存在着“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

1.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影响很大,语文教师应当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学生喜欢的教学语言风格。

2.学生喜欢“提问交流”的语文教学形式,语文教师应当在导入语言、评价语言、总结语言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3.工作室结合实际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本次问卷调查存在问卷调查不够广泛,不够深入,回收率较低等问题,今后工作室会继续开展更全面更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XX年9月初,县教育局号文件向各校传达了省市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为了切实搞好辖区学校“减负”工作,了解各校“减负”文件精神的执行情况,县教研室初中组于XX年9月13日至XX年10月20日结束,对全县十三所初中进行了全面调查,旨在督查引导各校严格履行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内容》,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对象:初中教师、学生和家长。

方法:依照省《区县教研机构监测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学校,明察暗访,通过听、看、查、谈、访等方式进行。其中听课56节,发放教师问卷130张,学生问卷全县156班共计156张,问卷全部有效。

内容:参照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内容》,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均为其要点。

三、结果及分析

1、领导重视,制订了“减负”方案。问卷显示,100%的教师接受了“减负”文件学习,89.1%的学生接受了“减负”文件的传达。通过听取各校有关领导“减负”工作汇报和查阅“减负”资料,反映了各校对“减负”工作的不同重视。在后期的“减负”检查中,各校减负落实愈见扎实。除均建立了“减负”领导小组,有“减负”实施方案外,有的学校和教师分别建立了“减负”目标责任书,学校设有“减负”责任追究制度,对教师有“减负”倡议书,建立了学科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有家庭作业和双休日作业布置的要求,有层层把关的周作业计划和落实记载,教师“减负”承诺书,学校对学生的“减负”问卷等。如耿中、榆中、药中、姬一、通中,从这些学校的汇报与检查中,可以看出对“减负”的重视及作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

2、重视了常规管理,学校秩序正常。走进十三所初中,感到教学秩序井然。从我们检查看,十三所初中有教学计划,有课程安排,能按课表正常上课,学校常规教学检查资料齐全,学生作业批改细致认真,教研活动有安排、有记录。

3、重视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所听56节不同学科课,能看出各校在优化课堂结构,不断改进教法与学法上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与探索。如鹿苑中学教导处及语文组的“同课异构”教法竞赛展示课、张中、泾中、耿镇、姬二的课堂教学令人满意。联想到近几年来,我县教育局领导班子,落实“户均一个大学生工程”,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抓“三展”,备“三考”取得了显着成绩。之后,又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改变学生思维惰性习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被逐步调动起来,高效课堂蓬蓬勃勃,发展日趋完善,改变了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这些举措,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对减负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上是各校在这次“减负”检查工作中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仍也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课程设置问题较多。单就从十三所初中课表看,除一所学校基本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外,十二所学校都有差异。如初一语文,国家标准规定每周6节,而有2所学校设为5节,一所学校设为7节;初一数学,国家标准为每周4节,9所学校设为5节;初一英语,国家标准每周4节,5所学校每周5节,2所学校每周8节;初一生物,国家标准每周3节,7所学校每周2节;初二物理,国家标准每周3节,4所学校每周2节……拿所给课表与班级课表初查对比,一些所谓“副课”根本没有。学生问卷显示,“副课”被挪用被挤占8.33%,无挪用挤占89.74%,未答占1.9%,主要是初三无非考“副课”,考前无“副课”,平时“副课”被“主课”代替,“副课”教师不在上“主课”。被挪用被挤占涉及4所学校,与监测“课程开设规范、无挪用、挤占现象”不相吻合。

2、作业量较大。100%教师回答学校有周作业计划,87.17%学生回答家庭作业未超过2小时,12.83%的学生感到作业量过大,感到作业量大主要是初三学生和城区学生,主要在3所初中。8.3%的学生反映教师布置重复性机械性惩罚作业,91.2%学生反映有2套教辅资料,这与监测家庭书面作业量“初中控制在2小时内”“无机械性、重复性作业”“不以增加作业量形式惩罚学生”“学生在校所用教辅资料每人不超过一套”有差距。调查中一位学生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每天做作业很晚11点多,书包大概能有40斤重。另一位家长说,听说上级减负检查,学校通知孩子赶快拿掉书包教辅材料,等检查组一走,又装上上学去。

3、补课与有偿家教现象严重。全县初三,除一所学校外,其余12所都补,这与监测规定的“不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变相组织除九年级第二学期之外的学生进行大面积补课”不符。城区2名学生和3位家长反映某些教师联合动员学生晚上到其家进行有偿家教,孩子的老师说单凭上课不行,人家都补,不补就跟不上趟,因此家长只好让孩子交钱补课,对孩子健康忧心忡忡。另一位学生家长说,都补,很普遍。面对繁重课业负担学生家长敢怒不敢言。

4、考试次数频繁。问卷显示,十三所初中,11所学校有月考,有的还有学科竞赛、周考等 。7所学校公开排名。这与“初中只在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不举办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不公开学生考试成绩”“不进行成绩排名”极不相符。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6

一、 调查的目标和方法

(一) 目标

1.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 调查方法

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提出一些与实际、与我们自身有关联的问题。

二、 调查结果分析

(一)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中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中学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继续进修,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学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

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

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

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中学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

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

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 实践体会

这次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7

一、课题背景

伴随着学龄的成长,还有近视度数的提高.目前,中国近视率仅次于"近视大国日本",排名世界第二.据卫生部与教育部联合调查,我国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已从1998年的第4位上升至××年的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小学生近视率达34.17%;中学生近视率为56.59%;而大学毕业时竟高达73.9%,因近视致盲人数已达30。不知不觉中,身边的同学也有越来越多加入近视眼的行列.摘下眼镜后,眼前日渐模糊的世界,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眼睛会近视?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眼睛,防止度数的进一不加深呢?一系列的问题,使得我们组迫切想要了解关于近视的前因后果以及保护的措施,因此我们决定将此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尽管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已经有不少研究,但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究,找到更加可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法。

我们小组通过中学生近视情况调查问卷在我校高二年级段得到了以下结果。大约有90%的同学现在患有近视,60%左右的同学在初中就已是近视人群中的一员,更甚者在小学阶段就带上了眼镜。近视同学的近视度数大都在400~500左右。可想而知、我国近视情况是如何严峻。因此该问题的研究更有了其必要性。

二、研究过程

①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指眼睛在不用调节的情况下,五米远的平等光线经屈光系统屈折后,聚集在视网膜前,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因此,近视眼患者看清远方的物体,需要缩短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比如将物体移近,移动身体,或者配戴凹透镜。

轻度或中度近视,除视远物模糊外,并无其它症状,在近距离工作时,不需调节或少用调节,即可看清细小目标,反而感到方便。但在高度近视眼工作时,目标距离很近,两眼过于向内集合,这就会造成内直肌使用过多而出现视力疲劳症状。高度近视的前房较深,瞳孔较大,眼球因前后轴长而显得稍有突出。在视盘颞侧可见白色或灰白色新月形斑,称为近视半月斑,这是由于巩膜向后伸长,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与视盘颞侧边缘脱开,露出巩膜或部分脉络膜与巩膜之故。后极部巩膜不断向后扩张在黄斑部可出现膝裂样条纹和视网膜下新生血管,附近视网膜、脉络膜出现斑块状萎缩变性,导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部常有色素增生,甚至出血,形成萎缩斑(forster-fuchsspot)从而严重损害视力,高度近视的'黄斑病变已成为主要导致盲眼病之一。此种患者还常伴有玻璃体液化、混浊、少数还可发生视网膜脱离及并发性白内障。轻度及中度近视,眼部无特殊改变,但偶亦有近视半月斑及豹纹状眼底改变。近视眼日久可以导致集合功能不全,发生外斜视。

②近视的原因

经问卷调查,80%左右的同学是因为长时间上网、看电视、看书等造成的。当然也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1、用眼时间过长。有的青少年看书写字做作业,看电视等连续3-4小时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觉休息,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有的学生过了一个暑假视力就明显下降就是这个原因。一般主张连续看书写字或看电视40-50分钟就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2、用眼距离过近。据有关资料报道,青少年近视眼以长期用眼距离过近引起者为多见。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如果长期调节过度,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轴性近视眼,所谓真性近视。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厘米。

3、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如果光线太强,如阳光照射书面等,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字体,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以上两种情况均能眼睛容易疲劳,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4、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有的青少年充分利用时间,边走路边看书或在行走的车厢里看书,这样对眼睛很不利。因为车厢在震动,身体在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经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5、躺着看书。许多青少年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这是一种坏习惯。因为人的眼睛应保持水平状态看书,使调节与集合(辐辏)取得一致,减少眼睛的疲劳。如果躺着看书,两眼不在水平状态,眼与书本距离远近不一致,两眼视线上下左右均不一致,书本上的照度不均匀,都会使眼的调节紧张而且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这样可加重眼睛负担2-3倍,日久就形成近视。

6睡眠不足。当睡眠不足时,第二天精神不振,头昏脑胀,大脑没有充分休息,疲劳未能消除,加重眼睛负担,促使近视发生。睡眠不足是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中很重要的一条。

7、课桌不符合要求,写字姿势不正确。若桌椅太低,使头前倾,脊柱弯曲,胸部受压,眼睛调节相对紧张。或桌椅过高,双脚悬空,下肢容易摆动,不能保持正确姿势,都能使眼睛发生疲劳,久而久之就容易发生近视。

8、目前空间的射线的影响。经常看电视,尤其是信号不足,接收率不高的农村地区,没有共用天线,屏幕不清晰,雪花点也多,很易使眼肌疲劳,经常玩电子游戏机的同学更易损坏视力,商场出售的小霸王学习机,都能直接引起学生近视,当今电脑计算机是一门不可缺少的课程,过长操作引起眼的干燥和疲劳易引起近视,均需适当控制使用时间。

③怎样保护视力

保护视力的4种锻炼方法:

ⅰ、转眼法

选一安静场所,或坐或站,全身放松,清除杂念,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凝视正下方,这样,先顺时针转9圈。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转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这样,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总共做4次。每次转动,眼球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改善营养,使眼灵活自如,炯炯有神。

ⅱ、眼呼吸凝神法

选空气清新处,或坐或立,全身放松,二目平视前方,徐徐将气吸足,眼睛随之睁大,稍停片刻,然后将气徐徐呼出,眼睛也随之慢慢微闭,连续做9次。

ⅲ、熨眼法

此法最好坐着做,全身放松,闭上双眼,然后快速相互摩擦两掌,使之生热,趁热用双手捂住双眼,热散后两手猛然拿开,两眼也同时用劲一睁,如此3~5次,能促进眼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

ⅳ、洗眼法

先将脸盆消毒后,倒入温水,调节好水温,把脸放入水里,在水中睁开眼睛,使眼球上下左右各移动9次,然后再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次。刚开始,水进入眼里,眼睛难受无比,但随着眼球的转动,眼睛会慢慢觉得非常舒服。在做这一动作时,若感到呼吸困难,不妨从脸盆中抬起脸来,在外深呼吸一下。此法,能洗去眼中的有害物质和灰尘,还对轻度白内障有效,并能改善散光、远视、近视的屈光不正程度。

经过我们小组的走访调查了、实验中学及其周边学校后发现了同学们普遍存在一些在关于近视方面的误区。

④学生患近视莫陷“五大误区”

误区一:治疗仪肯定能够治愈眼疾

治疗仪虽能短期内解决假性近视问题,但不能治疗已经存在的近视眼。一些家长把提高孩子视力的迫切愿望寄托在“视力仪”等产品上,短期内也许会有些效果,但长期使用却收效甚微,有的还会适得其反,影响孩子的眼球发育。

误区二:患近视能不戴眼镜尽量不戴

患近视的眼睛如果没有及时佩戴眼镜予以矫正,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看清物体而长期处于一种疲劳状态,长此以往,近视度数会加深得更快。

误区三:眼镜一旦戴上就再也摘不掉

首先应明确近视是真性还是假性,真性近视很难恢复,假性近视有可能恢复。但假性近视恢复程度要看假性近视在近视中的比例,比如100度近视,其中可能有50度是假性近视,如是这样,戴眼镜也很难恢复,只有100%的假性近视才有可能恢复。

误区四:看近物无需戴眼镜

眼镜何时戴、何时不戴,主要取决于近视度数和用眼情况。裸眼视力为0.6左右的近视眼,如果不是职业司机或特别需要清晰视力的,在看近物时可以不戴眼镜。但裸眼视力在0.5左右的还是应该常戴眼镜,并且戴眼镜后读写姿势一定要特别注意。

误区五:眼镜随意配一副,验光不重要

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眼镜是直接作用于眼睛上的矫正工具,眼镜的好坏直接影响眼球的健康状况,而验光是配镜的前提和基础,光验得准不准直接决定了眼镜的好与坏,是配镜最关键的一步。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8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实际的作文教学状况,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害怕、厌恶写作文”是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据我在本班中作的口头调查中:很怕、有点怕写作文的高达80%,对他们而言,写作文是件苦差事,为了交差,他们不得不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凑字数。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定式,从一开始就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因而作文的恐惧心理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必定不佳。经统计分析,学生的作文问题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篇幅短小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瘳瘳数语,几行字就是一篇作文。意思虽然说清了,语句也通顺,但不能抓住事物的细节作细致地描绘。就好像一幅画,只有轮廓,没有血肉,所以总也丰满不起来。

二、缺乏真情实感

有的学生景物也描绘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写得很清楚,但读起来干巴巴的,缺乏情感的滋润。也不能在作文中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主观立场,好像只是一个事不关己的看客。这样的文章必定缺乏感染力,难以和读者产生共鸣。

有的学生虽然也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比如:妈妈真伟大!我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等等,但由于在行文中缺乏情感渗透,读起这样本该情感充沛的句子,总觉得有些空洞和高调。

三、表达不准确

有些学生要么重复罗嗦,要么词不达意,这样的作文让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受阻。本班就有几个这样的同学,作文通篇都是口语,有的字甚至从字典中都找不到,他用拼音代替,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书面语来表达。看这样的文章,如同嚼白蜡,索然无味。

四、作文模式化,缺乏个性

作文本来是个性化的活动。所谓个性化,就是一个命题或多个命题,全班学生的作文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出每个儿童不同的心声和不同的水平。可是平时一说写作文,学生就搬出作文书,套用模仿,有的甚至是全盘接收;或是老师念一篇例文,有一半学生都成了例文的作者,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更无个性可言。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制学生失去作文兴趣,固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呢?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第二课堂严重溃乏

除了读读教材中的文章,抄抄书本上老师指定的词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第二课堂几乎为零,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一本课外读物,他们的语言积累很是缺乏。心中无货,当然下笔无墨了。作文时冥思苦想,也不过瘳瘳数语而已。

再者,家长在这方面的引导和交流也非常有限,我曾经做过调查,在家里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能主动予以引导的不足10%。(当然这并不能怪我们的家长们,他们要么农活太忙,无暇顾及;要么知识底子不够,有心而力不足;要么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

二、作文时缺乏激情投入

有些学生作文时缺乏投入感,没有激情,把作文当成难以应付的差事,从心底厌恶写作,没有主动性,没有心灵参与的过程。作文自然缺乏情感。

三、教师指导方法不当

有句话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而是由于我们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调、程式化,训练内容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作文的兴趣。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重在写作技巧、表达方法上的点拨,对于作文内容却搞“一刀切”,学生缺乏作文内容的积累和写作心理的需求。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指出:写作的根源是表达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教学教学重点的转移,忽视了学生表达欲望的激发和积累习惯的培养。

四、学生缺乏成就感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认真完成六七十分,草草应付也是这个分数,“大概老师一看到我的名字,就跳出属于我的分数了。”周而复始,信心丧失,何来兴趣?基于学生作文的现状,教师如何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乐于表达,易于表达?特别值得我们思考。

我想,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淡化作文概念、强化生活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淡化作文概念,模糊“作文”的负累,使“作文”两字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沉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去发现、研究,去追忆、再现,去想象、推断,去剖析、感悟。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写多也行,写少也可,没有字数、结构、体裁的限制,对学生唯一的要求是:观察得要更细,发现得要更多。尽最大努力试着把作文课变成一次游戏、一次采访、一次通知、一次广告招标、一次观察试验这些活动,可就地取材,但需精心设计,不让学生有负担。如:一位老师有一次组织学生玩吹泡泡的游戏,老师说:“盆里有肥皂水,请大家拿起笔套吹泡泡,看谁吹得大,看谁吹得多。”学生动手动脑,气氛活跃。良好的氛围形成了。接着,老师引导:“泡泡像什么?” 学生回答:“像气球”、“像飞船”等。“要是把泡泡当作人,可写哪些作文题?”

《泡泡飘游记》、《泡泡旅行记》、《顽皮的小泡泡》等,每个学生笔下的小泡泡都各具个性,都活动在自己的天地里。

二、淡化刻意指导,功夫用在平时

(一)阅读写作紧密结合

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渗透习作教学的内容和基本功训练。看到典型的课题,可结合渗透如何审题和立意的训练;遇到典型的课文,可渗透布局谋篇的指导;碰到典型的构段方式,可以穿插 进行仿写训练。对于课文中的典型句式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除了引导学生赏析外,还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

(二)重视习作前的指导

根据作文教学计划的安排,每次作文课之前,必须重视课前指导,写人物,就应该提前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各种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变化;写景,就应该要求学生提前有针对性地观察自然景象;写物,应提前指导学生有意识地研究各类物品的形状、色彩,掌握其特征总之,每次写作之前,都应根据习作要求,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搜集和积累必要的材料,这样到了作文时,学生胸中才有积蓄可倾吐,手中才有方法可使用,口中才有词语可表达。

三、采用开放性的习作评价,以评促写

习作评价对习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励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改过习作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开放的习作评价应能激励为评价宗旨,评价定位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自己之间,在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评价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增进教与学的相互了解和深层次地沟通,在评价中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评语激励

传统评语针对性不强,缺乏个性,缺乏激励。我主张评语要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强调评语的双向互动性,强调激励性、针对性和建议性,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使每一次的评语犹如一次亲切的交谈和情感的沟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使学生愿意修改,知道如何改。评语的定位由老师与习作之间转换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自己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评语的形式、内容更丰富多彩。评价更全面、更具体、更讲求实效。

(二)评奖激励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多种类型的评奖活动。设习作“兴趣奖”、“个性奖”、“创新奖”、“进步奖”、“希望奖”、“优秀奖”、“幻想家奖”、“故事大王奖”、“日记大王奖”等等。

评奖活动注意学生习作的过程,并且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人人都可以获奖,使学生在老师、同学、家长及自我肯定中激发习作的动机。

(三)成果激励

开放性习作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习作过程,指导学生珍惜习作成果,利用成果激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坚定习作信心。具体做法如下:

1、开辟班级习作园地,学生想写就写,想贴就贴,想评就评,使班级的习作园地不再只是少数人、少数范文的领地,而是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真情流露的地方。

2、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习作园地,指导和鼓励学生把作品投寄到各种少儿报刊杂志上发表,让他们充分体验习作的成就感。

3、编辑班级文集,培养学生搜集编辑文集的能力,学生的优秀作品分类收集成册,并进行美工设计,编辑精美的文集在全班传阅。

4、编辑个人文集。挑选个人的优秀习作编成个人专集,在班中或是在学校里传阅,使

学生从小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写作能力对于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教师们应根据“课标”精神,努力排斥“为应付考试而作文”的思想,以新的思路,运用具有创造性的指导方法,大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求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9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不愿意让中学生接触金钱的,认为从小持币会使孩子思想受到铜臭气的不良影响。这种消极防范导致中学生缺乏经济意识,出现盲目消费、不会理财等现象。其实,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中学生不可能不和钱打交道,试图给中学生创造一个真空的消费环境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中学生适当地注意增强经济意识,对健康成长十分有利,也便于提高辨别和分析本事,促进逻辑思维本事的提高。

为了让自我的孩子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大部分中学生家长都固定地给他们一些零用钱,数量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每次还未到月末,同学们早已将零花钱用年完了。很多同学对钱该怎样用这一理财的基本问题存在着种种不熟的偏见和误解,甚至在他们身无分文的时候也不明白自我的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家长一般不会给太多的零花钱。绝大多数(约占79%)的初中生每月零花钱低于50元,但也有5%的初中生每月零花钱超过100元。

据调查,在同学们零花钱的支出项目中,经常购买饮食品占被调查人数的70%,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文具、书籍、报刊杂志、磁带和光盘等。

调查结果证明,多数同学存在乱消费,理财本事差的问题。理财意识淡薄是导致中学生理财本事差的主要原因。正如有些同学所说:很多同学信奉钱是身外之物,出手要潇洒大方;也有的人认为算来算去烦死人,省来省去也省不出几个钱,还不如今朝有钱今朝花。所以同学们的零用钱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不正确的理财观念中被浪费掉了。家庭对孩子理财本事培养的疏漏,是造成中学生理财本事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也很少涉及。

所以,家长应对中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财教育。比如,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懂得进行价格比较购物消费:家里一些有关财务问题的讨论中,不妨让孩子适当加入,了解适度消费的道理,预防,杜绝一些孩子从小自家里私下拿钱,在外随意借钱的问题。

期望同学们能养成以下良好的理财习惯:

第一,学会消费,懂得必要的消费规矩。构成正确地花钱,算账的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生活中需要购买东西时,需明白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哪些买了划算。

第二,懂得钱来之不易。要正确认识钱的作用和地位,懂得钱是劳动成果,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养成勤俭节俭的良好习惯。

第三,找机会参加储蓄存款,增加金融知识。如将逢年过节,过生日,长辈或亲友送的压岁钱,贺礼等进行零存整取,自我计划管理,体验理财的滋味。

第四,获得一些投资知识。能够集邮、集币等,有机会能够学习购买基金、债券。

第五,合理利用好零用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交通费,以及同学间小额募捐等。

现今世界,理财本事是一个人得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资料。而要培养和锻炼这种本事,专家提议:在孩子八九岁就应当注意培养其理财意识,而到了中学这一理财观念的构成和定型时期,家长和学校更应进取做好引导工作。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作为一种快捷的通信工具,手机的普及率非常的高,现在中学生拥有手机也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学生对于性能的选择是十分多的,但我们也能看出,学生们用手机已经不仅仅满足与打电话发短信了,而是把手机当做一种娱乐工具,这种性能不但对学习没有多大的用处,甚至有不好方面的影响,这并不是家长们买手机的初衷。

在本次调查对象中表示手机是家长购买的占总比的85%,其次是亲戚购买的占总比的12%,由此可见,中学生在手机方面的消费主要是依赖于父母。

对于新事物接受较快,现代青少年追求时尚、前卫、对新兴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也喜欢追赶市场潮流,对于手机各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32%的学生是要求手机的性能配置能够高端点,28%的学生是会跟随潮流选择手机,26%的学生对手机的品牌是有要求的,会选择购买自己心仪的手机,只有11%的学生会考虑手机的价位,这可能与不是自己直接支付有关系,一些学生会认为这是父母该考虑的事情。

大多数初中生购买手机的原因是为了与家人、朋友联系的占总比例的60%。对于购买手机与家人联系这一目的,据调查显示,多数父母都是持肯定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对学生购买手机行为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是因为看见周边同学买了手机产生攀比现象而购买手机的占总比例的23%,只有12%的学生购买手机是为了学习,方便有时候查阅单纯,对于这种购买手机的行为我们是赞同的。还有5%的学生购买手机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通过此的调查,我们发现现在手机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很重要的,70%的学生在生活中是需要手机的,16%的人觉得手机对于自己来说是一般的,只有11%的学生是觉得手机是不重要的。

现在很多中学生并不是一定需要购买手机,对于手机使用的必要性也不是很大,并不能让他们对手机产生一种依赖的习惯,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1

春节期间,各街道人山人海,但令人纳闷的是乞丐也越来越多了。

一次,竟有三、四个赤膊端着乞丐碗的儿童绕着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又不难看出,那是一种有组织的“丐帮集团”,那老太婆便一定是“丐帮帮主”了,他们正在开他们的丐帮代表大会,制定乞讨纲领。大概过了10分钟以后,他们便散了。回到他们自己的位置继续它们的乞讨。

更令人可愤的是在公交车站,为了乞讨,一个小孩竟为一个年轻人下跪,那好心人便掏出了一角钱投入其碗中,出乎意料的是,那小孩却嫌钱太少,便抱住了那人的腿苦苦哀求,让人见了既可愤又可怜,那年轻人只好再掏出一元钱投入了那小孩的碗中,方才离开。

竟会出现这么荒唐的事,我便开始了一次社会调查。

乞丐主要集中在各公交车站、五马街、人民路这三大版块,可分为5大主要人种:1.学生求学; 2.老人乞讨; 3.残疾求助; 4.儿童赤膊求助; 5.卖艺求生。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2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我们这一代90后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倍受父母长辈的呵护。但是身边没有兄弟姐妹使得我们的内心变得孤单,脆弱,想要有别人给予我们温暖。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内心对于爱情都有一种憧憬。所以现在中学生早恋的问题很严重,这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学习,还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毁了我们的一生。作为高中生,我们有必要研究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于早恋问题的调查和研究,了解早恋的原因,并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早恋问题,避免早恋。

(二)研究的意义:

通过这次研究,让同学们学习自主研究的方法,并对早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正确对待男女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上网查阅有关资料;

(二) 、实地考察法:在学校分发问答卷,然后再收集整理所获得的答卷;

(三)、讨论法:与同组同学、指导老师相互讨论,交换心得。

四、实施步骤:

(一) 、准备阶段:

第一周,与组员、指导老师共同商讨研究计划,制定可实施的研究方案;

(二) 、实施阶段:

第二周,根据计划查找资料,设计并分发答卷。

第三周,请指导老师参与,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分析所搜集的答卷,作出评价,并做下记录,写出心得。

(三)、总结阶段:

第四周,整理讨论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写出自己的收获,准备结题。

五、预期成果:

完成研究报告,对早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六、条件分析:

主观条件:全体成员对课题很感兴趣,十分积极。团结协作:

客观条件:学校有微机室,方便查阅资料;学校处于城内,有利于搜集资料,交通方便,老师十分配合。

经费来源;经费要求低。

七、参考文献: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3

为了研究和分析中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从零用钱的分配和利用状况,购物心态,父母对子女消费的态度展开调查。做出公布,使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对中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针对消费经济来源做了分析,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中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中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中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花钱买东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消费成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时,我们中学生的消费也越来越大。高消费意识在学生中广泛流传。然而,学校及社会尚未对“消费”这一活动进行研究,也未对中学生的广泛流传的猎奇心理加以改正。学生在消费中还有许多有待规范。

为此,我们通过调查了50位同学,来探讨中学生消费观念。中学生每个月都会有零用钱,每天都会用钱,

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们现在的每个中学生几乎都市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顺着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中学生心中的满足感和强烈的欲望。中学生避不了的挥霍如土,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为了出风头,就会不惜千金买名牌,为了更了解中学生消费的内容,这儿我们列举了一个表格,即中学生消费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沿海地区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市场的发展对劳动生产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大量农民工不断的涌向沿海地区.那么这些农民工在外面的生活怎么样呢?本文为了行文的方便,将其简而化之,并合壁而中国化:一方面,将物质的生活归结为具体的生活,并且对她进行着重的探讨;,另一方面将科学,教育,文化等归纳为虚拟的生活.因此,本文拟从具体生活的探讨和虚拟生活的探讨两个主要地方面来探讨。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能在本乡或本县打工,缩短务工农民回家周期。加强农村吸引外资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尽量减少留守儿童。

我们也还调查了中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按理说,中学生的零用钱应是绰绰有余,但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编织袋产品以茂名乙烯生产的优质产品为原料,经先进的设备和工艺精心加工而成本产品具有强度大、包装牢固、防潮、防水的特点;且外观美、容易码垛、搬运和运输方便及包装费用低廉。适用于化工产品、化肥、饲料、粮食、水泥、矿沙等粒状、块状、粉状等固态物质的包装。

这次社会实践,不仅为家里减轻了负担还让我有了很大的自信,自信自己很有能力,自信自己能独立去面对以后的日子,自信自己一定可以在社会的淘金机里闪出耀眼的光芒,当然这次的社会实践还让我的实践能力,口才能力,处事能力有了比较大的提高,更是体会到了老师的苦心。同时服务生的工作也让我的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相信这些实践中的收获是在课堂上永远也学习不到的,它会让我受用一生!

父母给子女零用钱。理所当然,也应过问子女的消费情况,但事实正好相反。请看下面的数据。

由图表可知,父母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只占20%,而父母很少问子女的消费情况要占70%,不过问子女消费情况的也要占10%。这就表明:导致学生的猎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缘故,父母对子女消费情况的不闻不问,导致了中学生的高消费理念的蔓延,使中学生拥有强烈的满足感,觉得钱是很容易得来的,以至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活在暂时的满足感中,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纠正它,不能让它蔓延。

我们调查学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压岁钱,结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觉得这是造成学生的满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们追求高消费。

通过分析以上的情况,我们向广大学生,家长及校方,提出以下几点:

我们要重视家访,与家长经常电话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及时帮助家长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特别要求家长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正确评价,要求家长给孩子更多的爱和更多的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相信通过自己努力是能够成功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养,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钱,使中学生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勤俭。

学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

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深刻的认识到钱来之不易。

父母不应给学生太多的零用钱,应教育他们,让他们走出误区。父母也应多关心子女消费的情况,促使他们不要乱花钱。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4

1、论文题目:

关于中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报告

2、论文种类:

社会科学

3、获奖情况: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4、内容简介:

近年来,我国屡次发生中小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骇人听闻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引发了对我国教育制度、考试制度、评价机制等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一项紧迫的研究课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厌学情绪发生的原因、表现及解除的方法,在137位中学生中进行的。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有82.5%的同学曾发生过厌学情绪,有31%的同学正处于厌学情绪的困扰中。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出中学生中“厌学情绪”的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调查结果显示,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父母逼迫、不堪重负;

2、遭遇失败,丧失信心;

3、周围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4、身体疲惫不堪;

5、课外兴趣干扰等。

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成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生活中产生的困难也不尽相同,高中学学习压力大,而初中生则困惑于人际交往。

对自己承受困难挫折及厌学情绪的能力有的同学持肯定态度,而有的同学则不能确定,因此,自己评估自己得出的结论就需打一个问号了。

通过调查,有77.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厌学情绪需要调整,他们选择了旅游、诉说、散步、听音乐、睡觉甚至痛哭一场等多种方式来解除它。

通过此次调查谈话,有更多的同学对厌学情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当逐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5、论文评语

选题很好,问卷设计涉及的影响因素比较周全,发表一百余份,回收率较高,统计分析结果说明一定总是对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5

组长:林锦成

组员:陈莉莉、张义泽、林鑫铭、江莹莹、吴万、田海峰、林宏臻、林生楷、郑巨龙

一、调查目的:

我们小组想通过这次的调查,了解中学生们追星的状况以及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借此来帮助中学生们正确地摆正追星在学生生活中的位置,并希望以此带动周围的学生,做到适度、合理、健康地追星,使追星成为紧张学习生活的调味剂和促进剂,避免因为盲目追星而影响和荒废学业。

二、调查的内容:

(1)中学生的追星行为

(2)中学生的追星程度

(3)中学生的追星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4)中学生对追星以及学习的看法

三、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本校初一至初三的部分学生共计70人。初一段共6个班,每班4人,两男两女,总24人;初二段共8个班,除本班外,每班2人,一男一女,本班16人,八男八女,共30人;初三段共8个班,每班2人,一男一女。

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

长林锦成负责写调查报告,设计问卷调查表;陈莉莉负责记录;张义泽负责统计及初一2,3,4三个班的问卷分发;林鑫铭负责初一1,5,6三个班的问卷分发;江莹莹、吴万负责我们班的问卷分发;林生楷、郑巨龙负责初二段其他班级的问卷分发;田海峰、林宏臻负责初三全年段的问卷分发。

四、调查日期:

20xx年5月下旬。

五、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追星”的观念越来越丰富,在物质生活方面许多人以从众心理为主,尤其是有的同学有攀比的心理,追求时尚、潮流,这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风俗。因此,许多中学生都崇拜明星,“追星”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有些中学生过分迷恋偶像而荒废学业,废寝忘食,用大量金钱购买有关明星的产品,对学习造成极大的影响。

根据我们组的调查,有81.4%的中学生都有喜欢的明星,这其中有20%的中学生有过追星之类的行为。这部分学生中,有87.7%的同学是因为个人喜好而追星的,仅有少部分同学是根据大众潮流追星的,这说明中学生还没有到盲目追星的情况。至于疯狂程度,有64.9%的同学追星不疯狂,31.6%的同学一般,但也有3.5%的同学追星是属于疯狂的。对于追星,84.2%的父母对此无所谓,有8.8%父母还支持他们追星,反对追星的只有7.0%的父母,可见家长并没有很重视追星会对中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因为没有十分疯狂,即使没有追星,也有43.9%的同学觉得对生活一般,45.6%的同学觉得对生活没有影响,只有3.5%的同学觉得影响很大。在追星后,有1.8%的同学学习成绩明显下降,91.2%的同学学习成绩稍微有点波动,7.0%的同学基本不变。由此得出,没有疯狂和盲目的追星,对大多数的同学是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的。所有接受问卷调查的同学中,有61.4%认为追星会影响学习成绩,其余的则认为不会影响到。最后,有24.3%的同学认为追星是件有意义的事,22.9%的同学认为追星不是有意义的事,52.9%的同学持中立态度。

由于,大多数的同学追星后的学习成绩有影响,针对这点,我们对如何正确对待追星提出了几点建议。

1、从中学生自身而言

(1)不盲目追星。自己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自己崇拜的,而不是徒有其表,更应该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该不仅仅吸引自己的目光,更应能震撼自己的心灵。

(2)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金钱在追星上,因为星的光环不该罩在自己身上,追星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全部。

(3)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2、从校园来说。

该学习时就认真去学,追星那股劲应用于对学习的执著,不要随波逐流,顺应大众。

3、就家庭而言。

家长应与子女多沟通,根据子女的性格加以正确引导,塑造子女健康的心理。

六、结论:

通过对统计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觉得:中学生的追星行为是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会因为追星而使学习成绩下降。所以,在上学期间,追星是件很不恰当的行为,上学期间的追星会给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学习。追星更适合放在假期的时候,在假期追星,既不会影响到学习成绩,也不会使自己的兴趣被埋没,但也不能疯狂,疯狂的追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对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6

一、调查目的

“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农村小学生对写作文的普遍感受。而作文教学也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公认的难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为何形成如此尴尬的局面?为了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反思,我对目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做了一次详细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20xx年9月

调查地点:折家坪镇中心小学

调查对象:折家坪镇中心小学50位小学生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座谈谈话法

结合实际设计调查题目:

1、你喜欢写作文吗?

A、喜欢B、一般C 、不喜欢

2、你觉得的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

A、应对考试,获得高分

B 、展现自己非凡的才华

C、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3、写作时,面对作文题目的第一感觉是:

A、脑中空空,无从下笔

B、稍作思索,便有“成竹在胸,一挥而就”。

4、你在写作时经常会出现“心中有,笔下无的”情况吗?

A 、经常出现B 、偶尔出现C、从来没有出现过

5、你在家参加劳动吗?

A、自觉帮家长干活B、有时候干C、很少干

6、你阅读的书籍多吗?

A 、非常大丰富B 、单一的作文书C 、很少读

7、你坚持写日记或周记吗?

A、坚持每天写B 、时写时断C 、老师布置了才写

8、你喜欢什么样的作文批语?

A、多肯定优点,少些不足B 、多指正不足,少些夸大的表扬

9、你喜欢老师评奖作文?还是同学之间互评?

A 、老师评讲为主,学生互评为辅

B 、同学互相评讲,老师作必要的指导

C 、老师评讲学生认真听讲

10、你喜欢阅读吗?

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怎么喜欢

11、你读书是因为

A、对阅读感兴趣B、想获得知识C、老师、家长的要求

12、你每天用多少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A、低于15分钟B、30分钟左右C、一小时以上

13、你一般会选择什么时间进行阅读?

A、假期B、午间休息时C、晚上睡觉前一段时间D、其它:

14、平时,你哪方面的书读得比较多一点?

A、卡通漫画类B、童话寓言类C、学习辅导类D、科普类E、其它:

15、你通常会怎样读书?

A、边读边勾画B、边读边思考C、通读D、粗略地读

16、你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吗?

A、经常写B、有时会写C、基本不写

17、你愿意与别人交流读书体会吗?

A、愿意B、偶尔C、不愿意

18、一学期你大概能阅读几本书?

A、 1—2本B、3—5本C、6—10本D、更多

19、你觉得课外阅读对你的学习有帮助么?

A、帮助很大B、有所帮助C、帮助不大D、没有帮助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学生喜欢写作占36%;不喜欢作文的占20%;有44%的的学生表示感觉一般。

2、有26%的学生觉得写作文是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24%的学生觉得作文是为了化展现自己的才华;50%的学生认为写作是为了应对考试。

3、有64%的学生认为面对作文题目会感到困难;36%的学生认为,写作别非难事。

4、有16%的学生自觉参加劳动;24%的学生有时帮家长干活;60%的学生在家很少干活。

5、有20%的学生阅读的书籍内容丰富,认为多一些读闲书杂书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作用最大;80%的学生只有“满分作文”等单一的作文类书籍。

6、30%的学生坚持勤于练笔;46%的学生时断时续;34%的学生老师布置后才写。

7、作文评价方面有75%的学生渴望“赏识”,特别是得到老师的鼓励。并希望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

以上调查结果中的表明:

1、农村小学作文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考试”仍为作文的目标。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但领导、家长、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评价使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分数仍然是学生和教师的“命根”。因此学生是为了在考试中得高分而努力在平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也就围绕“考试”来训练学生的作文。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大大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2、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缺乏情感的体验,因此感觉没东西可写。

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农村的独生子女增多,即使不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家庭就是两个小孩。这些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很重。出于我吃过苦,一定不能让孩子吃苦的心理,绝大多数家长不让孩子参加到劳动中去。学生脱离生产,脱离劳动,对生产生活的艰辛没有感性认识,没有感情投入,这导致学生的情感体验匮乏。孩子一出生便衣食无忧,父母的感情投入,关爱与付出,被孩子认为是理所当然,这一切,都导致了学生道德情感的缺失。父母的溺爱,又不同程度的助长了孩子的自私心理,这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关爱之心。加上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农村孩子基本也没有春游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了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当然就无法表达。

3、学生的阅读量少,导致学生“心中有,笔下无”。

一是由于电视,网络的影响,学生在空余时间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不喜欢看书;二是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没有真正符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也没有真正对学生开放过,学生阅读的书籍过于单一。试问缺乏了文学滋养的学生怎么能在自己的文章表现出优美的语句、引人入胜的语言?那么“内容空洞,语言苍白无力”就再也正常不过了。

4、作文教学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一般都是学生写的习作教师批改,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讲评。如出一辙的评价模式不仅不能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反而是学生有厌烦的感觉。

四、反思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我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改变观念,让作文成为学生心灵和生活的需要。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在我们的心目中要抛却“为考试得高分,把学生训练成作家等”观念,要解除学生作文的种种束缚,告诉他们:“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敞开心扉,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让学生觉得作文是因为自己心灵和生活的需要。

2、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不少学生怕写作文,问他为什么怕,最普遍的回答是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师就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走进社会生活,要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写作素材。写作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而这感悟和思考的前提,是生活中大量的如海潮般奔涌的素材,或者说是生活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忍不住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因此,只有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更好地表达生活。

3、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积累语言词句和作文素材。作为学校,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物质条

件和时间保障。作为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渠道,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

4、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内容发生兴趣时,他才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学生为作文而作文,那么,他很难对写作产生真正的兴趣。只有当他觉得写作不是老师的要求而是自己的需要时,这样的写作才会真正写好。因此老师要尽可能把作文同学生的自我需要结合起来。

首先教师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课堂上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景,让置身其间的学生们能够十分便捷地调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课堂上虚拟的生活场景变成心目中的真实。比如:可以请学生们把班上的某个有个性的同学或某次有趣的活动写成作文给爸爸妈妈看;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日子或一些活动,在学生经历了之后去写作;新年到了,请同学们互相写信,互致新年的祝福等。

其次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都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三是通过多样化的写作形式,让学生不拘一格的写作,随心所欲的表达。除了课堂作文,我们可以提倡学生写日记、随笔、读书笔记、

小论文、小说甚至诗歌······只要能充分的表达学生内心的思想感情就行。

四是尽可能为学生作文提供发表的机会。这里说的发表,不一定是正式刊物上的发表,可以是在班上宣读(口头发表),也可以在班级日报上发表,还可以出班级“作文集”等。

五是让学生自批自改,教会学生的自改能力。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自己要转变观念,可以只给学生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可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其次,老师要打破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批改作文,或全班批,或轮流批;或教师批,或学生批??当然,要改变农村小学生作文的现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但只要我们积极地转变观念,积极地探索作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有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的“活水”,相信作文就一定会自然而然的从学生的心底流淌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景阳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语文教学论》,x年12月第三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蒋军孙晨曦,《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新浪博客,—04—25。

【3】张定远主编,《中国现当代名家作文论》,郑州文心出版社,x年。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不断完善,消费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中学生的消费状况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但在中学生消费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已引起中学生朋友和家长们的重视。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分析中学生的消费倾向,让人们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消费状况,引导中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的消费道路!我组作了这次主题为“中学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调查表格如下。

父母收入

家里几个孩子

几个在上学

每周零花钱多少

占家庭收入多少

钱花在了哪里

第一位

1000左右

2

2

30

3%

吃饭,买零食

第二位

左右

2

1

30

3%

吃饭

第三位

3000左右

1

1

100

3%

吃饭,买零食,上网

第四位

以上

2

2

50

2.5%

吃饭,买零食,玩

第五位

3000

3

3

30

1%

吃饭,买零食

第六位

1000左右

1

1

30

3%

吃饭

第七位

3000以上

3

2

60

2%

吃饭,买零食,玩

第八位

3000左右

4

1

30

1%

吃饭

第九位

1000左右

1

1

50

5%

吃饭,买零食,上网

第十位

5000

2

2

100

2%

吃饭,买零食,玩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的父母月收入通常在左右。家里孩子的个数大部分都是2个有一少部分是1个,还有个别的是3个或4个,在上学方面,并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在上学,同学每周的消费一般都在30-50之间,多则在100元。同学们每周的零用钱一般占家庭收入的1%-3%之间,一部分占50%。这些钱都花在在哪里呢?现在的中学生主要花销在吃,穿,玩,三个方面。在穿的方面占46%,怎么会这么高呢?由于学生之间追求名牌,互相攀比,以至于穿的方面占这么高的比例。例如:一双名牌运动鞋就要200-300元,最多1000元;一件上衣上百块;一条裤子百多块。就是因为这样就有了现在校园中的顺口溜“一两百太寒酸,四五百才够数,千八百才算酷“;其次是玩,它占30%,在我们中学身上主要表现在追潮流,赶时髦,有的同学到mp3,mp4的随身听,还有人已经拿上了手机。然后是吃,它占15%,现代中学生都流行节日庆祝,同学生日举行party。最后是其他方面占10%,而在这10%中,却只有一部分消费在学习上。这么高的消费钱哪来的,来自于他们父母辛勤的工作。当他们要钱时,如果家长不给还骗家长。

通过这次调查,我想对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如下:

1.少买一些零食,把剩下的钱攒下来。

2.少去一些高消费的场所,剩下的钱可以买一些参考书。

3要学会合理消费,绿色消费。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8

调查名称:

调查目的:有助于人们了解和容观看待当代中学生的网络聊天交友状 况

调查步骤:

A:制定计划,确定调查对象,然后在组内进行人员分组,分配任务。

B:收集资料,做好记录。

C:整理资料、组内成员集中交流。

D:分析问题、结论、建议。

调查表明:约半数的中学生倾向于“坦诚”“幽默”和“文明”的人作为自己的网友。女生更在意网友聊天时说话是否文明,

在遇到说话不三不四的人会马上删除,约9%的人表示最看重网友的素质,17%的 人看重网友的才华,19%的人看重对方的外貌

,31%的人看重人品,其余的学生则是凭感觉交网友,“聊得来就聊聊,聊不来就不聊。”

调查发现:中学生最热衷与网友交流的话题是学习方面,日常生活和人生体验等内容。谈论学习的人不足三成。由于是网络虚

幻世界,因此,有69%的人选择打字聊天,觉得这样“更有神敏感”。另有11%的人会选择语言聊天,有12%的人喜欢视频聊天

,仅有4%的人会“见面聊天”。

处于网络时代的“90后”的中学生,交友的动机也是多样的。49%的人期望从网友那里得到情感上依恋和支持,38%的人只在心

情不好时找网友聊天。一些被调查的学生说:“进网吧就好像回家,网友的问候会很关心,会让觉得比父母还亲切。”还有的

学生说,有许多话不便于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会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的心情,会顿感轻松和宽慰。还有些中学生为了与网

友长时间聊天,竞学会了逃课或逃晚自习、甚至背着父母通宵网聊。

调查结果发现:认为通过交网友可以促进学习与成长的学生仅占6%,而且也仅有不足以成的人认为网友的帮助比现实生活中

建议:

1、要有较高的分辩能力,要选择文明、高雅、有才华的人

2、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中“朋友”的言论,不要被他们传播的信息或情绪影响

3、不要对网络和网友有依赖心理,这样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4、不要常到网吧里同网友聊天,想一想!你坐在网络时你的父母正在做些什么。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19

一调查背景

1、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我们平时的政治课教学中。特别是高三政治课复习中。所采用的材料大多源于时事新闻。而且,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时事新闻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无论从平时新授课还是高三复习课加强对中学生时事资源的关注,不仅可以扩大中学生的视野和眼界,而且对于高三备考都具有重要意义。

2、调查内容

对时事资源关注的内容及途径

二、调查对象

所有高三文科班学生160人。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大多数学生都会关注时事新闻,并与同学,对自己感兴趣的版块进行讨论分享,在调查中会关注并讨论时事新闻的学生比例占70%。

2、在调查中中学生队对新闻关注的板块是不同的。60%的学生关注娱乐新闻,20%关注政治与社会,10%关注国际社会,10%关注经济与文化,5%关注军事新闻。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虽然会关注社会新闻,只有少量学生会关心社会政治与军事,具备一定的政治意识和家国情怀。

3、在调查中大家更喜欢用手机、电脑等方式了解新闻约占95%。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使用PPT,视频等方式是提高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首选。

4,在调查中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度明显不高。经常关注新闻的约占30%,偶尔看看新闻的约占50%,还有一些同学对时事新闻根本不感兴趣关注度不高。

5、在调查中约70%同学无法准确的描述出最近看到的新闻,说明大家在关注新闻的时候,大多走马观花,喜欢看的留意一下不喜欢看的很少关注,而且即使留心关注,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问一下是什么,为什么?也没有和我们的实际生活产生相关联系,很多时候只是了解而已。

四、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会关注时事新闻,但关注的内容大多集中与他们喜欢的娱乐新闻,而且新闻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很少主动了解新闻并做深入的思考。不仅没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而且还有可能受到社会中一些明星不良行为和价值观的引导,产生消极影响。而且对我们平时政治课堂教学,以及高三时事新闻的备考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加强对高三学生时时事资源的关注度探究是十分有益的和必要的。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0

一、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习惯亦随变化。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的提高,养成挑食的坏习惯,不注重饮食结构,致使营养失衡。好吃的零食,好吃甜食在学生中是存在的,这样的饮食对学生的身体受到极大的伤害。

许多中学生不吃早餐,应付中餐,晚餐不在乎,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中学生面黄肌瘦,身体免疫力差,频繁生病。更另人担心的是许多人买吃的不看保质期,时常买到过期食品。而街头小吃的流行,更是加大了学生的饮食卫生问题。除了饮食卫生,就是中学生的校食堂的问题了,有的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餐具不干净,饭菜不卫生,不时会发生学生中毒事件,使学生、家长忧心重重。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有叫外卖的习惯,或是不在学校食堂吃饭,很有一些女同学也朝这方向去发展,为了形体的美,或者是说找一些借口不在学校吃饭,说学校食堂饭菜不好吃,排队时间太长,饭菜里有不干净的东西,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一些学校食堂的卫生饮食也确实有问题,例如饭菜里有石头、昆虫,甚至烟头等这方面的问题,食堂的这么不注意,当然就加大了中学生在食堂饮食的逆反心理。问题很明显就出来了。所以说如果说住读学校要求一定要在学校食堂就餐,那么食堂就更应该注意饭菜问题、清洁工作,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至于学生呢?要改变长期认为学校食堂漏洞的问题,出现问题要及时于食堂相关部门反映。这样学生与学校双方配合,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

1、关于正餐的分析。

经过校内大部分学生询问得知,有许多学生有不吃正餐的习惯。不吃正餐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仓促,其次是为了减肥。只有少部分表示不吃正餐是由于饭堂伙食差,没胃口。不吃正餐,那些中学生就选择叫外卖、面包和方便面代替正餐,更有少部分人以零食作为主食。

学习任务繁重使中学生深感时间的不足。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使本来就紧张的时间更显紧张。为求学业和活动间的平衡,大部分学生会从生活时间中挤压,如吃饭、睡眠的时间。于是就有学生出现有不吃正餐的现象。饭堂的伙食是经学校管理,食物安全系数相对较高,营养结构比较科学合理,价格也比较公平。选择饭堂的伙食,不仅有安全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节约金钱。然而在饭堂打饭要浪费时间,这无疑使时间紧张的中学生舍而避之。而有的中学生特别是女同学,为了追求形体美,忍饥挨饿,以至营养不足,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健康这种盲目的行为无疑是不可取的'。

因此,尽管时间仓促,中学生还是应该食用正规的正餐。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学生才应考虑以其它食品代替正餐。而正处身体发育中的中学生更不应盲目追求形体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2、关于中学生食品的安全意识分析

中学生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会选择购买食品代替到饭堂吃饭,那么中学生对购买食品的.安全意识又如何呢?

少部分的中学生在购买食品时会看食品的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如知晓食品过期后不会进食该食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并不高。只有约为一半的中学生会注意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无疑加大了中学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在面对食物中毒的情况时,有的中学生会选择自行急救,或马上到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有的会先找些药吃,或因情况而定,甚至有的会置之不理。由此,我们可得知大多数中学生能正确处理食物中毒的现象,但仍有少部分中学生没有意识到食物中毒的严重性并及时进行处理。所以,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任重道远。

建议:

1、学习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帮助学生正确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

学习任务重,在加上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学生的时间十分紧迫。于是,大部分中学生选择牺牲吃饭、睡觉等生活时间,以求取得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平衡。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应适度调整时间安排,引导学生正确地安排时间,帮助学生认识到吃正餐对身体的重要性。

2、中学生应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学会正确地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

中学生有不吃正餐的情况,可见中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和认识不足。因此,中学生应提高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学会正确的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地安排时间。另外,广大中学生不应以身体健康为代价追求所谓的形体美。

3、因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忽视,才会发生各类的食物中毒事件,所以学校各宣传部门机构应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中毒的急救知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学习的本钱。中学生只有从运动、饮食等方面保持身体健康,才有可能有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面对时间仓促的问题,中学生应更注重时间的安排,做到使生活与学习平衡。

中学生在生活中应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其他基本信息。另外,中学生选择食品时应更多地从营养角度考虑,不要只是一味地追求口味。

总之,提高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是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共同的责任。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1

中学生拥有“小金库”是近几年来人们生活相对富裕后产生的现象,这是一种好现象还是坏现象呢?对此我调查了我校的部分学生、老师和家长。

一、中学生“小金库”正日渐盛行

我调查了100名中学生,其中有30%的学生拥有自己的小金库。小金库的金额由几十元到近千元不等。有30%的中学生现在还没有小金库,但他们表示,很快也会拥有。有30%的学生认为没必要设立“小金库”,因为他们花钱父母会“大包干”的。

二、“小金库”资金的来源

“小金库”的资金从何而来呢?经调查笔者发现,主要来源于过年时得到的压岁钱,帮父母做家务所得的“报酬”,在班里考了好名次家长给的奖励。只有少部分学生是把自己勤工俭学挣来的钱作为小金库的主要资金。

三、“小金库”资金的支出

储钱就是为了消费,这些小金库的钱是怎么支出的呢?经调查笔者发现,有的用来购买学习资料,有的用来购买零食和送给老师和同学的礼品,有的用来装酷扮倩、追赶时髦,还有的用在了请人做作业、值日上。

四、大家对“小金库”现象所持的态度

学生对此大多持赞同态度。他们认为,以前买东西都是父母说了算,自己没有购买权,现在自己有了钱,可以尝试做主人的滋味了。

家长对此态度分歧较大。有的家长赞同,认为可以培养中学生的自我理财能力;有的家长反对,认为在花钱方面失去监护的学生会买不健康的东西;有的家长认为应该顺其自然。

老师对此偏于反对,认为:

1.学生还没有理财能力,会乱花钱。

2.学生会把钱花在逛网吧、打游戏上,耽误了学习不说,还多了不安全因素。

3.有了太多的零花钱,学生在消费方面易形成攀比。

五、调查结论:“小金库”存在有理,但须引导

由以上调查可得出如下结论:中学生“小金库”的存在还是有一定的正面意义的,它能让学生补上理财能力缺乏这一课。但它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对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老师和家长应经常在花钱方面引导学生, (调查报告 ) 把钱花在需要的地方。

2.学生们要排除攀比心理。

3.远离不健康的书籍,不去成年人的娱乐场所。

4.崇尚节俭,把分分角角都花得有意义。

(指导教师刘志刚)跳越伴音:中学生拥有“小金库”是一个社会转型时期、非正常蔓延的社会现象,过去不会发生,今后难于理解,别处无法想像,确有调查的必要和分析的价值。从中我们似乎看出,现代中学生正试图在大人那里学继一些或许是不该学继的东西,抑或说这种学继本身就是对他们长辈当年的那个时代的一种摆脱。不过,这种摆脱是不是有点过于鲁莽和奢侈呢?是不是以他们现在的早熟正预示着未来无限美好的先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详细研读了姗姗同学的调查报告。

读着这么成熟、老到的调查报告,深感调查得很细致,陈述得很有条理,分析得也不偏不倚、深入就里,确实会使我们从漫漶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向理智。因此,我们的疑虑迎刃而解了,我们真该充分地相信他们,他们的将来一定会比我们强百倍!因为他们现在就比我们的当年强百倍,回想我的中学时代即使知道调查报告是怎么回事,倾其所有我也写不出这么好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2

一、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温故可以知新,适当的作业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中学生的作业量一直是困扰着老师和教育事业从事者的问题。教育部在从98年以来,一直提倡要给学生减负,其要求具体表现为减少作业量,给孩子们更多的活动空间与实践机会。然而在我们单一的考试评价体制中,老师、家长怕孩子记不住,反复给孩子增加课外作业,孩子的负担是越来越重。人教版新教材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外作业是这个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和思考作业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二、调查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及范围

20xx年11月我对七年级3、4班73名学生采用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主要通过调查想了解中学生对英语课外作业的一些看法。所回答的10个问题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不记名。绝大部分同学都认真完成了答卷,随后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论应当非常客观、真实。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从家长方面来看,大部分农村家长不能辅导孩子。教师的负担很重,它需要教师科学的、有效率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2.从作业态度上来看,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为消极应付。认为是给家长或老师作完了作业。做完作业只是完成任务。所以没有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结论与反思

从对该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现在的初中生作业存在着量大、偏难、形式单一等问题;

2、教师在对作业的设计、布置等教学环节上,需作出很多调整;

3、很多学生对作业抱着应付的态度。

作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本次调查的结果说明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追求创新,多布置实践性强、趣味性强的作业。在布置作业时充分考虑到整合课本知识,摒弃机械的训练,真正让学生在轻松的作业中得到乐趣,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3

如今,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轿车、摩托车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可有些人也许驾车技术成熟,却不会“走路”了。

我在蒲江路与机场大道的交叉口调查了行人走斑马线的情况。那时,学生恰好放学,大人也恰好下班,正是人流高峰。在短短五分钟内,我就发现许多人“走路”不合格。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蒲江路与机场大道的交叉口行人走斑马线的情况调查表

据计算,不走斑马线的人占总数81.8%左右,而走斑马线的人约只占18.2%。可见有许多人缺少交通意识,不会“走路”。

学生中走斑马线的约占学生总数的85.7%,不走斑马线的大概只占14.3%;其它的一些大人中约有88.6%不走斑马线,只有11.4%左右的人走斑马线。由此看出,“走路”不合格的大多数是一些大人,绝大多数的学生、小孩较好。

不会“走路”,违反交通规则,容易造成事故。而且我还发现有一些大人常常会带着小孩乱穿马路。做人父母,更要为人表率,否则将带坏小孩。我们应对“走路”问题引起重视。

河流在哭泣的社会调查报告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4

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问卷分析

10、每次测验或考试,不管考得好还是考得差,我都能够进行自己反思,为什么有些题目做问卷分析

从上述问卷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该生的学生的学习动机都比较明确,但并没有

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学习还是缺乏兴趣,这就而要我们老师,在授课时要努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平时考试或测验,尽量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来提高学习兴趣。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

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兴趣。

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但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从上面的预习情况来看,还有一大部分人是没预习习惯,没学习计划和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提醒他们学习,家长多监管,任课老师多布置点作业让他们做,并做好定时检查。

③ 由上述表格数据可知学生预习的课目比较多是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还主科英语;因为这几科都是比较难学的科目,其实我觉得学生应该预习每一科目,上这课之前就要做好预习,这样才会有目的的听讲,才能够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和讲课的思路。预习的时候还可以发现自己学习这一课会有什么疑问,课堂上注意老师讲解时,能够解决心中的疑问,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我发现高中学生其实都很想预习的,就是找不到时间,其实他们还没有提前一个学期学习的习惯,就是学期开始之前就要预习好本学期要学习内容,这样才能够争取更多的时间。预习好

了,听课效果也好,做练习巩固效率会更高,时间就会更多。预习能松高效地促进

⑥ ⑦

学习;预习能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再看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预习好;课堂学习要关注的三大问题: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和老师讲课思路。要关注老师课堂的提问以增加学识;听课一定要“心到,眼到,笔到”;做好课堂笔记的技巧为方便课后复习基因知识。该校学生有良好的听课能力,上课能跟着老师讲解的思路,作好课堂笔记,但是据我了解发现,他们所谓的听懂就是高效的课堂学习,其实他们误解了,高效课堂学习方法:是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预习好;课堂学习要关注的三大问题: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和老师讲课思路。要关注老师课堂的提问以增加学识;听课一定要“心到,眼到,笔到”努力动脑筋思考,争取在课堂上吸收所有东西,还超出课堂上老师的所讲的的知识再上个层面;做好课堂笔记的技巧为方便课后复习基因知识。所以指导老师应该好好指导他们的课堂学习方法,以提高他们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课后及时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该校学生大部分都复习的习惯,其实复习可以做练习题来基因知识,很多知识都是做再上完新课时候及时做练习来巩固,据我了解该校学生都没及时复习,而这边的老师也存在问题,他们每上次新课后,都讲练习,这也是导致他们不复习的原因之一,很多学生都依赖老师的讲课,而积极及时主动去做练习巩固知识,这是学生应该培养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多布置作业,检查学生作业情况!使学生及时巩固知识。

该校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反馈能力还是比较缺乏,学生没有自我反省,就没有提高,有反思就有提高,这就是需要指导老师给学生一定学习方法的指导。 该校学生记忆能力都不好,而且也没有良好的记忆方法,为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指导老师可以为学生习提供记忆的方法训练;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目特点,为学生提供知识记忆的方法。 可以看出学生大多都能自己思考解决问题,能够勤于思考突破难题;刻苦努力提高成绩;具有良好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些学生成绩一般都比较优秀;能够与人交流问题说明学生人格保持健康心态;主动找同学研究问题说明学生能够积极进取,不甘心落后。

学生都能够对自己学习能力有个评价,能够找出原因,认识自己哪些方面,哪些知识还没撑握,如何提高这些方面的成绩,都会思考这些问题,但还是有些人没有去发现问题,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没有客观、清醒的认识。这些都要指导老师为他们提供学习方法的辅导以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该校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系统学习方法,他们需要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对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学习中也不能自觉地加以运用。即使有的学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大都是走了很多弯路之后形成的,并且是零散的。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很难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应该接受专门的指导与训练。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有关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课。作为学生自己,也应该多阅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备注:为此本问卷参考了《我要考第一:尖子生的学习诀窍和思考方法》【作者】刘帆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 【版次】1 一书设置以上问卷。

附:

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问卷

同学们:

做一名成绩优秀的尖子生,考入名牌大学,对每一位中学生来说,都是一件最令人向往的事。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成绩优秀,每个人都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什么呢?这就是竞争,只有强者才能获得胜利;只有成绩好,你才能考入理想的大学。也许有同学会说:“我天生就不是考大学的料。”其实,只要努力,善于运用一些学习技巧,你就可以事半倍地获得好成绩。或许由此改变你的一生。

下面是关于你本学期学习方法的调查题,请你仔细、认真、实事求是的填写,此卷有助于我们和你自己了解你都运用了那些学习方法。谢谢!没注明是多选的,都为单选题。

班级 姓名 性别 (此处可以不填,如需要老师提供意见最好填此处)

10、 你学习动机来源 A自己对学习非常感兴趣; B为了考上名牌大学;

C父母、同学、老师、说我学习差,我证明给他们看,我不差; D其它动力。(包括为了赢得异性的好感等)。 11、 你学习有没提前预习的习惯?( ) A有 B没有 12、 如果有,你都有预习那些科目?

13、 你一般都是什么时候预习?( )(可多选)

A提前一个学期预习;B提前一周预习;C上课前一晚预习;D课前预习。14、 你上课学习能不够理清老师讲课的思路;有没课堂作笔记的习惯? A能跟着老师思路走;作笔记; B能跟着老师思路走;不作笔记; C不能跟着老师思路走;但作笔记; D不能跟着老师思路走;不作笔记; 15、 你自己课后有没有及时复习的习惯?( ) A有;B没有;C不经常有。 16、 有没记错题(自我反馈习惯)和好题点评的习惯? A有;B没有;C不经常有 17、 你觉得自己记忆力好还是差;知道提高记忆力方法吗? A好,知道;B好;不知道;C差,知道;D差,不知道。 18、 你遇到难题一般是自己解决,或是找老师,还是与同学交流呢? A自己解决;B与同学交流;C找老师。

10、每次测验或考试,不管考得好还是考得差,我都能够进行自己反思,为什么有些题目做错了,或失分原因在哪里?( ) A有,B没有;C不经常有。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5

摘要:诚信是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规范,在我国传统社会特定的背景下,诚信成为社会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面对当今的社会诚信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借鉴传统社会的诚信机制,加强合理的制度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等途径,建立我国当代社会的诚信机制。

关键词: 缺失的表现 原因 如何面对

(一) 现代社会的诚信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正在快步地向现代化国家迈进。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在利益面前,有人选择了占有;在责任面前,有人选择了逃避。

诚信是易碎品,打造起来很费功夫,毁坏它却不费吹灰之力,近年来,经济生活领域,失信的事例不胜枚举,其典型表现如下:

1商业信用危机。毁约、违约、欺诈签约、恶意骗约的商业流氓行为屡见不鲜,其存在和蔓延不仅破坏了市场信用的健康发展,而且导致了市场交易风险加大。

2产品信用危机。假冒伪劣产品盛行,而且品种多、数量大、范围广,在有些地区,有些领域泛滥成灾。

3资本市场信用危机。在证券市场上,造假已成为股市的“艾滋病”,如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被揭出系列造假案,一些公司如大庆联谊、银广夏等虚增利润、编造有关信息,隐满重大事项,违反《证券法》和有关法规,破坏了资本市场的信誉,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

4金融信用危机。信贷是信用的基本方式,信贷的循环状况也是衡量社会信用的一个尺度。资料显示,金融生活领域中,集资诈骗、货款诈骗、票据诈骗等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假借各种名目脱逃银行债务的行为。 5官员信用危机。极少数领导干部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务实效。如“以实掩虚”搞形象工程,上“短平快”项目,还有极少数官员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之利,这种权力腐败极大地污染了社会诚信,也影响到政府的诚信。

(二)诚信缺失的原因

第一,市场经济加速了社会流动,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打破了熟人交际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社会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它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熟人交际圈,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是在生人中进行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短暂性,人们之间虽然交往的数量增加了,但熟识程度却降低了。可见,传统社会靠熟人去维护社会诚信的机制,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已经完全行不通了。

第二,市场经济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功利性经济,它以利益为基本导向,引导人们如何去获得经济利益,强调的是商品意识和金钱观念。这样,便出现了与市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如尊重个人利益、倡导自由竞争、主张自由平等,等等。这些道德观念有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特别是对金钱的追逐,为金钱所左右,利欲熏心,就会导致“唯利是图”,成为金钱的奴隶。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就占据了一些人的思维空间,使社会诚信受到严重冲击。

第三,法制不健全,对失信者打击不力。市场经济既是信用经济,也是 法律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律是信用建设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没有制定信用激励和惩罚制度。守信用者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失信者未受到严厉制裁。在不少情况下却是守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其二,在判决执行上软弱无力,判决执行率低。法律作为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最高维护者,在处理违约赖账行为时显得苍白无力。一旦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则更加助长了诚信缺失现象的泛滥。

(三)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诚信问题?

当前,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欠缺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原因。有些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在内心是认同的,但当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所谓的“关键时刻”,如考试,评奖,毕业,求职等,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强。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高度重视,并在诚信道德建设的实践中自觉加以抵制和改进。

大学生作为今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个体,必须树立信用意识,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欢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的。

大学生应该做到讲诚信,讲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进入社会后,如果缺乏诚信,也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希望大家能自觉做到诚实守信,牢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同时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6

想要了解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有必要仔细地调查清楚,并根据掌握到的材料,形成调查报告。怎样写调查报告才规范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研究目的:

(1)从中学生的消费额、消费准则、消费对象等方面,了解目前高中生的普遍的消费状况,进而透视高中生的消费现状。

(2)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践、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3)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研究过程:

1、立题、制定计划方案。

2、搜寻资料和理论学习并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3、问卷调查、问学生。

4、结题。汇总资料、分析数据、讨论、撰写并修改结题报告

在开放题中,如其中问及如果你有一笔钱会如何使用。多数同学认为要享受人生,完成目前不能完成的事,并把剩余的存入银行,极少数同学会去助他人。这表明对金钱的支配已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观念,知道该这样去花,但同时也说明助别人的意识较单淡薄,以自我为中心,这也是生子女的通病。

问及对于捐款的看法:极多数同学赞同,表示愿意尽力而为献一份心意,极少数同在表示赞同的同时也提出对政府的质疑,希望不会让政府或录用。这说明目前社会上的的风气已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使他们对社会,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感。

三、通过调查与分析认为,高中生目前的消费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1、经济上依赖父母长辈,很少考虑价格因素,想买就买。

2、对时尚、对生活有着特的见解和追求。一方面,关注时尚,追求流行。另一方面,又崇尚个性化的特风格,喜欢标新立异,较少受别人左右,只要自己喜欢的就好,感于千篇一律,装扮出富有“个性”的自我,这就容易造成盲目消费,浪费金钱。

3、消费的目的不再仅仅为了吃饱穿暖,而是为了吃好穿好,享受生活,而这种享受是以金钱为代价的。

4、在金钱的支配和消费两方面自主性较。

同时,也有些误区:

1、追求名牌。较注重外表,希望穿名牌,吃名牌,用名牌,否则认为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不论家庭条件如何,也要打肿脸充胖子,逼迫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希望在服饰着装得以自身价格的升华,映出虚荣与肤浅,这是很浮躁和浅显的举动,容易造成盲目消费和攀比。

2、追求时尚。这实际上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发生在中学生身上,并不奇怪,中学生整天生活在集体之中,自然会受集体中其他人的影响,但是在这种从众心理的支配下,消费常常会出现浪费。

3、过早受到社会风气影响,人情消费向成年人看齐,同学之间送礼成风。“礼上往来”,用贵重礼物为自己支撑面子。

4、不顾家庭经济状况,花钱手脚,盲目消费,同学之间攀比成风;消费不够合理等。

四、对高中生正确消费的合理建议

高中生是纯粹的消费者,每天都有消费行为,而且很一部分都是又自己来决定的,那么高中生怎样消费才合理呢?

为了培养正常合理的'消费能力,自觉地规范和调控消费行为,我们课题小组认为:

1、学校要加力度对学生理财引导和勤俭节约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科学、文明消费。

2、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对不合理要求,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金钱上加强“宏观调控”,促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我们高中生要树立适度的消费观。既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力,又要适中学生正常需求之度。

4、防止盲目消费,对一味追时髦,赶潮流。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思考消费的实效,避免盲目。

5、要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抑制不良消费。消费应多投向发展性层次,订购有益书刊,学电脑,经常参加锻炼,进行健康的娱乐活动。当然这在很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有正确的审美标准与良好的生活方式。

总结:过去人们说“清贫之志不敢忘”,今天我们要牢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的荣辱观,在修身、立志、促学、健体上下功夫,做一个正派而有风采的当代高中新青年。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7

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东北地区农村新年风俗系统地构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起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调查时间:

xx年1月26日

调查地点:

东北地区某农村

调查对象:

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

调查范围:

关于农村地区新春正月期间的忌讳和天气状态、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东北,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不在乎,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能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其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由于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东北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故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忌讳剪头发,剪头发方外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假如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东北地区是不答应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忌讳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答应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前兆。一个正月处处隐藏着年俗“机关”略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忌讳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往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态也格外关注,假如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末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仿佛已成为人们新春的希看,天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布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东北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假如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收,食粮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

这些在简单不过的年俗已潜移默化的成了人们生活的希看。在人们不知不觉的遵守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往创造生活创造幸福。此次调剂报告文字简短,语言平实,但对我这个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来说,在没做这个调查报告之前,已将其抛弃殆尽,因此,这次调查报告也是对本身对待风俗文化态度的一种修正。同时系统的搜集了东北地区乡村年俗的信息,把我们这朴实的年俗文化变成文字,以此来激起更多的人,往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保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8

作为中学生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类似于“竞争激烈”这种词。当前,各种竞争例如经济、科技等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各种人才就成为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

而今,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离异的、破损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

为此,我在网上搜寻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并且调查了当地的一些中学生。

结果分析

调查表明,大多数人对学习上的问题认识较为清晰,认为自己学习时注意力还是比较集中。多数同学认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较自信。但40%以上的同学存在对考试焦虑不安,未能做到主动学习。

大多认为自己会主动关心他人、能敢于承认错误、自理能力较强的同学在社会中也往往较为有自信。少数则是不会主动的关心他人,而是一昧的要求他人对自己好。

而且家庭因素已慢慢成为造成中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原因,我的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家庭不好,所以开始厌学,或者变得消极。

分析讨论

目前我国高中生的年龄大部分在十六岁至十九岁之间,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这些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特别是一些家庭中孩子俨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宰,心理脆弱,经受不住风雨和磨练。根据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23-40%。我国独生子女存在的弊端是依赖性。对父母、家庭、环境的过度依赖,是独生子女的一个通病,这主要是家长的过度管制造成的。父母由于过分担忧,隔断了孩子同周围环境的接触。孩子们自我探索活动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同时,由于父母的过分疼爱,对孩子大包大揽,从而使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一系列的替代活动中,最终丧失了自我,养成很大的依赖性。

由于父母对他们过分宠爱,使他们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关心、爱护,而不知道去关心、爱护他人;没有兄弟姐妹相互谦让的生活体验,使他们不能感到关心、迁就他人也是一种责任。其次,父母怕自己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吃亏,有意无意地教了一些自私的观念和方法。此外,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如走后门,拉关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等,也强化了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识,形成了自私心理,功利心较强。独生子女的利已性一旦形成,往往很难纠正,自己得不到幸福,也害了周围人。

家庭原因: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习惯、性格、以及处世方式以及对人的态度都与家庭有关,因为你很小的时候还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你不断的模仿你家里人的行为习惯,看到他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你慢慢地就学会了。资料表明童少年期孩子的心理活动比较简单,多以感官受外部刺激而出现的反应为主,在行动上模仿占有重要地位。如果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品德高尚,行为文明,性格良好,子女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天长日久就会成为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形成一系列优良的性格。所以如果父母若有不良的性格,如脾气暴躁,冷漠厌世,虚荣浮夸等也很容易“传染”给孩子。

而且家庭气氛对其性格、心理的影响很大

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家庭成员之间和睦、愉快的关系所营造的家庭气氛对儿童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猜疑、争吵、极不和睦的关系所造成的家庭紧张气氛,尤其是父母离异的家庭对儿童性格有消极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比完整家庭的儿童更多地表现出孤僻、冷淡、冲动、恐惧焦虑甚至反社会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所以在我们遇到让我们不喜欢的人的时候,不应该只看到表面现象,认为他怎么怎么样,很讨人厌,哪个人不想自己是很个阳光,朋友很多的人,可是从小的“熏陶”不得已让自己变得这个样子。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对其子女的心理影响是非常大的,只是父母总是忽略了这一方面。

很多小孩子有了缺点、犯了错误的时候,有很多的父母不顾孩子的自尊心,毫无情面地训斥、指责、辱骂甚至动手打,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孩子的逆反、抗拒心理及行为。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既然生在了这种社会,这样的家庭,不能想象去改变它,只能换个心态换个方式去对待,不要去想这一方面的问题,让自己过的快乐一点,因为生活是自己的。因为最后陪伴的只是自己,所以只有自己变得强大了,才能掌控好自己的命运。

所以我认为,最终能否成功和幸福仍是靠自己,这是无可逃避的事实。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29

调查人员:第一组组长左芮及其组员

地点:富县高级中学

时间:20xx年10月1日

班级:高一一班

调查对象:高一级学生

调查方式:采集资料

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调查

1大部分学生都对网络存在较高的兴趣,比较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1) 中学生上网大多是玩游戏,其次是聊天,下载电影音乐或资料

图片;

(2) 男生上网多为玩游戏,女生是聊天看影音;

(3) 浏览百度,新浪,腾讯等热门网站。

3中学生上网的时间及网络心理:大部分为节假日,平均上网时间为1到3小时,上网大多是由于盲目从众,是在朋友和同学鼓动下去的。

4上网途径:多数是在网吧,较少部分是在自己家或同学家。

5是否赞成中学生上网:家长持反对意见,认为上网会耽误学习,浪费时间,网络还从在不健康信息残害学生身心健康。但是中学生较为赞同,认为上网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但要有较好的自控能力。

6上网的好处:

(1) 开阔眼界,扩展知识面,让自己更充实;

(2) 信息量大,准确,快速;

(3) 可以与他人广泛的交流,较为方便。

7上网的弊端:

(1) 容易上瘾,中学生自控能力差,容易沉迷于网络,耽误学业;

(2) 如果上网时间较长,会影响歇息,上课瞌睡;

(3) 容易荒废学业,容易受网络上不健康文章所鼓动而放弃学业。

8调查结果:

(1) 富县城区共有十多家网吧,其中有少量非法网吧;

(2) 我校周围乐园网吧,异人类网吧客流量大,人员杂乱,多为青少年,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

9.现在的青少年大多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但荒废了学业,而且身心健康受到了伤害。

10.解决办法

(1)学生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自身修养;

(2)学校与家长要多联络,反应该生的学习情况;

(3)社会监督。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30

查目的:现在无论干什么都讲究诚信,学生要做诚实守信的人,不撒谎,与同学之间要做到一诺千金;商人要做诚实守信的人,商品不掺假,这样才能销售营业额高;老百姓要做诚实守信的人……总之在当今社会没有诚信寸步难行,那大家都做了哪些诚信事呢?是不是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呢?因此我们针对“身边的诚信事”进行了调查。

调查人员:六(4)中队

调查时间: .5

调查地点: 大街、市场

调查对象: 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小学生、老奶奶

调查内容:大家所做的诚信事

8月是暑假,大家基本上都在家中休息,于是我们对各个行业的一个代表人物进行了“您所作的诚信事”的调查。下面是我们将他们的叙述进行整理后的内容。

出租车司机: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我感到非常光荣,因为我们的工作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所以我们每位出租车司机都感到身上的责任很重,诚信当然是我们每位出租车司机的必备品格。每当乘客交多了钱,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多的钱还给他,有时会有乘客将物品遗失在车上,我都会交公。记得有一次,我在打扫车子时发现了一个黑钱包,里面有好几千元和两个银行信用卡,我想这肯定有急用,于是马上交给了负责人,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联系到了失主,失主十分感激非常给我报酬,我说这是我们出租车司机应尽的责任。

个体户:记得刚开始做生意时我卖的是牛肉,当时市场上卖牛肉的人很多,他们都给牛肉注水,来增加分量,而我就不这样,注水的牛肉看起来水淋淋的,泛白的,很滑;而我的牛肉色泽深,很是粘手。所以我这的牛肉每次都供不应求了,算起来我赚得比他们要多得多。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我无论卖什么都不投机、占便宜,因此不管卖什么都买者众多。

另外我们还采访了小学生、老奶奶,他们都讲述了自己所做得微不足道的诚信事。

我们的感想:

通过对这么多居民的调查,我真的感触颇深,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是工人还是个体户,总之他们都秉着诚信来做事,因此都得到了回报。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牢记“诚信”两个人,真正做诚实守信的学生。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31

一、调查背景

数学运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第一要求。目前由于学生过度的依赖计算器,而且对计算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普遍较差,主要表现为运算的速度慢、准确性差以及运算的盲目性大。学生运算能力发展的滞后,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二、调查目的

为了更加准确的了解中学生目前的数学运算能力,找出影响中学生运算能力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寻求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提高运算能力。

三、调查对象

本校八年级120名学生。

四、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展开调查。问卷如下:

为了了解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及数学运算方面的主要问题,使老师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帮助同学们有效地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运算的能力,我们设计了这份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不记名,其结果只用于课题研究,不作他用。请同学们认真如实回答,你的回答对于我们的研究和改进教学方式,促进高效教学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谢谢!

1、对于计算题改错,你的'做法是( )

A、认真检查,按老师要求从头做一遍

B、先看同学的正确解答过程,找出错误后再改正

C 从不主动改错,老师提醒批评后才去改 D 抄同学的答案。

2、对于简单可以口算的题目,你通常:( )

A、直接按计算器。 B、简单的口算,有难度的笔算。

3、对于计算结果你通常:( )

A、详细反复检查验算。 B、作业多,时间紧,没空检查 C、基本不检查。

4、对于计算器你通常会:( )

A、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使用 B、经常使用,离不开 C、遇到较难算的题目时会使用。

5、你对草稿本的看法是:( )

A、无关紧要,基本没有,不用B、考试时会使用草稿纸,平时有时会使用,一般不用固定的草稿本,随手画。 C、很重要,一如既往地都使用草稿本。

6、 你认为你的运算水平怎样?( )

A、很好,我很满意 B、一般,有待进步 C、很不满意,要努力提高

7、 在数学考试中,你做错题的原因一般大多是( )

A、没有思路或思路混乱,不会做 B、 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或理解错误

C、粗心,题看错或运算出错 D、 其他

8、 你平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是否会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 )

A、 经常 B、 偶尔 C、 从不会

9、 你在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时的一般习惯是( )

A、 先分析题目考查知识点思考最简方法再计算 B、 不想做,写一步算一步 C、 拿到题就开始写,不过多思考

10、 平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你的思维( )

A、 较灵活 B、灵活 C、 一般 D、迟钝

11、 你平时在做完数学运算题时,是否对解答过程检查( )

A、 经常 B、 偶尔 C、 从不会

12、 你现在觉得自己做数学题时的主要问题是( )

A、 常因粗心大意出错 5 B、口算、心算能力不达标

C、公式和法则的理解和运用不准 D、 算法、算理、算律使用不灵活

13、 你觉得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 )

A、 避免粗心大意出错 B、 尽量多做题,多练习

C、 多积累解题经验,、归类特殊题型,总结计算技巧 D、 使用计算器

14、你喜欢简便运算吗? ( )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15、每次月考或大型考试,你因为计算错误失分占总失分的( )

A 50 %以上 B 10%以内 C 30%左右

16、 你做计算题经常在哪些方面出错( )

A 计算法则和计算公式记不住,混淆不清,模棱两可 B 符号变号很头痛 C 看错,抄错符号,数字或字母 D 灵活应用 ,需要方法和技巧

17、你做错计算题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 )

A、不会做,凭感觉写 B 会做,但不知道怎么就出错了

C、小学计算基础不好,中学计算跟不上 D粗心大意,马大哈

18、初中阶段你喜欢做而且正确率高的计算题有( )

A、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B、无理数的计算和化简

C、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不等式(组) D、整式的计算

E、求一次或二次函数表达式 F、分式的化简求值和解分式方程

19、你认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最关键的是:( )

A、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B、养成良好的检查验算习惯。

C、加强系统的计算训练,熟能生巧。 D、注重对算理,性质的理解与应用教学。

20、 关于提高数学运算能力,请你简要谈谈你的想法和建议:

(二)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初中学生在数学运算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有:

1、概念模糊不清,学生容易因概念模糊而运算失误。

2、公式、性质记忆不准确。

3、计算速度很快但是准确却率比较低。

4、不能正确的读懂题意,导致答题方向错误

5、数学语言不过关,导致阅读习惯差,阅读能力差,运算无从下手。

6、眼高手低,往往看到一道比较简单的就不算了,导致以后的计算水平很差犯一些很小的可避免错误

7、绝对依赖计数器,懒得动脑动手。

8、对运算问题缺乏检验、反思、总结、归纳的意识。

9、审题不仔细表达能力差,书写不规范。

10、运算习惯差,急于求成,粗枝大叶,心里想的和手上写的不一致。

(三)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1、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习惯和心态。

2、帮助学生辨清易混淆的概念和易错用的运算律。

3、教给学生正确的审题的方法。

4、探究数学运算错误的类型和原因

5、有针对性的做一些口算、心算、估算的练习

6、平常作业、练习严格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7、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

8、培养学生在作业中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有错必改的习惯。

9、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运算实际意义。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32

一、 调查时间:8月

二、 调查地点:xx市各大超市

三、 调查对象:各超市店长及消费者

四、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

五、 调查小组:

六、调查小结:

(一)经营者部分

1. 规模比较:调查的几家超市中25%为 小型居民生活型超市,50%为普通综合型超市,25%为大型超市。

2.管理方式比较:100%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和考察,具备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3.经营策略:市场调查结果显示:

①地理位置:25%处于交通要道,25%在居民区附近,50%商业区附近。

②超市形象:50%具有人工储物部和自动储物柜,50%只有人工储物部。75%有休息长凳,25%无休息长凳(小型居民型超市)。100%店内有音响设备,有购物音乐。100%有清晰的购物区招牌。75%购物设备单一,25%有多种类的购物篮﹑购物车,方便各类消费者。

③服务:100%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察。75%注重责任心(小型超市和普通综合型超市),25%注重导购力(大型超市),50%注重亲和力(小型和普通综合型超市),0%注重信息素养。

④宣传:75%利用报刊式广告宣传过,25%没有(小型超市)。

4.金融危机的影响:

①营业额:50%下降(普通综合型超市),50%不变。

②下降的原因:100%认为家居生活用品和休闲娱乐用品销量下降。

③不变原因:100%认为良好的信誉使得消费者在物价上涨的时候愿意选择他们。

④采取的促销手段:100%特价商品,25%购物赠礼或抽奖(大型超市),50%提供贵宾卡会员卡来刺激消费(普通综合型超市和大型超市)。

综上所述,由于大型超市货物种类齐全,可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小型超市贴近人民生活,经营的商品以生活必

需品为主抗风险能力较强。所以,金融危机对其影响并不大。而普通综合型超市没有主要销售的产品,此时就很难均衡盈亏。对于金融危机,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的状况,商家都选择价格为主的促销手段来吸引顾客,基础雄厚的大型超市会有购物赠礼或抽奖的辅助手段来刺激消费,为其增光不少。

这里特别要提的是发放贵宾卡和会员卡的促销手段(尤其是团购),这样可以吸引固定的消费群体,这个固定的消费群体,可以成为商场生存的基本保障,也使得进货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库存量,增加流动资金使用量,算是不错的促销手段。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建议小型超市加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适时的搞一些购物活动;普通综合型超市可以在这段时间突出粮食、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买卖,注重宣传,增加固定消费群体数量;而大型超市在店员的态度上多下功夫。此外,各超市都应注意培养店员的信息素养,把握消费者心理,这会增强超市的运营效果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33

一、发现问题

寒假到了,新年快要到了。我们终于可以快乐过一个美妙的假期了。但是,我们发现大家的计划无非是百年,做作业,上网之类的,那么,怎么才能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寒假呢?

二、调查实践

正文 调查时间:20xx年2月18日星期一 方式:QQ询问

第一位同学

我:打扰一下,同学,请问这个寒假你是怎样过的呢?

甲: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写作业。作业写完就开始玩了、玩的时间多。

思考1:通过调查这位同学我们发现这位同学很有自觉性,能够主动做完作业再去玩,那么第二位同学呢?

第二位同学:

我:同学,你好,请问这个寒假你是怎样过的呢?

乙:这个假期过得很风平浪静啊,反正很无聊,每天的生活都一样。

我:你主要会有哪些活动?

乙:吃饭、睡觉、洗衣服、上网、做作业

思考2:这位同学的寒假生活是风平浪静的,但也是以作业为主,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位同学:

我:同学,你好,请问这个寒假你过的快乐吗?

丙:总来来说还是快乐的

我:你在寒假中有什么自己十分想做的事?

丙:旅游

我:那你的愿望达成了吗?

丙:没有,父母没时间

思考3:从这位同学来看,她寒假最想去旅游,可是因为父母很忙,计划就得泡汤。

第四位同学:

我:你是否有自己的寒假打算?

丁:有,但是都没做到

我:为什么没有做到呢?

丁:想象和事实差很远。

我:那祝您寒假生活愉快!

思考:很多同学都像这位同学一样,明明制定了计划,结果因为一些原因,取消了这个计划,所以提醒我们在平常要学会安排好时间。

结论:寒假本来是一个令人放松,休息的时间,可不少同学在寒假里需要补课,天天做很多的作业,使寒假生活变得苦闷,但还是有一些同学能够利用好自己的寒假时间,锻炼自己,参加许多活动,比如旅游,读书等,在寒假里放松自己,使生活变得更加愉快。大多数同学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在寒假里学习娱乐两不误。

调查总结:不知不觉寒假马上就要结束,大家都多多少少收获了一些,获得了不少的压岁钱,也获得了不少的乐趣,寒假是令人放松的假期,开学的学习气氛将会变得紧张,大家还得努力学习!

中学生教学调查报告 篇34

一、调查原因

自信心对每个人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处事上都有基石的支持作用。自信是成功的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孟特曾对800名男性进行30多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成就最大者与成就最小者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是智力而是自信心。研究表明,自信心总是与主动、独立、创新、勇敢、开朗、乐观等健康心理相联系,而缺乏自信心总是与自卑、被动、依赖、保守、怯懦、软弱、不求上进、忧郁等消极心理相联系。自信心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自信心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情感,是个体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并由此做出相应的社会行为。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目前,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信心,造成厌学、自卑、孤僻、依赖、不求上进等不良心理现象。为此,我对如何培养和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深入研究,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像:初二年级学生150人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三、结果与分析

(1)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

数项

据目

指标

学习及各方面不如别的同学

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

在公众场合不敢表现自己

思考问题的方式消极悲观

评价自己“很差““不能干“

学生人数

70

36

122

63

36

百分率(%)

46.7

23.6

81.3

41.8

23.6

(2)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学生自信心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46.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及很多方面都不如别同学,这些学生在集体场合中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集体活动中有压迫感,从不愿甚至排斥集体生活;23.6%的学生认为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身心自信;有81.3%学生极少或从来不

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惧怕参加竞赛性活动特别怕人笑话;有41.8%的同学消极悲观造成不求上进、被动学习和压抑等健康的心理;而约有23.6%的学生结自己作了“很差“、“不能干“等消极评价,面对困难挫折时,他们常常害怕、退缩、易放,而不能努力解决困难,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新活动,甚至有“破罐子破摔“倾向。

四、中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1、教育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思想中,强调学生应谦虚,应服从教师,子女听从父母,很少考虑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作为教师和家长很少去关心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因而很少提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教育一直以来是在抓升学率,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别特点缺乏正确认识和尊重,未能正确把握“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学生。““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等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批评多,鼓励少,忽视学生的努力和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学生除非成绩出众,否则难以得到赞扬。这样会造成某些成绩好的学生盲目自满,而更多的学生因在学习中成绩平平而受到批评,或被老师冷落,这样的结果造成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信。

2、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

(1)过度溺爱使学生盲目自信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父母的全部希望,不少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懂事、最优

秀的,只是还小。从而过份的纵容和溺爱,使养中处优的孩子容易产生盲目自信,而且易产生优越感,受不了一点委屈。过度的照顾和过份的保护,使孩子缺乏独立活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不善于与他人交往。过份依赖人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遭受挫折失败。

(2)过高期望或过于严厉使孩子缺乏自信

有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目标,使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否定,这会使孩

子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从而缺乏自信。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较高,当孩子一出现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挖苦、讽刺,甚至进行棍棒教育。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的环境中,孩子会怀疑自己和价值和能力,久而久之,更易遭受挫折、失败、缺乏自信。

(3)横向比较和消极评价使孩子自信心不足

对家长来说激励孩子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孩子进行比较,殊不知这样比

较是有害的,把孩子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较,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的评价是孩子认识自己的依据,父母的否定与消极评价会使孩子缺乏自信,产生“己不如人“的消极观点。

五、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锻炼机会,培养自信心

在入学之前,学生的成绩平平或有偏科,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有些学生甚至有恐惧心理,我们应理解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过去的成绩,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会迎头赶上的,当学生有所进步或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讲解重点、难点时,要由浅入深多设疑问,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尽量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争议去解决问题的难点,对有勇气站起来回答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问题比较完整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尽量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帮助。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在研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每一节课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2、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更多的爱和更多的帮助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我们应注意发现和抓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想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树立起“天生我才心有用““我能行“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必有成效。同时,我们还应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态度,正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平时,可以通过点头、微笑、夸奖等方式使学生感到安慰、满足、自信。有的男生易犯错误,我们要耐心进行教育以理服人,使他们有适度的羞耻感,又不让他们与大家隔离开来。在教育时,应就事论事,不随意论断他的品性。当他做了好事后,应及时予以表扬,既消除同学对他的反感,也使他体验成功的喜悦,渐渐形成自信、勇敢而自制的良好性格。在这个过程中,免不了受挫折,当学生在失败和错误面前,要教育学生不要只看到失败这一结果,而要看到努力的过程,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失败,敢于面对错误,并且人错误中学习经验和教训,要学会自我调整。

3、开展各种活动,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我们支持学生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与其他学生一比高低的勇气,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对抗、竞争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动员、鼓励学生参加校运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卡拉ok比赛、文艺晚会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不断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培养学生自信心

我们要重视家访,与家长经常电话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及时帮助家长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特别要求家长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正确评价,要求家长给孩子更多的爱和更多的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相信通过自己努力是能够成功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养,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后获得成功。教师和家长应共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各种活动、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条件,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适度的期望,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成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使他们经常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感受,增强抗挫能力,培养独立生活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提高中学生的自信心,使自信心在能力的支柱上成长,继而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奋发图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