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 学会使用计算机中的“记事本”。
② 能处置汉字输入时的小问题。
③ 会保管文件。
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同学勤于记录写作的好习惯
审美目标: 培养同学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喜好
心理辅导目标:培养同学的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利用记事本写作文、日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计算机中的“记事本”
教学难点:学会选择使用自身熟悉的拼音输入法输入文字。
教学布置:1课时。
教学准备:与语文老师课前沟通,让同学书写题目为《感恩在行动》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作业反馈,日记展示,导入课题
1、作业检查,反馈情况
师:同学们你们的《感恩在行动》的作文完成了吗?请小组长汇报组内同学完成情况。
2、作文展示,现场批改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作品。(老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实物展示台,一起现场批改这篇作文,纠正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与语文学科整合。)
3、导入课题,强调优点
师:通过同学们的修改,这篇作文更是一篇挺不错的作文,我想把它保管下来,行吗?有点不妥,修改过的地方显得有点乱,请这篇作文的作者将它重抄一遍再交给我。
师:你看,老师让他重抄一遍他就不高兴了,我知道大家都喜欢进行发明性的活动,最烦这种重复劳动。下面,我给你介绍一种新的写作文的方法,就是用电脑里的“记事本”。有了它,你的作文可反复修改而不留痕迹,会更规范、整洁,不必为自身的字写得不好而担心,能永久保管,还能打印到纸上呢!
二、自学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利用教材,自学方法
师:怎样启动“记事本”呢?请大家打开课本P74页
自学这局部,看谁最先打开记事本!
(鼓励有困难的同学向其他同学请教)
2、汉字输入,发现问题
师:你们真迅速,这么快就打开了“记事本”。下面,请将你们的文章输入“记事本”中。在输入中文前要先选择一种输入方法,你喜欢用哪种输入法?(同学回答)
选择你熟悉的拼音输入法,将你的作文输入记事本中。
3、一起解决“小困难”
师: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小困难”。
(同学提出遇到的困难,并一一解决;简单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解答,一起的问题全班讲解)
师:小博士也有些困难,他不知道怎样输入“。,、:;”这些符号,你们能帮帮他吗?
三、自学教材,保管文件
师:时间不多了,你们的作文还没输完,那我们下节课接着做,不过可别忘了保管哟!怎样保管呢?请阅读课本P75页,自学保管文件的方法。
师:你是怎样将文件保管在桌面的,能给同学们演示一下吗?(交流)
四、拓展延伸
师:现在,你们的作文已经永久保管在了电脑里,可以随时打开修改或继续写。我们还可以将你的作文用E-MAIL发给语文老师,她就可以在家里给你批改作业了。
【适用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
【适用单元】小学信息技术第四版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情境中,掌握绘图工具栏各工具用法,学会绘制热带鱼和海底植物,把各种图形有机组合起来形成美丽的海底世界。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课件的帮助下,感受学习绘制海底世界的过程。初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任务驱动和教师引导相辅相成,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二、课题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第一册中怎样绘制图形及图形的美化等内容。本节课利用网络环境,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优美、生动的画面,丰富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制作贺卡以及指导学生解决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的感受,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问题。
重点:绘图软件各工具的运用和图形的组合。
难点:变形工具的使用和复制、粘贴命令的运用。
三、教学策略分析
1.学习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大约保持20分钟左右。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画图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行图画作品的创作。对作品的保存和上传也有基本掌握。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课件的优势,成为信息的广播者,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尝试点拨的引导者,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知识反馈的调整者,激活学生积极探索的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以过程评价为主。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做出评价,以有趣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实现人机对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
共30台计算机,全部联网,多媒体演示课件。
五、设计思路
六、教学过程
导入语:同学们在电视或书本上一定看过海底的景色吧,美不美?今天老师再一次带领大家去游览海底世界,愿意吗?
(课件演示海底世界视频片断。学生观看海底世界视频。)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么美丽的海底世界,你想说点什么或者想做点什么呢?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导入:老师也想到了把它画下来,并且老师已经画了一条热带鱼,大家想看看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课件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美丽的画面让学生产生了想画一画海底世界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自己提出了学习任务。
(一)分析作品,理清思路
(课件演示:一幅只画了一条热带鱼的范画。)
教师提问:观看这幅画,想一想要画出这样的鱼,要用到画图软件中的哪些工具,或者命令。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直线工具、曲线工具、椭圆工具、油漆桶工具、选定工具、复制—粘贴命令。
教学意图:先让学生观察、思考作品的创作方法,既复习了以前的知识,也为后面尝试学习打下了铺垫。而且学生在观察分析作品的同时,激发了创作的欲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接受了任务。
(二)尝试学习,完成任务
教师过渡: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条这样的鱼呢?
学生尝试练习。
练习要求:尝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BAIHUAWEN.com}教材和课件中的范画进行学习,如果遇到了问题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如果有解决不了的先记下来,一会儿一起解决。
像的复制方法,要求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质疑,同学间解疑,教师演示,学生演示解答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并且突破了教学重点。
(四)拓展练习,训练思维
教师:通过刚才那位同学的操作之后,大家发现画面中已经多出了几条鱼了,但是海底只有鱼吗?还有哪些东西呢?(学生会问答:水草、石头等)那看看老师画的这幅画像不像呢?(课件展示:已经绘制完成了的海底图,包括鱼、草、石头、泥沙等)那同学们自己也来创作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吧!老师相信你们会画得比我好的。有信心吗?开始动手吧!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课件播放轻音乐)
教学意图:拓展练习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提高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精神的重要环节。
(五)作品交流,取长补短
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然后对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大胆说自己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成功的地方。
同学互评。互相学习,说出同学作品优点的同时也要指出不足。
教师点评。以鼓励、希望为主。
教学意图:作品评价不仅让学生看到了优秀的作品,给学生以美的薰陶,同时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加以改进,对于教师来说,更可以通过学生作品的评价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一)环保教育,注重情感
教师:刚才展示的作品都是做得很好,有的同学还给海水着了色。同学们海水是什么颜色的?海水原本是蓝色,但是由于人们的污染现在的海水也并不全是蓝色了。请大家看课件(展示被污染了的海洋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
教师:那我们回到我们身边我们周围,我该怎么做呢?
学生发言。
(二)教学总结,完成建构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学生总结回答。
教师:海底世界是美丽,海水是湛蓝的,但是由于人们的不注意,美丽的海洋已经在遭到破坏,如果我们再不保护环境、保护大海,也许有一天我们再也看不到蓝色的地球,也看不到美丽的海底世界了。请同学们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课件演示海底世界的视频)
七、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彩色世界》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13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置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涂色、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彩色世界的内涵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画图基础知识教学提高课。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画图功能的操作,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难点:前景、背景的置换
彩色世界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四、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迁移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学法指导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